電子書創作賽 南台科大4連霸

南台科大休閒系老師指導學生在第十五屆國際華文電子書創作大賽中,榮獲專題組第一名和兩個第三名。(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休閒事業管理、資訊傳播、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通識中心等系所,參加第十五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唯一「學校團體獎」,其參賽合格件數共計五十九件作品,是大賽中表現最突出、獲獎最多的學校。 此競賽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首屈一指、規模最為盛大的電子書比賽,大賽主題訂為「永續讓世界更美好」,讓參賽者對全球永續環保議題的多認識與投入,發揮創意,設計出一本符合永續發展SDGs議題的電子書來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每年的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報名參加人數皆高達一萬多人,參與學校共一百多所,參賽學校橫跨海內外各國,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最盛大、最有名的國際性大賽。 大賽組別分為「教育組」和「專題組」。南台參賽系所橫跨商業管理、人文、數位多媒體等各個領域,每支隊都發揮在校所學專長及各系特色,創作多媒體電子書作品,獲得豐碩的獎項。 其中休閒系張婷玥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王靖涵、李昀潔、楊羽瑄,榮獲大專組「人氣獎」第一名。在「專題組戀戀台灣」競賽中,休閒系老師楊智晶指導學生隊伍,分別獲得第一名及兩個第三名。 此屆比賽南台多樂系老師楊政達、視傳梁丹青、鄭靜怡、休閒張婷玥、楊智晶、通識中心蕭百芳等老師指導的學生隊伍,再奪下數量豐碩的佳作獎,奪得學校團體獎四連霸,實至名歸。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表示,此次校內各系參加的隊伍表現優異獲獎,值得讚許,也展現出南口學生製作電子書,持續的創作的能力。

Read More

南應大結合AI 產學實證

台南應大企管結合AI創新應用,協助傳統餐飲產業進行數位轉型,跨領域多元育才。(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企管系結合AI創新應用協助傳統餐飲產業進行數位轉型,讓學生能參與AI專案實作,更跨領域整合文化創意、商業管理與AI技術,養成具產業知識、科技能力與文化素養三合一人才特質,讓企管系成為南台灣唯一能串連AI、文創等多元育才搖籃。 南應大企管系掌握全球AI技術迅速發展、產業數位轉型持續升溫的趨勢,積極展現跨域整合與產學合作的前瞻能量,除了攜手台南百年知名餐飲品牌阿霞飯店,及智慧科技領導企業季河資訊,聯合推動一一四年度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補助計畫—智慧餐飲領域示範案,與民生暨管理學院之國際企業經營、資訊管理、餐飲、旅館管理與餐旅管理學程等六院系跨域聯手協同合作,建構台南最具AI技術、文創精神與實務導向的產學實證場域。 企管系主任劉錦雲表示,企管系要培養學生的不只是AI知識,更要鍛鍊其跨域溝通、創新思維與產業實作能力,並且為未來職場做好準備。未來亦將持續參與智慧機器人、智慧服務等國家級創新計畫,除了擴展大南方產業示範效應外,也會以多元開放學習、國際連結及實務專題,來培育具潛力與創新思維的青年學子,提升迎向AI智慧產業的就業競爭力。

Read More

李惠琪繪畫個展 永康登場

李惠琪繪畫個展在永康登場,藉由不同的繪畫技法,表達生活中不同階段的內在意念,並深具東方韻味。(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永康區社教中心舉辦「關心~觀心」李惠琪繪畫個展,她以人體髮絲作為創作的發想點,藉由不同的繪畫技法,表達生活中不同階段的內在意念。 李惠琪任職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阿帕拉契州立大學藝術系副教授,長年在美國教學與創作,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素描、繪畫等多種媒材,作品中既有對個體微觀的探索,也有對世界宏觀的表達。 李惠琪表示,人髮是人身體的延伸,我們對它有著「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太少」的又愛又恨的情感糾結。她說,長髮給人浪漫的視覺遐想,在創作繪畫的當下,長髮也帶給創作者十足的滿足感與視覺效果。然而,反觀勾畫一絲絲被理髮師剪下的長短不一的頭髮,而堆積形成如小山丘狀的髮堆,那可得挑戰創作者的耐性與毅力了。 這次個展呈現李惠琪兩個創作階段的作品,而共通點都來自以人體髮絲作為創作的發想點,藉由不同的繪畫技法,表達生活中不同階段的內在意念,從觀見自心的表述轉向對外在環境的關心,透過作品反映創作者近十年間的生活寫照,不僅是一場視覺的饗宴,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展期至七月五日。

Read More

暑假上天入地 3館走透透

水道博物館結合南瀛天文館、左鎮化石園區舉辦暑假營隊,圖為水道博物館推出的蜂農體驗。(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暑假即將來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結合南瀛天文館、左鎮化石園區舉辦暑假營隊,七月一日起規劃化石清修、天文探索、攀樹、綠植、蜂農體驗等套裝活動方式,提供親子選擇,有別於傳統暑假營隊。日前開放團體預約報名,就收到許多報名詢問,反應熱烈。 市府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這是市立博物館山區夥伴首度進行實質活動串連,以各館特色規劃,包括水道博物館豐富的戶外環境及建築美景特色,化石園區的化石清修,還有天文館星象劇場及團康,搭配各館的導覽解說,不但有多元豐富的活動,也能更加認識在地文化。 南市博物館長何秋蓮指出,利用各館特色所規劃的活動,可說是相當佛心,最低六百五十元,最高也只要八百五十元,就能享有兩個不同場館的導覽解說以外,還可以自行依照需求搭配課程,值得一玩再玩。 為了方便家長報名,主辦單位還規劃單一窗口專線電話(0六)五七六一0七六轉二五;主辦單位強調,活動僅接受二十人以上團體報名,雖然還沒有放暑假,但是已經有許多家長來電預約,相當搶手。館方也提醒家長盡快揪團報名,把握這個可以上天入地,開拓親子視野的機會。

Read More

崑大與菲國UC 國際高教合作

崑山科大與菲律賓科迪勒拉大學簽署MOU,針對學術合作展開深入交流,共創國際化學習環境。(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菲律賓科迪勒拉大學(UC)代表團造訪崑山科大,雙方針對學術合作展開深入交流,並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象徵兩校在教育國際化領域邁入全新階段,開啟多元合作的新里程碑。 UC代表團由副校長Rhodora A. Ngolob率領該校工程與建築學院長、資訊科技與電腦科學院長及商學等相關科系教職員。雙方在會談中就未來合作方向進行具體討論,包含師生交流、短期研習與體驗營、實習計畫、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及文化交流活動等,展現出共同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高度共識。 UC位於菲律賓知名大學城碧瑤市,設有三個校區,開設課程涵蓋基礎教育至研究所,領域涵蓋法律、商業與會計、護理、資訊科技、觀光與旅館管理等,學生人數逾一萬八千人。 崑大今年曾組團訪問UC,建立初步合作基礎,此次由Ngolob副校長親率代表團回訪,進一步深化彼此對教學特色、學術優勢與合作潛力的認識。 同時參觀崑大教學設施,並與相關系所進行面對面交流,雙方介紹各自辦學重點,針對可行合作方向進行詳細對接。 崑大學術副校長侯順雄表示,該校非常期待透過此次合作,建立長期且具深度的國際學術網絡,此次簽署MOU不僅象徵兩校友好關係的建立,更彰顯雙方對推動國際高教合作的共同承諾。未來,將持續深化交流互動,攜手開創台灣與菲律賓高等教育合作的新契機。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螺舞韻品曲亳

■解黎晴 初春的陽光,穿越透明、寬敞的玻璃長窗,將辦公兼做茶室的雅舍照耀得一片溫暖;春陽像一個快樂的頑童,伸出一條條金色的長舌,親吻在醬紅的方桌上,竹製的靠椅上,精緻的茶盤上,素雅的杯盞上,還有茶人的臉龐上。靜靜地坐在陽光裡,儼然宋徽宗初年官拜龍圖閣直學士的鄒浩《同長卿梅下飲茶》:「不置一杯酒,惟煎兩碗茶。須知高意別,用此對梅花。」「梅,天下尤物,無問智、賢、愚、不肖,莫敢有異議。」南宋範成大《梅譜》開篇就道出了梅是萬木千花中的奇葩尤物。以韻勝,以格高,以姿清絕,以香動天下。「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於冰天雪地中獨綻芳華。從臨街的窗口瞭望著清風拂動的香樟、飛掠而過的鳥兒和纏雲橫渡的大廈,不時端起晶瑩剔透的無花玻璃杯,慢慢品茗,細細回味。 對愛茶的人來說,品的不止是茶,而是一種心境,一份淡然如菊的恬靜、閒適,彷彿在繁雜瑣碎中,品出一片清純而廣闊的天地,使這片乾坤鋪展開的,就是一方富有涵養和度量與壺、杯同步登場綻放出一幕關於茶文化風光美景的茶盤。茶盤是盛放茶壺、茶杯、茶寵和茶食的淺底器皿,比較常見的是棋盤形、圓月形,亦有扇形;構造有單層亦有貯存廢水的夾層,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時下有流行茶盤和茶桌合而為一體積龐大的樹蔸茶臺,搬動一角都需匹夫之力,因此永遠也不會傾翻茶盤;但因斧鑿鋸解,諸多人為痕跡,鮮有自然妙趣,雅則雅矣,卻不高雅,所謂上品者,可遇而不可求。又因其重、大,體量顯著,故對茶室面積、風格也有所要求。「城邑之中,王公之門」的大戶人家,理所當然地要使用比茶盤更威風凜凜的茶海。 茶盤選材廣泛,金、玉、竹、木、石、陶等紛紛亮相,嶄露頭角,爭奇鬥豔。其中尤以寓意節節高升竹報平安送「竹」(祝)福的竹製茶盤最為怡人,竹之清寂、謙恭、直而有節,歷來為文人所推崇,因而竹製茶盤的雅致、純淨、質樸,象徵著高潔、清雅的氣節,與茶的品質相得益彰;這種製作工藝精湛、造型優雅、古樸大方、持久耐用的竹製茶盤,天生就是茶道組合的最佳搭檔,融實用、環保、裝飾、藝術為一體,最為自然,又彰顯情趣。 擁有「貴族血統」的紫檀茶盤,當數茶盤中的佼佼者,在屢次拍賣會上也經常以高價脫穎而出。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別名青龍木。樹幹通直,樹皮深褐色,深裂成長方形薄片,花黃色或帶黃色條紋,花期為11—12月,果呈圓形,果期4—5月。自古未聞百毒不侵的紫檀木開裂,故木質堅硬細膩,紋理清晰美觀,造型設計精巧大方,榫卯工藝渾然一體,雕工精美,圓潤光滑的茶盤應是首選。如此珍貴、精良的紫檀茶盤,雖不至於讓茶客們頂禮膜拜,但也絕對少不了對它細心的保養。紫檀茶盤極容易被硬物劃傷,如茶具系粗糙的陶土或金屬包嵌的材質時,除了在茶盤上鋪墊小竹簾用以隔絕以外,每次用完茶盤,須用清水沖洗茶渣茶垢,茶巾拭去積水,千萬不要曝曬,讓它自然晾乾;茶具和小茶簾待清洗晾乾後放置,避免水垢淤積在茶盤上;茶盤本身只帶有一層透明保護的清油,應勿使用化學清洗劑和硬鋼絲刷洗,以免破壞保護油膜和劃傷茶盤表面。假若鑄成千古遺憾,豈不令人頓足、扼腕,惶惶不可終日? 源於唐朝、宋代鼎盛時期貴為貢品,距今已有1300多度滄桑歲月的華夏文房四寶之首的端硯衍生開來的端硯茶具——端硯茶盤,可謂開眼傾心。端硯石,稀缺的不可再生的名貴資源,深藏地底,匯千萬年日月精華,山川靈氣,孕育出色彩斑斕的石品花紋;一方端硯,千百年來,既是文人墨客、帝王將相手中把玩的珍品,時下,端硯茶盤又繼承了端硯的非凡尊貴,根據端硯石的天然特性,雕刻師巧奪天工的精雕細琢,集千年端硯藝術於茶道、書法的實用,每一方茶盤都具有唯一性,不僅有著絕佳的升值潛力和非凡的收藏價值,而且賦石頭以靈性,兼水土並容,五行相生,讓桃源野茶回歸自然。此時,茶藝師用端硯茶盤沖泡著陳年的天地蘊藏尚品黑茶,茶氳氤繞,深厚的文化底蘊、石與茶道法自然的結合可謂至尚至美,品茗時給人一種返璞歸真、古樸典雅的感受,使人沉浸在茶道、香道、花道合而為一的意境裡。尚品生活,愛隨茶香! 受傳統宮廷文化影響,最高端的是被譽為皇家專用的金絲楠茶盤,特別是承載明清王朝的傢俱藝術,體現皇家和士大夫文化的審美觀,是典雅文化的極致代表。木質茶具中精雕細琢、富麗堂皇、鑲嵌螺鈿的仿紅木茶盤,於茶臺上喧賓奪主,非但不能作為平和靜穆之背景襯托,反而有失飲茶品位。木質茶盤古色古香,造型別具匠心,令人心曠神怡,品茶時以其作茶盤定會多幾分閒情逸致。 茶盤是茶具裡最有涵養最有度量又最低調又不可或缺的配角,演繹出一場茶文化的好戲。人生呢,要像茶盤一樣寬容,容納茶壺茶杯茶寵,任茶水傾瀉,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始終從容以對;要像茶盤一樣淡然,看茶壺茶杯茶寵支離破碎,舊去新來如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落世事無常,泰然自若,沒有哀歎,也不顧影自憐;要像茶盤一樣堅定,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一如最高端的金絲楠茶盤,極具價值的寬容,低調的奢華,似乎茶盤一擺,便將塵世的紛擾和吵鬧隔絕,大有江湖氣派。 在幽雅的古箏彈撥的妙曲中,欣賞螺旋狀的「春螺舞韻」曲亳,隨澄清、碧綠的沸水起落、翻滾、翩翩起舞,沉沉浮浮之時,緩緩舒展的葉片,如花,悄悄吐蕊;像風,輕輕拂柳。板栗般的清香彷彿飄渺的歌聲一陣陣襲來,不由人啟唇輕啜,清甜可口,齒頰留香,甘澤潤喉。 「名揚天下桃源境,應運而生野綠茶。洞古幽幽元亮記,茗香馥鬱世人誇。盧仝七碗曾遺漏,陸羽一經當續加。大葉珍稀居上品,飲如神水益無涯。」這款「春螺舞韻」曲亳,是「古洞春」品牌旗下系列產品之一。在清明至穀雨的節令之間,青春靚麗的茶姑和銀絲飄拂的茶婆,將聯手採摘的野生大葉茶初展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掮入竹簍,背回太平鋪,集結盧家灣,精製而成。 明代聞龍曾在《茶箋》中對古代做茶作了頗為詳細的記載:「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予所親試,扇者色翠,不扇色黃。炒起出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乾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此則典故闡釋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廢棄唐宋繁瑣的蒸青團茶(「更碾春風白雪,同看明月清江。」張栻筆下,沏一盞春風白雪,形容宋代人們常喝的團茶)、龍團鳳餅而大興散茶之後,比較成熟的炒青工藝。所謂松蘿茶,即皖南休寧縣松蘿山讓福寺僧人大方和尚創製於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的名茶,距今已有五百多度春風秋雨,被譽為「綠茶炒青型名茶的鼻祖」。在茶文化史上,在悠久的歲月長河裡,曾經出現過較長的「松蘿時尚」和「松蘿輝煌」的時代,並有「奇味薏苡酒,絕頂松蘿茶」等名聯巧對傳世。嗣後,「松蘿法」在後世得以更快的發展和完善。時下對「春螺舞韻」曲亳這類炒青茶的外形和內質標準依然是:「條索緊結重實,色澤墨綠油潤,香氣栗香持久,湯色清綠明亮,滋味醇厚回甘。」 銀鬚飄飄的老中醫也會用到「春螺舞韻」曲亳這類炒青茶配合其他藥物治療高血壓、腎臟病、冠心病、紅白痢疾等症。飲此茶還有解油膩、化食、消積、瀉火、下氣、降痰等功效。 古人將茶寫作「荼」之時,本來是藥,在人們的日常飲用中,發現了茶的妙處良多,還可以清神醒腦,還可以澄明心田,還可以輔以詩書畫境。在目前貌似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現代病開始蔓延,三高人群轉而從茶的附加置上回溯到它的藥效功能。「春螺舞韻」曲亳炒青茶就是一例,好喝又可以作藥用的茶。 雅舍沒有客滿為患的喧鬧,也不曾門可羅雀的淒清(只有窗外的幾株蒼勁的梅樹卻傲然挺立,它們是初春裡最倔強的舞者,卻又在枝頭孕育著或紅若粉或白似雪層層疊疊的花瓣,在喧囂的塵世尋得一片心靈的淨土),處處瀰漫著古樸、溫馨的氛圍,有老茶博古、素雅茶器、屏風鱗紋、字畫壁掛可供鑒賞,茶室既沒有高檔茶館的貴族氣,也沒有茶藝師誇張的表演,但卻使人沉浸在淳樸、真實、自然的境界裡,自在,輕鬆,隨意。正如白樂天《山泉煎茶有懷》一樣:「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坐在木凳上倒一甕清涼的山泉水,觀看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執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將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白香山生性喜酒愛茶,以茶自省,在推杯換盞之時陶冶情操,於憂憤苦惱之中尋求自拔之道。「融通三教儒釋道,彙聚一壺色味香。」試新茶,品佳茗,萬千思緒消融在清清茶香裡,從煩亂到平靜,從匆忙到從容,一杯茶,洗盡人間鉛華……

Read More

夜間磨牙 咀嚼肌肥大變國字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姓女子至牙醫診所洗牙時,意外發現自己「夜間磨牙」情況嚴重。醫師指出,人類最強肌肉是在臉上的咀嚼肌,夜間磨牙會使咬肌長期過度使用,不僅導致導致牙齒磨損,更會讓肌肉逐漸肥大,產生俗稱的「國字臉」,建議施打肉毒桿菌素改善。 淨妍醫美診所醫師栢添瀧表示,咀嚼肌肥大除了影響外觀之外,更可能產生脖子的肌肉代償與緊繃,造成肩頸痠痛與緊張型頭痛。咬肌肥大可能連帶影響其他肌肉及系統功能。當咀嚼肌過度活躍,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頸部肌肉會代償性緊繃,引發肩頸不適;也可能牽連顳肌,引起顳顎關節疼痛與頭痛。肌肉緊繃還可能壓迫臉部的血液與淋巴循環,導致浮腫、水腫或僵硬感。 栢添瀧表示,肉毒桿菌素可放鬆咬肌,讓肌肉體積逐漸縮小。肉毒桿菌素的作用是暫時放鬆目標肌肉,若停止施打肌肉會逐漸恢復原狀,並不會造成生理上的老化加速。目前並無科學證據顯示肉毒會造成細胞老化或肌膚鬆弛,僅是效果不再延續所帶來的主觀感受。

Read More

蔬菜是配角 要長肌肉 蛋白質才是主力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蔬菜熱量低,但為什麼牛吃草還可以長那麼壯?難道人類也可以靠吃青菜長肌肉?醫師表示,想變強壯,菜只能當配角,蛋白質才是主力! 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明劭表示,有時候門診會遇到病人笑著問:「醫師~蔬菜不是說熱量超低嗎?可是牛每天吃草,怎麼還可以長那麼壯?難道我也可以靠吃青菜長肌肉?」蔡明劭說,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深度喔,這背後牽涉到人類跟牛在「消化系統上的重大差異」。 蔡明劭說,根據營養學,所謂的「甲類蔬菜」像是菠菜、空心菜、青江菜─每100克大約只含10到25大卡,可以說幾乎沒什麼熱量來源。因為人類的腸胃系統無法消化植物的纖維素,大部分的纖維會「直接通過」腸胃,被當作膳食纖維排出去,幾乎不會轉換成能量。所以,如果人,單靠吃菜真的很難變壯。 那牛怎麼靠吃草變壯的?蔡明劭說,牛是「反芻動物」,牠們的胃分成4個室,最大的「瘤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發酵槽,裡面住著數十億隻專門吃纖維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分解牧草的纖維,產生一種叫「揮發性脂肪酸(VFA)」的物質,供牛吸收變成能量。更厲害的是,這些微生物自己也會繁殖,成為牛的蛋白質來源!因此,簡單說,牛不是直接靠草壯起來,而是靠「胃裡的小幫手」微生物幫牠把草變成營養,然後自己再吃掉那些微生物。 蔡明劭說,菜還是很重要,它能提供你:1.高纖維,幫助腸道健康;2.維生素與礦物質,維持身體機能;3.體積大、熱量低,有助減重。蔡明劭強調,如果真的想變強壯,要記得菜只能當配角,蛋白質才是主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如夢令〉.再寄

■子寧 昨夜雨寒風驟 乳酪凝霜如舊 欲尋舊夢痕 巷陌空餘燈瘦 誰扣?誰扣? 餘溫指上未收

Read More

肺炎鏈球菌+流感+新冠疫苗 可同時接種

醫師陳姷頵指出,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同時施打,少數接種後有紅腫疼痛,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66歲男性走入北榮新竹分院診間,要求施打肺炎鏈球菌和流感疫苗,若超過3個月沒有再打過新冠疫苗,醫護同仁會建議再加上一針新冠疫苗。病人詢問並擔心,這些針可以同時施打嗎?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家醫科陳姷頵醫師表示,實證顯示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和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少數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觀察至少30分鐘,無恙後再離開。 北榮新竹分院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有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公費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其中前者在於激活體內的T細胞淋巴球,保護範圍雖較23價少,但已經涵蓋最常致病的13類菌種,且T細胞淋巴球有持久的記憶能力,故13價疫苗作用效果較持久。若需自費價格約3千多元。後者的疫苗可快速活化體內的B細胞淋巴球且保護範圍涵蓋23種肺炎鏈球菌,但缺點是保護效果不夠持久,目前有公費疫苗施打。 陳姷頵指出,我國從104年起開始針對幼兒全面施打PCV13(於出生滿2、4個月及12-15個月常規接種3劑,高危險群幼兒維持接種4劑),並針對99-103年出生的幼兒依過去接種史進行補接種,小朋友依照幼兒手冊都已經有打過PCV13至少3劑就不用再做施打。 65歲以上老年人,一些醫院有進貨15種血清型的PCV15,適合時常旅遊且經濟許可的人。若沒有施打過任何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先打13價/15價,間隔1年再施打23價。若在65歲後已經施打過23價疫苗,則建議補打13價/15價即可(必須間隔1年)。若在65歲後已經施打過13價/15價疫苗,則建議補打23價即可(必須間隔1年)。若在65歲前已經施打過23價疫苗,則建議補打13價/15價即可(必須間隔1年)。若在65歲前已經施打過13價/15價疫苗,則建議補打23價即可(必須間隔1年)。青壯年族群施打規則複雜,請諮詢醫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