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缺氧救回 他謝謝基隆長庚

陳男表示,非常感謝基隆長庚醫療團隊的努力,也感謝基隆巿政府積極正確的防疫措施。(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家住基隆的63歲陳姓男子,5月底出現全身無力及呼吸道不適等症狀,至基隆長庚醫院急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當時陳男缺氧嚴重,血氧濃度不及90%,院方立即給予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機使用,並入住加護病房。 陳男當時肺部浸潤嚴重,給予90%氧氣,使其能維持其身體之血氧濃度,情況一度危急,然而陳男意志堅強,經過醫療團隊1個月來的努力與病人堅強的意志力,其肺部浸潤狀況,經X光檢查呈現大幅改善,氧氣由原來給予90%方能維持體內血氧濃度,改善至目前給予40%氧氣,即能維持血氧濃度達99%。陳男臉上再現笑容,相信很快可以康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陳男表示,非常感謝基隆長庚醫療團隊的診治,同時也感謝基隆巿政府防疫措施,讓基隆巿在雙北疫情夾擊之下,未讓疫情擴大,並守住基隆醫療量能。 基隆長庚在5月份疫情尚未爆發前,即採購4台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機,在重症病人有需求時,立即給予使用,即時搶回寶貴的生命,亦可謂「超前部署」。基隆長庚表示,目前院內又獲2台,政府配置4台,共計10台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機,醫療量能無虞,請民眾放心。

Read More

3C遠距上課月餘 小六女童近視增

一名小六女童月餘來因疫情停課緊盯視訊教學,眼科醫師李尹暘檢查發現左右眼近視分別增加約100、50度。(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級警戒停課不停學,學校進行線上教學。1名小六女童治療的散瞳劑用罄,加上月餘來緊盯視訊教學,眼科檢查發現左右眼近視分別增加約100、50度。醫師李尹暘表示,疫情期間學童近視風險大增,建議線上視訊每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 國內疫情持續三級警戒至7月12日,各級學校停課延長到暑假。老師們自5月19日起進行遠距教學及自主學習,不少學童因線上視訊上課需要持續盯著電腦螢幕觀看,長時間下來近視度數有突然增加的現象。 霖陽眼科醫師李尹暘表示,最近門診中看到不少學童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且減少戶外活動機會,導致短時間內近視度數大幅增加,平均約50度以上。另由於過去研究指出,用較高濃度阿托品於停藥後,近視可能會加速增長,但在疫情期間,因為許多家長避免帶孩子外出就醫,因此中斷了散瞳劑的治療,也可能讓近視控制的計畫雪上加霜。 李尹暘建議,學童在家使用3C或線上視訊上課每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休息時就應離開座位,可做一些簡易的伸展運動,避免再滑手機或近距離用眼的事情,例如玩玩具或打電動。 另外為避免近距離用眼,可將筆電或手機的視訊,利用轉接線或無線功能鏡像投影到電視螢幕上,讓學童可在3公尺以上的距離來觀看,也是一個不錯方法;手機視訊因字小距離近,對眼睛傷害更大,應該避免。

Read More

農漁民疫情紓困 逾21萬人受惠

市府農業局說,農漁民生活補貼已完成核撥匯入農漁民帳戶。(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持續三級警戒,影響農漁產業。市府農業局說,政府推出農漁民生活補貼,南市共計補貼農漁民廿一萬六千八百四十九人,總計金額廿九億九千四百廿一萬元,已全部核撥直接匯入農漁民帳戶。 市長黃偉哲表示,政府推出農漁民生活補貼措施,農漁民可領到補貼金一萬元,加入漁會勞保的漁工可領到三萬元,農民及去年已申請的漁民,今年都不必再提出申請,只要系統比對符合資格,補貼金即匯入個人帳戶;去年未申請或新加入會員的漁民,在六月廿一日前向漁會提出申請,南市兩個區漁會共受理五千七百五十三件申請案,已送請中央審核完成。 他說,南市農漁民生活補貼,中央共審核農漁民廿一萬六千八百四十九人符合資格,補貼金額廿九億九千四百廿一萬元;其中,農民十四萬四百零七人、十四億四百零七萬元;漁民七萬六千四百四十二人、十五億九千零十四萬元,都已匯入個人帳戶,請農漁民不用急著去農漁會補摺或領錢,才不會造成防疫破洞。 農業局長謝耀清指出,政府另有推出農漁畜產業及休閒農業紓困貸款利息補貼方案,今年六月三日尚有貸款餘額的舊貸案件,自動免息到年底;新貸案申請至今年十二月卅一日,提供免息到明年六月卅日,南市新貸案已核准二百五十三件,金額計一億七千九百一十九萬元。

Read More

學童加油海報 溫暖一線醫護

員林市育英國小學生製作卡片挺醫護人員,讓宏仁醫院醫護足感心。(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COVID-19疫情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忙翻天,也讓員林市育英國小學生很有感觸,雖然在家防疫,仍親手製作數百張卡片,由老師整合輸出成大海報,再送給員林市宏仁醫院等醫療機構,卡片上寫著「如果沒有你們,就像天上沒有太陽一樣」、「請您放心,我會好好做好防疫規則,不會讓你們失望的」,還有人送上「啾咪」,字句間傳達團結防疫與支持醫護的心情,有醫護人員看了也感動得哽咽。 昨日上午8點,育英國小輔導組長顏薏仟帶著2張全開大海報到宏仁醫院,轉達全校700多名學生的支持,由院長郭顯懋代表接受。 宏仁醫院護理部主任蕭麗紋說,這些卡片真情至性,每一張卡片都是獨立的作品,讓同仁感到很貼心,非常感動,一定會繼續堅守第一線。管理部主任陳慧君說,會把這些作品,張貼在院內顯眼處,不只讓醫護人員看到,也讓更多就醫民眾看到小學生對醫護的相挺。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父親的工作

詩/Gric Greinke 譯/許其正 插圖/國泰 我父親在一家汽車廠工作,但 我小時候卻認為那是 一個監獄,因為我有一天早上 去喊他依例停下工作時給了我這印象 他在一排大籬笆外 圍著大磚頭建築裡 要走好幾階梯的屋頂稜線 除了一排小窗沒有窗子。   我父親走一個小紅門進去裡面。 他打開門時,好大的聲音便爆開來。 驟然一看,它像一個監獄: 所有的牆壁和地板一概是單調的灰色。 所有的人穿的都是連身的灰色工作服。 油的臭味瀰漫空中 還有該死的持續碰碰聲。   我們逼著他每天在那灰暗的地方。 長大後,我才了解 他就在那裡工作,製造汽車車體, 但我一直沒能抖掉 他想離開卻又不能的感覺。 他曾經在一個吧間彈奏鋼琴。 他只高興了一段短時間,但是 我母親需要更多錢,所以   他又進去那裡,過其一生。     作者簡介:美國詩人Gric Greinke是16本詩集的作者,最新近的是2014年由Presa出版社出版的Living Dead——新詩選。他的作品廣泛發表在文學雜誌上,也被譯成許多文字。從他六十歲當起編輯、評論家和出版人後,他就常出現在詩的活動場合了。 (譯自2014年印度出版The Second Genesis當代世界詩選)

Read More

疫苗注射線上預約 里長霧煞煞

北區公所召集所有里里長,學習台南打疫苗的線上操作。(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啥米APP?啥米QRCODE?」前天下午台南市政府責成北區區公所召集北區三十三個里里長舉辦疫苗注射線上預約的學習會,里長們因年紀較大,對智慧手機、APP等應用程式的使用,都覺得陌生而不適應,抱怨聲此起彼落,後來區長李皇興詢問市府長官意見後,裁定七月一日注射線上預約暫緩實施,將來再找里幹事或市議員服務處的年輕人做一對一指導。 這項注射前的學習課程著眼於北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達一萬四千人,若依上一波注射用打電話預約的方式,特約注射診所或衛生局的電話會被打爆,加上七月起改施打莫德納疫苗,符合老人的期待,預料將會引起人潮,所以市府才會想到改為線上預約方式,先召集北區所有里長練習,北區里長最年輕是成功里長鄭景元也已四十九歲,最年長的公園里長徐富美超過八十歲,平均年齡達六十四歲,對智慧手機或APP的學習能力較弱,大家對教官用POWERPOINT介紹都表達無法適應。 教官POWER POINT上這一堆文字和步驟,讓里長看得頭昏眼花。(記者陳俊文攝) 里長們反映,這種「複雜」的手機軟體學習,應由里幹事一對一實際操作,最好還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教導,在POWERPOINT的資料跳得太快,大家都跟不上,就有人不耐開始抱怨,還有人說疫苗若足夠,就不用這麼麻煩。 另外里長們也反映,中央宣布的事情和地方不同調,比如這兩天說這一波施打六十五歲的長者,有的里已印好傳單,發放給里民,前天下午又改成七十五歲,這一下又要戴著鋼盔被罵了。 區長李皇興表示,里長的反映聽到了,原先的線上預約七月第一波先暫緩實施,但未來還是要學會使用手機掃QRCODE下載「台南打疫苗」APP,做線上預約。區公所將請里幹事和議員服務處的年輕人陪同里長「一起成長」。

Read More

九份子國中小教室頂樓 綠油油

九份子國中小五棟教室建築的隔熱工程以植栽綠屋頂及太陽能板工法呈現。(康晉源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九份子國中小新進工程正趕工進行中,目前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七的進度,將趕在八月底開學前竣工。校長康晉源昨天也在臉書貼出已完工的植栽綠屋頂空拍照片,獲得一致好評,他說,這綠屋頂不僅具隔熱、觀賞、教學用途,也將是台南市校園植栽綠屋頂示範點。 台南市第一所國民中小學─九份子國中小新設校工程,於前年九月間動工,歷經一年多的工期,校長康晉源表示,教室區都已經完工,目前剩下景觀的部分,包括校園植栽、鋪面、遊具設計等尚未完成,雖然最近連日下雨稍影響工程進度,但因之前進度微幅超前,預計可依照原定計畫,於八月底前如期如質完工。 九份子重劃區引進生態工法建構台南市生態低碳親水示範區,由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九份子國中小新建工程,是九份子低碳社區的指標性工程,完工之後,將是符合九項綠建築指標的鑽石級綠建築永續生態校園。 康晉源說,校內五棟教室在屋頂都有做防水隔熱工程,其中兩棟是以裝太陽能發電版工法來呈現,另外三棟則是做成植栽綠屋頂,並都已經完工。其中植栽綠屋頂部分,每棟除了種百慕達草外,還分別栽種了大葉蟛蜞菊、小葉馬纓丹、蔓花生,不僅綠草如茵,將來還會開滿花朵,草坪中另設有步道,兼具觀賞及教學用途。 康晉源表示,九份子國中小一一0學年度啟用,第一年共計有國一四班,小一至小五共十七班,另外幼兒園兩班。

Read More

漳洲社區推防疫包關懷前線

佳里漳洲社區以社區產業推出防疫包,關懷第一線防疫人員及社區長輩。(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佳里區漳洲社區關懷第一線醫護及區公所人員辛勞,捐贈二百份防疫包,裡頭裝有在地生產的益生菌及口罩精油貼紙,社區總幹事蘇順政說,要讓大家感受漳洲社區滿滿的愛。 在漳洲社區養鹿的林昆鋒,接下社區理事長職務後,積極行銷在地產業,但受到疫情影響,原本暑假最受歡迎的小旅行只能喊停,礙於國內疫情嚴峻,遵守防疫相關規定外,社區也感受到應該盡點社會責任,於是決定推出防疫包,並以社區產業商品關懷第一線防疫人員。 漳洲社區長輩收到防疫包,覺得貼心又實用。(記者盧萍珊攝) 蘇順政說,防疫包裡有健康概念的益生菌、還有口罩精油貼紙,主要是防疫警戒三級,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或是區公所防疫人員,整天都戴著口罩,悶壞了,貼上精油貼紙,可以讓呼氣更清新,不會有臭臭的味道。 蘇順政表示,捐贈二百份的防疫包將交由佳里區公所處理,希望大家在防疫之際,也能感受社區背後的支持。除了第一線人員有防疫包,也會贈送實用的口罩及益生菌的「社區防疫包」給社區長輩及會員,讓長輩更健康,防疫強度更升級。

Read More

乾癬植物新藥 擺脫類固醇副作用

乾癬治療植物新藥PTB323X-杭菊:工研院自杭菊中萃取藥用成分,並以生物轉化及純化技術,使有效活性成分增加10倍、純度提高72倍,無類固醇副作用,可長期使用。(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半導體與電路板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二個重要命脈,而生技更是被譽為明日兆元產業。素有工研院奧斯卡獎美稱的工研菁英獎,29日公布四項獲得金牌創新技術。這些前瞻創新技術是我國護國群山的最佳後盾,協助半導體與電路板產業快速切入下世代生產製造,搶攻國際半導體封裝、顯示器與PCB供應鏈,讓台灣產業與國際市場無縫接軌,同時也加速我國在新藥開發的發展,以植物新藥為民眾提升健康安全。 工研院表示,工研菁英獎分別係解決類固醇副作用、從植物新藥開發可長期使用的乾癬用藥「非類固醇乾癬治療植物新藥PTB323X」;解決先進封裝堆疊整合問題,擁有全球最佳高深寬比達15的「高深寬比玻璃基板電鍍填孔及檢測技術」;解決晶片生成缺陷問題,提供半導體材料低溫均勻退火的「相控陣列變頻微波技術」;以及全球首創三合一,整合資通訊標準、肇因分析、AI人工智慧影像重繪3項技術,解決缺經驗、提升人員工作效率等問題的「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應用平台」。 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不僅透過植物新藥研發帶來健康生活,並以前瞻科技加強台灣的產業免疫力與韌性,幫助產業透過科技提升製程效率,為台灣經濟發展,打造堅固磐石。他說,半導體、電路板與生技醫藥都是我國經濟發展重點產業,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也是經濟部科技專案的投入重點,為了支援產業面對未來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挑戰,科技專案仍將持續支持相關創新技術開發,創造優異成果,提升產業競爭力。 獲得傑出研究金牌獎乾癬治療植物新藥PTB323X,可以讓患者擺脫類固醇副作用,全球2%至3%的人口患有乾癬,需要藥物醫治,然而現今治療乾癬的第一線臨床類固醇外用藥,長期使用會造成皮膚變薄、焦慮、睡不著、免疫系統變差、難以控制體溫與代謝等副作用。乾癬治療植物新藥PTB323X是透過栽種藥用植物的營養源設計以及照明環境控制,提升植物本身藥用成分含量40倍,在製藥過程中利用生物轉化及純化技術提升藥用純度72倍,同時搭配「藥用成分群組最佳活性配比技術」找出最佳的活性成分配比達到最佳藥效,提供乾癬患者安全並可長期間使用的植物性皮膚乾癬治療解方,擺脫長期使用類固醇所造成的副作用。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致夜空中最璀璨的星──獻給已故詩人K

文/易品沁 「When the time come,our love will blossom.」當你說著這句話時眼神所散恣的滄茫,如同滿懷訣別的悠悠泣訴。在你我兩具靈魂的孿生鏡裡,於此神秘的碧藍夜晚,交換僅有的一閃。然這卻是我所見過此塵世間,唯一絕美到近乎迷離飄忽的眼神。   上帝定然在我的人生,開了最荒唐的玩笑。你的身上,具有我最希冀戀人的所有品質。 至今我仍舊無法真切實在感受你已然驟逝十一年,一切歷歷如若昨日。就像過去你每每新譯完一首英詩或詩評,以及我甫完成最新的散文或者小說初稿(就算僅只是概念雛型而已),總是迫不及待最先與彼此間分享那樣。若果靈魂能夠跨越時間、空間原則,保有永恆記憶資料庫,想必你定然記取我頻仍與你提及過的那位高度實踐自我的特立獨行女作家莒哈絲,關於她的驚世與駭俗始發端於少女時代與中國北方情人的邂逅。即使之後,莒哈絲終生情人不斷,也唯有兩個男人常駐於內心,成了終生幢幢之魅影,豐富其一生創作力道與源泉,或許至死也未曾方休。 另位埋藏在莒哈絲最隱蔽的心中角落,是早已逝去的二哥保羅,直至莒哈絲七十歲後,其親人皆已離世之際,才得以揭開那冰凍三尺底下的秘密。 「保羅從浴室的另一扇窗開像河邊的小門進來,他們忘情的相擁撫吻,於是她脫光了衣服,倚著他躺了下來,指引他貼過來伏到她身上,他照做了、她一路撫著、吻著,協助他使力,當保羅呼出聲時,她轉向他的臉龐,用唇堵住他的嘴,怕給母親聽到兒子這似若解脫的吶喊……淚水從他緊閉的眼角滾湧而出,他們抱頭啜泣,一句話也沒說,就跟從前一樣。」(莒哈絲《中國北方來的情人》) 已邁入老年的莒哈絲,文字依舊如熾亦如電,描述他們一家即將離開印度支那的前一晚,母親就在門外打盹,她與二哥於浴室瘋狂做愛的情景。極其壓抑的罪衍性官能,讀及此段落,一股狂亂的電流倏及蔓延周身。 我不禁自問:愛是否行於山窮水盡處,連倫常都有勇氣為之拋棄? 寫作者所寫的也只能是自己,無法是他者。真實、果敢者一如莒哈絲,她從不認為寫作必須服膺於道德,然也或許直至年老時,才有勇氣將之公諸於世。作品既然出自真實,便無有絕對的惡,也僅能是真。或許莒哈絲想要藉由書寫療癒自我也說不定,愛昇華至純粹靈魂的向度,將之轉化為創作源泉;情感漫溢,若不殺出層層桎梏重圍,終將為之滅頂。 現實裡無法圓滿的,就留待小說裡。他始終是莒哈絲心中無法消散的影。 其後男子皆無法進入她心裡那塊至為幽微的角落,那一席角落,只保留給她最摯愛的二哥。   如若存在於你我之間,只能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時常按捺不住地將甫完成的初稿經由電郵傳與你;抑或臨近我們每週固定的「週二晚餐」索性就將紙稿親自遞交與你,每當這樣的時刻,你總顯得異常雀躍,總是極為稱職地成為我的第一位讀者,再三反覆仔細推敲閱讀,彷彿深怕遺漏任何至為關鍵的線索,予我以最真實、直接的想法和直搗核心的建議。如你所明白的我是一個坦白、真實,並富於勇氣的人,然我必須向你坦承的是當我進行著種種故事的書寫過程,層層揭開藏裹於我深層意識的外衣,愈發直抵深層的核心之際,益發清楚這裡頭究竟是個迷宮。 寫作的目的無非就是殺出一條致命重圍,亦是意識的出口。如你所知的我完全可以不在乎他者的目光,唯獨只有你,我恐懼如此真實,近乎難以逼視的這個那個故事,將導致你我的關係變得什麼也不是,這恰恰是我「唯一」最、最、最無法承受的。 然你說是妳的勇氣與真誠震撼了我。盡是你的理解與體會,時而溫暖甫孩提起便無有安全感的我。你說過每每閱讀我的初稿,總是欽羨那一些誠實,並且勇於揭示自己真實感情的人們。與我不同的是你總傾向沉默與迂迴,面對自我真實的感情保持緘默。然而你說,在我的面前漸漸可以嘗試學習對我毫無保留,但願會有那麼一天於我面前可以肆無忌憚,無有任何的秘密,即使是那一些長久以來伴隨於你生命之中至為深層的暗影,抑或那些尚未被自我所意識察覺而出,莫名未有勇氣說出的。你說但願妳的故事已有了起始,就將使至完成吧!不單單是為了妳自己,也是為了人生有了為之向前的勇氣。愛從來也無關乎任何罪衍,愛僅只是愛,當愛褪去了一切條件附麗,超越了一切有形分際,愛使之變為純粹,愛就是愛它的終極本身。 天地一息尚存,於此沉溺、陷落。未知的極樂,因為你的深摯理解,我猶若置身天堂、忘卻凡塵。 人生不過是蜉蝣瞬間,正因為可朽,當下的璀璨,是人間唯一,也是最後。我清楚存在於世上根本沒有絕對永恆的事物,此刻我也唯有憑藉記憶索引描刻你、我過往所曾擁有的美好,一切故事也都在你對我說愛我的那一天開始。   我相信人從一出生即是不斷地朝向死亡邁進,而「愛」便是從這一片廣袤死寂開出一株生之蓓蕾,為這人生的旱漠中降下一記生之甘霖。生命即使如此未知,人生依舊值得期待,就算最後什麼也留不住,我們的一生不正是諸多殘缺與情感的拼湊,造就日後的我們。波德萊爾曾說過一句話:我不認為哪一種形式的美,不帶有苦楚。詩人在飽嚐一生顛沛流離後至情至性地發出最後雷鳴似的呼喊,猶似對於人生的不能忘情,直至窮盡性命。社會說到底不過是一張由偽善所織就的絲網,依舊天真的懷抱著對於人生無可抑止的戀慕,就盡看透了生命必然不純粹是美和善,只願真實的面對自我著眼於當下。即使粉身碎骨,我猶不能忘卻與你相戀所撩撥我心的顫動,使我沉溺其中。我的愛,我哭、我笑、悒鬱或者歡快,如實活過。 不下數次你曾跟我提起將來一起生活的約定,而今我仍懷抱著這美麗願景努力過活著,即使獨自行於熱鬧的街頭,或是努力實踐自我的理想之間,也從未感受過精神荒蕪,我心始終有你。你說人生裡能找到和自己心性相通的人實屬難得,存在於你我之間無須千言萬語,是那一顰、一笑,甚或僅止於一雙眼神的觸碰。愛讀詩與小說的你,總能因此脫身於這紛杳的現實困頓;我亦獨鍾文學,耽戀的是那美與現實的擦身而過。你曾說過:世界廣袤無涯,人生數十寒暑、何時能將之窮盡。人生有理想是好的,付諸於實踐則是人生至福。我時常認為人的一生不該只是庸庸碌碌於物質的攫取,如是這般便成了存在於物質世界中的行屍走肉。同樣耽於閱讀的我們,使我懷抱著人確實有前世今生的無限想像,那是無論經過幾世流轉定然會保留相同的靈魂與生命屬性。 肉身不免消亡,未盡的愛戀依舊於忘川的彼岸焰焰燃燒。不禁揣想著我們曾經許諾要作為家人一輩子不離不棄,我們初見彼此時也才會有如此奇特與熟悉的感覺。 自有了記憶初始,當我望著街上婦女牽著小孩的手,全然不是羨慕而是一股莫名虛有的拒斥,出於自覺告訴自己這定然不是我要追尋的人生。這個景象對於尚還年幼的我來說已不是我所認定的幸福;再後來我無可救藥地視寫作為實現自我之唯一生存價值,從也不覺欽羨街上駐足的人潮,那一種感覺好似人世所有的至為精采都存在我心,而外在一切人事與我無所交涉;如果我對於人生還保有一絲眷戀,那定然是你,而你也在我心理;到了現在我發現除了寫作之外,另一希冀也唯有實現你我的愛情,我寫、我愛;愛著,所以我寫。 每個年代都不乏敢於衝破人生固有藩籬枷鎖的女性,這只攸關個人的抉擇,人生總是處在選擇中,就像「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抑或者「死有輕如鴻毛或是重如泰山」吧。 有人寧過平淡人生,認為娶妻生子、兒孫滿堂、平順了結一生就是人生幸福;然另一種極少數人則是選擇「生命之重」,選擇最艱困的一條路踽踽獨行,並且認為唯有實現精神的自我價值才是至福。這只關乎個人價值觀的選擇,從來無關對錯,一個人的靈魂本質正是其一生宿命。 而你知道我是選擇什麼的。人生苦短,認真的愛過、活過、笑過、痛過、哭過,盡可能地減少遺憾,這是我一向奉行的人生哲學。 或許你曾也納悶於我如何有勇氣對你說愛,只因不願遺憾,沒有勇氣說出的話我知道那將是我永遠的錯失,起碼我努力過,也因這一股頑強的勇氣,至今猶能夠跨越時間、空間藩籬,使我快慰。   朝我書房窗口外探去,即望見淡水河;河的彼端,一叢叢萬千燈火撩撥晃眼,你猶位在最是粲然那一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