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15日三讀特別條例 風災重建預算加碼到600億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長韓國瑜十三日召集朝野協商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達成共識,將經費上限由新台幣五百六十億元提高至六百億元,並納入農業、水利設施及電力、電信系統等九項重建項目,預計十五日院會完成三讀。 行政院會七日通過原版草案,規範適用範圍為因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受災地區,由行政院公告之,並於說明欄列出台南、高雄、嘉義縣市、屏東、台中、彰化、南投及雲林等地。協商中,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啟楷建議補列台東,經討論後增列台東、花蓮及苗栗縣市,避免遺漏。 經費部分,朝野同意將上限調增至六百億元,並明定地方政府所需經費由中央覈實補助,補助經費須依原用途及項目支用,不得挪作他用。重建項目共九項,包括農業設施、電力系統、電信及有線廣播電視系統、自來水與燃氣設施、家園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道路交通、環境衛生復原,以及社會復原與產業促進,另增列概括項目以保留彈性。 施行期間部分,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主張至一一五年底,民進黨團則支持行政院版至一一六年底,最終決議條例及特別預算施行至一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但條文所列電力系統、電信系統及水利設施等項目施行至一一六年底。 協商並通過附帶決議,針對水災致住戶淹水達五十公分以上者,除依現行標準發放救助外,每戶再依本條例發給二萬元;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每戶三萬元,且不受「門牌一戶」計算限制,行政院承諾遵守。 本次協商自下午二時三十分起歷時近五小時,至晚間七時二十四分結束。韓國瑜宣讀結論,確定將條例列入十五日上午院會報告事項並處理,力求當日完成三讀,各黨團不再提出復議。

Read More

穩定缺菜潮 農業部調釋冷藏、進口蔬菜

農業部13日指出,因受先前颱風丹娜絲及豪雨影響,調節釋出冷藏蔬菜外,另透過生鮮超市及量販通路設置優惠蔬菜專區,供應甘藍等蔬菜。(農業部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楊柳颱風來襲,農業部十三日召開應變會議,針對葉菜類短缺,農業部長陳駿季指示強化蔬菜調度,除持續調節釋出冷藏蔬菜,同時輔導農民團體加強進口葉菜。 農業部表示,針對近期蔬菜供應情形,因受到先前颱風丹娜絲及豪雨影響,造成葉菜類短缺,農業部除已逐日依市場蔬菜供需情形,調節釋出冷藏蔬菜以強化蔬菜供應外,另透過生鮮超市及量販通路設置優惠蔬菜專區,供應甘藍等蔬菜,便利消費者選購。 農業部統計,七月十八日以來,已經調節釋出甘藍及結球白菜等冷藏蔬菜一千二百七十公噸,將持續依市場供需情形滾動調節。 另外,農業部已請交通部及關務署協助各項進口蔬菜通關作業,並輔導農民團體加強進口青江菜、結球萵苣等葉菜超過六百公噸,補充國內蔬菜供應,後續也將視國內蔬菜供應量能,適時補充以充裕國內蔬菜供應。

Read More

關稅海嘯衝擊產業 補貼擴大6行業 勞工最高領1萬2100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美國對台課徵對等關稅,嚴重衝擊傳產和外銷產業,政府預估將有四點二萬名勞工受衝擊。勞動部十三日宣布強化僱用安定措施,並回溯至八月一日啟動,將再納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和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等六行業,減班休息勞工最高可領一萬兩千一百元,最長可領六個月。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僱用安定措施三月就上路,但僅限「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三項產業可申請,後來經參考產業和工會建議、經濟部推估、減班休息數據等,決定再納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等六個產業。 洪申翰指出,僱用安定措施將擴大薪資差額補助,從五成提高到七成,勞工每月最高可以領到新台幣一萬兩千一百元,並可與勞工再充電計畫併領,計畫也將回溯至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的時間點,從八月一日開始啟用。 根據勞動部試算,假設一名勞工每月投保薪資四萬五千八百元,被減班休息至每月薪資為最低工資兩萬八千五百九十元,等同每月薪資損失了一萬七千兩百一十元,若該名勞工領取薪資差額補貼一萬兩千一百元(無條件進位至百位數),剩下的五千一百一十元可透過勞工再充電計畫,領取每小時一百九十元的訓練津貼,以達到薪資未減損目標。 根據勞動部就業保險資料統計,目前九個行業的投保人數為一百零五萬人,洪申翰說明,不代表這些人都會被減班休息,因為有些業者並沒有做輸銷美國的生意,仍要觀察後續產業實施減班休息的狀態;而根據目前數據,這九個行業目前有兩千七百六十一人正在減班休息。

Read More

〈社論〉兩岸定位事關憲法,豈容一再改口?

劉世芳硬扯中華民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事後改口,也掩飾不了她刻意曲解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中央社,資料照) 內政部長劉世芳「我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談話,引爆在野黨撻伐,迫使她改口「維持現狀是台灣最大的共識」,同一天賴清德總統也說沒有計畫改變現狀。從兩岸維持現狀到兩岸兩國,兩岸定位事關憲法及相關法律,但從賴清德到劉世芳卻一再改口,根本無視政體制莊嚴性! 有關於兩岸定位的表述,賴清德本身就是典型的變形蟲:他可以說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也可以說「我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他可以質疑「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也可以說他「身為總統也是憲法的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他可以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可以說「台灣沒有計畫要改變現狀」。賴清德可以見風轉舵變變變,但中華民國憲法也能跟著他變變變? 劉世芳則堪稱是呼應賴清德「新兩國論」的急先鋒,先是配合網紅胡亂爆料,大張旗鼓調查台灣民眾取得中國大陸身分證,結果落得雷聲大、雨點小。接著又撤銷陸配前議員、里長公職,卻又挨批撕裂社會;此次她說「我們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就是回應陸配即將出任立委的相關問題脫口而出。只不過,劉世芳忙著向賴清德表態,目中卻全無中華民國憲法和相關法律。 值得探究的是,劉世芳說,站在中華民國政府角度「我們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個「我們」是指劉世芳與她的「新兩國論」同好們?還是民進黨?還是內政部?還是行政院?還是賴清德的立場?如果這只是劉世芳及其同好們的政治信仰,則不應該以私害公;如果這是民進黨的立場,民進黨不應該以一黨之姿凌駕於中華民國之上;如果這是代表賴清德的立場,更證明賴清德所說的「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兩岸維持現狀」只是欺騙全世界的口是心非之言。 無論劉世芳說「我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她自己、還是代表民進黨、還是代表賴清德、民進黨政府的立場,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我們」絕對不代表中華民國;因為無論是「新兩國論」還是台獨,都違背中華民國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等法律的規定。 賴清德和劉世芳、甚至所有民進黨政府官員,都應該再看一看中華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因為有此條文規定,中國大陸被界定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憲法增修條文序言才規定「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第十一條將中華民國領土區分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因為有憲法增修條文的這些規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才規定「國家統一前,為確保台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第二條將中華民國領土區分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 更進一步而言,特別法位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還以戶籍、而非國籍區分兩岸人民。也因為有中華民國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兩岸條例等等規範,陸配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的法源根本不同於外籍配偶:前者的法源是憲法及兩岸條例,後者是國籍法。劉世芳身為內政部長,將陸配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硬扯到國籍法,更硬扯到中華民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事後改口,也掩飾不了她刻意曲解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 劉世芳刻意曲解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同樣一再改口的賴清德不也是如此嗎?

Read More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80週年 朱:史實不容扭曲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二)十三日下午在中央黨部出席「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紀念展」揭幕儀式,與黨副主席夏立言(左二)、連勝文(右)、秘書長黃健庭(左)一起為展覽揭幕。(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十三日下午舉行「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紀念展」揭幕儀式。黨主席朱立倫致詞時指出,八月十三日是淞滬會戰爆發日,抗戰八年間,全體中華兒女為守護國土、捍衛中華民國犧牲奉獻;當年在蔣中正總裁、蔣委員長領導下,國民黨艱苦抗戰,這段史實絕不容任何人磨滅或扭曲。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旨在呈現歷史真相,讓國人銘記先烈先賢為中華民國付出與奮鬥的成果。八十年前,因抗戰勝利,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確認,台灣與澎湖重歸中華民國,並於十月二十五日在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後續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合約,進一步證實台灣光復的歷史事實與重要意義。 他強調,台灣光復讓全民擁有今日的民主與安定生活,應世代傳承。今年立法院通過將台灣光復節恢復為國定假日,讓全民在慶賀同時,更清楚認識歷史真相。歷史應以往事為鑑,和平的信念必須延續;中華民國今日成就,源於先聖先賢的努力,國民黨作為創建中華民國、領導抗戰勝利及光復台灣的政黨,有責任與全民團結,讓國家更好。 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即日起至十月底在黨部一樓大廳舉辦紀念展;十四日空軍節在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沖天》;八月二十九日於國政基金會舉行座談會;九月一日赴忠烈祠致敬;九月四日舉辦「二戰勝利酒會」。 此次特展展出抗戰時期照片、台灣參與抗戰的史料,國軍使用的德式鋼盔與號角、政府印製的文宣,以及抗戰勝利後授予有功人士的勳章等文物,開放民眾參觀。

Read More

陸籍申請定居須剪護照 國台辦究責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內政部預告修正陸籍人士申請在台定居辦法,要求繳交「未申領持用或已放棄(註銷)大陸地區護照證明公證書」,陸委會表示,若持有大陸地區護照,會要求當事人剪角護照。國台辦十三日表示堅決反對,強調將依法追責故意毀損該護照的組織和個人。 內政部預告修正「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新增要求申請人必須繳交未申領持用或是已放棄(註銷)大陸地區護照證明公證書。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十三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推動修法,極力限制大陸居民往來台灣。對有關限制大陸居民赴台定居的修正公告表達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朱鳳蓮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受法律嚴格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偽造、變造、轉讓、故意損毀或非法扣押護照。對於故意損毀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有關組織和個人,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Read More

韓媒:尹錫悅夫人被捕 同遭羈押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夫人金建希因涉嫌炒股、介選和收賄等罪嫌遭到逮捕,這也是韓國憲政史上,前總統伉儷首次同時遭到羈押,兩人目前分別羈押在不同的看守所。 尹錫悅上個月十日被負責調查內亂叛國案的獨檢組逮捕後,目前羈押在首爾看守所。金建希原先被安排移送首爾看守所,但獨檢組申請將她移送首爾南部看守所。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十二日深夜以金建希有滅證之虞,對她簽發逮捕令。負責調查金建希弊案的獨立檢察組七日以金建希涉嫌違反「資本市場法」、「政治資金法」以及「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為由,向法院聲請逮捕金建希。 據了解,檢方偵辦金建希涉及的案件,包括德意志汽車公司炒股案、政治掮客介選案,以及宗教人士請托案。其中金建希涉炒股不法所得估計一千七百六十萬元 法院十二日開庭進行逮捕必要性審查,金建希出庭受審。庭審持續四個多小時後,下午庭審結束,金被送至首爾南部看守所等待結果。法院簽發逮捕令後,金建希正式被羈押於此。

Read More

教部預告教師身心假 每學年3天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部分條文,其中一大重點就是新增身心調適假,教師每學年可請三天身心調適假,併入事假天數計算,超過七天才會按日扣除薪給,而明定「學校不得拒絕,亦不得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教育部指出,依照修正條文草案,身心調適假的天數併入事假計算。事假、家庭照顧假及身心調適假合計超過七天,才會按日扣除薪給。如果因此需要課務代理,相關費用由學校支付。身心調適假是鼓勵教師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察覺心理不適,可請假緩解壓力,進而更有效地投入工作。 近年教育單位越來越重視師生的心理狀況,陸續開放學生請身心調適假,例如高中職於民國一一三年八月上路,每學期最多可請三天。

Read More

北檢調監控追究柯 北院將評議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地檢署正式發函北院,聲請調閱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八月七日北院開庭審理時,在休庭期間情緒失控,對公訴檢察官咆哮、丟擲資料並弄倒水瓶的錄影畫面。北院證實十三日已收到函文,將召開評議會議決定是否准許。 台北地方法院八月七日開庭審理京華城等弊案,提訊在押的柯文哲,並傳喚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前副秘書長李得全等人以證人身分到庭,進行檢辯雙方的交互詰問。未料,當審判長宣布休庭時,柯文哲突然情緒激動,在法官離席後,起身對著法庭內的檢察官大聲指責「你們每天這樣亂編故事,不羞恥嗎」、「你們都在想怎麼編故事害人」。根據現場描述,柯文哲更一度情緒失控,怒嗆特定檢察官,並提及總統賴清德,聲言自己「絕對不會投降、不會屈服」。 除了言語上的激烈表達,柯文哲還將桌上的紙本卷證資料摔向檢察官席,並一併弄倒了水瓶,導致水花濺灑,場面一度混亂。據悉,旁聽席上的柯文哲妻子陳佩琪當場痛哭,辯護律師則忙於收拾散落的文件。 審判長當庭表示將調閱法庭錄影畫面釐清事發經過,並請檢察官若認定柯文哲的言行不當,可依法處理。 事後,台北地檢署發布新聞稿嚴正譴責柯文哲日前已正式發函向台北地院合議庭聲請調閱休庭期間的錄影畫面。北檢說,此舉是為了將柯文哲的犯後態度列為未來量刑的參考依據,至於是否另外構成刑事犯罪,則尊重法院的訴訟指揮權。

Read More

外交部:關稅談判續爭不疊加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外交部十三日表示,將持續爭取對台更有利且合理的稅率,並避免以疊加原稅率方式計算,同時就二三二條款等議題與美方磋商;並將強化台美在高科技與製造業供應鏈的互補合作,為台灣產業下階段國際布局奠定基礎。 白宮日前發布行政命令,對台灣實施百分之二十暫時性稅率,不過還要疊加最惠國待遇稅率。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十四日將邀請外交部、經濟部、財政部、農業部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報告因應台美關稅及國際局勢變化之台美互動情形,以及俄烏戰事與以哈衝突外交援助概況,外交部書面報告已送抵立院。 外交部強調,將在台美經貿互補互利基礎上,持續向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說明台灣是美方重振製造業及鞏固人工智慧(AI)全球領先地位不可或缺的夥伴,並以「總合外交」為核心策略,推動在AI、高科技、能源及經濟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外交部表示,美國對台安全支持立場具延續性,政府與川普政府團隊保持暢通溝通管道及具建設性的互動,共同應對各項挑戰;川普政府持續強化對中嚇阻及印太安全態勢,並在各會談場合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亦透過訪台、立法、公開發言及聯名函等具體行動,展現對台及強化台美安全合作的堅定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