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右昌與桃議員關門密會 詹江村:國難當頭綠營還在關心大罷免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神秘出現在桃園市議會與黨籍議員關門密會。(圖/李春台翻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展開關稅貿易戰,對台課32%關稅引發熱議。同時國內驢營所發起的大罷免潮同時進行中,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8)日上午突然現身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辦公室,與綠議員進行約40分鐘的閉門會議,會後林右昌準備離去,國民黨籍議員詹江村喊問「是來談大罷免嗎」,民進黨籍市議員許家睿與詹江村一度發生推擠。詹江村事後痛批,到底是有什麼見不得人?要遮遮擋擋,就連自由時報、三立新聞這種綠媒都不得其門而入? 林右昌今日上午約10時40分低調抵達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辦公室,與黨籍議員進行閉門會議,約11時17分左右結束會談,由總召李宗豪、議員呂林小鳳、陳治文、余信憲、許家睿及工作人員陪同步出黨團辦公室,藍營議員詹江村在其後喊問「秘書長,你來關心大罷免嗎?我們現在關心的是桃園的關稅」,過程中詹江村與許家睿一度發生拉扯推擠衝突。 詹江村上前大喊「是來關心大罷免嗎?」與許家睿發生推擠拉扯。(圖/李春台翻攝) 面對媒體詢問是否來談大罷免,黨團總召李宗豪表示,今天林右昌到市議會,開宗明義就講得非常清楚,因為美提出對台課徵對等關稅32%的問題,桃園是工業的重鎮,很多中小企業因此受到影響,因此林右昌今天是來議會,聽取議員分享地方產業的聲音,也希望議員做為政府與地方連結的管道,協助收集地方需求,並沒有講到罷免的事情。 李宗豪表示,今日在議事堂上,有非常多議員針對32%的部分向市長張善政請教,但目前看起來市府只有初步做盤點,並沒有說清楚加課關稅可能對桃園產業的影響,他認為市府應該要跟中央對接,無論是紓困或培養產業力  都需要中央地方一起努力。 對於媒體質疑為何採閉門會談方式並阻擋媒體拍攝,李宗豪解釋,因為國民黨議員在旁邊喊大罷免,擔心會失焦,也避免節外生枝,林右昌也需趕赴下一個行程。 詹江村表示,國難當頭,桃園產業對美貿易顯示卡、伺服器高達7成,桃園產業快活不下去,結果民進黨中央還來桃園關心大罷免進度,痛批「桃園的勞工快要失業了!民進黨你們還在內鬥!」 李宗豪重申,林右昌今天來桃園並沒有談罷免的事,若真要講罷免,林右昌沒必要到議會來,「如果我們真的要講罷免,為什麼要在桃園市議會,我們那麼多地方可以去,為什麼要在桃園市議會?」,呼籲詹江村不要多做影射。 李宗豪重申,林右昌今天來桃園並沒有談罷免的事,若真要講罷免,林右昌沒必要到議會來。(圖/李春台翻攝)

Read More

乳癌治療「新一代放療技術」療程短、副作用低 5年復發率僅1.4%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乳癌放射治療正朝向更短療程、更高精準度、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發病高峰集中在45至69歲間。每年約有逾萬名婦女確診,並有超過 2,000 人因病離世,相當於每日約 31 人確診、6 人不幸病逝。 突破傳統治療 超短療程放射療程效果佳 亞東醫院乳房團隊負責人雷秋文醫師指出,乳癌治療主要依據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及病理檢查結果,選擇部分切除手術(乳房保留手術)或乳房全切除手術。無論何種手術方式,患者通常需要輔以放射線治療,以提升局部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 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乳癌放射治療正朝向更短療程、更高精準度、更安全的方向發展。根據2020 年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的英國多中心臨床研究(FAST-Forward試驗),超短療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5 次療程)與傳統低分次放療(15 至 16 次)及標準放療(25 次)在治療效果上相當,同時可有效降低副作用。 SBRT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提升乳癌患者生活品質 研究數據顯示,超短療程放療的 5 年局部復發率僅 1.4%,低分次放療則為2.1%。此外,超短療程放療的急性三級以上副作用發生率為 6%,遠低於低分次放療的 14%,顯示其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SBRT 技術能夠降低心臟及肺部受到放射線影響的劑量,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為乳癌治療帶來嶄新選擇。 高危險族群當心 定期篩檢最為關鍵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中心主任侯沛羽提醒,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家族病史者(直系親屬曾罹患乳癌)、曾罹患乳癌或婦科癌症者、晚生育或未生育者、初經過早或停經過晚者,以及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然而,即便無明顯危險因子,所有婦女仍應關注乳房健康,定期接受篩檢。政府補助40至74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41%,並減少30%晚期乳癌發生率。  

Read More

排便疼痛但不是痔瘡?「新型括約肌間廔管手術」精準救援成功

肛門廔管常見且好發在青中年人,成因主要由肛門旁腺體感染而造成急性肛門腺體發炎及肛門膿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一位20多歲黃先生近半年來有排便疼痛、肛門旁腫脹合併膿瘍流出的問題,原以為是痔瘡,經其他醫院診斷為肛門廔管,多次手術仍反覆復發,黃先生也顧慮術後會有排便失禁的風險,只能在不適時服用抗生素控制,病情無法完全根治。最終經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精治療肛門廔管的大腸直腸外科謝明皓醫師門診就醫,接受新型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modified LIFT),成功改善病症,疼痛膿瘍症狀完全消失,提升生活品質。 肛門廔管好發於青中年 若演變為複雜型則治療難度增加 謝明皓醫師表示指出,肛門廔管常見且好發在青中年人,成因主要由肛門旁腺體感染而造成急性肛門腺體發炎及肛門膿瘍,部分病人會因發炎肛門腺體的內開口未癒合引發反覆感染,使肛門內外形成異常通道而反覆腫痛,異常膿瘍或血水排出,造成排便疼痛困難。 肛門廔管分成簡單型及複雜型,簡單型廔管使用傳統廔管切除手術來治療,失禁可能性相當低。但若不及時治療,侵犯的括約肌範圍變深變廣,可能慢慢惡化成複雜型肛門廔管,手術成功率也大幅降低,有極高的肛門失禁風險。 改良型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 顯著減少中長期復發率 謝明皓醫師表示,肛門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是近年提出用以治療複雜性廔管的手術方式,相較於傳統術式,能更有效地保護肛門括約肌功能,短期成功率高達八至九成。然而經過半年以上的長時間追蹤,因膿瘍可能會殘留在括約肌中間,無法引流乾淨,復發的案例也慢慢增加。 為此,謝明皓醫師向發明此術式的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附設醫院的Arun Rojanasakul 教授學習,回國後加以改良,發展出新型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modified LIFT),能有效提升括約肌間發炎的控制與膿血引流,降低傷口癒合過程中的感染風險,進而顯著減少肛門廔管的中長期復發率。 維持良好排便習慣是不二法門 及早治療有助預後結果 謝明皓醫師也提醒民眾,預防肛門廔管的不二法門就是維持良好排便習慣,保持肛門清潔衛生,適時可用溫水清潔肛門,以及避免不當飲食造成急性腹瀉或是排便困難,進而導致肛門膿瘍及廔管發生。如果有肛門膿瘍或廔管等症狀發生,建議提前就醫檢查,才能降低手術的困難度,提高治癒機率。

Read More

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得獎揭曉 龍華科大「師徒同時獲獎」成佳話

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中)、老師洪睿杰(左),榮獲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金、銀獎。(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日前公布得獎名單,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老師洪睿杰榮獲銀獎肯定;其指導參賽的文創系一年級學生楊羿涵初試啼聲更青出於藍,勇奪金獎榮耀,師生同時獲獎蔚為佳話。 龍華科大介紹,美國謬思攝影大獎為隸屬於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的國際攝影競賽,國際獎項協會是由產業創新者、藝術創造者、設計師和專業傳播人士組成的組織,透過發現和認可有才華的攝影師來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作品《sea elf》,以水母為題材榮獲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金獎。(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表示,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金獎作品《sea elf》,以水母為題材角逐繆思攝影大獎自然攝影類別。楊羿涵認為水母的透明與優雅,宛如水中舞動的幽靈,賦予攝影師無限的創作靈感。而在拍攝時需掌握好光線和構圖,藉由凸顯水母細膩的質感與流動,這樣才能捕捉到它迷人而神秘的美麗與優雅。 龍華科大文創系老師洪睿杰銀獎作品《Taiwan city lines》,捉城市中的線條,表達城市的魔幻時刻與時空感。(圖/龍華科大提供) 楊羿涵在分享得獎感言中提到,非常感激推薦她參加比賽的指導老師洪睿杰,攝影對其來說是一個能夠開心又能從中享受美好的過程,此次能在繆思攝影大獎拿到金獎,覺得很開心,尤其作品能被世界看見,對她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與激勵。 洪睿杰表示,在其任教的攝影課程中,發現楊羿涵對於創作攝影作品非常用心,在創造視覺畫面時也具有獨特的美感,因此指導她重新構思成一系列的攝影創作,此次參賽在全球眾多優秀攝影作品中,能代表龍華科大文創系榮獲金獎殊榮,難能可貴,也是文創系第一個榮獲美國繆思攝影獎的學生,希望能將這份榮耀與經驗繼續傳承下去。 龍華科大進一步提到,洪睿杰則是以作品《Taiwan city lines》榮獲銀獎肯定,他分享捕捉城市中的線條為創作理念,不僅是捕捉靜態的景觀,更是捕捉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當雲朵的造型巧妙的佈滿天空,表達城市中的魔幻時刻與時空感。透過獨特的視角,捕捉這一系列的美麗瞬間,讓觀者感受到城市中隱藏的詩意與奇幻。 龍華科大文創系主任倪建芝指出,攝影是一種視覺語言,能夠跨越文化的界限,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文創系老師們,不僅在課堂上傾囊相授,更在課餘時間細心指導,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此次師生同時獲獎實屬不易,這份榮耀更是屬於文創系全體師生。 倪建芝強調,文創系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學生美感的培養以及對生活的觀察,更鼓勵學生們透過鏡頭去觀察世界、記錄生活、表達自我。這次獲獎,正是該系在影像美學創作課程中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證明,也激勵更多的學生投身於影像美學的創作中,為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留下更多的美好見證。  

Read More

響應世界閱讀日 中央大學攜手桃市圖推古今經典賞析講座

「文學長河 古今經典賞析」系列講座,首波5場以「春來穀雨,桃園的抒情」為主題,自4月12日起率先登場。(圖/中央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風氣,強化大學與地方文化機構的交流合作,桃園市立圖書館邀請中央大學中文系聯合舉辦「文學長河 古今經典賞析」系列講座。活動將自4月12日起於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展開,期盼透過深入淺出的文本導讀,引領大眾走入古今文學的世界,品味文字帶來的啟發與感動,體會深邃的人生意境。 中央大學中文系表示,系列講座由中文系多位師長主講,主題涵蓋古典詩詞、紅樓夢小說和戲曲、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琦君散文和小說等,展現中文系教師在教學研究之外的文化動能,落實大學對社會的人文關懷與文化傳播責任。 中央大學提到,全年講座共計18場,分為三個階段舉辦。首波5場以「春來穀雨,桃園的抒情」為主題,自4月12日起率先登場;第二波將於9月舉行7場,主題為「白露已生,秋天的浪漫」;第三波預計於10至11月辦理6場,以「霜降了嗎?誰來圓我的夢」為題。即將展開的春季講座已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歡迎踴躍參加。 中央大學表示,4月份五場講座,分別是4月12日卓清芬教授〈讀懂蘇東坡詞—人間有味是清歡〉、4月13日康珮助理教授〈讀懂紅樓夢—賈寶玉的青春夢與成長體悟〉、4月19日李瑞騰榮譽教授〈讀懂琦君小說—以《橘子紅了》為例〉、4月20日莊宜文副教授〈讀懂張愛玲—〈色,戒〉小說與改編電影〉、4月27日李元皓副教授〈讀懂《紅樓夢》改編戲曲—寶黛故事主題的版本與發展〉。邀請各界踴躍參與,靠近文學經典,汲取智慧與感動,享受閱讀的樂趣。有關活動報名詳情,可至市圖官網查詢。  

Read More

五月雪來了!桃園桐花祭4/19熱情綻放 感受客庄文化魅力

2025桃園桐花祭活動記者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7)日上午前往市府綜合會議廳,出席「2025桃園桐花祭活動記者會」。張善政表示,桐花為台灣春末初夏的重要景觀,被譽為「五月雪」,每年四月起陸續綻放,今(114)年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至5月4日盛大展開,不僅活動內容更豐富,賞桐區域也再度擴大,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同遊桃園賞花踏青,感受客庄春意的文化魅力。 張善政指出,今年桐花祭橫跨龜山、蘆竹、楊梅、龍潭及大溪五大賞桐區域,並規劃3場桐樂音樂會及7條桐花小旅行路線,結合山林賞花、親子遊程及文化體驗,讓民眾在兒童月期間,與小朋友共享春日親子時光。 桃園市長張善政邀請市民朋友同遊桃園賞花踏青,感受客庄春意的文化魅力。(圖/市府提供) 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表示,身為土生土長的桃園人,回憶童年時常見高速公路兩旁飄落白花,長大後才知那正是桐花之美。近年來,客委會已建置「桐花監測平台」及「客家小旅行」網站,提供各地桐花花況與旅遊資訊,讓民眾更便捷地安排出遊行程,體驗客庄風情。 桃園市長張善政邀請民眾在兒童月期間,與小朋友共享春日親子時光。(圖/市府提供) 客家事務局表示,「2025桃園桐花祭」推出「賞桐537玩法」,網羅5大賞桐區、13處秘境景點,舉辦3場桐樂會與多項兒童活動,並推出7條結合山林漫遊、手作體驗及客家風味餐的主題遊程。其中特別針對親子族群設計「親子桐樂之旅」,透過五感遊戲、文化景點導覽與DIY活動,營造寓教於樂的家庭旅行。 客家局指出,今年的特色遊程與多個在地社區及創生團隊攜手合作,包括源古本舖的「大溪老屋之旅」、三和木藝工作坊的「大溪木藝之旅」、和窯文創園區的「龍潭和窯之旅」、三和社區發展協會的「龍潭豐味之旅」、泉水窩江夏堂的「楊梅老屋之旅」、楓茶米休閒農業區的「龜山食米之旅」及坑子溪休閒農業區的「蘆竹茶庄之旅」。另有與龍潭親子建設推廣聯盟合作的「親子桐樂之旅」,透過五感體驗遊戲進行在地走讀,引領親子共遊桃園客庄、感受文化魅力。精彩豐富的「7+1」條遊程即日起全面開放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參加。 客家局補充,今年亦推出賞桐秘境集章抽獎活動,民眾可前往5大區域、13處賞桐秘境掃描QR code集章,即有機會獲得Dyson除塵蟎機、Switch遊戲機等好禮。更多活動資訊可至「2025桃園桐花祭」活動官網或臉書查詢。

Read More

桃園羅浮高中獨招開跑 教育局提醒這些事

羅浮高中是桃園市唯一具餐旅群的公立高中,免學費外還享有住宿、營養午餐及交通的補助。(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羅浮高中是桃園市唯一具餐旅群的公立高中,除免學費外還享有住宿、營養午餐及交通的補助,且近年學生表現亮眼,組隊參加三星公司舉辦的SFT創意提案競賽,以AI技術打造「多功能智慧料理機」解決偏鄉獨居老人餐飲問題,得到評審認同榮獲特優獎。另該校餐飲管理科學生更於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奪得中餐烹飪職類金牌,由總統親自頒獎,並期望可繼續走向世界舞台為國爭光。 教育局說明,獨招管道提供餐飲管理科10名、觀光事業科10名,招收全國各就學區國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並設有原住民族學生優先錄取,以及鄰近桃園市大溪區國中保障名額。應屆畢業生一律由就讀之國中代為辦理集體報名;非應屆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須親至羅浮高中現場辦理報名,報名日期為今(7)日至18日,並於5月1日上午9時於羅浮高中網頁公告錄取及備取名單,歡迎有興趣之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獨招管道提供餐飲管理科10名、觀光事業科10名,招收全國各就學區國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也提醒,欲申請參加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變更就學區的國中畢業學生,不論是桃連區變更至其他就學區,或其他就學區欲變更至桃連區就學,皆需於4月25日至5月2日止向原就讀國中教務處提出申請。 教育局表示,非桃連區學生,如有就讀或畢業國中學籍所在之免試就學區,未設置學生適性選擇的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群別或產業特殊需求類科者;因搬家遷徙者;在國中階段跨區就學,但未遷移戶籍,並計畫返回原戶籍所在地就讀高級中等學校者;或其他經核定的特殊因素,得向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委員會,提出申請參加桃連區免試入學。 教育局進一步提到,應屆畢業生(含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申請變更就學區,請上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網站填寫變更就學區申請書,填妥後列印,由申請學生及父母雙方或法定代理人簽名後,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原就讀之國民中學教務處提出申請。 非應屆畢業生、具同等學力資格、就讀海外台灣學校或大陸地區台商學校者,請申請學生上網填寫變更就學區申請書,填妥後列印,由申請學生及父母雙方或監護人簽名後,請自行將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於4月25日至5月2日,每日上午8時30分至12時及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前,以掛號寄送或親送至中壢高商辦理,審查結果將於5月19日以書面通知。 至於返國就學的學生,應檢附歷年成績單與中譯本、服務學習證明文件正本與中譯本及其他證明文件,填妥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簡章之附表「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個別報名比序項目積分審查申請表」後,於5月19日至22日,每日上午8時30分至12時及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前,備妥相關證明文件親送或委託代理人至中壢高商辦理積分審查申請。以上獲准變更至桃連區就學及返國就學的學生積分審查結果可於6月5日中午12時至免試入學網站查詢。 教育局指出,獲准變更至桃連區就學的學生於免試入學分發報名時係屬個別報名學生,於規定期間內,親自或委託代理人到中壢高商現場繳件,完成比序項目積分採計申請,才能取得個人報名帳號密碼,以供後續網路志願選填。詳細操作流程及規定亦可至免試入學網站查詢就學區製作之「個別報名懶人包」,依各身分別完成變更就學區及積分審查等程序。

Read More

突開車門擊落雙載機車!騎士慘噴飛對向車道

賴男來不及反應撞擊車門後翻覆。(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康彣 桃園市楊梅區新成路3月29日上午10時57分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76歲陳姓男子停車開車門時,疑未注意後方來車,導致直行的23歲賴姓男騎士撞上車門後翻覆,所幸機車上乘坐的2歲孩童並無受傷。事故導致賴男右手與右膝擦挫傷,詳細肇事原因尚待警方釐清。 楊梅分局說明,3月29日上午警方接獲報案,楊梅區新成路132號發生交通事故,經了解為陳男駕駛自小客車停車時,疑似未注意後方車輛開車門,導致後方直行普重機車賴男來不及反應撞擊車門後翻覆。此案事故造成賴姓駕駛右手及右膝擦挫傷,另普重機車乘客2歲孩童無受傷,經檢測雙方駕駛酒測值均為0,事故發生詳細原因警方調查釐清中。 警方呼籲,駕駛車輛於道路停車或臨停開啟車門時應注意後方車輛,避免發生車禍,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因而肇事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56-1條處汽車駕駛人2400元以上4800元以下罰鍰。

Read More

外出度假後回家 心情反而糟透了?「4大策略」讓你順利收心回歸日常

美國心理師Mark Travers指出,人們在體驗新事物後,突然回到單調重複的日常時,這樣的心理落差讓人感到適應困難,進而造成情緒低落,被稱為「收假症候群」。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不少人會在放假時選擇外出度假,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束縛,有些人卻會在回家後感到莫名的沮喪和不安。美國心理師Mark Travers日前在《富比世》(Forbes)撰文指出,人們在體驗新事物後,突然回到單調重複的日常時,這樣的心理落差讓人難以適應、造成心情低落,被稱為「收假症候群」。他也提供4個方法,幫助大家緩解旅行後的情緒低潮。 1. 讓自己有一天的「過渡期」好好充電 Travers心理師指出,旅行回來後直接投入緊湊的日程安排,可能會讓失落的情緒更加嚴重,應該要留出一天的過渡期幫助調整身心。回家後亂七八糟的行李箱會不知不覺增添旅行後的壓力,花一些時間收拾、讓自己安頓下來,也能作為與旅程告別的「小小儀式」。此外,外出旅行,尤其時差問題會影響睡眠、消耗身體能量,好好休息一天,補充水分和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恢復體力。回到工作崗位後,也不要馬上埋頭於電子郵件和會議中,而是從準備早餐、安排行事歷或設定一周目標等較輕鬆的任務開始。 2. 重新感受「家」的美好 2022年一項發表在《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上的研究指出,表達感激之情,例如寫下值得感恩的事情,有助於減輕壓力和負面情緒。Travers心理師建議創建一份「歡迎回家清單」,列出在家中值得期待的小事,旅行回來後每天花幾分鐘記錄家庭生活,把注意力轉到找尋日常生活當中的積極意義。 3. 以不同的角度探索居住地 回家不代表回到枯燥的日常生活!Travers心理師指出,就像旅遊時走訪不同的景點一樣,民眾也能帶著全新的視角探索目前居住的城市,可以安排一天去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如博物館、歷史古蹟或公園等,或是上下班時嘗試不同的路線、去一直想去的餐廳悠閒地享用美食。在日常生活中抱持著旅客的心態,發現其中的新驚喜,就能延續旅行帶來的快樂。 4. 回顧旅行帶來的啟發 不要讓旅行成為一件「來了又去」的事,而是讓它融入到生活中。Travers心理師建議,可以先記錄下旅行的難忘時刻,例如開心的事情、與當地人的互動或感到驚訝的瞬間,如果不喜歡文字記錄,也可以製作相簿或剪輯影片,以此重溫旅行的快樂回憶。接下來開始思考這次旅行帶來了哪些啟發,如何影響自己的目標、習慣或心態,又有哪些飲食或文化習俗值得回家嘗試。透過這些方式,就能讓這次的旅程成為未來前進之路的一部分。 不是逃避日常生活!認識旅行真正的價值 Travers心理師也指出,旅行結束後,要花時間重新適應日常生活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不要忽視這些情緒或強迫自己要立刻回歸日常。此外,也不要再將旅行當作逃避日常生活的方式,提醒自己好好感受「發現新事物」和「活在當下」的樂趣,才是旅行真正的價值。

Read More

嚼口香糖不只提神!還能促進消化、助排便?「這類」可能致脹氣要注意

近年來許多醫學論文證實「嚼口香糖」有預防蛀牙、增加長者咬合力、避免失智等好處,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分享,針對進行腸道手術後的患者,嚼口香糖還能帶來2項鮮為人知的幫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許多人習慣靠咀嚼口香糖提神,或在緊急時刻用口香糖緩解口氣問題。近年來許多醫學論文也證實「嚼口香糖」有預防蛀牙、增加長者咬合力、避免失智等好處,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分享,針對進行腸道手術後的患者,嚼口香糖還能帶來2項鮮為人知的幫助。 嚼口香糖引發「假性進食反應」 可刺激腸道蠕動 陳威佑醫師指出,人們在咀嚼口香糖時,身體的多種生理機轉也會同時啟動。除了口腔感受到咀嚼的動作外,大腦也會接收到「進食中」的訊號,引發以下三大生理變化: 模擬進食行為:咀嚼動作會讓大腦認為身體正在進食,引發「假性進食反應」,訊號傳遞到大腦後,會啟動迷走神經和內分泌激素的分泌。 刺激腸道蠕動:迷走神經會進一步促使腸道平滑肌收縮和蠕動,推動腸道的氣體與糞便向肛門移動。 促進消化功能:嚼口香糖也被證實能促進腸道激素如胃泌素、腸泌素等的分泌,而這些激素又會促使消化道分泌更多酵素與消化液,加強消化的效果。 小動作大用途!腸道手術後嚼口香糖助消化、排便 陳威佑醫師表示,近年來也有不少論文提到,患者在進行腸道手術後咀嚼口香糖,可幫助避免相關併發症和副作用。其中,腸道手術後的患者最常發生「手術後腸阻塞(POI)」,導致消化不良、腹脹,造成排便困難,而嚼口香糖可加速體內氣體與糞便排出、減少不適感。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2023年的報告也指出,嚼口香糖可顯著降低腸阻塞的發生率,並縮短康復時間。 此外,手術中用於麻醉的鴉片類止痛鎮定藥物,會抑制腸道蠕動、影響排便,部分患者術後無法快速代謝血液中的這些藥物,就會造成便秘。咀嚼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和腸道蠕動,藉此維持腸道正常功能。2015年考克蘭圖書館的研究就指出,手術後咀嚼口香糖的患者,平均排氣時間縮短了10.4小時。 由此可見,嚼口香糖既簡單,成本又低,可成為術後幫助排便的選擇。不過,陳威佑醫師提醒,部分含有寡醣類的口香糖可能會引發脹氣,建議民眾在透過嚼口香糖改善術後便秘前,要先經由醫師評估。若在術後或日常生活中遇到排便困難,也請民眾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讓醫師根據個人情況提供合適的建議和治療,以便更有效地管理腸道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