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局隆重推出「HAKKA任意門」計畫 近百場課程輪番登場

桃園市客家局首次整合七大所屬客家館舍的體驗活動,推出「HAKKA任意門」計畫。(圖/客家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提供大家親近客家文化的管道,桃園市客家事務局首次整合七大所屬客家館舍的體驗活動,推出「HAKKA任意門」計畫,近百場精彩活動在即日起至12月底的特定周末舉辦,為民眾打開通往客家文化精髓的七扇大門,歡迎大家一同來參與,感受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 客家局長范姜泰基,桃園七大客家主題館舍座落於龍潭、平鎮、新屋、八德及觀音等地區,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深入了解客家主題館舍豐富的內容,今年客家局首次串聯七大館舍的活動,推出「HAKKA 任意門」整合計畫,希望提供民眾親近客家文化更多樣性的選擇。 桃園市客家局首次串聯七大館舍的活動,推出「HAKKA 任意門」整合計畫,希望提供民眾親近客家文化更多樣性的選擇。(圖/客家局提供) 范姜泰基進一步指出,像是桃園市客家文化館以客家童詩、歌謠為主軸,在口說吟唱中能輕鬆認識日常客家文化,適合親子同遊;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則以乙未戰役歷史為題,透過桌遊方式讓民眾理解客家歷史,彰顯義軍保鄉衛土精神;在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則主推客家文學,以走讀方式親身走訪客家庄,可實地了解客家文學魅力與價值。還有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北區客家會館、臺灣客家茶文化館及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分別以客家工藝、音樂、茶產業、海客文化為主軸,推出草編、陶藝等DIY活動,製茶、揉茶、採茶技藝體驗,音樂講座與文化小旅行,寓教於樂更具意義。 客家局提到,該局今年一改過往單一館舍自行開課的模式,將所屬七個館舍全部課程統整,包含靜態講座與動態走讀應有盡有,提供民眾貼近客家文化時有更多樣化的選擇。透過「HAKKA任意門」活動整合,將有近百場課程輪番登場,可讓更多不同年齡、不同喜好的民眾能輕鬆體驗客家風采。更多活動報名資訊,可至客家局官網或臉書查詢。  

Read More

毛小孩遭反鎖車內 蘆竹警即刻救援

蘆竹有民眾不慎將愛犬反鎖在車內。(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蘆竹區日前有民眾不慎將2隻愛犬反鎖在車內,且沒有備用鑰匙,著急地向蘆竹警分局報案,警方獲報立即到場展開「救犬任務」,經車主同意,持臂盾破窗,才讓2隻狗狗重獲自由,飼主相當感謝警方的協助。 南竹派出所表示,日前有一名車主報案稱愛犬受困車內,無備用鑰匙可開車門,警員吳其峰、魏義庭到場發現車窗緊閉沒有通風,眼見兩隻狗狗行動漸慢,呼吸漸弱,經車主同意破窗後,員警先後持警棍、榔頭敲擊車窗都沒破,後改持臂盾一擊成功,將車輛右後方車窗擊破,順利救出兩隻狗狗。 蘆竹分局長林鼎泰呼籲,天氣漸熱,民眾勿將愛犬獨留在密閉車廂之內,如遇到車輛反鎖需緊急救護之情況時,可撥打119或110報案,以免發生憾事。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大專青年預聘計畫」助學子提早接軌職場

林炫均畢業於朝陽科大航空機械系,透過大四選課參加大專青年預聘計畫獲得實習機會。(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去(112)年起推動「大專青年預聘計畫」,協助畢業前1年的大四生透過在學期間參與工作崗位訓練累積實務經驗,順利接軌職場,參訓期間雇主也會提供薪資及公司福利;就讀航空機械系的林炫均,大四選修預聘計畫課程,進入與桃竹苗分署合作的航太科技業實習,畢業後不僅被留任成為正式員工,還拿到留任獎勵金1萬元,讓他直呼參加計畫真是賺到了。 桃竹苗分署提到,林炫均畢業於朝陽科大航空機械系,透過大四選課參加大專青年預聘計畫,獲得桃園市觀音區的巴恩斯航太股份有限公司的實習機會,因在校時已具備非破壞檢測的能力,公司便指派他負責發動機零組件的相關檢測工作,實習期間還能領取每月薪資3萬元及全勤獎金1000元。除了實習工作外,公司還為實習生提供相關的專業課程,包括認識航太產業相關引擎零組件、民航局法規、環境安全衛生訓練以及國際貿易規定等。此外,公司也致力於提升實習生的專業技能實務,為每位實習生安排了專人指導,讓他們能夠快速上手並熟悉公司的環境文化。 林炫均畢業後不僅被留任成為正式員工,還拿到留任獎勵金1萬元。(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說明,林炫均在實習期間展現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工作表現,獲公司肯定繼續留任。畢業後,他轉為巴恩斯航太的正職員工,擔任檢驗技術員,目前每月平均薪資超過5萬元。林炫均說,大四上學期為了累積更多的業界經驗,因此參加為期兩學期的實習課程,他特別感謝有桃竹苗分署提供的預聘計畫,讓他不僅提早累積實務經驗就業不卡關外,還有留任獎金1萬元,讓他非常開心,覺得這個計畫真得很棒;未來他也會多分享給學弟、妹多加運用計畫,投資自己,找到未來。目前在巴恩斯航太參與工作崗位訓練的3位實習生中,已有2位獲得留任的機會,這也證明公司對於此項計畫的認可及對實習生的肯定。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大專青年預聘計畫」不僅學校端媒合成功學生繼續留任原訓練單位可以獲得每人2000元的獎勵金,企業端每訓練1人,就可獲得每年最高7萬2000元的補助,而大四生在學期間透過參加課程,積極參與320小時以上的工作崗位訓練,訓練期間可獲得公司提供之工資外,也累積職場實務經驗,畢業後除可無縫銜接企業端就業,還可在滿30日後,領取留任獎勵金1萬元;藉由產學訓三方的合作,為企業提供儲備人才。113年桃竹苗轄區參與預聘計畫的大專院校共有13所,共有84家企業提供超過720個工作職缺,歡迎想進入亞洲矽谷、智慧機械、5G產業、國防產業、生醫產業、綠能科技、循環經濟及資安卓越產業等領域的青年,踴躍參與計畫選課。 賴家仁進一步指出,青年為國家永續發展與創新的動力,為協助青年順利就業,勞動部已於去年5月起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大專青年預聘計畫即屬方案重點推動措施,歡迎有興趣的企業、桃竹苗各大專院校洽談合作事宜。同時,也呼籲即將於今年度即將進入大四在校生,主動洽詢學校有關大專預聘計畫的選課事宜,或直接聯絡該分署窗口03-485-5368分機1338張先生,相關資訊也可至青年職訓資源網查詢。  

Read More

活到老學到老!前教部副統計長周義祥高齡89歲拿中原大學碩士

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專班畢業生領憑代表周義祥,高齡89歲,終生學習精神令人敬佩。(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畢業季到來,中原大學有位89歲的畢業生周義祥,令人矚目。大學就讀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的周義祥,不僅年輕時學業出色,111學年度進入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就讀時也是最認真的學生,兩年準時完成論文順利畢業。曾任教育部副統計長的周義祥,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教會的成長和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論述,完成約180頁、長達9萬餘字的論文,獲得評委高度評價,終生學習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肯定。中原大學將於6月15日舉行112學年度第66屆畢業典禮,周義祥為宗教研究所碩專班畢業生領憑代表,將上台接受表揚,預料成為會場焦點。高齡89歲的他,將是中原校史上最年長的畢業生。 中原大學提到,周義祥生於民國24年,在年僅13歲時隻身一人流亡來台,由於數學成績優異,大學考進臺灣大學的農業經濟系。曾服務於台灣省政府主計處、財政廳、糧食局、社會處等單位的統計部門,77年調升教育部簡任十一職等副統計長。公職期間曾主辦全國家庭收支調查,亦曾參與全國農漁業普查、工商服務業普查及戶口普查督導等業務,90年退休,公職生涯橫跨兩個世紀。 中原大學最高齡畢業生周義祥和宗研所教師們合影。左起為指導教授王學晟、校牧室主任歐力仁、周義祥、宗研所所長吳昶興。(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表示,身為基督徒的周義祥,對生命靈性的探討很有興趣,兩年前某天在手機上看到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的招生,便打電話去問,遇到熱心的助理幫忙填寫報名表,原本擔心眼疾和不諳電腦無法適應,在宗研所老師鼓勵下跨出第一步。為了上課,家住中和的他,特地到中原大學附近租房,月租7000元,租了一年。每天最早到校,從不缺席,展現出的勤奮和敏捷思維,讓老師、同學都十分敬佩。 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兼校牧室主任歐力仁(左)肯定周義祥同學(右)是所有研究生的典範,認真的精神值得學習。(圖/中原大學提供) 周義祥說,他連注音符號都不會,所以都用手寫論文,寫好字拍照傳給在美國的女兒打字,透過手機相片來來回回的校稿。兩個女兒都很支持他繼續念書,大女兒還幫他付學費,小女兒幫忙打字,不厭其煩地配合父親修改文字,他也特別感謝指導教授、宗教研究所副教授王學晟在過程中的指導。雖然將近90歲,但周義祥說,讀書不會覺得累,上課也從來沒有打瞌睡。他特別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可以天南地北聊,飲食也沒有禁忌,沒有特別保養,也不常運動,但仍有很好的活動力與清晰的腦力。 中原大學提及,周義祥在寫碩士論文時發揮他的統計學專長,以他服事的新北市中和喜樂城靈糧堂為實體研究對象和範圍,研究健康的基督教教會成長指標。他先蒐集和研究聖經、神學等文獻資料,再進一步利用科學、有系統的統計方法,設定研究架構,採五等比尺度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以經常參加主日崇拜的該教會會眾為對象,進行實地訪問調查。周義祥蒐集受訪者各種屬靈特性資料做交叉統計分析,編製健康教會成長指標,並建立自我評量常模,作為教會成長的一種基本模型指針。最後,他提出健康教會成長的十二大元素為教會成長的動力,有助於教會功能之發揮。 周義祥表示,期望這篇論文能對基督教教會之發展,產生好的影響,在追求「量」的成長時,兼具會眾「質」的改進提昇。周義祥說,雖然他不是每星期主日都上教會的基督徒,但他透過這篇論文,感覺也做了些文字的「佈道」,讓外界更了解神學的真理和本質,很有成就感。 王學晟形容擔任周義祥指導教授的過程,是一段非常特殊且感動的經歷,他特別肯定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神學領域中相當稀缺,不僅是對教會發展的一種創新分析,更是為神學研究開闢了新的思路。王學晟說,「希望他的研究能夠激勵更多人,無論年齡和職業,都能夠勇敢追求自己的學術理想,為學術界和社會帶來更多的貢獻。」 中原大學表示,該校宗教研究所為全台唯一專研基督教的特色系所,秉持中原大學「篤信力行」校訓與基督愛世之忱於2000年創立。宗研所畢業生周義祥克服年齡、體力的限制,以不屈不饒、敬業專業的態度做學問,並且僅用兩年時間如期完成論文取得碩士學位,好學不倦,是青年學子的表率。

Read More

桃環保局守護生活品質 首創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提升稽查效率

環保局依業務特性積極發展AI影像辨識技術,迄今陸續完成7項AI影像辨識子系統。(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為加強城市環境治理,桃園市政府以機器視覺技術全球首創「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該系統包含7個AI影像辨識子系統並全面應用於空氣品質與河川水質保護、環境衛生及機車噪音管制上,每年提高稽查效率達55%。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自去(112)年市長張善政提出「智慧桃園」政策,環保局依業務特性積極發展AI影像辨識技術,迄今陸續完成7項AI影像辨識子系統,包含施工揚塵辨識、機動車輛智慧偵測辨識、判煙辨識、水色辨識、環境衛生辨識、營建路污辨識及改裝排氣管辨識等,並結合空品感測器物聯網、水質物聯網及聲音照相等科技,作為空氣品質、河川水質、環境衛生及機車噪音等4大領域的稽查管制,桃園率全球之先以「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開啟城市環境治理的新篇章。 此套系統以機器視覺的即時監控與辨識來取代人力,準確率達80%。(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說明,此套系統以機器視覺的即時監控與辨識來取代人力,準確率達80%,每件陳情案約可節省30到45分鐘時間。若經辨識到異常狀況,系統自動以LINE或影像進行告警,有效提升55%稽查效率。透過這種人機合作的模式,自去年1月至今年4月已裁處違規案件達1400萬元。此系統除可遏阻廠商違規外,也讓企業落實自主管理。 環保局指出,「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執行後,比對109至111年3年的平均數據,大氣中硫氧化物濃度改善37%、氮氧化物改善6%及空品不良日數減少23%,河川生化需氧量改善6.4%。另比對設置前後,亂丟垃圾的陳情數量下降51%且可減少39%衛生稽查人力,另靜桃計畫後噪音陳情數量也下降23%。 環保局提到,該辨識系統也獲智慧城市競賽獎項,包含AI判煙辨識系統榮獲2023年美國「智慧50大獎」及「第三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AI施工揚塵辨識系統與機動車輛智慧偵測辨識系統則分別獲得「桃園市政府112年創新獎」; AI水色辨識系統也獲得「GO SMART Award 2024」的肯定。

Read More

長效針劑儘早用 助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症患者邁向理想人生

長效針劑的使用推廣,是近幾年精神科醫師們共同的挑戰,本次透過各地倡議交流會議,提升長效針劑的認知,打破精神疾病汙名化,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強化鞏固社會安全網。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思覺失調症與雙向情緒障礙症(舊稱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精神健康障礙,會擾亂患者的思想和情感,導致患者失去社會功能。事實上,只要患者穩定透過長效針劑治療,也能回歸到正常生活,但社會上對於精神疾病的異樣眼光與不理解,讓台灣在推行長效針劑治療上有些許阻礙,對此,台灣精神醫學專家近期透過六場精神科長效針劑倡議會議彼此交流,多方推廣長效針劑對於此二精神疾病在治療優化上的幫助,讓人看見思覺失調症與雙向情緒障礙症的更多可能。 衛福部精神科專款推動 降低醫療支出負擔並提升醫療品質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王仁邦說明,衛福部推動長效針劑27億專款專用,鼓勵長效針劑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與雙向情緒障礙症,因為長效針劑治療可預期有較理想的預後,包括降低患者失能問題,達到社會功能的回復,有助於患者回歸社會生活,並降低國家醫療資源的消耗,構建社會安全網。王仁邦理事長補充,根據統計,長效針劑的健保申報從111年的61%增長至112年的82.8%,提升了35.7%,是個令人樂見的推動結果。 長效針劑早期介入使用 更能穩定病情 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式穀指出,很多病人對於長效針劑的誤解在於,只有在症狀嚴重時才需要使用,現今醫學界建議在患者早期發病時就儘早介入使用,不僅可帶來較低的再入院率,對於控制疾病亦有顯著的幫助。台灣推行長效針劑相較東南亞與歐美等地都還有許多進步空間,望能透過此系列倡議會議,交流各地專家的意見,有助於進一步促進長效針劑的施打率。 推廣患者早期介入 提高患者規則就醫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副院長楊斯年醫師表示,在長效針劑的推廣上,大家都了解醫師與患者要有良好的醫病共享決策關係,但精神科所遇到的難題為患者本身的決策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判斷最適合自己的治療。且目前精神衛生法提倡病人自主,所以只要病患不願意施打長效針劑,就無法強制治療,這也是目前台灣長效針劑施打率面臨的挑戰。楊醫師建議,公部門應增加醫事人員到社區從事居家治療、訪視,並提高精神科出訪給付,以利找出疑似個案或社區困難個案的追蹤,及早發現有治療需求的個案,並早期介入長效針劑治療,有助於進一步從社區面鞏固社會安全網。 破除長效針劑副作用誤解 穩定藥物濃度更能有效控制病情 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醫師分享,很多病患家屬擔心長效針劑藥物的副作用,甚至對於藥物代謝有所誤解。長效針劑施打在體內會緩慢釋放,穩定體內藥物濃度並控制病情,因此,是有效幫助患者達到理想治療的給藥方式,能夠減少藥物中斷導致復發的情況,也讓醫師更能掌握患者的治療狀況,在治療階段就能帶給患者持續的藥物保護。李醫師曾收治一位個案,病情追蹤數年,原以口服藥物治療,卻因順從性不佳導致病情復發多次,後來改為長效針劑治療,病人覺得治療變得簡單,因此更願意好好接受治療,目前他已完成學業並順利找到工作,並正計劃買房,終於讓生活成了理想的模樣。 長效針劑的推廣,是近幾年精神科醫師共同面臨的挑戰,透過各地倡議交流會議,得以交流彼此背景,共享經驗,為打造台灣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往前邁進一步,不只提升長效針劑安全性的認知,也有助於打破精神疾病的誤解,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打造對精神疾病患者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Read More

不只帶殼海鮮易引發過敏!花生也須當心 食藥署列「10大過敏原」應標示

花生過敏者較可能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1/5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許多民眾苦於食物過敏!根據統計,台灣常見的食物過敏冠軍是帶殼海鮮,另花生也可能引發終身過敏。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訂定「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市售包裝產品含有甲殼類等10項製品,須在產品的容器或外包裝上,顯著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相關醒語資訊,如未依規定完整標示或有標示不實之情形,可處以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 帶殼類海鮮與花生過敏 恐終身過敏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蘇冠文表示,國人與全球過敏發生率都在攀升,約增加2到5倍,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何種原因導致食物過敏增加,但尚未有答案。 他進一步表示,牛奶與雞蛋的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降低,有1/2過敏者在5至7歲後會產生耐受性,食用後產生過敏症狀的機率減少;不過,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較可能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1/5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易引發過敏 10項產品須標示 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檢驗組表示,為加強揭露食品過敏原的標示資訊,保障過敏體質消費者飲食安全,市售包裝產品含有下列10項產品及其製品,以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10毫克以上者,均須在產品的容器或外包裝上,顯著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相關醒語資訊。 甲殼類 芒果 花生 牛奶/羊奶 蛋 堅果類 芝麻 含麩質之穀物 大豆 魚類 市售食品過敏原 依法標示清楚有保障 為瞭解國內食品過敏原標示之實際情況及維護民眾消費權益,食藥署執行市售食品過敏原標示符合性調查檢驗,分析產品中11大強制標示食品過敏原項目,並由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協助抽樣。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補充,調查3年下來不合格數量總共34件,不合格率11.3%,不合格前三名包含海鮮類10件、大豆製品9件、花生3件。 食藥署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民眾選擇有完整包裝、內容物名稱及過敏原醒語資訊標示清楚之產品,以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起過敏反應,民眾若出現因飲食後產生過敏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以維護健康。

Read More

腦血管疾病奪逾萬條人命!8大危險因子符合3項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

腦中風救治成功的關鍵在於即早發現,若有中風跡象應立即撥打119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根據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共奪走1.2萬人生命,約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國健署表示,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也會造成個人、家庭的負擔,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容輕忽,提醒民眾應注意8大危險因子並遵守4要點控制三高。 腦中風治療要及早 3情況都是中風跡象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健署提醒,腦中風救治成功的關鍵在於即早發現,若有中風跡象應立即撥打119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民眾可透過臉部、手臂、說話等3方面,辨認自己或身旁的人是否有中風的跡象: 「微笑」的時候,臉部兩邊不對稱。 「舉手」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垂下來。 「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 9成中風都可預防 留意8大危險因子遠離風險 不過,在中風防治上最重要的還是預防中風的發生,世界中風組織(WSO)表示,其實中風高達90%都可以提前預防,只要民眾掌握腦中風危險因子、健康行為等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並降低風險。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腦中風有8大常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腦中風家族史,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家人,若上述8項符合3項,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 三高問題是最常見風險 應遵守4要點積極控制 其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是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因此國健署建議,民眾應遵守以下4要點控制三高: 安排定期健檢: 國健署有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的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另外民眾也可透過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 自我掌握數據: 血壓: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 血糖: 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 血脂: 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 評估罹病風險: 民眾可透過國健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進行評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就能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維持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遵循「三低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應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Read More

尿液有這些異狀快就醫 部桃:嚴重恐洗腎

若發現健康問題應儘早就醫,並規則回診追蹤。(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日前一名傅先生因身體不適在家中暈倒,由太太緊急送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後,診斷出他患有高血糖、高血壓及蛋白尿,並且腎功能已進入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 部桃提到,據傅太太表示,2至3年前她注意到先生解尿後尿中有大量泡泡,且周圍聚集許多螞蟻,便感覺事有蹊蹺,勸先生就醫檢查,但先生認為自己身體無異樣,拒絕就醫。 部桃腎臟內科醫師呂建儒指出,腎臟是沉默的器官,當腎臟出現問題時,往往功能已受到嚴重破壞,而這些破壞多數是不可逆的。由於早期腎臟病難以察覺,呂建儒建議民眾可透過「泡」水腫、「水」泡泡尿、「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泡水高貧倦」五字訣進行初步檢測,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部桃腎臟內科個管師徐千雯說,慢性腎臟病的十大高危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蛋白尿、痛風、65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服用藥物者、腎臟病家族史、抽菸者及代謝症候群患者。目前傅先生透過腎臟科團隊的介入,了解慢性腎臟病的成因、症狀及分期,並接受了相關的居家生活照護指導及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教育,讓他能正視自己的健康狀況。 部桃呼籲,民眾平日應多加關注自身健康,若發現健康問題應儘早就醫,並規則回診追蹤。透過良好的慢性病控制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可以減緩腎臟退化的速度,進而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

Read More

最高12萬!桃園就服處祭就業獎勵金 改善疫後缺工危機

桃園就服處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圖/就服處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紓緩疫情後產業基層人力缺工困境,並協助待業勞工穩定就業,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於112年5月1日起協助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實施至今(113)年6月30日止。透過提供受僱勞工獎勵津貼,提升勞工就業的雙重效益,使勞工得到支持、穩定就業,藉以補實旅宿、餐飲以及航空站地勤等行業人力缺口,穩定行業發展。 就服處表示,待業民眾經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至專案職缺成功,連續受僱每滿90日之次日90日內,每月薪資達專案標準,得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就業獎勵津貼。一般身分勞工給予就業獎勵每月6000元、中高齡等特定對象勞工每月給予1萬元;另受僱之特定地區就業者,以全時工作受僱者,每人每月加發3000元,以部分工時工作受僱之特定對象,每人每月加發1500元,最長發給12個月,專案實施至113年6月30日止。 桃園就服處透過提供受僱勞工獎勵津貼,提升勞工就業的雙重效益,使勞工得到支持、穩定就業。(圖/就服處提供) 就服處提及,相關專案活動詳情可電洽桃園就業中心03-3333005、中壢就業中心03-4681106、就服處03-3322101分機8015,或至桃園市工作職缺地圖查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