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人否決掉11萬人的選擇?牛煦庭質疑罷免制度公平性

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六席國民黨籍立委的罷免案,全部通過二階段,將於7月26日再次接受民意考驗,進行罷免投票。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從5月起就開始在選區各里辦演講會,直接訴諸選民,也當成正式選舉作戰。日前《桃園電子報》專訪牛煦庭,他說明在演講會裡如何說服民眾、如何闢謠,也端出自己在立法院的政績,如今年國定假日「還假於民」,可說是他一手推動而成的。 對於罷免制度的看法,牛煦庭表示,當一個制度如果沒有被濫用的時候,大家不會太計較,當初設計罷免的25%門檻,是考慮投票率不會太高,可能只有50%,但是當罷免成為全國串聯的行動,有政黨介入的痕跡在裡面時,表示有人在鑽制度的漏洞,就與當初制度設計的邏輯有違,實務上最近的基隆市長罷免投票率55%,這次也可能會過50%,所以先設的條件是被打破的,在這情況下就會出現被少數罷免的情形,以他立委得票11萬多,就會被8萬少數罷免,這當然是會有爭議。 立委牛煦庭認為,要罷免不是不可以,但要「辯」的,不要用騙的。(圖/翻攝自牛煦庭FB) 牛煦庭表示,如果國民黨在罷免前提案修法,一定會被說成是量身打造,為了自保。一旦通過罷免考驗,修法就成為國民黨的歷史責任,他曾問過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每一場立委罷免至少要花2000萬公帑,30幾區就是6億多,若有立委被罷免還要辦補選,也要花錢,這麼勞民傷財的事到底要證明什麼?值得大家深思,罷免的制度選後一定會作調整,避免被有心人濫用。 牛煦庭說,大罷免是仇恨動員,把抹黑對方人格變成正當化,然後不講道理。如果是就公共政策辯論說清楚講明白,願意舉證,也許大家對這次罷免還不會那麼反感,不會認為是惡罷,但罷團逃避辯論、沒有論述,當然就是惡意的,訴求社會的撕裂,造成選舉、罷免無限循環,整個政治脫離正常思維、互相傷害。本來大家講朝野惡鬥,是在立法院內打架,然後效率很差,民眾討厭立委,這是大家的共業,那就算了。可是這次大罷免,朝野惡鬥的氛圍是被拉到街上,整個社會被撕裂,你看不順眼我、我看不順眼你。本來所有事情的核心如預算、財劃法等,只是政策意見上的不一致,這在民主國家是很正常的,如果因為我跟你意見不一樣,就要透過罷免剝奪對方服務人民的權力,這符合比例原則嗎?牛煦庭認為,社會大眾自有一把尺。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民調都顯示,即使民進黨一再宣傳,反對罷免的比例始終高過贊成罷免,因為大家不接受,現在罷團喊出「罷免是愛」,牛煦庭卻認為,他始終看不到愛,當中只有仇恨。如果是愛,應該要呼籲雙方冷靜,不要貼標籤、不要造謠,大家理性講道理,這才是對社會有責任心的做法。 關於罷免,大家的印象是從預算開始。今年中央總預算編列3.1兆,立院刪除2000多億,其中1000億是台電的補貼,凍結1300多億,牛煦庭表示,凍結部分已經幾乎全部解凍,民進黨卻把凍結部分放大操作恐慌。他曾詢問過資深立委凍結預算的用意,其實是在監督,凍結後部會要到立院報告,立委就有機會與部會針對政策對話。其實大家不會為難部會,真正去凍結預算,這比例是非常低的,凍結的時候他們大作文章,現在幾乎已經全部解完,一篇新聞都沒有,以他在內政委員會來看,大概只剩1、2個案子還沒解凍。如果立委連凍結預算都不能做,那乾脆解散好了。 牛煦庭表示,民進黨在預算問題上是操作過頭了,例如他們說租金補貼被凍結,一副好像下個月就不會有,其實內政委員會凍結的幅度和時間是絕對不會影響到民眾權益,他在地方演講會時都會問有申請的民眾,租金補貼有誰沒拿到?如果沒拿到的,他幫大家討。從來沒有人舉手,事實上沒有人租金補貼斷炊,沒有這回事,但罷團還是拿出來講當作發動罷免的理由。 牛煦庭表示,罷團很多罷免的理由是建立在謊言、謠言上,要罷免不是不可以,但要「辯」的,不要用騙的。所以在演講會上,他都說詐騙集團騙大家的錢,罷免團體要騙大家的票,不要讓台灣成為詐騙之島,大家要出來投票反對罷免,這不僅是保護立法委員而已,是不能讓邪魔歪道成為主流。 牛煦庭表示,現在罷團講預算問題越來越少,分水嶺是監察院爆發拿公務車載狗去美容,這就是在大家沒有看到的地方發生荒唐的事,公帑是很容易被浪費的。其實立法委員本來就是被民眾選出來當壞人,不管是罵政府也好、刪預算也好,這是民主制度的本質,民意代表就是扮黑臉的角色,幫民眾踩煞車,刪預算是民代本份工作,不刪才是愧對人民。如果這次讓他們得逞,被他們造謠、情緒勒索就不敢動了,倒楣的是大家的荷包。如果真的刪了很多,剩下經費的怎麼辦?國民黨這個會期也講了「還錢於民」,退還給人民,大家也都不吃虧,有錢人繳稅繳得多,但退稅時分得的金額跟大家都一樣,國民黨是在嘗試一個新的財政秩序,就看大家支持不支持。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1選區立委牛煦庭罷免案民調結果出爐

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1選區(蘆竹區、龜山區、桃園區大檜溪15里)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1,271人,其中反對罷免683人(53.7%)、贊成罷免578人(45.4%),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1,514人填寫,其中男性1,090人(71.9%)、女性424人(28%);年齡以40歲~59歲779人最多,佔51.4%,其次是30歲~39歲251人(16.5%)、60歲~69歲246人(16.2%)、70歲以上118人(7.7%)、20歲~29歲116人(7.6%);在政黨傾向上820人(54.3%)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280人(18.5%)支持國民黨,235人(15.5%)支持民進黨,民眾黨111人(7.3%)。 戶籍地在龜山區601人(39.8% )、蘆竹區546人(36.1%)、桃園區287人(19%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1,271人,其中反對罷免683人(53.7%)、贊成罷免578人(45.4%),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桃園市第1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1,514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2024)年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1選區選舉人數339,558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84,890票。當年第1選區投票率72.25%,牛煦庭116,571票(48.44%)、鄭運鵬103,466票(43.00%)。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2選區立委涂權吉罷免案最新民調看這邊

桃園市第二選區立委涂權吉。(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2選區(大園區、觀音區、新屋區、楊梅區)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1,102人,其中反對罷免702人(63.7%)、贊成罷免381人(34.5%),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1,233人填寫,其中男性1,029人(83.4%)、女性204人(16.5%);年齡50歲~69歲最多651人(52.7%),其次是40歲~49歲222人(18%)、70歲以上188人(15.2%)、30歲~39歲117人(9.4%);在政黨傾向上685人(55.5%)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300人(24.3%)支持國民黨,123人(9.9%)支持民進黨。 戶籍地在楊梅區637人(51.6%)、觀音區237人(19.2%)、新屋區149人(12%)、大園區136人(11%)。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1,102人,其中反對罷免702人(63.7%)、贊成罷免381人(34.5%),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第2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1,233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年2024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2選區選舉人數308,717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77,180票。當年第2選區投票率71.67%,涂權吉103,697票(48.19%)、黃世杰102,468票(47.61%)。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3選區立委魯明哲罷免案民調揭曉

桃園市第三選區立委魯明哲。(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3選區(中壢區76里)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會出來投票有759人,其中反對罷免517人(68.1%)、贊成罷免238人(31.3%),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1,000人填寫,其中男性823人(82.3%)、女性177人(17.7%);年齡50歲~69歲575人最多佔57.5%,其次是40歲~49歲167人(16.7%)、70歲以上153人(15.3%)、30歲~39歲66人(6.6%);在政黨傾向上484人(48.4%)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306人(30.6%)支持國民黨,106人(10.6%)支持民進黨。 有投票權且會出來投票有759人,其中反對罷免517人(68.1%)、贊成罷免238人(31.3%),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第3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1,000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年2024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3選區選舉人數301,213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75,303票。當年第3選區投票率73.66%,魯明哲102,056票(46.84%)、彭俊豪95,581票(43.87%)。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4選區立委萬美玲罷免案最新民調

桃園市第四選區立委萬美玲。(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4選區(桃園區67里)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81人,其中反對罷免496人(56.2%)、贊成罷免376人(42.6%),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1,164人填寫其中男性935人(80.3%)、女性229人(19.6%);年齡50歲~69歲656人最多佔56.2%,其次是40歲~49歲221人(18.9%)、70歲以上135人(11.5%)、30歲~39歲100人(8.5%);在政黨傾向上631人(54.3%)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246人(21.2%)支持國民黨,181人(15.6%)支持民進黨。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81人,其中反對罷免496人(56.2%)、贊成罷免376人(42.6%),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第4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1,164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年2024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4選區選舉人數302,323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75,581票。當年第4選區投票率72.80%,萬美玲119,430票(55.46%)、 范綱祥83,183票(38.63%)。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5選區立委呂玉玲罷免案最新民調結果

桃園市第五選區立委呂玉玲。(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5選區(平鎮區、龍潭區)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73人,其中反對罷免548人(62.7%)、贊成罷免312人(35.7%),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1,018人填寫其中男性848人(83.3%)、女性170人(16.7%);年齡50歲~69歲534人最多佔52.4%,其次是70歲以上202人(19.8%)、40歲~49歲157人(15.4%)、30歲~39歲90人(8.8%);在政黨傾向上522人(51.4%)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264人(26%)支持國民黨,127人(12.5%)支持民進黨。 戶籍地在平鎮區538人(53%)、龍潭區372人(36.6%)。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73人,其中反對罷免548人(62.7%)、贊成罷免312人(35.7%),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第5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1,018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年2024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5選區選舉人數280,634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70,159票。當年第5選區投票率73.46%,呂玉玲89,372票(43.88%)、劉仁照69,022票(33.89%)。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民調/桃園第6選區立委邱若華罷免案民調曝光

桃園市第六選區立委邱若華。(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電子報》從上(6)月23日起在臉書上投放問卷,嘗試了解網路上桃園市各選區民眾對於立委罷免投票的看法,到本月3日第一次調查結束,第6選區(八德區、大溪區、復興區、中壢區華勛12里)統計結果如下: 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28人,其中反對罷免530人(64%)、贊成罷免275人(33.2%),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圖/桃報編輯部) 共995人填寫,其中男性838人(84.2%)、女性157人(15.7%);年齡50歲~69歲541人最多佔54.3%,其次是70歲以上166人(16.6%)、40歲~49歲163人(16.3%)、30歲~39歲83人(8.3%);在政黨傾向上513人(51.8%)表示沒有支持特定政黨,274人(27.6%)支持國民黨,106人(10.7%)支持民進黨。 戶籍地在八德區483人(48.7%)、大溪區259人(26.1%)、中壢區140人(14.1%)。有投票權且表示會出來投票有828人,其中反對罷免530人(64%)、贊成罷免275人(33.2%),剩下的人則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本次民調由桃園電子報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間為2025年6月23日至7月3日,透過Facebook廣告精準投放至第6選區之民眾,採用SurveyCake平台進行網路自填問卷,設有地區驗證與防灌票機制。最終經清除無效與重複作答,共取得有效樣本數995份。由於本調查為非機率抽樣,樣本僅反映社群中主動參與者的意見,結果不具全體選區選民之統計代表性,僅供民意觀察與輿情參考。 罷免案要投票通過,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規定: 1.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2.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以去年2024立委選舉資料,桃園市第6選區選舉人數282,216人,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為70,554票。當年第6選區投票率72.15%,邱若華81,513票(40.93%)、 趙正宇76,346票(38.34%)。 同年總統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82,592人,投票率72.22%,國民黨460,823(34.12%)票、民進黨476,441票(35.27%)、民眾黨413,528(30.61%)票。 2022直轄市長選舉,桃園市選舉人數為1,825,127人,投票率59.46%,張善政557,572票(52.02%)、鄭運鵬428,983票(40.03%)。

Read More

學習、工作已離不開ChatGPT?MIT研究:AI用太多恐讓大腦「變笨」

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顯示,只依靠ChatGPT寫作的人,其大腦活動程度比單純靠自己寫作的人要低,也記不住自己寫過的內容。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AI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學生到上班族,越來越多人習慣依賴ChatGPT、Claude等AI聊天機器人來完成與文字相關的作業或工作。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顯示,只依靠ChatGPT寫作的人,其大腦活動程度比單純靠自己寫作的人要低,也記不住自己寫過的內容,提醒若過度依賴AI,可能阻礙記憶力、批判思考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大腦工作「外包」AI 研究:思考能力、記憶力都變差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MIT研究團隊找來54名參與者,要求他們撰寫三篇文章,並將他們分為三組:第一組使用ChatGPT寫作,第二組使用搜尋引擎協助,第三組完全依靠自己的大腦思考。研究人員同時透過腦電圖(EEG)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並在寫作完成後,詢問參與者有關文章內容的問題。 透過腦電圖掃描,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神經之間的連結會隨著「外部支援」增多而減弱,其中依賴AI寫作的組別最明顯。研究人員也觀察到,使用AI的參與者大腦中的θ波活動量明顯下降,而θ波與學習和記憶的形成有關,「可見,原本由大腦負責的思考和規劃工作,現在已經被『外包』給AI了。」 研究進一步指出,使用ChatGPT寫作的組別中,有83%無法準確引述自己文章中的任何一句話;相較之下,使用搜尋引擎或只靠自己的參與者只有約10%出現這種情況,代表依賴AI的人並沒有真正理解自己所寫的內容,不然就是完全無法記住自己寫了什麼。另外,研究同時發現,與只靠自己寫作的參與者相比,使用搜尋引擎的參與者大腦參與程度和記憶能力只有輕微的下降。 AI用過頭認知能力降 恐難以應對關鍵時刻 隨後,研究人員要求使用AI寫作的組別,只能靠自己的思考寫出一篇文章,結果發現沒有AI的輔助,他們表現出的記憶力和批判思考能力一樣較差。研究人員表示,頻繁使用AI的人往往跳過對寫作素材的深入思考,導致創意發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退化。研究也發現,透過ChatGPT完成的文章內容非常相似,主題和用詞也都大同小異。 參與這項研究的MIT媒體實驗室首席研究員Nataliya Kosmyna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特別是在學業或工作使用AI工具,學習能力可能下降,「而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除了上述研究外,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月的一項調查也顯示,88%的英國學生使用AI工具協助學習和完成作業,其中18%直接將AI生成的文字「複製貼上」到自己的作業中。微軟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同樣於2月發布的研究則發現,習慣依賴AI的員工表示自己的批判思考能力變差,該研究的作者也警告,過度使用AI可能使認知能力下降,遇到真正需要思考的情況恐難以應對。

Read More

43歲男「睡再久還是累」開車險釀車禍 1治療找回好睡眠

許多人誤以為「打呼只是太累」、「睡不飽是壓力大」,卻忽略背後可能藏著危及健康的睡眠呼吸障礙。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靖安報導 43歲的何先生,平日白天忙於工作、夜晚照顧孩子,長期感到疲憊不堪。即使週末補眠12小時仍無法恢復精神,白天上班昏沉,夜間鼾聲如雷,讓妻子難以入眠。直到某天開車途中多次打瞌睡、險些發生追撞意外,他才驚覺情況非比尋常。就醫經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鄭評嘉醫師診斷,確診為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別輕忽打鼾、頭痛、嗜睡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致健康風險 鄭評嘉醫師提醒,許多患者常輕忽打鼾、晨間頭痛、白天嗜睡等症狀,錯失早期治療時機。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睡眠障礙,當患者在睡眠期間每小時出現5次以上呼吸中止,就屬異常,應盡早檢查與處理。 長期未治療將增加多種健康風險,包括: 腦中風風險 ↑70–95% 糖尿病 ↑71% 心臟衰竭 ↑30% 胃食道逆流、夜尿、陽痿、耳鳴等症狀常合併出現 根據交通部統計,疲勞駕駛每年約佔車禍事故20%。而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的白天嗜睡與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其中主因之一。 睡眠檢查不麻煩 檢測流程一次看 許多患者擔心睡眠檢查流程繁瑣、治療方式不舒服,導致延遲就醫。其實,現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測與治療不僅簡便,且更人性化。鄭評嘉醫師強調,不需住院、不用手術,只要按部就班配合診療,多數患者都能在數週內大幅改善,重拾清醒與活力。 門診評估:由耳鼻喉部醫師判斷是否有打鼾、夜間憋氣等高風險症狀。 居家睡眠檢測:若符合條件,可攜帶輕巧的居家檢測儀回家使用一晚,過程無侵入性、無需住院,次日回診判讀報告。 院內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SG):若需更詳盡數據,可安排住院一晚,進行包括腦波、血氧、心電圖、呼吸氣流等多項指標的全面監測。 根據檢查結果,醫師將提供量身打造的治療建議,其中正壓呼吸器為首選方案。目前也有提供正壓呼吸器免費體驗服務,病患可先行試用數晚,確認配戴舒適度與療效後再決定是否購買。此外,若有合併鼻塞、口腔結構異常等問題,也可搭配止鼾枕、牙套或結構矯正手術。 睡得飽不如睡得好 睡眠品質決定生活品質 許多人誤以為「打呼只是太累」、「睡不飽是壓力大」,卻忽略背後可能藏著危及健康的睡眠呼吸障礙。鄭評嘉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就診時已因長期睡眠中止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起伏大、記憶力衰退,甚至影響工作效率與人際關係,嚴重者甚至發生交通或工安意外。但只要及早發現、妥善治療,大多數患者在短時間內即可改善困擾多年的疲憊與嗜睡問題,重新感受到一夜好眠的清醒與活力。  

Read More

《財劃法》修法改變中央、地方分工 牛煦庭曝朝野衝突背景

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六席國民黨籍立委的罷免案,全部通過二階段,將於7月26日再次接受民意考驗,進行罷免投票。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從5月起就開始在選區各里辦演講會,直接訴諸選民,也當成正式選舉作戰。日前《桃園電子報》專訪牛煦庭,他說明在演講會裡如何說服民眾、如何闢謠,也端出自己在立法院的政績,如今年國定假日「還假於民」,可說是他一手推動而成的。 除了《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外,過去一年多還有《消防法》的修訂,牛煦庭表示,《消防法》修訂新增了所謂「美福」條款,這是他在蘆竹最重要的政見,當初在參選立委時發生美福倉儲大火,大家發現這是一個漏洞,倉儲的防火是管制的真空地帶,事後的善後等,也沒有很順利,所以他一方面協助自救會打官司討公道,另方面答應蘆竹鄉親進立法院後一定要修《消防法》補上倉儲這個漏洞。在倉儲納管上,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也關心此事,責成副市長蘇俊賓,制定了桃園市倉儲防火自治條例,桃園市先一步做了,蘇俊賓也把這概念帶到行政院會。換言之,有時候立法,地方好的經驗和做法是可以參酌的,桃園市先期的自治條例也為《消防法》的修訂帶來很大的正當性,讓修訂過程相當平和,他在委員會據理力爭,與消防署交換溝通意見,如何訂落日條款,如何訂細則,在第二會期就順利通過。當然,火災防治是越嚴謹越好,桃園市是工商大城,總該要針對這地方做些努力。 立委牛煦庭擔任桃園市議員期間,協助美福大火自救會打官司討公道。(圖/翻攝自自救會FB) 關於《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訂,行政院在提釋憲,還沒公布實施,牛煦庭表示,這法案修訂影響社會很大,因為基本上是改變中央與地方的分工模式,從這法案本質去看,當然幫桃園增加了建設經費,讓桃園市政府有更多的彈性,但其中關鍵是改變了中央與地方的分工邏輯。過去大部分資源集中在中央手上,再分配給地方,不夠再來找中央要,再按狀況來處理。問題是,比如桃園停車場不夠,要向中央爭取經費建設,但中央沒有這科目,有錢也撥不下來,於是出現中央有的計畫,卻不是地方那麼及時迫切所需的;地方想要的建設,中央又沒這計畫,會對不起來,所以會讓很多該做的或早可以做的建設停滯,停車場是最典型的例子,再來是公園、活動中心,這3個是地方需求最大的地方,恰恰都是中央沒有補助,所以是不是大家換一下邏輯,中央手上不要抓那麼多資源,分一些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就可,讓中央政府花更多時間思考國政方向,擬定政策領導全國。但現在是除了政策領導外,還要負責地方建設,這些建設的發想又不一定切合地方需求,這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模式。 財劃法修法將改變中央與地方的分工邏輯,國民黨很希望守住財劃法。(圖/翻攝自牛煦庭FB) 牛煦庭表示,這次財劃法的修訂是把大部份資源放在地方,中央少了這部分的錢,未來就不會有那麼多中央補助的地方建設,這對中央衝擊會很大嗎?也不見得,反而需要中央補助各縣市間跨域的建設,如橫跨新北市和桃園市的新建道路、下水道或工程,擺不平的由中央出,打通縣市之間的藩籬,這才是對的,所以地方多了可自主的錢、中央少一些補助、地方多負些責任,這是可以接受的。 立委牛煦庭認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有許多該修正檢討的地方。(圖/翻攝自牛煦庭FB) 牛煦庭表示,財劃法這樣修,有人說這會影響到立委的成績。現在民眾普遍認為立委該為地方爭取建設,其實這是不對的。立委的本質是問政,可是大家都有期待。不過在財劃法通過後都沒有了,因為錢都在地方,議員的角色會比較吃重,立委會更專心在監督、問政和法案的工作上。這次財劃法修正有多重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每一年幫桃園增加259億的預算,有助於地方建設,事權的調正讓中央可以多處理跨域問題,讓立委多處理國政,長期來講對中華民國是有幫助的,所以國民黨也很希望守住財劃法,因為柯建銘已經放話了,如果大罷免成功,他一定把這案廢掉。 牛煦庭表示,去年第一會期國民黨就想修財劃法,列為最優先的法案,因為席次過半,大家認為有機會過,但行政院說給他們半年時間擬出一個版本,所以大家就放到第二會期等行政的版本出來,結果到第二會期後段時行政院都沒提出版本,最後通牒都下了,既然都沒有,那就通過國民黨的版本。如果當初行政院有提出版本,大家都可以討論,是否是漸進式的改革、溫和一點,其實都可以,但不可以不提版本,只是一昧反對,那就不能怪國民黨強渡關山,於是大家就看到院內兩黨發生衝突,這後面都是有故事的。 另外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訂上,牛煦庭也是很關注,他表示,今年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立法30周年,公寓大廈管理其實有很多問題,如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置、住戶大會開會的問題、管委會的採購不透明、新大樓的點交等,現階段該是大幅檢討的時候,現在跟公會、學者專家討論中,希望擬出一個好的方向。 牛煦庭表示,這修法有點像《消防法》的模式,桃園已經通過公寓大廈輔導管理自治條例,市府都發局的想法是先從社區公共安全基金著手,因為消防法規會越來越嚴格,而且是溯及既往,舊大樓一些公共設施,如不符規定,是要逐步改善的,如果管委會沒有預留資金是會造成糾紛的,這是全國的問題,所以現在在收集資料,他到地方跑社區的區權會時,都會跟大家報告要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不管是住戶的感受或管委會遇到的困難,都希望大家多提供,現在在做功課的階段,希望能提出一個像樣的內容。 牛煦庭舉例曾遇到的陳情,就是住戶占用公共空間,經常有人檢舉,但幾乎都沒有住戶被罰,很少人知道為什麼。牛煦庭說明,其實只要一雙拖鞋放在樓梯間都算是占用,而一張罰單最少是4萬起跳,本來大家認為大量物品堆積妨礙逃生,這樣罰4萬都不會有意見,但一雙拖鞋罰4萬,主管機關根本開下去,導致這項規定變成沒有功能,所以該要修法,把上下空間拉出來,對於輕微的違規罰少一些,讓住戶警惕改善,對嚴重的才重罰,這個條例在30年前立法時有許多沒思考到的地方,現在到了檢討的時候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