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監理站台61抓違規 大貨車掛註銷牌照上路慘了

水泥輸送式大貨車懸掛逾檢註銷牌照行駛道路,被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1項第4款製單舉發。(圖/桃園監理站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監理站14日會同警察單位在桃園市大園區台61線許厝港路段執行路邊稽查,針對車輛安全進行加強檢查。此次稽查行動跨機關聯手運用AI巡防科技輔助執法,查緝使用偽造、變造車牌及註銷牌照行駛等違規行為,有效提升稽查效能與交通安全防護。現場即查獲一輛水泥輸送式大貨車懸掛逾檢註銷牌照行駛道路,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1項第4款製單舉發。 桃園監理站站長黃成民呼籲,車輛所有人應定期檢修保養,維護車輛功能正常,依車輛指定日期,定期參加車輛檢驗。 黃成民指出,車輛如經舉發使用註銷牌照,除應繳交最高1萬800元罰鍰及牌照扣繳,另112年6月起因逾期檢驗遭註銷牌照者,6個月內不得重新領牌,請車主切勿違法行駛,以免觸法受罰。

Read More

肺癌診斷再升級!「AI支氣管鏡導航」精準採樣肺部組織 助提高診斷率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推廣、患者增多,醫師也發現病灶表現更多元,例如腫瘤更小、位置更深。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林宗憲報導 肺癌連續兩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萬7千多人新診斷肺癌。胸腔切片是肺癌重要的診斷方式,不過傳統篩檢工具存在限制、影響診斷。現有AI支氣管鏡導航的輔助,醫師可利用即時影像和AI運算,精準針對病灶採樣,三軍總醫院的早期臨床試驗也發現,AI支氣管鏡導航有助於發現肺部早期病變「毛玻璃病灶」,為肺癌診斷再添利器。 早期肺癌患者增 傳統篩檢工具有限制影響診斷 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指出,肺癌盛行率的上升推測與篩檢的推廣,使早期患者增多有關。若醫師懷疑出現咳嗽、聲音沙啞等症狀的患者可能是肺癌時,通常會安排電腦斷層、X光等影像檢查,重度吸菸史或家族病史者則可在政府補助下接受肺癌篩檢。當發現影像異常,個案會被轉介至專科醫師門診,進一步評估是否需進行侵入性取樣或手術治療。 黃才旺醫師表示,若患者腫瘤較大、屬於晚期,會透過電腦斷層切片取得檢體,作為後續治療策略的依據;靠近支氣管的「中央型腫瘤」,則可利用支氣管鏡或支氣管內超音波檢查和取樣,現今也有較新的支氣管鏡導航已投入應用。然而,目前肺癌診斷率約6至7成,黃醫師指出,原因是即便使用較為先進的支氣管鏡導航,檢查過程中患者的身體移動仍會影響採檢的準確性。 病灶表現多元 三總研究揭「AI支氣管鏡導航」如何助力診斷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推廣、患者增多,醫師也發現病灶表現更多元,例如腫瘤更小、位置更深。三軍總醫院近期引進新一代「AI支氣管鏡導航」,並針對20位患者進行早期臨床試驗,比較其與傳統導航定位和電腦斷層定位的差異,患者涵蓋良性腫瘤、早期肺癌和其他癌症的肺轉移。結果顯示,AI支氣管鏡導航可揪出上述小型病灶,有望提升肺癌診斷率。 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前,醫師會利用術前電腦斷層影像協助定位病灶。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林冠勳醫師說明,患者進行電腦斷層檢查時通常採平躺姿勢,但支氣管鏡檢查時姿勢改變,加上麻醉、插管及呼吸起伏會讓腫瘤在肺內產生微小移動,使電腦斷層與實際狀況出現誤差、影響診斷。AI支氣管鏡導航可經由醫療影像設備取得患者即時X光片,即使腫瘤移動,系統也可顯示腫瘤在電腦斷層上的原位置,並辨識、重新定位腫瘤移動後的新位置,再將x光片疊加、重組成即時的影像。 早期病變的肺組織細胞,在轉變為實體腫瘤前一般結構排列仍較鬆散,不易被檢測發現。上述臨床試驗發現,在AI支氣管鏡導航的輔助下,透過X光片檢查也能成功揪出包括毛玻璃病灶在內的小型腫瘤,與混成手術室(Hybrid Operating Room)的高階影像相當,成為本次研究的一大發現。精準度的提升也為醫師提供信心,林冠勳醫師表示,AI支氣管鏡導航幫助醫師掌握腫瘤位置,確認染料或穿刺工具已到達腫瘤附近,可在標記腫瘤位置的同時確保安全的切除範圍,進而幫助降低患者未來的復發風險。 支氣管就像迷宮!AI輔助規劃路線 深入肺部揪出病灶 「一位患者腫瘤位在肺尖,且病灶較小,我們利用AI支氣管鏡導航,成功定位腫瘤並獲得診斷。」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住院總醫師陳映先醫師表示,肺部支氣管呈現樹根般複雜的分岔構造,因此醫師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前,會利用術前電腦斷層的影像進行路徑規劃,再根據路線將支氣管鏡送入病灶處。 傳統支氣管鏡導航較少有即時的影像反饋,導航路徑可能未能達到較深處,如果病灶位於肺尖等深部位置,過去較不易發現。黃才旺醫師指出,AI支氣管鏡利用術中C-arm的影像即時重建地圖,並與術前患者的電腦斷層影像媒合,可提供相對更準確的路徑,讓支氣管鏡精準到達深處病灶,以此幫助提升診斷率。 新一代系統助提升醫療效率 及早診斷利後續療程安排 及早獲得診斷,有助於後續療程的安排,患者也能盡快投入治療。陳映先總醫師表示,透過肺部組織取樣進行診斷,若為惡性腫瘤但較早期,可及早手術切除;即使較晚期不適合手術,也可利用組織進行基因檢測,尋找適合的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黃才旺醫師則指出,除了與混成手術室對接外,AI支氣管鏡導航也適用於多種影像設備,醫院運用現有的資源即可使用,不僅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對醫院而言,提升臨床操作的準確度和手術室運用效率的潛力也值得期許。

Read More

肌膚不敵歲月洗禮?皮膚科醫談保養關鍵 梅菁「這成份」受關注

以梅菁原液為例,其中天然來源的多酚、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特性,相關營養素參與體內自由基清除機制,對維持細胞健康有幫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蘇靖昀報導 肌膚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但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作息不正常,加上外在環境影響,更加速肌膚老化問題生成,想要維持逆齡狀態,除了減少外在環境因子,飲食也是延緩肌膚老化的關鍵;知名皮膚科醫師黃美月指出,皮膚是身體器官的一部位,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循環送到各個器官,其中也包含了皮膚,因此除了均衡飲食,也可搭配例如活性酵素梅菁,幫助肌膚達到抗氧化效果。 空污等外在環境難抵抗 加速肌膚老化問題 事實上,包括紫外線、空氣污染、廚房油煙、藍光等因素都會促使肌膚產生大量自由基,因而攻擊膠原蛋白等結構,使肌膚老化提早報到;黃美月醫師表示,門診中最常遇到飽受長斑、色素沈澱等肌膚老化困擾的民眾,尤其當空汙等外在環境破壞肌膚表層薄膜時,就會導致保濕效果下降,促使慢性發炎降低神經醯胺合成,這時肌膚老化問題就會一一浮現。 梅菁原液含抗氧化成分 有助清除自由基、支持肌膚健康 黃美月醫師解釋,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許多抗老保養品標榜含抗氧化成分,關鍵在於皮膚細胞接觸到氧時,開始產生能量,而這代謝過程的產物又稱為「自由基」,當自由基數量過多,會使氧化加速,也因此如何對抗自由基,減少氧接觸皮膚,也成了現今許多美容保養追求的目的。 以梅菁原液為例,其中天然來源的多酚、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特性,相關營養素參與體內自由基清除機制,對維持細胞健康有幫助。日常若攝取含天然發酵產物與有機酸的飲品,會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與消化機能,進而支持整體健康及肌膚狀態。 攝取過多糖小心出現糖化反應 專家:加速肌膚老化 對抗肌膚老化,除了靠外在保養,飲食同樣也很重要;黃美月醫師提及,人從出生開始就得面對一天一天老化,到了25歲過後更加速老化速度,若長期攝取高油、糖等食物,當與蛋白質結合後,就會出現糖化反應,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使得細胞產生發炎現象,膠原蛋白結構也因此改變,造成肌膚蠟黃、鬆垮等老化問題。 多酚具強大抗氧化作用 維持肌膚青春最佳利器 「多酚的作用甚至優於維生素C和E。」黃美月醫師解釋,因此日常均衡飲食非常重要,像是蔬果含量較多的維他命C,能減少肌膚受到自由基損傷,保護肌膚健康,以及維護細胞膜脂質的維他命E,有助降低肌膚發炎反應,另外,還有多酚,因具有強大抗氧化作用,能幫助肌膚抵禦外在環境的損傷,維持肌膚最佳狀態。 長期發酵的梅菁原液 口感更溫和 不過面對現代人忙碌生活,難以透過飲食攝取足夠營養素,則可藉由酵素等補給品,幫助肌膚對抗老化問題;黃美月醫師舉例,像活性酵素梅菁就是不錯的抗氧化飲品,關鍵在於它是在大自然下,將有機梅透過常溫誘發酵母菌發酵;經過長期發酵的梅菁原液,容易被人體吸收,且含有總多酚、維生素C及E等成分,皆是日常飲食中需要的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健康。 日常搭配梅菁飲用 有助維持肌膚健康 黃美月醫師分享,梅菁屬於天然食物,不僅對於肌膚保養有正面影響,也能增加飽足感,幫助排便順暢,除了適合搭配三餐飲用,建議也可作為點心替代品,滿足口慾,或是做料理時,加一點進去菜餚,增加不同風味外,也能達到維持肌膚健康的目的。 肌膚老化 正常飲食、生活習慣缺一不可 此外,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是維持凍齡的基本原則;黃美月醫師建議,平時除了做好防曬、保持充足睡眠以及避免高鹽高糖的飲食,晚餐後也盡量讓自己站著,不要馬上坐下,並墊墊腳尖、慢走或甩手等方式,讓自己身體稍微活動、流點汗,日常也可補充保健食品,或搭配飲用活性酵素梅菁,都能幫助肌膚新陳代謝,延緩老化提早報到。

Read More

大腸癌早期無感卻致命!國健署籲「做1事」阻斷癌變、降死亡風險

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然而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為守護國人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4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當篩檢結果呈現疑似異常時,別驚慌,配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大部分的息肉在發現當下即可切除,能夠及早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 0期與4期天壤之別 「定期篩、早治療」救自己 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然而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分析顯示,第0期、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而第4期5年存活率則降至未達2成,顯示篩檢結果疑似異常、及早確診的重要性。 大腸癌篩檢4步驟 健康守護好安心 糞便潛血檢查不具侵入性,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僅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醫療機構,等待篩檢結果。遵循下列4步驟: 1.領管: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並寫下姓名。 2.解便: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坐上馬桶解便,將糞便留在馬桶內乾區或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3.採便:旋轉採便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在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後,將採便棒放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4.送回:將採便管送回醫療院所檢驗。 再忙也別忽略腸道健康 2步驟避開風險 吳昭軍署長提醒,生活忙碌之餘,別忘了顧腸道的健康,除了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之外,也撥空做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至「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搜尋提供糞便潛血服務之醫療院所,並積極執行兩步驟:1.多加利用政府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2.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疑似異常時,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防堵大腸癌的危害。

Read More

桃園都市轉型中 姚世昌曝地稅局面臨這些挑戰

桃園市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今(114)年5月房屋稅2.0版開徵後,由於桃園市為第一年調整新舊房屋一體適用新的地段率計算房屋稅,許多民眾房屋稅暴增,《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桃園市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他特別說明了其中緣由,並說明桃園地方稅的結構正處於轉型期、針對地方稅務業務做介紹。 地方稅務局工作相當忙碌,也是市府中人員流動性相對較高的機關,姚世昌表示,地稅局除了在開徵相關稅收時要寄發通知外,在免稅措施上也會主動通知,比如房屋稅2.0版開徵後還是很多人沒有遷戶籍,地稅局勾稽原本適用自住宅稅率資料,從中找到些民眾留下的電話號碼,主動發送簡訊通知,共發出7000多通,還被誤認為詐騙訊息,這大幅增加了員工的工作量。另外,從106年推的公益出租人和包租代管業務,也是多出來的,而且業務量每年都在翻倍成長,以包租代管桃園是6都中推動最好的,現在已有4萬5000多件,去年桃園又收了4萬4000多件,住宅發展處將這幾萬件的資料交給地稅局後,同仁每一件都要去查,確定出租面積,符合規定還要辦理退稅,同仁須計算起算時間與金額,並即時辦理退稅,民眾才會對這政策有感。住宅處也知道地稅局的辛苦,案件都已經塞車了,因此,拿到中央補助後,也會撥出一些經費讓地稅局能外包人力來查核。 姚世昌表示,近年來地方稅務業務量一直暴增,尤其在都市化後,大家可以想像一塊地蓋成上百戶的大樓後,地價、房屋稅都成比例成長,不是照人口數,戶數越多異動也越多,房屋稅今年開徵103萬戶、地價稅90萬戶,地稅局每年固定開徵稅要處理約300多萬件,地稅局正式編制才300多人。 此外,有關「騎樓地免徵」方面,姚世昌說明,地價稅其實早有規定地主要來申請,須於每年9月22日前提出申請,當年即可適用,房屋稅部分則在建照申請時,就會納免徵,如果地主把騎樓地圍起來就要課稅,為避免爭議,因此與養工處合作,向養工處要騎樓整平計畫清冊,有完成的就去清查是否符合公共通行,如果地價稅沒有申請的就會輔導地主申請。

Read More

黑熊學院避難盒賣1380元太貴?凌濤:滿滿空氣都是台灣價值

黑熊學院販售的「防災必BEAR盒 LIGHT版」避難盒因售價過高引發爭議。(圖/截自黑熊學院官網)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台海情勢日漸緊張,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近日在臉書呼籲民眾隨時備妥避難包,以應對突發災害。然而黑熊學院販售的「防災必BEAR盒 LIGHT版」避難盒卻因售價1380元過高引發質疑,更有醫師指出,該避難盒內容簡單,僅能處理小擦傷,實用性不足,單買配件也只需400至450元。凌濤今(19)日也在臉書發文,砲轟黑熊學院創辦人沈柏洋趁機大賺國難財,同時建議民眾自行採購,因為該避難盒不值得、不實惠也不優惠。 凌濤表示,沈伯洋為救他在大罷免的角色,今日上午到北檢告三個粉專,是不是想成為「法院認證的紅孩兒」,民進黨「全黨挺一熊」,這次的大罷免又要「一屍幾命」。他接著提到,「中國熊」、「紅孩兒」的誕生涉及國安,完全符合沈伯洋自己對於第五縱隊以及中共協力者的定義,他居然有臉去提告,是否代表沈柏洋過去的定義根本都是唬爛。 凌濤今日也在臉書發文砲轟黑熊學院創辦人沈柏洋趁機大賺國難財。(圖/截自凌濤臉書) 凌濤更怒問,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喊出「要拚罷免,要先反共」,林右昌的反共有沒有反對「紅孩兒」沈伯洋家族用中國台灣在中國大陸做生意。沈伯洋說售價高達1380元的救難包還自稱非常優惠,但這簡直是「中國紅熊救難包」中的「愛馬仕」。內容物的批發價僅300元,救難包裝的滿滿空氣都是台灣價值,1380元只能買一個中國紅熊救難包,而國人自己去採購就可以為一家四口都買到救難包,建議大家自己採購,不要讓中國紅熊大賺國難財。 凌濤也指出,內政部曾以密件編列2218萬元指定給黑熊學院等團體,好險國民黨守住預算,不讓採購雙標又高價的「紅熊救難包」過關;2218萬元預算只能買1萬6000個紅熊包,但若內政部自行大量採購,以內容物批發價300元,可以讓7萬4000名國人使用,奉勸內政部不要雙標買高價的紅熊包,因為不值得、不實惠也不優惠。 凌濤接著提到,抗中反共牌已被沈伯洋家族自己打垮,三句話送給民進黨高層高喊「挺罷免是反共」,要先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因為柯建銘的兒子在中國大陸開公司做生意,董事還有中共的高層,一起做生意賺錢;也要先反前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因為跟著吳釗燮10年的秘書竟然是共諜,且吳釗燮任內斷了8個邦交國;此外,也要反沈伯洋,因為沈伯洋家族跑到對岸去做生意,與沈伯洋過去對第五縱隊、中共協力者的定義有大幅的扞格,且沈伯洋身為國防外交委員的召委,「紅孩兒」很可能就是我國國安最大的破口。

Read More

桃園民政局辦理殯葬禮儀服務業評鑑 「回憶月臺」科技創新獲肯定

桃園市民政局舉辦禮儀服務業評鑑頒獎典禮。(圖/民政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民政局今(19)日於市府B2禮堂舉辦「113年殯葬禮儀服務業評鑑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0家業者榮獲「優等」殊榮,由民政局專門委員游建盛出席頒發獎牌,肯定業者在殯葬服務的創新與貢獻。其中有業者推出「回憶月臺」,透過社群工具,即時傳送電子訃聞、線上出席回覆、線上花禮訂購等創新服務。 民政局表示,現代人生活離不開科技,其中一家獲獎業者就推出「回憶月臺」電子平臺,結合Facebook、LINE等社群工具,協助家屬即時傳送電子訃聞,並提供線上出席回覆、花禮訂購等功能,讓親友掌握告別式時間及會場資訊,同時結合評價機制,深化親友間互動與消費者信賴。 桃園市民政局專門委員游建盛出席頒發獎牌,肯定業者在殯葬服務的創新與貢獻。(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局長劉思遠表示,殯葬服務是人生終章的重要環節,承載對生命的尊重,也陪伴家屬走過傷痛時刻。市府每年透過評鑑與專業研習,鼓勵業者提升服務品質,提供更溫暖、多元的殯葬服務,同時將優等業者名單公布於民政局官網提供民眾查詢,服務及消費透明化的模式,提高消費者對殯葬業者的信賴度。 民政局提到,除評鑑機制外,為強化業者專業能力與文化素養,民政局亦積極辦理殯葬業務研習課程,分別於6月19日及7月25日等2日,邀請實務講師分享「綠色殯葬-環保葬」、「原住民族文化」及「多元性別喪禮規劃」等主題,推動人本關懷與性別友善服務。 民政局補充,榮獲「113年桃園市殯葬服務業優等獎」共有10家業者,分別為金麟生命有限公司、龍福國際開發有限公司、萬安生命科技股份公司龍潭分公司、靜心生命服務有限公司、佑佺禮儀禮品行、民族生命禮儀有限公司、南陽五福禮儀用品社、泓天禮儀有限公司、皇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及國寶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  

Read More

國1桃園段驚傳火燒車 濃黑煙竄天

國道1號南向44.3公里處桃園路段火燒車。(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國道1號南向44.3公里處桃園路段今(19)日凌晨7時32分許傳出有火燒車,現場濃黑煙直竄天際,所幸小客車駕駛驚險逃生,才沒有受傷,火勢已由消防人員撲滅,8時30分許恢復通車。 國道警察表示,38歲王姓男子獨自駕駛小客車,行經國道1號南向44.3公里桃園路段,發現車輛有異狀,趕緊停靠路肩,車輛隨後就起火燃燒,警消獲報後立即趕到現場,封閉外側路肩處理。 國道警察提到,所幸王男及時發現將車輛停下,立即下車逃生,未受到傷害也未波及其他車輛。現場於8時30分完全排除,全線恢復通車,有關詳細起火原因,尚待消防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 火勢已由消防人員撲滅,上午8時30分許恢復通車。(圖/讀者提供) 警方呼籲,用路人應遵守交通規則,上路前應確實檢查車輛,避免因車輛機件損壞,造成行車危險,發現車輛有異狀,應啟亮方向燈並注意後方來車,漸進式滑離車道停在路肩待援,若車輛無法滑離車道時,應顯示危險警示燈,並於後方100公尺以上擺放故障標誌,人員盡速下車面向來車,退到護欄外或安全處所待援,並利用1968 APP警政報案功能向國道警方報案求援。

Read More

觀音區農會舉辦政策宣導活動 張善政:全力支持地方農業發展

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自頒發獎牌恭賀農會理事長郭來結、常務監事徐桂本、總幹事江謝滺,及所有新選任人員榮任,期許持續為桃園農業貢獻。(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9)日出席觀音區農會農業政策宣導活動,關心地方農事同時向農民報告,上任至今桃園市政府挹注超過1億5000萬元經費,支持觀音區推動各項農業發展;張善政也親自頒發獎牌恭賀農會理事長郭來結、常務監事徐桂本、總幹事江謝滺,及所有新選任人員榮任,期許持續為桃園農業貢獻。 張善政表示,市府積極挹注資源推動地方農業發展,觀音區也在農會、農友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下展現豐碩成果,感謝觀音區農會全體幹部的努力付出,以及各級民意代表積極協助爭取相關補助,市府也將持續強化各項農業推廣政策,為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 觀音區農會農業政策宣導活動。(圖/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提到,在市府與觀音區農會合作下,新建及裝修草漯辦事處農業推廣教育活動中心,預計今年將啟用,未來將提供農業推廣教育及農民集會場所,辦理四健青少年食農教育、家政班及農業志工研習活動,提升農會與農民互動,增進會員信賴及向心力。觀音區農會理事長郭來結表示,感謝市府在草漯辦事處改建期間的大力支持與經費挹注,使該辦事處得以順利完成,為在地農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農業局長陳冠義說,觀音區擁有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適合種植瓜類作物,每年透過舉辦西瓜節,行銷在地高品質西瓜,藉由活動增加曝光度,打響桃園觀音區西瓜名號;另外,觀音區農會更研發出「蜜蕃薯」、「蕃薯條」、「蕃薯拉餅」及「米果星球」等產品,透過農產品創新加工,使用當地高品質農產品原料製作,開創農民經濟收益。 陳冠義表示,「北觀音、南白河」每年7、8月期間為蓮花盛開季節,農業局透過舉辦蓮花季活動,結合周邊休閒農場、觀光蓮園推出各項豐富遊程聞名全國,吸引無數遊客來訪。除了結合地方特色舉辦活動,市府亦長期支持地方農業,包含技術輔導、區域合作、食農教育等各項協助,並提供農機具、病蟲害防治藥劑等補助,提升地方農業競爭力。

Read More

吸菸列「腦中風」重大危險因子!醫籲無論菸齡長短 立即戒除仍有助預防

吸菸為何會增加腦中風風險?陳右緯主任解釋,香菸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質會造成內皮細胞發炎,導致其調節血管收縮與擴張功能出現異常,進而影響血管張力和血流。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一名68歲男性因腦中風住院治療,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已達70%,醫師評估後建議進行支架置放手術,以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患者於2017年5月完成手術,接著按時服藥並積極控制血壓,卻在短短9個月後的追蹤檢查再次發現頸動脈在同一個位置出現狹窄。經過詳細詢問,才發現患者術後仍持續抽菸。醫師與患者和家屬討論後,為他進行第二次支架置放手術。患者也在參與國健署戒菸計畫後成功戒菸,第二個血管支架至今保持暢通,也未再發生中風事件。 收治此個案的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暨神經醫學中心主任陳右緯醫師指出,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SO)202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吸菸位列腦中風危險因子第三位,僅次於高血壓和空氣污染,但對已中風的患者而言,及時戒菸仍可預防二次中風,只要持續戒菸5年,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有機會降至與不吸菸者相同。目前國健署也提供多元化的戒菸服務,幫助吸菸者擺脫菸害、重拾健康。 吸菸與「腦中風」為何息息相關?醫揭有「這些原因」 吸菸為何會增加腦中風風險?陳右緯主任解釋,香菸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質會造成內皮細胞發炎,導致其調節血管收縮與擴張功能出現異常,進而影響血管張力和血流。此外,尼古丁與一氧化碳會促使「壞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當斑塊逐漸增多會引發血管阻塞,不穩定的斑塊也可能突然破裂形成血栓,若血栓流向腦部,阻塞當中的重要血管,便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同時,吸菸會增加血小板活性和血液黏稠度,使血栓更易形成,而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更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增加腦細胞缺氧、損壞的風險。 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陳柏霖醫師進一步表示,尼古丁會活化交感神經,導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同樣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從缺血性腦中風的類型來看,吸菸者較易發生大血管粥狀動脈硬化,以台中榮民總醫院為例,大血管的病變所引發的缺血性腦中風就佔了25%。吸菸容易引發心房顫動,內皮細胞被破壞也會導致小血管緊縮和阻塞,因此與血栓性腦中風和小血管性腦中風的發生同樣密切相關。 腦中風住院患者6成5有吸菸 戒菸3個月發生風險降 台中榮民總醫院統計發現,該院腦中風住院患者中約65%有抽菸習慣,遠高於全台成年男性的吸菸率。陳柏霖副主任指出,相比起單純因大腦血管病變引起的中風,吸菸者中風經常同時合併冠狀動脈狹窄等心血管問題,增加治療難度;高血壓的患者若同時又抽菸,血管可能在一年內就惡化至明顯狹窄,病情發展迅速,中風發生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即使有些人菸齡已有二、三十年,只要願意戒菸,對二次中風的預防皆有助益。」陳柏霖主任表示,成功戒菸3個月後,患者的中風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皆有機會開始下降;戒菸達1年可將風險降至原本的一半,持續戒菸5年,中風機率有望降低至與非吸菸者同一水平。臨床上,陳柏霖副主任也常遇到高齡患者戒菸後反饋身體狀況改善、體能增強,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反之,即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按時服藥控制三高,若持續吸菸仍會削弱治療效果,因此戒菸已是腦中風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菸癮難克服 周遭影響多!醫籲患者可尋求「戒菸門診」協助 陳柏霖副主任指出,腦中風雖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但可能造成患者終身殘障、失去自理能力,不僅影響個人,更將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不過,戒菸並非患者一個人的責任」,陳右緯主任表示,除了因生活的壓力需依賴抽菸調適外,其實也有很多人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他就曾經遇過三代人都抽菸的家庭,阿公中風想戒菸卻困難重重,工作場合的社交壓力也讓人擔心不抽菸顯得格格不入,可見戒菸的推廣仍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攜手努力。 戒除菸癮仰賴患者的毅力和克制力,而目前戒菸治療的團隊中也有醫師、心理師、衛教師、個管師等專業醫療人員,能協助釐清吸菸誘因、為患者提供必要支援,有助於提高戒菸成功率。陳柏霖副主任也表示,在家人陪伴、醫師指示和戒菸治療的幫助下,多數患者都能成功戒除菸癮,因此呼籲腦中風患者應儘早啟動戒菸,為自己也為家人及早把握健康。 預防腦中風衛教資源和平台 戒菸對於中風的控制相當重要,兩位醫師表示,現今網路資源非常多,民眾可至專業學會網站查詢預防腦中風的相關訊息,例如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等,也可參與定期健康講座,認識更多腦中風相關衛教知識。 更多中風相關資訊可至台灣腦中風學會民眾衛教專區了解 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