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民代要桃市府對「大罷免」嚴守行政中立 桃議國民黨團:假提案真鬧事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市府於罷免期間「嚴守行政中立」,遭多數議員否決。(圖/國民黨團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許家睿今(10)日在市議會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市府於罷免期間「嚴守行政中立」,隨後遭多數議員否決。對此,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表示,回顧前桃園市長鄭文燦輔選林智堅和卓內閣從上到下搞大罷免,雙標成性的民進黨才是行政不中立的始祖。民進黨談行政中立,是開人民玩笑的綠色幽默。 國民黨團砲轟,說穿了,民進黨提案人根本沒有法治觀念,行政中立法是明白的法律,不管有沒有提案,都必須遵守。難道提案沒有過,就不需行政中立嗎?從這個提案可以看得出來,民進黨法治觀念薄弱,難怪整個中央,不管是中選會還是內政部,都只為政黨服務,完全不尊重行政中立。 國民黨團總召林政賢指出,行政中立早已是法律明文規範,市府依法辦事,何需民進黨來「提醒」?真正踐踏行政中立的,是當年鄭文燦公然動用市府資源,為林智堅輔選桃園市長的荒唐事,公務車當競選交通工具、官員上班協助參拜行程、市長官邸成為選舉招待所,一張張照片鐵證如山。當時的民進黨議員全體噤聲,現在倒裝起道貌岸然的樣子,簡直可笑至極。 國民黨團更直指,中央政府與罷團一搭一唱,為了催生「大罷免」,行政院拒送解凍案、四處上演「沒錢大戲」、造謠發不出護照、說沒有手語老師、誤導租屋補貼被刪,一連串政治操作根本比八點檔還荒謬。民進黨不是不懂什麼叫行政中立,而是早就學會怎麼踩在它身上選舉。這場突襲提案就是另一齣與罷團裡應外合的政治秀。 國民黨團強調,市府依法行事,反觀民進黨口口聲聲「為桃園發聲」,實際上卻一心一意只想「助攻大罷免」謀取政治利益。呼籲民進黨團,不要再假提案真鬧事,拿議會當選戰道具。如果真的還有法治觀念,就去幫忙把中央違法剋扣的補助款要回來。

Read More

桃園棒球人才多 民代籲市府重視體育班基礎學力

市議員朱珍瑤針對體育班學業成績提出質詢。(圖/朱珍瑤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議會今(9)日進行第三屆第五次市政總質詢,國民黨籍市議員朱珍瑤針對體育班學業成績提出質詢。朱珍瑤提到,這半年來我國棒球在世界12強、WBC經典賽資格賽獲得佳績,優秀高中球員大量輸出日本、美國職棒體系,統一獅主力投手古林睿煬加盟日本職棒火腿隊短短第三場就投出完投完封勝,棒球體育班貢獻重大。近年不少退役選手如周思齊則公開反思,體育班訓練過程中,學生的基礎學力嚴重不足,學生在退役後常面臨語言溝通與轉職困難。 朱珍瑤說,統一獅球星陳傑憲也曾呼籲政府針對現行體育班教育制度需大幅改善。陳傑憲於受訪時指出,自己赴日留學三年期間,不僅提升球技,更學會與媒體溝通與表達,顯示日本「先念書、再打球」的教育理念有其優勢。相比之下,台灣為全球唯一自小學至高中設有體育班制度的國家,卻未同步完善的學業支持。 朱珍瑤以棒球體育班為例,她說,目前全台約6000名青少年球員中,僅360人能進入職棒,進入職棒後平均年資僅4.8年,退役年齡僅28.7歲。也就是說,多數體育班學生不到29歲即面臨職涯轉型,若義務教育階段未能提供充足學力支持,將大幅影響其未來發展。根據全國統計,國中會考全國學生5C成績比例約6%,體育班學生則達18%,棒球體育班更高達36%,且8成學生英文、數學未達基本能力。主因在於棒球為集體運動,需大量團隊集訓時間,相較於桌球、柔道等單項運動,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嚴重不足。 朱珍瑤指出,國中體育班仍屬義務教育階段,學力失衡問題不可忽視,市府更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學習機會。會考C級學生,國文科代表無法理解課文內容,英文科甚至可能連26個英文字母尚未掌握,對目前普遍的現代化運動科技訓練、數據分析工具解讀及使用將造成極大障礙。桃園市政府應針對棒球、籃球等需長時集訓項目,制定專屬教學計畫,調整課業進度與考評機制,確保學生不因訓練犧牲基本學力。 針對教育硬體,朱珍瑤說,已經動工的八德仁德國小除應確保完工期程及品質外,也應該同步增設集中式特教班與資優班,提供八德市民最好的教育資源。最後,朱珍瑤也針對桃園捷運綠線第二階段、三鶯線延伸八德進度要求加快興辦速度,也呼籲市府針對八德區部分鄰近住宅之公廟加強噪音及環境管理,提升八德區的居住品質。

Read More

日商捐機械手臂 為龍華科大教學與研發注入嶄新動能

龍華科大獲日商川崎重工捐贈機械手臂設備,為教學與研發注入嶄新動能。(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深耕智慧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多年,5月29日獲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慷慨捐贈雙臂協作型機器手臂一部,為教學與研發注入嶄新動能,有效強化師生在智慧製造方面的實作能力,並展現企業對高等教育與產業接軌的重視與支持,也象徵龍華科大與川崎重工未來在深化產學合作上的無限可能。 龍華科大表示,捐贈儀式由該校副校長林如貞代表董事會及校方,接受川崎重工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加藤裕紀的捐贈,並致贈感謝狀予川崎重工及促成此次產學合作的卡德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郁菁,感謝其捐贈設備嘉惠學子,川崎重工協理許宏榮、工程學院院長杜日富、機械工程系主任陳詩豐及師生代表均在場共同見證。 龍華科大副校長林如貞(右)致贈感謝狀,感謝川崎重工捐贈設備嘉惠學子。(圖/龍華科大提供) 林如貞致詞時表示,龍華科大近年推動「跨域智慧製造教學平台」,整合工業機器人、AI影像辨識、IoT感測與數位雙生(Digital Twin)等技術,已建立涵蓋學士至碩士階段的完整訓練體系,協助學生考取多項自動化相關證照,並透過產學合作、專題實作與寒暑期營隊等方式,廣泛培育機器人與智慧製造人才,成為北臺灣自動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龍華科大副校長林如貞(右)致贈紀念品予卡德爾公司董事長林郁菁(左),感謝促成此次產學合作。(圖/龍華科大提供) 林如貞指出,非常感謝川崎重工慷慨捐贈雙臂協作型機器手臂,對龍華科大智慧製造教學與研究而言,意義重大,更是推動智能工廠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學校將善加運用這些設備,於學生專題製作、智慧工廠模擬與碩士生研究應用中,進一步強化學生跨域實作能力,深化產業實務連結,以培育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自動化專業人才,為台灣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龍華科大推動「跨域智慧製造教學平台」,是北臺灣自動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圖/龍華科大提供) 加藤裕紀隨後致詞指出,龍華科大在智慧製造領域持續展現高度專業,令人敬佩。此次一同出席的該公司許宏榮協理,就是龍華科大畢業的優秀校友。川崎重工希望透過這次捐贈,與龍華攜手共創自動化教育的新篇章,培育更多優秀實作人才。 龍華科大表示,此次川崎重工業捐贈的雙臂協作型機器手臂,具備類人操作靈活性,可執行如精密組裝、電子元件安裝等高精度作業,並內建觸覺感測機能,於與人接觸時可即時停止動作,確保人機協作安全。該項尖端技術充分展現川崎重工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亦為龍華科大智慧製造教學與實務應用奠定重要基石,全面提升學生的實作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龍華科大強調,該校多年來積極發展產業界所需先進技術,在教育部「深耕專業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計畫」推動下,設置深耕高端加工技術暨智慧機械類產線場域,建置「智慧化高端加工平台」、「跨域智慧製造教學平台」,藉由整合學校與產業界資源,共同開發新技術,有效落實產學接軌,達成學用合一目標。

Read More

公車拋錨路中央 桃警聯手熱心民眾齊力排除事故

公車停在車道上打著故障警示燈。(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昨(8)日晚間20時20分許,桃園警察分局同安派出所所長謝青樺與員警巡邏行經春日路與莊敬路口時,發現一輛公車停在車道上打著故障警示燈,立即上前關心。駕駛表示車輛突然熄火,無法再發動,正等候維修人員前來處理,但恐需一段時間。 考量車流量大,長時間停放恐釀事故,謝青樺立即通報支援警力,現場由員警在路口指揮疏導交通,同時將公車移至較少車輛行駛的莊敬路上。然而因車身龐大,僅靠4名員警難以推動,所長靈機一動,轉向鄰近熱炒店尋求協助。 店家老闆與6、7名壯碩民眾熱心響應,眾人合力將公車推至安全路段。過程中,員警並以警車和交通錐在後方警示維安,最終順利排除路面障礙,等候維修人員到場後圓滿處理事件。警方也感謝民眾展現高效率與公德心,共同維護道路安全。 店家老闆與6、7名壯碩民眾熱心響應,眾人合力與員警將公車推至安全路段。(圖/警方提供)  

Read More

原民吃蝸牛挨轟落後 桃市八德國中學生設計桌遊 推廣文化平等

八德國中學生王勻孜、黃培瑜和俞婕柔從問卷調查著手,了解大眾對文化尊重與平等的認知,再發展主題桌遊,將世界特殊飲食文化巧妙融入故事與任務設計中。(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八德國中在第十四屆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方案中,以主題《牛轉新食界-世界飲食、文化平等》榮獲文化理解項目首獎,展現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敏感度與行動力。 教育局表示,此次行動源自台東原住民因食用傳統小米粽意外致死的新聞事件。原民網紅為部落傳統美食發聲時,卻遭遇網路留言批評「噁心」、「落後」,激起學生深思,「為何原住民蝸牛料理被嫌棄,法式蝸牛卻能高價上桌?」這樣的文化落差,讓他們意識到推廣文化平等,刻不容緩。 桌遊老師指導桌遊製作。(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進一步提到,八德國中輔導室主任吳俞嫻指導三位八年級學生王勻孜、黃培瑜和俞婕柔從問卷調查著手,了解大眾對文化尊重與平等的認知,再發展主題桌遊,將世界特殊飲食文化巧妙融入故事與任務設計中。桌遊在全校設攤試玩後廣獲好評,學生也拍攝校園宣導短片,在社群平台擴大觸及率。事後進行的第二波問卷調查顯示,師生對文化平等的認知與同理明顯提升。 教育局指出,參與過程中,學生展現高度自發性與團隊合作精神。比賽前夕,他們利用課餘與線上討論密集分工。決賽當天,王勻孜和黃培瑜在鏡頭前語調穩定、條理清晰,雖然手中握著講稿的手不住顫抖,卻堅定完成簡報,負責桌遊美術設計的俞婕柔來自美術班,細膩呈現主題效果與色彩,讓作品更具文化深度與視覺吸引力。 教育局提及,學生在方案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蝸牛小米粽並不簡單,從清洗、排泄、剝殼、去臟、木灰除黏到清水反覆沖洗,每一步都藏著祖先對自然的智慧與敬重。」透過這次主題的學習,反映世界各族群的特殊食物其實也來自先民的智慧和當地特色,不一樣不代表不好,他們也表示,這次收穫的不只是獎項,而是對「尊重」與「理解」的重新認識。透過這次的競賽,八德國中校長鍾美華也表示,「我們的孩子不再只是學生,而是文化的傳聲筒。」 金車文教基金會評審團指出,八德國中團隊從日常生活事件出發,「卻不侷限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而能進一步觸及對國際多元文化的包容與理解,值得讚許。」作品結合調查、創作與推廣,呈現學生真實學習與公共參與的素養成果。 教育局對八德國中的表現表示高度肯定,並認為,該案展現學生從生活出發、主動回應社會議題的能力,也充分體現十二年國教「尊重多元、積極參與、關懷社會」的精神,是學生素養導向學習的最佳示範。 八德國中強調,該校將持續推動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理解課程,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尊重,在創作中體會共感。未來,這群學生希望有機會親自品嘗原住民小米粽,用味蕾感受文化,用行動傳遞尊重,為世界注入更多理解與包容的力量。  

Read More

久坐族、孕媽咪、長輩痔瘡高危險群 醫師分享非藥物舒緩新對策!

透過生活作息、排便習慣的調整,並搭配這類保養品使用,有助於減少痔瘡不適的感覺。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林宗憲報導 痔瘡已是現代人相當常見的困擾,像久坐族、懷孕婦女、年長者等更是痔瘡的高危險族群,容易因為痔瘡組織變大、增厚而產生不適症狀。除了使用藥物外,其實也有其他非藥物的方式可作為舒緩痔瘡不適的新對策,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子安提到,像團隊研發的草本後私密處修護霜,就有助於舒緩這些不舒服的症狀。 3族群易有痔瘡不適症狀 醫師解析原因 肛門是人幾乎天天都會使用到的器官,隨著年紀增長,周遭組織可能會越來越鬆弛並有充血的情況,導致痔瘡問題的產生,陳子安醫師提到,人到了老年階段肛門幾乎多多少少都會有點痔瘡,所以年長者痔瘡的症狀一定會比年輕時候更加明顯。 另外,懷孕或生完小孩的女性也是痔瘡高危險群,陳子安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子宮位於下腹,在懷孕過程中靜脈回流會變差,血會往後淤積導致肛門直腸附近血流較不好,因此造成痔瘡變大產生不適。 而久坐也是痔瘡的危險因子之一,陳子安醫師指出,久坐可能會造成肛門直腸附近壓力太大,導致血液循環不佳而使黏膜下的靜脈叢增生,或者有些人是上廁所常常滑手機、看書等,蹲馬桶蹲很久一直出力,也會影響肛門直腸附近的血液循環,讓它保持在充血的狀態,時間一久黏膜下的靜脈會變得厚重,痔瘡也會變大導致不舒服的症狀。 痔瘡腫痛、搔癢不一定要治療 也有非藥物舒緩方法 雖然痔瘡不一定要手術處理,但是患者可能會覺得肛門腫脹、疼痛、搔癢,或是因為上廁所清潔造成些微磨傷、破皮而有不適感相當惱人,這時有些人可能會自行去藥局購買痔瘡藥膏塗抹,不過陳子安醫師認為,有時一點點的不舒服或許不需要直接使用藥膏,可以先看一下醫生進行評估,目前也有一些特別的保養品可以使用,像草本後私密處修護霜基本上都是使用較天然的成分,它有修護、舒緩等功用,使用後可能會覺得比較舒服。 陳子安醫師覺得,一般病人只要肛門口不舒服都可以使用草本後私密處修護霜,如果是輕微痔瘡,沒有嚴重到需要手術但有時候會感到不舒服,當然也建議可以隨身攜帶草本後私密處修護霜在感到不適時就可以使用,甚至有些人要去運動,比如跑馬拉松、騎長程腳踏車等,也可以在運動前預防性塗抹,減少在運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不適症狀。 2情形仍應考慮手術 也別將他病誤認為痔瘡耽誤治療 透過生活作息、排便習慣的調整,並搭配這類保養品使用,有助於減少痔瘡不適的感覺。但是陳子安醫師醫師也提醒,如果痔瘡嚴重出血到造成貧血,或不舒服的症狀已經影響生活,建議仍需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此外有些疾病的症狀其實也與痔瘡類似,所以若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經醫師檢查、評估確定診斷,不要自行將它視為痔瘡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Read More

她背痛到無法走路僅能坐輪椅! 竟是「鏈球菌感染腰椎」惹禍

不是每個長輩都適合開刀,如果長輩不能開刀,只能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控制病情、與脊椎骨髓炎共存,是相對棘手的狀況。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68歲王奶奶平常起居生活都正常,但今年初突然出現嚴重下背痛,甚至痛到難以正常行走,她形容「痛到快趴在地上」,一度考慮動手術置換人工關節,最後她不得不坐輪椅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診視和檢查後,總算找到原因,是鏈球菌感染腰椎引發骨髓炎,用藥治療後症狀迅速改善,王奶奶終於能正常生活。 脊椎骨髓炎罕見且不易早期發現 推測與這些因素有關 張為碩醫師表示,脊椎骨髓炎是相對罕見且不易早期發現的疾病,發生原因不明確,因為脊椎骨髓炎從發病到診斷,大約需要3個月,很難回溯是那些因素。一般推測跟骨膜受損有關,年輕人骨膜相對完整、不容易被細菌入侵,但隨著年齡增長,骨膜可能出現缺損,就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脊椎骨髓炎以長輩病例居多;另外也有研究推測,可能是刷牙流血、細菌從口腔的血管跑到脊椎,就可能造成脊椎骨髓炎。 此外,會脊椎骨髓炎發燒的患者不到50%,不少患者只有「會惡化的下背痛」而導致日常生活和運動功能受損的問題,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年紀大、關節退化而非其他感染症狀或是脊椎骨髓炎,所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脊椎骨髓炎難治又易復發 復健期長達一年需耐心應對 張為碩醫師指出,脊椎骨髓炎治療不易,需要多科別如感染、骨科、復健等專科醫師偕同治療,抗生素療程可能需要3到6個月,但僅僅治癒還不夠,由於脊椎骨髓的劇烈下背痛會使長輩臥床,長時間臥床肌肉會流失、失去行動力,所以病況相對穩定時,要盡快接受復健,恢復自理能力,復健時間可能要長達一年,對病人來說是耐心的考驗,家人必須要有充分的支持。 脊椎有鋼釘要注意 治療難度大增恐開刀 另外,張為碩醫師也提醒,如果脊椎上有植入物(鋼釘、鋼板、骨水泥等)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植入物導致感染,1個月內就會出現症狀,雖然植入物跟脊椎骨髓炎無關,但植入物碰到脊椎骨髓炎,治療難度會變高,因為病原菌只要在植入物週圍感染超過一個月,就很容易會形成生物膜,一旦有生物膜,就無法單純靠藥物殺死躲藏在生物膜中的細菌。碰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外科醫師開刀移除植入物,再接受抗生素治療。 張為碩醫師強調,不是每個長輩都適合開刀,如果長輩不能開刀,只能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控制病情、與脊椎骨髓炎共存,是相對棘手的狀況。

Read More

如何享受房屋稅2.0優惠稅率?桃園地稅局長姚世昌曝關鍵

桃園市地稅局長姚世昌。(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今(114)年5月房屋稅2.0版開徵後,由於桃園市為第一年調整新舊房屋一體適用新的地段率計算房屋稅,許多民眾房屋稅暴增,《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桃園市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他特別說明了其中緣由,並說明桃園地方稅的結構正處於轉型期、針對地方稅務業務做介紹。 關於大家關心的房屋稅問題上,姚世昌表示,今年房屋稅繳納延到6月2日。其實房屋稅開徵期間原本是到5月底,月底剛好遇到端午節連假,又是周末假期所以延到6月2日。再者,今年是房屋稅新制第一年實施,原來規定所有異動,包括遷戶籍或使用變更要在開徵前40天以前,也就是3月22日前申請,才能有相關優惠稅率的適用,但很多民眾沒在意,等收到稅單後才發現要比去年多繳好多錢。地稅局之前一直宣導要把戶籍遷入,才能適用較優惠的自住稅率,但還是有很多民眾沒遷,財政部也注意到這點,所以在4月底宣布把日期從3月22日放寬到6月2日,即繳費最後一天。 戶籍遷入才能適用較優惠的自住稅率。(圖/翻攝自地稅局) 今年房屋稅是新制2.0版實施第一年,大家收到稅單後很有感,都覺得怎麼會增加那麼多?對此,姚世昌表示,房屋稅原來沒有那麼複雜,在102年輿論一直反映自住或非自住出租房屋都沒有申報出租所得,卻還一樣享受自住的1.2%房屋稅稅率,所以當時修法限制自住戶數在3戶以內,於是6都也開始修正自治條例3戶的稅率,也就是當時說的囤房稅課徵。後來又有人反映民眾所有房屋數是各縣市各自計算,如果民眾在其它每一縣市都有房子,就會變得依然沒有超過3戶以上,仍是自住稅率,仍無改變囤房現象,於是再修法,也就是所謂的2.0版,113年把民眾個人所有房屋數計算全國總歸戶,讓每個人在全國有多少房子一目了然,並規定要適用自住稅率房屋必須要有配偶或直系親屬戶籍在其中,回應民意的反映,針對非自住的課重稅。 姚世昌表示,房屋稅中房屋價值的評定有幾個主要因素,一是房子蓋的時候的標準單價,這是跟著營造成本在調整,桃園目前是以84年標準單價乘以100%,台北市已經是乘以180%,除此之外還牽涉房屋構造及折舊率,另外就是地段率,這是針對住宅所在地的交通、商業發展狀況去調整。 姚世昌說明,以桃園區來講,像中正路捷運綠線在施工,藝文園區有許多公共設施,這裡的地段率無論新舊房屋,都因為政府公共建設投入後價值提升,桃園其實沒有依照規定新舊房屋一體適用提升地段率,只有當年蓋的房子才適用新的地段率,所以民眾認為老房子好像都是固定的地段率,財政部、審計單位一直在糾正桃園市政府違反房屋稅相關規定,全國也只剩下桃園如此,所以今年桃市回歸到法令規定,調整新舊房屋一體適用地段率。其實地段率不是只回調漲,它也會調降,比如有些沒落的商圈,不再像以前那麼熱鬧,房屋價值貶損,地段率就會調降,因此今年的調整並非考量增加稅收,而是回歸到稅務公平,地段率的調整是由不動產評價會決定,每三年開一次,其中成員不只有市府官員,還有各相關公會人員。 姚世昌表示,地稅局5月份開徵地價稅後,臨櫃的、以公文或電話詢問的,有7萬5000多件。民眾大部分都是接到稅單後,因為沒有遷戶籍,稅率從1.2%變成3.2%,再加上地段率調整加乘效果,被爆增的房屋稅嚇到。其實桃市民眾的房屋稅不是只有調漲,稅率從1.2%調降到1.0%的有將近37萬戶,這些民眾的實質稅額可能因為地段率調升會增加,但沒有增加很多。 個人擁有房屋全國總歸戶後,房屋稅率全數累進,姚世昌舉例,一位民眾如果全國各地一共有8戶房屋,其中3戶符合規定遷入戶籍成為自住,剩下5戶是非自住,這5戶的稅率就全部適用累進稅率,不是一戶一戶逐一累進。 姚世昌表示,新制房屋稅有三個主軸,自住輕稅、出租減稅、沒有效利用重稅。對沒有有效利用的房屋,稅如何減輕,在規定裡有很多管道,一個就是成為公益出租人,也就是出租對象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弱勢族群。屋主無需申請,承租人申請補貼時,經住宅發展處審核符合,就會造冊通報地稅局,地稅局課徵相關房屋稅、地價稅時就會以自住宅稅率優惠;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加入社會住宅的包租代管機制,或是如實申報租賃所得者,這些規定主要是獎勵房屋對市場的供給,讓租屋者有比較多的選擇,不會使得房租暴漲,讓無殼蝸牛有比較友善的用屋環境;另外在繼承取得房屋上,如是多人繼承,非有意無人使用,就會排除囤房稅的適用,但也會比自住稅率高一些。這次修法有針對把房子隔成多間,每間設立獨自門牌的房屋,因此,對在大學附近的包租公、包租婆相對影響較大。

Read More

「AI Forum」桃園登場 中央大學攜手國內外專家共探未來發展

今年以最受矚目的「Agentic AI 時代:智慧計算、生成式AI與自主智能體的發展與應用」為主題。(圖/中央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由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政府和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共同主辦的台灣人工智慧領域年度盛會「AI Forum 2025」6月6日在桃園會展中心盛大展開。今(114)年以最受矚目的「Agentic AI時代:智慧計算、生成式AI與自主智能體的發展與應用」為主題,不僅展現台灣在AI領域的深厚底蘊,更將匯聚全球目光,共同擘劃未來AI發展藍圖,吸引國內外產學研各界菁英共襄盛舉。 此次國內外產學研菁英齊聚一堂,邀請到三位重量級國際AI巨擘擔任主講者,包括Google DeepMind副總裁暨首席科學家紀懷新、Meta AI研究中心科學家易文韜,以及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暨NVIDIA研究總監王鈺強。他們帶來最前沿的AI趨勢洞察與研究成果分享,引領聽眾掌握Agentic AI時代的關鍵脈動。 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在開幕致詞強調,中央大學始終將AI視為驅動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在開幕致詞強調,中央大學始終將AI視為驅動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並致力於將學術創新與產業需求及社會福祉緊密結合。目前已成立「創新AI研究中心」與「人本AI研究中心」,積極投入尖端技術研發與AI倫理探索,並透過「AI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培育具全球視野的專才,更參與TAIDE等國家級AI計畫。期望此次論壇能激發更多跨域合作的火花,引領台灣在此波AI浪潮中掌握關鍵契機,貢獻社會。 中央大學提到,除國際級的主講者之外,此次論壇邀請到多位台灣傑出青年學者,如中央大學的博士鍾佳儒、中央研究院的博士吳廸融、台灣大學的博士陳尚澤等多位專家,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透過他們的分享,與會者能深入了解台灣在AI技術創新上的蓬勃發展。 此次AI Forum特別規劃產學交流Panel Discussion環節,透過深度對談,直接鏈結產業需求與學術研究能量。讓產業界人士能夠與頂尖學者面對面交流,掌握AI前瞻趨勢,並激盪出潛在的合作機會,共同開創AI驅動的產業新藍海。

Read More

桃園教育局擴大舉辦暑假營隊 科普大師講座再邀孫維新開講

「2025 Smart Peach 桃趣探索中」記者會。(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培養學生多元智能與國際素養,桃園市教育局持續打造跨校、跨階段、跨領域的暑期營隊品牌。今年暑期營隊以「2025 Smart Peach 桃趣探索中」為主題,將於明(7)日中午12時起開放報名。今日教育局在義興國小舉辦記者會,市長張善政、教育局長劉仲成、義興國小校長馮立縈及各營隊承辦學校校長共同出席,為營隊活動揭開序幕。 教育局表示,本年度該局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議題,擴大規劃辦理暑假營隊。「科技、科普、生命品德、藝文、健體與永續」六大主軸營隊共計305項,所提供名額較去年增加逾四成,加上鼓勵各級學校及市立圖書館,依學校特色發展,辦理的多元暑期營隊,預估總參與學生,將首度突破5萬人次。活動學校遍布全市13個行政區,參與對象涵蓋幼兒園至高中各教育階段,讓孩子學習不中斷、持續成長。 教育局提到,為展現市府對在地教育的重視與承諾,教育局將《讀桃園》的在地學課程轉化為「閱在地・躍國際」的雙語走讀營,以「閱讀家鄉,以書帶路」為理念,引領學生踏查探索美桃、樂活智桃、文史水桃、生態育桃與森林綠桃等五條特色路線,結合SDGs第11項永續城鄉目標,以雙語導覽方式閱讀家鄉,從地方出發、邁向國際,期許學生成為敏銳觀察、豐富想像與自信的小桃導覽員,讓世界看見桃園、看見臺灣。 教育局指出,本年度營隊內容豐富、主題多元,涵蓋科學、文化、藝術、環境、健康等領域,並融合AI科技與SDGs永續發展核心理念,由各級學校與教育局團隊推出好玩又有趣的活動。 教育局提及,科普大師講座將再次邀請孫維新教授以「當阿緹米絲遇上嫦娥」為題,引領學生探索月球科學與人類太空發展歷程;張慶瑞教授則以「當量子科技遇上人工智慧」為題,講述科技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連結,啟發學生思辨AI與量子科技的應用未來。另外永豐高中、陽明高中等校,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中原大學等單位辦理科技實作營,透過AI專題應用與永續主題設計,強化學生跨域學習能力、國際視野及問題解決力。 桃園市教育局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議題,擴大規劃辦理暑假營隊。(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八德幼兒園將獲得的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的課程轉化為五感體驗營,讓幼兒從動手操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龍岡國中附設幼兒園規劃「岡岡好」營隊,融合眷村文化與民族飲食,體現在地文化教育;武陵高中則辦理「國民中學資優學生智慧小鐵人競賽」,實踐普特共融,讓每位學生皆能展現自我、參與有成。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辦理「長庚食驗室」營隊,帶領長庚國小的學生走入田野、親手插秧,並藉由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探討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的關聯;另規劃「老街溪生態探索趣」營隊,以自然田野為教室,實踐公民科學與環境觀察。 此外,教育局提到,「科普小桃子i學營」規劃於桃園市立圖書館辦理,攜手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及海事博物館,以天文科學、海洋教育與永續議題為核心主題,打造沉浸式親子共學空間。「微生態美感跨域親子營」則以生態瓶創作結合藝術與環境教育,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實踐永續精神。 張善政表示,學校平時因教課時數、課綱規定,要融入新的教材與課題並不容易,因此特別請教育局在暑假期間辦理多元營隊,培養孩子科技與人文的素養。今年教育局聯合國內頂尖研究機構共同打造跨校、跨階段、跨領域的營隊,藉由人文品格、國際教育、閱讀素養、永續(SDGs)發展等多元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 教育局補充,「2025 Smart Peach 桃趣探索中」是桃園實踐創新教育、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行動,更多活動詳情可至報名網站查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