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大展現AI實力 全國技專生實務專題競賽成績亮眼

龍華科大2師生團隊雙雙勇奪第二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教育部主辦2025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5月8日至9日進行決賽。今(114)年競賽全國有1181件作品報名,遴選出16類群、141件參加決賽與成果展示。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陳宏任師生團隊的「AI臉部穴位標識與保健諮詢」、吳常熙師生團隊「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雙雙勇奪第二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電子工程系老師陳宏任指導之團隊,以「AI臉部穴位標示與保健諮詢」展現人工智慧與傳統中醫融合的創新成果,成功將先進科技導入中醫保健應用,開創跨領域結合的新典範。該系統運用Google MediaPipe所提供的臉部與手部關鍵點辨識技術,搭配大型語言模型與檢索強化生成架構,實現即時且精準的臉部穴位標示功能。目前已可穩定辨識45個常見臉部穴位,並透過追蹤使用者食指位置,協助對準穴位進行準確按壓,同時在畫面中同步顯示穴位名稱與功能,提供即時且個人化的中醫保健建議。 在龍華科大提供豐富資源並全力支持下,研究團隊發揮了極佳的團隊精神,是這次獲獎的關鍵。(圖/龍華科大提供) 陳宏任指出,此研究有效克服傳統穴位教學中「標示誤差」、「操作困難」等問題,透過視覺化操作介面、語音導引及3D人臉模型展示平台,即使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學習與操作,顯著提升學習互動性與實務準確性。整體系統設計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具備高度擴展潛力。 該作品展示了科技賦能傳統醫學的無限可能,也為中醫保健的普及與現代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團隊將繼續延伸研究涵蓋耳部、背部、四肢等更多穴位範圍,並整合穿戴式裝置,達成自動化穴位按壓與健康監控目標,進一步推動中醫智慧化、數位化與精準化的發展。 而電子系老師吳常熙帶領團隊,在結合AI視覺的無人載具技術深耕多年,隨著服務型機器人需求的蓬勃發展,包含AI視覺的各種技術都在尋找可以落地的出路,團隊因此研製出「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 該作品利用AI目標辨識結合攝像雲台的PID控制,可以準確估測移動目標的距離及視角,並將其應用於可搭載個人Golf球袋的高爾夫球車,使其可以自主跟隨主人走過的路徑,並可追蹤高爾夫球的座標及落點,配合車載重量偵測,方便高爾夫球打者即時掌握擊球距離、球車可以引導尋球,給出球桿號建議。此外,作品也導入了手勢辨識移車的功能,方便導車不致阻擋其他打者的路線。 吳常熙表示,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是技專校院學生畢業前重要全國性指標競賽之一,在龍華科大提供豐富資源並全力支持下,研究團隊發揮了極佳的團隊精神,是這次獲獎的關鍵。該項作品也獲得產業界重視,並具備商品化的潛質。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特別恭喜獲獎團隊,同時強調,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從事具產業競爭性研究,參與全國技專學生實務專題競賽可以強化學生思考能力與實作能力,培養產業務實致用人才。期盼學子積極參與各項全國與國際競賽,累積更多參賽經驗,用實際表現證明技職學生能在世界舞台上,耀眼發光。

Read More

桃竹苗分署曝親子端午出遊首選 動手做艾草饅頭、麵疙瘩

親手製作艾草饅頭與艾草麵疙瘩。(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特別推薦桃園市龍潭區「高原社區發展協會」推出的「艾草系列」DIY體驗活動,活動內容豐富,適合親子同遊。從走進艾草園親自採收、處理新鮮艾草,到運用敲打染印技法,將艾葉印染在棉布袋上,製作成祈艾小香包、薰香艾條等具特色的手作作品,不僅充滿節慶氣息,也能帶回家作為紀念。此外,中午還能享用食農DIY活動親手製作的艾草饅頭與艾草麵疙瘩,讓民眾在手作與品嘗之間,深度體驗自然與人文的結合,共度一段富有意義的端午假期。 桃竹苗分署表示,為促進區域經濟活化與人才培育,桃竹苗分署透過「培力就業計畫」結合民間團體與政府資源挹注與輔導,協助區域再生發展。自105年起,「桃園市龍潭區高原社區發展協會」即在桃竹苗分署的輔導及補助下,致力於提升產業轉型與創新發展。協會憑藉深耕在地的優勢,打造「高原祈艾」品牌,結合龍潭在地「艾草」特色,推出多樣化的食農DIY體驗與艾草相關產品,不僅帶動地方觀光,更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展現政府資源與在地民間團體的良好結合。 在手作與品嘗之間,深度體驗自然與人文的結合,共度一段富有意義的端午假期。(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提到,高原社區發展協會秉持環境永續理念,以自然農法種植艾草,打造純淨、安全的艾草聚落,為在地農產品加值,提升小農收益並回饋社區。協會更積極投入社區長者的關懷服務、提升社區凝聚力,並成功創立具代表性的「高原祈艾」品牌,逐步朝向社會企業目標邁進。值此佳節,協會特別推出節慶禮品「艾春日-雙茶一皂組禮盒」及「艾草麵線禮盒」等艾草商品,讓民眾能賞龍舟、吃艾香粽,同時還能以配壺消滯解膩的艾草茶暖心養生,歡迎一同來體驗艾草的魅力。更多活動資訊請參閱高原社區發展協會官網或電洽胡先生03-4718583。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為協助在地產業發展並促進弱勢失業者在地就業,勞動部長期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同時邀請不同領域專家顧問提供諮詢輔導服務,以協助民間團體創造地方產業及文化傳承價值,展現多樣化的人文與產業風貌,以實際行動讓在地民間團體得以永續經營。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內容,可上社會經濟入口網查詢,或洽桃竹苗分署03-4855368,將有專人提供服務。

Read More

乾癬治療迎新突破 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助患者擺脫病灶、重拾自信

TYK2抑制劑於臨床表現優異,有機會於接受治療後達PASI 75甚至更高(圖/陳奕先醫師提供)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夏日將至,許多人期待能自在綁馬尾、穿上短褲迎接陽光。然而,對乾癬患者而言,這些日常打扮卻可能成為壓力來源。所幸,隨著治療技術進展,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已為中重度乾癬帶來嶄新治療契機。 紅疹擴及頭皮、脫屑困擾日常 TYK2抑制劑助患者恢復外觀自信 台北一名年輕女性因突發紅疹前往就醫,病灶逐漸擴大,甚至蔓延至頭皮,伴隨大量皮屑脫落,不僅影響外觀,也讓她在社交與穿著方面飽受壓力。經診斷為中重度乾癬後,依照醫囑開始接受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治療,短短一個月內病灶即明顯改善。回診時,她主動綁起馬尾,也不再因皮膚問題猶豫是否穿短褲,重新找回夏日穿搭的自由與自信。 七成患者頭皮出現病灶 穩定控制助改善生活品質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奕先指出,乾癬患者中約有10%至15%屬於中重度,但在醫學中心就診的患者中,超過一半為中重度個案。研究顯示,高達七成中重度乾癬患者會出現頭皮病灶,伴隨紅疹與大面積脫屑現象,常導致患者產生社交壓力、自我形象受挫,甚至影響求職表現。 這名女性因就醫及時,病情迅速獲得緩解。陳奕先醫師補充,根據臨床觀察,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可幫助患者達成PASI 75(病灶面積改善超過75%),在控制頭皮病灶方面也展現卓越療效,協助患者恢復自信,積極面對生活。 阻斷發炎從細胞內著手 TYK2抑制劑用法簡便不干擾生活 「乾癬治療可分為兩大策略:『決戰境外』與『境內斬首』。」陳奕先醫師形容。前者如生物製劑,能精準阻斷特定發炎因子,但需定期回診注射或自行施打,對生活安排可能造成一定影響;後者則以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為代表,能有效阻斷細胞內的發炎訊號傳遞。 該藥物可調控細胞受體,抑制IL-12與IL-23等發炎物質的訊號傳導,讓中重度乾癬獲得更全面控制。陳奕先醫師說明,「使用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乾癬患者,每日只需服藥一次,不必頻繁往返醫療院所,大幅降低對學生上課或上班族的生活節奏的影響,治療上更具彈性。」。 病灶改善顯著、攜帶便利 助提升治療意願 臨床觀察顯示,TYK2抑制劑能讓超過75%的病症獲得改善,且超過半數患者病灶幾乎清除。然而,陳奕先醫師也提醒,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抽菸飲酒或攝取補品等因素,都可能干擾藥效,因此患者需特別注意。 陳奕先醫師表示,「乾癬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需要長期穩控的慢性病。」因此,醫師有責任協助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策略。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除了療效穩定,也具備攜帶便利、保存容易的優勢,即使出國旅遊或出差,也能持續治療,有助提升患者的治療意願。據了解,該藥物已有望納入健保給付,可望讓更多患者穩定使用,減輕經濟負擔。 盼TYK2抑制劑納入健保穩定用藥 去除誤解助患者走出陰影 目前生物製劑受限於「健保兩年下車條款」,部分患者在停藥後復發,影響治療延續性。若未來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能順利納入健保,將有望讓符合條件者穩定持續使用,免除「上下車」制度帶來的不便。 陳奕先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因擔心異樣眼光,甚至不願走進診間。」他強調,乾癬雖然在皮膚上表現明顯,但並不具傳染性,社會應正確認識、消除偏見,給予患者更多理解與支持。實際上,隨著治療工具持續進步,乾癬不再是難以面對的困擾。只要即早接受治療,病情多能有效控制,不僅改善外觀與生活品質,更能讓患者重拾自信,回歸原本的生活節奏。  

Read More

新型腸泌素助擺脫「糖胖惡性循環」 醫籲還要「這樣吃」兼顧血糖和體重

游能俊醫師指出,糖胖症的「胖」不限於外觀看起來肥胖,還要看體內的胰島素和脂肪量。胰島素除了調節血糖外,還與脂肪代謝密切相關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糖尿病已成台灣新國病!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台糖尿病盛行率達10.6%,相當於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其中有8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肥胖問題,也被稱為「糖胖症」。糖尿病為何與肥胖密切相關?控制體重為何有助於改善血糖問題?目前又有哪些治療新趨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游能俊醫師一一為大家解答。 糖尿病候選人注意!什麼是「糖胖惡性循環」? 游能俊醫師指出,糖胖症的「胖」不限於外觀看起來肥胖,還要看體內的胰島素和脂肪量。胰島素除了調節血糖外,還與脂肪代謝密切相關,當身體堆積過多脂肪時,就需要更多胰島素來處理,相對地負責調控血糖的胰島素不足,胰島素阻抗性因此逐漸增加、血糖調控持續失衡,最終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若空腹血糖值在100至125 mg/dL之間,或糖化血色素介於5.7%至6.4%之間,即屬於糖尿病前期,這時若不採取行動,糖尿病可能隨時找上門。隨著體脂率的下降,有更多胰島素能參與血糖調控,胰島素敏感度提高,就足以應付升高的血糖,讓血糖代謝問題獲得改善。游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無論體重過重或體型正常,都應積極控制體重和體脂肪,以阻斷「糖胖惡性循環」。 不只要控糖還要降體重 糖尿病治療再添新武器 近年來,腸泌素藥物成為糖尿病治療的新趨勢。游能俊醫師說明,腸泌素是腸道當中的荷爾蒙,主要作用在下視丘的食慾中樞,能延緩胃部排空速度並抑制食慾,以此控制血糖和體重,同時已被證實可保護心、腎,降低共病發生的風險。 目前也有最新一代的腸泌素藥物,在血糖控制與體重管理方面,較傳統腸泌素藥物表現更佳。一般而言糖化血色素若能控制在6.5%就算達標,游能俊醫師觀察到,部分患者在使用新型腸泌素藥物後,若依醫囑穩定使用,有機會逐步改善血糖指標,但具體成效仍須依個人情況與治療反應評估。此外,患者經常因腸泌素藥物會伴隨噁心、嘔吐而打起退堂鼓,游醫師指出,部分新一代腸泌素藥物在調整劑量的過程中,若搭配漸進式加量的策略,可能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 血糖體重控制需雙管齊下 游醫師分享母子檔治療歷程 對於血糖控制困難的患者,過去在使用腸泌素藥物之外還須額外施打胰島素,才能降低血糖。此外,也有不少糖友成功將體重控制到一定程度後,身體反而變得更加敏感,僅是稍微多吃,就有可能造成體重和血糖快速回升。「我們只要發現這些患者的脂肪量再度上升,糖化血色素通常也會隨之升高。」游能俊醫師表示,現在有了新型腸泌素藥物幫助患者做好食量的控制,若配合營養建議與適度運動,有助於提升整體代謝狀況。 游醫師分享,有一對69歲的媽媽和35歲的兒子同時罹患糖尿病和肥胖症,媽媽還曾經接受代謝手術。母子倆分別使用了不同世代的腸泌素藥物長達15年和10年,但血糖和體重的控制逐漸達到瓶頸,在改用新型腸泌素藥物後,病況控制出現改善趨勢。一段時間後,游醫師觀察到母子倆在新療程下,血糖與體重狀況出現改善趨勢,整體代謝控制朝穩定方向發展,也讓他們重拾信心。 僅用藥不夠!要改變飲食習慣 阻止糖、胖持續影響健康 有研究指出,使用腸泌素藥物治療糖胖症的部分患者,在治療目標達成後若立即停藥,可能會面臨體重再度回升的風險,建議患者採階段性調整方式,以利身體逐步適應,切勿貿然停藥。「腸泌素藥物可作為控制血糖和體重的輔助手段之一,仍需依個別狀況與醫師評估調整。」游醫師強調,用藥初期一般反應都較明顯,但能否持久才是真正的考驗;如果用藥一段時間後血糖又開始降不下來,很可能就是飲食問題導致。 游醫師鼓勵患者向營養師學習合適的營養搭配,掌握食量控制技巧,避免高油脂和高糖分的食物,並增加蔬菜和蛋白質的攝取。遵循醫囑用藥、配合飲食調整,兩者相輔相成,患者就有機會穩定血糖,防範「糖」、「胖」輪番上陣對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  

Read More

生理期不適好惱人!從身到心用心呵護與它共存

生理期不該是每個月的折磨,透過調整生活習慣與細心照護,讓女性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共存每個小日子。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生理期帶來的不適感,像是腹痛、腰痠、悶熱與擔心外漏,讓許多女生每個月都深受困擾,偏偏它會跟著半輩子,該怎麼辦?生理期不適並非無法改善,其實透過日常保養、飲食調整及正確的生理用品選擇,好好照護也能讓生理期變得輕鬆無負擔! 經期似操人 不適感讓人心煩意亂 中醫師張辰珮表示生理期不適大多由於荷爾蒙變化、子宮收縮及血液循環造成有關,當幾種常見的症狀侵襲,總是讓人心煩意亂又疲累: 經痛與腹部悶脹 從身到心都會影響 由於子宮收縮幫助排出經血,但過度收縮會導致腹部痙攣,加上有些女性因子宮頸狹窄讓經血更不易排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造成劇烈經痛、經血量過多、經血排出天數過長,這些不適都會影響日常活動。 不只生理,壓力也是讓經痛加劇的常見原因,因為情緒不穩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生理期紊亂。 腰痠、疲勞感增加 怎麼補眠都不夠 生理期時,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變化會影響血液循環,使腰部肌肉容易緊繃,導致下背痠痛;若經血量較多者,鐵質流失會增加,影響血紅素運輸氧氣的能力,造成疲勞、嗜睡和精神渙散,這時睡了還是累。 經血外漏與異味 時時須回眸一看 經血本身沒有異味,但當經血與空氣接觸後,因細菌交互作用產生異味,若沒有適時更換衛生用品,加上久坐不動,都可能容易滲漏又增加感染風險。 悶熱不適,影響日常活動 長時間穿著不透氣內褲或不更換衛生棉,會讓私密處處於悶熱潮濕的環境,導致搔癢、敏感,嚴重一點會讓私密處過敏又感染。 照護細節不馬虎 讓生理期舒適無負擔 想讓生理期變得輕鬆無負擔?醫師建議從四個生活方式改善,有效減少生理期不適感! 穿著透氣防漏的生理褲,減少外漏與悶熱感 生理褲其實能提供更好的防漏與乾爽效果,選擇高吸濕材質,如莫代爾棉,會比一般棉質吸濕能力更好,更能有效維持乾爽度,避免悶熱不適。而這種生理褲也有防漏設計,內層防水層又加長加寬,即使經血量較多或久坐時,也不擔心滲漏困擾,特別是經血量大者,後臀加寬包覆力強,更能減少後側漏的風險。 熱敷舒緩經痛,減少腰痠與腹部不適 熱敷是舒緩經痛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醫師建議可以選擇腹部含口袋的生理褲,放入約40°C的暖暖包,透過溫熱的刺激有效放鬆腹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痙攣性疼痛感、腰痠與疲勞感。 對於寒性體質的朋友(怕冷、手腳冰冷或是吃冰經痛加劇者),經期除了熱敷改善骨盆腔循環,也能搭配黑糖薑茶改善經痛。 保持清潔,減少異味與感染風險 女性私密處容易因悶熱滋生細菌,需每日更換內褲與時時更換衛生用品,並確保內褲透氣晾乾,避免潮濕環境導致內褲也細菌孳生。中醫認為濕氣對陰道環境的菌叢也會產生影響。熱性體質容易形成濕熱證型,產生黃稠或是豆腐渣狀的分泌物,伴隨異味或是搔癢感;寒性體質則容易產生清水狀的白帶,水狀分泌物增加底褲的悶濕感,就容易造成婦科問題的惡性循環。 而內褲最好選擇透氣抗菌材質,如除臭、抗菌效果的竹炭纖維,幫助私密處保持乾爽。另在正常狀態下,陰道內含多種菌叢維持陰道的酸鹼度,若頻繁使用清潔液清洗私密處,會破壞原本的菌叢平衡,反而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洗澡時不需要天天使用沐浴乳或專用清潔液。 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提升身體適應力 生理期時盡量減少高糖、高油飲食,因為甜食與油炸食物容易讓身體水腫,多補充含鐵、鈣、鎂食物,像是深綠色蔬菜、堅果、豆類等,除了減少鐵質流失造成的疲勞,鈣能穩定神經肌肉,協助緩解經痛,鎂也能幫助鈣質吸收,安定神經。再加上適度運動如瑜珈、散步、慢跑,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放鬆肌肉、降低經痛發生率。 用對方式呵護自己 和最好的朋友共存 生理期不該是每個月的折磨,透過調整生活習慣與細心照護,讓女性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共存每個小日子。

Read More

桃園醫院邀高齡糖友「動起來」 穩定血糖、預防肌少症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糖尿病中心日前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肌不可失,防糖胖抗肌少」的健康促進活動。(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提升高齡糖友對「糖胖症」(Diabesity)與「肌少症」(Sarcopenia)的認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糖尿病中心日前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肌不可失,防糖胖抗肌少」的健康促進活動,吸引了眾多65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參與,活動內容豐富,包括衛教講座、運動實作與營養飲食演示,現場氣氛熱絡。 部桃新陳代謝科主任李瑞祥表示,糖尿病長者如果同時面臨肌肉流失問題,不僅會降低日常行動力與生活品質,還可能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增加跌倒風險,甚至延長住院時間。他強調,「肌肉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隨著年齡增長與胰島素阻抗增加,如果不積極保養肌肉,將更容易陷入糖胖與肌少的惡性循環。」 糖尿病中心的個案管理師張素萍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長者們說明了糖胖症與肌少症的危險因子、預防重點,以及這兩者與血糖控制的密切關聯。她指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肌少症在糖尿病長者中的盛行率高達30%以上,特別是那些活動力下降、營養不良或體重過重的患者,若不及早介入,可能導致失能甚至臥床。張素萍強調,唯有透過「三管齊下」——飲食、運動與血糖控制,才能延緩老化,預防慢性病惡化。 活動現場還帶領長者進行「樂齡肌力訓練」,從超慢跑熱身開始,搭配椅上核心運動與關節活動操,動作設計簡單且安全,並錄製成運動影片,讓長輩在家也能隨時練習。一位參與活動的阿嬤笑著說,「我本來只是在公園散步,今天才知道除了走路,還需要增加肌力運動。跟著老師做完運動後覺得腳步輕鬆,整個人也更有精神,運動後血糖也穩定多了。」 張素萍說,為了全面強化高齡糖友的健康管理,活動中特別準備了「增肌減脂餐盒」,提醒長者在日常飲食中應避免「只吃青菜少吃肉」的常見誤區。建議每餐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製品等,搭配適量的全穀類與五色蔬菜,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以有效促進肌肉合成、穩定血糖並達到控制體脂的目標。 李瑞祥強調,未來糖尿病中心將持續結合專業醫師、個管師、營養師與復健師,推動「全人整合照護」,特別針對高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運動與飲食介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促進健康老化。他也鼓勵糖友們,「即使年紀大,也能透過運動與營養,活出人生的第二青春。」

Read More

世紀綠能工商烘焙檢定做公益 攜龜山公所贈麵包助弱勢

世紀綠能工商將餐飲烘焙技能檢定過程中由學員親手製作之麵包成品,捐贈予龜山區公所。(圖/龜山區公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發揮技能教育正向能量,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桃園市世紀綠能工商高級中等學校於本(5)月辦理「烘焙溫暖.傳遞愛心」公益捐贈活動,將餐飲烘焙技能檢定過程中由學員親手製作之麵包成品,捐贈予龜山區公所,由公所轉贈該區弱勢家庭及社會福利機構。龜山區公所區長張嘉平也特別感謝世紀綠能工商對社會公益的投入與關懷,並且於今(13)日上午10時,出席學校技能檢定中心舉行之捐贈儀式並致贈感謝狀,感謝學校與師生團隊以專業技術實踐公益理念。 此次公益捐贈活動分為兩階段進行,首波自5月12日至15日以及19日預計每日捐贈吐司約60條、各式麵包約250個;次波預計於5月20日捐贈吐司約50條與麵包約150個,實際數量將依技能檢定成果調整。所有成品均依食品衛生標準製作與包裝,並經專業檢視確認合格,確保每一份麵包皆為安全健康、高品質的作品。 首波自5月12日至15日以及19日預計每日捐贈吐司約60條、各式麵包約250個。(圖/龜山區公所提供) 張嘉平於今日上午親自出席於世紀綠能技能檢定中心舉辦之捐贈儀式,代表區公所致贈感謝狀,肯定該校結合教育與公益的創舉。他表示,所有愛心麵包將轉贈低收入戶家庭、華山基金會、亮翌洗衣庇護工場等單位,公所也將動員替代役男協助配送至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進一步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連結。 張嘉平指出,在當前社會變遷快速、民生需求日益多元的情況下,社福服務除仰賴政府資源投入,更需民間企業與教育單位的共同參與。世紀綠能工商不僅培育學生具備實作能力,更引導其將專業技能轉化為助人的力量,展現技職教育與公益精神兼備的社會價值,值得作為產學合作與企業參與社會服務的典範。 世紀綠能工商校長陳崑玉也提到,透過技能檢定與公益捐贈的結合,不僅提升學生實作經驗與就業競爭力,也深化其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期望透過此類實際行動,讓學生體會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並將這份「手作的溫度」持續傳遞下去。 張嘉平最後再次感謝世紀綠能工商長期以來對地方的支持與關懷,並表示區公所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共同建構更溫暖、有愛的社會。  

Read More

觀音消防分隊舉辦化災演練 攜手工廠強化搶救能力

由員工穿著A級防護衣進行止漏作業,並架設除汙棚除汙。(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台灣波律股份有限公司營運暨研發中心為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化學品廠商,廠內存放之公共危險物品、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品類繁多,若發生意外將造成重大災害。桃園市消防局第三大隊觀音分隊今(13)日辦理化災搶救演練,模擬氫氟酸槽車因作業疏失不慎引起洩漏,廠方立即啟動自衛消防編組,由員工穿著A級防護衣進行止漏作業,並架設除汙棚除汙。 消防單位抵達現場首要確認災害類型及是否有民眾受困,並了解化學品種類及研擬救災方案,依據消防法第21-1條說明,消防指揮人員搶救工廠、儲存化學品之倉庫或儲存場所及一定規模以上之實驗室或倉庫火災時,其管理權人應提供場所平面配置圖、化學品救災必要資訊,並立即指派專人至現場並協助救災,以利消防人員執行各類型化學品工廠火災搶救任務時,能獲取正確即時之救災資訊。 此次演練展現廠方平時訓練的成果,有能力於第一時間緊急處理事故。(圖/消防局提供) 此次演練除了展現廠方平時訓練的成果,有能力於第一時間緊急處理事故,桃園市桃科環科大潭工業區聯合廠商協進會區域聯防小組亦到場協助救災,集結附近化學防護衣、濾毒罐、除汙設備等救災資源,供消防單位提升應變事故時的能量,作為救災無虞的後盾。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桃園隊攜帶專業儀器配合演練,於災時及災後檢測危害濃度,確保救災人員安全。 觀音分隊長林宏鋅表示,達桃園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第15條所列場所,應製作危害辨識卡。場所平面配置圖及危害辨識卡能提供即時場所資訊,供指揮人員判斷依據,場所應依據營業使用不定時更新,確保發生災害時能準確提供資訊,迅速進行化災搶救。  

Read More

火災搶救導入科技 桃消迴龍分隊助企業提升自衛消防意識

迴龍分隊於龜山區集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自衛消防編組暨火災搶救演練」。(圖/迴龍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強化工業場所火災應變能力及提升企業自衛消防意識,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迴龍分隊今(13)日於龜山區集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自衛消防編組暨火災搶救演練」,模擬作業區域突發火警情境,結合消防人員及企業自衛編組共同參與,實地驗證災害處置流程及協調作業機制。 迴龍分隊表示,此次演練情境設定為集盛實業K棟2樓生產區機器發生故障,導致電器設備過熱引發火災,火勢迅速蔓延至倉儲區並產生大量濃煙。現場員工即刻啟動自衛消防編組,啟用滅火器材進行初期控制,同時通報119。消防人員抵達後,得知仍有一人受困火場,立即展開搜索救援及滅火攻擊行動,展現實戰處置能力。演練同時導入高科技「消防機器人」,由遙控操作進入火場,其可穿越濃煙與高溫環境,負責高風險區域偵檢與高流量射水滅火任務。另外桃園市目前唯一一台的作戰車輛「救災資訊平台車」也出現在救災現場,車輛後方平台使用上掀式歐翼開啟,內部則是有三台大型螢幕可觀看現場圖資、360度環場,再結合本局相關作戰使用之APP,使大隊救災幕僚能夠的掌握各項救災資訊。 此次演練模擬作業區域突發火警情境,結合消防人員及企業自衛編組共同參與。(圖/迴龍分隊提供) 迴龍分隊長李安邦說,這類結合企業端與公部門的聯合演練,不僅能提升廠區應變能力,也有助消防單位熟悉各類場域特性,達到災前預防、災中應變、災後回復的全方位目標。工廠與倉儲業者應定期檢查設備與用電系統,並落實自衛消防編組與教育訓練,只有平時做足準備,災害發生時才能即時反應,有效降低人命與財產損失,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Read More

桃園清潔隊招考5/16起報名開跑 預計錄取435人

桃園市環保局今年將再次公開招募清潔隊員。(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強化桃園市12區清潔隊人力,提升市容整潔與市民服務品質,並延續廢棄木製家具再生等永續環保傳統,桃園市環保局今(2025)年將再次公開招募清潔隊員,考試報名時間為5月16日至22日,為便利市民報考,考試全程皆為免費報名並採網路與現場雙軌並行。 環保局長顏己喨表示,線上報名者可於5月16日至22日至專屬報名網站查詢相關資訊並完成報名程序;無法上網報名者亦可於報名期間上班時段上午9時至下午17時至思考致富文創教室及桃市12區清潔中隊隊部,會有專人協助報名;今年招募清潔隊員採二階段甄試方式進行,透過專業測驗與科技化評分系統,打造更透明、效率與友善的招募流程,最後依甄試總成績加權分數排定錄取名次,擇優錄取435名。 桃園市環保局建立公開透明招募與進用制度,選拔出實務操作能力與體能條件兼備的優秀清潔隊員。(圖/環保局提供) 顏己喨指出,此次考試與報名全面導入AI智慧科技,包括平板電腦即時評分、駕駛測驗影像即時回傳與智能判讀,以及報名資格審查數位化處理等措施,除降低人為失誤外亦可有效提升考試辦理效能,不僅減少資源浪費,亦能兼顧高效、公平與公正的甄試原則,藉此建立公開透明招募與進用制度,選拔出實務操作能力與體能條件兼備的優秀清潔隊員。 環管處長張書豪進一步補充,為符合職場工作需要與法規要求,除過去的「一般隊員組」、「原住民族組」、「身心障礙組」與「駕駛組」外,今年新增「場(職)護組」、「木工組」及「電腦文書行政組」,在測驗上也採多元測驗評估,期能適才適所招募人才加入。「場(職)護組」採情境模擬測驗,評估勞工健康服務護理實務應變能力;「木工組」須於時限內完成指定木藝品;「電腦文書行政組」則著重文書處理的正確性與效率。另「駕駛組」將進行實地駕駛,模擬垃圾車於市區執行勤務情境,以驗證駕駛技術與安全意識;「身心障礙組」進行資源回收分類測驗,更貼近實務操作;「一般隊員組」與「原住民族組」則進行30公尺負重折返跑,男性負重15公斤、女性8公斤,全面檢視體能與工作適應力。透過類組調整與新增,期望強化清潔隊員專業與實務能力,打造更具包容友善的職場環境。 環保局指出,歡迎有志於環保工作,熱心服務的民眾踴躍報名,為桃園市注入新的環保生力軍。考試簡章、筆試題庫等相關訊息,都將公布於專屬報名網站;民眾也可從環保局與環境管理處的官網連結,查詢相關考試資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