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腸破血流命垂危!專家籲健保鬆綁、拚國際接軌

目前健保針對IBD中重度患者使用進階治療的給付條件非常嚴格,得先使用傳統治療半年無效後才能上車,用藥一年就得下車。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中年公車司機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簡稱IBD),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血便,一天得跑十幾次廁所。因擔心影響工作,只好包尿布上班。另名年輕男性做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罹病,因未妥善控制,五年後確診大腸癌。專家與病友團體指出,IBD不能根治,應長期穩定用藥以達到腸黏膜癒合的治療目標,否則反覆發作會引起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菜渣,嚴重影響學業、工作與生活,腸癌風險更高於一般人。 健保制度設限,患者難以穩定用藥 目前健保針對IBD中重度患者使用進階治療的給付條件非常嚴格,得先使用傳統治療半年無效後才能上車,用藥一年就得下車。專家與病團指此病好發青壯年,且不能根治,若能控制病情,可大幅減少反覆發作導致急診、住院、手術,更能如常人般工作繳稅、結婚生子,對國家貢獻更大。 短片《沉默的缺席》揭露IBD患者的三大困境 5月19日為「世界發炎性腸道疾病日」,為讓社會大眾與政府更加理解患者困境,台灣腸治久安病友協會特別製作短片《沉默的缺席》,以真實病友經歷出發,呈現患者所面臨的三大挑戰:「就學職場生活困難」、「經濟壓力沉重」與「健保給付門檻高」,期盼政府正視他們嚴重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讓治療接軌國際指引,放寬給付條件與療程。 腸治久安病友協會秘書長林姮均說,病友承受痛苦煎熬與無助,因為他們飽受病情反覆發作的嚴重不適,不但影響求學、工作,更充滿心理壓力。她指出:「許多病友不是不想努力,而是被迫在疼痛與無助中放棄人生本該擁有的選擇。」 醫界共識:長期穩定治療是關鍵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胃腸科主任周仁偉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包含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反覆發作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誤將腸道黏膜當作「敵人」而發動攻擊,造成腸道發炎、潰瘍甚至纖維化。 接軌國際治療模式,讓年輕病友重返生活 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說,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告重大傷病各疾病別有效統計表顯示,截至今(114)年2月,全台約有5531名潰瘍性結腸炎與2517名克隆氏症患者領有重大傷病卡。IBD不妥善治療,會有腸狹窄、穿孔、阻塞併發症,需要定期追蹤、治療,長期目標是達到腸黏膜癒合,以降低復發、併發症與癌化風險。 周仁偉醫師說,許多國家是終身治療。但這類病人亟需政府重視,讓中重度病人及早上車,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降階治療。尤其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少子化,IBD病人多是年輕青壯年,是國家生產力的來源。 世界IBD日齊發聲,盼政策突破治療限制 5月19日為「世界發炎性腸道疾病日」,病友與專家醫師期盼大眾及政府能理解IBD的疾病嚴重度以及治療的缺口,呼籲政府正視患者需要長期穩定治療的需求,幫助患者穩定控制,重返正常生活,為社會貢獻所長。 欲了解更多IBD病友真實處境與倡議訴求,可參考短片《沉默的缺席》:https://reurl.cc/eMMqab  

Read More

不是一般乾癬!「全身膿疱性乾癬」恐致器官衰竭 勿輕忽皮膚膿疱、脫屑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一般乾癬不同,攜帶IL-36RN基因突變的患者往往發作年齡更年輕,通常小範圍病灶看起來與一般乾癬類似,會脫屑伴隨癢感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60多歲A女士因皮膚膿疱、全身紅皮等情況困擾好幾年,雖然她曾前往診所就醫短暫治療後皮膚症狀有所改善,但過沒多久全身性的膿疱又再次出現,她到處求醫繞了一大圈都無法讓皮膚病灶獲得長期且有效的控制,遍佈全身的紅皮、膿疱又伴隨發燒症狀反覆發作都無法有效獲得緩解讓她相當恐慌,輾轉各處後來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許修誠醫師的門診,經醫師評估病灶的情形研判A女士應該是罹患「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簡稱GPP)」。 許修誠主任表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雖然疾病名稱中有「乾癬」二字,但其臨床表現與一般認知外觀以脫屑、角質化的斑塊型乾癬有很大的不同,在急性發作期患者皮膚會產生大範圍膿疱、紅斑、脫屑,甚至伴隨全身性症狀,由於初期症狀容易被輕忽,甚至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患者通常需比一般乾癬花更久時間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提醒民眾需對症狀有所警覺,而且往往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症狀即便短暫緩解,也應持續找出真正的病因避免後續的急性復發。若積極接受膿疱性乾癬相關基因檢測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目前已有健保給付新型生物製劑,可以幫助病患有更好的疾病控制、維持生活品質。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介白素36(IL-36)有關 症狀和典型乾癬有些不同 許修誠主任提到,臨床醫師會特別關注「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因為它具有引起嚴重急性全身性症狀的潛在風險,近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介白素36(IL-36)相關發炎途徑異常有關,包括IL-36RN基因突變或是IL-36相關促發炎激素過度活化都可能誘發疾病以大範圍膿疱的形式發作,反之,其他乾癬由於主要與IL-17與IL-23發炎途徑有關,則較不易與IL-36具直接關聯,因此最新之國際疾病分類系統已將GPP從乾癬疾病中獨立出來成一個特有疾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一般乾癬不同,攜帶IL-36RN基因突變的患者往往發作年齡更年輕,通常小範圍病灶看起來與一般乾癬類似,會脫屑伴隨癢感,不過急性發作期會產生全身大面積的膿疱病灶,以及高燒、關節疼痛、倦怠等全身性症狀。 許修誠主任表示,患者在復發急性期的高燒狀態下,身體處於全身性免疫發炎物質增加的情況,患者常會伴隨嚴重倦怠感,伴隨著全身代謝增加,對於心臟、腎臟是很大的負擔,可能會造成高輸出心衰竭、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 皮膚病灶增加感染機會 膿疱、脫屑影響社交、生活 此外,膿疱、紅斑、脫屑等病灶導致皮膚障壁受損,患者感染的機會也會因此上升,同時會對生活品質、社交產生影響。許修誠主任提到,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會造成膿疱、滲液、脫屑等情形,患者又痛又癢,衣服不僅不太好穿,許多人也不太敢穿淺色的衣服。 另外,許修誠主任分享自己多年前擔任住院醫師期間,曾遇過一位印象相當深刻的個案,這名未滿30歲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急性發作入院治療,因為懷孕因素這名個案疾病控制得很辛苦,在當時的醫藥水平也只有類固醇可以治療,雖然有順利生下孩子,但最後因為疾病因素導致失婚,這也讓她相當自暴自棄,若她有幸在這個醫療進步的時代,讓她有更多的治療選擇,或許她的人生會有所不同。 基因檢測有助及早辨別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鎖定關鍵致病機轉IL-36更對症下藥 在治療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一般乾癬也不太一樣,目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已可透過基因檢測快速辨識IL-36RN基因突變,這也對於疾病的診斷和制定個人化治療相當有幫助,因此建議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可與醫師積極討論安排相關檢測,以利未來更精準的疾病治療評估與控制。 有鑑於醫學界對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關鍵致病機轉IL-36有更多的認識,在治療上,目前也已有發展出相對應的新型生物製劑,能針對IL-36RN基因突變所造成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更對症下藥治療,許修誠主任進一步提到,重要的是新型的生物製劑對於無IL-36RN基因突變的患者其實也有治療效果,根據疾病機轉是因為IL-36在整個膿疱病灶成形的發炎路徑的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新型生物製劑對於膿疱病灶的治療效果相當快速,大約6成左右的患者使用第一週就會有顯著成效。 健保署已於去年(2024)7月正式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幫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與疾病控制。許修誠主任表示,病患在急性發作期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後疾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控制,而且相較於其他藥物,可獲得較長的緩解期,患者只需在急性發作時透過靜脈注射施打,不同於原本主要針對一般乾癬的傳統生物製劑需持續施打,期望未來健保能擴大給付讓更多此類患者受益。 不過,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及適合的使用對象,建議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許修誠主任也提醒,民眾一旦出現皮膚大範圍病灶且伴隨全身性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因為這很可能不是一般所認知的普通皮膚疾病,若出現全身性皮膚反應伴隨發燒、倦怠等全身性系統性症狀應有所警覺,前往皮膚科、免疫風濕科尋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Read More

氣喘實際人數恐被低估!4大症狀揪出隱形患者 「久咳不癒」最易被忽略

氣喘是台灣相當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果未獲得良好控制,可能會急性發作導致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氣喘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普通過敏或感冒,導致診斷延遲,而且實際氣喘患者數可能有被低估的情況。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表示,根據2022年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顯示,氣喘約占全台總人口的10%,不過從2000-2007年健保資料來看,實際上成人盛行率應該是11.9%左右,20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則為15.7%左右,這些數據的差異反映出氣喘診斷率不足,實際潛在人數其實更高。 為提升氣喘診斷率與患者照護品質,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與台灣分級醫療健康長照促進學會合作進行「氣喘疫起篩」計畫,特別針對基層診所患者進行氣喘四大症狀篩檢,提高篩檢率、診斷率,幫助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氣喘未獲控制可能致命 有4症狀都應懷疑氣喘可能性 氣喘是台灣相當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果未獲得良好控制,可能會急性發作導致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不過民眾對氣喘的認知並不正確,常會認為自己只是過敏、感冒,而不是氣喘。廖文鎮理事長提到,像氣喘其實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同,它不會一年四季都發作,而是有季節性的差異,通常春秋兩季最常發作,夏天是最少發作的時節,所以有些人到夏天就好了,不覺得自己有氣喘的問題。 另外,大部分的人對氣喘的印象就是呼吸會很喘或是有喘鳴聲(wheezing),但廖文鎮理事長指出,如果是輕度氣喘,不見得會有喘的症狀,可能要嚴重感冒才會覺得喘,所以大部分輕度氣喘患者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氣喘,但其實有「反覆感冒、久咳不癒、喘、胸悶」等4情形都應懷疑可能有氣喘問題。 久咳不癒最易忽略 「氣喘疫起篩」助早期發現、治療 而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與台灣分級醫療健康長照促進學會合作進行的「氣喘疫起篩」計畫,就是特別針對有這4症狀的民眾進行篩檢。廖文鎮理事長表示,除了呼吸喘等明顯症狀之外,「氣喘疫起篩」將篩檢資格放寬,讓前往診所就醫的民眾有久咳情形就進一步來做檢測,透過尖峰吐氣流速計(PEF)、評分表或肺功能機等看看是否有氣喘問題。 廖文鎮理事長提到,在看診時發現很多患者其實有氣喘但他自己並不知道,其中「久咳不癒」的族群最常見,這也是民眾最容易忽略的症狀,透過「氣喘疫起篩」計畫,有助於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提升生活品質、減少醫療負擔。 此外,「氣喘疫起篩」計畫對於基層診所也有幫助,廖文鎮理事長表示,基層診所站在醫療最前線,能夠藉由系統化篩檢工具、標準化流程,更早發現氣喘高風險個案,避免漏診或誤診為感冒、過敏等,並提升診斷能力、強化社區呼吸道疾病的管理。 治療應以「抗發炎」為主 減少發作、提升生活品質 不過,篩檢出氣喘個案後,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治療。過去,民眾對氣喘治療大多認為只要在發作時用短效吸入型氣管擴張劑就好,但廖文鎮理事長指出,氣喘治療應以吸入型類固醇為主,因為氣喘就像放在爐火上燒的水壺,當水滾了就好比氣喘發作,這時使用氣管擴張劑其實只是在滾水中加入一些冷水讓它不滾而已,但底下的爐火還在,過一下子又會發作,可是吸入型類固醇主要效果為抗發炎,能移除爐火根源,降低氣喘發作的機率。 然而廖文鎮理事長表示,雖然吸入型類固醇對氣喘治療的效果、生活品質的維持、住院率降低等都有較好的幫助,不過一般人最能接受的治療方式仍是口服藥,而且患者的服藥順從性也會對氣喘治療造成影響,特別是輕度氣喘的患者,他們不一定會依照醫囑使用藥物,甚至連承認自己有氣喘都不願意。 未來將擴大計畫、持續推廣 幫助氣喘患者診斷及治療 因此,呼應2025世界氣喘日宣導主題「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 讓氣喘照護更普及」,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希望未來能將「氣喘疫起篩」計畫擴大,持續推廣吸入型治療的正確觀念,並建立資料庫追蹤以提升患者的順從度,而且不只治病,也希望治療生活品質,讓社會越來越健康。

Read More

「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易損害心、腎!症狀與慢性病相似 注意3情況分辨

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與治療。目前可透過抽血、驗尿進行初步篩檢,並進一步以骨髓、皮下脂肪或器官切片確認診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若控制不佳,可能引發胸悶、心律不整、心衰竭等心血管問題,或出現水腫、蛋白尿等腎病症狀。不過,這些病徵其實與少見疾病「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AL Amyloidosis)」高度相似,若誤認為是慢性病病程發展、未能及時接受正確治療,可能因此喪命。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部長裴松南指出,一旦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影響到心臟,患者半年內就可能死亡,存活期甚至比許多癌症還短,因此「搶時間治療」非常關鍵。目前已有國際指引推薦的「四合一療法」,能幫助控制疾病進展、延緩器官損傷,對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常影響心、腎 症狀易與慢性病混淆 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是一種相當少見的疾病,裴松南醫師說明,此病源於產生免疫球蛋白的漿細胞出現病變,分泌過多異常的輕鏈蛋白,這些蛋白質異常摺疊後形成無法溶解的纖維,隨血液循環沉積在心臟、腎臟、肝臟、肺臟等器官,導致器官功能衰竭。 最常受影響的是心臟、腎臟,裴松南醫師提到,若沉積於腎臟,會造成蛋白尿與白蛋白流失,導致嚴重水腫並進一步損害腎臟功能;若沉積在心臟,則可能引起心臟衰竭,這是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最主要的死因。 3警訊辨識關鍵 避免延誤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診斷 由於此疾病少見、症狀又容易與慢性病混淆,許多患者常輾轉就醫於3至5位醫師才獲診斷。以心衰竭來說,一般主要原因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而腎臟方面,蛋白尿的問題常見是糖尿病所致。裴松南醫師提醒,若有以下3種情況,應提高對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的懷疑指數: 沒有高血壓或冠心病等病史,卻被診斷為心衰竭。 沒有糖尿病,卻出現蛋白尿或腎功能惡化。 慢性病控制不佳、治療無明顯改善或反覆惡化。 例如40多歲的楊小姐,身體狀況一向良好,卻突然出現嚴重蛋白尿。至腎臟科檢查找不到原因,最後透過腎臟切片才確診為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轉介至血液腫瘤科後病況獲得穩定控制。 但並非每位患者都如此幸運。裴松南醫師也提到曾有一名患者因鼻子變硬、舌頭肥大影響吞嚥,在耳鼻喉科治療一年仍查不出病因,最後做舌頭切片才確診。雖治療後短暫改善,但確診時已錯過治療黃金期,病情很快惡化離世。 第一線採「四合一療法」 把握黃金期穩定病情 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與治療。目前可透過抽血、驗尿進行初步篩檢,並進一步以骨髓、皮下脂肪或器官切片確認診斷。一旦確診,國際治療指引明確建議應第一線採用「四合一療法」。 裴松南醫師解釋,所謂「四合一療法」是單株抗體、蛋白酶抑制劑、化療與類固醇的治療組合,目標為清除產生異常輕鏈蛋白的病變漿細胞。單株抗體可精準鎖定漿細胞表面CD38抗原,引發細胞凋亡;蛋白酶體抑制劑則讓細胞失去處理老化蛋白的功能,使病變細胞無法代謝而死亡。這些藥物透過多重機轉聯手控制病灶,有助穩定病情、延緩器官惡化。 健保給付有限 呼籲納入重大傷病資源 雖然療效已獲國際肯定,但目前台灣健保給付尚不完善。裴醫師指出,目前國內外唯一核准的單株抗體藥物仍未納入健保第一線用藥,患者須自費使用;若疾病復發,也缺乏健保給付的第二線治療選擇。 此外,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目前未被列為重大傷病或罕見疾病,使患者在診斷、治療資源上的取得更加困難。「這是個奪命速度可能比癌症快的疾病,卻沒有相應的資源支持,實在令人遺憾。」裴松南醫師呼籲,若能依照國際指引於第一線即使用適當治療,將有機會為患者爭取更佳預後與生活品質,期盼未來健保政策能更加貼近臨床實需,完善給付制度,協助病友把握治療時機、減少器官損害與生命危險。  

Read More

砂石車肇事風險高 桃警啟動專案全面取締大型車違規

警方啟動專案行動,加強取締大型貨車違規行為。(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桃園警察分局近期分析交通事故數據,發現砂石車等大型車輛因視線死角、內輪差等問題,肇事風險高於一般車輛。為提升用路安全,警方啟動專案行動,加強取締大型貨車違規行為。 桃園警察分局動員所屬各派出所與交通中隊今(6)日執行攔查勤務,針對轄內路段砂石車、大型貨車等攔查取締,截至中午,已取締超載3件、未依規定路線行駛8件,另針對車輛所載運物品進行檢查,未發現違規土方或環保廢棄物情形。 警方說明,此次取締行動為「雷霆除暴-淨土專案」的一環,專案期程自5月1日至31日,將鎖定違規土方及環保廢棄物車輛,掌握其所屬公司進行追查,並針對黑幫介入傾倒廢棄物等犯罪行為執行掃蕩行動,同時清查轄內非法傾倒熱區與廢土流向,加強監控可疑業者,並回溯相關報案紀錄,深入調查涉及幫派的不法情事。 桃園分局表示,將持續針對砂石車(大型貨車)等交通違規加強稽查取締,如發現違規土方、環保廢棄物案件也將通知市府權責機關會同認定裁處,同時也特別提醒民眾務必與大型車輛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因「視線死角及內輪差」衍生事故,以策安全。  

Read More

小客車鬼切與直行大貨車碰撞 貨物散落一地阻通行

直行大貨車閃避不及,與小客車發生碰撞,貨車上載的矽膠粒散落一地。(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楊梅區永美路與益新一街口今(6)日上午11時46分許發生小客車與大貨車碰撞事故。當時彭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突然從路邊鬼切左轉,導致後方直行大貨車閃避不及,與小客車發生碰撞,貨車上載的矽膠粒散落一地,嚴重影響交通。楊梅警分局表示,該起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並已於下午2時許排除。 楊梅交通分隊說明,彭男駕駛自小客車於該路口未依規定轉彎,導致直行大貨車反應不及發生碰撞事故,車上貨物掉落路面影響交通,警方獲報立即派員至事故地點進行交通疏導,當事人均未受傷、酒測值均為0,詳細事故原因,尚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警方呼籲,駕駛車輛轉彎時應先駛入車道,切勿任意轉彎導致事故發生。違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8條4項開罰,處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Read More

龜山文青派出所預計明年發包 118年完工啟用

文青派出所預定地。(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針對桃園龜山新興重劃區警力不足問題,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宗豪於今(6)日於議會質詢時強調,龜山新興重劃區近年人口成長快速,但當地仍無設立專責派出所,導致周邊派出所警力負擔沉重,治安壓力日益增加。李宗豪要求警察局長吳坤旭正視問題,加速推動文青派出所的規劃與設置,並儘速完成招標程序,確保市民安全與生活品質。 李宗豪指出,龜山文青里、樂善里周邊,因居住人口快速攀升,已逐漸形成完整生活圈。然而,地方長期缺乏就近警力支援,緊急狀況處理及巡邏能量皆不足,已嚴重影響居民安全感。市府與警察局應盡速完成相關用地整備與規劃招標程序,讓派出所能早日動工啟用,強化當地治安。 桃園市議員李宗豪關心文青派出所設置進度。(圖/李宗豪提供) 對此,吳坤旭回應,將會全力加速辦理文青派出所的設置事宜,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預計明(115)年發包施工,118年完工啟用。 此外,龜山區坪頂派出所舊址閒置多時,遲未見具體規劃進展,李宗豪指出,該地點位於大湖里與大崗里周邊,人口密集、地段精華,近期傳出包括設立交通警察分隊與社福館等不同規劃方向,但至今尚未定案。 李宗豪提到,坪頂派出所搬遷後原址長期閒置,周邊居民多次反映,希望市府能妥善規劃再利用。他表示,地方期待設立社福館或其他便民設施,也有來自警察局的需求,希望設交通分隊進駐,顯示該地確實具備高利用潛力。 李宗豪強調,龜山近年發展快速,大湖、大崗等里鄰人口穩定增加,民眾對社會福利、基礎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市府應正視地方需求,盡速整合規劃,明確提出方向。 吳坤旭回應,目前確實有多個單位提出需求,包括交通分隊等,但整體規劃尚在評估階段,尚未拍板定案。 李宗豪表示,將持續追蹤後續進展,也會與相關局處協調推動,期盼市府能儘快整體規劃、妥善利用,讓這塊寶貴的公有地發揮最大效益,造福地方居民。

Read More

平鎮新勢國小61周年校慶熱鬧登場 學生賣友善蔬菜做公益

新勢國小學生們自發性設立的「友善愛心蔬菜攤位」大受歡迎。(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平鎮區新勢國民小學於今(2025)年盛大舉辦61周年校慶園遊會,活動當天,儘管天空飄著細雨,卻澆不熄大家的熱情。現場人潮絡繹不絕,師生、家長與社區民眾齊聚校園,共同歡慶這個屬於新勢人的重要時刻。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從溫馨的志工表揚、社區及學生動感的才藝演出,到多元文化攤位與環保公益義賣,處處洋溢著溫暖與活力。 活動一開始,校方特別安排表揚多年來默默付出的資深服務志工。這些志工不僅協助校園安全、圖書整理、環境維護,甚至在每次活動中總是最早到場、最晚離開,是新勢國小最堅強的後盾。其中榮獲表揚的梁大姐與鄧大哥,分別皆已在學校志工隊服務20年和15年。典禮上,除了學校頒發感謝狀之外,家長會更是提供禮券表達謝意,感人場面讓現場掌聲不斷,也讓志工們感動不已。 新勢國小特別安排表揚多年來默默付出的資深服務志工。(圖/教育局提供) 此外,學校還特別邀請社區舞蹈班共襄盛舉,長輩們精心準備的表演展現活力與優雅,不僅拉近了世代距離,也讓校慶活動更顯多元與包容。她們的演出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觀賞體驗,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新勢國小學生活動中心邀請來自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等七國的新住民教支老師設立文化攤位。(圖/教育局提供) 舞台另一亮點則是一、二年級學生的說故事演出。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與豐富的肢體語言演繹童話故事,包括《灑水器爺爺》、《仙女樹》等,小演員們的認真與可愛模樣讓觀眾們笑聲與掌聲不斷,也讓爸媽們直呼「太萌了!」 接著登場的是經常受邀到社區表演的學生熱舞社帶來的精彩表演。身穿鮮豔服裝的學生們,隨著節奏強烈的音樂舞動身體,一連串俐落的舞步與充滿朝氣的笑容,瞬間點燃全場氣氛。觀眾席中家長紛紛拿起手機錄影,為孩子的努力喝采。熱舞社的老師表示,「孩子們平時練習非常刻苦,今天她們發光發熱,是最棒的生日禮物送給學校。」 校慶園遊會設有多樣化的班級攤位,內容包括二手玩具、美食、飲料與趣味遊戲等,孩子們在家長與老師的引導下賣力叫賣,化身小小老闆。香噴噴的爆米花、好喝的飲料、透心涼的冰淇淋、射氣球等攤位吸引大小朋友駐足嘗鮮,氣氛熱鬧非凡,儼然成為小型市集。 今年比較特別的是,學生活動中心也邀請來自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等七國的新住民教支老師設立文化攤位,展示各國特色服飾、傳統工藝與美食。學生及來賓們透過體驗異國文化與特色美食,更加了解臺灣多元族群的共融精神。不少家長表示,「能在校園就讓孩子接觸不同文化,非常有教育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自發性設立的「友善愛心蔬菜攤位」也大受歡迎。攤位販售的蔬菜全部來自學校的智慧農場,栽種過程完全無農藥,並採用天然包材包裝,不僅展現學生對環境保護的實踐,更將所得全數捐出做公益。許多民眾紛紛響應支持,稱讚孩子們不僅懂得種菜,還有一顆關懷社會的心。 雖然活動當天天空不作美,小雨綿綿,但整體活動仍圓滿成功,處處可見溫馨互動與笑容。教育局表示,期許學校持續發展學校特色,讓孩子們在校園中自在地成長茁壯。校長張大昌說,「感謝所有師生與家長的支持與努力,讓61周年的校慶在雨中依然閃耀溫暖光芒。我們會繼續秉持『多元、共好、永續』的教育理念,迎向未來每一個精彩的年頭。」  

Read More

桃園安心工程獎得獎揭曉 工務局獲2大肯定

航工處主辦「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工程B1分標統包工程」,榮獲公共工程類A組「特優」獎。(圖/工務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推動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文化,桃園市政府今(114)年舉辦「第二屆安心工程獎」,本屆公共工程類組共有4件工程獲獎,其中由工務局所屬航空城工程處與新建工程處辦理兩項重大工程分別榮獲「特優」與「優等」獎項,展現出職安工作的亮眼成果。 工務局表示,由航工處主辦「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工程B1分標統包工程」,榮獲公共工程類A組「特優」獎。該工程位於航空城計畫區西北側,開發面積達186公頃,工程介面複雜、施工項目繁多,涵蓋整地、道路橋梁及管線鋪設等重要基礎設施。該案除由勞動部職安署與桃園市勞動檢查處組成區域聯防稽查小組加強督導與輔導,提升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外,亦取得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OSHMS)認證,強化自主管理,降低施工風險;在職安教育上,也導入VR虛擬實境訓練以及等比例模擬設施,模擬實際施工場景,有效提升人員安全操作能力。 新工處主辦的「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榮獲「優等」獎。(圖/工務局提供) 工務局提到,新工處主辦的「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則榮獲「優等」獎。該工程涵蓋大型滯洪池與抽水站工程,完工後將有效因應極端氣候引發的強降雨,提升區域防洪韌性。工程導入「四化」原則——設計標準化、構件預鑄化、施工機械化、人員專業化,並採三種系統模板及標準化施工流程,大幅減少吊裝次數與高架作業時間,有效降低高風險作業的發生機率。另同步推動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建置AI智慧灑水系統與車輛清洗設施,不僅減少揚塵,更落實節能減碳與環保目標。 工務局表示,市府「桃安獎」不僅肯定獲獎單位在職安領域上推動成效,依據其獎勵要點,獲獎事業單位亦可享有履約保證金減收等獎勵優惠,進一步促進工程團隊之間的良性競爭。工務局未來將持續深化職業衛生安全文化,提升公共工程品質,打造安心、健康的永續城市。  

Read More

專心顧家多年盼重返職場 她靠桃竹苗分署職訓闖出第二人生

小琪參加美甲職訓,不僅越學越有心得,結訓後更直接開店創業。(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協助失待業民眾提升職場競爭力,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委託轄區優質培訓單位辦理「委外失業者職前訓練計畫」,包含工業、美容造型、商業類、資訊及觀光餐旅等不同領域課程共92班,為失待業者提供重返職場補充技能的多元選擇。家住桃園龜山的新住民媽媽小琪從事家庭主婦已逾10年,為復出職場,她參加美甲職訓,不僅越學越有心得,結訓後更直接開店創業,成功由家庭主婦搖身變成專業的美甲師。 桃竹苗分署說明,35歲的新住民小琪,大學畢業後便嫁來台灣,婚後專心照顧家庭,直到小孩都陸續上小學後,她才開始思考人生下一步。長期忙於家務、生活圈狹小,讓她逐漸失去自我肯定,也萌生重返職場的念頭;透過「台灣就業通」網站,她發現桃竹苗分署委託中華國際職業美學協會開設「全方位美甲美睫培訓班-新住民專班」,在深入了解課程內容後,認為這門課程不僅能學習專業技能,還能兼顧家庭與工作,便毅然報名參訓。總計308小時的課程內容豐富,涵蓋美甲彩繪、手足保養、臉部按摩、彩妝及美睫嫁接等實務訓練,在歷經兩個月的密集學習,小琪收穫滿滿,結訓後更順利考取美容丙級技術士證照,成功踏出工作的第一步。 小琪先到美甲店工作累積實務經驗,在掌握店務管理、顧客接待及美甲技巧後,她乾脆自行在家創業成立美甲工作室。(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接著提到,結訓後,小琪先到美甲店工作累積實務經驗,在掌握店務管理、顧客接待及美甲技巧後,她乾脆自行在家創業成立美甲工作室,自去年9月開業至今8個月,主打社區與熟客介紹,平均每日服務2到3位顧客,累積做了超過500雙手,技術也越練越純熟,春節期間營收最高曾達3萬元。小琪感性分享,創業後不僅兼顧家庭,也擁有穩定收入,最重要的是從工作中找回自信與成就感,讓她性情變得開朗;她也感激創業初期曾遇到技術問題,如甲片持久度不佳等,後來回去詢問職訓授課老師幫忙才解答疑惑,為提升專業,小琪後續還要報名進修水晶指甲課程,期許自己持續精進技術、拓展客源。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不少婦女朋友在離開職場多年,會發現原有的專業技能已不符合現今產業需求,透過政府職業訓練資源補充技能,不僅可以彌補技術落差的問題,還能提升職場競爭力,順利重返職場。113年度桃竹苗分署為協助女性重返職場或創業,結合轄區內優質的辦訓單位開辦包括觀光導覽與餐旅民宿實務、烘焙伴手禮暨輕食製作、流行快剪髮型實務、會計稅務與ERP財務管理、職場文書與網站美編應用、俏麗美睫美甲師造型等,成功協助1143位女性順利就業。 114年度訓練課程已陸續在「台灣就業通」網站公告,歡迎年滿15歲以上、有就業意願的失待業者踴躍報名參加。相關課程與報名資訊,可上「台灣就業通」網站或桃竹苗分署官網查詢,或撥打03-485-5368分機1360至1381訓練推廣科洽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