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猛男當水果拍?桃園消防月曆挨批風格老套 謝美英:多聽年輕人意見

桃園市消防局曾在2024年推出「非官方比基尼正妹和肌肉猛男月曆」,引發熱烈討論。(圖/桃報資料照)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桃園市議會今(5)日進行消防局工作報告,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消防局時指出,局本部終於編列預算製作消防月曆,但拍攝手法老套,與猛男消防月曆落差甚大,把消防當水果月曆拍,民眾好失望。謝美英說,新北消防月曆已經行之有年,「新北消防發爾麵粉絲專頁」也有21萬粉絲,雖然有不少展現「冰塊腹肌」的賣肉影片,但也確實引起廣泛討論,順利將許多正確消防觀念傳達給民眾。 桃園市消防局2025年官方月曆挨批風格老套、把猛男當水果拍。(圖/翻攝自消防局臉書) 謝美英表示,桃園明明也有猛消,老是掛鄰近縣市的月曆實在說不過去,前2年大有消防分隊一群年輕消防員,自己揪團健身並自費拍攝月曆希望留下紀念,小資小成本拍攝,結果質感超好,引爆話題,連外縣市也搶著要,是很棒的宣導品。 謝美英說,過去基層自掏腰包拍攝只花不到30萬元,消防局斥資100萬元卻拍出這樣品質,讓人質疑錢沒有花在刀口上。(圖/謝美英提供) 謝美英指出,許多民眾反映,桃園消防局拍攝的月曆風格太老派,好像把消防當成水果在拍,取景、構圖跟調色都像是水果月曆,每張照片都「修過頭」,跟現在時下流行的韓式風格攝影,年輕人所謂的「質感」和清新路線相差十萬八千里。 據她了解,過去基層自掏腰包拍攝只花不到30萬元,消防局斥資100萬元卻拍出這樣品質,讓人質疑錢沒有花在刀口上。 謝美英認為,找到目標族群才能做出市場區隔,水果月曆過去就是以長輩為大宗,希望格子大、喜歡明亮、大器的水果,而消防月曆還是以年輕人為主,市府今年的水果月曆走新創路線,雖然深受年輕人喜愛,但卻被長期有掛月曆習慣的長輩們嫌棄;而年輕人喜愛的消防月曆,也被埋怨太過老派,既然要做我們就應該分眾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接觸到目標族群,市府花錢製作的文宣品才有意義。 謝美英強調,未來市府消防局製作月曆前應清楚定位,多聽取年輕人意見,期待成品不只受到喜愛跟討論,也能把正確消防觀念帶給大家。  

Read More

全台首尊黑翅膀「黑虎爺將軍」開光點眼 龍潭神龍鬧鎮5/18起駕

龍潭龍元宮黑虎爺將軍開光入神儀式暨2025神龍鬧鎮啟動記者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5)日上午前往龍潭區,出席「龍潭龍元宮黑虎爺將軍開光入神儀式暨2025神龍鬧鎮啟動記者會」,由蘇俊賓為新雕製的黑虎爺將軍神像開光點眼,為今年度的「神龍鬧鎮」遶境增添一筆嶄新的魅力。蘇俊賓表示,龍元宮不僅在台灣傳統宗教信仰中走在創新的最前線,更成功透過設計與跨領域合作,在傳統廟宇文化裡面進行世代對話,讓年輕世代與外國遊客都有機會接觸、認識廟宇文化,為傳統注入新活力。 蘇俊賓強調,龍元宮從去(113)年200周年起便展現出有別於傳統的努力,主委林錦浪帶領團隊跨領域推動創新,透過新穎且別具設計感的方式傳承長輩流傳的歷史,讓年輕一輩參與傳承,繼續代代傳唱龍元宮200年的信仰故事。蘇俊賓也談到,當他看到龍潭在地的小朋友們也參與龍元宮200周年祭典,用粉蠟筆在整條馬路上畫出他們想像的神龍時,那個畫面著實令人感動,也代表這股世代傳承的能量持續在桃園發展扎根。 龍潭龍元宮黑虎爺將軍是全台首尊擁有黑色翅膀的黑虎爺神將。(圖/市府提供) 蘇俊賓也進一步表示,宗教民俗不僅是民政工作,也是文化、客家、青年領域該關注的工作,值得不同單位共同來重視。龍元宮兼顧傳統文化與創新精神,讓桃園傳統廟宇文化有了新的發揚推廣方式。他以此次開光的「黑虎爺將軍」神將為例,由塑神師李育昇操刀製作,在傳統脈絡中注入當代創意與活力,融合宗教、藝術與文化,塑造出台灣罕見的虎形虎身神將,而5月18日「黑虎爺將軍」也將入陣一起隨同龍元宮五穀爺遶境22公里至大溪永昌宮會香,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廟宇文化精彩的魅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為新雕製的黑虎爺將軍神像開光點眼。(圖/市府提供) 市府提到,龍潭龍元宮黑虎爺將軍是全台首尊擁有黑色翅膀的黑虎爺神將,其臉部保留神威之姿,身體採用貼金掐金工藝打造出火焰紋理,象徵2025乙巳年木火相生的吉兆。信眾可於巡庄時輕拍虎臀或虎尾,寓意祈福納財,沾取保平安、旺財運的神氣。 龍元宮主委林錦浪表示,感謝市府與各界的支持,讓龍元宮能逐步實現將信仰文化節慶推廣至更多族群的目標。今年度的「神龍鬧鎮」遶境將於5月18日起駕,誠摯邀請市民朋友一同徒步參與會香遶境,並祈願五穀爺保佑大家平安順利、心想事成。 民政局表示,今(114)年龍元宮「神龍鬧鎮」系列活動將於5月18日舉行「豐登巡境」22公里徒步會香遶境,由武財神駕前也是全台首尊「黑虎爺將軍」領軍,延續與大溪永昌宮的兄弟廟情誼。今年系列活動結合神農文化祭、酬神夜戲、百草廟市與親子封街塗鴉,融合客庄音樂會、信仰文創與青創品牌,並導入AI多語音導覽與國際旅客走讀,打造兼具文化、產業與觀光價值的創新廟會體驗。

Read More

長庚科大鄭敏薰角逐全大運 抱回柔道金牌

長庚科大鄭敏薰於全大運柔道一般女子乙組第二級奪下金牌。(圖/長庚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自4月27日開幕至今,大專校院紛紛傳來捷報。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二年級學生鄭敏薰,於4月29日所舉行的柔道賽事中大放異彩,勇奪一般女生組第二級金牌。 長庚科大表示,本屆全大運柔道項目高手雲集,一般女生組共有來自全台14所大專院校、共計20位選手參賽,競爭異常激烈。然而,鄭敏薰憑藉紮實的訓練與冷靜的臨場判斷,穩扎穩打,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下金牌,為校爭光。 長庚科大柔道選手鄭敏薰(右)與賽前與教練陳南福(左)合影。(圖/長庚科大提供) 長庚科大柔道教練陳南福提到,鄭敏薰即使面對護理系繁重的課業壓力,依舊對柔道懷抱熱情,並持續積極投入訓練,不斷精進技巧,今日的成績與表現可說是有目共睹。她身兼白衣天使的潛力與運動健將的風采,必將激勵更多學子勇敢追逐夢想。 長庚科大隊伍。(圖/長庚科大提供) 賽後,鄭敏薰也謙虛表示,衷心感謝學校提供這個寶貴的競技舞台,更感謝陳南福長期以來的指導與鼓勵,以及隊友們的支持與陪伴。這面金牌,是對她努力的最佳肯定。

Read More

穿越馬路遭車撞!新屋男學生四肢受傷送醫治療

唐男駕駛自小客車直行於中興路不慎撞擊穿越道路的謝姓學生。(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今(5)日上午7時25分,桃園市新屋區中興路發生一起車禍事故,一名13歲謝姓學生穿越馬路時遭一輛由34歲唐姓男子駕駛的自小客車撞擊,楊梅警分局獲報趕抵現場處理,事故導致謝姓學生四肢擦挫傷,送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治療。 警方說明,今日上午接獲報案中興路78號發生交通事故,經了解為唐男駕駛自小客車直行於中興路,行經事故地點時不慎撞擊穿越道路的謝姓學生,事故當事人謝姓學生四肢擦挫傷送往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就醫,另檢測唐男酒測值為0,事故發生詳細原因警方調查釐清中。 警方呼籲民眾,穿越道路應行走行人穿越道,切勿任意穿越,另駕駛應注意前方狀況,避免意外發生。  

Read More

生理期吃紅豆湯真的有用?別再不知月經不適該吃什麼!營養師授飲食攻略

女性在月經期間,心理方面比較容易有情緒起伏大、憂鬱、焦慮、易怒,甚至失眠的問題;生理方面常有經痛、貧血、疲勞等情形,因此光田醫院營養師廖祐妊針對女性生理期不適問題分享飲食相關建議。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月經來臨時女性由於荷爾蒙的關係,生理、心理都會因此受到影響,這時許多人會想到「紅豆湯」可以幫助女性緩解經期不適,但真的是這樣嗎?除了紅豆湯以外,還能準備哪些食物幫助女性更舒適地度過生理期呢?光田醫院營養師廖祐妊針對女性生理期不適問題分享飲食相關建議。 紅豆湯有助緩解經期不適? 可以吃但注意「這問題」 在心儀對象生理期來的時候,為她準備一碗紅豆湯,被許多人視為貼心之舉,不過,紅豆湯真的可以幫助緩解經期不適嗎?廖祐妊營養師表示,紅豆本身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跟鐵質,由於生理期期間女性容易有消化不順、經血流失鐵質缺乏而容易疲勞等問題,喝一些紅豆湯可以補充鐵質,幫助改善貧血,也可以讓人更有精神。 另外,廖祐妊營養師提到,紅豆湯還能消水腫,蠻多女性在生理期期間會有水腫的問題,有些比較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可能會覺得身材改變因此影響到情緒,所以在月經來時準備紅豆湯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廖祐妊營養師提醒,紅豆湯要注意糖別加太多,雖然有點糖份會讓心情感到愉悅,但是高糖食物其實會造成血糖浮動影響情緒變化,心情反而不會比較好,所以建議糖份適度就好,微糖即可。 營養師生理期飲食建議 改善生理、心理不適問題 除了紅豆湯以外,由於女性在月經期間,心理方面比較容易有情緒起伏大、憂鬱、焦慮、易怒,甚至失眠的問題;生理方面常有經痛、貧血、疲勞等情形,因此廖祐妊營養師建議,民眾在生理期期間也可以多攝取以下營養素,幫助改善經期來臨時生理及心理的不適: 心理方面: 可多攝取含色胺酸的蛋白質食物,以及含有維生素B群(包含B1、B6、B12)、維生素C、鈣質的食物,較能緩解心理方面情緒不適的問題。 生理方面: 可多攝取含鈣、鎂、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改善子宮收縮、經痛的症狀。 廖祐妊營養師表示,像豆蛋魚肉類、豬雞牛羊海鮮類大部分都含有色胺酸,乳製品、奶製品也有,尤其羊奶的色胺酸含量又比牛奶多也是很好的選擇,另外全榖雜糧類或堅果類有色胺酸、B群,像核桃、芝麻等都是不錯的食物攝取來源,而且乳製品、酪製品、堅果、可可類食物也有助於改善經痛問題,吃一個食物就能獲得許多營養素,幫助緩解生理期的各種不適。  

Read More

職業婦女壓力山大到焦慮、恐慌症找上門!從心理諮商覺察自我狀態

心理諮商除了精神疾病外,有壓力、情緒、煩惱等問題都能尋求幫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宗憲報導 現代生活步調緊湊,許多女性除了職場工作外,更肩負家庭與經濟責任。過重的壓力恐引起緊張、焦慮,若遇到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可能引發恐慌症。國泰醫院精神科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透過心理諮商能讓個案覺察自我的情緒、壓力狀態,找回解決問題的能力,改善壓力造成的恐慌症! 壓力大、情緒差都能找心理諮商? 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來諮商的民眾大多因急性壓力源而尋求幫助,也就是個案正處於情緒較強烈的狀態,需要有人協助緩解。而引起急性壓力源的原因有職場內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及職涯規劃、家庭角色及原生家庭的壓力等,都可能造成情緒上的低落或焦慮,此時就能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更年期症候群可能引起焦慮 加重不適感 更年期所出現的熱潮紅、燥熱、失眠、盜汗等更年期症候群所造成的不適感,也可能會引起焦躁、緊張、憂鬱、暴躁,若沒有認知到是因更年期引起的,再加上過於擔心身體狀況,就會更加焦慮,加重症狀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諮商是怎麼進行的? 心理諮商是讓個案處在安全的一對一空間內抒發自己的情緒,將內心真正的想法、煩惱說出來。過程中臨床心理師都會參與討論,幫助個案去梳理,覺察到目前處於怎樣的情緒狀態。藉由這樣的抒發能夠幫助個案面對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情緒問題。 諮商初期會先進行初步評估,詢問目前所遭遇到的壓力源或是否出現失眠、專注力下降,導致影響工作及生活。接著會和個案討論他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以及最想要排解的問題是什麼。陳惠娟臨床心理師指出,諮商並不是要去解決個案的問題,而是要讓他們得到去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情緒當下,可能因為緊張、焦慮、恐慌等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諮商就是協助個案找回。 諮商的療程要去幾次? 心理諮商的療程為一個月四次,首先會仔細聆聽,讓個案訴說他最近發生什麼事?對於這件事情他有什麼樣的感受跟想法。接著會提出相關問題,或是表述對方可能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跟想法,再進一步討論是否正確。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透過這樣的討論流程,慢慢去梳理真正的問題跟背後的情緒、想法。個案原本可能處於負面想法裡,經過這樣的流程梳理之後,再藉由調整,讓個案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慢慢地將負向觀點轉變為正向思維,進而讓壓力能得到排解。 該如何諮商看見的成效? 心理諮商的成效在於讓個案能覺察到生活中的改變,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及壓力的能力。例如,過去遇到讓人生氣的事情,然後連續氣好幾天。但接受諮商之後,就會知道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若再遇到相同情緒,不會再持續內耗而能讓自己的狀態回到正常。 心悸、胸悶、喘不過氣!職業婦女壓力大 陳惠娟臨床心理師分享,一位從事醫療業四十多歲且育有一子的職業婦女,除了工作步調緊湊外,因追求完美的性格,更容易感到緊張、焦慮。另外,為了兒子能考出理想成績,便會盯前盯後、注意課業以及學校交代的事項。這龐大的壓力導致恐慌症的產生、心悸、胸悶,甚至是喘不過氣。 最初到精神科就診評估後,轉介至心理諮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協助她覺察到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追求完美,她已經做得非常好,不需要再給自己壓力。也透過這次的諮商讓她看見兒子非常自律,能夠照顧好自己,慢慢地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症狀也就有所改善。 「有病才要看醫生」是對心理諮商的迷思 在傳統觀念上,一直都以為有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才會需要看精神科、心理諮商。但隨著社會風氣改善,加上政府的宣導說明,心理諮商不再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隨著現代生活步調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高,只要有情緒、生活上的困擾都能夠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衛福部提供15到45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青壯世代,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擴大延伸心理支持方案有三大重點,包括:「鼓勵求助、面對問題」、「個人能力、正向成長」、「風險轉介、及早就醫」。若有需求的民眾可上網搜尋有提供服務的診所或醫院。  

Read More

你是被擠壓的三明治照顧者嗎?專家授「6錦囊」避免你落入惡性循環

根據2025年1月發表於《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顯示,身兼照顧年長家庭成員者和家長角色的「三明治照顧者」,其身心健康狀況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及生育年齡推遲,越來越多上班族在工作之餘,同時肩負照顧年邁父母或長輩,以及撫養未成年子女的雙重責任。根據2025年1月發表於《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顯示,身兼照顧年長家庭成員者和家長角色的「三明治照顧者」,其身心健康狀況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 三明治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明顯下降 超過20小時更可能惡化 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者分析《英國家庭縱向研究》,2009年至2020年間約2,000名三明治照顧者與2,000名非三明治照顧者的資料,受試者平均年齡36.8歲。透過問卷調查,追蹤兩組對象為期九年的健康狀況,特別是成為三明治照顧者之前、期間及之後的變化。研究發現,與非三明治照顧者相比,三明治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下降,特別是那些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的人,在此轉變過程中健康出現惡化的情況。 擴大喘息服務 守護照顧者身心健康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明,面對台灣家庭結構轉變與高齡化加劇,民眾普遍生育年齡延後,成為三明治族的比例可能增加,我們應開始正視這個世代產生的健康風險,並思考如何在制度與社會層面,例如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等,為他們提供更有持續性的支持,避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預防三明治照顧者 6錦囊避免心理健康惡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可透過六個方法預防「三明治照顧者」心理健康在工作與照顧的循環中惡化: 一、認清事實:隨著時間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越來越需要被照顧,認清現況是找到心理平衡的關鍵。 二、相信自己:已盡力在照顧孩子與父母親中做最好的安排,不需感到歉疚。 三、維持規律:安排陪伴孩子與照顧父母的時間,建立彼此互動與生活的節奏感,提升效能。 四、支持系統:除了應用政府相關資源,和朋友、兄弟姐妹、鄰居等,平常即有良好互動,成為自己安心的後盾。 五、覺察警訊:當處於焦慮,不再從照顧中獲得幸福感,甚至影響睡眠、工作頻頻失誤……都是不勝負荷的警訊。 六、放鬆時間:每天不忘利用一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鬆,每周安排固定運動的時間,自我照顧。 雇主理解與支援三明治照顧者 與員工一起達到雙贏 葉雅馨提醒雇主,幫助員工做好工作同時也顧好家庭,是經營幸福企業的基本功,企業主可站在支援的角色,協助「三明治照顧者」員工調適紓解壓力,有助提升工作效能。在工作上給予寬容,特別在工作量的調整、提供彈性上下班、必要時休假,不帶著斥責或另眼評斷,避免員工因請假產生另一種壓力。  

Read More

讓部桃提前感受護師節祝福 桃園基金會、宮廟溫馨贈禮品

蘇家明及大廟景福宮,特別在護師節前夕親自前往部桃捐贈禮品。(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國際護師節將於5月12日到來,在這充滿感謝的時刻,桃園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同時也是桃園市土地公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的蘇家明及大廟景福宮,特別在護師節前夕親自前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捐贈禮品,鼓勵優良護理人員並向護理團隊致上敬意與鼓勵,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蘇家明表示,自己從政超過三十年,歷經多項公職,深知護理人員在第一線的艱辛,特別是家中也有親人在醫院服務,更讓他感同身受。他說,「護理人員長年在高壓環境下工作,承擔大量照護責任,往往是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趁著護師節前夕,希望透過這些醫療清潔用品,傳遞社會的感謝與支持。」 部桃護理部主任陳素里也對蘇家明的善舉表達感謝,認為這不僅是實質的物資捐贈,更是對護理工作的肯定與鼓舞。她坦言,護理工作充滿挑戰,日夜輪班與高強度的照護需求,讓護理師面臨身心壓力,也常常是離職率偏高的行業之一。陳素里說,「除了社會給予的鼓勵與溫暖,我們也在院內積極打造友善職場環境,從薪資福利到心理支持全面規劃,就是希望留住這群專業又溫暖的力量。」 部桃院長楊南屏指出,醫院持續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條件,推動合理人力配置、提供進修與升遷機會,讓護理師看見職涯未來,同時感受到醫院的重視與關懷。他強調,護理師是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中堅份子,提升他們的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不僅有助於個人身心健康,也能間接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創造醫院、護理人員與病患三方共贏的局面。 隨著護師節到來,這場由社會賢達與醫療院所共同參與的溫馨行動,不僅讓人看見護理職業的價值,也喚起更多人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與支持。部桃護理團隊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將持續守護市民健康,堅守醫療前線的每一刻。

Read More

桃園媽媽桃產季開跑!農業局曝產量預計增2成

農業局特別邀請桃園農漁業、青農及市府各局處等13位優秀女力擔任代言人。(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時序進入五月,母親節即將到來,桃園市復興區「媽媽桃」也進入產季,為推廣在地優質農產,桃園市農業局特別邀請桃園農漁業、青農及市府各局處等13位優秀女力擔任代言人,除了象徵桃園13行政轄區,亦同步宣傳5月10、11日將於中壢銀河廣場登場的「媽媽樂桃桃-好農Go Go購」活動,14日起則在市府前廣場販售,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優質農產,並在溫馨五月向女性夥伴們致上敬意。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每年5月至7月是桃園復興區水蜜桃的產季,五月桃種植中低海拔區域,每年母親節前後為盛產期,栽種的果農也多為泰雅族媽媽們,因此被稱為「媽媽桃」,媽媽桃皮薄、果肉細緻、口感香甜,已經成為拉拉山的招牌之一。媽媽桃種植面積約43.5公頃,產量約294公噸,預計今年產量將增加2成以上;水蜜桃總產量則超過1100公噸。 每年5月至7月是桃園復興區水蜜桃的產季。(圖/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已於4月9日起在「桃園好農」導購網推出媽媽桃預購,提供2盒免運、12粒裝每盒折50元等預購優惠廣受好評,預購數量已突破千盒。5月10、11日兩日農業局將於中壢銀河廣場舉辦「媽媽樂桃桃 好農Go Go購」提供實體展售,讓更多民眾不用上山就能買到正宗拉拉山媽媽桃。此外,水蜜桃實體展售則預計7月於樂天球場及桃園愛買、中壢SOGO百貨販售。 陳冠義表示,桃園女力在農業推動貢獻良多上,像是此屆農漁會改選,女性三首長人數由3人增至7人,成長幅度達2倍以上,展現溫柔堅韌的力量,適逢母親節前夕,農業局特別邀請13位優秀女力,象徵桃園有13個行政轄區,包含復興區農會理事長曾鴻姿、楊梅區農會理事長鄭美英、平鎮區農會常務監事陳繡春、平鎮區農會總幹事葉思瑋、桃園區農會常務監事陳慧娟、龜山區農會常務監事曾素月、桃園區漁會常務監事劉亞琪、桃園果菜公司董事長呂淑真、青年事務局長侯佳齡、原住民族行政局長 巴奈.母路、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復興區青農聯誼會分會長王姿怡、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尤優佳,一同為在地農產行銷。 復興區媽媽桃鮮甜多汁,是母親節贈禮最佳選擇之一,農業局也結合桃園百大青農吳欣蓓以智慧溫室栽培的康乃馨盆花,以7種品種組合而成感恩花禮,呈現桃園市農業充沛的創新能量與多元價值。

Read More

皮蛇疫苗補助來了!桃市114年下半年開打「這年紀」市民受惠

桃市114年下半年開打皮蛇疫苗。(圖/衛生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針對民眾高度關心的皮蛇疫苗(帶狀疱疹疫苗)補助政策,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高度重視,並指示衛生局積極研究推動方案。經過評估,衛生局昨(1)日公告,將綜合各界意見並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預計於114年下半年正式啟動施打計畫,讓符合條件的市民能夠及早預防疾病、保障健康。 衛生局指出,本次補助政策初步規劃對象為設籍桃園市、年滿50歲,並於113年完成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接種,且已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之市民。此政策核心理念在於倡導「主動守護健康,桃園與您同行」,市府將公共資源優先提供給積極參與預防保健的市民,鼓勵市民從日常生活中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主動參與疫苗接種、了解自身健康風險,並提前思考醫療照護選擇。 在疫後社會,疾病防治已不僅依賴醫療體系,民眾的健康素養與行動力成為關鍵,透過鼓勵完成年度疫苗接種及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市府期望提升市民對「預防重於治療」與「醫療自主權」的重視,從而建立更具韌性的健康城市文化。 至於外界對「預立醫療決定書」之認知,且目前簽署過程仍需自費。衛生局局長賈蔚回應,將誠摯接受社會各界的建議,在落實政策前就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推廣與民眾宣導機制進行完善配套研擬。未來政策將兼顧公平性與可及性,讓有意願投入健康管理的市民都能獲得實質支持。 衛生局強調,市府推動疫苗補助政策不僅是預防醫學的一環,更是建立市民健康責任意識的重要實踐。面對人口老化與疾病風險上升,唯有透過政府與市民的雙向合作,才能共同打造一個健康、韌性、永續的桃園。後續相關實施細節,衛生局將於政策定案後另行公告,並透過多元管道加強宣導,協助市民掌握資格認定與接種資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