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喪屍煙彈!違規拒檢加速逃 撞到車子冒煙還不下車

自小客車拒絕桃園分局員警攔查加速逃逸後發生車禍,車子都冒煙了還不肯下車。(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拒絕員警攔查加速逃逸後發生車禍,車子都冒煙了還不肯下車。桃園市桃園區玉山街今(27)日凌晨3時55分許有一台自小客車因違規遭桃園警分局員警攔查,駕駛卻拒檢往八德區方向加速逃逸,一路闖紅燈、蛇行、逆向,相當危險,並於八德區介壽路與建國路口與另台自小客車發生碰撞,車輛引擎室隨後開始冒煙起火,警方趕緊破窗將車上三人救出,熱心民眾也拿滅火器來協助滅火。所幸現場無人傷亡,只是警方在車上起獲俗稱「喪屍煙彈」的二級毒品依托咪酯,以及安非他命,全案依毒品罪依法偵辦。 埔子派出所表示,警員吳俊逸及林陸羿呈今日令陳巡邏時,在玉山街發現一輛自小客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在進行攔查時,該車立即加速逃逸。員警保持安全距離在後尾隨並通報警網支援,該自小客駕駛沿路闖越紅燈、蛇行及逆向行駛往八德區方向逃逸,於八德區介壽路與建國路再次闖越紅燈時,與橫向自小客發生碰撞後停下,員警立即喝令要求車內人員配合受檢,但車內三人拒不開門,此時車輛引擎室冒出白煙且有火光,員警擔心車輛起火危害車內人員生命,立即以警棍破窗將三人拉下車壓制,支援警力迅速趕到協助,熱心民眾也拿來滅火器協助撲滅火勢。 埔子派出所進一步提到,經查車內三人分別為駕駛52歲陳姓男子、乘客35歲溫姓男子、41歲鮑姓男子,員警於車內起獲二級依托咪酯及安非他命等毒品,全案依法移請偵辦。另陳男駕車逃逸過程交通違規部分,員警均已依法告發。 ※桃園電子報提醒您,珍惜生命,遠離毒品!

Read More

左轉車與直行車碰撞 車輛「原地大旋轉」畫面曝

左轉車與直行車發生碰撞,波及到停在路旁的小客車。(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蘆竹區南山路與六福路口昨(26)日晚間23時許發生一起車禍,當時19歲潘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由南山路直行往桃園方向時,與對向31歲王姓男子駕駛左轉長榮路往大園方向之自小客車發生碰撞,波及到停在路邊的一台自小客車,左轉車還在馬路上旋轉好幾圈才停下。蘆竹警分局獲報趕到場處理,所幸當事人都只有輕微擦挫傷。 蘆竹交通分隊表示,該起事故造成潘男、王男身體擦挫傷,所幸並無大礙。經警方到場實施酒測檢查,當事人酒測值測均為0。詳細事故詳細原因,尚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警方呼籲,夜間視線不佳,駕駛人行經路口時切勿搶快,應注意車前狀況減速慢行,待轉車輛應禮讓直行車並評估安全車距,以確保行車安全。

Read More

桃園整體閱讀力表現獲績優肯定 市圖持續以創新帶動閱讀興趣

桃園市首次榮獲直轄市組「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獎項。(圖/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教育部於今(27)日在國家圖書館公布「113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並表揚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及躍升城市,桃園市首次榮獲直轄市組「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獎項,其背後的關鍵因素主要來自於創新活動推廣與跨界整合的多元推廣策略。 市圖館長施照輝指出,近年圖書館除投入經費建置、更新各區圖書館的館舍外,市政府持續編列購書經費,購置各類型圖書、電子書,充實全市公共圖書館館藏,提升館藏數量滿足各年齡層市民的閱讀需求。圖書館積極於閱讀推廣,辦理各式閱讀活動,並推動「讀者創新體驗」計畫,其中包括總館設立的五感療心角落,為讀者提供了心靈上的舒適空間,讓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成為一種情感的慰藉。其次,圖書館積極與在地學校、大專院校、社區、出版社、獨立書店及促參民間機構等合作,展開與41間國小合作的「明日家庭閱讀計畫」,加上「閱讀存摺」、「社區圖書館」、「影展書店新體驗」等的產官學合作模式,打破傳統圖書館的局限,落實「國際化」、「生活化」、「數位化」及「產業化」的多元、開放的閱讀環境。 桃市圖期許成為桃園市最重要的閱讀推手,引導民眾對閱讀產生興趣。(圖/市圖提供) 施照輝表示,圖書館結合跨域整合的創新服務模式與線上社群的強力行銷,讓桃園市不僅提升讀者的回流率,更締造了創新服務的好口碑,例如市圖與比利時在台辦事處及桃園市獨立書店群合作於2025年3月舉辦法語月系列活動,希望透過法語繪本與圖像主題書展、法語電影欣賞、親子手作、創意工作坊等多元形式,向市民介紹法語圈文化的豐富魅力;或是與台灣樂天棒球共同推出以「永續」、「在地」、「運動」、「閱讀觀察」為主題的「親子共讀學習冊」,巧妙地將學生熱愛的棒球元素融入其中,讓閱讀變得更有趣,還可以透過學習冊領取球票兌換券。 市圖期許成為桃園市最重要的閱讀推手,引導民眾對閱讀產生興趣,進而願意借閱、體驗閱讀樂趣,讓這座城市逐漸成為充滿閱讀氛圍的「幸福閱讀城市」。

Read More

違規即停業!桃園33百貨列高風險 江南志強化公共安全監管

江南志說明了桃園未來的都市樣貌不僅只在意表面的繁榮,而且是要這繁榮的價值讓所有市民都能受益。(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的都市發展在綠線捷運、鐵路地下化相繼動工後將會有很大的轉變,張善政市長上任這兩年來其實有許多想法,《桃園電子報》專訪了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他說明了桃園未來的都市樣貌不僅只在意表面的繁榮,而且是要這繁榮的價值讓所有市民都能受益。 在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後百貨公司的安全成為焦點,江南志表示,這部分平時都發局與經發局等相關單位已前往稽查,這次事件後建管單位要更注意一些,這些供不特定人使用的建築物在管理上強度要更強一些,桃園33個百貨公司賣場已列為高風險對象,也對廠商言明,日後只要被查到裝修改建不申報,就是直接處分停業,這件事對民眾來說是不能開玩笑的,而看似嚴厲的處分,其實對守法的廠商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江南志也對廠商言明,日後只要被查到裝修改建不申報,就是直接處分停業。(圖/桃報資料照) 在國土計畫方面,江南志表示,桃園市政府在2022年桃園送過一個方案,是全國第一個送案縣市,張善政市長上任後,都發局把這案子拿出來重新檢視一遍,覺得現在與當時國家政策已經有所變化,因此跟國土署說桃園不急著審,讓我們拿回來檢視後再送,獲得國土署同意,拿回來沒多久中央就通過了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當時桃園的國土計畫完全無法對應,所以跟市長建議全部檢視一遍,用了半年檢討。 在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後百貨公司的安全成為焦點。(圖/桃報資料照) 江南志表示,當初國土計畫只談了工業、產業的發展,劃了比較多的未來發展地區,這次配合高快速路網建設做了些調整下修一些,還有龍科三期,市長指示要想一下竹科那時發展時不好的經驗,竹科當初與周邊配合道路沒有做得很好,導致出了科學園區的交通就沒辦法配套,因此在龍科三期這一帶國土發展計畫就把可發展腹地想的大一點,未來會衍生相關的配套需求等都規劃進去,另外這次也把觀光發展需求納入國土需求,包括大龍門、濱海兩個漁港、北橫等,讓桃園的國土計畫更全面一點。 江南志表示,都市規劃本質上就是帶動都市發展,本來就會帶動都市的土地價值,但現今的觀念都市發展已不是單純發展成繁榮的城市,因為如此最終只會成為少數人的城市,就像台北市捷運蓋的越發達,捷運場站上面的房子越貴,讓越是需要大眾運輸的民眾越住不起,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因此必須透過政策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這利益。

Read More

中路消防分隊前進幼兒園防火宣導 深植學童安全觀念

中路分隊前往桃園市立桃園幼兒園龍岡分班,舉辦清明節防火宣導暨兒童節活動。(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提升幼童防火觀念並宣導清明節期間的消防安全,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中路分隊於今(26)日上午前往桃園市立桃園幼兒園龍岡分班,舉辦清明節防火宣導暨兒童節活動。透過實境模擬、互動遊戲及有獎徵答,讓幼童從小建立防火與避難觀念。 活動中,消防員利用製煙機模擬當雜草火警發生時的濃煙狀況,讓孩童體驗濃煙帶來的視線阻礙,並結合消防局發放的小水袋,讓孩童練習滅火的情境。此外,消防員也透過有獎徵答的方式,向幼童傳授基本防火、逃生與避難知識,並發送小禮物,提高孩童的學習興趣。 消防局發放小水袋讓孩童練習滅火的情境。(圖/消防局提供) 中路分隊長張育瑄表示,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童學習更多有關掃墓祭祖防火觀念,更導入各地山林野火案例,說明造成擴大延燒的危害特性,除了加深孩童防火世界觀,也能將所學知識帶回家中,提醒家人共同注意防火防災安全,進一步強化社會整體防災能力。此外,清明節將至,掃墓不掃興,呼籲應遵守「除草不用火」、「紙錢不燃燒」、「爆竹不燃放」、「菸蒂不亂丟」、「垃圾要帶走」,避免因焚燒紙錢或其他火源不慎引發火災。 中路分隊提到,清明掃墓期間配合環保減少使用火源,墓區提供「以功代金」與「集中燃燒」可以多加利用,掃墓過程確保「人離火熄」,徹底熄滅紙錢等餘燼,避免飛灰引燃雜草導致山林火災,共同維護環境與人身安全,確保清明祭祖平安順利。

Read More

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結果出爐 桃竹苗分署選手展實力摘7金

吳昱辰與陳翰漳憑藉著出色的默契合作與熟練的技術,在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中脫穎而出。(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青少年組於今(26)日公布競賽成績,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共有57名青少年選手,參加10個職類的比賽,勇奪7金、4銀、2銅及10優勝的佳績,培訓選手特別在「自主移動機器人」及「漆作裝潢」職類中展現優異成績;緊接著青年組競賽將於27日至28日登場,歡迎大眾持續關注比賽並為選手們加油,見證他們的精彩表現。 桃竹苗分署提到,該署培訓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職類青少年組選手吳昱辰與陳翰漳,目前就讀君毅高中一年級,他們憑藉著出色的默契合作與熟練的技術,在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中脫穎而出,展現精湛的自主移動機器人操作與程式設計能力,榮獲金牌。吳昱辰自幼對機械與電子電路充滿興趣,父親常帶著他拆解舊電器,讓他從小培養動手實作的能力,國中時,他參加職業體驗課程,發現這項興趣能成為專業技能,因此帶著滿腔的熱情投入機器人相關競賽領域;而另一位選手陳翰漳,則因從小熱愛遙控玩具,對機器人的操控與組裝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踏上競賽之路。在學習過程中,他不僅精進機器人組裝與操作技術,更培養了競賽策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備戰分區賽,兩人投入大量時間練習,寒假期間更到桃竹苗分署接受密集培訓。(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為了備戰分區賽,兩人投入大量時間練習,寒假期間更前往桃竹苗分署接受密集培訓,指導老師謝道明表示,訓練重點除了精進技術外,還特別強化抗壓能力與臨場應變技巧,透過模擬突發狀況提升選手的實戰經驗。此外,由於青少年組選手年齡約在13至15歲,透過團體培訓也能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未來將有助於學業與日常生活中。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指出,分署多年來致力於技能扎根,每年透過校園巡迴講座、手作體驗及國手經驗分享等活動推廣職涯教育,發掘具潛力的青少年並提供培訓資源,鼓勵參與競賽。今年分署培訓選手的得獎人數大幅成長,充分展現技能教育向下扎根的成效。他也特別恭喜所有獲獎選手,並對訓練團隊與選手們的努力與卓越表現深感榮耀。賴家仁期許選手們能在全國賽再創佳績,為桃竹苗分署及母校爭光。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青少年組英雄榜已公告於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及桃竹苗分署官網的最新消息專區。  

Read More

扯!遭泳池吸水孔吸住背部瘀青 黃瓊慧要求桃園體育局加強管理

蘆竹國民運動中心兒童池吸水孔吸力過強,導致民眾背部瘀青。(圖/翻攝自黃瓊慧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一名母親本(3)月21日在蘆竹國民運動中心的兒童池陪孩子玩時,吸水孔吸力過強,導致該名母親背部被吸住,無法自行脫困,請孩子協助呼救後才獲救,結果背部留下大片瘀青。對此,民進黨籍市議員黃瓊慧要求體育局加強管理、巡視設備,也應負起賠償責任。體育局則回應,已要求該中心務必落實改善,該局亦有聯繫民眾慰問及協助保險理賠事宜。 黃瓊慧說,她接獲該名母親陳情,日前在蘆竹國運中心兒童池陪孩子玩,結果突然被泳池排水口吸人,背部被吸出一個超深的印痕,真的非常危險。該案發生在兒童池,如果連成人都會突然被吸入無法脫離,小孩怎麼辦?黃瓊慧質疑,事發後該運動中心還持續開放,「有沒有請廠商來調整吸水幫浦?是故障還是其他原因?」國內國外都曾發生排水口吸人導致溺斃的案例,不可不慎,請體育局務必加強運動中心管理及巡視設備,也需負起相關賠償責任。 對此,體育局回應,蘆竹國運中心現由該局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委由長佳機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管理,有關該中心發生兒童池吸水孔吸力過強一事,體育局及中心均深表歉意。 體育局表示,經查該中心開館以來未發生過類此事件,當天兒童池開啟花灑戲水設施,研判民眾當時靠在池邊花灑吸水孔上,以致花灑的吸力太強造成背部瘀青不適。中心第一時間立即關閉花灑,並檢修設施無異狀,為確保使用安全,已於現場擺放立牌公告警示,安排人員加強巡邏與提醒,並與機電人員評估研議減少吸力之改善方案。 體育局表示,該案除要求中心務必落實改善,也要持續關心民眾復原情形,體育局亦有聯繫民眾慰問及協助保險理賠事宜,為避免再有民眾因吸水孔吸力過強受傷, 將責請各中心全面檢視注意吸水孔吸力狀況,避免類此情事發生。

Read More

桃警邀受害者現身說法 揭穿假投資詐騙詭計

民眾可透過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網站了解最新詐騙手法。(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警察局為強化民眾防詐意識,於今(26)日舉辦「打詐儀錶板暨地籍異動即時通阻詐記者會」,透過搭建桃園地檢署、桃園市地政局及警察局之橫向聯繫管道,以有效防堵詐騙集團誘導民眾將不動產設定抵押借款,並公布近期詐欺案件趨勢與打擊成果,並邀請受害者「F小姐」現身說法,分享其遭遇假投資詐騙的經歷。警察局副局長劉印宮表示,民眾可透過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網站了解最新詐騙手法,提醒親友共同防範詐騙,以降低受騙風險。 根據桃市警局統計,今(114)年2月受理詐欺案件共1246件,財損金額6億3847萬餘元,較今年1月同期,案件減少310件、下降19.9%,財損減少3億4,232萬餘元、下降34.9%。桃園警方將打擊詐欺列為治安重點,今年1至2月共查獲詐欺集團55件、犯嫌412人,查扣不法所得3613萬餘元,較去年同期查扣增加2336萬餘元。此外,警方與金融機構合作攔阻詐騙匯款金額達1億7462萬餘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364萬餘元;另桃市刑事警察大隊於今年2月間查獲林姓嫌犯等詐欺犯罪集團查獲現金700萬餘元、汽車1輛等,展現警民合作的堅實成果。 警方表示,今年2月以假投資詐騙254件高居前五大詐騙類型之首,財損金額高達3億3695萬餘元,記者會中並邀請假投資詐騙受害者F小姐預錄影片分享遭遇。F小姐說,詐騙集團透過通訊軟體LINE假裝為投資專家,聲稱可協助操作虛擬貨幣獲取高利潤,再引導她前往指定地點交付現金給詐騙集團車手,致使她損失五百多萬元。最後因警方、銀行行員之勸阻提醒,加上她瀏覽「打詐儀錶板」案例,發現案情雷同,才確認自己遭到詐騙。 警方提醒,只要聽到「高獲利,低風險」、「投資匯款輕鬆賺」,都是假投資詐騙的關鍵字。切勿輕信來入不明投資管道,慎選投資平台,如果有遇到類似案件,可以尋求警方協助或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

Read More

五成孩子憂鬱?爸媽「精神不當對待」成重傷

原生家庭對待與互動經驗影響日後為人父母對待子女方式甚深,能覺察並轉化過往經驗的影響,是父母教養子女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年兒少受「精神不當對待」佔比約5%,然以行為包含忽視、恐嚇、隔離、貶損、誘導偏差、目睹暴力等樣態來看常見並不陌生,而當伴隨其他類型暴力出現,或因無外顯傷勢,就難立即發現。 父母兒時受精神不當對待 影響未來教養子女模式 家扶基金會《兒少時期受教養情形調查》指出,有超過七成五認為這些負向的教養行為是不合適的。調查亦顯示,近九成家長曾以負向行為對待孩子,佔比依序為57.7%「在孩子面前與他人爭吵」、55.6%「忙碌自己的事情,不會注意或回應孩子」、55.3%「表現出討厭孩子的行為或表情」、42.0%「期望孩子難以達成的目標」,上述行為也與兒少表達經常受家長負向對待行為較高佔比者相似,且反覆的發生頻率亦有傷害兒少心理的疑慮。 此外,調查顯示,兒少時期有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的家長,在教養子女上亦有精神不當對待行為的疑慮也較高。原生家庭對待與互動經驗影響日後為人父母對待子女方式甚深,能覺察並轉化過往經驗的影響,是父母教養子女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以負向行為對待孩子 近五成孩子自覺「憂鬱」 調查也發現,逾三成五(35.5%)兒少有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進一步了解這些兒少,近五成(47.8%)在近一周內自覺有「憂鬱」的情形;近六成(57.6%)會「睡不好」;超過三成(35.9%)曾感到「想不開,甚至想死」,這些傷害兒少的黑數亟需重視。上述情形發生機會及頻率,皆遠高於無遭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經驗之兒少。負向情緒、社交不安及心理疾病徵兆等狀態不易適當調節,對兒少而言更是如此,需特別關注長期累積加重影響所造成嚴重性。 桃園家扶中心李暐柏督導分享,調查顯示,六成於兒少時常被正向教養,超過八成覺得自己有價值、被愛、被支持、被尊重、安全的正向感受。若是能更進一步瞭解孩子各年齡的發展狀況、需求與任務,透過傾聽、溝通及理解,降低情緒語言的出現,相信無論孩子行為改善以及親子關係都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的。 關注精神不當對待、重視孩子傷害 勿成為潛藏暴力黑數 少子化趨勢,每一位孩子更應該被寶貝呵護,但兒少遭不當對待的憾事卻不斷發生,祈求平安健康長大,對孩子是如此地不容易!家扶基金會董事長劉邦富強調,精神不當對待因難立即發現,或需要較多時間觀察,甚至對行為人而言,會因程度輕重、頻率多寡,或認為沒有傷口應不構成虐待,而忽視對孩子傷害的嚴重性,成為潛藏的暴力黑數,所以更需要你一起關注與重視。  

Read More

腹瀉不敢吃東西怕「越吃越拉」?喝運動飲料補電解質?醫破解5大迷思

臺中榮總大腸直腸科陳志典醫師指出,有些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反而可能導致腹瀉症狀加劇,他也為民眾破解5大錯誤迷思,幫助大家正確應對腹瀉問題。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近期全國腹瀉就診人數仍高,坊間經常能聽到,出現腹瀉症狀時就要禁食,不然腹瀉會更嚴重,也有人認為拉肚子就是排毒,無須治療,或是自行吃止瀉藥即可。對此,臺中榮總大腸直腸科陳志典醫師指出,有些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反而可能導致腹瀉症狀加劇,他也為民眾破解5大錯誤迷思,幫助大家正確應對腹瀉問題。 迷思1:腹瀉是「排毒」無須治療?醫:「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 有些人認為腹瀉是排毒的過程,應該讓身體自行將引起腹瀉的物質排乾淨。陳志典醫師表示,持續的腹瀉不僅會損害腸胃道,還可能導致嚴重的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甚至進一步影響心血管和腎臟功能。若腹瀉超過48小時,或伴隨發燒、血便、劇烈腹痛等症狀,患者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以防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迷思2:要禁食讓腸胃休息?長時間禁食將延緩腸道修復! 「腹瀉時要完全禁食,讓腸胃休息」則是另一個常見迷思。許多人在腹瀉期間不敢進食,擔心「越吃越拉」,但陳志典醫師指出,長時間的禁食實際上會延緩腸道修復,適當進食、補充營養與水分才能幫助加速恢復。他也提醒,在腹瀉期間應避免攝取油膩、辛辣、乳製品等刺激性食物,但可以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飯、稀飯、白吐司或蘋果泥等,幫助腸胃道逐步修復。 迷思3:喝運動飲料補水?含糖量高可能反加劇腹瀉! 陳志典醫師說明,雖然運動飲料確實能夠補充電解質,但市售的運動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糖分,反而可能增加腸道的滲透壓,導致腹瀉情況惡化。陳醫師建議,若想要補充電解質,民眾可選擇電解質補充液或米湯,切記避免飲用含糖的運動飲料。 迷思4:自行吃止瀉藥緩解腹瀉?抑制腸道正常蠕動 恐延長感染時間 許多人會在出現腹瀉症狀自行購買止瀉藥服用,希望腹瀉趕快停止。但陳志典醫師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尤其當腹瀉是因為細菌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導致時,止瀉藥會抑制腸道的正常蠕動,導致病原菌滯留在腸道內,無法被排出體外,反而可能延長感染時間、加重病情。 迷思5:喝牛奶助腸胃修復?「暫時性乳糖不耐症」加重脹氣、腹瀉! 有些人可能想靠喝牛奶補充營養,幫助腸胃修復,但乳製品可能導致「暫時性乳糖不耐症」,讓腹瀉更為嚴重!陳志典醫師解釋,腹瀉後腸道的乳糖酶活性可能會下降,使腸道無法有效分解乳糖,這時攝取乳製品可能導致脹氣,甚至加劇腹瀉症狀。因此,在腹瀉期間應避免飲用牛奶、優酪乳、奶茶等乳製品,應等到腹瀉症狀完全緩解後,再逐步恢復攝取,讓腸道有足夠時間恢復正常功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