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好FOOD有!「五星美食探險」開跑 旅客打卡享專屬優惠再抽精美好禮

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桃機好FOOD有 五星美食探險去」活動。(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傅聖仁 為回饋旅客對於桃園機場的支持,機場公司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推出2024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桃機好FOOD有 五星美食探險去」活動,旅客在桃園機場餐廳消費時,只要出示餐廳Google Map地標打卡畫面,即可享有機場專屬優惠,另外耶誕跨年期間(12月17日至1月1日)加碼贈,只要在機場餐廳消費套餐組合,即可獲得精美伴手禮乙份,數量有限贈完為止。誠摯邀請旅客來桃園機場享受豐FOOD美味的旅程。 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桃園機場旅運量持續成長,2024年1至11月客運量4,090萬6,058人次,約為最高峰2019年同期的92%,因應旅客需求及接軌國際,桃園機場持續升級機場餐飲及購物體驗,在數位化的時代,民眾習慣透過網路搜尋各地美食,本次推出美食嘉年華活動,結合國際通用的Google Map來設計回饋優惠,旅客於點餐時向服務人員出示餐廳Google Map互動畫面,即可獲得機場專屬優惠,讓國內外旅客都能輕鬆品嚐,期望藉由旅客的分享與宣傳,讓更多民眾了解桃園機場多元「食」力。 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桃園機場旅運量持續成長,2024年1至11月客運量4,090萬6,058人次。(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桃機好FOOD有 五星美食探險去」記者會,共計10間機場餐飲業者於現場擺設攤位提供餐點展示及試吃品;活動也邀請型男大主廚的陳昆煌Jerry主廚分享私藏的機場一日三餐,還有廚師亂打秀開場表演,視覺味覺一次滿足;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也穿上廚師圍裙化身5星特級廚師,帶領大家一起踏上桃園機場美食尋寶探險之旅,至各攤位巡禮,向民眾及活動貴賓介紹機場特色美食。 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桃機好FOOD有 五星美食探險去」活動。(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國際航空旅運熱絡,桃園機場客運量上揚,轉機旅客成長,機場公司優化餐飲服務,繼冠軍咖啡及米其林推薦小吃進駐後,今年新引進500碗人氣店家「吳姳麵館」,並增設智能熱食自動販賣機全時段供應,及導入自助點餐機節省排隊時間,提供中西日韓南洋等多元餐飲選項滿足旅客味蕾;同時積極升級旅客服務,包括免費淋浴間、按摩椅、親子遊憩區、綠能智慧廁所及多功能哺集乳室,滿足不同族群旅客需求。未來將持續以旅客為中心,打造舒適、高效及便捷的機場體驗。 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桃機好FOOD有 五星美食探險去」活動。(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今日活動包括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德、副總經理孫宏彬、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期安、桃園國際機場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建廷、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誌賢、采盟股份有限公司協理何秀芬及誠盟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徐瑞美等一同出席共襄盛舉。

Read More

將書香傳入偏鄉角落 桃園在地企業暖心捐行動圖書車

宏致電子公司為桃園在地企業,長期關心社會公益,自2016年起,已捐贈多部行動圖書車至偏鄉地區。(圖/桃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立圖書館今(17)日上午迎來一部嶄新的行動旅讀圖書車,這部由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圖書車,將為市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捐贈儀式於在新屋區社子國小舉行,教育局長劉仲成代表,接受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捐贈行動書車1輛予桃市圖。宏致電子公司為桃園在地企業,長期關心社會公益,自2016年起,已捐贈多部行動圖書車至偏鄉地區,幫助當地學童和市民接觸更多的閱讀資源。今(113)年,宏致電子再次捐出這部特殊設計的行動旅讀圖書車,並將其命名為「許禮盛號」,這是以公司優良員工的名義捐贈,旨在激勵員工關心社會並參與公益。 宏致電子董事長袁万丁表示,這輛行動圖書車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穿越狹小的道路,將圖書資源帶到偏遠地區,並提供學童和市民更多接觸書籍的機會。這部車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公益的象徵,讓更多地方的孩子和家庭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 此次捐贈的圖書車以「行動旅讀」為概念進行設計改裝,提供陽傘及露營桌椅、熱水瓶及杯組。(圖/桃市圖提供)   劉仲成指出,桃市圖目前擁有9輛行動書車,服務遍及全市13個行政區,去年已累計行駛了39萬6720公里,駐點2354場次,借閱書籍達到9萬212冊。這些行動圖書車承載著教育與社會公益的使命,將圖書資源帶到了市民的身邊,特別是在偏鄉地區,提供了平等的學習與閱讀機會。每一台行動圖書車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社會正向力量的傳遞者。 桃市圖館長施照輝提到,此次捐贈的圖書車以「行動旅讀」為概念進行設計改裝,提供陽傘及露營桌椅、熱水瓶及杯組,讓市民享受閱讀同時,還能自備茶點,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 桃市圖說明,此次捐贈儀式選擇在新屋區社子國小作為活動地點,該校是圖書館推廣明日家庭閱讀重點學校,也是教育部113年度「閱讀磐石獎」獲獎學校,同時更是全桃園唯一榮獲台美生態三面綠旗學校,在推動閱讀與環境教育具有相當亮眼成績。

Read More

持續守護民眾健康45年 部桃種羅漢松傳遞永續發展理念

大家共同種下象徵醫院深耕社區使命與永續發展承諾的羅漢松、梅樹,以及45顆小樹苗。(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為慶祝創院45周年,於今(17)日上午10時舉辦「感恩桃醫45 永續深耕守護」院慶植樹儀式,特邀請各級長官及貴賓到場,共同見證醫院45年的努力與成長。儀式中,大家共同種下象徵醫院深耕社區使命與永續發展承諾的羅漢松、梅樹,以及45顆小樹苗,以植樹行動傳遞醫療結合環保、守護健康與自然共存的理念。 部桃院長楊南屏指出,此次選擇的樹種別具象徵意義。羅漢松四季常青,象徵醫院45年來堅守守護民眾健康的初心,並展現穩健發展的精神;梅樹則以其傲雪凌寒的特質,象徵醫療團隊面對挑戰時不屈不撓的毅力,並為社區注入生機與希望。此外,楊南屏也說明,45顆小樹苗寓意著醫院的成長與茁壯,喻示桃園醫院未來持續守護民眾健康、耕耘永續發展的承諾。 衛福部醫福會副執行長賴慧貞致詞表示,醫療機構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和邁向淨零排放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部桃多年來以多元化的急重症醫療服務為基礎,透過提升醫療效率與資源管理,不僅增強了桃竹苗地區的醫療可近性,更在推動ESG方面走在前列,為永續醫療提供了範例。 楊南屏強調,醫院在急救與癌症診療領域取得卓越成績,並通過跨專業合作與資源整合,實現全人照護的理念。未來,醫院將以病人身心靈健康為核心,致力於提供尖端醫療技術與個性化關懷,成為全民的健康守護者。回顧創院45年歷程,部桃始終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專注於提升醫療品質與服務深度。從硬體設備的擴建到軟實力的提升,醫院持續創新與優化,為不同年齡層及族群提供最適切的治療方案。同時,醫院也通過植樹活動,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楊南屏感性地說,部桃這45年的努力,凝聚了無數醫療人員的心血與付出,更承載著民眾的信任與支持。未來將繼續以「感恩桃醫45 永續深耕守護」為目標,在醫療與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社會各界共同邁向下一個光輝里程。

Read More

赴日前必知!「蘋果病」究竟是什麼?症狀、預防方式一次看

日本近期「蘋果病」疫情逐漸升溫,赴日民眾要多加留意!綜合日媒報導,疫情主要於關東地區流行,東京都政府公告指出,12月1日當週新增病例796例,是1999年以來的新高,神奈川、千葉和埼玉三縣的病例數也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均已發布疫情警報。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日本近期「蘋果病」疫情逐漸升溫,赴日民眾要多加留意!綜合日媒報導,疫情主要於關東地區流行,東京都政府公告指出,12月1日當週新增病例796例,是1999年以來的新高,神奈川、千葉和埼玉三縣的病例數也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均已發布疫情警報。蘋果病專家、日本婦產科傳染病學會理事長山田秀人指出,蘋果病疫情可能延燒至2025年,提醒民眾務必採取預防措施。 根據《每日新聞》報導,截止12月1日當週,全國約3000家醫療機構通報病例數已逼近10年來最高峰。首都圈之外,栃木縣、群馬縣、茨城縣等地也有病例通報。山田秀人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指出,孕婦首次感染時,有6%的機率會導致流產或死產,4%會出現胎兒貧血或水腫;日本孕婦有抗體的比例為20至50%,意味著超過一半的孕婦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兒童感染臉頰紅紅像蘋果 成人會關節痛 「蘋果病」究竟是什麼呢?蘋果病又稱傳染性紅斑症,是一種由微小病毒B19引起的傳染病。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對健康的人而言,感染蘋果病一般沒有任何症狀,輕微症狀則有發燒、頭痛、咳嗽、喉嚨痛等,與感冒類似。 日媒指出,2024年以來,95%以上的蘋果病患者年齡在9歲以下。兒童感染蘋果病,最明顯的症狀為臉部出現紅疹,臉頰會紅紅的、像被打了耳光一樣,胸部、背部、四肢也可能會出現。紅疹通常在感冒症狀的幾天後出現,患處可能會發癢,7至10天內會消失,但也可能持續數週。 此外,成人若感染蘋果病,部分人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和腫脹,好發於手、腳和膝蓋,其中以女性較為常見。疼痛會持續1至3週,也可能持續數月,但一般而言不會有長期影響。 阻蘋果病傳播靠自我防護 3族群要特別注意 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資料顯示,感染蘋果病痊癒後即可獲終身免疫,未來不會再感染。但除了孕婦感染蘋果病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外,對於慢性貧血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族群,如癌症、愛滋病,以及曾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仍有引起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務必要提高警惕。 蘋果病目前沒有相應藥物跟疫苗。山田秀人指出,微小病毒B19存在於感染者的唾液和鼻涕中,在紅疹出現前具有傳染性,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以及透過感染者使用過的餐具、用具等接觸傳染。 美國CDC也對蘋果病的預防方式提供建議: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落實正確的洗手技巧,尤其在幼兒園和醫療機構中要經常洗手。 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表面,例如扶手和門把手。 2. 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3. 當出現呼吸道症狀時,立即採取措施防止病毒傳播。

Read More

父母身高不到160 小四男童靠這招長到175公分圓籃球夢!

陳信宏醫師表示,生長激素是一種影響生長發育的賀爾蒙,由腦下垂體分泌,顧名思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頭細胞生長,對於生長板尚未癒合的兒童與青少年,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頭拉長,進而長高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家長的遺傳基因是決定孩子身高的關鍵之一,小學四年級的小明從小個子就比同學矮小,喜愛運動的他即使每天早睡早起、注重飲食均衡,身高也永遠是班上最矮的,父母因此帶他前往小兒門診就醫。經醫師評估,雖然小明每年都以4公分的速度穩定長高,但在爸爸160公分、媽媽150公分的前提下,小明預測的成人身高僅有160公分左右,讓喜愛打籃球的他灰心不已,所幸後來經過生長激素治療四年後,成功長到175公分,順利擺脫矮人一等的宿命。 生長激素影響身高 骨齡密合前有機會再衝刺 負責收治該名患者的小兒科診所陳信宏醫師表示,生長激素是一種影響生長發育的賀爾蒙,由腦下垂體分泌,顧名思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頭細胞生長,對於生長板尚未癒合的兒童與青少年,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頭拉長,進而長高。一般來說,男性生長板閉合時間約在骨齡16歲時,女性則在骨齡14歲左右。假如在此之前,生長激素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長不高或生長的速度落後同齡人,必須透過額外施打來促進骨頭生長。 生長激素缺乏者 把握黃金治療期助力長高! 想要藉由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GH)來長高,時機很重要!陳信宏醫師說明,治療之前,必須先抽血檢測生長激素是否缺乏,再照X光確認骨齡,只有在生長板還未癒合之前施打才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生長激素在晚上九點到半夜一點睡覺時分泌最旺盛,建議每天晚上睡前注射效果較顯著,可施打在大腿、腹部等神經較不敏感的部位。雖然需要每天皮下注射來補充,但不少病人主述,因注射針頭很細,施打時幾乎沒有疼痛感,許多本來害怕打針的孩子甚至可以自己注射。 從事生長激素治療超過十年,陳信宏醫師服務的個案不在少數,他提到,從過往的臨床經驗觀察,病人施打生長激素後,一年約可長高8~10公分,甚至還有不少一年長高12公分的案例,他的患者平均每人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時間約2~3年,長到理想身高後即可結束療程。 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體重過重,建議立即就醫評估! 身高成長一輩子只有一次,錯過黃金期想要再長高幾乎不可能,等到青春期才介入治療,可以增長的幅度有限。陳信宏醫師提醒,6~12歲是兒童身高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留意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生長狀況,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體型總是比同齡矮小,就應提高警覺。此外,體重過重、發育早熟也會影響身高發展,建議不妨參考政府公告的兒童生長曲線,養成每三個月到半年替孩子量一次身高的習慣,不論長得太快或太慢,都應保持警覺心,立即前往兒童門診進行專業評估。 睡錯時間沒用!晚上11點前就寢才能長高 飲食方面,陳信宏醫師強調,甜食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應減少攝取,同時補充足量的鈣質、蛋白質、維他命D與鋅等營養素。多做含跳躍動作或好氧量較高的運動,像是打籃球、羽球、跳繩、跳舞等都可以刺激生長加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早睡!」建議每日就寢時間應在晚上10點前或更早,並確保每天睡足8小時,才能讓孩子一瞑大一寸。

Read More

眠豆腐捐40套寢具 桃消大林分隊:繁重勤務後能獲得更好的休息

眠豆腐向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大林分隊捐贈40套床墊及枕頭等寢具。(圖/大林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消防人員須於消防隊內待命並隨時面對突發狀況,消防廳舍對他們來說,猶如是「第二個家」。針對消防員的辛勞與需求,台灣知名床墊品牌「眠豆腐」今(16)日向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大林分隊捐贈40套床墊及枕頭等寢具,希望藉此提升消防員的睡眠品質,讓他們能在繁重的勤務後,擁有更好的休息與恢復時間。 大林分隊表示,消防人員須於消防隊內待命並隨時面對突發狀況,消防廳舍對他們來說,猶如是「第二個家」。但在這特別的第二個家中,消防員無論是從處理業務、戰技及戰術訓練等專業訓練,到日常生活的用餐、盥洗及睡眠,每當警報響起,無論處於何種狀況,消防員必須立即放下手邊的一切,火速前往現場處置。這樣高度緊張的工作壓力,長期以來容易導致身心疲憊,尤其是遇到深夜出勤的睡眠中斷與返隊後失眠問題,成為每位消防員不得不面對的困擾。這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影響到工作表現。因此,改善消防員的睡眠品質,對他們的健康與職業表現至關重要。 眠豆腐希望能藉由捐贈自家精心研發的高品質床墊與寢具,改善消防員的休息環境。(圖/大林分隊提供)   眠豆腐總經理林煜翔提及,作為在地企業,他對消防員的辛勞與風險有深刻的理解。消防員在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僅要面對充滿危險的環境,還經常需要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眠豆腐希望能藉由捐贈自家精心研發的高品質床墊與寢具,改善消防員的休息環境,幫助他們在繁重的工作後能夠快速恢復體力,保持最佳狀態,繼續守護市民的安全。 大林分隊長洪榮蔚說,十分感謝眠豆腐對消防員的關心與支持。自從去年眠豆腐捐贈給茄苳與八德消防分隊後,今年再次主動聯繫大林分隊,詢問需求並捐贈床墊,這份暖心讓全隊人員感到非常溫馨。聽到能更換為高品質床墊的消息,大家都十分高興,這將有助於他們在繁忙的工作後,能夠獲得更好的休息和恢復。

Read More

桃竹苗分署輔導新屋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推動藻礁生態環境教室

桃竹苗分署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導入諮詢輔導,協助桃園新屋永興社區發展協會,推動永續發展目標保育海洋生態。(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勞動部推動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透過補助民間團體,協助其打造有利於社會創新發展之環境,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並幫助失業者及特定族群重返職場,持續為中高齡、原住民、二度就業婦女或身心障礙者等族群培養再就業能力,進而提供民眾穩定就業。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進一步透過諮詢輔導機制,協助執行單位釐清問題、提供具體發展建議及連結相關資源,提升執行效能,幫助單位解決實際挑戰。桃園新屋永興社區發展協會便是其中一個成功案例,在團隊協助下,實現環保教案的創新改造,迴響良好。 桃竹苗分署表示,永興社區發展協會自108年起接受桃竹苗分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補助,是以藻礁生態環境教室為核心,結合觀新藻礁、河口濕地與百年古厝等在地資源,打造出具環境教育認證的自然教育基地,並結合推動社區輕旅遊,促進在地人文、地景及生態的開發,提供留鄉青、壯年里民就業機會。此次,透過桃竹苗分署的社會創新特別輔導活動資源挹注,邀請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團隊協助,全面改編協會既有的「千年之戀-藻礁生態環境教室」教案,導入保育及永續SDGs理念,使教案更貼合現行課綱的核心精神,貼近學校與民間單位之環境教育需求。此外,更完成了6位導覽老師的專業培訓,並邀請新屋區永安國小師生參與教案的改編及走讀,獲得師生的高度肯定,整體滿意度高達98%。 桃園新屋「永興社區發展協會」規劃環教課程,導入保育及永續SDGs理念,領學童認識海洋與自然環境。(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指出,與傳統的一對多導覽形式不同,改造後的教案融入了全新的互動式概念,參與者將化身研究小隊的科學家,每一位都要完成分配的「研究任務」,在趣味探索中學習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及生物數據收集等知識,特別適合國中小學生,學校或單位如有興趣,可至永興社區發展協會臉書查詢,或電洽03-4863911。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透過諮詢輔導機制,協助單位整合產業、產品、人力等資源,能有效活化民間單位,並激發社會創新及地方創生的多元發展,實現促進就業的良性循環。想進一步了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可至桃竹苗分署官網或社會經濟入口網站查詢。

Read More

桃捷綠線成果展即起至明年1/3登場 見證桃園軌道建設發展

桃園捷運綠線113年成果發表會暨成果展開幕。(圖/李春台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16)日於市府辦理「桃園捷運綠線113年成果發表會暨成果展開幕」,該成果展將自即日起持續到1月3日,與市民分享捷運綠線的成果,並與軌道工程相關單位分享及探討捷運綠線的施工經驗。 桃園市長張善政在開幕活動上表示,桃捷綠線工程在過去兩年有了非常多重大突破,像是今年完成了桃園115年通車路段六條隧道貫通、八德段一條隧道貫通、北段高架橋梁合龍及軌道鋪設,還有即將於年底抵達的首列捷運綠線列車…等。在市府團隊、施工廠商、第一線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順利朝捷運綠線115年完成北段7站的坑口站至藝文中心站通車、117年再延伸通車至景福宮站、119年主線全線通車、121年支線通車目標前進。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桃捷綠線工程在過去兩年有了非常多重大突破。(圖/李春台攝)   捷工局說明,市府為建置完善的桃園捷運路網,將路網推動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三心六線」除了桃園捷運綠線正在施作中,機場捷運延伸線已通車至A22站;桃園鐵路地下化中,桃園、中路、中原及中壢四座車站陸續於今年開工;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於去年12月經行政院核定,捷運棕線計劃也於今年3月經行政院核定,兩條捷運線預計於明(114)年動工。第二階段路網,則在三心六線基礎下增加11條潛力路線,目前捷運綠線延伸大溪、青線、橘線刻正辦理可行性研究,桃園軌道路網正一一實現中。 桃園市捷工局長劉慶豐邀請市民了解桃園捷運建設的各項重要歷程、工程特色、克服困難及工程進度,一起見證桃園軌道建設發展。(圖/李春台攝)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為了與大家分享這些成果,特別舉辦「桃園捷運綠線113年成果發表會」,針對階段性成果提出成果展示及說明,透過研討會與捷運工程相關專家及工程單位分享軌道工程技術,以推進軌道技術發展。此外,捷工局也在市府一樓辦理「捷運綠線113年成果展」,將捷工局的2年成果,捷運綠線3項特色、4項全國第一及面對的5項挑戰等成果,向市民朋友說明,展覽將持續到1月3日,邀請桃園市民了解桃園捷運建設的各項重要歷程、工程特色、克服困難及工程進度,一起見證桃園軌道建設發展。

Read More

桃兒美館舉辦「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 即起至12/15憑這些東西換好禮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歡迎大家參觀「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從閱讀中吸取滿滿新鮮空氣與芬多精。(圖/桃美館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在山丘造型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裡,竟然出現一片翠綠山景,這些大大小小的山中究竟藏了什麼樣的好東西?在這個涼爽美好的季節裡,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歡迎大家參觀「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從閱讀中吸取滿滿新鮮空氣與芬多精,聽聽與山有關的故事,感受山林的多種面貌。 兒美館表示,該館3樓兒童藝術圖書空間目前舉辦「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精選38本山林主題繪本,並區分為「火山歷險記」、「深山裡的空氣」、「山林中的人們」、「告訴我山的事」、「山裡來的故事」、「通往山林國度」六大主題,讓大小朋友靜靜坐著閱讀也能徜徉山林奇幻世界。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快閃活動,戴上帽子來閱讀,送精美紀念明信片。(圖/桃美館提供)   兒美館提到,除了主題選書外,此次書展特別邀請擅於以細膩工筆畫風創作的「叢林找插畫工作室」操刀設計主視覺與書展佈景,柔美山神與細緻山景、台灣原生種動物們再搭配滿滿好書,相信來兒童美術館坐坐之後,除了能享受閱讀的樂趣,也會更期待走進身旁的真實山林,認識自然的神秘與美好。 「山裡坐坐:山主題小書展」展覽現場,邀請觀眾從閱讀中吸收新鮮空氣與芬多精。(圖/桃美館提供)   兒美館表示,為了慶祝該館「新說小百科」新展開張,圖書空間將於12月13日至15日舉辦「山裡來的禮物:戴上你的登山帽來山裡走走吧!」活動,這3日間只要戴著「圓盤帽、漁夫帽、棒球帽、登山毛帽」等帽子,到3樓兒童藝術圖書空間閱讀,經現場服務人員確認並蓋手章後,即贈送「山裡坐坐」主題書展紀念明信片一張,限量200張,只送不賣,送完為止。 兒美館也提到,12月22日下午也將舉辦「來山裡作作:故事手作工作坊」,邀請「叢林找插畫工作室」的設計師許家瑋,藉由故事互動與手作活動,引導孩童思考山林間動植物的共享與共好,反思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更多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可至桃美館官網、臉書查詢。  

Read More

中原大學AI結合5G技術 鍾肇政「現聲」唱魯冰花

中原大學舉辦全台首創「客家文學經典魯冰花電影主題曲AI音樂單曲MV及音感作畫」發表會。(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引領科技人文新風潮,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產業創新鏈結計畫」支持下,於今(13)日中午舉辦全台首創「客家文學經典魯冰花電影主題曲AI音樂單曲MV及音感作畫」發表會。作家鍾肇政是台灣客家文學的泰斗,其經典名著《魯冰花》電影主題曲深植人心。今年適逢鍾肇政百歲冥誕,中原大學結合現代科技之力跨越時空向這位文學巨擘致敬。 中原大學介紹,這場AI科技跨域盛會於中原大學風雅頌藝文廳登場,結合AI人工智慧與5G技術,讓鍾肇政的聲音再度響起,並以浮空投影形式,讓鍾肇政「現身」舞台,與金曲歌后曾淑勤同框合唱《魯冰花》主題曲。除了AI重現大師之聲,更首創AI假人樂團與真人弦樂團共演,在台北、桃園、台南三地透過5G連線,同步感受文化與科技交織的美學魅力。 中原大學結合AI人工智慧與5G技術,讓作家鍾肇政與金曲歌后曾淑勤(左)同框合唱《魯冰花》。(圖/中原大學提供)   主辦此次活動的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陳雅湞表示,此為國內首見人工智能AI與第五代移動通信5G結合之音樂、文學、影視、電機、資工等跨域盛事。團隊成員除中原大學通識中心、藝術中心及全球客家與多元文化中心,還包括中央研究院資訊所、成功大學資工系、元智大學電機系、陽明交大電機系,以及忘言科技、長問科技等各界參與,現場演出的曼哈頓室內樂集則由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簡山根與編曲大師戴維雄合力創作。 國際金獎畫家張瑞頻(右)於活動現場進行音感作畫。(圖/中原大學提供)   當音樂與AI相遇,會激發出怎樣的創新火花?中原大學表示,活動會場設置多層次的互動體驗區,讓觀眾親耳聆聽鍾肇政的「聲音」,並欣賞AI創作的《魯冰花》MV與音感作畫。還邀請到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陳坤厚、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楊潔玫、名演員徐樂眉等人出席,增添熠熠星光。桃園市文化局、客家事務局等單位亦大力支持,內壢高中、育達中學、千千幼兒園及中原師生也熱情參與。 中原大學整合各界技術與資源,舉辦AI科技跨域盛會,重現鍾肇政大師聲容。(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活動籌辦期間,主辦人陳雅湞特地偕同桃園在地國際金獎畫家張瑞頻前往龍潭拜訪鍾肇政之子鍾延威。鍾延威表示,「父親一生筆耕不輟,以簡樸為樂,未曾奢談科技發展,但若見今日AI之妙用,或會莞爾一笑。」而金曲歌后曾淑勤回憶當年錄製《魯冰花》時的情景,感嘆時光荏苒,今能與鍾肇政大師跨越時空同台共演,她感到無比榮幸與感動。 中原大學表示,「鍾肇政再唱《魯冰花》」不僅是科技跨越時空之盛舉,亦承載著文化傳承與感念之情。此次活動展現了科技與文學的創新融合,更承載了對鍾肇政大師的深切追思。中原大學期盼未來能持續透過跨領域合作,開創更多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機會,讓傳統文化在數位時代中綻放新光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