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廠《倒數婚姻》週六上演

故事工廠《倒數婚姻》,十一日晚間七時三十分於台南驚喜上演。(文化局提供) 臺灣二0二二離婚率創十年新高,故事工廠十週年之際,藝術總監黃致凱傾心編導《倒數婚姻》,「倒數」是該劇一個精妙的雙關,一層是指「婚姻到了盡頭,進入倒數」,另一層是「完全倒敘」的敘事手法,倒果為因探討愛的初衷,帶領觀眾思考婚姻的柴米油鹽,是如何生吞活剝一段美麗的愛情。該劇為臺南文化中心三十九週年館慶系列活動之一,十一日晚間七時三十分於中心演藝廳驚喜上演。 一對佳偶是從什麼時候轉變成怨偶的呢?婚姻生活的柴米油鹽,細瑣、日常,生活習慣的不同、價值觀的差異、雙方家人的誤會等,這小小的矛盾,都可能成為每天一直刺著雙方的小刺,長期下來,愛情的蜜糖,也會被刺破,夫妻間的感情也會耗損,如本劇「完全倒敘」精妙編導敘事手法,觀眾可跟著戲劇回溯至兩人相戀的起點,找回「再愛」與「被愛」能力。 該劇取材自典型的生活故事,看完後,許多夫妻可能都會有既視感,透過舞台空間、影像、光影、音樂的整體設計,彷彿一場充滿情感流動的電影,既現實又充滿戲劇性,讓觀眾體驗到通俗的戲劇故事,也能有令人讚嘆的美學呈現,如藝術總監黃致凱將真人大小的木偶加入作品,代表男女主角真實自我及夫妻二人所孕育的孩子,讓觀眾思考不願正視的自我、不被父母所愛的孩子,還能擁有生命力嗎? 故事工廠《倒數婚姻》臺北演出,口碑爆棚,一場關於婚姻的啟示錄,臺南只限一場,購票洽TixFun售票系統:https://tixfun.com/UTK0201_?PRODUCT_ID=Q010EQLN。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ad More

楊繡惠還想嫁人 預約蔥農偷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句俗語「偷挽蔥,嫁好尪」,楊繡惠錄節目訪蔥油餅職人,笑約明年元宵節來偷偷拔蔥! 民視、八大《綜藝新時代》職人好厲害本週播出阿翔、籃籃、楊繡惠、無尊、若潼和鮪魚日前來到宜蘭礁溪、三星體驗蔥油餅達人的工作。 一行人來到了網路評價超高的蔥油餅店尋找職人「小番茄」,進到店裡開始跟著職人學習做蔥油餅,職人邊講解時,楊繡惠也認真地跟著邊做邊學,讓職人稱讚繡惠姊真的非常認真。 楊繡惠還想嫁人 預約蔥農偷蔥 試吃完之後,職人繼續教眾人如何拔蔥,這時換楊繡惠提問職人說有句俗語「偷挽蔥,嫁好尪」,元宵節這裡會不會有很多人來偷拔蔥?職人回說:「有很多!但也有客人很可愛,曾經碰過有客人說能否先付錢,然後她會在某個晚上來偷偷拔蔥!」 楊繡惠聞言笑說:「那我先付錢,明年元宵我來偷拔,想要來嫁好尪,讓籃籃傻問:「妳這年紀偷拔還有機會嗎?」引得眾人大笑,楊繡惠笑回說:「我的那個他只是還沒出現而已啦!」

Read More

北曲30蘭陽開講 獨創音樂評書19日宜蘭演藝廳登場

台北曲藝團19晚上在宜蘭演藝廳,將由活躍於影視與劇場的樊光耀、朱德剛的原音重現《武墜子》壓軸。(宜蘭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創團30周年的國藝會「TAIWAN TOP」團隊─台北曲藝團,要來宜蘭演出囉!此次演出匯集臺灣當代相聲大師,使出從藝30年的說唱技藝,將擁有千年歷史的「北京評書」,以音樂塑造故事情境,改成臺灣獨創的「音樂評書」,十九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在宜蘭演藝廳由葉怡均團長領軍,帶領相聲黃金拍檔樊光耀、朱德剛演出《藝潤珠圓》,除了展現評書宗師72變的功力外,更要挑動宜蘭鄉親的笑感神經! 宜蘭縣文化局表示,宜蘭藝文活動多元薈萃,這次與北曲共同推出的《藝潤珠圓》節目,集結了臺灣相聲泰斗同臺匯演,大師凝練藝能,各個身懷絕技,將說唱藝術化為珍珠般圓潤華澤,藉由千年評書文化演出,喚起宜蘭說古文化記憶;尤其葉怡均團長萃取精華獨創而成的「音樂評書」,說的雖然是古代故事,卻融入現代用語製造趣味,加入各種中西樂器演奏,恐怖、滑稽、優雅等氛圍,透過配樂展現,相信絕對精采可期! 柳活天后謝小玲、相聲笑帥劉士民,將用聲音帶領觀眾思奔大時代記憶的《聲音鐘》。(宜蘭文化局提供) 《藝潤珠圓》節目包括:諧教雙霸黃逸豪、陳慶昇時事所趨《改行》,大爆同行斜槓糗事;鬼馬笑星段彥希、吳思偉的《坐唱數來寶》用竹板鬥嘴炫技;柳活天后謝小玲、相聲笑帥劉士民,用聲音帶領觀眾思奔大時代記憶的《聲音鐘》;臺灣唯一女評書家葉怡均、彈奏全才張士能、笛藝名家侯廣宇,聯合演出的音樂評書《楊家魂》;壓軸則由活躍於影視與劇場的樊光耀、朱德剛的原音重現《武墜子》,段段都要讓觀眾忍笑失敗、FUN聲大笑!

Read More

《阿甯咕又闖禍了YA~》親子音樂劇週末登場

阿甯咕劇團、刺點創作工坊將在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在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帶來《阿甯咕又闖禍了YA~》親子音樂劇。(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阿甯咕劇團、刺點創作工坊將在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在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帶來《阿甯咕又闖禍了YA~》親子音樂劇,只要憑二0二三基隆演藝節目任一場票根至基隆市文化局表演藝術科即可兌換四張票券。 阿甯咕劇團二0二二年推出第一號作品《阿甯咕又闖禍了YA~》親子音樂劇。故事以「爆笑喜劇」與「冒險闖關」元素,加入親子充滿共感的情境議題「家庭關係」,讓親子在觀賞演出時,能夠充滿共感,和他們的生活進行對照,創造親子之間珍貴交心的時刻。 故事內容是小兒子阿甯咕的十歲生日那天,調皮的他把爸爸準備交稿的冒險故事亂改一通,導致爸爸脾氣大爆炸,兩人大吵一架,阿甯咕氣呼呼地許了生日願望,沒想到一陣天搖地動,兩人竟然進到了冒險故事裡。在故事中成為勇者的阿甯咕,他該如何解決自己闖下的大禍,順利救出困在城堡裡的家人呢?

Read More

澄清湖畔雅集會員聯展 即日起高雄文化中心至高館舉行

「墨象」─澄清湖畔雅集會員聯展,圖為雅集成員(後排)與開幕蒞臨嘉賓合影。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墨象」─澄清湖畔雅集會員聯展即日起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舉行,參展者有洪廣煜、林慧瑾、黃志煌、陳俊合、康美智、劉文隆、鍾俊光七位,均為業餘勤耕硯田者,會員曾多次個展之書畫健將,八十一件作品各具獨自風格與特色,呈現殊異且豐富樣貌,成員中不乏博、碩士學歷,長期在高雄為水墨、書法藝術耕耘與薪傳,歡迎民眾前往觀賞,展期至十一月十四日。 澄清湖畔雅集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在洪廣煜邀集一群熱愛書畫藝術者組成,每季定期聚會分享近作,暢談中外之藝事、論古今書畫之風采,並經常結伴採集繪畫素材,雅集每兩年對外展出作品,對大高雄地區的水墨、書法界產生頗多影響,且對社會風氣、文學走向有深遠影響,蔚為港都藝術圈雅事。 現任雅集會長康美智在此次所展出畫作心境為:所視人生「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普觀生命的長流,真相慢慢累積,由點連成線,線組成面。藉由觀心內而外,用一顆初心,去相應世間萬千變幻的風雲。 澄清湖畔雅集鍾俊光(左起)、洪廣煜、康美智、黃志煌、林慧瑾、劉文隆、陳俊合等七位參展。 (記者王正平翻攝) 洪廣煜提出十七件作品,可分四個不同創作方向探討,三幅鳥類作品,使用印拓技巧製造石頭肌理。深澳寫生等三幅則以寫生方式,細膩的筆觸來刻畫本土東海岸風光。三件清境寫生作品則運用水墨、宣紙暈染特性,產生水墨的趣味性。四季小品運用西方繪畫技巧,混合東方水墨,呈現另一種不同的美感呈現。富貴白頭等三件花鳥作品則保持傳統繪畫方式。本次展出可窺見作者創作的多元性及創造性。 黃志煌博士則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創作概念。因身兼多會顧問,書法喜寫自作詩以賀。水墨畫則信筆塗鴉,抽象與具象不拘,唯將平時餘墨盡其所用。林慧瑾展出作品共九件,均徜徉真山真水體悟大自然的神采,以自然景象透過人為的意象,寫出對景象的感悟與心靈的觸動。 陳俊合水墨作品摒棄傳統形式表現,利用自動性技法及非完全以傳統水墨媒材等方式進行創作,遊走在意象、半抽象與抽象之間,以奔放的筆墨氣韻,結合複合媒材的創作表現。書法作品有著寬博氣勢和獨特韻味,筆意與靈活多姿的結字更表現出漢隸書法的豐美趣韻。 劉文隆的山水畫作品,層層筆墨構築境界,藉氤氳滲透畫面深沉厚重,縱橫率放心象,鬱結雄強,渾淪華滋的內在精神景觀。一脈積墨黑山白水,成就個人鮮明獨特的風格。遠觀取勢近看取質,劉文隆展出十一件山水畫作品,值得慢慢品味欣賞。 鍾俊光作品較多元,有書法、山水、花鳥、魚蝦等。創作上不斷思考作品的意涵與精神,和技法的精進與創新。力求每次展覽有新的創意呈現。水墨的傳統內涵與技法是基礎,必須再接收現代生活元素,才能有貼近現代思想、觀念的作品。

Read More

徐均育、蕭劭渝「翌日」雙人聯展 11/10新營文化中心登場

徐均育擅長以紅銅線與鐵絲,進行立體創作以記錄生活,這次展出《口罩習性》系列,呈現因疫情產生的疏離感。(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文化局邀請新銳藝術家-徐均育、蕭劭渝舉辦「翌日」雙人聯展,十日起至十二月十日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兩位年輕藝術家都是藝術科班出身,作品曾獲大獎,這次聯展共展出廿一件金屬工藝及複合媒材裝置作品,希望喚起民眾關心生活周遭的風景。 蕭劭渝以金屬工藝及3D列印為主要創作媒材,這件作品名為五體投地。(記者陳佳伶攝) 文化局說,徐均育和蕭劭渝兩位藝術家,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金工與首飾組,徐均育曾獲2021「臺南美展」臺南獎及立體造型第一名;蕭劭渝榮獲2022「全國美展」綜合媒材類銅牌獎,這次共同以「翌日」為策展主題,藉由多元複合媒材作品,詮釋藝術家對於未來的未知與等待;透過作品與光線配置交疊,反映社會樣貌與人生百態,希望喚起大家重新關注生活周遭不曾留意的日常風景。 徐均育的作品,反映社會樣貌與人生百態,希望喚起大家重新關注生活周遭不曾留意的日常風景。(記者陳佳伶攝) 文化局表示,徐均育擅長以紅銅線與鐵絲,進行立體創作以記錄生活,這次展出《口罩習性》系列,呈現因疫情產生的疏離感,並從彎折的線條與光線投影變化,來隱喻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呈現想像空間,饒富趣味。 蕭劭渝這次展出多媒材的立體作品《獻供》。(記者陳佳伶攝) 以金屬工藝及3D列印為主要創作媒材的蕭劭渝,這次展出多媒材,包括銅、金箔、木頭、樹酯媒材的立體作品《獻供》,是以金屬鍛敲出的缽體造型,來象徵宗教信仰的神聖與儀式感,歡迎民眾前往欣賞新銳藝術家帶來的藝術美感衝擊。

Read More

鳥蟲篆刻家洪傳驊、書法家張振國「懷抱觀古今」雙個展 11/9-30明宗書法藝術館精彩展出

鳥蟲篆刻家洪傳驊、書法家張振國「懷抱觀古今」雙個展,11月9日至30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精彩展出。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鳥蟲篆刻家洪傳驊、中國書法家張振國「懷抱觀古今」雙個展,11月9日至30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精彩展出,12日下午2點將舉行開幕式,機會難得歡迎參觀。 國立臺南大學國文系副教授林俊臣表示,洪荒本名洪傳驊,祖上為浙江餘姚的官宦人家,出生於上海。曾任職於上海圖書館從事古籍碑帖研究及裝修工作多年,後來輾轉至香港從事古文物修復及買賣30年。由於家學與天份,自幼即有金石書畫之志,年少時期即得親炙民國帖學代表人物沈尹默,篆刻大家陳巨來、來楚生,畫家陸儼少等,並隨上海圖書館的同事有領袖御筆之稱的戚文閑治文史,充實舊學涵養。 鳥蟲篆刻家洪傳驊、書法家張振國「懷抱觀古今」雙個展,11月9日至30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精彩展出。 離開上海的洪荒雖不以書篆為業,其從事的古文物事業眼手所及皆為青銅器、簡牘、碑帖書畫、石刻造像等;所行之事亦是水位極深的文物修復、辨偽、求真、尋貨、價沽等工作,然而這些卻都是書篆家所謂的印、書外之功。 林俊臣老師說,退休來臺定居於府城的洪荒,重拾刀筆,偶而發表於臉書,無意於名利的遊戲心態,讓紀錄日常雜感的印文、邊款、不拘一格的印風形制,佛造像、紅酒杯、咖啡杯皆可於謀篇佈局中巧嵌於印,別開生面。再加上疫情三年期間滯留於香港返台無門,只能治印以消閒悶,其量甚夥,亦不吝於分享,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漸為臺、日、東南亞各地藏家及媒體所關注。 談及書印,洪荒興致高時便取刀筆即席操作,見其用筆時指掌腕間的協調運作,使轉靈動,應為沈秋明「執筆五字法」之用,而治印不賴紙稾轉印,僅於石上隨手畫記傾刻之間完成屈曲盤繞的鳥蟲篆印,觀者無不讚嘆!洪荒的鳥蟲篆刻創作,時代自會為其留下地位。 此次洪荒受明宗書法藝術館陳明德總監之邀,他將展出近作篆印數百方,還有拿手的懷素狂草書風,以及獨有心得的漢簡書法、自創混體書、英文書法、還有書法裝置等,精彩可期!

Read More

〈中華文薈〉文是「前行與回望」斷續拉扯的路

文/圖 林佳樺 多數人與外界溝通的媒介是口說,怕生的我則用寫字或簡單繪畫,長期下來,我下意識認為筆比口更能表達我的所思所感。 從小跟在開藥鋪的外婆身邊,看著大人每天記錄藥材的供需量、求診病歷,我也養成隨筆記錄的習慣,每天撕下的日曆背面、塗鴉本記載了生活瑣事,也許是當天的餐點,有時是上課神遊時的白日夢。由於個性害羞又不善言辭,當前座同學轉頭過來聊天時,我的塗鴉及文字便可以讓對話不斷線。 有人曾問何時埋下創作種子?我不太清楚確切時間,只覺得書寫瑣事、心情時能讓自己專注、靜心且快樂。不明白是因為書寫讓自己快樂的心情支撐自己經常創作,因此文章漸漸地得到旁人的關注,或者因為文章受到旁人注意,所以才沉浸在書寫的快樂裡?但我確定,做自己快樂的事,這條路可以讓自己走很久、很遠。 我原以為自己在寫作路上不會繞路。碩士班時把一半時間挪來創作,一寫便是一、兩萬字,荒廢了論文,教授勸要把握時間,朝學術研究邁進,我沒有堅持對創作的熱情,而是選擇了師長認可的方向。學術路真不好走,有時找完海峽兩岸資料,才發現想寫的論文主題已被對岸研究過了;想走回創作,但學術路已走了近半,放棄了豈不可惜?加上工作主管不允許我留職停薪太久,只好半工半讀,結果勞累過度,造成免疫系統失調。 楊書軒、林佳樺、陳怡芬合影。(左至右) 成家後,職場、家庭,加上長年不孕症治療、育兒,四頭燭火常燒得心焦,長期無法安睡,導致免疫系統失常加劇,罹患甲狀腺疾病。某次候診,醫生看到我在閱讀,建議可用書寫方式寫出焦慮或陰暗,身心也許就能漸漸光明。 我開始在部落格書寫光與暗,光的公開示人,暗的鎖碼,只有兩、三好友能看,若發表在報刊,僅寫光明面。寫作很辛苦,我常在晚上搭乘時空機,回到某個時間點停留數小時,再回到現在,準備隔天的工作與家事,如此,一週數次或數十次。 此時的書寫沒有小時的快樂了,文字不是麻醉劑,沒有減輕苦痛,我必須回想過往某事的不圓滿,或是回溯自己治病過程、病後心態調適,及藥量加重時心情相對的萎縮,這些未結痂的疤,因書寫時的回憶又再度出血,每次下筆,彷彿又進了一趟手術間。 傷痛的文字,輕重不好拿捏,一篇文章往往刪修多次,眠夢中似乎仍清醒地思索謀篇,著實影響睡眠。不久,身體亮起紅燈,必需手術,剛出生的兒子又患有嚴重氣喘,常掛急診。家人不贊成我繼續寫,如果身體垮了,家庭怎麼辦?長輩也勸,家平則事事安,想做的事,等孩子大了再慢慢完成。 可是,那道光應該就在隧道之後啊,已經起步了,怎麼捨得放棄? 我提筆書寫一年後,友人看到我發表在報上的文章,說,我的作品中,某些深層的事避開了。是的,深層內在鎖在我的部落格或心中,發表的文章,我刻意躲避某些深洞,不想讓讀者明顯地找到「我」,我有人情包袱,不想把背光面公諸於世。 《守宮在唱歌》立體書封。 「生作品如同生小孩,一定會痛,你不想痛,那就別生了。」好友客觀地建議。對於邀請讀者進入寫作者的內在幽微,我著實掙扎,但作品若不往下挖,模模糊糊,如說話吞吐不清、不乾不脆。我猶豫了,自己真的適合寫嗎?但字,又是代替我說話的發聲器。 萌生停筆念頭時,詢問阿盛老師自己內心的疑惑:「老師,我真的能寫嗎?」 「能。」老師這個字是定心丸,鼓勵放心下筆大是好。但探掘內心的力道不好拿捏,有時喜怒偏頗,下筆時對某人某事失之客觀,我謹記袁瓊瓊老師曾說:「事情不能結果論,要看生命的流向。」慢慢地耗費許久時間,一篇篇書寫故鄉、家族,讓我在難過、溫馨、想念中,漸漸學會對過往諸事平心靜氣地咀嚼。 曾被問過為何書寫?我想,是在尋根吧,第一本書《當時小明月》是尋家的根及追溯內在性格養成的源頭;第二本想探索如此個性的我,情感婚姻長成了什麼形狀? 從未有人教我愛情是什麼?如何選伴侶?害怕投入一段感情,總是對兩人的遠方充滿著不安,一路走來繞了許多彎道岔路、歷經跌撞。在第一本拙作中,我不斷猜測是否因為幼年無預警地被送去鄉下寄養,長大後與人交往,總擔心是否會在某個時候被丟下?也因如此,明知對方漸漸地不適合自己,我仍是硬撐,不想當先放手離去的那種人。由於和原生家庭較疏離,成家後夫妻兩人歷經磨合後,便想讓家裡充滿小孩的笑與哭,之後是想努力達成女兒渴望有伴的心願,即使自己是不易受孕體質。 由於自己幼年時家的不圓滿,我更想讓自己的家完滿,想兼顧職場家庭,扮好人妻人媳人母,這些多重角色常引發內在的拉扯,內心著實渴望平靜快樂,但天天,時間被諸多雜事壓縮,平靜真不簡單,別的女人如何調適呢? 尚未解惑,我反而先被親友們詢問不孕事宜。婚前體檢時,我才知體內有顆卵石般的肌瘤,不易受孕,服用數月排卵藥劑竟幸運有了消息。正以為自己累有福報,接下來竟然走了八年的不孕路,才學到:生過小孩的母親也會有生育不順的問題。 女兒曾在不孕診間陪我度過漫漫下午,雖然母女倆歷經數十次的失望,但我已經比從未嘗過人母滋味的他人幸運多了。八年裡,我走過三次流產、吃藥打針開刀,嘗試凍卵、試管……,常讚嘆女人的子宮既小又大,堅韌又柔軟,包容疼痛不適又能孵育新生。多麼驕傲,我是女人,也多麼無知,婚前竟不知道要珍重身體,月信來潮時冰飲不忌,論文工作繁忙,月事遲到數月也不以為意,也許我的不孕其來有自,希望此書能讓大家更懂得疼愛自己。 《當時小明月》書照片。 曾被研究女性主義的好友調侃,女人何必被孕事綁住,情慾之事流於依照排卵日來按表操作的「功課」,再誘人的天菜陳列眼前,都會倒盡胃口,我們要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 明白好友心疼我。展開不孕療程是我深思後的決定,無人強迫,我是身體的主人,決定在腹內孕育新生。花的種類繁多,有適宜戶外伸莖展葉,也有植於盆栽、安於室內,只要有足夠的日光水土,都能是一隅風景。 於是,我從一個在病院候診、想找尋如何在家庭職場平衡的人,漸漸成為能給予他人水土日光的救援手,不是自己多麼了不起,而是求助我的女人女孩多麼需要同溫層的慰藉。我只不過提供一張紙巾、一句安慰、偶爾是曾吃過的補品藥膳,都能在她們內心埋下希望的種子。 擔心自己的愛情婚姻的長相與他人不同,女人也不一定要走女孩、女人到母者的路啊,我姊姊不婚,許多好友誓當頂客族,每位女性的選擇不同,都有各自的課題,此書能引起共鳴嗎?想起結婚之初我也曾帥氣地宣布:不生,但某天,真心萌發想擁有自己血脈的渴望就如火山般噴發,內心那個名之為母親的想望、日夜不停地在呼喚。 寫作並非述說自己多麼辛苦,世上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我只是藉由我,看到某些人如我一般困在童年的坎,看到選擇步上婚姻路的某些女人的縮影。但我不能代表他們,也沒這個資格,只是當讀者能由創作的文字引發一些感觸,那書的存在就有其意義了。 林佳樺簡介 降生在涼風忽起的割稻月。喜歡秋冬又畏寒;青春期眼尾已游進了魚群,身高卻迷你似孩童;幼年渴望離家到都市求學,北漂後、時不時夢回故鄉蘭陽。種種自我互斥,讓性格極矛盾,其間的裂縫,成為文字的出入境大廳。 出版過兩本散文書。擔心別人問:下本想寫什麼,卻明確知道下一餐想吃什麼。年輕時會計劃未來想做的事,現在人生走了近半,始覺計劃無用論,耍點小廢,吃好睡好,倘能外表內心美善,留些還不錯的文字,此生足矣。

Read More

北野武搭林志玲頒獎 金馬60大亮點

金馬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擔任過2次金馬獎主持人的藝人林志玲(右)將搭檔日本導演北野武(左)頒獎。(金馬執委會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金馬執委會8日公布第60屆金馬獎華麗頒獎嘉賓陣容,威尼斯金獅獎得主北野武將搭檔林志玲;坎城影帝役所廣司則與3座金馬影后得主張艾嘉合頒;日本女神滿島光和許光漢驚喜組合。 演員許光漢(右)將搭檔日本影后滿島光(左)共同頒發金馬獎。(金馬執委會提供/中央社) 執委會分享,享譽國際的日本導演北野武、新科坎城影帝役所廣司、日本影帝妻夫木聰、影后滿島光,都先將來台參與金馬電影大師課,與業界學員分享獨門心法,再蒞臨典禮榮耀同行。 擔任過2次金馬獎主持人且通日文的林志玲將搭配北野武頒獎,新片在日本拍攝的許光漢將與滿島光組合,定會讓亞洲粉絲喜出望外。而妻夫木聰會與一起演過電影「刺客聶隱娘」的好友張震再續前緣,帥度加倍。 已拿下日本金像獎3座最佳男主角和1座最佳男配角的役所廣司,會與張艾嘉共同揭曉影帝。影后將由陳淑芳、李心潔、桂綸鎂、陳湘琪、謝盈萱等5名金馬影后一起加持,氣場強大。 其他與會頒獎嘉賓還有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屏賓、本屆評審團主席李安,3座金馬獎最佳導演許鞍華,金馬得主李康生、陳以文、阮經天、柯震東、林柏宏、劉冠廷、王渝萱、朱軒洋、范少勳,另外,提名金馬獎且備受注目的群星王淨、宋芸樺、袁澧林、柯煒林、劉俊謙也會出席。

Read More

不只吳奇隆!姜育恆攻蛋 14嘉賓相挺

姜育恆即將在台北小巨蛋開唱,14位師弟師妹一同擔任演唱會的嘉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姜育恆即將在台北小巨蛋開唱,8日宣布演唱嘉賓再加碼,除了邀請同門師弟吳奇隆外,更想邀請開麗久違的師弟師妹們藉此相聚,陣容超龐大。 「姜育恆人生的路演唱會」11月18日再度登上台北小巨蛋開唱,演唱會上準備了歷年的代表作品與久違的粉絲們分享,希望將這些陪伴大家走過人生各個階段的歌曲好好的再唱給大家聽,再次為大家帶來感動與療癒。 出道即將邁入40年,這次除了吳奇隆擔任嘉賓外,姜育恆更想邀請開麗久違的師弟師妹們一起相聚,沒想到,師弟師妹們熱情響應,總共號召了14位師弟師妹一同擔任演唱會的嘉賓,除了原先已答應擔任嘉賓的吳奇隆之外,還邀請到:李之勤、姚黛瑋、憂歡派對–憂憂、紅孩兒–馬國賢、湯俊霈、張洛君、張克帆、王海輪、沈依智,少女隊–王思涵、吳珮瑜、帥哥綜藝團–劉爾金、宋少卿,14名嘉賓陣容龐大,讓姜育恆非常感動與開心。 為了這段特別的演出,姜育恆更邀請當時製作過開麗眾歌手許多專輯的王牌製作人李子恆老師擔任這一段節目的音樂製作人,大家見了李老師除了高興感動外,也都「乖」了起來。要安排這麼多人一起上台唱歌,選歌、分配段落、剪輯編曲,也讓李老師傷了不少腦細胞,而這段特別的演出會演唱那幾首金曲,就待大家到小巨蛋現場見證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