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瑩油畫展 安平公所亮相

安平區公所即日起展出台南市美術學會理事長彭瓊瑩「旅遊記藝 油畫創作展」。(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公所為營造藝文氣息與活化辦公場域,即日起至十月底,在公所區政藝廊,推出台南市美術學會理事長彭瓊瑩「旅遊記藝 油畫創作展」,收錄台南素負盛名風景區如虎頭埤等精選作品廿五幅,其中一幅「祈禱」,是二0二0年作品,具祈禱疫情快快散去的意境,祝福大家都能夠擁有如彩畫般的繽紛絢麗人生。 公所指出,彭瓊瑩的父親為業餘雕刻者,母親為刺繡愛好者,其藝術歷程與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傳承家族的藝術天分,國小的畫作就展現天賦異稟,深獲老師們讚許,進而對畫畫種下深深的情緣。 安平區長蕭泰華表示,此次畫展,收錄台南素負盛名風景區如虎頭埤、德元埤、月津港、烏山頭等美麗景緻,此值全民防疫期間,疫情警戒稍緩之際,秉持「生活放輕鬆,防疫不放鬆」,至公所洽公時,可至公所三樓區政藝廊賞畫,來一場視覺享受的藝術餐宴。

Read More

陳思函劉亮延送水果餐盒 顧弱勢兒

歌手陳思函與劉亮延(Ponzii)19日聯手獻公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歌手陳思函與劉亮延(Ponzii)19日聯手獻公益,親自採買料理健康水果餐盒,為弱勢兒童添營養,呼籲善心人士捐贈營養餐費,讓弱勢兒童三餐正常,吃到更均衡的營養,加強免疫力,健康成長,快樂上學。 睽違10年再次推出新專輯《動物直覺》,陳思函過去曾為劉德華寫下〈回家的路〉,並擔任過蔡健雅、楊丞琳、王心凌巡迴演唱會和聲,這次來擔任紅心字會公益大使,憑著直覺就替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們,帶來了象徵平安甜蜜的蜜蘋果、成長路上可以結交到好朋友的香蕉,還有結下粒粒果實的葡萄,來替小朋友們加油打氣。 今年才22歲的劉亮延Ponzii,則是首次擔任公益團體的公益大使,替小朋友們準備了象徵好運的鳳梨及吉利的橘子,還有面對疫情能加強免疫力的奇異果。 陳思函說,她很能體會弱勢兒童的心情,因為自己過去也歷經過許多人生低谷,一度萬念俱灰,最後還是靠著音樂把自己拉回來。 從小學習音樂,畢業於柏克利音樂學院的劉亮延Ponzii,近日也推出全新單曲《男孩女孩》勇闖歌壇,希望幫單戀的人,唱出他們的心聲,也提醒自己勿忘愛音樂的初心。

Read More

球后戴資穎客串《黃金歲月》 替奶奶圓夢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週末驚喜現身在民視八點檔《黃金歲月》外景,和藝人蘇晏霈、傅子純在羽球場挑戰首次的戲劇初體驗,一圓奶奶的戲劇夢。 (民視提供) 戴資穎表示,奶奶是民視的忠實觀眾,很感謝娘家熬雞精的邀請,讓她可以ㄧ圓奶奶的戲劇夢,還說知道要來民視客串演出,尤其對戲的演員是奶奶熟悉的藝人蘇晏霈跟傅子純,讓她一到片場就急著要和兩人拍照回傳給奶奶。 首次戲劇挑戰就在民視八點檔,戴資穎表示自己的台語沒問題,因為從小跟奶奶講台語,所以面對台詞的台語都覺得「沒問題!」導演也給戴資穎100分的好成績,而戴資穎也展現球后的好人氣,當天拍攝吸引許多圍觀民眾,戴資穎也對來者不拒的球迷簽名,親和力十足。 蘇晏霈表示,一得知可以和球后戴資穎對戲,就興奮到睡不著覺,尤其自己平常就是小戴迷,有收集她整套的球衣、球具,除此之外,還有買她代言的商品,能夠和偶像合體演出,讓她心花怒放到差點出戲,還被導演提示說:「妳們劇中是好朋友,要鎮定!」 (民視提供) 傅子純則說,能夠跟戴資穎在八點檔合作,真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尤其知道她忙接下來的國際賽事,還可以來八點檔客串真的非常難得,也對她初次八點檔的體驗給了100分的高分,大讚台風穩健,果然是世界球后。

Read More

阮經天扮名廚 從切菜學起

《舌尖上的心跳》阮經天扮名廚,不曾下廚的他,從切菜開始摸索練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阮經天為戲扮名廚,苦了不曾下廚的他,只好從切菜開始,逐步摸索練習後,讓阮經天更貼近角色,也越來越有名廚的架式。 由阮經天、宋祖兒主演,備受粉絲矚目的勵志情感劇《舌尖上的心跳》,19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十點於八大第1台全台首播。 阮經天在《舌尖上的心跳》劇中飾演榮獲廚藝大賽冠軍的米其林三星主廚「江千帆」,鏡頭前對料理嫻熟、手法俐落,但他透露,拍攝前在自己戲外其實不下廚的,甚至對廚房裡的東西都非常陌生,因此剛開始內心非常忐忑,後來從切菜開始學習,「切菜這件事情其實很好玩,就是你在切菜的時候,它就是那個你只能想那件事情的事情。」加上劇組裡有工作人員以前曾擔任廚師,阮經天索性有疑問就去請教對方,「每天都得到一點新東西,然後又回去練。」逐步摸索練習後,讓阮經天更貼近角色,也越來越有名廚的架式。 阮經天在接受訪問時,形容飾演的「江千帆」是外冷內熱又偏執暴躁,也提及「江千帆」每一個時期的性格,剛好是他每一個成長階段的一個樣貌,「一開始我自己的性格,的確是很暴躁的,就像戲裡面講的,常帶給身邊人很大的壓力,但在慢慢學會跟自己相處後,也和自己和解。」

Read More

市井豪門演員淨灘 馬國畢:可消業障

民視八點備檔戲《市井豪門》演員,相偕早起到在中角灣進行淨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在藝人廖家儀號召之下,民視八點備檔戲《市井豪門》演員,相偕早起到在中角灣進行淨灘活動,為環保公益盡一份心力! 《市井豪門》演員廖家儀、林道遠、馬國畢、劉奕、靜香、林琮軒、王俐人等人,共同響應國際獅子會的淨灘活動,廖家儀表示,很高興第一時間在群組邀請大家,就很熱烈的響應。 廖家儀說,大家不分彼此投入,結果一下子的時間,就找到很多廢棄的垃圾。 在《市井豪門》中飾演里長的林道遠表示,知道有淨灘活動,就馬上約老婆靜香同行,把小孩托給媽媽照顧,趁著淨灘活動,還可以看一下東北角的風景。 馬國畢表示,平常都是淨山的行程,很開心聽到廖家儀約淨灘的活動,笑說「來淨灘可以消業障」。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白玉鏤空丹鳳朝陽掩鬢調查研究 (上)

戴成州 作者簡介:戴成州先生,現為台南市文物協會顧問。曾連續擔任兩屆玉翫雅集玉協會理事長,對玉文化推廣著力甚深,常於報刊雜誌發表文章,玉器收藏為其專項。目前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白玉鏤空丹鳳朝陽掩鬢 前言 文化資產保存法於105年7月底修正後,中央主管機關對於文物的調查研究更為積極,制定了許多規範和表單,讓地方主管機關對轄下文物的調查研究能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地方主管機關開始轉趨積極調研。惟現行各地方主管機關對轄下文物的調研工作仍以準公法人(如廟、宮或公會)的藏品為多,私人收藏的文物進行調查研究的數量甚少,國內近幾十年收藏文物的風氣大盛,民間擁有數量頗多的精美文物藏品,但卻不重視對這些文物的調研工作,即使少部分做了調研,也是各行其是缺乏統一的標準。近幾年經過學者們對文物調研不斷努力的推動和研究,致文物調研工作的項目與作業漸趨一致,主要的原則為:「相關歷史文獻梳理」、「文物形態學研究」、「製作工藝研究」、「裝飾內容的理解與識別」、「文物年代與產地考證」、「文物功能理解與分析」,最後認證「文物歷史文化脈絡與重要性」等七大項,並可根據文物的品類略為調整調研項目。以下就利用個人收藏的一件「白玉鏤空丹鳳朝陽掩鬢」的調查研究為例,希望能引起藏家對自己藏品調查研究的重視,並對調研的方法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文物特徵描述 白玉鏤空丹鳳朝陽掩鬢,長7.486、寬5.019、厚0.638(公分)。 正面(圖一),背面(圖二) 圖一 正面 圖二 背面 乳白色,半透明,無沁色裂痕,打磨光亮,溫潤晶瑩,包漿厚實, 使用色白質佳和田玉琢製。 雲朵式造形。內飾鳳凰佇立江崖上,回首仰望天際太陽,鳳凰昂首展翅欲飛,翅膀一張一合,滿飾平行細陰線。 鬛毛上揚前飄,三列尾羽後飄。太陽內琢三足金烏,下托祥雲。輔飾雕琢如意和靈芝祥雲。採平面陰線雕,花上壓花雙層鏤雕,底為卷草紋和十字窗櫺紋。本件屬實用器,太陽及鳳尾背面均剔地減重處理。 二、文物研究分析 用途: 明代的金銀首飾紋樣繼承宋元而來,各式的簪釵均依插戴位置不同而各有名稱(圖三)。在䯼髻兩側靠鬢髮處,會戴一對對稱簪飾,名約「掩鬢」。掩鬢多以金鑲玉或金纍絲等方式做出各種紋樣,鑲嵌各類寶石,如南京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鑲寶石的雲朵形金掩鬢(圖四)。 圖三 明代婦女頭面上各類裝飾的名稱  引自:楊之水《中國古代金銀首飾.卷二》 圖四 鑲寶石雲形金掩鬢 南京沐斌側夫人梅氏墓出土 外形比對: 本件為雲朵式造形,此與梁庄王葬墓(圖五)、浙江嘉靖時期吳麟夫婦合葬墓(圖六)暨上海顧東川夫人墓出土玉掩鬓造形一致,可見本件掩鬓的雲朵造形乃明朝常見的通用樣式。 圖五 明早期牡丹花鳥玉掩鬢 湖北梁庄王墓出土  引自:《明代玉器論文集》 圖六 明晚期人物玉掩鬢 浙江嘉靖吳麟墓出土 引自:《明代玉器論文集》 使用等級: 趙豐依《明會典》規定,於<大衫與霞披>一文中提出鳳紋為皇妃、皇太子妃及親王妃以上等級的婦女始能使用,從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雲鳳紋金霞披墜、江西寧靖王朱奠培夫婦墓出土的金鳳紋帔墜(圖七)、江西益莊王墓出土的金鳳簪及湖北荆恭王朱翊钜夫婦合葬墓(下稱荆恭王墓)中出土的金镶玉七事(圖九)等蕃王墓出土鳳紋飾品可為明證。 圖七 明中期 金鳳紋帔墜 江西寧靖王朱奠培夫婦墓出土 紋飾分析: (1)鳳凰: 「丹鳳朝陽」語出《詩經.大雅》,此類吉祥寓意的紋飾使用歷時甚久。從北京故宮收藏的元代玉丹鳳朝陽帶飾(圖八),及明代晚期荆恭王墓中出土金镶玉七事(圖九),正中的金鑲玉珮丹鳳朝陽紋飾(圖十),其紋樣應是一脈相傳的圖案。 圖八 元 丹鳳朝陽帶飾 引自:《古玉精英》 本件鳳凰造形與明晚期荆恭王墓中出土「金镶玉七事」正中的金鑲玉珮鳳凰紋飾和風格幾乎一樣,均有略顯長條的頭形、梭形眼、下彎短喙、設冠、曲頸、雙翅一張一合,鬣毛上揚前飄和三道飄逸長尾羽等情形,所差異者為本件翅羽以陰綫表示,而荆恭王墓出土者左翅剔地深凹為翼骨。此外觀察荆恭王墓出土的金鑲玉丹鳳朝陽珮的玉器外形,有許多曲線外框,鳳凰右翅膀有切割痕,故推斷其原本亦為雲朵形掩鬓,破損後切割鑲金成珮。 綜上所述,本件與荆恭王墓出土的丹鳳朝陽金鑲玉珮紋飾及風格均雷同,荆恭王墓葬於明晚期的隆慶四年,故將本件製作年代推定為明代晚期應屬合理。 (2)金烏: 本件掩鬢頂端正中太陽內鏤雕三足金烏,《山海經》、《春秋元命苞》等典籍均提到「日中有三足烏」,遠古傳聞清晨係由三足金烏駝日東昇,從長沙馬王堆及安徽蕭縣博物館藏漢朝壁畫三足烏(圖十一),均可見太陽內畫有金烏的圖像。本件(圖十二)與荆恭王墓出土丹鳳朝陽金鑲玉珮內金烏紋飾(圖十三)均是順應此種說法而雕琢,此兩件太陽內之金烏紋飾均顯簡化,鏤空、圓頭尖喙、三尾羽;本件金烏三足明顯,荆恭王墓出土之金烏則因原始圖檔模糊不清較難辨認,筆者推測可能原本琢三足後破損成兩足(圖案兩足間有一尖點,可能是中間的斷足留下的痕跡)。綜合上述特徵,兩件金烏風格相同,荆恭王墓屬明晚期,本件推測亦屬晚期。 圖十一 漢朝壁畫三足烏…

Read More

磊哥謝祖武回歸校園 和學生打成一片

「機智校園生活」17日在台北西門町紅樓廣場舉辦見面會,數百名粉絲到場與演員互動同歡。 (TVBS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校園八點檔「機智校園生活」今天在台北西門町紅樓舉辦見面會,謝祖武睽違多年回歸學校扮演「徐飛」老師,被問及和學生有沒有代溝,他自稱沒有,「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謝祖武以經典台劇「麻辣鮮師」中的「徐磊」角色深植人心,再次回歸校園劇飾演老師,他謙稱自己是全劇菜鳥。和學生演員群年齡相差20多歲,謝祖武笑言,面對他們就像見到自己快要20歲的兒子,不怕有代溝、聊到尷尬,反而會主動找話題:「昨天聊車、今天聊貓,總之就是尬聊。」 近期演藝圈傳出同劇組演員鬧緋聞,謝祖武表示婚後拍戲,都會抱持「上班講台詞,下班說再見」,並要求劇組提供「一式兩份」的劇本,一份自用、一份給太座,有親密戲都會和老婆報備,「是對另一半的尊重」,不過他也打趣說:「但牽手就不用報備了啦」。 「機智校園生活」中有多對學生情侶組合,各自擁有不少擁護者,見面會上被問到哪對最愛放閃?在劇中畢業旅行親得渾然忘我的「川咪CP」黃柏峰、馮容潔,儼然是放閃專門戶;戲裡處於曖昧階段的吳玳慈和王新凱,則大方劇透兩人下週一會有「突破性」的親密接觸,讓粉絲狂喊:「好期待!」

Read More

假日活動多 聽歌又看戲

台南sing之歌原創音樂競賽舉辦,各方爭取冠軍寶座。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文學季壓軸場「二0二二Sing時代之歌原創音樂競賽」十七日晚間於南紡進行總決賽,以文字、旋律和歌聲,為台南譜出四百年的美麗;台南Sing時代之歌原創音樂競賽邁入第六屆,邀請熱愛作詞作曲者以台南意象,為台南譜寫原創歌曲,唱出台南多元樣貌,今年報名件數創新高,高達一二一組,十三組脫穎而出,十七日晚間於南紡購物中心爭取冠軍寶座。 文化局說,競賽有來自全國各領域的音樂創作好手,結合文學、記憶、情感,書寫台南印象,為台南寫青春歌時代,除獎金獎品,現場民眾也可抽獎。 聽完時代之歌,十八日晚間七時則可至玉井圖書館旁廣場,欣賞台灣豫劇團演出《快打三國》,以時下最夯的線上遊戲為題材,結合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一場以俊男美女玩家的手機遊戲戲劇,讓創新豫劇更融入生活。 台文館舉辦繪本闖關活動,透過寓教於樂活動,增添文學樂趣。(記者林雪娟攝) 台文管文學樂園收藏上萬冊繪本和近三十款捉由,還有體感遊戲區及沉浸式劇場《光影裁縫店》,每逢週末更是熱鬧,「故事聯合國」分享世界各國和台灣各種語言的動物繪本,培養孩子國際觀之際,也關心腳踩的土地。 十七日舉辦繪本闖關活動,還有互動式說演,每月並有故事有聲屋活動,強打國中至大學生的桌遊《動物力:棲地生存大作戰》,也舉辦了試玩會,讓文學增添樂趣。

Read More

世界民族電影節開幕 湯蘭花力挺

世界民族電影節開幕茶會16日舉行,宣傳大使湯蘭花身穿鄒族傳統服飾亮相,她也期待觀眾透過電影認識更多民族的故事。(海鵬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6日電 2022世界民族電影節今天舉辦開幕茶會,宣傳大使湯蘭花穿鄒族服飾亮相。湯蘭花表示,能集結世界民族議題變成影展非常難得,希望觀眾透過電影認識不同民族,用愛創造美好世界。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許多創作者在這塊土地上心繫台灣、守護台灣,支持不同文化的價值與尊重。他也推薦今年台灣的參展片,像是講述甲午戰爭後故事的客語電影「一八九五」、描述泰雅族男孩成長故事的「只要我長大」,認為都可以看到台灣題材的寬廣,「十分難得與珍貴。」 湯蘭花雖然息影30年,但近日多次公開亮相。她表示,的確還想演戲,「比較想演出老人家生活的那種戲」,一旁的演員温昇豪和導演葉天倫則稱讚湯蘭花的外型仍然保持得像是少女。 開幕片「愛是一本書」的蒙古導演甘奧其爾恩貝什隔海現場獻上祝福。温昇豪演出「一八九五」,他透露,自己雖是客家人卻不會說客家話,為了角色才學會,現在已能說得非常流利。 2022世界民族電影節今年將播映17部電影,片單分為「名門望族-民族大觀」、「新心相印-印太亞洲」、「大敵當前-世界局勢」及「薪火燎原-民族新勢力」等4主題,即日起全台免費觀影。另外「只要我長大」導演陳潔瑤、演員陳宇和「一八九五」出品人葉天倫,將分別在明、後天舉辦映後座談分享拍攝趣事。

Read More

西班牙旅遊影展 台導奪1金1銀

由於得獎的3位導演未能出席頒獎典禮,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秘書林品樺(右)代為出席德雷斯旅遊影展頒獎典禮領獎。(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馬德里15日專電 西班牙德雷斯旅遊影展9日頒獎,台灣導演李怡慧、張曼森、王俊仁以人本航港「藍色公路」和「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兩支影片在114部影片中脫穎而出,奪得金獎與銀獎。 鼓勵觀光旅遊、影像創意、永續發展的德雷斯旅遊影展9日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托托薩市舉行第6屆頒獎典禮。導演張曼森、李怡慧以交通部航港局的人本航港「藍色公路」形象影片獲得旅遊影片類「動態、航海、雪地及探險旅遊」項目金獎;導演王俊仁、李怡慧以「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簡介影片獲得旅遊影片類「文化目標」項目銀獎。 由於3位導演未能親自到西班牙出席頒獎典禮,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秘書林品樺代為出席領獎。 人本航港藍色公路影片共包含交通船冒險、遊艇圓夢及友善郵輪3個篇章,緣起於航港局希望向民眾推廣不一樣的乘船體驗及交通旅遊型態,因此委託張曼森和李怡慧設計拍攝3段旅行小故事,以宣傳藍色公路的各種旅遊方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