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請問總統,您和您的閣揆遵循哪國憲法?

蔡總統過去將近四年中至少兩度自稱「台灣總統」。(中央社,資料照片) 近日,朝野針對「我們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國?」引爆一連串爭議;蔡總統為降低這一連串爭議的回應,卻是和稀泥式的說法。質言之,包括蔡總統在內,台灣太多政治人物靠著在國家定位議題上打擦邊球博得選票;但這種玩弄文字遊戲的擦邊球,卻讓台灣陷於對立內耗、乃至於危險的境地。  引發這一連串爭議的緣由在於,時代力量發布一項民調,指百分之七十四點三的民眾支持將護照上的英文名字「REPUBLIC OF CHINA」改為TAIWAN。姑不論此一民調結果是否準確,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在質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時,即針對此一民調指出,「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台灣不是」;針對陳玉珍的說法,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那她就沒資格當國會議員」;再之後,陳玉珍回擊蘇揆:「蘇院長當的是中華民國的行政院長,而非台灣國的行政院長」。  為緩解外界對蘇揆的台獨疑慮,蔡總統表示「中華民國台灣現在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然而,蔡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說法,早就引起抨擊,原因在於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我們的國家名稱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並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回顧蔡總統執政將近四年的紀錄,不難發現蔡總統本人就是玩弄國家定位文字遊戲、大打統獨擦邊球的高手。她在二0一六年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說中,表示已「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這些將載入史冊的說法,讓中華民國國民、甚至全球關注兩岸局勢的人都相信她的國家定位是中華民國。  然而,這將近四年來,她至少兩度自稱過「台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在國慶演說中稱呼中華民國為「這個國家」;去年元旦,她又首創「中華民國台灣」;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總統大選辯論會中,面對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逼問國家定位問題,蔡總統又表示「就是中華民國」、「這還不夠清楚嗎?」坦白說,蔡總統的國家定位觀如此神行百變,就算她又說出了「中華民國」,但外界還真不清楚她心目中真正的國家定位為何?  其實要釐清我們的國家定位和治理範圍,並非難事。以國家定位而言,我們所遵循的憲法是《中華民國憲法》,身分證上寫的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因此,無庸置疑的,我們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且正如陳玉珍所說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台灣不是(一個國家)」。  其次,憲法第四條所指的「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則應包含中國大陸,因此憲法規定與現實情況確有落差;但是,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總裁魏里希專訪時指出,「歷史的事實是,一九四九年中共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台、澎、金、馬」。李登輝的這段談話已明確揭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而且治理範圍在台、澎、金、馬。陳玉珍是由金門選民所選出,對李登輝的這段談話應該非常有感!  甚至,中華民國重返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名稱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蔡總統在台灣重返WTO過程中是我國的談判顧問,對此更應知之甚詳。  所以,請問蔡總統,您所說的「台灣總統」是否合憲?您的閣揆認為陳玉珍沒有資格當國會議員,他遵循的是哪國憲法?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新化高中飛鏢隊豐收 升學利多

新化高中獲得「一0八學年師生盃全國各級學校飛鏢錦標賽」高中職組全國團體總冠軍。 (記者黃文記翻攝) 新化高中師生在寒假期間到新北市板樹體育館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飛鏢盛會「一0八學年師生盃全國各級學校飛鏢錦標賽」,榮獲高中職組全國團體總冠軍,收穫豐碩,也為學生創造更多元的升學途徑。  新化高中校長許宏明表示,這項競賽包含大專院校、高中職校、國中及國小,總參賽人數達一千一百多人,是教育部今年首度認定具有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升學甄試的資格比賽,競爭頗為激烈。  該校總務主任王宏維去年申請教育部樂活計畫專案,建置了全國國立高中獨一無二專屬的電子飛鏢機台。在王宏維及體育教師林睿棠的指導下,該校去年首次參加師生盃及府城盃全國飛鏢錦標賽就獲得全國高中職組的總冠軍;今年在師生盃續創佳績,除了獲得高中職組全國團體總冠軍,也拿下高男團體組及高女雙人組第一名。  柯筑齡和陳玟靜首度參賽即獲得教師女子雙人組第二名佳績,洪淑惠、蔡燕吟、柯筑齡、陳玟靜獲得教師女子團隊賽第六名,陳玟靜獲得教師女子個人賽第八名。林睿棠、葉信亨、田啟宏、王宏維獲得教師男子團隊賽第四名,林睿棠獲得教師男子個人賽第七名。  學生部分,蕭伯翰、許柏凱、陳宥任、黃昱勛高男團體組第一名,張庭瑜、林宜臻高女雙人組第一名,李芷郁、楊霈涵、林旻靜、林彥瑜高女團體組第二名,吳倫威、翁茂庭高男雙人組第三名,楊孟臻、王子瑜高女雙人組第三名,許柏凱、林嬅昀高中混雙組第四名,黃昱勛高男個人組第四名,黃鈞郅高男個人組第五名,黃昱勛、蕭伯翰高男雙人組第七名。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興國美學課程 辜琪鈞談想像力

國際藝術家辜琪鈞(第二排左五)與興國高中師生合影。(記者翁聖權翻攝) 興國高中今年邀請許多重量級講師到校開創新課程,校方繼與成大攜手開創生技課程後,又推出「跨領域美學」系列課程,邀請到台裔國際藝術家辜琪鈞,透過藝術領域學習來開發學生想像力,希望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辜琪鈞作品曾於法國羅浮宮、日本東京、大陸北京、上海與美國洛杉磯等地展出。她到興國高中開講跨領域美學,以簽名揭開序幕,讓學生感覺相當新奇,開啟對美學的想像。每個學生的簽名字如其人,代表每個人獨特氣質與氣韻。學生運筆經老師點化,注入新的藝術元素,賦與自己名字生命力與藝術美感,每個人似乎對自己的名字多了新奇的感受 。  高二許姓學生說,跨領域美感課程給他很棒的啟發,從小他就對藝術有極大興趣,未來想讀工業設計,將藝術美感透過生活中的體驗傳遞給大家。另一李姓學生說,一切由心所生,生活中亦是,看了辜老師的作品更能明白此理,謹記不忘初衷,貫徹自己的理念。  辜琪鈞說,跨領域是學生未來進入大學、出社會必備的認知課程。「跨領域美學」課程設計,透過不同的形式,讓藝術與美感經驗融入學科中,豐富多元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到「美」並不只存在於藝術作品或課本上,而是充盈在日常生活中。引領學生發現美的過程中,也創造出更具美感的學習環境。  校方強調,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知識有限,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跨領域美學課程計畫是傳達對孩子未來最真摯的祝福。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英國演唱會取消……生日抗疫!張信哲下達禁糕令

張信哲原定28日在英國倫敦皇家亞伯特音樂廳舉辦「未來式」演唱會,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宣布取消。(潮水音樂提供) 中央社/台北2日電  張信哲原訂28日將在英國倫敦舉辦「未來式」演唱會,昨天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導致場地關閉只能宣布取消。張信哲表示,這件事情攸關全世界和所有人,希望大家一起齊心抗疫。  張信哲去年9月在國際記者會上宣布,將二度插旗英國,選在倫敦的皇家亞伯特音樂廳舉辦「未來式」演唱會。因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皇家亞伯特音樂廳決定關閉,演唱會只能宣布取消。  雖然演唱會取消,待在台灣的張信哲仍積極籌備新專輯中。為了避免群聚,張信哲生日前還立下「禁糕令」,禁止親朋好友們準備蛋糕慶生,只有他獨自回到雲林老家陪伴媽媽,度過溫馨的生日。

Read More

客廳看表演……B.DANCE舞團推線上劇院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劇院幾乎呈現停擺狀態,丞舞製作團隊B.DANCE將推出線上劇院,在臉書平台直播舞團經典舞作,其中獻給蔡博丞母親以及全世界美麗勇敢女性的全新舞作「Timeless」也將於5月10日全球首播。(丞舞製作團隊B.DANCE提供) 中央社/台北2日電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劇院幾乎呈現停擺狀態,丞舞製作團隊B.DANCE將推出線上劇院,推出舞團經典舞作,邀請世界各地觀眾線上觀賞百分百台灣原創舞作演出。  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舞團經理許慈茵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舞團持續思考如何能以多元且有意義的方式與世界連結,因此做了這樣一個全新嘗試,透過線上劇院概念邀請世界各地的觀眾一起在週日晚間8點,連上網,將家裡客廳打造為國際級劇院。  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則表示,「或許我們不能改變現實,但能選擇面對的方式與態度。」  舞團今年邁向成團第6年,2018年蔡博丞就被德國舞蹈雜誌評選為「年度最有潛力之青年編舞家之一」,在歐陸竄出知名度,他擅長以剪影的手法,搭配交織幻化的燈影,勾勒出現實社會中,夾雜著華麗與蒼涼的衝突樣貌。  蔡博丞表示,「在這個非常時期,期待能夠展開多元且有意義的方式,持續與世界連結。」  丞舞製作團隊B.DANCE線上劇院將從4月5日週日開始,連續6週,每週日晚間8點在臉書平台直播蔡博丞經典作品,目前影片排程包括4月5日推出經典金獎舞作「浮花」與Hugin/Munin;4月12日推出兩部短篇小品雙金舞作INNERMOST與Orthrus。  4月19日推出講述多重人格的藝術家腦袋SPLIT;4月26日推出「浮花」;5月3日推出舞作「怒」;5月10日則將推出全新舞作Timeless。  其中「浮花」在德國美因茲國際舞蹈藝術節、法國亞維儂OFF藝術節、蘇格蘭愛丁堡藝穗節都受到熱烈歡迎,一票難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官中劍獅報喜 燈會放異彩

官田國中師生製作劍獅造型的燈籠,參加台中燈會,相當用心。 (記者林相如攝) 官田國中總務主任林睿展寒假期間帶著四個學生,一起動手製作高兩公尺的大型花燈─「劍獅報喜」,五個人花了二十幾天完成,送到台中燈會展區參展與參賽。校長陳文財說,這座花燈結合工藝、科技與生活科學,相當有看頭,替台中燈會增添風采,並協助推廣台南的「劍獅」。  官田國中鼓勵學生多元學習,不論是藝術、生活或者科學,校方都融入在平常的課程中,培養學生成為全方位的高手。因應今年台中燈會,官田國中也鼓勵師生共同參與,報名參加花燈製作的比賽,由學校出錢購買相關器材,並由林睿展帶領四位二年級的學生一起製作。 官田國中師生製作劍獅造型的燈籠,參加台中燈會,相當用心。 (記者林相如攝) 經師生共同研究,決定以劍獅為主題來創作花燈,師生一起設計,勾勒出劍獅報喜的花燈雛形,隨後大家一起來,利用各式粗細不一的鐵線搭成框架,隨後在框架上纏繞各式的燈泡,並利用自動控制的設備,來控制所有燈泡的閃爍,創造多元的花燈色彩,最後在框架的外圍,套上整座花燈的外罩,形成整體「劍獅報喜的」外型,五位師生一共花了超過三個星期的時間,順利完工,對付出的心血,也相當滿意。  陳文財表示,參與的師生,犧牲寒假的假期,就連新春連假期間,也安排時間前來製作,可見師生對這件作品的重視與耗費的心力,能順利完成也上了台中燈會的展區,值得大家鼓勵。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林政旻 韓國舉牌交友

崑大視訊系大三學生林政旻赴韓當交換生期間,主動出擊「舉牌」認識新朋友。(記者汪惠松翻攝)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三年級學生林政旻受到華語中心的鼓勵,上學期透過教育部學海飛颺計畫,前往韓國慶星大學當交換學生完成五個月餘的學習,與同學分享期間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選擇以「舉牌」方式主動出擊,認識韓國朋友,也練就一口流利的韓文。  如果不把握這次機會的話,之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在鄉下長大的林政旻,從小就夢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要坐飛機去外面看世界,就讀高中時因為開始接觸韓文而認識韓國朋友,開啟了學習韓文之路。  由於興趣使然,林政旻就讀崑大視訊系時加入華語小老師社團,一方面是為了磨練外語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夠與外國人交流互動,此時對韓國文化仍充滿憧憬與好奇,讓他爭取「學海飛颺」計畫時,選擇到韓國當交換生。  熱情的林政旻一踏上韓國便發現沒這麼簡單,因為風俗民情不同,韓國人沒有台灣人的熱情,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陌生的距離,但他沒有因此而卻步,反而找了一塊板子寫著「我是台灣人,我想認識韓國朋友。」並將紙板掛在身上到處遊走,除了主動到校園內的中文系去認識韓國學生,甚至主動查詢當地活動,報名咖啡廳茶會等,秉持著熱情與勇敢,最後順利認識多位韓國人,回國後都仍保持聯絡,增進情感。  林政旻表示,回國後發現最大的改變是「服裝穿著」,過去他不太注重門面,隨意套了件衣服就出門,現在他發現,適宜的穿著是一種禮貌及態度。留學生活也讓他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執行的目標。未來他打算積極爭取教育部主辦的「留學獎學金」計畫,爭取全台僅十名的韓國留學名額,希望能藉此機會認識更深層的韓國文化,並持續加強說能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壯觀懸空寺

文、攝影/王新偉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這句當地人誇張的民謠,道出了「公輸天巧」的懸空寺,竟飄然於萬丈危岩之壁,真可謂此闕只應天上有。  身臨蜃樓,不見飛鳥蹤,唯有風動懸鈴,聲傳千年不滅。  自谷底仰視,樓閣若虹,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  鑿石為基,就岩架屋,院落廊棧,參差錯落。上載危岩、下臨深谷,非險峻奇巧不足以道之。  難怪詩仙李太白到此,竟無詩可賦,只能揮毫「壯觀」,有心「壯」字多一點,自此世間再無奇跡可勝。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郭柏文考取不動產經紀人

崑大房地產系大四生郭柏文(左)求學期間取得十五張證照,並通過國家專技普考不動產經紀人考試,獲得系副主任柯伯煦勉勵。 (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四年級生郭柏文,白天上課,課後準備考試,沒有花錢補習,暑假期間參與房地產業實習,驗證理論及實務技能,二、三年級雖經歷落榜,但在四年級時決心拋棄一切娛樂活動,全心準備考照,通過專技普考不動產經紀人考試。  一0八年國家專技普考不動產經紀人考試放榜,崑大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共有五人金榜題名,包括大四生郭柏文、日間一0八春產業碩士專班陳甲辰,及系友呂天綺、林百濤、林志宏,顯見該系紮實的訓練,讓學生在國家專業考試得心應手。  其中郭柏文在求學期間即通過考試,相當不容易。班導師黃靖媛表示,郭柏文就讀高中時就已確定未來要從事房地產業的目標,原本考進國立大學不動產相關學系,因個人對學習因素有更妥善的考量,大二時轉進崑大房地產系,一方面持續補修學分,另方面應用系上各種學制提供的彈性選擇修課,同時關注系上開設不動產經紀人專業證照相關課程。  郭柏文說,就學期間不斷累積經驗及提升自我價值,有關不動產相關知識都積極學習,系上師長也鼓勵同學多考取各種證照,暑期實習經驗特別有助益,至今已累積良好工作經驗,取得超過十五張證照。  房地產系副主任柯伯煦表示,我國不動產經紀業發展仍有許多新舊問題出現,例如買賣標的不符、停車位使用權不明確、設計不符、廣告不實、屋況漏水與瑕疵檢視、委賣委買契約終止等,這些交易行為都需要不動產經紀人來依法規範、循規協議及專業分工。  房地產系教學目標在於培養學生房地產專業知識、建構就業能力與發展職涯競爭力,不斷推出新各種專業課程與輔導考證班,只要學生能依循課程輔導建立自己的學習規律,累積自信及打造更佳學習能力,相信在下一年度國家級證照考試,該系依然可續創佳績。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城市與閱讀>鐵臂巷

文、攝影/王悅嶶  行走在一座中世紀的城市,像走在一部今古交錯的大書裡。  城市是一張盾牌的形狀。上平、下尖,盾的中心是教堂;從教堂向四方放射,一條條小徑接起馬路、道路再串上小巷……這部盾形的大書,文句以石頭寫就,縱橫交錯,讀它的最好方式,在一個天朗風清的午後,你走進書裡,順著字裡行間的紋路,拾級而上,穿越堡塔與拱門,城中,出現又消逝的店面和招牌透露著現代韶光的變異:日式壽司店的前身是傳統的法式小館、裁縫店變成遊戲光碟專售店,玩具店變成手機經銷商跟配件零售點;在教堂的後巷,曾有一間二手古書店,燈光昏黃的櫥窗裡排滿燙金、美麗的皮裝書,那店門如今深鎖,門前堆著落葉與紙屑,幸好,英國人的書屋還在。多年以來,當你午後行經,門前依然放有裝滿二手英文書的籃子、階前擺著讀者喜愛的午茶桌椅 - 但是,就連曾在那幾張桌前歇飲了無數盞茶的老客人,也未必見得,曾想到抬首一望,發現牆上孤獨的鐵臂,日曬雨淋,早在你行經的幾世紀前,已經舉著燈火,等你的回眸。  這條以石階組成、街尾有著美麗石拱門的小巷,它的名字就叫「鐵臂巷」。  這城還有其他好多,像這樣,藏著小秘密的街與巷;若不曾細心讀出它們的秘密,就看不懂它們的名字。  如果說,這部古老的石頭大書裡,那些名字意味深長或逗趣的街牌,是一個個長短句的句號與分號,那麼盤踞窗前、行經巷尾的貓兒就是逗點,牠們曖昧柔軟的步伐,把這城的詩與故事,不斷變換句型的長短節奏跟表情:當你從屋宇門窗的木欄石牆,閱讀歲月的形跡,從華燈初上窗內亮起的光影窺察人生的面貌,說不定,你會發現,鐵臂巷底的黑貓也正等著你,眼底寫著時光戲謔的微笑:今古之間,神秘慧詰的一抹凝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