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向終生捍衛中華民國的郝柏村致敬!

國民黨中常會哀悼近日去世的郝柏村、王文燮兩位將軍。(中央社) 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三月三十日以一百零一歲嵩壽辭世,各界咸表哀悼。早年郝柏村全程參加八年對日抗戰,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在八二三砲戰中以砲兵指揮官身分,親在前線抵抗共軍「血洗台灣」圖謀;在台灣走入民主化階段,他卸下戎裝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歷經台灣終止動員戡亂、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力促兩岸和平交流與協商。中華民國國民,都應向終生捍衛中華民國的郝柏村致敬!  民國八年出生的郝柏村,幼年時期中國板蕩紛亂、積弱不振,內有軍閥割據、外有強權欺凌;黃埔陸軍官校十二期砲科畢業之後,郝柏村即投入八年抗戰,他一生也以一個「抗戰老兵」的保國、衛國精神,面對中華民國每個階段的轉變;他所堅守的信念,則繼自國父思想,並恪遵中華民國憲法。  政府遷台之後中共企圖犯台,而金門則是保衛台灣的最前線。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共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對金門發動猛烈砲擊,一天可達數萬發之多。當時擔任金防部砲兵指揮官、烈嶼第九師師長的郝柏村堅守陣地,讓共軍「血洗台灣」圖謀無法得逞;砲戰期間更率領金門官兵強化反砲戰陣地掩體,提升國軍戰力,共軍更無法越雷池一步。中華民國能有日後的民主發展,實乃得益於前線戰士的防禦固守。  郝柏村在擔任參謀總統、國防部長期間,更以治軍嚴謹著稱;當時雖然許多軍中弟兄叫苦連天,但這也堅實了國軍保衛台灣的能力;由他一手規劃的漢光演習,至今仍是每年國軍重大演訓。他除了拓展對外軍武採購之外,還推動IDF經國號戰機、海軍二代艦國造計畫,為日後台灣自行研發重要防禦性武器奠定基礎、做出成績。  他在接任行政院長之前,他的軍人身分引起若干人士反彈,民進黨甚至發動「反軍人干政」活動。但是,郝柏村秉持國父的軍人不可干政、但必須懂政治的信念,最後以一級上將軍階除役,逐漸淡化中華民國任期最長的參謀總長的影響力,終於消除外界對他「軍人干政」的疑慮。在郝柏村的信念中,民主國家的軍隊本應國家化,這也回應了當時在野黨的呼籲。  郝柏村在行政院長任內舉行國事會議,探討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憲法與臨時條款修正等五大議題,每一項議題都攸關中華民國的長遠發展。尤其是,他任內推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立法完成,並授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陳長文訪問北京,促成兩岸成立海基會、海協會,就此為兩岸協商建立管道。  歷經八年抗戰、國共內戰的郝柏村,對中共扭曲抗戰史相當不以為然。六年前的七月七日他訪問北京,參訪中國人民抗戰爭紀念館、盧溝橋等地,他看到抗戰紀念館上寫著「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說明,立刻「再教育」解說員,強調「八年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而且他參訪北京也拒絕大陸官員接待。郝柏村的堅毅風格,讓中共方面也心存敬意。  雖然郝柏村經常被扣上「統派」的帽子,但他堅決主張「蔣經國路線」,也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在民主、自由、均富的《三民主義》制度之下。對於外傳有國軍退休將領受邀前往北京參加中共解放軍閱兵儀式,他更認為「乾脆就不要再領終身俸了!」終生捍衛中華民國的郝柏村,反對台獨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主張統一也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相較於立場搖擺的政治人物,郝柏村更值得中華民國國民向他致敬!

Read More

張信哲防疫不慶生 下達禁糕令

因武漢肺炎疫情,「情歌王子」張信哲上週生日主動下達「禁糕令」。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武漢肺炎疫情,演唱會取消一波又一波,「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也受波及,除上週生日主動下達「禁糕令」,避免群聚感染,原定在28日於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未來式》世界巡迴演唱會倫敦站,1日因場地暫時關閉確認取消。  張信哲於去年9月27日赴英,在前艾爾頓強經紀人哈維歌德史密斯的安排下,宣佈繼2011年成為第一位來英開唱的華語歌手後,將在2020年4月28日首度唱進全球音樂家認定的終極殿堂「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繼披頭四樂團、ABBA合唱團(ABBA)、羅比威廉斯、女神卡卡和愛岱兒等國際巨星後,代表華語音樂站上英國皇家殿堂,希望藉此「打開東西方音樂的大門」讓華語流行音樂有機會讓更多英倫人士關注。  可惜,為確保觀眾和團隊的健康與安全,主辦方多方奔走,因場地「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確定關閉,宣佈張信哲《未來式》世界巡迴演唱會倫敦站取消,已經購票的歌迷朋友,將由售票方Ticketmaster主動聯繫,安排退款。  近期都待在台灣為新專輯做準備,張信哲上週生日,也主動下達「禁糕令」,以身作則、避免群聚感染,呼籲粉絲們齊心抗疫、戰勝病毒,盡量待在家不要出門,並承諾待疫情過去,很快會再前進英國再續《未來式》。

Read More

韋禮安青峰交杯喝汽水 險喇舌

韋禮安創作療癒吃貨單曲「一口一口」,找來好友青峰陪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很愛吃的韋禮安,再創療癒吃貨單曲「一口一口」,找來好友青峰情義相挺,來陪吃吃喝喝,青峰啟發韋禮安搞笑基因,兩人你一口我一口上演餵食秀和交杯汽水,還險些被奪吻,笑翻全場。  韋禮安寫「一口一口」的靈感,就是很愛吃,所以想寫出一首跟吃有關的厭世歌,用一種微醺感,來襯托出一種被生活榨乾的無奈,所以編曲磨了很久,前後花了快兩年才大功告成。  歌曲首播前夕,韋禮安邀請好友青峰來錄製他的Podcast(播客),工作人員計劃考驗兩人吃苦功力,準備苦茶當飲料,原本以為喝苦茶會為難了他們,讓兩人可以「一口一口」慢慢喝,沒想到青峰一口就乾掉大半杯,還說:「這跟我平常喝的苦茶比起來,不算苦耶!」韋禮安笑說:「原來你平常就有在練!」  韋禮安坦承,青峰來之前,超級緊張,「我好像太久沒有好好上通告了,有點難進入狀況,加上這首歌超級難唱,我壓力好大啊!」而青峰發揮幽默特質,適時幫韋禮安提詞、置入新歌,來賓反變主持人,讓兩人互動更加有趣。  除了苦茶,現場也備有甜甜的汽水,青峰突然勾起韋禮安的手臂,以喝交杯酒的方式喝汽水,兩人又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完,青峰搞笑說:「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就不握手了…直接喇舌~~」韋禮安招架不住,整個攤軟椅子上,全場笑翻。

Read More

白家綺新節目首錄 來賓送蟑螂

白家綺(中)主持新節目《醫學大聯盟》一日首次錄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白家綺主持的民視全新健康資訊節目《醫學大聯盟》一日首次錄影,適逢愚人節,來賓紛紛獻上蟑螂、老鼠以及「軟軟的開心又會爽」的禮物,讓她又好氣又好笑。  健康資訊不是開玩笑的,白家綺早早就開始備戰狀態做好功課,不但提早讀腳本,對於每個醫療細節都倒背如流,節目透過藝人來賓組2隊搶答問題,用輕鬆詼諧的風格來讓大家認識嚴肅的醫學知識。 為了慶祝節目首錄,民視與製作團隊要送給四月份壽星白家綺一份愚人節「驚喜禮物」,透過歡樂搞笑的愚人節慶祝儀式來開場,要跟觀眾傳遞節目用開心的正面能量來讓大家了解醫療需知。  張克帆首先遞上第一份驚喜禮物,忐忑不安的白家綺大喊說:「我最怕某種生物,我可是會尖叫翻臉的喔」,果然一摸就是「蟑螂」,白家綺正要尖叫定眼一看是假的,立馬大笑說:「蟑螂就是我人生最怕的生物」。 接下來Nono拿上第二份禮物說:「裡面生物牙齒拔掉了」,白家綺忍不住回嗆Nono說:「我以前在牙醫打過工,我如果被咬我就把你牙齒拔掉」,在旁邊的張家瑋與夏宇禾看到「盒子裡有鼠頭」往後退三步。  張克帆說,要祝福白家綺用打不死的蟑螂精神做節目,一直延續做到白家綺抱孫子;Nono也說,用老鼠來祝福白家綺新節目收視第一「鼠」於妳、鈔票「鼠」不完,聽得白家綺心花怒放。  小師妹張家瑋、夏宇禾送上第三份「軟軟」的禮物,他們還說「會開心又會爽」讓白家綺哭笑不得,還好是送上生日蛋糕,讓她感動不已。

Read More

<社論>疫情過後,應是兩岸重建互信的開始

綠營大老許信良(左二)及洪奇昌(右),呼籲蔡政府向對岸釋出善意。(中央社) 先前兩批武漢包機返台的台商及其眷屬,總算先後結束了煎熬的十四天安置隔離,其他滯留在湖北、仍望眼欲穿的近八百名台灣民眾近日也終於陸續可以返回台灣。  在兩岸相關單位努力下,雙方終於同意以「類包機」方式處理返台台灣民眾的交通問題,由華航往返上海定期航班的兩架次於三月底接回近四百位旅客,緊接著他們依規定接受十四天隔離檢疫。若各項檢測都呈陰性反應,這些台商及其眷屬四月中將可解除禁令。對他們而言,這是歷經艱難、無法想像的返鄉路,因為蔡英文政府與中共當局的互相較勁,使得升斗小民成了兩岸政治歧見的犧牲品,兩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位剛返台的陸配表示,不希望國人把她們當成病毒,因為她「也是台灣人」。奔波千里到上海搭機的台商及其眷屬也疲累不堪,歸心似箭的他們只希望儘快重返正常生活,不願多牽扯政治話題,顯見這幾個月的煎熬使得他們早對政治人物心灰意冷了。  防疫本來應是公共衛生範疇,返鄉更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但民進黨把這個威脅全球的肺炎病毒當成反陸政治議題來打,造成兩岸更多嫌隙。對岸主事者在顧慮當前台海氛圍的政治考量下,只敢以「寧緊不宜鬆」原則處理包機事宜,忽略給予當地台商及眷屬更多變通因應之道,也難辭其咎。若民進黨真心尊重基本人權,而大陸當局也能化「為人民服務」於實際行動,相信更能降低防疫帶來的不便。  自蔡英文勝選連任以來,原本已毫無互信可言的兩岸主政者依舊堅持己見,再加上綠營一再挑起仇陸激情而使得台海情勢更形緊張。外傳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三月初來台,提醒蔡政府應儘快做好全面備戰;雖然此一傳聞未獲證實,但以美國的立場而言,應該會希望台灣不要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又打戰爭邊緣遊戲,否則一旦玩火上身,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為了緩和兩岸對立氣氛,綠營大老許信良及洪奇昌都呼籲台灣應放棄民粹操作,希望蔡政府主動向對岸釋出善意,由兩岸共同對抗疫情做起,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敵人,如何防疫「是任何掌握權力的人應盡的責任」。他們也指出,這幾次的包機或類包機順利成行,都可當成兩岸合作的開始,蔡政府應把握此契機,因為機會稍縱即逝,這是自然界給兩岸主政者的習題,端賴蔡英文及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如何作答。  當然,兩岸政治歧見絕非一夕之間就能化解,也需要彼此相互諒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既然是雙邊關係,就是兩岸的共同責任。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民的民主選擇、不應時時派機艦繞台;台灣則不該意圖以漸進手段推進法理台獨,因為這絕非明智之舉。  激進獨派的時代力量有意藉民調為由,希望施壓政府將中華民國護照的英文名稱改為Taiwan,名義上是修改本國護照、不涉及挑戰現狀,但中共、甚至美國會持相同看法而冷眼旁觀嗎?主張低調、不挑釁對岸的蔡總統,應與綠營好好溝通,切莫被勝選沖昏頭,以免牽一髮而動全身,自己打壞了一盤棋。  在全球共同對抗疫情之際,台灣更應扮演好防疫模範生的角色,除了陸續與各國簽訂防疫共同聲明是少見的外交成績,蔡政府該把焦點轉回台海,思考如何將此醫療技術與中國大陸分享,從兩岸人民福祉著手,漸次化解彼此敵意,才是正道。疫情終會過去,但日益升高的仇恨卻會埋下衝突陰霾,此時是蔡政府該出手的時候了。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繪出防疫除煞 版畫設計創作

健康平安首獎作品,當年疾管局用此畫製聖誕卡,寄送全球醫藥疾病管制單位,此主題適合防疫時期提醒與祝福! 本文作者/謝省民 ‧歷任亞洲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視傳系主任 ‧國立雲林科大藝術中心、 設計研究中心主任、視傳系所主任所長 ‧雲林縣、嘉義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曾獲四次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首獎  中華民國第19屆版印年畫首獎-「健康平安」,是以後現代風格,結合版畫與設計創作宗教年畫「健康、平安」,安定人心並宣傳防疫習慣,祈求神靈驅邪除煞,希望大家養成健康好習慣,年年健康平安。  畫面上方神靈來除煞,這神靈對熟悉東方文化的人而言是「鍾馗」-鎮宅除煞,怒目舞劍驅病邪,驅邪招福有四隻蝙蝠,寓意「賜福」平安。  對熟悉西方文化的人而言,這神靈則是「摩西∕梅瑟」(Moses)-高舉銅蛇、止息瘟疫,此一圖像在西方醫藥文明中流傳久遠,醫藥衛生單位多用杆上銅蛇為標誌,舊約聖經上記載凡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畫面左右則有護守門神手持溫度計及耳溫槍,此正是各公共場所出入的景象,傳說中門神為唐太宗守門防病入侵,此處轉化為防疫門神,戴上口罩執行防疫任務。  正上方左右八卦圖像,繪出防疫健康好習慣:均衡飲食勤洗手、充分休息多運動,發揮傳統吉祥畫的教育功能,提醒民眾健康身心增強免疫力。  祝福大家吉祥百福、健康平安!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美術節感言

本文作者/潘元石 ‧台南文化獎得主 ‧曾任財團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奇美博物館館長 ‧台灣藏書票協會創會會長  3月25日是美術節,美術節是藝術圈的重要日子,台南美術館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配合市府的方針,慶祝活動延期至4月23日舉行。在藝術家的心目中仍然是喜悅而期待著。  在美術節來臨前夕,筆者長期從事美術行政工作,心中有很深的感觸,在此披露共同歡樂屬於我們的日子。  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當以民初第一任教育總長也是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最賣力推行。蔡先生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希望藉著美育的提倡,進而美化世界,美化人生。  蔡元培先生提倡數十年的美術教育,雖然在社會上曲高和寡,影響不大,但在全國負責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方面,曾掀起了一股重視和改革的熱潮,當時除了不斷創設新的美術學校外,或在大學增加藝術科系,一般學者對於藝術課程理論的探討與日俱增,可惜由於國內長期的動亂影響,這種良性的發展與研究風氣,也就煙消雲散了。  從過往的歷史,反觀今日的台灣,文化水準之高超,藝術教育之普及與重視,文化設施四處林立,據文化部統計目前全台灣也約兩百多家公、私立美術館和博物館,對於民眾藝術風氣的提升,有莫大的影響。  今年春節台南市長黃偉哲先生,贈送市民的「金鼠報喜」春聯上,就給市民一則喜訊,台南今年就新設增加南美館、左鎮化石園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及水交社文化園區等。台南市真正蔚成一個博物館的城市,府城市民沐浴在濃厚藝術氣息中,耳濡目染地豐富心靈上的氣質,薰陶高尚的品格,而安然自新愉悅地生活著。誠如葉石濤的名言---「這是個適於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被羨慕的好地方  期盼台南全體市民在繁忙生活中,抽空前往正展開雙手歡迎各位到臨的藝術殿堂。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台灣宗教版畫的美麗與哀愁

主祀保生大帝的台南開山宮所收藏的藥籤古版。 本文作者/潘青林博士 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    設計學系教授  於博物館任職期間,偶有機會為民眾進行導覽,時常聽到有些民眾提到自己對藝術的陌生,甚至在藝術面前感到渺小。其實藝術與生活一向都是緊密相連的,其中木版水印在台灣更是與民間的生活緊密相連,除了有著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更是民間藝術的重要特色,與芸芸眾生的生活、信仰與知識息息相關。  台灣先民大多數來自於中國東南沿海閩、粵等地區,因為移民日增,日常生活所需之版印作品例如年畫與宗教信仰相關,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台灣早期民俗版印之雕版印刷,是以台南為中心,歷史較久的店家大都集中在赤崁樓附近的米街(今新美街),每年春節期間,即在此地印製出家家戶戶所需用的春聯、斗方、門神等等吉祥用品,其中王泉盈、林榮芳、林坤記、王源順、聯發、源裕等都是著名的店家,其中又以林榮芳出品的版印數量最多。 為推廣藥籤文化,高國欽醫師贊助新刻木版,於台南開山宮進行水印體驗。  台灣的民俗版畫,除了反映出過年吉祥、喜樂平安的年畫之外,另外最大宗的即是宗教信仰所需要的「宗教版畫」。宗教版畫除了家庭祭祀用之外,另有廟宇及鑾壇印製之版畫,種類繁多。佛道教是大部分台灣民眾的信仰,為了提供大量信徒所需,廟宇常自備有神璽、神符版、詩籤版、藥籤版、香條版、神媽版(又稱大符)等,由廟方的廟公隨時取出印版以供應信徒使用。當時台灣的廟宇與鸞殿保守估計也數以千計,其中所需之宗教版畫不下百種,數量實在令人無法想像,時至今日,全台登記有案之宗教建築超過了一萬五千座,數量更甚於便利商店,宗教版畫中的事籤與藥籤更是最為民眾所使用之物,儘管現代科學昌明醫學發達,但這些源自於亙古敬天崇神的信物,以及千年智者的醫藥經驗累積,仍深植於現代民眾心中,在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中,依然拯救人們的心靈與健康。  有別於一般藝術品在繪製時因其被觀看之特性而刻意求精美,宗教版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即是在印製時,因為是為了民間日常生活與宗教信仰所用,所以更重視的是實用性,在集合歷代無數畫師、雕版師和印刷師的智慧經驗與美感,宗教版畫呈現出既通俗又實用的特性,散發出濃濃的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普遍撫慰了眾多民眾的心靈。僅管因為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機械印刷術的普及,木刻水印的宗教版畫已經漸漸走入歷史,但是其精神與內涵仍深深地影響著普羅大眾的日常。 潘元石收藏之少見宗教版印作品。  由於宗教版畫因重視其實用性,所以在使用上屬於「即用性」的印刷品,在使用過後有些會任其風化損毀,有些會立即燒化,因此在文史保存上非常不易。台南資深文化工作者潘元石也曾為此感到憂心,某日在得知廟方將於晚間進行宗教儀式之時,於夜半儀式進行中與廟方洽談許久,終於在廟方特別允許下,得到廟方認為一定得在夜間燒化的版印作品。  而雕版更是因為台灣的濕熱天氣以及廟宇主事者的輪替,常見蟲蛀與散逸。時至今日,文資保護觀念提升,例如推廣臺灣傳統版印及工藝為主的台中文英館即收藏了許多古雕版,另外有部分雕版為私人收藏家所珍藏愛護,現今許多廟方更是十分重視古雕版的價值與保存,並且規劃舉辦活動,來進行廟宇文化的推廣與教育。  世事無常,物質的變化改變了許多社會價值觀,但古人的智慧經過幾千年的蕩滌,在日新月異的轉換變遷下,卻更熠熠生輝。一爐香,一縷煙,台灣宗教版印作品的身影在其間流轉,隨著或冉冉而上或迂迴繚繞的煙縷,陪我們觀看著生命無常與人心脆弱,陪我們走過今生的春秋寒暑、憂喜悲歡。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努力事春耕

深耕 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念哉斯意厚,努力事春耕。 這首口耳相傳近百年的小詩,歌詠大地寶藏無窮, 唯有勤勞耕耘方能供養一生。 本文作者/黃宗義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 台南大學兼任教授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 ‧臺南市傑出藝術家  農業社會人們配合季節變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年復一年生息循環,春耕最適當的時機是驚蟄以後清明之前。春雷初響,寒冬蟄伏的動物驚醒,植物開始萌芽生長。春分介於驚蟄與清明中間,努力事春耕就是〈深耕〉,深耕易耨典出孟子勸梁惠王施行仁政,則仁者無敵。古人務農為主,比起現代人生活相對單純,民主社會的深耕,意指為人應當務實、腳踏實地、Down to Earth。進入地球村時代,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公私機構的深耕(Deep plowing)計畫形形色色,彌天蓋地,一旦流於紙上作業,則有違當年孟老夫子的微言大義。  活到老學到老,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記取荀子〈勸學〉中「學不可以已」明訓,學生勤於課業,農工勤於耕種生產,通訊物流勤於搬有運無,不論勞心勞力,人人不斷精進,奉獻所能,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理想。尤其疫疾蔓延期間,年長者顧好自己,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把居家修行當春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有道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期許人人努力事春耕,用春天的朝氣,以同心團結的正能量,轉化疫情危機,平安度過人類大浩劫。

Read More

壞巫婆賴慧如搭小黃 運匠放佛經

藝人賴慧如在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中,靠著暗黑反派江慧君一炮而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賴慧如在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中,靠著暗黑反派江慧君一炮而紅,搭計程車被認出,司機竟秒放佛經要幫她消業障。  賴慧如說,多虧翁家明取的「壞巫婆」綽號,讓觀眾有更深的記憶點,加上戲裡頭兩人一來一往的逗趣互動,也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翁家明表示,飾演「枯一蘇」讓他有很多創意的idea被運用在劇情中,從不斷的吃包子到拿水槍,現階段是惡整「壞巫婆」,每一次都笑果不斷,尤其他說日前的巫婆紅唇口罩,意外引發討論,讓他驚喜萬分 73340a-20200331181543268-2.jpg 賴慧如表示,「邱醫師」(翁家明飾演)真的是她的罩門,每次讀本就笑到肚子痛,且翁家明在現場拍戲常神來一筆,尤其是請道具做的「巫婆紅唇翹嘴巴」口罩,讓全場笑翻,翁家明表示因為防疫,所以就想說讓道具口罩可以活潑一點,沒想到意外成亮點,不少粉絲頻頻留言要+1購買。  飾演「壞巫婆」維妙維肖的賴慧如,表示現在外出買東西,都會被店家認出來,還有高中生在街頭遇到他,還會要求合影,但最近一次搭計程車趕通告,司機認出她來,還非常激動說 「你是江慧君!」更當場把車上音樂轉成「金剛經」替她消業帳,讓她哭笑不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