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大獲頒遠見USR雙楷模獎 私立技職最優

朝陽科大榮獲遠見USR永續報告書楷模獎,由校長鄭道明(右)代表接受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左)表揚。(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舉行頒獎典禮,朝陽科技大學以實踐SDGs之傑出成果,彰顯大學治理、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之綜合性影響力,獲頒永續報告書楷模獎,更以「幼老共園跨域學分學程」USR傑出方案,榮獲永續課程楷模獎,奪下雙楷模獎佳績。 永續課程楷模獎則由朝陽科大銀髮產業管理系鄭堯任老師(右)代表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左)表揚。(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推動減碳的具體作為,朝陽致力年降2%的能源使用,迄今節電超過39%、節水56%、減碳49.36%,預計2045年達成淨零目標,已連續8年蟬連世界綠能大學全球百大。朝陽科大積極推動弱勢助學,SDG 1 (消除貧窮)、SDG2(消除飢餓)、SDG 4 (優質教育) 及SDG 10(減少不平等)四項指標排名為全球201-300,連續6年進榜英國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榮獲英國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及歐洲ACEEU亞太區Triple E Awards年度傑出社會參與暨永續大學特別表彰獎,為台灣唯一獲獎學校,展現師生實踐永續行動的具體成果。 朝陽國際志工遠赴非洲坦尚尼亞、越南、菲律賓及蒙古等地進行志願服務,服務人次高達27,000人,廣受國際肯定。(朝陽科大提供) 配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推動,朝陽科大師生USR團隊在青年培力、地方創生及淨零碳排等議題的努力,廣受地方肯定。 榮獲永續課程楷模獎之幼老共園USR計畫主持人銀髮產業管理系鄭堯任老師表示,因應少子化對幼兒園經營的衝擊,以及高齡化對長者日間托老的需求增加,朝陽科大率先推動「幼老共園」創新經營模式,結合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及設計學院之專業,規劃「幼老共園跨域學分學程」,以創新教學模式,培育幼老共學未來人才。 致力推動USR的朝陽科大,率先成立「幼老棒球隊」,透過祖孫互動促進世代共融。(朝陽科大提供)

Read More

遠見USR 成大創最佳獲獎紀錄

2025年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揭曉,成功大學獲兩首獎、五楷模、一績優獎,連續四年成為最大贏家。(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二0二五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揭曉,成功大學勇奪兩首獎、五楷模、一績優獎,連續四年成為最大贏家。 今年成大報名十四件,八件入圍,蟬聯入圍件數冠軍。入圍的八件全數獲獎,創下最多得獎紀錄。其中永續課程組「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生態共好組「『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均奪首獎。 生態共好組「成功遙感治碳─嘉義AI淨零」、福祉共生組「全民科技防疫:AI智慧偵測登革熱防疫預警系統」、「共創樂智友善社區─成大屏東縣好厝邊」、產業共創組「產學大聯盟以氫代碳幫助台灣邁向碳中和」、永續報告書組「2023-2024成功大學永續報告書」,抱回楷模獎。 在地共融組「相伴2026:互為主體、互利共好、底蘊再創」拿到績優獎。 成大表示,獲頒首獎的永續課程組「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主要授課老師為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文學院院長高實玫等。課程涵蓋大學教師宏觀論述、社區業師微觀生活經驗。生態共好組「『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計畫主持人是生命科學系教授兼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成大師生於一九九二年率先投入擱淺鯨豚事件處理,與台南市政府及林務局合作,在台南四草設立鯨豚救援設施。二00九年在成大安南校區設立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建立第一線處理、救援、醫療、復健、野放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系統,進行死亡個體病理解剖分析,協助國家逐步累積屬於西太平洋台灣段案例和數據。 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六十七校共兩百一十五件報名,總參賽件數較上屆成長百分之二十五點七。八日下午在台北舉行贈獎典禮。

Read More

崑大加入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

崑大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並成立ESG輔導服務小組培育綠能人才。(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攜手國內近卅所大專校院,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將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並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崑山科大加入聯盟並積極參與,為培育綠領專業人才再添助力。 崑大近來致力於綠能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今年再加入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針對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將由工學院長江智偉、副院長許蕙琳、環工系教授周信賢、李志賢、余慶仁、陳賢焜等經驗豐富師資為學員授課。 課程預計開設「溫室氣體管理相關法規及政策」、「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及減量ISO14064」、「產品碳足跡」等訓練班,並規劃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產品碳足跡等相關領域課程,讓學員深入了解綠能相關技能知識。 行政副校長暨永續長鐘俊顏提到,校方將淨零排放與SDGs融入中長期校務發展及課程規劃,積極培育綠能專業人才,同時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二0二四年第五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連續三年榮獲「生態共好組」楷模獎,是中部以南唯一獲得首獎的私立科大;二0二四國家永續發展獎獲頒「教育類」入選獎。 在二0二四年台灣永續大學獎中,更再拿下「台灣永續十大績優大學獎」、「永續報告書-銀獎」、「環境管理領袖獎」、「永續發展教育領袖獎」及「氣候領袖獎」等五項殊榮,足見在綠能永續領域推動成果豐碩,並深獲各界肯定。

Read More

全國木橋載重創新設計 南大附中奪5獎

114年全國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南大附中營建技術學程師生團隊表現優異,奪得一金、三佳作、一特別獎。(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大附中營建技術學程師生團隊參加一一四年度全國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在來自全國高中職二百卅餘隊伍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奪得強度設計組第一名、三佳作,及造型創意組特別獎,展現扎實的專業能力與無限創意。 正修科大主辦的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旨在透過讓學生以木條設計模擬橋梁結構,試驗其能承載的最大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設計創造力,並訓練力學知識與結構觀念。競賽結果分為以木橋加載重量到破壞,與自重比值最大者的「最大強度優勝」,及與自重比值越接近八百的「精準強度優勝」。 競賽分為造型創意、最大強度及精準強度三組。共有廿三所高中職二百卅餘隊、共計八百廿八位學生齊聚參賽。南大附中由指導老師施佳伸、歐怡秀及沈佳龍帶領學生參賽,其中在強度設計組一百七十餘隊參賽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一名,及三個佳作,充分展現同學們對於橋梁結構力學的深入理解以及實際製作的精湛工藝。 還有在造型創意組也獲得特別獎的肯定,這證明了南大附中學子不僅擁有專業知識,更富含創新的設計思維,能將力學原理與藝術美感巧妙結合。 南大附中校長陳森杰表示,透過此次競賽,營建技術學程學生不僅展現專業技能,也觀摩學習其他學校的創意與設計,相信對於未來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將有莫大的助益。

Read More

麗山高中代表台灣參加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榮獲大會銀牌獎

麗山高中許弘毅同學(後排左一)。(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麗山高中許弘毅同學於二0二五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以研究作品《關於Repunit數列之餘數性質探討》榮獲數學科大會三等獎,並代表台灣參加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競賽,許弘毅同學勇奪大會銀牌獎。麗山高中積極培育科學人文兼備的未來人才,本學年度參展作品數量再創新高,共計高達一百二十四件作品。 麗山學子、台灣之光,這已是麗山高中自二0二四年以工程學科研究作品奪得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大會銀牌獎之後,連續第二年再度為國爭光,勇奪國際重要科學競賽之優秀銀牌。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新聞稿特別記載許弘毅同學的研究特色,弘毅是麗山高中三年級學生,對數學展現高度學習興趣及研究熱忱,面臨學測準備及二0二五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時間趨近之雙重壓力,仍能妥善規劃時間,順利獲獎及取得出國正選代表資格,相當不易。

Read More

青春彩藝:稻江護家高三畢業成果聯展 亮麗登場

時尚設計科則是演出「時」代造型走秀。(台北市稻江護家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稻江護家舉行一一三學年度「青春彩藝」高三畢業成果聯展,包括家政科及流服科的禮服走秀、幼保科的童劇演出及時尚科造型走秀,餐飲科的美食百老匯,內容多元精彩,讓全校師生及參與的家長們彷彿享受一場春季饗宴。這場畢業成果展首先由餐飲科帶來的「新味覺‧饗未來」結合作品。 家政科演出「家政「瑩」家」兩場禮服走秀,一位位打扮美麗的女學生,身著從設計、剪裁到製作都是親手縫製的禮服,並配合音樂走台步,引來同學一陣陣掌聲;家政科高三同學殷艾說,每一位稻護學生都受過美姿美儀課程訓練,均具備基本儀態,再穿自己設計的禮服,每個人像是內外兼具的美麗小女人。 時尚設計科則是演出「時」代造型走秀,一共呈現三種不同風格,包括Style1愛與花境、Style2人格拼圖、Style3眾神降臨,三種不同風格的造型,分別代表三種迥異的特色及氛圍,千變萬化、變化莫測,學生精彩演出,充分展現名模的氣勢,博得現場師生大力的讚賞。 另,餐飲科除展演秀外,也設攤販售自製點心,有布朗尼蛋糕、營養三明治、提拉米蘇等,道道健康可口,身著餐服的學生一旁親切服務,彷彿讓人感覺置身於五星級大飯店。最後上場的是幼保科的「鯊魚寶寶出趣玩」、「K萌律動 舞動童心」等兒歌帶動唱,充滿青春活力,彷彿打開童心的世界,讓小朋友們開心舞動。 稻江護家校長郭淑蕙表示,畢業展不僅呈現視覺、聽覺的美感享受,一方面讓畢業生展現這三年來的學習成果,另方面也提供在校同學及國中技藝班同學觀摩學習機會,最重要也讓家長見證瞭解子女們的收穫與成長。

Read More

中原大學獲USR在地共融組首獎 埤塘計畫深耕地方、跨域共好獲肯定

中原大學埤塘計畫深耕地方,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組「首獎」。(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第六屆《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四月八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計二百一十五件計畫報名,創歷年新高。中原大學以「流動與鏈結的再發展:桃園埤圳水文化環境的共生發展與國際合作」計畫,在激烈的書審與面審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在地共融組」首獎。 本計畫由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與教授陳其澎共同主持,以桃園在地珍貴的埤塘文化為核心,推動「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的行動模式。自霄裡地區起步,逐步拓展至竹霄社區、中壢地區、桃園綠捷沿線,甚至跨足馬來西亞冷岳河流域,將地方行動延伸為區域網絡,進而打造國際共學共作的平台。 從一座埤塘出發,中原大學串聯學校與社區,打造地方共學共好的行動網絡。(中原大學提供) 陳其澎教授表示,早在二十多年前便萌生「社會設計」的理念,期待設計不再只是服務少數族群,而能真實回應社會需求、改善人們生活。遷居桃園後,他發現埤塘不只是農業灌溉的命脈,更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教育潛力,是連結人與土地的珍貴資源。 隨著計畫影響力擴散,更多教育場域主動響應。中原大學與武陵高中合作開設「埤塘學」特色課程,引導高中生認識在地水文化與文化價值,逐步形塑桃園社會共同守護埤塘的集體行動意識。 中原大學以教育實踐,喚醒人們對埤塘文化的認識與重視。(中原大學提供) 《遠見雜誌》主辦單位指出,中原大學USR計畫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團隊深刻理解地方需求,設計出真正可行、且對社區長期有益的行動方案,具體體現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 趙家麟院長也補充,中原大學早在USR政策尚未正式推動前,即長年實踐社會參與精神。一九八零年代起,設計學院師生參與永康街徒步區營造,九二一大地震後更深入災區進行重建行動,展現「以行動落實知識」的教育理念。

Read More

輔英科大水陸雙姝躍國際 足球泳壇齊爭亞洲榮耀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女子足球隊長陳旻凰與肢障女子游泳健將姜曼羚被喻為「水陸雙姝」。陳旻凰不僅率隊勇奪校史第一座大專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公開女生組金盃,五月將代表國家參加亞洲盃賽事,爭取榮耀;泳壇擁有五項破紀錄的姜曼羚,剛在一一四年全國會長盃帕拉游泳錦標賽暨國家代表隊選拔賽摘下兩金,近日將參加二0二五日本帕拉游泳系列賽。林惠賢校長勗勉兩位女將再創佳績,為國爭光。 帕拉游泳健將姜曼羚同學(右二)與輔英林惠賢校長(左二)、人管學院林献巃院長(右一)、休憩系于建中主任(左一)合影。(記者吳門鍵攝) 人文與管理學院林献巃院長表示,陳旻凰(瑞祥高中畢)是物理治療系大四生,姜曼羚(文山高中畢)為休閒與遊憩事業管理系一年級新生,老幹新枝在足球和游泳領域各擁一片天,探究兩人學習初心、成就與成長過程,有如勵志電影般,值得同儕當榜樣。 林献巃指出,姜曼羚出生後左手手腕罹患罕見的萎縮症,手腕萎縮只剩一圓錢幣大小,手臂則生長完好,一般稱為「娃娃手」,行動影響不大但對生活起居造成不便。 林献巃說,不好動的姜曼羚就讀瑞興國小時,從小五開始接觸游泳,由梁國禎、梁豐君父子擔任游泳教練,迄今大大小小賽事至少擁有十五面金牌,且是S9級一百蝶式、自由式、仰式、二百公尺混合式和四百公尺自由式等五項全國紀錄保持人。 「只有姜曼羚能超越姜曼羚!」體育暨健康促進中心蔡芬卿主任指出,姜曼羚四月六日將前往日本富士靜岡參加日本帕拉游泳系列賽,目前正在集訓,校方已成立運動科學團隊,集合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保健營養系、物理治療系、休閒與遊憩事業管理系以及體健中心等資源,加強其下半身重訓及速耐力,打造姜曼羚2.0,盼能再創佳績。 輔英科大女子足球隊長陳旻凰五月將代表國家參加亞洲盃賽事。(記者吳門鍵攝) 輔英女足隊謝麗娟教練表示,國際足總已宣布今年將舉辦首屆女子五人制世界盃,五月則在大陸呼和浩特舉辦亞洲盃,中華代表隊以輔英女足為班底,十四名國手輔英占了六位,包括五位瑞祥高中畢業的陳旻凰、歐羿嫻、林岱錤、盧靖雯、蘇惠琪和臺東體中畢業的張琪。 謝麗娟指出,陳旻凰進輔英就讀後才正式成立女足隊,第三年即率隊拿到一一二學年度大專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公開女生組冠軍,畢業前又將代表國家參加亞足聯女子五人制亞洲盃賽,盼能爭取前三名拿到首屆女子五人制世界盃門票。 擔任女足隊長的陳旻凰,身高一百七十七公分、六十一公斤重,小時候喜歡畫畫,小三開始接觸足球,身上迄今已逾二十塊金牌。五人制足球會區分前鋒兩邊和後中的站位,他站的位子屬於後中,類似十一人制的後衛,但她總是扮演攻門得分角色,陳旻凰坦言,自己喜歡射門的感覺。 就讀物理治療系的陳旻凰,知道運動員很容易運動傷害,尤其足球有很多肢體接觸,因此她決定學習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物理治療,幫助隊友也幫助自己,這次盼能幫助中華隊在亞洲盃取得前三名,拿到首屆世界盃門票,為國爭光。 輔英科大一一四學年度日四技運動績優,現正招生中,報名日期至五月十三日止,詳情請見官網。

Read More

新北33所玩藝學校開跑 逾200門多元藝術課程陸續登場

黎明技術學院玩藝學校開設k-pop體驗營校內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假日親子何處去?作伙玩藝術就對了!新北市今(114)年共有33所玩藝學校,包含市內30所高國中小,並與輔仁大學、醒吾科技大學、黎明技術學院3所大專院校共同合作,自4月至12月共開設超過200門各類藝術課程,今年更新增開辦包含首次加入的能仁家商開設AI創藝玩藝學校、黎明技術學院開設演藝影視玩藝學校等,提供學生於週末及暑假參與。各類課程將陸續在新北市社會教育資源網(HTTPS://LLL.NTPC.EDU.TW/)開放報名,千萬不要錯過!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藝術學習不僅能培養孩子美感素養、開發潛能,也能成為孩子的終身嗜好,是陪伴孩子最好的「藝」友。新北市自101年首創「假日藝術學校」,113年更名為「玩藝學校」,採弱勢學生優先錄取並免費原則,部分課程更開放親子共學,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 能仁家商玩藝校結合人工智慧進行藝術創作1校內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首次加入的能仁家商開設AI創藝玩藝學校,將最新AI技術融入藝術課程,例如以AI SUNO生成音樂結合韻律體操、AI製圖結合機器人程式設計等,激發學生創意並拓展藝術表現新領域,打造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嶄新學習模式;同是首次加入的黎明技術學院開設演藝影視玩藝學校,由業界專業老師授課,包含燈光音響幕後營、虛擬實境影視創意營、炸翻舞台K-Pop營、戲劇音樂體驗營等,各類藝術課程精彩可期! 烏來國中小玩藝學校開設彩繪課程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國中小開設原住民舞蹈及彩繪課程,8年級智能障礙學生小琪(化名)113年參與課程後分享自己在課程中學到街舞表演,雖然不是很會跳,但和同學一起練舞很有趣,也讓自己變得比較勇敢表現!上課時還用泰雅圖騰和泰雅故事彩繪,雖然身體會被油漆弄髒,但完成的作品很漂亮,和大家一起努力學習的感覺很棒。 建安國小玩藝學校開設停格動畫課程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建安國小開設音樂及攝影課程備受好評!113年參與課程的5年級辜茉寧同學分享自己最喜歡攝影課的「藍晒」主題,採摘植物留下美麗的影像,作品印在袋子上還可以裝自己喜歡的小東西;而音樂課讓自己解鎖烏克麗麗!現在已經會彈整首「王老先生有塊地」了!謝謝媽媽幫忙報名活動,希望今年也有機會繼續參加課程。 長安國小玩藝學校開設陶藝課程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長安國小玩陶課程也廣受親子歡迎!去年辦理20場、239組親子參與課程,產出包含盤子和筷架等近1,600件陶藝作品,親子共享樂陶陶。3年級何春曙同學家長回饋感謝學校提供一個療癒又輕鬆的捏陶體驗機會,有別於一般陶藝課程能帶著孩子從泥土、葉子開始採集,讓陶藝離生活更近、更有趣! 教育局表示,玩藝學校課程涵蓋視覺、傳統、新媒體、表演、音樂等8大藝術領域,每年更持續開發新課程;33校超過200門課程從4月陸續辦到12月,報名資訊可至新北市社會教育資源網(HTTPS://LLL.NTPC.EDU.TW/)藝術教育/玩藝學校查詢,歡迎踴躍報名!

Read More

全國第2 台南4校獲閱讀磐石獎

崇明國中、崑山國小、和順國小與永福國小等四校榮獲閱讀磐石獎。(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公布今年度獲閱讀磐石獎學校,南市崇明國中、崑山國小、和順國小與永福國小脫穎而出,四校齊獲殊榮,獲獎數勇居全國第二,展現台南長期深耕閱讀教育的豐碩成果。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推動「布可星球」普及化閱讀理解平台,協助學校系統性培養學生的理解力與思辨力,成效有目共睹。本次獲獎的四所學校,分別從在地文化、校本課程、跨域整合與創意思維等不同面向,發展出具體而深具特色的閱讀行動方案。 崇明國中以「崇心閱讀,璀璨光明」為主軸,打造出融合人文素養與數位科技的閱讀素養校園。學校發展出涵蓋晨讀、主題閱讀、社區資源整合等架構,讓閱讀走出課本、走入生活,點亮學生多元發展的道路。 崑山國小以「吾讀有五,崑山百閱任我行」方案展現學校長期深耕的在地閱讀力,結合古地名「鯽魚潭」發展閱讀課程,引導學生認識家鄉、探究環境議題、發展解決能力。 安南區的和順國小則以「品遊思創─和順四力ALL躍」方案獲獎,學校以「和順囡仔博士博」課程為核心,結合品味、遊歷、思考與創造四大能力軸線,引導學生從閱讀出發,進行跨文本、跨領域的知識建構,讓孩子從喜閱、悅讀邁向悅創,實現真正的素養導向學習。 永福國小以「道築永續.福閱國際」為願景,從校史建築出發,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與國際教育,創建「讀校史、閱建築、護永續、展國際」的閱讀行動方案。透過有系統的課程設計,讓學生不只讀書,更能思辨與行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