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成果備受肯定 鹽行國中 招生滿額

鹽行國中透過親師座談及講座,讓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特色及教學成果。(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鹽行國中一一四學年度新生招生再傳捷報,全數六個班級額滿,報到率達百分之百,再次展現學校辦學成果備受家長肯定。 校長林建佑表示,該校在教學上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雙語教學,近年已成功帶領學生赴日本、南韓與泰國進行國際教育參訪與文化交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世界,培養全球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體育方面表現也非常亮眼,木球與躲避球代表隊在各大比賽屢創佳績,團隊默契與運動精神備受肯定。藝文方面,直笛隊連續兩年晉級全國音樂比賽,成績斐然。為讓學生能適性發展,更與高中職合作,舉辦多場的生涯探索體驗活動,協助學生自我探索。 家長會長葉俊仁表示,學校近兩年招生都有很好的表現,家長會感到與有榮焉,也十分肯定教學、行政團隊的用心。校長林建佑說,今年招生班級人數滿額的好消息,都要感謝全校老師的努力,進而獲得社區的肯定。

Read More

忠義國小玩闖關 校園民主開花

忠義國小舉辦「公民審議前進校園」獲選方案「趣味闖關好好玩」活動。(中西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忠義國小舉辦兒童節「模範兒童表揚大會」,同時辦理二0二四「公民審議前進校園」獲選方案「趣味闖關好好玩」活動,讓校園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學園。 公民審議精神從小扎根!中西區公所與忠義國小去年將公民審議帶入校園,主題是「我想要辦的校園活動」,經討論、提案、初選出十個方案,九百名師生投票結果,「環保袋DIY」與「趣味闖關好好玩」同獲最高票二五六票。 中西區區長蔡佳甫說,最高票兩案,每案可獲得五萬元執行費用,也是南市首場結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公民審議活動,希望引領孩子看見多元、尊重差異、促進平等參與。 提案的六年二班師生共同參與「趣味闖關好好玩」活動策劃,並擔任闖關關主,帶領各年級學生透過水火箭體驗、足球神射手、「棋」開得勝、佾生修練祕笈、劍道好小子、植物小教室等多元主題挑戰自我,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這場活動不僅慶祝兒童節,更讓學生們體驗如何透過「公民審議」參與決策,從提案、方案發表、校園投票到方案落實執行,讓審議民主的種子在校園開花結果。

Read More

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得獎揭曉 龍華科大「師徒同時獲獎」成佳話

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中)、老師洪睿杰(左),榮獲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金、銀獎。(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日前公布得獎名單,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老師洪睿杰榮獲銀獎肯定;其指導參賽的文創系一年級學生楊羿涵初試啼聲更青出於藍,勇奪金獎榮耀,師生同時獲獎蔚為佳話。 龍華科大介紹,美國謬思攝影大獎為隸屬於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的國際攝影競賽,國際獎項協會是由產業創新者、藝術創造者、設計師和專業傳播人士組成的組織,透過發現和認可有才華的攝影師來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作品《sea elf》,以水母為題材榮獲2025美國繆思攝影大獎金獎。(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表示,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楊羿涵金獎作品《sea elf》,以水母為題材角逐繆思攝影大獎自然攝影類別。楊羿涵認為水母的透明與優雅,宛如水中舞動的幽靈,賦予攝影師無限的創作靈感。而在拍攝時需掌握好光線和構圖,藉由凸顯水母細膩的質感與流動,這樣才能捕捉到它迷人而神秘的美麗與優雅。 龍華科大文創系老師洪睿杰銀獎作品《Taiwan city lines》,捉城市中的線條,表達城市的魔幻時刻與時空感。(圖/龍華科大提供) 楊羿涵在分享得獎感言中提到,非常感激推薦她參加比賽的指導老師洪睿杰,攝影對其來說是一個能夠開心又能從中享受美好的過程,此次能在繆思攝影大獎拿到金獎,覺得很開心,尤其作品能被世界看見,對她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與激勵。 洪睿杰表示,在其任教的攝影課程中,發現楊羿涵對於創作攝影作品非常用心,在創造視覺畫面時也具有獨特的美感,因此指導她重新構思成一系列的攝影創作,此次參賽在全球眾多優秀攝影作品中,能代表龍華科大文創系榮獲金獎殊榮,難能可貴,也是文創系第一個榮獲美國繆思攝影獎的學生,希望能將這份榮耀與經驗繼續傳承下去。 龍華科大進一步提到,洪睿杰則是以作品《Taiwan city lines》榮獲銀獎肯定,他分享捕捉城市中的線條為創作理念,不僅是捕捉靜態的景觀,更是捕捉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當雲朵的造型巧妙的佈滿天空,表達城市中的魔幻時刻與時空感。透過獨特的視角,捕捉這一系列的美麗瞬間,讓觀者感受到城市中隱藏的詩意與奇幻。 龍華科大文創系主任倪建芝指出,攝影是一種視覺語言,能夠跨越文化的界限,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文創系老師們,不僅在課堂上傾囊相授,更在課餘時間細心指導,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此次師生同時獲獎實屬不易,這份榮耀更是屬於文創系全體師生。 倪建芝強調,文創系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學生美感的培養以及對生活的觀察,更鼓勵學生們透過鏡頭去觀察世界、記錄生活、表達自我。這次獲獎,正是該系在影像美學創作課程中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證明,也激勵更多的學生投身於影像美學的創作中,為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留下更多的美好見證。  

Read More

響應世界閱讀日 中央大學攜手桃市圖推古今經典賞析講座

「文學長河 古今經典賞析」系列講座,首波5場以「春來穀雨,桃園的抒情」為主題,自4月12日起率先登場。(圖/中央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風氣,強化大學與地方文化機構的交流合作,桃園市立圖書館邀請中央大學中文系聯合舉辦「文學長河 古今經典賞析」系列講座。活動將自4月12日起於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展開,期盼透過深入淺出的文本導讀,引領大眾走入古今文學的世界,品味文字帶來的啟發與感動,體會深邃的人生意境。 中央大學中文系表示,系列講座由中文系多位師長主講,主題涵蓋古典詩詞、紅樓夢小說和戲曲、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琦君散文和小說等,展現中文系教師在教學研究之外的文化動能,落實大學對社會的人文關懷與文化傳播責任。 中央大學提到,全年講座共計18場,分為三個階段舉辦。首波5場以「春來穀雨,桃園的抒情」為主題,自4月12日起率先登場;第二波將於9月舉行7場,主題為「白露已生,秋天的浪漫」;第三波預計於10至11月辦理6場,以「霜降了嗎?誰來圓我的夢」為題。即將展開的春季講座已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歡迎踴躍參加。 中央大學表示,4月份五場講座,分別是4月12日卓清芬教授〈讀懂蘇東坡詞—人間有味是清歡〉、4月13日康珮助理教授〈讀懂紅樓夢—賈寶玉的青春夢與成長體悟〉、4月19日李瑞騰榮譽教授〈讀懂琦君小說—以《橘子紅了》為例〉、4月20日莊宜文副教授〈讀懂張愛玲—〈色,戒〉小說與改編電影〉、4月27日李元皓副教授〈讀懂《紅樓夢》改編戲曲—寶黛故事主題的版本與發展〉。邀請各界踴躍參與,靠近文學經典,汲取智慧與感動,享受閱讀的樂趣。有關活動報名詳情,可至市圖官網查詢。  

Read More

桃園羅浮高中獨招開跑 教育局提醒這些事

羅浮高中是桃園市唯一具餐旅群的公立高中,免學費外還享有住宿、營養午餐及交通的補助。(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羅浮高中是桃園市唯一具餐旅群的公立高中,除免學費外還享有住宿、營養午餐及交通的補助,且近年學生表現亮眼,組隊參加三星公司舉辦的SFT創意提案競賽,以AI技術打造「多功能智慧料理機」解決偏鄉獨居老人餐飲問題,得到評審認同榮獲特優獎。另該校餐飲管理科學生更於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奪得中餐烹飪職類金牌,由總統親自頒獎,並期望可繼續走向世界舞台為國爭光。 教育局說明,獨招管道提供餐飲管理科10名、觀光事業科10名,招收全國各就學區國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並設有原住民族學生優先錄取,以及鄰近桃園市大溪區國中保障名額。應屆畢業生一律由就讀之國中代為辦理集體報名;非應屆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須親至羅浮高中現場辦理報名,報名日期為今(7)日至18日,並於5月1日上午9時於羅浮高中網頁公告錄取及備取名單,歡迎有興趣之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獨招管道提供餐飲管理科10名、觀光事業科10名,招收全國各就學區國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資格者。(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也提醒,欲申請參加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變更就學區的國中畢業學生,不論是桃連區變更至其他就學區,或其他就學區欲變更至桃連區就學,皆需於4月25日至5月2日止向原就讀國中教務處提出申請。 教育局表示,非桃連區學生,如有就讀或畢業國中學籍所在之免試就學區,未設置學生適性選擇的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群別或產業特殊需求類科者;因搬家遷徙者;在國中階段跨區就學,但未遷移戶籍,並計畫返回原戶籍所在地就讀高級中等學校者;或其他經核定的特殊因素,得向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委員會,提出申請參加桃連區免試入學。 教育局進一步提到,應屆畢業生(含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申請變更就學區,請上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網站填寫變更就學區申請書,填妥後列印,由申請學生及父母雙方或法定代理人簽名後,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原就讀之國民中學教務處提出申請。 非應屆畢業生、具同等學力資格、就讀海外台灣學校或大陸地區台商學校者,請申請學生上網填寫變更就學區申請書,填妥後列印,由申請學生及父母雙方或監護人簽名後,請自行將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於4月25日至5月2日,每日上午8時30分至12時及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前,以掛號寄送或親送至中壢高商辦理,審查結果將於5月19日以書面通知。 至於返國就學的學生,應檢附歷年成績單與中譯本、服務學習證明文件正本與中譯本及其他證明文件,填妥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簡章之附表「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個別報名比序項目積分審查申請表」後,於5月19日至22日,每日上午8時30分至12時及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前,備妥相關證明文件親送或委託代理人至中壢高商辦理積分審查申請。以上獲准變更至桃連區就學及返國就學的學生積分審查結果可於6月5日中午12時至免試入學網站查詢。 教育局指出,獲准變更至桃連區就學的學生於免試入學分發報名時係屬個別報名學生,於規定期間內,親自或委託代理人到中壢高商現場繳件,完成比序項目積分採計申請,才能取得個人報名帳號密碼,以供後續網路志願選填。詳細操作流程及規定亦可至免試入學網站查詢就學區製作之「個別報名懶人包」,依各身分別完成變更就學區及積分審查等程序。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灰熊綠展 崑大融合環保媒材

崑大空設系跨材質環保創作「琉璃森木」等作品,在台南左鎮桃花心木森林進行的灰熊綠展集活動展出,呈現和諧的藝術造景。(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開設「跨材質環保創作工作坊」,由指導老師分組帶領學生發揮空間設計的創造力,探討利用自然材料構築空間裝置的可能性,與環保共融創作作品,並配合台南左鎮的桃花心木森林「灰熊綠展集」活動展出,呈現和諧的藝術造景。 崑大空設系開設的跨材質環保創作工作坊,由8名指導老師分組帶領學生發發揮空間設計與環保共融創作,並配合灰熊綠展集「春天裡的秋天」主題展示成品。 崑大師生共創作出7件作品,大多以木材和紙材創作,其中包括由蕭紋娉、沈豪慶老師指導的「光綻99」,以99顆綠色與橙色燈籠為基底,部分燈籠由學生彩繪,交錯懸掛於L型造型鷹架上,如同鳳凰花隨風輕舞,在日照下投射出層層變幻的光影,映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 另張曦勻老師指導的「林間飛舞的夢蝶」,以紙材為主要材料,概念來自莊周夢蝶的哲學意象,探索現實與夢境、個體與自然之間的流動與交融,讓人彷彿置身於夢境與現實的交界處。另有潘大謙的「琉璃森木」、陳昱超「祈」、陳振豪「屋舍」、王鈞淵「蜿蜒之境」及林信和「人造林」,皆利用木材、玻璃、鐵件等作為材料,使森林中的陽光分解成多彩色澤,建構人工與自然對話的作品。 基本設計課程召集人潘大謙指出,由於灰熊綠展集的策展人郭玲玲是空設系第5屆畢業的校友,故對設計專業及環保議題都相對有共識,學生創作與策展人的設計概念彼此溝通容易,也是這次工作坊的教學目標與價值容易達到一致的關鍵原因。 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學生連續3年參與灰熊綠展集的創作,除在課程上可讓學生了解大學社會責任「做中學」的學習精神,3年的課程也發揮教學傳承的效果,當學生進行實作的過程時,曾經參與創作的學長姐可分享自身經驗,使得工作坊充滿活潑愉快的學習氣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文化to go 千名學子走讀台南

「走出校園、文化to go」活動,引領上千名學子尋訪台南歷史文化。(記者林雪娟攝) 認識歷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實地走訪。文化局「走出校園、文化to go」活動開跑,帶著學子踏入歷史、人文場域,在充滿文化底蘊的台南,以實際走訪、AR擴增實境等方式,深度認識台南的歷史,也希望建立台南文化認同與台南獨有的文化自信。 這項計畫目前已和台南43所學校合作,帶領1600名學生,走出校園,實地認識環境。文化局推出不同路線供學子選擇。其中「台南歷史建築寶庫:發現博物館之都的文化寶藏」路線,結合歷史與文學發展脈絡,串聯台南市立博物館、赤嵌樓及台灣文學館,帶領學生欣賞不同時期的建築與古蹟之美。 台南市立博物館濃縮荷治時期、明鄭時期及清朝與日治時期的歷史足跡,園區內宏偉的國姓爺銅像,訴說著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征戰的英勇故事;赤嵌樓舊稱「普羅民遮城」,在荷蘭時期為防禦基地的軍事堡壘,同時也為台灣大航海時期拉開帷幕;走進台文館,最先被獨特的建築外觀所吸引,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台南州廳」,現如今是保存台灣文學的重要基地。 「台灣與世界相遇」路線,則結合台灣歷史博物館、安平古堡及安平樹屋。從400年前荷蘭人踏上台灣開始,台灣正式在世界亮相,安平古堡前身為「熱蘭遮城」,至荷治時期開始經歷多個時代更替,從軍事堡壘演變為如今的觀光勝地。 學子們在導覽老師帶領下,一步步探索台南歷史瑰寶,實地參訪,透過導覽解說,和社會課本內容相呼應,也補充到許多課堂上未提及的有趣知識。同為荷治時期建造的安平樹屋,經歷時間漫漫長河後,形成「樹中有屋」特殊景觀。 各個路線旅程,學子們吸收到台南豐富的歷史知識,靠自己的雙腳,踏足每一片歷史軌跡,彷彿課本上的歷史人物,就如此活生生地在眼前。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大AI機器人 會說台英語

德光中學學生體驗南大團隊開發的台英語虛擬聊天機器人。(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李健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廠商真平企業執行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日前邀請德光中學30多名AI社團的師生,到南大榮譽校區體驗「台英語AI機器人」。 活動首先由南大資工系主任高啟洲介紹該系的研究領域與實驗室。接著由李健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展示AI機器人的研究成果,並邀請師生實際操作,親身體驗AI技術及量子計算在未來生活中的應用潛力。 合作廠商真平企業也介紹「南大真平國網TAIDE台英語學伴系統」,並安排德光中學AI社團的學生親自體驗操作。學生們透過與AI機器人的台語互動練習,逐步提升對台英語學習的興趣。 南大研究團隊還展示與「女媧創造」共同開發的台英語AI機器人,這一創新成果引起師生們的高度關注。李健興教授團隊接著利用「KWS AI平台」及「南大真平國網TAIDE台英語學伴系統」,展示語音辨識技術的應用成效,並讓學生實地測試,驗證其準確性與實用性。研究團隊同時介紹「QCI&AI-FML平台」,展示如何結合學習工具來幫助學生理解軟硬體整合應用。 德光老師鄭茜文表示,期待未來能與南大攜手推動量子計算智慧與人機互動學習模式,在國中及高中學習環境中進行應用,並鼓勵學生接軌國際STEM教育,開拓創新學習模式。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蚵寮國小獲贈百萬獎學金

北門區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捐一百萬元給蚵寮國小,成立「洪心紀念慈母獎助學金」,鼓勵蚵寮學子。(記者盧萍珊攝) 北門區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關心偏鄉教育,捐贈100萬元獎學金給北門區蚵寮國小,成立「洪心紀念慈母獎助學金」,鼓勵學生留在學區就讀,也希望學生有好成績表現。 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理事長洪基展賢伉儷將款項送達學校,受到全校師生熱烈歡迎。洪基展指出,這100萬元是觀世音福會功德會創會會長洪心為紀念慈母和回饋家鄉而捐款設立,錢原本存放在新安宮福慧功德會,經過理監事討論通過,將款項捐贈給蚵寮國小,希望可以發揮更好效益,獎勵在地學生多讀書。 代表接受的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表示,感謝在地功德會關懷偏鄉教育,民國105年成立的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為留住學區的學生在地就讀設有獎學金,申請對象以就讀蚵寮國小二至六年級的學生、及就讀國中一年級為主,發放條件以前一個學年的成績為依據,取前三名頒發獎學金,鼓勵蚵寮孩子努力讀書。 王建堯說,校方收到這筆款項後,依獎學金的管理與規定,發放給表現優異的學生,每年的頒獎活動也會邀請功德會理事長親自頒獎,凸顯回饋家鄉和鼓勵蚵寮子弟勤學向上的意義和行動。 曾獲新厝仔觀世音福會功德會獎學金的六年級學生洪依緁表示,感謝功德會捐款協助,自己一定會更加努力讀書,爭取再次領取獎學金的機會。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學園〉櫻花樹下

新竹縣上智國小六年A班   ◎楊詠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