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師線上教學 出奇招吸睛

南市仍有少數特教生到校學習,由特教巡迴輔導老師到校協助輔導。(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停課日期延至六月十四日,為提升特殊教育班學生的學習動機,南市特教班及巡迴輔導老師連日來展現教學熱忱,利用平板及電腦聲光效果、配合大電視直播等方式,吸引學生線上互動,確保停課學習不中斷。 各校五月十九日起停課,教育局隨即在自主學習網http://www.tn.edu.tw/hlearning/設立特教免費資源專區,供特教班老師依課程進度及個別學生狀況運用。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目前南市仍有百分之一點二左右的特教生到校學習,由特教巡迴輔導老師到校協助。在家學習的特教生,各校特教老師也維持聯繫,關懷學生在家健康狀況。同時持續更新特教線上資源專區,方便家長協助特教生跟上進度學習。 為吸引學生線上互動,老師們絞盡腦汁、各出奇招。紅瓦厝國小老師黃彥齊認為,對自閉症學生來說,平板、電腦的聲光效果極具吸引力,透過視訊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習動機。大光國小老師黃淑婷配合大電視直播,與在家學習的學生進行互動教學,學生們都感到新鮮有趣,也能理解課堂的指令。黃淑婷說,剛開始在家的孩子會在電話接通時掛斷電話、尖叫逃走,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現在已能與老師線上活潑互動、熟練參加Google Meet與Google Classroom線上課程,讓特教老師意外展開「直播主」斜槓人生。 學前特教師則提供帶動唱、波波星球兒歌唱跳、親子共備餐點指引、兒童發展線上檢核、電子繪本等,供家長居家評量運用。視障生鼓勵使用清大有聲書及國圖視障資源自主學習。考量過多視訊素材易造成學習負擔,南市視障巡迴教師詹惠雅主動提供閱讀文本及護眼相關紙本放大教材,附上回郵信封郵寄至學生家中,由家長協助指導後寄回學校,相當貼心。情緒障礙及學習障礙特殊生輔導老師黃雅惠,分別進行輔導策略及補救教學介入課程。

Read More

防疫舞健康 宅在家運動紓壓

麻豆區新生舞蹈運動館推出防疫舞健康影片。(新生舞蹈運動館提供)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麻豆區新生舞蹈運動館五月三十一日在網路推出約五分鐘長度的「防疫舞健康」影片,讓民眾防疫宅在家,也可以跳個健康舞紓壓。團長陳建良說,跟著音樂擺動就可以紓解情緒,運動流汗還能使人身心愉悅,防疫期間不能群聚、減少外出,不妨就在家中跳個舞吧! 第一支「防疫舞健康」除了教舞外,也教大家勤洗手、戴口罩,由新生舞蹈團老師許雅雲編舞、示範教學,陳建良拍攝影音後製,三十一日放上YouTube影音平台,就吸引不少民眾的關注。陳建良說,疫情期間,每天晚上八點都能準時收看不同樣式的運動影片,他更將教舞影音廣傳LINE群組,與親朋好友串連起「抗疫運動」。 新生舞蹈團是台南市文化局扶植發展的在地演藝團隊,也長期投入公益活動,發想「防疫舞健康」的陳建良說,跟著音樂擺動可以紓解情緒,運動流汗還能使人身心愉悅,防疫期間既然大家不能群聚,減少外出,運動場所也都封閉了,就用視訊或影片方式來讓防疫在家的民眾輕鬆舞動,用簡單的肢體擺動搭配輕鬆愉悅的音樂,結合防疫期間的基本觀念,輕輕鬆鬆可以運動流汗還能強化防疫觀念。 陳建良說,「防疫舞健康」是獨立建構且脫離商業模式的推廣性運動平台,完全免費觀賞,讓宅在家的民眾跟著老師舞動身軀。

Read More

奇異海蟑螂 長中國中部 科展奪雙獎

長中科展團隊成員前往各班級進行口頭發表訓練。 (長中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長榮中學國中部學生郭志賢、郭紜杉、鄭雲友,以「哇!變色螂─探討奇異海蟑螂的特殊習性與變色行為」主題,參加台南市第六十一屆中小學科展,拿下生物科亞軍及最佳團隊合作獎,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提及選擇海蟑螂為研究主題的動機,郭志賢透露,國一時起步不順利,選螃蟹卻養不活,筍殼魚不知其研究方向,陰錯陽差擇定海蟑螂。從一無所知到產生興趣,多虧老師卓猛暉用心指導、提供資源、協助修改報告、假日陪同捕捉海蟑螂、到長大蒐集資料,讓團隊成員發現海蟑螂的變色行為及演化關係。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巡迴演出,表現日漸沉穩,雖然只獲得亞軍,但學到許多比得獎更重要的事。 長榮中學國中部學生郭志賢、郭紜杉、鄭雲友以海蟑螂作為科展主題,假日一起去捕捉海蟑螂。(長中提供) 郭紜杉表示,為了有更好的表現,複審前老師安排團隊成員前往各班級進行口頭發表訓練。可惜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複審取消線上視訊發表及審問。不過最終拿到第二名及最佳團隊合作獎,還是令人又驚又喜。他感謝三年來一直帶領團隊成長的卓猛暉老師及兩名隊友,果斷將不適合研究的黎明招潮蟹更換為奇異海蟑螂。 鄭雲友感謝老師卓猛暉的指導,也對學長傳授發表訣竅心存感激。自己與郭志賢、郭紜杉從國一開始做科展到國三,過程中克服無數困難,即使未能如願奪冠,已經收穫滿滿。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送愛 新豐4社團與教養院同樂

新豐高中扶少團等數個學生社團攜手合作,前往五甲教養院進行社會服務。(記者黃文記攝) 新豐高中扶少團、太鼓社、韓國流行文化社、大眾傳播社四個學生社團攜手合作,前往歸仁區五甲教養院與院友同樂,分享社團學習成果,服務弱勢族群。 國際扶輪台南市夢時代扶輪社合作夥伴新豐高中扶少團延續傳統,辦理社區關懷服務活動,今年經討論後決定至歸仁五甲教養院,舉行「我與你同在!」活動。校長楊榮仁與學務主任李宜勳率師生共約八十人共襄盛舉,台南夢時代扶輪社社長吳旭晃、秘書吳光林、社長當選人黃坤生、前社長楊明憲、扶少團主委湯寧海均出席。 活動由曾獲南鯤鯓民俗技藝比賽第一名、台南市議長盃鼓藝錦標賽季軍的新豐太鼓社開場表演,表演完後與教養院院友同樂,一起體驗打太鼓的樂趣;新豐韓國流行文化社的熱舞表演,帶給院友新潮的氣息;新豐大眾傳播社則學以致用,從做中學,學習活動的拍攝與紀錄,為這有意義的活動留下珍貴紀錄。主要負責社團新豐扶少團,在過程中隨時支援,陪伴院友,發自內心的真摯心語,體會服務精神的崇高意義。扶輪社則捐米給院方,送愛、送關懷。 校長楊榮仁表示,讓學生經由彼此討論,合作籌畫此服務學習活動,運用社團所學,走入社區力行服務實踐,非常符合新課綱自發、互動與共好的精神。夢時代扶輪社社長吳旭晃指出,扶輪社全力支持扶少團同學走入社區服務學習,藉由活動規劃與執行,讓學生從中學習成長,社區也因此獲益,相當有意義。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港尾國小戶外教學 走讀在地

港尾國小戶外教學到山上水道博物館參訪。(記者林相如攝) 麻豆區港尾國小的戶外教學活動以「走讀在地」為題,全校師生與家長,前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與新化瓜瓜園探索,除了解水道在台灣發展的歷史外,也體驗在地番薯的特性及美味,校長李啟榮說,藉這樣的走讀學習活動,讓學生對台南的歷史與產業有更深入的認識。 為了帶給學生完整的學習,港尾國小自編學習手冊,在戶外教育的前中後,孩子都有各自需完成的學習單。出發前的一星期,更對於要前往的地點,事先做功課,提升學習效率;活動當天,要求學生努力觀察、用心體會,將過程點滴記錄下來,留下自己的學習痕跡;活動結束後,完成心得感想,總結這趟戶外教育學到了什麼。 到了水道博物館,先走訪淨水池區,登上淨水池步道,看到水質檢驗室及圓形的「台南水道」標誌,接著到博物館區,認識台灣水利建設的三大推手,包括台灣自來水之父「威廉.巴爾頓」、都市醫生「濱野彌四郎」以及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學生看到「快濾池室」、「快濾筒室」和「送出唧筒室」等,覺得非常新鮮。 結束水道博物館的參訪,下午到新化區瓜瓜園地瓜生態故事館,了解地瓜如何種植,和馬鈴薯有什麼不同及地瓜可做成哪些食品等,最後大家還親自下田挖地瓜。 校長李啟榮表示,學校地處偏遠,秉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辦理戶外教育,讓學生透過學習場域的轉換,有不同的學習體驗感受。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下課了! 六甲國小教室清空

六甲國小下課時學生都衝到戶外打球運動。(記者林相如攝) 六甲國小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活動,規定下課時「教室清空」,只要下課鐘聲響,校內四處可見學生打球、跑步、追逐等,熱鬧非凡。校長陳志強說,為了鼓勵學生多運動,每個月還舉辦「摸彩」活動,老師也加入運動摸彩的行列,希望藉此讓師生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讓身體更健康。 「要活就要動」,在科技的進步下,人手一機,國小學生也不例外,為了讓學生不要沉迷手機、網路,六甲國小響應政府的健康促進活動,規定下課時教室要清空,學生不能留在教室內,要到戶外多動動。 也因此下課鐘響,六甲國小的教室內不見任何一名學生,大家不是在操場,就是在球場,甚至自己找夥伴,在校內的空曠地打棒球,整個校園內可見學生沉浸在運動的風潮中。 為了鼓勵學生多運動,陳志強說,學校每個月都會定期舉辦摸彩活動,獎品則是小米手環等電子產品,只要學生達到運動的目標,都可參加摸彩,如一個月內操場跑五圈,只要有同學或者老師見證並認證,就可參加摸彩。 且這股運動風潮不只學生,連老師也都共襄盛舉,陳志強說,該校老師假日都會組隊騎腳踏車、爬山,平常沒課時,也會在校內練習瑜伽,平日就可見老師放學後,組團騎腳踏車到湖東分校後再騎回來,透過這樣的推廣,老師利用空檔運動,身體健康也越來越好。 陳志強指出,運動是維持健康的密碼,希望藉由規定與獎勵,讓師生都能養成運動的好習慣,讓身體更健康,學習也更有樂趣。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3生 雲科大再續同窗緣

崑大材料系應屆畢業生陳昱瑞(左起)、蔡明勳、蘇懷三人,藉由織物染整及印花類產線基地實作累積經驗,同時錄取雲林科大材料科研所,再續同儕情緣。(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材料系應屆畢業生蔡明勳、陳昱瑞、蘇懷三人,藉由系上「織物染整及印花類產線基地」累積實作經驗,除考取多張證照,亦同時錄取雲林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再續同儕情緣。三人靠著積極求學態度,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表現獲得肯定。 崑大材料系主任郭木城表示,近年來該系因應國內塑膠相關產業發展趨勢與塑膠加工人才的需求,積極輔導學生考取專業證照和參與競賽,也培訓畢業生直接鏈結塑膠、紡織等相關產業,蔡明勳和陳昱瑞今年初更考取通過率不到三成的iPAS塑膠材料應用工程師證照。 崑大材料系織物染整及印花類產線基地自一0六年底啟用,引進與業界同步的設備,具有設計到製造一手包辦的能力,同時結合大三課程,針對紡織開設染整工廠運作與分辨織品纖維課程,不只能讓教師掌握最新穎、最核心的專業知識,同時透過染整設備使用提升技優生染整實作能力,讓學生具備即戰力,在畢業後就能直接投入相關產業工作。 此次材料系三名上榜同學,皆利用類產線基地資源培訓專業能力、完成專題製作,並考取研究所。蔡明勳感謝教授黃國賢指導,在計畫、實驗和申請研究所的路上都獲得很大的幫助,且類產線基地設備齊全,能夠使用裡面的機台來做實驗,並有專人指導獲益良多。 陳昱瑞提到自己為轉系生,許多教師獲悉後不厭其煩協助他使用實驗器材,課程也耐心從基礎開始教起,使他在學習方面得到很大的幫助,由於半導體是當今熱門產業,未來就讀研究所將以研究奈米材料為主,希望能累積就業實力。 蘇懷提醒學弟妹,校內有許多免費資源,例如證照輔導課、網路上的開放式課程和可以額外加選的外語課程,都是可充分利用的學習工具,要保持良好的在校成績並不難,只要積極利用學校所提供的各項資源,大學生活都可以多采多姿。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大葉大學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設計獎九組入圍

大葉大學學生黃媛郁(左)設計的作品入圍金點新秀設計獎。(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學生參加二0二一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設計獎競賽,成績斐然,共有五組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空間設計類,四組入圍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空間設計類。 黃媛郁設計的「水霧之後—觀看自然的方式」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空間設計類,黃媛郁表示,她到宜蘭礁溪進行山、海、城的異地體驗,觀察到人對於自然的追求,因而開始反思人類的活動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比如與水資源有關的澡堂,原本是提供居民洗澡的功能,現在泡湯則變成一種觀光文化,她希望透過水霧浴場的設計,創造出都市和自然的一種媒介及共鳴,提供重新認識自然和自我身體的儀式場域。 梁皓瑋、黃芷君設計的「陳舍續生」也入圍,梁皓瑋指出,他們以彰化台鐵舊宿舍群為基地,這些老建築算是文化資產,但有些殘破受損,面臨拆除命運,他們希望結合新舊觀念,透過宿舍在森林裡的設計,提供當地居民日常活動的新空間,建物共四樓,一、二樓是公共空間,三、四樓是隱私空間,提供不同的功能。 王千瑀、許雅涵設計的「漫遊尋憶/共享憩點」入圍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空間設計類,王千瑀說,台灣有很多舊建物,透過改造老屋,可以活化空間使用,因此以台中大甲區的舊建物為設計對象,原本的建物是日式建築和鐵皮屋,位置在市場地帶,交通複雜,她們希望可以創造停留空間,用新舊建物結合的方式設計了咖啡屋。

Read More

線上學習傷眼 教局推影片顧目睭

教育局在網站設健康促進學習專區,提醒學童要養成用眼好習慣。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現在學生都在家進行線上學習,為提醒師生們留意適度用眼,居家也不忘運動,台南市教育局特別在官網設置「健康促進學習資源」專區,提供護眼及健康操影片供家長和孩子一起跟著做,健康動起來。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擬訂「台南市健康促進小叮嚀:在家”EYE”休息!健康動起來」,強調「規律用眼3010原則」,也貼心整理三部護眼及十二部健康體位健身操影片,每部影片都有提供網站連結,希望大家可以妥善運用。 其中,台南市自製的創意健身操,是由台南市健體輔導團及一群專業的體育、舞蹈老師共同研發,融合了體育、舞蹈、球類、民俗等多項運動動作,並增加了互動性,學生可選擇跟著老師的動作逐步學習外,在熟悉動作後也可以直接點選連續動作影片,或是直接在Youtube平台點選觀看,全家大小e起舞動。 鄭新輝表示,很感謝所有家長共體時艱,配合政府齊心防疫,在這段時間克服許多工作及生活上的不方便,與老師共同合作讓孩子們順利完成在家線上學習,但也再次提醒要留意孩子是否適度用眼,使用電腦、閱讀或近距離用眼每三十分鐘應休息十分鐘,適時中斷近距離用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