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添生力軍 崑大幼兒園長專班結訓

台南市教育局委託崑大辦理第十一屆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結訓,除表揚勤學等獎項,並期勉學員莫忘初衷。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來自基隆市等縣市近卅位幼兒園負責人等,在崑山科大完成十週的台南市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結訓,除頒獎表揚勤學等獎項,幼保系主任李花環勉勵學員,能堅持全程參與實屬不易,受訓後背負重大責任,有機會就要把握住擔任園長機會一展長才。 崑大為配合當前幼兒園長培育之需求,獲台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幼兒園長專班,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屆,學員們完成一八0個小時的培訓,為幼教領域再添生力軍。 結訓典禮中針對表現優異教師頒發獎項,由黃銘俊及吳惠華榮獲熱心服務獎;另多位老師也獲頒勤學獎,最獨特獎項為開心果獎項,則由許謹如獨得,她不僅在班上締造歡樂氛圍,更積極與授課老師們互動,得獎實至名歸。 已有多間幼兒園經營歷練的黃銘俊,笑稱課程非常優質,很高興能與年輕的專業幼教人共學,期待未來有緣再相聚;來自基隆的宋玉華則表示,雖然每週六、日上課來回交通所費不貲,但藉由課程結交許多朋友,感謝崑大園長班課程讓其學習不同領域專業知能。幼兒園長專班導師暨幼保系助理教授王美晴提醒學員謹記「莫忘初衷、熱情共學」的理念。

Read More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獲國際濕地科學家年會頒獎

支持永續受肯定 特技團演出滿堂彩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2024國際濕地科學家年會(SWS)首度在臺北市舉辦,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李揚受邀出席今(13)日蔣萬安市長與SWS的聯席早餐會,並且獲SWS頒發《支持永續活動贊助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鍾志鵬則獲得《濕地宣傳與保護卓越貢獻獎》,開場演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灣特技團演出《搖曳生姿》,結合特技、美感,緊張又刺激,贏得滿堂彩。 早餐會及頒獎活動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灣特技團的《搖曳生姿》開序幕,晃板是傳統雜技項目之一,演員優雅的身段,搭配傳統音樂與舞姿,展現傳統文化特色與精湛技藝。演員在表演中尋找平衡,加上呼拉圈、蹬碗等高難度的動作,驚險刺激又不失優美。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SWS總會會長Eric Stein特別頒發《支持永續活動贊助獎》給李揚校長。李揚校長表示,臺灣特技團團員可以隨時依照現場條件,靈活彈性演出,這顯示團員平常自我要求高、功夫底子好,讓與會的蔣萬安市長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年會總會會長EricStein等重量級國際學者驚艷萬分。英國學者馬修表示,臺灣特技團的演出結合特技、美感與驚險,太令人震撼。 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鍾志鵬,則是獲頒《濕地宣傳與保護卓越貢獻獎》。鍾志鵬媒體資歷30年,同時也是臺灣永續新聞網創辦人,多年來在濕地宣傳與保護報導極具卓越貢獻,因此獲獎。這個獎項表彰了他在推動濕地保護、新聞傳播和教育方面的努力成就,提升大眾對於濕地價值的認識和保護意識。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身為戲曲人才培育搖籃,肩負文化傳承使命,李揚校長去年8月1日上任後,即設立「永續發展辦公室」,積極發展校務永續經營策略,擴大社會責任效益,強化學校特色與文化影響力,開發多元傳統藝術型態課程,提升文化推廣成效。 此外,為落實大學關懷在地社區文化,規劃湖光山色藝術季、扶老攜幼計畫和藝術巡演推廣等多項計畫,將藝術進軍文山、內湖社區乃至全臺各地,打造藝術、生活、環境的結合,以藝術美化生活,全臺及偏鄉巡演與推廣。 在數位紀錄及文化保存方面,則期望透過科技將本校傳統戲曲教學教材、唱念訓練、實務表演等視聽覺資料,獲得妥善保存和維護,進而透過常設展形式將傳統戲曲表演美學推廣給民眾,以盡本校社會責任和加速國際化能見度。 此次臺北市榮獲2024《國際藍碳城市金獎》,由於臺北市是一座不靠海的國際城市,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由內陸城市榮獲「國際藍碳金獎」認證,蔣萬安市長特別在早餐宴感謝SWS歷年來對於臺北市濕地宣傳與保護的卓越貢獻。

Read More

最高獎金5萬元!桃園教育局「校園米其林美食爭霸賽」徵件至11/19止

桃園市教育局為提升學校廚師專業,首度舉辦「午餐在地食材健康吃~校園米其林美食爭霸賽」。(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廚師的專業能力是學校午餐品質的重要關鍵。桃園市教育局為提升學校廚師專業,首度舉辦「午餐在地食材健康吃~校園米其林美食爭霸賽」,搭建舞台讓廚師一展長才,藉由競賽與觀摩來提升廚藝,同時推廣桃園在地好食材。初賽徵件時間延至11月19日止,將透過書面審查擇優錄取12組進入12月21日在萬能科技大學辦理的決賽。 教育局說明,「午餐在地食材健康吃~校園米其林美食爭霸賽」必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桃園在地、當季優良農產品,並結合營養師的專業,規劃符合學生每日營養需求之食譜,在學校午餐費用額度內設計出多元菜單,希望透過該活動的辦理,提升學校午餐的多樣性,讓學校午餐能更安全、衛生、健康、美味,滿足學生對營養午餐的期待。參賽對象為桃市所屬高國中小學校及承攬桃市之學校團膳廠商,並以學校為單位參賽,每隊共2名組員,包含具有丙級中餐技術士執照的廚師1名,與學校午餐相關人員,如營養師、午餐執行秘書或老師等。初賽方式為食譜設計,以「融入在地食材」為概念,設計學校營養午餐食譜。菜單中應至少包含1道以桃園市在地食材製作之料理,食譜內容應包含主食、一主菜、二副菜 、一湯品。 「午餐在地食材健康吃~校園米其林美食爭霸賽」初賽方式為食譜設計,以「融入在地食材」為概念,設計學校營養午餐食譜。(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決賽將於12月21日在萬能科技大學辦理,採現場烹飪實作,邀請專業評審現場試吃評分。總成績的採計以現場烹飪實作占80%,初賽成績占20%,並頒發校園米其林獎金質獎1隊,獎金5萬元;銀質獎2隊,獎金3萬元;銅質獎3隊,獎金2萬元;佳作獎3隊,獎金1萬元;入選獎3隊,獎金5000元,獎勵優渥希冀鼓勵學校廚師積極參賽比拚廚藝。 此外,教育局表示,為鼓勵學生參與該活動,針對進入決賽之12件食譜設計之作品,設計「學生網路表意權」投票,最高票之組別榮獲「米其林人氣王獎」獎金2萬元。且將於決賽現場實作當日,透過電腦公開抽出上網投票之300名學生,每名獲得300元之商品卡。其次亦針對初賽入選之12隊,安排神秘客至校進行訪查,現場試吃營養午餐,最高分之組別榮獲特別獎「米其林神秘客獎」獎金2萬元,均將於12月28日辦理頒獎典禮,公開表揚,肯定校園午餐從業人員專業能力。 教育局表示,此次活動除了增加校園廚師及營養師等人員交流外,亦提升學校午餐廚工自我肯定及尊榮感,並激勵廚工之廚藝專業精進,持續優化校園午餐品質,讓桃園市學生在學校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Read More

屏科大生物機電工程系成立曳引機訓練場

屏科大生物機電工程系成立曳引機操作訓練場域,由校長張金龍(左四)主持成立典禮。(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生物機電工程系農業機械訓練中心,於十三日成立「曳引機訓練場」,正式啟用農業機械訓練場域,強化大型農機具的操作訓練及安全教育,進一步提升台灣農業的生產效率與安全性。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表示,屏科大是以農為本的百年學府,不僅具備優越的教學及研究環境,廣闊的校園還能為師生提供在農、林、漁、牧等領域的實習機會,培育產業所需的農業專才。近年因農業勞力短缺,政府積極推動新型農機具以提高生產力,但農機具使用不當往往導致機械損壞及安全事故。因此透過曳引機訓練場域的設立,強化農機具操作的安全訓練,透過政府政策的合作,期望藉由教育訓練有效降低農業機具操作的安全風險,促成產業與農民雙贏的局面,促進台灣農業整體發展。 屏科大成立曳引機操作訓練場域,現場展示多種廠牌曳引機及各項農機具,場面盛大。(記者鄭伯勝攝)   屏科大曳引機訓練場域成立典禮,現場展示各類未來田間操作教育訓練之曳引機附掛農具,並由生物機電工程系副教授陳韋誠帶領團隊,實際解說並進行示範展演。 農糧署指出,早期台灣有十二處曳引機考場,當時多為小型曳引機,車身及馬力皆受限,農用曳引機駕駛員考照及發照自九十年度停止辦理,目前持有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即可操作曳引機,近幾年農業機具越來越大型化,且功能繁雜多樣化,機具操作風險增加,故需藉由訓練場域之建立,以縮短產業界之技術落差,同時藉由教育訓練來降低及防止意外事故發生,落實農機操作安全觀念,以達到適地適用之目標,創造產業與農民雙贏之效益。

Read More

新北37高中生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區賽獲佳績 代表參加全國賽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11日至12日辦理113學年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競賽科目包括化學、地球科學、資訊、數學、物理及生物科等6項,共有來自新北市、基隆市、金門縣、連江縣及大陸地區臺商學校等533名學生報名,最終共45名學生取得決賽資格,新北市計37名脫穎而出,獲得決賽入場券。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新北市落實推動高中學生數理及資訊學科發展,自111學年度起連續三年推動「學科能力精進計畫」,挹注近700萬經費培養提升新北學子學科能力,鼓勵各校針對校內學生學科能力擬定拔尖策略,拔擢校內優秀學子;同時,協助各校培訓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學生如獲決賽資格,教育局皆於賽前補助學校實施訓練之經費;另外,資訊科決賽選手更於決賽前,委由板橋高中聘請頂尖師資加強集中輔導訓練,提升臨場應試及解題能力,引導學習系統思考與獨立解決問題的核心素養。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表示,很榮幸承辦今(113)年新北區生物科、物理科及數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市近年投入科學教育不餘遺力,期待新北學生在全國賽能獲佳績,也祝福參賽選手能有最好的表現。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表示,學校今年承辦化學科、地球科學科及資訊科能力競賽,看見學生在競賽中挑戰難題,透過多元思考解決各種問題,展現訓練的成果很是欣慰,祝福新北學子全國賽榮獲佳績。 板橋高中蔡奕章同學(右2)榮獲資訊科第1名_。(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榮獲資訊科第1名的板橋高中蔡奕章同學分享,高一時以市賽第7名成績進入全國賽,高二時市賽第6名,今年投入更多時間,一邊準備特殊選才申請,一邊準備比賽,非常高興自己在比賽中穩定發揮,取得第1名,順利達成連續3年進入全國賽的目標。 榮獲地球科學科第1名的南山高中施宏叡同學分享,小學時閱讀《平行宇宙》啟發了自己對宇宙起源和恆星演化的好奇,並對天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經過校內老師指導講解與授課,加強演練重點,終能在複賽脫穎而出,順利挺進全國賽。 南山高中施宏叡同學(右2)榮獲地球科學科第1名。(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指出,自105年成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課程發展中心,鼓勵教師創新研發素養課程,例如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給予學生專業且系統性的指導等;此外也積極向下扎根,將探究式學習導入國中階段,以培養國、高中一貫的數理資訊專業人才,使新北學子能發揮才能,自信地邁向國際舞臺。

Read More

適性教育滿足雙特生教育需求

南市教育局針對雙重特殊需求學生辦理教師研習。(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很多人知道身心障礙學生,也聽過資賦優異學生,但你知道還有「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嗎?台南市教育局為積極推動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教育方案,今年在建興國中等七校舉辦系列研習課程,希望提升教師識別與輔導技巧,讓同時具備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特質的學生,能被教師發掘出潛藏的特質,進而接受適性的輔導與支持。 市長黃偉哲表示,目前南市經鑑定且就讀中的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有七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擁有優勢學習潛能,同時也面臨學習挑戰。辦理研習不僅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更希望通過教師的專業培育,發掘他們的潛能。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致力於打造包容多元的教育環境,去年成立資賦優異教育資源中心,深耕已有豐厚基礎的一般智能、學術性向及藝術才能,也積極推動創造能力、領導能力等資優教育方案,現更擴展範圍到關注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真正落實到照顧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需求。 蓮潭國中小校長許嘉齡表示,針對校內的雙特生,學校會利用暑假或週三下午提供外加的課程活動,也曾邀請同儕一起創作分享,讓學生提升自信與社交能力。 歸仁國中校長吳家增表示,該校雙特生是位學習障礙學生,曾參加一一二學年度特殊生才藝競賽個人項目榮獲第三名,在國樂團競賽及音樂會中能自信的展現自我練習的成果,透過雙特方案的推行,不再因自發性書寫輸出的問題影響寫作表現。

Read More

成大生科系打造台灣咖啡全新評鑑系統

成大生科系微生物科技團隊發表全新咖啡評鑑系統。(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了推動台灣本土咖啡豆的標準化評鑑,由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率領的微生物科技團隊,以科學儀器輔助傳統杯測,創建全新的台灣咖啡評鑑系統,透過儀器可量化檢測咖啡生豆的內含物,能提高評鑑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成大生科系微生物科技團隊近來積極投入咖啡的研究,繼去年與東山咖啡農場合作,以微生物配方進行帶殼咖啡生豆的二次發酵,產出帶有果香新風味的咖啡之後,今年更攜手長榮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尚品咖啡等單位,十二日發表全新的台灣咖啡評鑑系統。 成大微生物科技團隊表示,台灣普遍使用的咖啡風味評鑑方法依賴杯測技術,這項技術必須依靠擁有敏銳嗅覺與味覺的專業人士來操作,然而,傳統評鑑方式無法避免主觀判斷,且難以準確量化咖啡豆風味中的複雜成分。因此團隊創建一個基於數據的評鑑模式,利用儀器來精準檢測咖啡生豆的總糖量、植物鹼及有機酸等內容物。 成大團隊的研究發現,台灣本土生豆在多種成分上已經超越國外著名生豆,尤其在糖分、有機酸、植物鹼等項目上皆表現卓越。以綠原酸為例,這種咖啡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助於提升人體健康,同時增強了咖啡風味的深度與層次。 成大微生物科技團隊還介紹他們指導的台灣本土咖啡莊園,透過微生物農法栽種的咖啡豆,在糖分與有機酸的含量上均顯著提升,這些科學數據顛覆了過往「本土豆不如外國豆」的刻板印象。 成大生科系表示,透過這套創新的評鑑系統,將咖啡的健康與風味雙重提升,未來不僅將協助生產者優化生豆品質,也將成為台灣咖啡走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Read More

生活美學收納空間創意設計 南應大、家齊奪冠

家齊女中流行服飾科學生周芸而,在南應大首屆全國生活美學收納空間創意設計競賽中,奪得高中職組第一名。(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生活服務產業系舉辦校慶系列第一屆「全國生活美學收納空間創意設計競賽」,吸引全國大專院校、高中職校學生參賽,經激烈競爭,由地主南應大、家齊女中分別奪得大專院校組、高中職組第一名。 此競賽分兩大組別,設計主題各有側重。高中職組以家政群生活應用類及設計群在校學生為主要參賽對象,競賽主題為「生活應用收納實作」;大專院校組則以「收納用品創意設計」為競賽方向,期望激發學生在創意設計上的潛能並提升其實踐能力。 競賽邀請台灣無印良品人資部長林欣韻、台灣收納整理發展協會理事長謝佳靜及晶城環保服務台南分公司經理黃瑞雄評審,從設計創意、實用性及美學元素等嚴格評選。大專院校組由生活服務產業系三年級林孟臻同學獲得冠軍,高中職組則由家齊女中流行服飾科周芸而同學奪得第一名。 全國生活美學收納空間創意設計競賽,不僅是學生展現創意與才華的舞台,更是南應大培養具生活美學視野專業人才的重要里程碑。期望透過平台引領家居生活新趨勢,將生活美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激發社會大眾實踐美學生活的新動力,為生活注入更多美感與創意。

Read More

教學創新KDP認證 南市8方案獲獎

「『虱』『生』共學,舟遊雙春」課程方案獲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標竿獎。(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學校參加台北市立大學辦的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八件創新課程方案脫穎而出,分別獲標竿、優等、甲等、佳作等獎項。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國際認證含學校經營創新類、教學創新類,允許跨校合作。由將軍國中、雙春國小、大甲國小、口埤實小、蚵寮國小合作完成的「『虱』『生』共學,舟遊雙春」課程方案,以卓越的校園營造及資源運用,奪下最高榮譽標竿獎。 「『虱』『生』共學,舟遊雙春」課程方案以海洋教育課程為基底,結合在地虱目魚養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跨校合作課程涵蓋紅樹林生態探索、海洋獨木舟體驗、小鐵人三項等多元內容。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透過跨校合作課程設計,非臨海學校的學生也能提升海洋素養、守護海洋。 除了標竿獎,南市學校還拿到一優等、三甲等、三佳作。雙春國小「雙春好『水』,悠游鯤鯓」獲優等獎。將軍國中、口埤實小、大甲國小、雙春國小合作的「優游共學話山野~口埤的快樂學習天地」;將軍國中、口埤實小、大甲國小、蚵寮國小合作的「家鄉人手牽手,濱海小校齊步進」;玉山國小「『獨』一無二─無與『輪』比的那些年」均獲甲等。 佳作則有將軍國中、口埤實小、大甲國小、雙春國小、蚵寮國小、文賢國小合作的「文蘊內華賢銜國際SDGs文賢日常」;將軍國中、口埤實小、大甲國小、雙春國小、蚵寮國小合作的「王爺風山海情~文化學習之旅」;蚵寮國小「蚵寮小將快樂生活行」等三方案。

Read More

崑大數位攝影科技研習 19人考取證照

崑大數位攝影科技暨SSE攝影證照體驗營研習,十九學員參與SSE國際認證考試,全數通過取得專業證照。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傳播系辦理數位攝影科技暨SSE攝影證照體驗營研習,來自全國高中職師生與崑大學生近五十人參加,其中十九名師生於研習後立即參與SSE全球攝影領域Photography國際認證考試,並全數通過取得證照,擴展更多專業技術。 有鑑於一0八新課綱著重學生多元學習,許多高中職也都相繼開設數位攝影之選修課程,資傳系也持續辦理數位攝影研習營,除讓師生體驗相關流程操作,更輔導學員報名SSE全球攝影領域Photography國際認證考試,通過此次考試師生不僅獲得國際認可的攝影證書,也提高攝影技能,為未來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 此次研習獲得高中職師生廣泛好評,紛紛表示這是一個難得機會,能夠學習到最新的攝影技術和知識,並與來自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交流。同時,高中職師生也對資傳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加的活動。 崑大資傳系主任張世熙表示,系上辦理攝影研習營,藉此促進高中職師生的數位攝影知識與技能,也提供學生課外學習成長管道,了解科技資訊在攝影專業的應用,並更深入接觸行業趨勢,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此外,為呼應系上教學目標與理念,資傳系每年結合特色課程安排專業師資輔導Adobe多媒體證照與Red Hat資訊證照,落實理論與實務並重,大學四年除安排完整培訓課程,也於課後時間輔導學生在畢業前均能取得專業證照,未來將持續爭取舉辦更多研習營,嘉惠高中職師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