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中山工商50週年校慶 熱鬧滾滾

  中山工商舉行五十週年校慶,原住民生及國際生表演舞蹈吸睛。(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中山工商走過半世紀,十二日風光舉行「紀念國父誕辰暨改制五十週年校慶大會」,陳國清董事長主持啟封二十五年前的「時光里程碑」,共同檢視九大願景,並擘劃未來目標,盼師生齊心再創更璀璨的「山中傳奇」新篇章。 中山工商是全國最大的高職學校,五十週年校慶以「中山五十 邁向高峰」為主題,吸引林岱樺立委及產官學等各界代表雲集道賀,前教育部長吳清基等都到場同歡,陳國清董事長偕李昱平校長等相迎,會中也頒發莊正義家長會長當選證書、資深優良教師、及蔡聖潔等傑出校友,校園喜氣洋溢。 中山工商在八十八年慶祝改制二十五週年校慶時,請高師大美術系陳明輝老師製作「時光里程碑」,將未來二十五年的九大願景裝置在不憂花園下,十二日舉行啟封儀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浴火鳳凰、展翅風華」陳國清董事長致詞時,回顧五十年前學生僅四十七人,師生篳路藍縷,民國一百年學生突破一萬大關,達成「萬眾一心,百年大業」發展目標,締造「山中傳奇」杏壇奇蹟。 陳國清表示,中山秉持「凡進此校園,一切為教育」辦學理念,視學生如子女,以學生為中心,培育一流人才,營造有情天地,五十年來堅持「敦品勵學,技術領先」的理念,除維護傳統價值並求新求變,因應潮流趨勢,適時調整科班及課程,以開創新局,辦理僑生建教產攜專班等皆是全國首創,為教育範疇開疆拓土,領航技職教育。 「同心弘毅、任重道遠」李昱平校長表示,世間萬物,皆可為師,大家別只看天空的彩霞,卻忘卻腳邊的玫瑰,近在眼前的陳國清董事長就是為師最佳表率。年僅二十六歲不計毀譽,不論成敗,就擔起校長重任,五十年來一路帶領十萬名師生、校友,締造出一所胸懷世界、邁向國際化的學校。 「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總是導引著努力的方向!」李昱平指出,二十五年前的九大願景,有的已達成,有的正在達成的路上,相信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長,有了目標夢想就不遠,未來二十五年的擘劃願景,會再放在時光里程碑中,變成一種傳承,也是永續的行動。 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說(現任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中山工商打造技職教育的榮耀與尊嚴,看到校友們傑出表現,以及學生在學業、技藝上的卓越成績,令人欣慰與肯定,盼學弟妹「有為者亦若是」,以傑出校友為師,「讓未來母校也以你為榮」。 校慶活動在「祥獅瑞獻」鑼鼓聲中掀起熱潮,女排、男女足、男女籃、空手道、射箭隊一百二十位體育選手,表演拳擊有氧舞蹈,結合時下最夯的十六蹲,最後隊形排出「中山五十」字樣,贏得滿堂彩。三十位曾參加管樂隊的校友,特地回母校與學弟妹合奏,頗有傳承之意。 鄧一帆學務主任表示,該校有一千三百多位僑生,今年由一年級學生參加隊型變換,展現整齊的步伐和雄壯氣勢。原舞社同學從場中央,踩著活潑輕盈的步伐,跳著象徵力與美的原住民舞蹈,都吸引眾人目光。 鄧一帆指出,「菁英部隊」是突顯學校重視生活品德教育的一環,學生也視為榮耀的展現,今年安排十四個中隊進場,首先是教職同仁組成的團隊,隨後有汽車、機電科的「無敵鋼鐵人隊」、幼保科的「青春美少女隊」、餐飲科的「總鋪師隊」、美容科的「妖嬌美麗隊」以及電機電子群的「雷神索爾隊」等,國中部及附屬幼兒園也都參與進場,隊伍中還有退休老師共襄盛舉,吸睛度十足。

Read More

高市中山工商首屆校友返母校祝賀校慶 捐僑生助學基金盼減輕學弟妹經濟壓力

  中山工商第一屆僑生校友祝賀母校五十週年校慶並捐贈僑生助學基金。(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十二日慶祝改制五十週年校慶大會,第一屆商業經營科及電子科僑生校友返母校祝賀,校友有感近來緬甸戰亂,加上事業有成,共集資二十五萬元致贈校方當「僑生助學基金」,盼減輕學弟妹經濟壓力,專心學藝,開創錦繡前程。 陳國清董事長表示,八十五年他時任校長,招收第一屆東南亞國家僑生,開辦商業經營科及電子科建教班,當年僑生來台就讀主要以緬甸籍及泰國籍為主,他抱持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態度,商營科請榮獲「弘道獎」殊榮的張鳳丹老師擔任導師,果然名師出高徒,培育出優秀僑生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負責僑生業務的廖家新副校長指出,當年畢業有八十五位僑生,二十五年來這批首屆僑生校友仍透群組互有聯繫,得知今年母校五十週年校慶,於是相邀返回母校祝賀同慶,同時回顧往日校園情誼,楊緬玲、匡嘉周、段培艷、郭家成、劉正美等人還自主募資二十五萬元給學校當「僑生助學基金」,分別由董事長陳國清及校長李昱平代表接受,陳國清董事長也與僑生校友座談、話家常,氣氛溫馨。 張鳳丹說,返回母校的僑生有四十位,其中徐懷清參加聯招曾是南部榜首,台科大電子工程系碩士畢業,目前擔任科技公司高級工程師。匡嘉周則在北部從事營造業,事業風風火火。 張鳳丹表示,尹國雄不忘本,畢業後曾發起捐書給緬甸母校,當時生活情況不容尹回國探親,曾十三年未返家,但憑著個人毅力,如今已苦盡甘來。 張鳳丹指出,寸莉珠攜手校友馮祖德開設「金泰暹羅泰式料理」餐廳;劉生慶、劉華慶姐妹檔則在鳳山青年路合開「諾曼底咖啡泰式創意料理」,都是高人氣餐廳。 僑生組林家弘組長表示,今年僑生專班新增全國唯一的國瑞汽車(TOYOTA)專班,餐飲廚藝專班、亞洲蔬食專班。就讀僑生專班免學費,並享有免費華語課程、第二專長體驗課、台灣文化旅遊等,呵護備至。

Read More

投入千萬元 芳苑國中及育華國小PU跑道聯合啟用

王惠美以龍珠引領五條祥龍步行在嶄新的PU跑道上,開心孩子們有更安全的運動設施。(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以縣款對芳苑國中、育華國小兩校的PU跑道進行全面翻修,十二日在芳苑國中舉行聯合啟用典禮。王惠美指出,芳苑國中投入六五○萬元、育華國小四三○萬元,來改善兩校跑道表層出現龜裂與磨損的問題,啟用後,可提供給孩子們更安全的運動設施,也讓社區民眾有一個更好的運動環境。 王惠美表示,除了PU跑道之外,在近二、三年間運用縣款及中央補助款挹注這兩間學校共一五五五萬元,包括在芳苑國中進行棒球練習場新建、校園治安死角改善及體育器材設備採購等,總投入達六七○萬元;同時,育華國小則進行了校舍耐震補強、頂樓漏水改善、兒童遊戲場改善等,累計投入達八八五萬元。 芳苑鄉長林保玲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的大力支持,讓學生有更優質的運動環境,也要感謝兩校的校長、老師,平時對孩子無私的付出與奉獻,期望帶給孩子們更好的未來,讓孩子們能快樂地在新跑道上奔跑,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芳苑國中校長黃天助表示,學校特別用五條舞龍的方式從跑道起跑點到終點,來作為芳苑國中和育華國小的跑道啟用儀式,也請縣長手持龍珠帶領著師生從起跑點前往至終點,在舞龍裡面龍珠代表著吉祥,也是在引領各個教育及建設的一個方向,期望全體師生能夠邁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育華國小校長陳志明說,因這次的跑道整修工程,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獨輪車也獲得了彰化縣縣長盃獨輪車花式女子組高年級組第一名。

Read More

QS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 朝陽私立科大唯一進榜

朝陽科大連續4年蟬聯英國QS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吸引千名國際學生就讀。(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英國高等教育排名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QS)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出爐,來自亞洲25個國家地區的984所大學院校納入排名,臺灣有48所,朝陽科技大學以卓越的辦學績效,連續4年蟬聯全臺唯一進榜的私立科大。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QS亞洲最佳大學排名每年評選出亞洲頂尖大學,2025年排名按11個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雇主評價、生師比、國際研究網絡、每篇論文的引用率、每位教師的論文數目、擁有博士學位的員工、外籍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以及出入境交換生比例。這次排名朝陽科大在「國際學生」及「雇主評價」兩項指標表現最為傑出。 朝陽科大畢業生多年蟬聯企業最愛,雇主滿意度高達九成。(朝陽科大提供)   致力營造國際化校園的朝陽科大,與超過640所海外學校簽訂學術合作協議,目前有來自全球5大洲、28個國家逾千名境外生,在2025 QS亞洲最佳大學排名、世界大學排名及永續排名表現亮眼之外,連續8年榮登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全球最佳大學排名,進榜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全球商業與經濟領域排名、全球電腦科學領域排名及全球工程領域排名,登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2024-2025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名列全臺私立科大第一,辦學績效卓著。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左三)、國際長柳立偉(左一)及華語中心主任楊佩梅(右三)等代表參與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教育部技職司印尼海外基地計畫,赴雅加達臺灣學校參訪。(朝陽科大提供)   促進國際學生來臺留學,去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率先啟動印尼「臺印國際人才循環基地 (INTACT)」,朝陽科大承接泗水辦公室之推動工作,開設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金融及半導體等相關領域為優先招生對象,提供華語先修課程,展開各項國際學術交流,結合印尼當地30所大學,在峇里島展開「臺印國際產業人才與教育合作領袖高峰會」,促進臺印雙邊大學合作,吸引更多優秀印尼學生赴臺求學及留臺工作,成果豐碩。 臺印國際產業人才與教育合作領袖高峰會在峇里島展開,由朝陽科大副校長徐松圻(中)代表出席印尼學校MOU聯合簽署儀式。(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畢業生已多年蟬聯企業最愛,專業受肯定,在跨域創造力、數位應用力、團隊合作力及國際競爭力等面向獲得高度評價,整體表現超越多所國立學校。近3年雇主滿意度調查顯示,雇主對朝陽畢業生職場表現滿意度近九成,願意繼續聘任之雇主比例高達95%以上。

Read More

桃園推動紐澳教育交流 鼓勵高中職學子參加雙聯學制

桃園市教育局為桃市高中職學生國際進路,加強與紐西蘭、澳洲大學合作,在桃園喜來登飯店舉辦交流活動。(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教育局為桃市高中職學生國際進路,加強與紐西蘭、澳洲大學合作,今(12)日在桃園喜來登飯店舉辦交流活動。出席人員除教育局代表、桃市高中職校長之外,外賓有紐西蘭商工辦事處經濟組組長Portia Allen、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國際學院UP教育集團執行長Craig Jones與區域經理Joey Wang,以及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區域經理Eann Chen等人。 教育局提到,交流活動中,除了分享奧克蘭大學國際學院的多元預科課程與升學路徑外,還特別介紹了學生如何在紐澳學習過程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專業深造,並能夠在學習中獲得專業的實習機會,進一步提升未來的競爭力。紐澳兩地的獨特福利與政策也讓學生在學成後能夠獲得1-3年的當地工作簽證,輕鬆融入當地工作市場,並朝著紐澳兩地的綠色移民清單及技術型人才進程邁進,開啟更寬廣的國際職涯道路。 今日的交流活動,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與職業發展資訊,也加強了紐澳國際學術與職業合作的未來展望。(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桃市高中職學生可以透過雙聯學制,或者於畢業後直接赴紐澳就讀大學預科。由於紐澳學制屬於英制, 最短在3年半可以完成大學學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界大學排名前百名之內奧克蘭大學,屬於頂尖研究型大學,擁有8個學院150多種課程。在4萬名學生中,有包含來自120個國家超過8000位的國際學生。教育局表示,除了為高中職學生開闢就讀世界頂尖大學的進路之外,學生在國外學習期間,能夠與來自全球的同學一起合作學習,增強英語能力並體驗當地文化,並且獲得完整的國際生照顧服務,這將為他們未來的學業與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教育局提到,該局對於國際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包括台美、台加高中雙聯學制的推展、落實雙語國家政策的國際交流,與瑞士、澳洲、紐西蘭的教育合作,都是提升桃園市高中職學生國際移動力的戰略布局。目前桃園市已有永豐高中、內壢高中、龍潭高中、平鎮高中、壽山高中、大溪高中、中壢家商、啟英高中等學校完成與奧克蘭大學MOU的簽署,後續也還會有高中職加入合作行列。 教育局強調,今日的交流活動,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與職業發展資訊,也加強了紐澳國際學術與職業合作的未來展望,讓更多桃園市高中職學生擁有攻讀世界頂大與生涯成長的機會。

Read More

3人獲成大校友傑出成就獎

成大校長沈孟儒(右二)頒發校友傑出成就獎,肯定陳沛銘(左一)、李和成(左二)、姚德彰(右一)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今年有李和成、姚德彰、陳沛銘等三人獲校友傑出成就獎,十一日由校長沈孟儒頒獎,肯定三人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 李和成畢業於成大機械工程系,目前是DiCon Fiberoptics、大地光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光纖產業深耕四十年,是光通訊業界公認的創新領導者。他專注於自有核心技術開發,獲得專利超過八十項。除了專業領域表現優異,李和成也積極回饋母校,捐款支持教學、硬體設施,訂定機械系AI教學改進計畫。同時設立義成創思學堂、人工智慧教學教室,促進AI教學與創意思考發展。 姚德彰是成大電機工程系校友,現任鳳凰創新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具有三十年以上的創投經驗,曾協助上百家新創企業發展。二0二0年起,姚德彰與其他成大校友共同發起成立鳳凰基金,每年提撥盈餘的百分之十五回饋母校,至今捐款超過七千萬元。去年延伸設立成大天使投資俱樂部Angels Club、鳳凰新創平台,協助校友及校園新創。 成大電機工程系校友陳沛銘,現任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子及半導體產業經驗超過三十年。二0二0年接任華邦電子總經理後,帶領公司推動ESG等措施,促成華邦電子針對成大智慧半導體、永續製造學院提供經費支持、課程開立及產學合作。也發起成立新竹成大校友會,並擔任首屆理事長,凝聚校友情感。

Read More

南應大張皓鈞 托盤競賽大滿貫

南應大餐飲系學生團隊在二0二四蓬萊盃全國調酒暨托盤咖啡大賽中,奪得大專院校托盤、手沖咖啡、傳統調酒組三大項一金、一銀、三銅。(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學生團隊參加二0二四第十一屆蓬萊盃全國調酒暨托盤咖啡大賽,在大專院校托盤、手沖咖啡、傳統調酒組三大項獲得評審高度肯定,勇奪一金、一銀、三銅,其中托盤金牌張皓鈞在各托盤競賽項目包辦金、銀、銅大滿貫。 今年台灣菸酒屏東酒廠舉行一0一週年再見南國嘉年華暨第十一屆蓬萊盃全國調酒暨托盤咖啡大賽,規劃花式調酒表演及蘭姆酒開桶儀式、南國N235蘭姆酒上市及品評會活動、多肉植物體驗、麻油酒雞品嘗、市集園遊會等慶祝活動,並安排嘻哈街舞、國標拉丁舞、藍衫樂舞團等互動演出。 南國N235蘭姆酒取材北緯23.5度種植甘蔗作為原料及設計標籤,經過一番激烈競爭,南應餐飲拿下五個獎項,其中大專院校托盤組由助理教授葉俊廷指導學生張皓鈞奪得金牌。手沖咖啡組由副教授蔡振蒼指導學生蔡如婷獲得銀牌、馬若珺與曾子寧均獲銅牌。傳統調酒組由助理教授鄭傑夫指導沈亞墀拿下銅牌。 餐飲系主任蘇宏文表示,參加校外餐飲競賽是學生自我挑戰,及具備餐飲專業技能,展現的是一種餐飲業積極的學習態度,及自我挑戰的企圖心,唯有平時勤加練習,才能增進餐飲技術。

Read More

科普列車活動 南台解說風電

南台USR團隊在科普列車橋頭站設攤位,實體展示及解說風力發電機。(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USR「藏碳蘊漁」團隊,參與國科會主辦之「二0二四科普環島列車」橋頭站之科普互動攤位設置,以簡報搭配風力發電機的實體展示,讓參與的中小學生能夠透過聽講、對答和實際觀察,對風機的知識與結構零件留下深刻印象。 南台USR團隊與亞太能源科學教育協會共同主辦「二0二四KidWind風力能源競賽南區聯賽」,並於國科會主辦之科普環島列車橋頭站進行科學攤位設置。透過寓教於樂方式激發中小學生對綠色能源的興趣。 參與此次攤位解說的南台機械系大四學生石翊德,於小學時期曾搭乘過科普列車,對科學體驗結合火車行程有趣內容印象深刻,如今身為大學生實際運用自身所學,回到科普列車活動成為攤位解說者,從參與者到知識傳播者的蛻變,展現高等教育結合社會責任價值的人才培育成效。 KidWind風力能源競賽於全球各地舉行,以實作競賽鼓勵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投入風力發電機設計。此次KidWind南區聯賽在南台三連堂辦理,來自嘉義、台南、高雄等中小學團隊現場進行實作,爭奪亞洲聯賽入場券。 南台計畫主持人陳宥任老師表示,團隊將持續參與各項綠能推廣與實作等科普活動,透過與國教端的接觸散播綠電種子,同時推動相關人才培育。

Read More

南光太鼓隊奪特優 四連霸

南光中學太鼓隊參加一一三年台南市傳統藝術比賽,再度勇奪特優。(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光中學太鼓隊參加一一三年台南市傳統藝術比賽再度勇奪「特優」,締造四連霸的光榮記錄,喜訊傳來全校師生莫不歡欣鼓舞,校園洋溢著榮耀與喜悅的氣氛。 南光中學太鼓隊成立八年來,憑藉堅持不懈的練習與團隊合作,逐步攀上高峰。除了社團活動練習外,學生利用假日到校進行集訓,磨練體能與培養默契。一路走來有此成效,除老師用心指導外,從學長姐的經驗傳承,到家長會長張國賓及委員的全力支持,成為選手的後盾。 校長張添唐說,這次比賽學生以以充滿生命力的曲目《勁》,用整齊畫一的動作和震撼心靈的鼓聲,展現動靜皆美的藝術張力,贏得評審高度讚譽和觀眾熱烈掌聲。 南光中學指出,傳統藝術比賽是台南市的年度盛會,競賽項目涵蓋:鼓術類、舞龍舞獅類、雜技類、創意藝陣類四大類項目,活動融合民俗與創新,為學生提供多元表演機會。不僅是競技,也是學習與交流的平台,讓學生在文化傳承與藝術創作中激盪靈感。

Read More

崑大外籍生 與高職生作貢丸

崑大攜手曾農辦理「大手牽小手-我國高中生與大專校院外籍生交流」活動,進行畜產加工體驗,深化國際交流。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攜手曾文農工辦理「大手牽小手」活動,由樂齡生活產業學程主任劉靜慧帶領日本、貝里斯、聖文森三個國家外籍生參訪曾農畜產保健科,與高職生進行畜產加工體驗,深化國際交流。 交流活動由曾農畜產保健科主任劉珊伃安排廿九位學生分五組,以實務操作教學方式,於畜保科加工教室指導畜保科三年學生與崑大五位外籍生製作手工貢丸。她也要求校內學生於交流活動前做好功課,事先用英語及日語演練,鼓勵學生把握與外籍生溝通及交流的機會,分享各自國家的畜產加工及飲食文化,增廣國際視野。 畜保科三年級林俊佑以日語與日籍生山本大雅互動,分享學校的畜產加工課程及台灣畜產加工品的製作、保存等知識,他說,非常喜歡日本文化,很高興能透過這次交流機會磨練日語口說的能力。 山本大雅今年八月初次來到台灣從零開始學習中文,不到二個月就已能聽得懂中文,讓林俊佑感到非常敬佩,並體會到學習外語的環境非常重要,他也想要努力效法山本大雅,努力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 同班柯徐佩莛用英語說明畜產加工機具使用及清潔,並分享學校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及參加校外競賽經驗,她流利的英語能力受到外籍生肯定與稱讚。 崑大劉靜慧表示,此次活動讓外籍生體驗理解台灣畜產加工文化,也讓高職生了解外籍生的飲食習慣,增進友誼與文化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