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國小敬師 趣味遊戲謝師恩

永康三村學童在教師節敬師系列活動中,進行「猜猜我是誰」、「音樂傳真情」等趣味遊戲,表達對老師的感謝與敬意,傳遞溫暖祝福。(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三村國小為慶祝教師節,由輔導室規劃敬師系列活動,內容包含「猜猜我是誰」、「音樂傳真情」及「嗨!三村營業中」等項活動,透過趣味遊戲讓老師感受學生的用心,亦培養學生的敬師精神,讓敬師文化深入人心。 校長何麗玉表示,敬師活動旨在表達對辛勤工作教師們的感謝與敬意。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付出不少心力,因此這次敬師系列特別結合趣味性與教育意義,讓師生共同創發出符合老師喜好的慶祝方式,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互動。 輔導主任吳念栩表示,敬師系列「猜猜我是誰」遊戲,由學生觀察老師的特徵和習慣,例如「五年級高人一等」指身高最高的老師、「三年級跑步健將」則是指課後經常在操場跑步的老師。學生們可將猜測的答案投進摸彩箱,不僅能參與活動,還有機會贏得大獎,讓敬師活動充滿驚喜。 「音樂傳真情」,由學生為老師們挑選敬師感恩歌曲於午間播放,為校園增添溫馨和歡樂的氣氛,有些班級邊聽,邊跟著一起合唱,用歌聲獻上最真摯的感謝,營造出和樂的氛圍。 重頭戲「嗨!三村營業中」,學校與學生們精心為老師準備象徵平安與祝福的「蘋果青茶」,還特別選用畫上蘋果樹的茶杯,寓意教育百年樹人。學生們化身為「吳柏毅」(Uber Eats),親自將茶飲送達每位教師,祝老師平平安安、永保青春,傳遞溫暖祝福。

Read More

南台商管學院新生訓練 掌握AI應用

南台商管學院企管系等八系共同為新生安排一系列跨文化交流節目,鼓勵在學習期間多參與相關活動與討論,了解校園資源與未來學習方向。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商管學院企業管理系等八系為一一三學年度新生安排一系列跨文化交流節目,幫助新生迅速融入大學生活,並帶領他們掌握時代趨勢,鼓勵在學習期間多參與相關活動與討論,了解校園資源與未來學習方向。 為讓新生留下深刻印象,商管學院精心策劃文化表演。邀請來自印度、印尼和越南的外籍生表演各國傳統歌曲和民俗舞蹈,展現各自國家的文化特色,讓新生們目不轉睛,透過跨文化交流體驗國際化學習環境的氛圍。 商管學院長黃仁鵬除介紹大學生活中與新生息息相關的資源,還特別提到如何善用學校提供的各種支持系統來增進學習效果。並分享時下最熱門的AI議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黃仁鵬強調,面對迅速變化的科技與產業環境,具備AI相關知識將成為未來職場中的重要優勢。 商管學院副院長柯伶玫表示,商院一向重視國際觀的培養,並已與多個國際合作夥伴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國際交流管道。無論是短期遊學、國際實習,還是出國交換學習,都提供豐富的資源來協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 還有安排學生會和各系學會的學長姐們向新生介紹學會活動和參與機會,並以充滿熱情的方式,透過幽默和親切的介紹,帶領新生承解學會組織、學生社團及課外活動,讓新生感受到校園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校方將持續努力,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多元的成長機會,鼓勵每位新生都能掌握AI應用、善用學校國際學習資源拓展國際視野,以迎接未來職場的挑戰。

Read More

華醫手作烘焙班結訓 學員展手藝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系以造型麵包、餅乾,展現手作烘焙技能成果,慶祝台南四百。(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慶祝台南400年,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系廿四日以各式造型麵包、餅乾,展現手作烘焙技能訓練班結訓成果,學員們發揮創意合力製作出「台南400、世代傳承」的造型麵包。此外,也端出多款蛋糕、中式點心及健康在地烘焙產品,開心慶祝結訓。 台南市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委託中華醫大餐旅管理系承辦手作烘焙技能訓練班,由計畫主持人陳南吟進行三百六十小時的專業課程及實作訓練,廿五名學員昨天結訓,並舉行結訓典禮暨成果展。校長孫逸民、台南市政府勞工局官員、華醫民生學院院長姜泰安、餐旅系系主任林士民及授課老師們都出席分享學員成果。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系以各式造型麵包、餅乾,展現手作烘焙技能成果,慶祝台南四百。(記者張淑娟攝) 陳南吟表示,此次課程除了系上專業教師,還找來資深業界烘焙老師指導術科實作,現場呈現出色香味具全的實作手藝,讓人食指大動,學員還學習伴手禮禮盒的設計和包裝,特別的是,課程裡也運用米穀粉製作烘焙產品,讓學員了解米穀粉製作烘焙產品的特性,學員們預計十月參加烘焙食品丙級麵包考照。 孫逸民則表示,華醫大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班,參訓學員經過老師們傳授武功必定收穫滿滿,更期待每位結訓學員能與職場無縫接軌,順利就業、發揮所長。成果展現場學員們分工合作以餅乾代替磚塊,製作台南古城以及400造型麵包、薯芋泥安平劍獅餅,展現手作的獨特創意。

Read More

私立育達高中防震防災演練 提升全校師生防災意識

在老師的指導下,井然有序地離開教室,走向指定的避難區域。(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四日表示,台北育達高中於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進行了一場全面的防震防災演練。這次培訓內容包含了地震預警信號、如何避陣、逃生路線規劃等多個方面,確保每位參與者能清楚理解當地震來臨時應該採取的措施。學校也根據校園實際情況設置了多個避難點,進行了詳盡的路線規劃,並向師生強調了各自的疏散路徑與避難區域。 演練當天,警報聲一響,學生們立即根據指示迅速行動。教室內的老師引導學生按照避難程序,優先保護頭部並有序地進行撤離。每一位學生都在老師的指導下,井然有序地離開教室,走向指定的避難區域。 學校特別安排了模擬傷者的情境,以測試師生的應急反應和急救處理能力。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們也親身參與了模擬傷者救護的實作環節,學習如何使用急救包進行止血、包紮等基本急救技巧。這些操作讓學生對防災知識有了更直觀的理解,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 防災演練的成功與學校各個部門的密切合作密不可分。學校根據教育部的防災演練標準,設立了多個組織單位,包括指揮中心、疏散組、急救組和後勤保障組等。每一個小組都有明確的責任分配,從指揮疏散到醫療支援,各個編組成員都熟記自己的職責,在演練中高效合作。 疏散組的教師們負責帶領學生們迅速撤離,而急救組則負責模擬情境中的傷者急救操作。後勤保障組則負責運輸急救物資,並確保各項防災設施的有效運作。透過這次經驗,學生們將帶著更強的安全意識繼續他們的學習之路,而學校也將不斷完善各項防災應變措施,確保校園安全無虞。

Read More

育達高中餐旅群科新生24日舉行拜師儀式

育達高中餐旅群科同學於教師節前夕,在學校禮堂舉行拜師儀式。(育達高中提供)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育達高中餐旅群科近三百位新生,二十四日在學校禮堂舉辦拜師儀式,同學依循古禮進行,先向至聖先師孔子像獻帛、獻爵、獻果,緊接著由新生代表向老師及主廚專業教師奉上束脩六禮,並行三跪九叩大禮,以表達對師長的敬意;隨後,四位師長帶領學生一同敲擊象徵教化與啟發的木鐸,表達知識與文化薪火相傳,永不斷絕。 師長帶領學生一同敲擊象徵教化與啟發的木鐸。(育達高中提供) 育達高中校長徐浩峰示,學校餐旅群科新生同學拜師儀式已施行二十三年,這不僅展現了尊師重道的精神,也期望新生心存感激,能更堅定拜師學藝,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持續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學習。 新生代表向專業教師奉上束脩六禮。(育達高中提供) 畢業於龍岡國中的新生代表曾以馨同學表示,她喜歡打保齡球也喜歡飲料調製,希望未來能在酒吧與侍酒師的領域中發光發熱。另一位畢業於平鎮國中的新生代表賴子婷同學說,源自於日常的飲食的中餐充滿了魅力,期望未來能在師長的引領下,培養出專業能力成為中餐競賽選手,在全國大型賽事中獲獎,並順利進入高雄餐旅大學。 育達高中每年在教師節前夕,為學生舉行拜師儀式,除了彰顯了尊師重道精神,也凸顯了校方對品德教育的重視。

Read More

新生醫專舉辦海外實習成果發表會 學子分享赴日寶貴經驗

新生醫專每年積極向教育部申請學海築夢計畫,透過徵選優秀護理學生,赴日進行短期長照實習。(圖/新生醫專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昨(23)日舉辦了學生參加教育部補助的今(113)年第一次學海築夢海外實習成果發表會,4名學生赴日本愛知縣名古屋水里長照老人保健機構,順利完成為期一個月專業實習,並分享他們寶貴的學習經驗與收穫。 新生醫專提到,因應社會人口高齡化,新生醫專每年積極向教育部申請學海築夢計畫,透過徵選優秀護理學生,赴日進行短期長照實習。同學不僅深入參與照護服務,也比較台灣與日本長照制度的不同,以及台灣護理人員面對高齡化社會所給予自我的定位與功能。此次除了專業知能的學習也體驗了當地的文化,收獲滿滿。 4名學生此次除了專業知能的學習也體驗了當地的文化,收獲滿滿。(圖/新生醫專提供) 成果發表會中,學生蕭語禎說,剛踏入實習機構,就深刻感受到日本長照機構給人一種「在家的感覺」,整體環境幽靜又舒適,空氣中也沒有任何異味,走廊的牆壁上掛滿長者們的作品還有照片,房間及公共區域都充滿著溫馨感,空間的燈光都營造出家的溫馨與自在感,讓他感受到機構的用心與日本社會對高齡者的尊重。學生吳佩樺則分享了日本語言師,協助有語言障礙的長者們進行語言表達,讓她深深體會到失語症患者的無力感,以及高齡化所面臨的處境,更加珍惜當下也更重視未來自我專業的提升。 學生李元希提及,自己在專三時就積極留意海外實習的申請,不僅前往菲律賓語言學校進行短期語言學習,更參加越南國際志工服務,以及請日語家教授課等,不斷的自我充實學習。此次也格外珍惜能爭取到去日本實習的機會,透過海外的實習經驗,讓她了解日本長照制度的完善,更體悟到台灣所面臨到的高齡化社會問題,這亦將是自己未來在職場上可以發揮所學的地方。 護理科主任陳嘉雯在發表會中除了感謝教育部挹注計畫資源補助,一圓同學海外學習之夢。她也表示,通過此次的海外實習經驗,學生不僅學習到專業的長照知識,還能學習到全人照護的概念,這對他們未來成為專業的護理人才至關重要。也感謝日本水里長照老人保健機構的支持,讓學生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學習成長。 新生醫專校長駱俊宏指出,學校以培育務實致用的專業人才為目標,並積極鼓勵學生要多元學習,也為學生開創許多機會,包括與各大醫院及機構攜手合作公費專班,目前學校各科別均有公費生名額,顯見社會對該校辦學的支持。未來學校仍將持續在專業健康照護人才的培育,並創造多元的學習環境,以提升學生視野,增進國際移動力。

Read More

新化高中設計模型 獲抗震獎

新化高中學生組隊獲二0二四抗震盃大會抗震獎。(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自去年九一八花蓮地震以來,新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李家宏深感地震對建築物的威脅,於是在課程中設計有關地震及建築物設計的實作體驗,沒想到學生們對於結構抗震設計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在二0二四抗震盃獲大會抗震獎。 新化高中表示,今年一月份,四位學生郭俞均、蔡昌諭、盧宥均及胡凱翔主動找李家宏老師指導,決心參加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的抗震盃比賽。比賽要求學生在五個半小時內依主辦單位提供的主題和材料製作抗震模型,並在隨後測試中承載至少七點五公斤的重量,以評估模型的耐震效能。 學生們先參考過去的作品,然後進行設計與製作,並諮詢專業意見後做出修改,最終完成了他們的參賽模型。對於作品獲獎,學生感到振奮,校方與有榮焉。 校長劉瑞圓表示,學生利用午休時段到物理實驗室製作模型及分析討論,假日時則相約在同學家中製作模型,對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表示讚賞, 而這次獲獎不僅是學生努力的成果,也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對地震防災的重視。

Read More

南台USR藏碳蘊漁 獲獎連連

南台「藏碳蘊漁」USR計畫團隊展現實作能力,榮獲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大專組第二名等三項競賽獎項。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USR「藏碳蘊漁」計畫團隊參與多項競賽,分別榮獲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大專組第二名、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大專組佳作,及教育部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綜合組佳作。 藏碳蘊漁USR計畫主持人機械系老師陳宥任,指導學生參與第八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由學生陳暐翰、謝旻臻、蔡德寬組隊製作「急流式微型水力機」,在賽前前往水圳支流及合作夥伴台江生技之魚塭進行測試修正改良,奪得第二名。作品更獲評審鼓勵朝向專利申請邁進,顯見團隊已經具備商品化之技術能量。 計畫教師團隊成員機械系老師瞿嘉駿,帶領學生張宸豪、楊凱仲、張耿豪、陳宇晟以「波浪可變速發電裝置」參與二0二四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該作品以腳踏車變速方式為靈感來源,利用三組規格不同的鏈輪結構組成能在不同動力條件下保持效率的發電機,以因應波浪多變的運動速率。學生保持耐心進行修改與優化順利入選,並在台灣海洋大學決賽中榮獲佳作。 另計畫團隊學生機械系石翊德、郭晉呈,資工系李佳紜、應日系許薰元,與新化高中學生黃翊銘、陳靖勳組成跨院系、跨年齡團隊,在教育部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賽中,透過深入訪談高齡養殖戶了解需求,進而規劃「數智雙生魚塭系統」進行感測器小船實作,獲得綜合組佳作。

Read More

嘉藥結訓 學員秀蔬食果雕技能

嘉藥餐旅蔬食料理及果雕培訓班結訓,學員展示成果。(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市府勞工局委託嘉南藥理大學辦理的蔬食料理及果雕技能培訓班日前結訓,共有十七位學員順利結訓,當天準備多道色、香、味俱全的蔬食料理,展示了他們在課程中學到的豐碩成果。學員們還運用紅白蘿蔔、冬瓜等食材雕刻出精美的果雕作品,為現場增添了藝術氣息。 來自台中的行腳僧─楊僧人,為了後續能進階報考中餐烹飪丙級(素食)證照,先來參加蔬食料理及果雕技能培訓班,從基本功開始學起。她特別感謝餐旅系王明煌及其他老師會根據每位學員不同程度,量身訂做教學內容,從食材購買、保存到烹調技巧,讓她獲益良多。 學員鄭喬文表示,這次上課讓她重溫過去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的美好時光,儘管課程中有時會因分組合作產生意見分歧,但大家最終都能互相體諒、協調合作。她感慨地說,除了學到烹飪與果雕技術,更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段學習經歷讓她十分珍惜。 嘉藥餐旅系系主任戴揚飛表示,餐旅系承辦職業技能培訓班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幫助無論是失業者、轉職者,還是對烹飪有興趣的學員,能藉由這些課程提升技能、找到新的職涯方向;未來餐旅系也會持續推動職業培訓課程,協助更多人提升專業能力,開創不同的職涯未來。

Read More

立人國小、西門實小 入選品德教育特色學校

西門實小世界海洋日親師生淨灘活動。(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立人國小、西門實驗小學以校為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課程,入選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南市從一0九年開始推動品德教育領航學校計畫至今已有十九校獲獎,成效卓著。 教育局指出,立人國小以6E教學法及十大策略為基礎,將品德教育融入校本課程。透過教師社群共備合作,發展出呼應學生多元生活情境的品德課程。同時結合家長、社區及策略聯盟學校,以資源整合、共好共享方式,將品德教育推廣延伸至家庭、社會教育。西門實驗小學持續推動雙語品德教育,將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主動積極等七個好習慣融入日常生活中。 除了上述兩所全國特色學校,台南市還有二溪國小、漚汪國小、東區勝利國小、賢北國小、宅港國小、玉山國小、紀安國小、果毅國小、南新國中、將軍國中、港明高中、慈濟高中等十二校獲得市級獎項肯定。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品德培養非教條式教學,需在生活中依不同情境進行機會教育,長時間循序漸進累積,不可能一蹴可幾。教育局積極推動品德教育領航計畫,藉由教師工作坊、浪浪語錄創意圖卡設計、結合布可星球閱讀計畫、多樣性班級經營策略分享,鼓勵學校發展具有特色的校訂品德教育,透過具體行動引導學生成為品德價值實踐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