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新秀 南應大奪年度設計大獎

南應大室設系老師指導學生作品「城市牧歌:新住居革命的規則與變動」,拿下二0二四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記者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室內設計系一群對設計有熱情的師生,延續二0二二年金點新秀的年度設計大獎、二0二三年新秀設計獎、到二0二四年再度勇奪年度設計大獎。 二0二四年的金點新秀獎中,由老師陳宛宜指導學生鄭宇佳及陳政安設計的作品「鬧戲閣─籠底戲盒‧幕後場域」,及老師顏世樺指導學生王威、陳昱廷之「外門谷造所木造機械的建築實踐」作品,獲得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則由老師張彩娟指導的學生吳孟嘉、洪嘉蔓,以作品「城市牧歌:新住居革命的規則與變動」,在所有空間設計廿七組入圍組數中,拿下年度最大獎。作品主要創作理念是提出可重組室內機能單位的單元式移動住宅,因應當代人類移動頻繁的住居生活問題。 在四年的學生養成中,系所兢兢業業的訓練,在課程設計上,每年都會做通盤檢討,對應當下最新的趨勢,包含AI如何導入設計、軟裝課程?提升學生與產業對接的技術與能力。 在設計課程上不以競賽為教學目標,而是非常務實的教學,學生在滿足人居環境尺度、空間機能與環境控制的基本條件下,進而關注到社會議題與環境永續性,讓學生同時保有理性與感性的設計思維。

Read More

南台5G行動車 體驗數位展演廳

南台科大經營的台南文創園區作為台灣文博會周邊響應點,規劃5G行動車體驗活「Chill一夏。夜微涼」,歡迎參觀。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二0二四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在台南各地盛大開幕,南台科大經營的台南文創園區作為周邊響應點,規劃與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合作之5G行動車體驗活動「Chill一夏。夜微涼」,展期至九月一日止,歡迎大小朋友一起前往參觀。 數位發展部為推動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5G指導,委由資策會推動首場5G官學共融的新數位成果展演體驗,打造首座台灣5G數位展演廳,投入5G行動車與XR沉浸式互動體驗,期望帶動官學合作及展演科技的跨界創新,於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台灣文博會「Chill 一夏。夜微涼」,讓民眾搶先體驗沉浸式數位展演廳應用服務。 此次台灣文博會周邊體驗活動,由南台與台南文創園區共同推動5G文化科技產業,透過合作執行相關計畫,以促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培育相關創作人才與提升當地產業競爭力。 文博會搭配台南400,以「在地出發,與國際接軌」為主題,結合台南在地文化資源,展示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創意實力。而此次周邊活動透過科技轉型,讓台灣學子之創作品,以新型態進行展演,為參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數位展演體驗。

Read More

家齊喜迎4名國際交換生

家齊高中迎接來自墨西哥、德國、義大利、立陶宛等四名外籍學生。(家齊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家齊高中將迎接來自墨西哥、德國、義大利、立陶宛等四名外籍學生。外籍生預計在家齊高中就讀一學年,除了普通高中學科課程與技術高中技藝實作,也將努力學華語。台南鑽石扶輪社及永康扶輪社擔任接待家庭,希望外籍生積極體驗台灣在地文化與人文風情。 家齊高中致力推動校園國際化,長期與國際扶輪社合作,媒合接待國際交換學生。為讓四名外籍生盡速適應、融入台灣高中校園生活,家齊特別在二十八日辦理國際交換學生迎新活動,以座談交流形式,協助接待家庭及交換生了解學校運作情形和生活規範。 迎新會先由家齊學生以英文進行學校特色活動介紹及校園導覽。華語教師陳怡樺則與交換生展開學習晤談。在家齊擔任華語教師多年的陳怡樺,鼓勵交換生用手機拍下路邊的交通標語或商店招牌,開始學認字。 家齊校長陳韻如準備了家齊小書包和紀念徽章,歡迎國際交換生加入家齊的大家庭。同時期許他們擔任外交小尖兵,和家齊同學分享母國的語言文化,開拓家齊師生的國際視野。 鑽石扶輪社社長林榮娟表示,上個學年度的巴西交換學生蔡威廉很愛家齊,七月離台時依依不捨。除了感謝家齊讓他留下美好回憶,也期盼再度返台、進入大學就讀。

Read More

學區租金透明化 興大認有利租屋市場合理化

興大定期租屋訪視,保障學生居住安全。(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內政部八月中公告全國各大學周邊租金統計資料,推動學區租金透明化,中興大學表示全力支持,認為該政策有助學生了解租屋行情,有利租屋市場合理化。中興大學建置租屋資訊網、定期訪視並提供租屋諮詢。 中興大學表示,內政部所公告的大學學區租金統計資料,涵蓋全國八十六個大專校院所在行政區的租屋行情,公開透明的資訊,有助於學生租屋時,能以較合理的價位選擇適合自己的校外賃居處所。 興大一0五年起建置租屋資訊網,學務處學生安全輔導室校安老師訪視周邊租屋標的,針對逃生通道、照明、門禁管理、熱水器排氣、高耗能插座等消防安全項目逐一檢視,協助把關,已建置四百餘筆兩千餘床位租屋資訊於網頁。 興大定期租屋訪視,保障學生居住安全。(記者徐義雄攝) 學生安全輔導室專責人員定期賃居訪視,設有二十四小時校安專線,提供房東與學生溝通的橋樑,如遇租屋糾紛或契約疑問,學安室提供相關諮詢及協助。 中興大學每季配合台中六所大專院校,結合地區警察、消防單位實施校外賃居聯合訪視居,訪察租屋處的安全設施,優良房東資訊、租金及各項設施,公布於「教育部雲端租屋網租賃網頁」,提供多元資訊給學生參考。

Read More

斥資2億 靜宜大學希嘉學苑改建啟用

打造愛、生活、學習新世代學生宿舍 靜宜大學學生宿舍「希嘉學苑」斥資二億改建啟用,打造「愛、生活、學習」新世代學生宿舍。(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靜宜大學斥資近二億元,以「朝燈」為設計主軸,改善學生宿舍「希嘉學苑」,即將竣工啟用!董事長蘇耀文主教說,靜宜辦學以「最為學生設想的大學」為理念;希嘉學苑的改建不僅是建築空間的提升,更是精進教育環境、生活質量的實踐,及對全人教育的承諾與支持。校長林思伶表示,靜宜現有希嘉、思高及善牧等宿舍;希嘉學苑改建後床位近二千床,將成為「愛、生活、學習」的重要場域。 靜宜大學希嘉學苑,從規劃、設計到執行施工,皆以卓越專業和不懈努力,將這宏大工程實現。(記者陳金龍攝) 蘇耀文指出,靜宜大學「希嘉學苑」整體改善工程總經費近二億元,感謝教育部「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一億元的補助經費能完善實現改建計畫;靜宜不僅是第一個通過該計畫的學校,並獲選為全國大專校院優質改建案。 蘇耀文說,希嘉學苑是紀念主顧修女會修女方希嘉在靜宜擔任外文系主任與教務長,陶冶學生品德關愛部屬,散播「真、善、美」的種子。此次改建以「朝燈」朝向光明「聖神七燈」為主題,擘劃連結身心靈生活區的環境氛圍;將希嘉學苑的住宿量體降載,並以建築工法營造出宿舍採光、空氣對流、提供更多元公共空間及生活環境。 靜宜大學「希嘉學苑」改建最大特色是規劃戶外景觀平台、多功能教室、下沉式廣場等七個公共空間。(記者陳金龍攝) 蘇耀文表示,參與改建工程的專業團隊及校內總務與學務等相關單位,從規劃、設計到執行施工,皆以卓越專業和不懈努力,將這宏大工程實現。希望學生在靜宜擁有更愉快的生活環境,享受在靜宜學習及成長的每一刻;希嘉學苑也成為學習之餘的休憩場域、友情和記憶的溫馨港灣與生活各面向成長的地方! 林思伶說,希嘉學苑興建於一九八七年,曾是全台最大的女學生宿舍多達二千四百多床位。此次改建同時以聖經中的聖神七恩「智慧、聰敏、剛毅、孝愛、敬畏、超見、明達」為主軸,改造七個公共空間;包括下沉式廣場、地下室開放空間、挑空中庭、戶外景觀平台、景觀道路改善、學生公共空間與街角廣場等,提供校園嶄新的景觀。 靜宜大學「希嘉學苑」改建以「朝燈」為設計主軸,擘劃連結身心靈生活區的環境氛圍,提供更多元公共空間及生活環境。(記者陳金龍攝) 林思伶指出,期望希嘉學苑成為「愛、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域。「愛」的面向,展現在住宿生、幹部及師生間的攜手互助;「生活」則是學生及幹部自治,共同訂定出新住民(新世代住民)的宿舍規範,合力維護及負責;「學習」是希望將正式、非正式及潛在課程,還有身心靈發展等活動結合宿舍生活,讓學生課後一起學習與成長。 每個宿舍都有獨特的文化,靜宜宿舍則營造「僕人領導者」的精神!林思伶強調,「僕人領導者」是非常重要的領導學,更是生活方式;每件事必定考慮到榮譽自己及利益他人。校方還會規劃系列課程培育種子教師,並訓練宿舍幹部,未來將擴及到思高與善牧宿舍。 靜宜希嘉學苑改建計畫在教育部及各大學造成很大震撼!建築師賴銘昌表示,學生在靜宜很幸福,因為靜宜將每位學生都視為家人,並提供優質住宿環境。希嘉學苑改建讓宿舍不僅是傳統住宿空間,也提供多元學習及交流的場域,更是學子最溫暖的家。

Read More

2024澳門國際青少年科技實踐大賽 義大國際高中奪3金

何羿霆同學(左一)、林家瑄同學(左二)、指導老師顏秀航(左三)、林家瑜同學(右二)、黃虞芹同學(右一)在「2024澳門國際青少年科技實踐大賽」勇奪三金。(記者陸瓊娟翻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義大國際高中四位學生參加在澳門舉行的「2024澳門國際青少年科技實踐大賽」中表現出色,在來自亞洲各地的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最終在「預設挑戰」、「即時挑戰」及「總成績」三個項目都獲得金牌殊榮,不僅是台灣之光,也展現了義大國際高中學生卓越的創意與解決問題能力。 「2024澳門國際青少年科技實踐大賽」這場賽事有來自亞洲各地20組優秀的青少年共同參與,學生們透過科技實踐的限時任務挑戰,展現對科技領域的才華。義大國際高中的團隊由高中部何羿霆、黃虞芹,以及自國中部畢業的林家瑜、林家瑄(現就讀高雄女中)等四位優秀高中生組成,並由義大國際高中顏秀航老師擔任指導,參賽學生都需要參加「預設挑戰」與「即時挑戰」兩大挑戰項目。 帶隊兼指導教師顏秀航老師表示,在進行即時挑戰的過程中,學生們自信的展現科技力,同時展現強大的團隊協作力,精彩完成「即時挑戰」。何羿霆、黃虞芹、林家瑜和林家瑄四位同學在這次賽事的卓越表現,證明了平時學校紮實的課程養成他們具備創意思維、團隊合作與科技實作的能力,也向世界展現臺灣學子令人刮目相看的科技實戰力。

Read More

清華高中培育軌道運輸專業技術人才 獲陸訪團肯定

訪團參訪軌道故事舘及火車多媒體教室。(圖/清華高中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私立清華高中是全國唯一擁有軌道車輛駕駛模擬機的職業學校,亦是培育我國台鐵、捷運、軌道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的基礎搖籃。該校為擴展學生國際視野,每年都會帶領學生出國進行學術參訪及交流。本(8)月25日由清華高中擔任受訪學校,接待甘肅省平涼縣第一中學及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的來台參訪師生,該團由平涼縣教育局副局長率領下,到清華高中與該校師生進行互動與交流,並由校長張玉平親自接待。 張玉平於交流中表示,不論台灣、日本或中國大陸,世界各國構成鐵路交通運輸安全、便捷的五大要求是運務、機務、電務、工務與餐飲等五大重要元素構成,清華高中將原有的汽車科、資訊科、餐飲科等科別落實的融入「軌道車輛科」跨群、跨科教學;另外為使學生未來與產業實務結合及接軌,與中國科技大學、桃捷、高鐵、米堤及福容大飯店等學校及產業,共同推動產學合作及階梯式建教合作。 清華高中校長張玉平親自接待訪團。(圖/清華高中提供) 張玉平也說,清華高中更關注學生們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培養具備知識與技能、執行與創新、團隊合作、技術第一、品德優先、充滿活力、創意專業又宏觀的專業人才。 清華高中提到,此次訪團師生對清華高中辦學理念與成果,以及「以品格教育為基礎,培育技職達人」的教育特色均給予極大的肯定,留下了深刻印象。

Read More

輔大鐵馬環台邁入第15年 訪台南校友企業

輔仁大學鐵馬環台車隊由校長藍易振領軍,二十八日中午抵達台南,受到大成鋼集團創辦人謝榮坤及輔大台南校友會歡迎。(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輔仁大學鐵馬環台今年邁入第十五年,車隊由校長藍易振領軍,二十八日中午抵達台南,受到大成鋼集團創辦人謝榮坤及輔大台南校友會歡迎。 輔大鐵馬環台從二0一0年開始,今年於八月二十五日從輔大出發,有一百多名師生參與,逆時針環繞台灣,路程約一千公里。沿途不只騎車健身運動,拜訪各地校友和天主教會,更具體力行淨攤、植樹等活動,讓環境永續深耕生活和教育。 校長藍易振表示,二十八日是鐵馬環台第四天,他很期待跟傑出校友們見面,感謝每一年熱情接待。他欽佩謝榮坤經營企業的眼光,可以給學生最好的榜樣。天主教台南教區主教、輔大董事黃敏正也到場鼓勵學生,無論年紀都有青年的精神,保有熱情、創意、溝通等美德。 謝榮坤是輔大企業管理系校友,在鋼鐵產業經營有成。他說,以為大熱天參與騎乘的學弟妹不多,沒想到這麼多人,還由校長領騎,精神可佩。他的企業理念也是這樣,要做就做最好的,要有世界觀,打造工業產品界的亞馬遜。 輔大校長藍易振今年新任,長期在澳洲高等教育任教,是環境永續的專家。車隊上午先抵達善化,在體育系校友、南科贊美酒店執行長黃志佳引導下種植樹木,表達支持環境永續。藍易振表示,種樹可以減碳,環境永續是全球性、必須關切的問題,在教育中長期培養,才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Read More

2024法國巴黎國際手球分齡賽 新北中和國小奪U14女子組冠軍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國小女子手球隊參加「2024法國巴黎國際手球分齡錦標賽」(Paris World Games Handball 2024),越級挑戰14歲組賽事,成功勇奪U14女子組世界冠軍,榮耀返國,今(28)日於市政會議中,由呂郁原校長、教練團及全體隊員代表獻獎一同獻上冠軍獎盃,與侯友宜市長分享榮耀,侯友宜讚許小選手們傑出表現,並頒發20萬元培訓金,勉勵選手們能夠在國際舞臺繼續發光發熱。 侯友宜表示,中和國小手球隊迄今成立44年,與漳和國中、錦和高中等學校手球隊,形成中和地區完整鏈結的三級手球運動發展區域。中和國小女子手球隊連續2年赴法國巴黎參加國際手球分齡錦標賽,越級挑戰U14女子組榮獲冠軍,達成連霸佳績,在歐洲手球強國中脫穎而出非常不易,小選手們到國外參加比賽除了展現訓練成果,更難得是促進國際交流及友誼。 新北市體育局指出,中和國小自108年起至112年間,在全國手球錦標賽締造U12女子組五連霸的冠軍紀錄,優異的成績連續2年獲中華民國手球協會推薦參加「2024法國巴黎國際手球分齡錦標賽」,代表臺灣出賽且榮獲U14女子組世界冠軍,隊員們相當興奮開心;中和國小呂郁原校長表示,這次比賽,我們對戰身材高大的法國、德國、巴西、葡萄牙、奧地利及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強勁對手,選手們內心完全不畏懼,賽場上綻放光芒,一路過關斬將,憑藉精湛的球技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最終勇奪冠軍,感到與有榮焉,相當感動。

Read More

以人為本成大歷史系挑戰AI時代

成大歷史系舉辦AI研習課程,加深教師們對生成式AI的認識。(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因應AI人工智慧的崛起,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與時俱進,特別以「如何因應生成式AI對歷史學在研究與教學上的衝擊與運用」的主題,本週舉辦為期五天的教師教學發展社群系列活動,透過專家演講和實際操作加深對AI的認識,期許教師們從人文科學出發,活用並反思AI。 成大歷史學系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彰顯成大歷史系在面對AI時代挑戰的深思,同時也展示歷史學系回應當代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並體現沈孟儒校長「幸福校園」治校理念中的人文精神,強調由人主導AI的重要性,使AI真正為人類幸福服務。 活動課程由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張哲維設計安排,他表示,活動以循序漸進方式帶領與會者將人文科學的研究邏輯呈現在電腦之中,還探討生成式AI技術的本質和發展趨勢,以及如何打造人社教學和研究基礎設施的未來。透過專家演講和實作,也讓與會者能夠深入理解AI技術及其在人文學術研究中的實際運用,為未來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張哲維表示,在規劃活動時,成大敏求智慧運算學院蘇慧貞前校長曾委由陳瑞彬副院長前來,共同就人文社會學科的課程質性進行討論,活動期間更偕同敏求智慧運算學院舒宇宸老師和該院助教實體參與,希望從中觀察並理解人文學科的確實需求,並擬於新學期與歷史系合開之「史學方法的數位工具」課程中提供技術上的協助,將AI的最新技術融入人文學科的教學之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