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結合ASUS、NVIDIA打造全台首座AI NB教室 以生成式AI貫穿校務發展助漢翔推動航太人工智慧

東海大學與ASUS、NVIDIA合作建制全台首座猶如位於美國雅特蘭大CNN新聞戰情中心的AI NB 教學場域。(東海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迎接AI黃金新年代,東海大學將生成式AI視為邁向未來大學的核心戰略武器,劍及履及的積極推動全方位發展策略,AI貫穿學校行政服務、環境建置、教學發展三大面向,各系所將70門專業教學課程融入AI外,與ASUS、NVIDIA合作建制全台首座猶如位於美國雅特蘭大CNN新聞戰情中心的AI NB 教學場域,攜手漢翔推動航太人工智慧教育。 「玉釵AI NB教室」啟用儀式,正式宣佈與華碩、輝達合作。(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推動生成式AI,大一中文應納AI文本生成,將「程式思維與生成式AI」列為新生入學必修課,各系所將70門專業教學課程融入AI,導入生成式AI系統咚咚妞作為教育訓練課程,舉行「玉釵AI NB教室」啟用儀式,宣佈與華碩、輝達合作,推出引進輝達創辦人黃仁勳6/2日在台演講點名之AUSU ROG Zephyrus G16筆記型電腦,打造國內首座導入NPU神經網路計算單元的AI NB教室。 參與人士包含東海校長張國恩、東海董事長吳清邁、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教育局副局長王淑懿、數位治理局局長林谷隆、華碩聯合科技董事長林福能、NVIDIA協理邾亦為,以及東海副校長張嘉修、劉正副校長等一級學術、行政主管等人。 東海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去年就已開始思考如何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領先從大一中文提升學生生成式AI的應用能力。(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董事長吳清邁表示,東海致力推動AI教育,成果已被社會肯定,成為中部唯一被NVIDIA黃仁勳點名的大學,如今是AI時代,打造AI學習領域相當重要,第13屆校友賴正秋校友的支持打造國內第一間AI NB教室。 東海校長張國恩說,生成式AI將作為東海邁向大學發展的重要核心武器,去年思考如何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從大一中文提升學生生成式AI的應用能力,將「程式思維與生成式AI」列為新生入學必修課,各系所開設大量以生成式AI解決專業的課程,圖資處開辦AI系列教育訓練課程及工作坊,從文本、圖片、簡報、影音、論文研究等,為師生及職員接軌新時代。 東海已成為中部重要的生成式AI教育中心,與漢翔航太推出生成式AI實戰工作坊,以AI NB教室最先進的人工智慧設備與現代教育技術,創造中小學生學習效能與人才培育的量能。(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致力打造一個能貫穿應用生成式AI的「GenAI核心團隊」,針對行政服務、教學發展、環境建置等三個構面向下延伸十大發展項目,包括建制全校性AI服務、AI教學、AI應用之職涯發展與課程重置,包括打造AI教學平台,打造全台第一個AI NB教室可說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工程。校友們長期的支持,這次「玉釵AI NB教室」是由第13屆校友賴正秋為感念母親賴江玉釵女士的栽培,捐贈60台最新型AI筆電給母校,東海作為東海AI人才培育的場域外,致力將相關AI課程推廣至中小學。 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指出,張國恩校長協助台中產業升級與發展,東海打造全台第一個AI NB教室與有榮焉,東海AI NB的成立是東海人文與科技的結合,AI NB教室猶如美國雅特蘭大的CNN的新聞中心,充滿科技智慧感,值得驕傲的是中部第一座以AI為核心的教育基地,未來國中小的AI教學上,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華碩聯合科技董事長林福能與NVIDIA協理邾亦為表示,華碩和輝達皆很肯定東海對AI教育努力,未來更專注與東海的合作。 東海圖資長楊朝棟說, AI NB教室是以華碩ROG Zephyrus G16型電競筆電,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4070 GPU,做為校內師生研究與學習的強大後盾,東海已成為中部重要的生成式AI教育中心,近期與漢翔航太推出生成式AI實戰工作坊,以AI NB教室最先進的人工智慧設備與現代教育技術,創造中小學生學習效能與人才培育的量能。

Read More

斥資逾億 中山國中新校舍動土

中山國中教學行政大樓新建工程三日進行動土典禮。(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山國中三日上午舉行教學行政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台南市長黃偉哲主持。校長林國斌表示,時隔四十餘年後,學校再次迎來校舍的重建,嶄新校舍預計一一五年完工,未來將提供學子更優質與安全的學習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山國中為歷史悠久的學校,培育出非常多優秀校友,由於原教學行政大樓的耐震能力已不足,因此採取異地新建、先建後拆方式,讓校園之後的整體校舍布局更加完善。 黃偉哲指出,這項新建工程總經費共一億零八百三十二萬餘元,由中央補助約七成,剩餘三成則由地方自籌,感謝立委協助爭取經費以及議員支持,期盼工程能如期如質完工,早日提供學校師生更優質安全的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學行政大樓新建完工後,不僅可提升校園整體規劃的完整性,也讓新校舍兼具美感與實用性。新建校舍坐落於南門路旁,建築設計巧妙呈現學校舞蹈課程展演空間,將藝術氛圍融入街廓市景。 中山國中新建教學行政大樓包括十二間教室、八間廁所、四座樓梯及無障礙電梯等,由楊士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並由偉基營造施工。整體設計秉持中山國中「仁恕誠樸」的校訓精神,格局平和寬正,傳承既有校園風格與元素,同時兼顧師生需求與空間美學概念。

Read More

南大蓋教學大樓 教部補助3.38億

南大新建教學研究大樓三日動土,典禮由校長陳惠萍率領師生與群甡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甲頂營造代表共同參與。(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三日在府城校區美術館北棟原址舉行「教學研究大樓」動土典禮,典禮由校長陳惠萍率領師生與群甡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甲頂營造代表共同參與,祈求施工順利平安,希冀工程可如期於一一六年完工啟用。 陳惠萍表示,南大歷經師範學校蛻變為今日的綜合大學,為推動校務發展及提升教學與研究空間,在有限的校園腹地下,決定拆除逾使用年限的美術館北棟,並將排球場與廢液儲存場的區域重新規劃,用以興建嶄新的教學研究大樓。 新大樓為地下一層、地上六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達一萬一千五百六十二平方公尺,工程總經費為七點五億元。南大表示,面對近年營建物價上漲及缺工等不利因素,特別感謝教育部補助三點三八億元,讓工程得以順利發包。 南大表示,新大樓內部設計重點在於充實教學與研究空間,未來一樓將設有展覽廳與階梯教室,供藝術展示及專業講座使用;二至五樓規劃為教學空間,包括共同教室、電腦教室、專科教室、實驗室及貴重儀器室;六樓則作為教師研究室及研討室。地下室預計設置六十個汽車停車位。 南大新大樓外觀融合校園風貌,配合紅樓軸線及既有巷弄紋理,利用雕刻量體造型以回應環境;透過教室窗外綠意光影,營造學習氛圍;部分牆面採用磚紅色調,注入南大意象,未來將申請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認證。

Read More

南應大研習營 韓美時尚大咖授課

南應大服設系協辦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時尚設計組研習營,參與的大學服裝相關科系學生,將進行服飾設計理論和實務課程培訓。(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服飾設計管理系邀請來自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及美國紐約時裝技術學院教授,與台灣學生分享在時尚設計領域的專業技巧等。另並將選送三位學生前往國外大學留學。 此項培訓計畫自二00五年開始,是教育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旨在與國外頂尖學府及企業合作,提升台灣學生的國際化競爭力及專業能力,進而推動整體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水準。 此次研習營將進行至十五日止,除注重學術資源與專業技能的提升,更重視建立長期的產學合作夥伴關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邀請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時尚設計系教授Borim Joo及兼任教授Hye-sun Lee,及美國紐約時裝技術學院助理教授Zoran Dobric,他們將與台灣學生分享在時尚設計領域的設計靈感和未來趨勢。 研習營共計有七所大學服裝相關科系學生十七人參與,為經國內初審獲選參加專業培訓,在研習營期間進行理論和實務課程,進一步提升其服飾設計的能力和創意,經複選及海外學校決選,教育部將選送三位優秀學生前往美國FIT紐約時裝技術學院、英國RCA皇家藝術學院和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留學。

Read More

南台聚焦AI 推動產學共研

南台科大辦學績優受肯定,在《遠見雜誌》二0二四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蟬聯人文社科大學卅強私科大第一,更於技職大學卅強中繼續盤踞南霸天寶座。(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辦學聚焦AI議題,更是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台的AI主題演講中列名合作十七所大學中唯一私立科大。在《遠見雜誌》二0二四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蟬聯「人文社科大學卅強」私立科大第一,更於技職大學卅強中繼續盤踞南霸天寶座,為南部私立科大第一。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AI是非常重大的趨勢,無論是設備裝置、醫療照護、科學研究等都需要AI,未來還會出現更多運用。為此,南台陸續布局智慧健康醫療、智慧綠能、運動、智慧電動載具、智慧製造五大校級科技中心,持續結合產業資源與學校技術研發能量,讓學生專精AI技術,善用AI工具於產業上,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才。 周德光強調,AI不應侷限於工學院,AI的運用和普及必須整合各類專業知識,才能創造出新產品或是新服務模式,因此各個學院的跨領域學習、合作格外關鍵。南台藉著這五大科技中心及十一個院級技研中心推動產學共研,在教學上則是透過各種跨領域學分學程的設計,加上積極與產業合作,帶領學生進行專案或業界實習,提供最新的教學內容和實作機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從「做中學」獲得實務經驗。 周德光指出,未來南台科大將結合台灣全球布局之國際企業,推動產學共創模式,搭配南台的實作與系統整合能力,跨領域合作,並著重環境永續及綠能議題,規劃新世代產業人才培育機制,實現跨國企業人才培育計畫,並開拓學生國際化視野,共同開創未來。

Read More

新莊國中弦樂團台中慈院公益演出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弦樂團到台中慈濟醫院大廳公益表演,由老師曾媺指揮學生演奏樂曲。(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弦樂團三日到台中慈濟醫院大廳進行公益表演,四十位學生合奏〈燒肉粽〉、〈青春嶺〉、〈天空之城〉等十六首耳熟能詳的國內外名曲及台灣民謠,悠揚樂音吸引來院民眾駐足欣賞。 新莊國中弦樂團今年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三座特優,除了在台灣各地巡演,也遠赴國外交流演出。這次演奏的十六首國內外知名樂曲,有多首是台灣民謠,吸引大廳往來民眾駐足欣賞。 弦樂團指揮老師曾媺指出,音樂療癒人心,洗滌心靈苦悶,適合在醫院表演,讓病人暫時脫離病苦煩惱。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林怡嘉致贈結緣品,感恩學生無私的付出。

Read More

龍年新生潮市立國高中爆增29班 竹市府補助1643萬元優化教育環境

三民國中為新竹市113學年度增班最多之學校,校長丁淑觀感謝市府快速補助學校增班逾八百萬元經費。(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近十年來、全國各縣市教育現場逐漸面臨少子化風潮,而新竹市亦出現複雜的教育環境變遷,一方面是國中學生人數增加,另一方面是少子化趨勢、將逐影響國小班級規模,為因應龍年新生潮,並全面優化教育環境,市長高虹安再拍板補助市立國高中一一三學年度一年級普通班增班經費逾一千六百四十三萬元,進行空間調整,並購置增班所需設施設備,以提供師生優質教學環境。 三民國中為新竹市113學年度增班最多之學校,校長丁淑觀感謝市府快速補助學校增班逾八百萬元經費。(記者曾芳蘭攝) 高虹安表示,教育升級不停歇,市府將持續觀測學齡人口趨勢及校舍空間量能,辦理校舍新建及整建工程,補助學校充實及改善設施設備,以提供更優質的學習和教學環境,滿足學校親師生需求。 教育處說明,因應一一三學年度,竹市有八所市立國中與三所市立高中增班,市府提早因應做好準備,已於日前核定經費、補助學校進行現有校舍空間調整、教室設施設備等需求,以滿足學子就近入學需求,提供更優質的學習和教學環境。 教育處補充,一一三學年度編班,竹市八所市立國中、預估一年級普通班之班級數將有一百一十八班(實際班級數需以編班基準日核算確定),現有畢業班級教室空間數共九十六班,經盤點現有校舍空間,尚不足教室數共二十五間(含特教酌減),教育處攜手學校提前規劃因應,核定經費補助學校進行空間調整,並購置增班所需設施設備,以提供師生優質教學環境。 此外,三所市立高中ㄧㄧ三學年度增加四班(建功一班、成德一班、香中二班),市府已於一月中旬提報中央爭取高中增班設校經費,雖中央經費尚未核定,市府亦先以市款辦理高中增班經費,提前整備。教育處也已責成各校務必掌握施工期程,以利一一三學年度開學順利使用。 三民國中為新竹市一一三學年度增班最多之學校,校長丁淑觀表示,感謝市府快速補助學校增班逾八百萬元經費,優化校園空間,添購教學相關設備,讓學校提早辦理採購,並妥善規劃校園動線與空間配置,讓學校可以從容準備開學。 教育處代理處長張品珊表示,教育處將密切確認各校補助經費的使用及執行情況,確保每一分教育經費都能夠最大化發揮效益,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市府對教育的重視與熱忱。

Read More

竹縣峨眉國小師生參觀新竹區漁會 學子受益匪淺

峨眉國小學子參觀直銷中心時,看到蝦子,忍不住要拿起蝦子拍照。(記者彭新茹攝) 峨眉國小師生利用暑假第一周參觀新竹區漁港,看到藍藍大海和船舶皆興奮無比。(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偏鄉小學峨眉國小師生一行廿五人三日至新竹區漁會參觀,山區小學至海邊學習食農教育,對不少學子來說可說是相當新鮮的體驗。 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杰向來訪的師生說明漁會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服務漁民之外,還要協助國防、兩岸、交通、海洋等政府各部門的工作,十八般武藝都要會,讓學子對於漁會有更深層的認識。童錦杰也以最新鮮道地的魚丸請學子享用,透過味蕾的留香,加深對海洋教育的認識。 一行人也參訪新竹漁港直銷中心,聽取直銷中心主任的詳細介紹,包括魚種、以及各種魚產品的介紹,同時也參觀碼頭,瞭解大小船隻進出港都必須向海巡署報備,而船隻大小停泊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此外,也參觀漁業電台,瞭解船隻在海上有任何事情時,都可以透過漁業電台尋求協助。 新竹區漁會楊妍溱主任更將學子所聽到的介紹,以有獎徵答方式加深學子的印象,例如直銷中心所販售的魚種有哪些?魚鬆係用哪些魚類所製作而成?而學子們剛剛所抓起的蝦子品種等等,為學子整個參訪作了總複習。 對於鮮少接觸海洋的學子來說,看到湛藍大海及停泊的船隻超級興奮,峨眉國小相當感謝新竹區漁會所提供的戶外參訪機會,讓他們的暑假生活除了山味外,更增添海味,將寫在暑假作業內,記住大海的味道。

Read More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離島學習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實地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立中興大學強化臨床醫學人才培育能力,與童綜合醫院緊密合作,童醫院副院長暨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副系主任蔡青劭教授開設「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課程,帶領學生遠赴澎湖進行六月二十七日三天兩夜的澎湖離島學習。 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副系主任闕斌如教授、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惠民醫院張明哲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曹傑漢主任全程共襄盛舉。童綜合醫院童敏哲總院長到場為師生鼓勵,委請免疫風濕科邱瑩明主任、神經外科柯宗伯主任、新陳代謝科曾耀賢主任、泌尿科微創內視鏡翁瑋駿主任、腎臟科血液透析室吳再坤主任、感染科林國璽醫師與一般外科薛冠群醫師等8名兼具醫師和教授身分的教師,提供專業課程教學。 課程獲得澎湖縣陳光復縣長、林皆興副縣長、蔡淇賢秘書長、馬公市黃健忠市長、澎湖衛生局陳淑娟局長、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的重視和支持,顯示出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在培育公費醫學生不遺餘力。在凌天航空協助,學習緊急醫療後送作業,了解離島醫療轉運工作,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安排到澎湖醫院學習觀摩,認識澎湖在地醫療需求與特色。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實地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記者徐義雄翻攝) 實地進行社區醫療服務,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馬公市第一衛生所安排,後醫系師生前往馬公市西衛里西衛活動中心舉辦「攜手童興惠健康」衛教活動,邀請當地居民到場聆聽。 惠民醫院張明哲院長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曹傑漢主任進行宣導,衛教主軸為慢性傳染病宣導及推廣生命教育,建立民眾相關健康知識,童綜合醫院醫師們指導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完成實踐性學習與當地社區互動連結。攜手澎湖縣衛生局舉辦兩場BLS基本救命術教學,安排當地護理與長照人員現場實作學習,加強對意外事故及緊急傷患救護應變能力,了解急救常識與技能的重要性。 闕斌如副系主任指出,中興乃中部唯一設有醫學院的國立大學,階段性任務為培育公費醫師以降低偏鄉原鄉醫療不均現象,教育目標和課程設計有別於一般的醫學院;長期目標將以成為國內指標型綜合大學,達成「北台大、中興大、南成大」齊名的目標。 蔡青劭副系主任表示,童綜合醫院以創新課程,配合醫院離島空中轉運特色舉辦此課程活動,受到澎湖長官、澎湖醫院和惠明醫院、民眾熱烈響應。學生到澎湖進行離島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透過實踐課堂學習內容,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方式,認識離島獨特文化與醫療需求,提升自我專業知能,幫助投入公醫服務時能更無縫接軌,離島居民獲得優質的醫療品質。

Read More

歐洲人力潛艇競賽 成大首度完賽

成大「討海人」團隊正在英國參加歐洲國際人力潛艇競賽,打破隊史記錄首度完賽。(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成功大學學生自行組建的人力潛艇「討海人」團隊,目前正帶著第二代自製潛艇「Pegasus佩加索斯號」,在英國參加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歐洲國際人力潛艇競賽。成大表示,團隊打破上屆出賽紀錄,已於七月一日完成全賽道通關,即將進入第二週正式各種賽道挑戰比賽,期望能爭取好成績為國爭光。 本屆的歐洲人力潛艇競賽於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五日在英國樸茨茅斯舉行,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與新加坡等國家共計十七組隊伍報名,參賽隊伍需要設計並建造全由人力推動的潛艇,並且在水下完成多種複雜的賽道。第一週進行潛艇性能、潛水員技術等檢測,共有十一支隊伍晉級第二週的正式賽道比賽,成大討海人團隊也在晉級之列。 成大表示,成大團隊本次打造的自製潛艇「Pegasus佩加索斯號」船長三點二二公尺(不含螺槳)、乾重九十一公斤、濕重一千一百四十一公斤,船殼採用真空輔助樹酯灌注成型工法使船殼成型。抽真空工法可以利用壓力差使樹酯均勻分布在所規劃空間,有別於傳統手積層之層層手積,可以更省時且更精確地掌控。 成大「討海人」團隊表示,兩年前參賽時,因負責操作駕駛的團隊成員確診,而其他成員因身高難以替代,因此只完成部分賽道,對於今年能首度完賽團員都相當振奮。賽事最終成績將於當地時間七月五日晚間公布,由於「討海人」團隊是台灣唯一代表參賽隊伍,團隊成員們表示將全力以赴,期待能為台灣爭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