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南大落實永續 綠色校園楷模

南大獲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綠色校園組楷模獎,總務長陳耀宏(右)代表領獎。(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號稱全台大學永續、大學社會責任USR競賽獲獎難度最高的獎項。台南大學以「善用教育、環境永續」計畫奪得綠色校園組楷模獎,師生與有榮焉。 南大「善用教育、環境永續」計畫是該校生態暨環境資源系主任王一匡、總務處團隊共同推動營造永續校園的成果。南大透過經營永續校園、發展永續教育、落實學生參與、培育永續社會力等四大目標,落實溫室氣體盤查及校園節電、發展永續教育培育專才、設立永續淨零循環示範區、研發再生能源技轉創業產業合作。 二0二二年南大節電率居全國大專校院之冠。發展永續教育學群,成立綠能學士後學程及永續創新跨領域微學程,帶領學生盤點校園內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項目,讓學生從生活中接觸與落實環境永續,成效卓著。 南大在綠色能源科技系教師帶領研發下,成立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太陽能電池中心,致力發展綠能科技,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獲國內外各大獎項肯定。不僅培育出綠色能源和永續科技領域的專業人才,更為科技產業帶來新技術與商機。

Read More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嘉藥攜手阿蓮 福祉共生楷模

  嘉藥副校長王嘉穗(右二)、劉瑞美(右一),與阿蓮里里長黃靖娟(左二)至台北領獎。(嘉藥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以「嘉藥攜手阿蓮:賦能偏鄉社區×築夢幸福家園」計畫獲第五屆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福祉共生組」楷模獎殊榮,日前北上領獎,校方期待師生一起為台灣社會盡一份公民責任。 副校長張翊峰提到,面對高齡與少子女化社會,長期照顧與服務需求倍增,是偏鄉社區目前面臨到的現況、問題與挑戰,嘉藥攜手夥伴學校、醫療院所及合作企業提供專業服務與技術支援,以「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為主軸,涵蓋SDGs中多種項目,擘劃「優化偏鄉照顧資源」、「銀髮多元健康促進」與「友善食品營養加持」三個分項計畫,鏈結社福資源、營造智慧社區及促進在地樂活,藉由阿蓮社區示範場域擴散至鄰近偏鄉,促使偏鄉社區獲得最基本的生活支援、養生保健與休閒育樂。 嘉藥校長錢紀銘表示,透過USR計畫呼應現在台灣高齡社會的問題與需求,也結合了該校「藥食粧安」、「智慧生活」及「環境永續」的學校特色,深入高齡化的社區。藉由遠距醫療諮詢服務技術,與阿蓮社區共同探討地方需求,賦能合作偏鄉社區,並朝幸福家園的方向推進,也讓學生體認偏鄉社區,對生長的土地更加熟悉與認同。

Read More

中原大學醫工系結合在地醫療資源 培育高齡科技跨域人才

中原大學醫工系與中壢天晟醫院及金色年代日照中心合作培育人才。(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迎接超高齡化社會,教育部推動整合高齡科技的「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二零二四年再度獲選為智慧醫材領域全國七所夥伴學校之一,本次計畫將導入中壢天晟醫院與金色年代日照中心的資源,並合作開設課程,促進在地醫療產業鏈結,共育人才。 中原大學醫工系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推動AI醫療研發實習,培育跨域人才。(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醫工系表示,配合計畫推動,該系與中壢天晟醫院及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由醫院及日照中心提供照護與臨床經驗,並與天晟醫院復健科醫師合作開課,同時將日照中心作為課程的研發與示範場域,讓學生學以致用。 另一方面,為增加學生的臨床實務經驗,中原大學醫工系也與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簽訂策略聯盟,除了合作提升臨床研發技術,並共同進行教育訓練,開設「精準醫療臨床實務專題」課程,帶學生進入醫學院與醫師交流,增進對臨床問題的認識。 中原大學醫工系教授蔡育秀指出,中原醫工系為全國首創之醫學工程學系,在醫材產業界擁有眾多校友,長期與醫院及產業界緊密結合,迄今合作單位已有二十二間醫院及十九間產業與法人。為激發學生的創新開發思維,更深入了解醫療器材開發產業,持續舉辦跨校、跨系活動,如:數位醫療設計思維工作坊、智慧醫療物聯網工作坊,以及醫療器材設計與開發營等。 針對時下最夯的AI科技,中原醫工系也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AI醫療研發實習,一一二年度國衛院提供十八個實習名額,讓中原醫工系學生有機會深入認識AI醫療,包括AI防溺預警系統、情緒辨別等,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縮短學用差距。

Read More

日本「名偵探柯南」動畫原畫師小幡公春 蒞中華藝校傳授動漫技術及分享創作心得

小幡公春老師以「動畫角色設計與人氣作品大解密」為講座主題,介紹膾炙人心的動畫創作過程。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中華藝校邀請國際知名動畫原畫師小幡公春共同辦理國際動漫工作坊,直接進入校園教同學如何畫漫畫;小幡公春以「動畫角色設計與人氣作品大解密」為講座主題,讓華藝同學更加認識日本動漫產業知識,現場介紹膾炙人心的動畫創作過程,以及漫畫如何轉換成動畫,豐富的介紹內容中讓學生清楚了解動畫與原畫之間的差異。 小幡公春更親自示範動畫繪製技巧,傳授人物繪製的創作技術,展現其多年繪圖深厚功力,引導同學在現場也能輕易畫出名偵探柯南、美少女戰士和蠟筆小新等人物,這有如魔法般的動漫繪畫技巧學習,讓在場的同學驚呼連連,大讚這場大師級的授課內容,讓自己收穫滿滿。 華藝附小學生相繼拿自己的作品請小幡公春老師簽名。 (記者王正平攝) 小幡公春老師現任amps 國際動漫學院副學院長兼教務主任和動畫學科主任,動漫資歷超過四十年,在國際頗具知名度,多次受邀來台為學界、業界和政府單位擔任演講嘉賓,這次中華藝校排除萬難邀請到小幡老師,為全校師生傳授動漫技術及分享創作心得。 華藝附小五年級學生林博文除拿自己的作品請小幡公春簽名外,還提問「老師如果創作遇到瓶頸,沒有靈感該怎麼辦?」小幡公春回答,他從事這份工作已經很多年,創作的經典作品共兩百多部,累積非常多經驗,從過程中就能獲得很多靈感,而且平時也常觀察身邊的事物,累積素材,靈感便會從中而來。 校長盧昰余表示,華藝將適性學習課程規劃鏈結國際,讓喜愛動畫、漫畫、插畫與角色設計的同學也能接觸國際大師的技術傳授,未來將持續推動頂尖動漫師資入校教學,讓中華藝校的學生能擁有不一樣的學習視野。

Read More

大葉大學運健系五學生通過動力小船及遊艇證照考試

大葉大學運健系輔導學生參加動力小船及遊艇證照考試。(大葉大學提供)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系學生,參加交通部航港局動力小船及遊艇證照考試,黃姵媜、張秉閎、蕭方鈞、莊琇妤、古庭瑄五位學生順利通過學、術科測驗,成為系上第一批合格船長。 老師林作慶指出,首批學員由系上推派五位潛水專長學生參加培訓,並到日月潭練習,在第一期的動力小船及遊艇課程結訓後,五位同學全數通過考試,繳出亮麗成績單。除了海事學校以外,大葉運健系是全台灣體育運動相關科系中唯一輔導動力小船(營業級)及二等遊艇證照考試的學系,擁有這張證照可以駕駛動力小船,帶領船潛、海釣等活動,透過證照加值,提升就業競爭力。 運健系主任蔡孟娟表示,動力小船及遊艇證照考試培訓課程特別邀請在業界資歷豐富的李海清老師協助,結合海洋學理及實務經驗,引領學生進入海洋運動領域,此次選訓的五位同學,不僅是合格的潛水教練,更是合格的遊艇船長,未來系上也將協助他們取得季節性運動的滑雪教練證照,讓學生的資歷更完整,更具就業競爭力。 運健系三年級生古庭瑄說,在系上的輔導下,先前已取得初階、進階兩張潛水證照,在進階潛水證照考試時接觸到船潛,因此想到可以挑戰看看,如果自己能開船,可以銜接未來職場,讓就業選擇更多元。術科考試類似開車考駕照,有S型、直線加速等等,考前反覆練習讓自己更上手,很開心可以順利取得證照。

Read More

順天國小美術班畢業特色作品13日在港區藝術中心展示

順天國小第三十六屆美術班畢業成果展,十三日假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開幕儀式,歡迎各界踴躍參觀,鼓勵未來的藝術人才。(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順天國小第三十六屆美術班畢業成果展,將於十三日假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開幕儀式,屆時除了美術班的學生與家長外,更有許多社區長輩、民代、藝文界與教育界的先進們到場,一起關心這群小小藝術家在校所學作品。校長陳素萍表示,順天國小美術班七十四年遵奉教育廳函核辦理甄試,錄取三年級一班,以後逐年增設一班。民國七十八年六月第一屆美術班學生畢業,迄今已有三十五屆畢業生。學校努力為大甲區培育無數具藝術與人文涵養的人才,深得地方肯定。 三十六屆美術班畢業生主題由順天國小美術老師邱蘭芬指導,邱老師表示,她嘗試探討每位學生藝術潛能,利用圖像、聲音、語言、文字、影像來傳遞生活經驗與紀錄生命軌跡。學生面對多變的未來,必須學習從多元的視角與思維,去重新理解過往的自己,並大膽嘗試不同媒材,找回本來的自己,並期許自己的未來。人生下來並非無法更改的。首先,我們可以創造和改變自己。 陳校長表示,這次作品展示,訂於十三日假港區藝術中心展覽館二樓揭幕,展覽館空間有如一條時空隧道,記錄每個孩子從過往、現在到未來的自我意象,結合現代普普藝術與傳統華人文化,利用各種素材,呈現孩子理解自我及對未來的期許。屆時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一起來鼓勵這群未來的藝術人才。

Read More

亞洲最大微藻碳中和與循環經濟基地於東海誕生

第五屆《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東海大學連續五年得獎,今年更摘私校之冠。(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永續及AI團隊打造亞洲最大的校園微藻養殖及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智慧碳中和園區」。副校長張嘉修指出,微藻是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東海即將開幕的「智慧碳中和示範園區」中的微藻養殖及碳捕捉容量,建置完成後,預期一年可以吸收近二000噸的二氧化碳。為達成「二0五0淨零排放」的目標,東海拿下三項《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 第五屆《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頒獎,東海大學獲得永續報告獎首獎,以及產業共創組、福祉共生獎兩楷模獎,連續五年得獎,今年更摘私校之冠,可說是該項獎項最大贏家。 東海「智慧碳中和園區」將於四月十六日揭幕,是亞洲最大的校園永續發展標竿。(記者徐義雄翻攝)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配合「二0五0淨零轉型」,投入固碳技術,校園內以五公頃(四三000平方公尺)打造全亞洲最大的大學校園內之碳中和園區,作為全台減碳的標竿,園區將作為減碳研究與人才培訓的基地。 今年東海在大學永續報告書獲首獎、傑出方案產業共創組由東海圖資長楊朝棟獲楷模獎、福祉共生組則由副校長劉正獲獎。 楊朝棟說,東海連續七年承辦教育部「全國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計畫」,透過產業出題促進國內大學校院學生及企業、學研機構接軌產業實際應用,已累計鏈結六所大學資工團隊專業技術、四間國家級科研單位、十五間智慧製造上市企業。 張嘉修指出,「智慧碳中和園區」將於四月十六日揭幕,是亞洲最大的校園永續發展標竿,園區全面整合校內建築、化材、環工、資工等教授團隊,建立低碳經濟循環鏈模型,配合魚菜共生及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攜手台塑新智能合作,規模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碳中和園區相近。

Read More

屏科大社工系奪遠見USR福祉共生組楷模獎

屏科大社工系奪2024遠見USR福祉共生組楷模獎,校長張金龍(左)與此次獲獎之社工系主任許俊才共同領獎。(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2024年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四月九日舉辦第五屆頒獎典禮,屏科大由社工系團隊許俊才教授代表以「高齡者的友善共好與在地照顧」參加福祉共生組,獲得評審青睞奪得該組楷模獎。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表示,去年屏科大拿到綠色校園首獎,在環境議題上追求卓越,今年再次獲獎展現學校對於高齡社會的關注與照顧,同時也感謝屏東縣政府的經費挹注,結合長照處、社會處、衛生局還有原民處,共同關懷屏東縣原民福祉,成立原民長照服務研發中心,屏科大將持續推動長照高齡友善社會,貼合學校發展的基本理念-健康一體化,不只在環境上追求健康,也關注高齡社會的友善以及動物福祉的促進。 社工系許俊才教授與系上師長組成團隊長期深耕屏東在地,與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及屏東縣十五個鄉鎮衛生所共同推動縣內社區高齡友善服務與輔導培力;亦與屏東縣政府社會處合作,執行縣內高齡社區照顧研究,協助研擬符合在地長者友善措施的政策建議,以因應屏東縣超高齡社會來臨之準備。此外,更積極與屏東縣政府長照處合作,推動原鄉部落的長照整合與生活權益促進,依其需求發展成立「屏東縣原鄉長照資訊平台」及「原民長照服務研發中心」,建構出因地制宜的部落文化照顧模式,提供原鄉照護之政策建議。 屏科大長久以來關注屏東在地議題,未來屏科大也將持續與地方攜手解決問題,關懷在地老幼健康,並推動社區永續經營,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達到與地方共好的永續發展目標。

Read More

成大2首獎2楷模 USR大贏家

成大校長沈孟儒(中)與獲得首獎的建築系副教授宋立文、電機系教授李文熙;以及拿下楷模獎的生命科學系教授王浩文、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王驥魁合影。(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二0二四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揭曉。成功大學五項入圍,四項得獎,獲兩首獎、兩楷模,連續三年成為最大贏家。 今年成大於人才共學組以「精進學校午餐,點亮偏鄉:攜手偏鄉中小學的共培計畫」、產業共創組以「產官學研大聯盟打造台灣新護國神山─被動元件產業」主題奪得首獎。生態共好組則以「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及「海洋國家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務實行動與教育推廣」拿下楷模獎,成果豐碩。 九日的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贈獎典禮,同時舉行「USR,大學的新無形資產」座談,由遠見智庫總編輯李建興主持。成大校長沈孟儒、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應邀分享USR落實心得。沈孟儒指出,成大以卓越研究為基礎,關心產業共存、在地及國際關係,將地區品牌的學術量能往外擴張。他認為,大學USR不再是苦差事,而是永續使命。 二0二四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今年報名學校有五十四校,和去年的四十四校相較,成長了百分之二十七點七。報名件數也從一百二十件增至一百七十一件,大幅增加百分之四十二點五。最終選出六首獎、二十八楷模。

Read More

崑大3度蟬聯生態共好楷模獎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崑大三度獲獎,校長李天祥(右)出席頒獎典禮。(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二0二四年第五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九日頒獎,崑山科大以「永保安康Going Green─從在地邁向國際綠色關懷」計畫獲生態共好組楷模獎,是該校連續三年獲此獎項,更是唯一獲獎的私立科大,凸顯其在生態保護和社會責任持續卓越的成果。 USR獎今年報名單位來自全國五十四所學校、逾一七0件,獲獎率不到二成,皆創歷史紀錄。崑大獲得生態共好組楷模獎,由校長李天祥、計畫主持人講座教授周煥銘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並分享執行成果。 崑大工學院USR團隊,自九十八年八八水災協助永康工業區服務中心修繕污水處理廠起,已連續十四年協助工業區持續解決空污、廢水及節電議題,且去年團隊前往越南與阮必誠大學與該校校長Dr. Tran Ai Cam、副國際長藍古彥及教師們,進行節電淨零減排、智慧空污防制等主題交流,討論進一步推展SDGs(6,7,11)之場域實踐合作。 同時簽訂MOA以共同持續實踐USR、拜訪越南廠商,了解在地廠商對空污防制、節水及淨零減排的需求。此案擴展至國際越南夥伴學校,持續實踐「擴散場域需求」、「培育跨域人才」、「緊密夥伴鏈結」及「特色永續循環」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崑大無論在國內外執行USR大學社會責任皆有良好績效,能三度獲獎實至名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