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商「112學年度報稅服務隊」圓滿閉幕

112學年度士林高商職場體驗實務實習訓練。(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北士商於每年五月報稅季節皆會讓高三學生透過協助民眾辦理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的過程來落實租稅教育、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以達務實致用的目標。本年度有會計、商經、國貿科同學加入此計畫,共計五十八名學生參與報稅服務。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九日表示,經由與台北國稅局訂立「職場體驗合作意向書」的機制來督導學生於實習期間的表現,期盼透過服務學習培養同理心、相互尊重與社會關懷的態度技巧,更希望也能從中反思生命的意義、自我價值、提升社會與公民責任,相信學生在長達近三周的職場實習一定收穫滿滿。 台北國稅局提供八個稽徵所,讓本校學生透過職場實習將所學的理論與實務結合,為高三生活留下特別回憶,士林高商報稅實務學習收穫滿滿、各稅務所的長官及民眾對於本校同學的服務讚譽有加,實習活動圓滿成功。  

Read More

光復商工餐飲管理科畢業成果美食饗宴 可愛登場

光復商工餐飲管理科三年級畢業成果美食展,校長李秋嫺與獲得第一名的「神隱少女」。(光復商工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光復商工與阿默蛋糕企業聯名合作的幸福餐車,在餐飲管理科三年級畢業成果美食饗宴中初登場,可愛的幸福餐車吸引眾人的目光,一年一度的活動盛事就在所有參與活動人員的讚嘆聲中揭開序幕。 此次美食展的目的希望學生能以透過產地到餐桌的認識與烹調過程,提升他們對於餐飲的視野,並以減少食材碳足跡的重要性為主軸,設計具獨特、且創意十足的在地風味料理。各組競賽隊伍以特色餐點形式呈現,其中更將原住民食材,如:刺蔥、馬告等調味香料入菜,每一道以三人份料理為份量,共計五組參展。 各組美食成果展現同學們這三年來在美食料理、創意甜點裝飾、餐食的特殊擺盤、口布展示等所學。透過各組同學口述創作理念,在三位外聘評審共同討論下選出優秀作品。 最後由「神隱少女」獲得第一名,設計以四季豆、秋葵、玉米筍所製成的綜合蔬菜凍,以及豬肉、火腿、起司和清爽的蘆筍所交織出的脆綠豬排餐、以中餐如意捲做發想的如意雞肉捲,寓意吃到的人都能吉祥如意,祈願幸福生活。 光復商工與阿默蛋糕企業聯名合作的幸福餐車。(光復商工提供) 活動亦邀集光復鄉在地店家蜜多鄉精緻西點蛋糕、鼎鮮珍珠奶茶手搖飲專賣店、新的店(光復店)進駐校園,提供師生一場美食饗宴,活動中光復商工與阿默蛋糕企業聯名合作的幸福餐車登場,吸引眾人目光,今年學校特別爭取經費,購置光復商工與阿默蛋糕合作幸福餐車,除了在美食展中亮相,更希望未來能將校內餐飲科、烘焙科師生的好手藝與社區居民共享,飄送幸福到部落,共同打造「與社區共好,營造友善共榮環境」的目標願景。

Read More

蘭陽女中蘭園茶席成果展 體驗茶香與茶藝

蘭陽女中茶席成果展學生熱烈參與。(蘭陽女中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國立蘭陽女中多元選修課「人文心藝術情茶席與生命教育」,由三十位小茶人所設計的創意茶席發表會,二十八日於蘭陽女中科學大樓展示室舉辦小滿茶席「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蘭園茶席與社群成果展」。 這場茶席下好遇到小雨飄飛,雨一停正好讓賓客們走進一場綠意盎然的茶席會中。每一屆的小茶人邀約蘭陽女中都會邀請宜蘭縣內國中生一同參與,此次邀請壯圍與文化國中派出三個九年級的班級共六十七位學生,一位組長三位教師參與。蘭女則由陳銓校長親自主持開幕式、偕同校友會、家長會、基金會多名嘉賓一起同樂。 茶會開幕由故宮宋代點茶動畫為引子,由五組共十位同學重新演繹千年前的古茶法:從團茶到茶粉的研製過程,更示範茶筅擊拂成充滿茶末的茶湯,現場還有鬥茶大賽讓國中生體驗,擊拂聲此起彼落,配合同學的加油打氣,讓第一次接觸點茶的國中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場邊也在進行投壺競技,冠軍是由一箭投入壺耳的同學奪得,獲得滿堂喝采。文化國中帶隊老師蔡盈瑩老師說到「真是一場有趣的茶會,本來是該班兩節國文課。」她認為同學參加了一場有意義的活動。 第二場是創意茶席,由學生由詩詞發想,擺設的人文茶席「月、沉香、墨、葵、茗」;品茗「茉莉花茶、普洱茶、金萱、東方美人茶、「凍頂烏龍茶」。其中第四組「葵」的詩意「「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表現出詩人的傲骨,最後整場茶會在茶席小教室的問答遊戲「大家來找茶」中,愉快的畫下句點。

Read More

113年嘉義縣學前幼兒融合運動會登場

113年學前幼兒融合運動會,二十九日在新港國中活動中心登場。(記者張翔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學前幼兒融合運動會二十九日在新港國中活動中心登場,集結一般生及特教生團隊合作,共融參與趣味體育競賽,包括新港、六腳鄉十所公私立幼兒園、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嘉義特殊教育學校等一百六十七名師生(幼生一百二十四名)一同參與,縣長翁章梁也前往同樂。 運動會讓幼生體驗大肌肉活動並培養合作精神。翁章梁說,孩子能學會與人相處,培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普特生融合組隊自然而然熟識,現代社會進步的指標也在於面對身心障礙者。台灣不論教育、公共設施都越來越注重身障權益,感謝中華台北特奧會連續三年在嘉義縣主辦。 智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理事長李錫津表示,學前融合運動會透過跑跳、投擲、打擊、踢、平衡等動作技能設計關卡,配合幼生不同的體能條件,調整關卡的內容,體驗運動、享受運動進而規律運動。 教育處感謝智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嘉義特教學校、吳鳳科大幼保系師生、嘉義縣幼兒教育學會及新港國小、新港國中及特教資源中心的團隊協助,也獲得聯合包裹、加享企業社、新港國小家長會、金玉堂太保分店、全安藥局、泰宸資訊贊助。

Read More

央大與挪威南森遙測中心締約 致力海洋遙測與氣候變遷研究

中央大學與挪威南森遙測中心(Nansen Environmental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NERSC)在挪威於五月二十七日「雙邊合作備忘錄」簽署。(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與挪威南森遙測中心(Nansen Environmental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NERSC)於五月二十七日簽署「雙邊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分享各自特色領域之發展利基,連結兩國學研組織的人際網絡,協力應用衛星遙測、海洋觀測與地球物理探勘等技術於極地研究、氣候遙相關及永續發展等議題,並提供學生與研究人員互訪交流機會,推動學術發展與國民外交。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帶隊的北極代表團,前往挪威卑爾根大學的Bjerknes Center for Climate Research(BCCR)參訪。(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由周景揚校長帶領林沛練學務長、地球科學學院許樹坤院長、 臺灣極地研究中心倪春發主任、錢樺副主任,以及多位師長,同赴挪威卑爾根的 NERSC 參與簽署儀式。NERSC 出席成員包含主任 Tore Furevik、資深研究員 Roshin Raj、Hanne Sagen 與多位中心代表,雙方一同開啟嶄新的跨國合作模式。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感謝 Bjerknes Center for Climate Research主任 Kikki (Helga) Flesche Kleiven精彩的解說。(中央大學提供) 南森遙測中心主任 Tore Furevik 表示,全球均溫在二零二三年達到歷史高點,且二零二四年亦呈現異常高溫型態,極區的大氣海洋環境變化迅速,需 要透過長期持續的衛星監測與現地調查,以了解地球增溫在極地提前反 應的各種徵兆,尤其 NERSC…

Read More

中山大學最新感測研究 助攻災防黃金救援

中山大學副教授王復康(左一)研發「調頻相位自我注入鎖定雷達」,成果可應用於防災、救災,預計可減少六成感測時間,把握黃金救援。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王復康研發「調頻相位自我注入鎖定雷達」,可做到十公尺遠非接觸感測,靈敏度比傳統架構提升一百萬倍,以低成本創造優異抗雜波能力,同時在軟體演算法上創新,大幅降低計算成本,研究成果可應用於防災、救災,預計可減少六成感測時間,把握黃金救援。 王復康指出,SIL雷達過去主要感測呼吸心跳,他嘗試拓展至人體存在感測領域,研究成果可以用在救災,預計縮短六成的感測時間,如人員搜救上,有望可幫助救援人員更快找到受困人員,並提供健康狀況的資訊,提高救援效率。用於室內防護上,如果發現偵測對象一直待在浴室或突然消失不見,可能就是跌倒或是發生意外,具警示效果。 調頻相位自我注入鎖定雷達應用於人體存在感測。(記者王正平攝) 對比過往紅外線感測、超聲波感測和微波電磁波感測,最新研究可以避免發生在座椅感測器上放置物品卻誤判被視為有人占用,或車用麥克風感測卻因乘客熟睡無聲而偵測失敗等情形,同時解決攝影機侵犯隱私的問題。 王復康表示,硬體部分升級採用「調頻相位自我注入鎖定雷達」,除了可距離十幾公尺非接觸感測,亦可調頻、靈敏度更高、輸出頻率更為穩定。軟體演算法部分與高教深耕計畫「6G通訊與感測研究中心」跨領域合作獲得靈感,首將通訊領域常用的統計分析演算法運用於感測領域。 團隊於6x6平方公尺雜亂的環境中進行六百分鐘的數據集實驗,研究成果顯示,對單一移動目標感測的準確度,從八十二點一一%提升到九十四點三二%,成功克服頻譜泄漏問題。以往偵測時間需要三至四個呼吸心跳週期(約十五至二十秒),他們將計算流程最佳化,透過波形分布判斷人數和位置,耗時僅需一個呼吸心跳週期(約五秒),大幅縮減了運算與觀測時間,同時提高準確度。 王復康現為為中山特聘年輕學者,自二00九年起研發「自我注入鎖定雷達系統」,突破雷達研究六十年的技術瓶頸,偵測靈敏度比傳統架構連續波雷達可提升達一百萬倍,以低成本創造優異的抗雜波能力,搭配軟體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在非接觸式生命徵象感測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將雷達技術應用在智慧畜牧、遠距醫療與安全防護等產業上,並提供零死角、不間斷、全自動的非接觸生理徵象量測功能。 王復康迄今獲得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國家發明獎、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與國家新創獎等國家級獎項的肯定;研究成果獲世界各國專利共六十二件,透過產學合作促進產業升級,簽約金額已逾新臺幣一億元。其研發SIL雷達系統創新發明已拓展至健康管理、長期照顧、防疫及畜牧產業,下一階段將應用於動物育種、車內感測與智慧建築等產業,發展可期。

Read More

打造國際化校園 東海大學吸引瓜地馬拉走入中台灣

(前排左起)為瓜地馬拉學生關伯文、廖敏旬國際長、劉正副校長、巴迪亞大使、歐蒂絲公使銜參事、馮瑜華參事,(後排左起)為謝啟民、呂依蓉副國際長。(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致力打造國際化校園,獲瓜地馬拉肯定,瓜國駐台大使深入東海校園交流,攜手推動國際學術合作與華語文教育,促進國際人才培育。 促進台灣與瓜地馬拉兩國間的高等教育合作,東海大學接待瓜地馬拉大使,討論瓜國學生來台進修資源。 東海大學副校長劉正表示,瓜地馬拉在中台灣推動高等教育與華語學習,選擇東海大學,建立雙邊溝通的橋樑,作為東海大學與瓜地馬拉合作的起點,搭築國際人才培育的舞台。參與貴賓包含瓜地馬拉駐台大使巴迪亞(Mr. Oscar Padilla Lam)、公使銜參事歐蒂絲 (Ms. Daniela Ortiz Figueroa)及帛琉共和國名譽總領事館參事馮瑜華等人。 瓜地馬拉駐台大使巴迪亞指出,以往在台灣北部大學商討學術合作,東海大學的國際化校園以及完善的外籍生照護,期望為瓜地馬拉學生爭取到東海學習華語、就讀學位等機會,引薦瓜國著名的高等學府與東海簽署交流合作關係,促進兩國之間互動。 東海大學國際長廖敏旬說,參訪當日就讀東海大學的兩名瓜國學生關博文及李敏分享,東海就讀期間,師長給予的關懷與協助,他們快樂學習,融入台灣校園生活,就像回到家一樣。 廖敏旬指出,東海大學透過學術研究案與尚進教育華語部營運長謝啟民合作,開發華語文漢字教學的教具,以西語為翻譯基底,在瓜地馬拉深化華語文教育產業的推廣。

Read More

朝陽科大校園創業競賽市集 加速學子實現創業夢想

朝陽RICH創業基金每年編列一千萬元之創業種子資金,提供創業團隊申請,成功輔導8個學生團隊創業。(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於校內紅磚廣場舉辦「朝陽RICH校園創業競賽擺攤體驗」,遴選19組跨系學生創業團隊,推出皮革永生花、動漫公仔、馬卡龍、翡翠飾品、服飾自創品牌等多元產品,透過市集銷售進行創業體驗,幫助在校學生掌握創業關鍵。其中,越南學生團隊以春捲、涼拌木瓜等特色家鄉小吃來擺攤,吸引購買人潮,創下不錯的銷售業績。 朝陽科大助理副校長兼產合長黃台生表示,朝陽推動「RICH校園創業計畫」已逾8年,整合產學合作處三創教育發展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創投機構及創業加速器平台等校內外資源,從創意發想、創新激發、發明設計、行銷創業、到育成加速,安排創業導師,輔導學生創業團隊進行一條龍的整合與培訓。 朝陽RICH校園創業競賽擺攤體驗,特教中心推出皮革永生花等文創小物,收入全數捐助學校的急難救助基金。(朝陽科大提供) 副產合長劉素娟強調,「RICH校園創業計畫」涵蓋創業團隊初期所需之創業教育課程、校內研發成果遴選媒合、完善創業團隊輔導培訓等,設立「朝陽RICH創業基金」,每年編列一千萬元之創業種子資金,提供創業團隊申請。同時朝陽建置「RICH創業圓夢基地」,提供具創新技術、服務或營運模式之校園創業團隊,作為創業初期可用之共同工作空間,媒合創業資源,推動校園創新創業,塑造完善的校園創業生態,鼓勵校園新創暨衍生企業生成。 朝陽科大透過市集銷售進行創業體驗,幫助學子掌握創業關鍵。(朝陽科大提供) 學生發展中心及特教中心透過這次創業學習的機會,鼓勵7位特教學生組隊擺攤,開啟斜槓人生。特教學生更將義賣收入全數捐助學校的急難救助基金,拋磚引玉,化小愛為大愛,幫助更多需要的同學。 朝陽科大創新育成中心持續推薦新創團隊及學生創業團隊參與台中市政府「Young!好樣市集(創業市集)」及「瘋創業嘉年華」等在地創業活動,累計6年內共成功輔導145個學生創業團隊參加競賽及創新創業相關計畫,50個團隊獲得創業計畫補助,其中有個8學生團隊成功創業。

Read More

新北體育班績效連霸全國第一 獲頒1050萬獎勵金

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新北體育班績效連霸全國第一。(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日前公布「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名單,新北市共7所學校獲獎,蟬聯全國最多所獲獎學校殊榮。獲獎學校為明德高中、竹圍高中、新泰國中、正德國中、積穗國中、五股國中及復興國小等,每校可獲體育署頒發150萬元獎勵金,7校總計獲頒1,050萬元獎勵金,今(29)日上午在市政會議,校長們一同獻上獎座,與侯友宜市長分享榮耀。 明德高中成立體育班以來在全中運累計奪得金牌數突破200金,為全國第一。(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侯友宜表示,體育局成立後持續強化運動員培育資源,協助學校持續推展競技運動,為學生提供發揮潛能的舞臺。新北市以「卓越體育人才在地育成」為主軸,透過完善四級銜接,向下扎根強化優秀人才培育,近年也透過運動科學輔助、檢測數據分析,協助選手及教練進行訓練;另提供選手身、心理防護支援服務,使培育系統更加完善,來提升新北競技運動實力,也期盼新北未來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運動人才為國爭光。 竹圍高中獲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新北市體育局表示,明德高中自1995年成立體育班以來,在全中運已累計奪得金牌數突破200金,今(113)年全中運榮獲15金21銀17銅,總獎牌數53面,全國第一!明德高中也是台灣國手搖籃,近年多位校友參加亞、奧運榮獲佳績,包含射箭雷千瑩、湯智鈞、戴宇軒,田徑陳彩娟等,都畢業於明德高中體育班,校長陳棟遠說,學校落實體育署學生學習輔導計畫,提升學生素質及學習興趣,完備扎實的課業輔導,深獲家長認同,培育允文允武的優秀學生運動員。 新泰國中獲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體育局提到,今年首次獲獎的新泰國中,游泳隊表現突出在上個月全中運游泳競賽總計拿下6金1銀3銅的好成績,其中國一的林芷妍首度參加全中運,一人就拿下5金1銀,更在100公尺仰式刷新女子全國紀錄;另外也是首次獲獎的竹圍高中則以角力、柔道及橄欖球為發展重點,其中「藍衫軍」橄欖球隊過去曾多次在全國聯賽奪冠;正德國中則重在淡水區國中小的運動人才培育,畢業後銜接至竹圍高中發展;而積穗國中、五股國中及復興國小則連續3年獲獎後,今年得免經評選程序繼續獲得績效優良體育班的榮譽。 五股國中連續3年獲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正德國中獲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積穗國中獲11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復興國小連續3年獲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Read More

淡中閱讀闖關 跨域認識在地文化

(淡水國中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國中辦理閱讀闖關活動,以「馬偕的奇異世界」為主題,與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旅學堂、淡水女路、真理大學合作,闖關內容除了跨學科的主題外,更將學習場域拉至馬偕街、馬偕藝廊、淡水教會與滬尾偕醫館,將淡水在地特色及歷史文化融入其中,讓學生在真實的社區情境中認識淡水自己的家鄉。 淡水國中教務主任吳琪玉指出,連續兩週七、八年級分別進行闖關活動,各個關卡以馬偕生活時代為背景,讓學生用學習知能協助馬偕更快地融入漢人生活。淡中閱讀闖關工作小組楊芳怡組長、許千盈老師、蔡宜臻老師和旅學堂團隊多次開會討論創意發想,像是語言關卡就是以本土語課程為主軸,透過白話字當作溝通的橋樑;技能關卡則是融入綜合領域的童軍課程,利用繩結打法讓學生感受當年馬偕搭乘海龍號從淡水上岸的過程;這次生平關卡中的「說書人」,是向真理大學牛津學堂借用的多媒體偕牧師,可愛Q版的馬偕吸引學生目光外,透過主動式聲光介紹,讓學生更了解馬偕對臺灣醫療與教育的貢獻。 (淡水國中提供) 淡水古蹟博物館特別提供服飾,由關主和工作人員扮演馬偕生活的相關人物,沉浸式的情境讓孩子們更有感。像是淡中王潔雯校長化身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旅學堂吳峻毅老師則是扮演馬偕博士,搭配淡中教師及淡水女路也各自扮演馬偕時期生活相關的人物,引導學生進行任務,讓參與師生感到新鮮之外,也讓闖關活動充滿趣味與話題性。 (淡水國中提供) 從淡水區公所設置的馬偕故事藝廊一直到滬尾偕醫館,都是淡水國中學生步行可達方,讓整個馬偕街都成了學生最佳的走讀學習場域。旅學堂創辦人李琪表示這段時間學校與旅學堂團隊經過密集討論與沙盤推演,特別針對七、八年級學生設計,首次在馬偕街進行團隊合作實境解謎,讓孩子知道自己正踏在歷史的足跡路上,藉由走讀馬偕之路學習對土地的愛與奉獻,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淡水國中提供) 八年級美術班學生施禹安參與閱讀闖關活動後很開心的說,學校這次設計闖關的內容很有趣,而且走出戶外讓他更了解馬偕以及淡水的文化及歷史;七年級學生徐商羿則說這次活動是很難得的經驗,透過闖關方式更熟悉課程的學習內容外也對淡水多了一層認識。 (淡水國中提供) 淡水國中校長王潔雯表示,繼去年和旅學堂合作「閱讀滬尾1884」獲得熱烈迴響,今年淡中閱讀團隊推陳出新,除在校內佈點闖關外,並運用淡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將學習活動直接拉到馬偕生活場域,搭配淡水文史團體、淡水古蹟博物館及真理大學等資源共同引入,豐富學習內涵又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孩子們以沉浸式的體驗認識在地文化,開展學習視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