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學安全 144校提案冠全國

海佃國中通學步道改善工程近日完工啟用。(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市府教育局申請中央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近兩年已有四十三校提案申請「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有一0一校預計提案,合計共一四四校,占全市中小學比例達五成三,為全國第一。 市長黃偉哲表示,經市府各局處及所轄公私立學校通力合作下,一一二年已獲補助核定三十五校四點四億元施作發包中,一一三年已提案送國土署計有八校共計一點三億元。 此外,為全面盤點學校通學環境安全,責成教育局成立「校園周邊通學安全環境檢核小組」,已初步篩選未來具有申請潛力的學校一百零一校,後續將協請工務局、區公所、交通局共同評估提案,期待獲得中央經費挹注。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月前已與工務局及交通局合作辦理提案說明會,第一波三十七校將於五月底前提送計畫,第二波預計六十四校也將於七月完成規劃;已請各校於設計規劃通學環境時,分析家長接送情形、交通事故類型、學童通學習慣,採取退縮圍牆增設人行道、設置標線型人行道、接送區內部化等工法,輔以增加照明、標線重新繪製、交通號誌調整等策略,打造兼顧人本、美感、永續的安全通學環境。 海佃國中的通學步道改善工程於近日完工啟用,校長蔡宜興表示,本次工程步道全長三百一十六公尺,工程內容主要改善原先破損與不平整的人行道鋪面、周遭行道樹扶正、加大樹穴並綠化,更將郡安路與富東路路口進行設施與標線的優化,讓學生與社區居民通行安全有更好的保障。

Read More

南台突破蟲圍 創無限商機

南台生技系學生組成「突破蟲圍」創業團隊,獲得二0二四嘉坐南灣抬槓PITCH獎金賽萌芽組金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生物與食品科技系學生組成「突破蟲圍」創業團隊,參加二0二四嘉坐!南灣抬槓PITCH獎金競賽,榮獲金獎及一萬二千元獎金,並入選大專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競賽,脫穎而出,拿下優選並獲得十萬元創客基金。 南台獲獎的「突破蟲圍」創業團隊,是由生技系主任黃大維指導學生林韋成、簡岑澔與黃亭毓組成,作品以研究大麥蟲為主,透過核心技術大麥蟲的養殖與生物特性,解決土地使用、森林砍伐、水資源過量及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蟲蟲可以創造無限商機。 此研究除獲得金獎,其相關開發中的大麥蟲寵物食品,經由南台研究發展暨產學合作處的創業輔導,參與一一二年度教育部第二梯次大專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競賽,並從二五九組大專校創業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優選團隊。 黃大維表示,未來該團隊會持續將系上之所學與研究轉換為實務技術,為地球的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而南台研產處也提供相關創業資源與輔導,協助創業團隊將構想朝向商品化發展,並協助學生度過創業初期的瓶頸,期許該團隊未來能成為南台亮眼的獨角獸。 南台科大鼓勵引導學生創意發想,發展產業化應用技術,協助創新研發成果商品化,擴散校園研發成果,期許成為技專院校創業教育之標竿學校。「突破蟲圍」團隊作品連結-https://ssp.moe.gov.tw/cases/879。

Read More

嘉藥U-start計畫 獲百萬創業補助

  嘉藥學生U-start計畫獲百萬創業補助。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公布一一三年「U-start創新創業計畫」審查結果,嘉南藥理大學以「(鰻)心寵愛飼料所」及「(指)因你在」兩案通過審查,共獲得百萬創業補助金。 通過「製造技術」類的「(鰻)心寵愛飼料所」,當初因鰻魚加工過程中,在取其有用部位後,剩餘部位因不易加工而不能食用,多數直接丟棄,造成浪費。 團隊成員有鑑於此,以順應市場需求而研發廢料再利用的整合解決方案,將鰻魚廢料導入循環概念,打造寵物零嘴,製作成全新鰻魚循環產品。 現今多數人購物習慣改以電商平台為主,而飾品常因無法精準測量產品尺寸導致退貨率增加。「創新服務」類的「(指)因你在」創業團隊看上此商機,研發一套能將預計穿戴的手部照片上傳到辨識軟體,透過AI圖像辨識,呈現所需規格資訊,針對客戶手指、手型及手腕等特徵做尺寸計算,解決電商因退貨而造成的營運成本。 嘉藥副校長兼研發長張翊峰教授說,嘉藥連續多年獲教育部青年署「U-start創新創業計畫」青睞,成績斐然。近年來學校更積極輔導學生投入創新及創業相關競賽,每年舉辦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鼓勵師生共同創作產品並商品化。

Read More

花蓮慈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 首場學童衛教在中華國小登場

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首場學童護腎衛教宣導講座於花蓮市中華國小登場。(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首場學童護腎衛教宣導講座十三日在花蓮市中華國小朝會登場。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陳明群指出,從互動中可以看出中華國小學童對腎臟功能有初步的認識,希望透過講座提醒小朋友將護腎行動落實在生活中。 如何將護腎知識落實在學童的生活中,一直是陳明群每每在學童一四七健檢之後,出現約百分之九、甚至近一成的尿液篩檢異常比率,深感憂心,並認為應積極推廣的校園衛教;這次經由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與中華國小健康中心合作,週一朝會有全校十四班一百七十七位學童及十九位老師參加,校長江政如致贈感謝狀給陳明群醫師與徐淑華個案管理師。 陳明群醫師將「腎」杯橡皮擦與參加問答的學童結緣。(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陳明群除了透過淺顯易懂的簡報資料,說明腎臟在人體的位置、大小、構造等,以及清除體內廢物、排泄藥物、維持水分、調節體液酸鹼及電解質平衡、分泌賀爾蒙、調節血壓、不同年齡層的每日排尿量…等腎臟功能,也提醒腎臟病高危險群有哪些人,以及「腎臟功能受損超過三個月而無法恢復原有功能」就是慢性腎臟疾病等訊息。 在談起慢性腎臟病的症狀「泡、水、高、貧、倦」時,陳明群醫師發現大部分的學童都有初步的了解,但他提醒小朋友在生活中即可自我觀察尿液,並了解不抽菸、不濫用偏方藥物、不用非醫師處方的藥物、不憋尿並適量喝水、維持理想體重沒有鮪魚肚等「四不一沒有」,以及「五控三避」控制血糖、血壓、蛋白尿、血脂肪、尿酸,以及避免感冒過度勞累、接受會傷害腎臟的檢查、抽菸等防治腎病的知識,更希望學童帶回家中與父母親、長輩分享護腎方法。 兒童如何做好保健?陳明群醫師強調,要注意陰部清潔,減少便秘、預防泌尿道感染之外,要避免高鹽、高油脂飲食,如薯條、洋芋片、炸物,最重要是補充適量的水分,如果晨起第一泡尿液出現深黃色表示水分不足,同時也要注意尿意是否有茶色尿、紅色尿、泡沫尿,及高血壓症狀如頭痛,若有異常,要儘早就醫;若家中有慢性腎病遺傳性病史的孩童,建議每半年作一次尿液篩檢。花蓮慈院腎臟慢性病防治中心也準備「腎」杯橡皮擦與參加問答的學童結緣。

Read More

小林國小、舞動陽光公司啟動公益游泳教學列車

小林國小、舞動陽光公司啟動公益游泳教學列車,以提升師生、社區民眾暑期戲水安全敏感度。(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甲仙區小林國小與舞動陽光有限公司攜手辦理「益童舞動、益童教游公益游泳教學回饋列車」活動,十三日起一連五天在小林國小親水體驗池展開;李宗憲校長表示,暑假生活即將來臨,特舉辦該項活動以加強水域安全宣導活動,提升師生、社區民眾暑期戲水安全敏感度。 李宗憲校長表示,偏鄉學童游泳教育推廣活動,受限於在地偏鄉資源及地域的限制,許多學童想學習游泳,卻因為沒有合格的游泳池和合法的教練師資學習安全游泳知能,多半自行至附近野溪河流,容易造成溺水事件;因此培養學童們的游泳能力並宣導正確水域安全知識,是這次與舞動陽光公司共同攜手合作公益游泳教學活動的最大目標。 舞動陽光杜正忠總經理表示,公司以經營泳池、從事游泳教學起家,創立迄今已經十七年,將多年推廣游泳的教學理念及經驗傳授給偏鄉的學童們;此次到小林國小展開第一次的游泳教學回饋計畫,未來除了持續與小林國民小學合作外,也期待可以推廣到其他偏遠地區有需要的學校。 此次游泳教學活動,藉由可因場域調整移動的九公尺長組合式游泳池帶入校園,舞動陽光公司並派受過游泳教學專業訓練的合格師資進駐小林國小,進行為期一週的密集游泳課程訓練,讓學童們快樂學習游泳,學習正確的水域安全知識。 另外,也提升師生社區民眾的水域安全敏感度,減少野溪溺水事件的發生,同時小林國小與舞動陽光公司也誠摯邀請鄰近學校學童們、社區鄉親來參與這次的教學活動,一起學習高品質的游泳教學,使本場次的游泳公益教學效益最大化;此項活動為公益回饋性質,全程免費,並於課程考核結束後頒發結業證書。 李宗憲校長說,該校位於甲仙區最北的一所小型學校,是高雄市隸屬極偏地區學校;全校國小部二十二位學生,幼兒園八位學生,學區內家長普遍以務農、工為主,隔代教養與經濟弱勢的家庭比例相對偏高,學校除了肩負起傳承文化的教育工作,同時也承擔家庭教育的功能,共同照顧這些相對弱勢的孩子;學校也歡迎外界資源的挹注,讓孩子能在完善教學環境與充滿教育愛的氛圍下快樂成長學習。

Read More

嘉大生化系研發新型液體繃帶 榮獲日本創新天才發明展「金獎」

陳政男教授以創新研發「新型液體繃帶」參加2024年第三十八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陳政男教授與張心怡教授以創新研發之新型液體繃帶參加第三十八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之殊榮。這代表嘉大生化系教師團隊在創新和技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液體繃帶俗稱「液體OK繃」或「醫用三秒膠」,傳統式之液體繃帶因添加硝化纖維素、樟腦、苯甲醇或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成分,使用時會感到強烈刺痛感,不僅嬰幼兒不建議使用,一般在眼睛周圍、生殖器或黏膜等敏感性皮膚以及蠶豆症患者也不建議使用。 嘉大生化系教師團隊此次參加東京發明展的新型液體繃帶產品,正是應用創新技術所開發的新產品之一。該款水凝膠液體繃帶結合天然綠色溶劑與高分子材料,能快速在傷口表面形成保護膜,完全無刺激性,嬰幼兒及成人都能安心使用,亦能塗抹於皮膚及敏感的黏膜傷口,乾燥後能對傷口形成絕佳的保護效果。 此外,該款水凝膠液體繃帶添加了生薑萃取及皮膚益生菌二次代謝物,具有抑菌消炎、迅速緩和傷口疼痛及促進傷口癒合等多重功效,已經過皮膚敏感性試驗及無重金屬、塑化劑檢驗,確保其安全性。 該款水凝膠液體繃帶目前已提出醫材字號及專利申請,並申請技轉,有望更快速地將研發成果商品化,創造更大的產值。嘉大生化系陳政男教授表示,參加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是一個展示創新成果和技術實力的絕佳機會,也為臺灣及嘉大在國際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Read More

大葉大學老師黃意萍榮獲優良護理實習教師

大葉大學護理系老師黃意萍(右三)榮獲優良護理實習教師。(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護理系老師黃意萍榮獲一一二年度台灣護理教育學會大學組優良護理實習教師,她擁有十五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二0一八年八月進入大葉服務,擔任護理系講師,她以熱忱、耐心和專業的態度面對每一位學生,並不斷尋求創新教學策略,深受學生喜愛。 黃意萍表示,她在臨床工作了十五年,取得大葉大學護理臨床管理組碩士學位後,改當護理系老師,負責帶學生實習。在讀碩士班時,雖然一邊工作一邊唸書很忙碌,但受到教授用心指導,在擔任老師後,也期許自己可以發揮教學熱忱,當學生需要老師的時候,馬上給予關心和支持。 在臨床教學方面,她導入生活經驗,幫助初入護理領域的學生學習,並透過同學之間的分組練習,讓學生可以換位思考,去同理病人的感受,養成護理關懷,此外,她也帶領學生投入社區服務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作力。感謝台灣護理教育學會的肯定,她將繼續深耕護理教育,引領學生成為優秀的護理人才。 指導老師蔡秀鸞指出,黃意萍對護理領域有高度熱忱,完成碩士學位後成為大葉護理系的實習老師,指導學生不遺餘力,用心輔導學生銜接臨床,此次她獲頒優良護理實習教師的殊榮,是對她教學豐富成果與努力不懈的肯定,系上也與有榮焉,期待她未來在護理教育領域繼續發光發熱。

Read More

東華大學開辦環教人員認證 不一樣的環境教育與花蓮ESG起來

東華大學善用花東環境優勢,推廣自然保育與永續發展。(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儘管受0四0三花蓮地震重創,在環境保育有豐富研究成果的國立東華大學仍一本初衷,持續守護花東地區自然生態。東華大學經環保署規劃及核准,於今年三至五月為公民營單位、學校、非營利組織成員及一般民眾開辦一一三年度「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課程,認證後可配合「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申請及營運。 本課程由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環境暨海洋學院」與「池南自然教育中心」攜手合作,輔導環境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機構獲取認證。受訓人數合計二十六人,以花蓮當地企業單位如和平電廠、亞洲水泥等佔多數,也包括在地社區、工作室、部落等經營者,透過多元平台親炙環境永續。 研習班課程為三十小時,師資陣容包括環境學院許世璋、楊懿如、蔡建福等多位投入環境教育領域數十年之資深教授,講授如何以環境教育背景、教案設計、相關法規、倫理規範為主題,設計環境教育活動、課程。訓練班課程則為七十小時。 除上述三位教授外,尚有李光中、李俊鴻、吳海音等自然保育領域教授師資,講授野生動物保育、社區里山概念、生態旅遊及社會企業ESG執行等主題,以及環境教育者所需之專業知識及技能。修課完畢後依照個人需求及條件,以相關學經歷及評量申請「環境教育行政人員」或「環境教育教學人員」認證資格。 除此之外,東華大學也在花蓮市區的創新園區提供太陽光電人員培訓,方便民眾就近學習,避免奔波之苦。

Read More

鼓勵就近就學 光復商工「與校長有約」餐敘活動並頒發成績優良獎學金

光復商工辦理「與校長有約」幸福餐敘活動,校長李秋嫺與獲頒成績優良獎學金的四位學生合影。(光復商工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光復商工為勉勵及鼓勵學區內國中畢業生就近就學,透過頒發教育部就近入學獎學金以及校內成績優良獎學金的機會,十三日辦理與「校長有約」共享溫馨幸福餐敘活動。 活動中頒發就近入學獎學金十八位學生每人一萬元,另外為鼓勵各班第一名但因各種原因未能領取就近入學獎學金,頒發四位學生成績優良獎學金每人一萬元,期盼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並能在學習路上持續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為了讓獲獎學生能享有飽足美味的一餐,活動中學校提供了餐點、飲料,參與活動的張同學感動分享,很高興以第一志願選擇光復商工就讀,除了能領取就近入學獎學金儲存就學基金,最感動的是在這裡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也能透過自身的努力繼續保有獎學金,朝著未來升學就業夢想前進。 獲頒成績優良的吳同學表示,雖然入學時因各種原因未能領取就近入學獎學金,她仍堅持在課業上努力,感謝學校能夠透過其它資源的挹注設置成績優良獎學金,她非常感動,也期許自己能在學業上持續精進,持續領取獎學金,減少家裡經濟壓力。 活動中,校長李秋嫺與學生話家常,關懷他們,為每位學生加油打氣,她說,學校設置各項獎助學金以及提供免費住宿,讓所有學生在這裡學習都能感受到愛與溫暖,各項獎助學金能讓學生在幸福的環境中學習專業,希望透過這樣充滿溫馨與關懷的餐敘活動,能夠傳達學校的愛與祝福,為學生蓄滿勇敢向前行的正能量。

Read More

音樂系北藝大獨招放榜 台中清水高中榮登4項榜首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士班單獨招生放榜,台中市立清水高中音樂班學生表現亮麗,六人錄取音樂學系,四人榮登該系各組榜首,校長蕭建華(左一)、音樂班老師李綺恬(右一)與上榜學生合影慶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大學音樂校系獨招學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放榜,台中市立清水高中音樂班繳出不凡的成績,引人矚目。清中音樂班應屆畢業生共二十一人,有六人成功錄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其中更有四位同學榮登榜首,分別是作曲組黃永愛、聲樂組鍾佩珊、木管組賴惠塋及銅管組紀凱欣,在參加七項類別中,能夠勇奪四項榜首,創音樂班成立以來最佳成績,實屬難得。 清水高中表示,黃永愛從高二開始學習理論作曲,起步雖晚,但她擁有絕佳的邏輯能力與創作直覺,也由於她孜孜矻矻地學習,參加北藝大作曲組甄試,獲得榜首。鍾佩珊不僅擁有美麗的歌喉和開朗鮮明的個性,更因為她在唱功、詮釋等方面下足苦功,透過不斷淬煉自我,精益求精,在競爭激烈的聲樂組中嶄露頭角,獲得榜首。 賴惠塋秉持力求完美的學習精神,時時刻刻記錄檢視自我學習狀態,並不斷修正、精進演奏技巧。終於在三年辛勤努力積累下,成功在木管組中脫穎而出。紀凱欣學習低音號六年,擁有極佳的音感與表現力,虛心向學的她從不自滿,在不斷突破自我的努力下,不僅拿下一-三年大學術科考試該組全科頂標第一的佳績,更於北藝大考試中,摘下所有銅管樂器項目榜首。 清水高中音樂班老師李綺恬說,學校對於音樂人才的培養,秉持著「有觀點,才有未來」的教育理念,戮力培養學生成為多元藝術工作者,走向寬廣的未來音樂就業市場。在各方面的表現,除了升學之外,參加音樂比賽、抑或受邀參與校外表演,都深獲外界肯定。曾多次獲邀至台北爵士嘉年華、台中爵士音樂節演出,去年更獲台灣聲響藝術節邀請,成為首度受邀演出的高校音樂班,顯示學生音樂學習表現,獲得各界的讚許。 清水高中校長蕭建華表示,很高興音樂班學生在大學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同學們精湛的表現,全校師生與有榮焉,這些都要感謝師長的辛勤指導及同學們的認真努力。清水高中提供孩子們多元探索及激發潛能的環境,期待同學們都能在各自領域,開創屬於自己的天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