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深耕英語學習 石門奪讀劇特優

石門國小獲得今年台南市英語讀劇比賽特優。(記者施春瑛攝) 安平區石門國小深耕英語學習,在吳佳珍老師用心的指導下,今年以自編劇本《The Fly Soup》參加台南市英語文競賽,勇奪英語讀劇特優。 校長劉珍琳表示,石門國小積極推動CLIL教學(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部分科目結合外師進行全英語上課,兼重學科和英語的同步學習,五、六年級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等多門課程以雙語或課室英語進行,塑造雙語環境,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成效。 劉珍琳指出,今年為準備英語讀劇比賽,學校特地於去年四月就舉辦大型徵選活動,讓全校對英語讀劇有興趣的學生來參加甄選,選出最優秀的選手進行培訓,入選的六名學生來自四至六年級,吳佳珍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訓練,經過六個月的賽前培訓,特別加強音調發音、肢體表現及團隊合作默契,每一個選手都在讀劇比賽中展現最棒的集訓成果,能獲得此獎,吳佳珍老師是最大推手。 六年級邱紘揚表示,從認識劇本到熟悉講稿,準備比賽的六個月中,一次又一次的讀稿、英語發音調整、情緒沒到位、斷句不自然等修正,寒假也利用時間來學校進行集訓,做好充分的準備後,終於順利完成比賽,很開心能在畢業前獲得特優的佳績。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應大金錢交易所 教學童儲蓄

南應大財金系學生團隊落實USR,在省躬國小服務將所學設計《金錢戲劇》等宣導反金融詐騙,向下扎根,成果良好深獲好評。(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用科大財務金融系教學理論與實務並重發展,本著USR服務社會、積極參與在地的精神,本學年第一學期先後2次出動學生團隊前往國小服務,將所學投資理財專業設計「金錢交易所」、《金錢戲劇》,宣導反金融詐騙,向下扎根,成果良好深獲好評。 教育部在2018年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鼓勵大學師生以既有的知識、技術與資源,協助政府、產業解決問題,希望大學生在「做中學」後,能夠拓廣視野,提高實務應用能力,成為更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南應大財金系落實USR計畫,除連續16年出動服務隊配合支援南區國稅局台南分局每年報稅季服務,本學年第一學期亦出動2次服務隊:先後至中西區璐德老人長照中心「娛老」,及南區省躬國小「愛幼」,均是服務同學以在大學所習得財金知識,協助政府、產業解決社會問題,到各機構、學校宣導反金融詐騙,與正確投資理財觀念。 其中去年12月底由財金老師高偉舜帶隊在省躬國小服務學童,為了「投其所好」,財金學生團隊在場地布置、美工設計、看板、隊牌、隊名、人名,都採取「神奇寶貝」圖樣。課程設計內容多元。 南應財金USR團隊學生除「小組相見歡」各自帶開互相認識,及「大地遊戲」透過大手牽小手加速小隊間的認識與默契,將課程所學運用在活動中,設計「財金課程」,向學童們簡介貨幣的演進、利息、儲蓄,及在社會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手法。 還有「金錢交易所」,這是重頭戲,學童要應用所學儲蓄概念、利息與投資理財方法,在和尚端湯上塔、滾滾保齡球、動手動腦沒問題、皮卡乒乓乒乓4關玩遊戲,換取金錢,再投資寶貝球,等寶貝球漲價時再售出變現,創造財富。 《金錢戲劇》則由團隊演出電話網購詐騙劇,提醒學童們勿上當受騙。金融理財概念向下扎根,讓學童種下正確金錢觀的種子。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友善校園 永康勝利模範兒童選拔不一樣

永康區勝利國小模範兒童選拔,六年級各班候選人發揮自主行動設置服務站服務同學,爭取認同支持,營造友善校園。(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勝利國小今年度模範兒童選拔很不一樣,除融入友善校園及品德教育兩大精神,亦由師長利用學習單引導六年級學生思考「模範生」一詞背後所要傳遞的意義,有別於一般大眾認知的提名表決方式。各班候選人更發揮自主行動設置服務站服務同學爭取支持。 模範兒童選拔每個人身上都有模範生特質,而每個人著重的特質也不同,因此,永康勝利師長選擇利用學習單引導學生詢問家人或老師想法,逐步檢視每一位同班同學具有哪些模範生特質,不僅讓學生了解模範生所要傳遞的意義,更能透過意義的了解達到楷模學習的目的,有助學童良好行為的養成,及正向積極的班級經營。 過去大多數學校選拔模範兒童代表時,多是讓學生上台宣傳,或是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拉票。而永康勝利國小今年發揮現行新課綱所推動的「學生自主行動」,採用不同以往方式,邀請六年級各班模範兒童候選人進行「友善校園服務」,由學校安排適當場地及桌椅,利用六年級各班模範兒童及同學可接受的時間,由他們自行討論出想要提供給全校師生的服務內容,設置「友善校園服務站」來服務全校師生。 永康勝利國小六年級五個班級候選人分別設立服務站,各班在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後,決定出服務的內容,例如指導功課、閱讀故事、指導畫圖、講冷笑話、陪玩桌遊,還有很特別的「解決問題」,其中就有一年級的同學帶著「不會綁鞋帶」的煩惱到校園服務站尋求幫忙,而熱心的大哥哥大姊姊就手把手的教會他。 校長李世賢說,學生最了解學生的需求,如果能夠讓每一位學生能不分你我,發揮熱心助人的自主行動,相信這樣的校園一定能帶給學生滿滿幸福感。這也正是教育部持續推動友善校園的實質意義,今年的模範生選舉創造出一幕幕希望感十足的友善校園。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學園〉可愛彩虹羊 

台南市省躬國小三年四班  ◎陳妍華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

〈中華學園〉 籃球比賽

台南市協進國小四年一班  ◎歐思妤

Read More

蓮潭國中小創校元年校慶

蓮潭國中小校慶,熱鬧滾滾,也很國際化。(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蓮潭國中小於廿三日舉辦創校元年校慶,開幕典禮從校長﹑家長會長到與會來賓,全部用英文致詞,學生也用日文闖關,並與來自德國的國際志工及南非外籍老師,用英文通過餐桌禮儀考驗,展現雙語國際化學校風範。 蓮潭國中小廿三日舉辦校慶,並舉辦社團和課程的成果展,師生歡度創校元年校慶。校長許嘉齡表示,為解決善化區蓮潭里人口持續增加的國中小學生就學問題,一0九年十一月,台南市府決定增設善化區第二所國中。而蓮潭國中小就在一一二年八月創立,國中部預計一一四年開始招生。 廿三日的創校元年校慶,學校設立引領潮流的外太空打卡區,還有近三十個社團展演及闖關攤位,受到熱情參與。由於蓮潭國中小結合南科在地優勢,與企業合作逐月推動SDGs﹑ESG等環境永續課程及活動,成果展令人眼睛一亮。 蓮潭國中小校慶,熱鬧滾滾,也很國際化。(記者張淑娟攝) 家長會副會長蔡麒瑞表示,自己在台積電工作,深知英文及具備國際視野的重要性,看到蓮潭學子的外語表現,學校替南科子弟所規劃的相關課程,日後肯定能踏上國際成為台灣之光。 蓮潭里長陳紫晶表示,學校創立以來,蓮潭里的就學人口持續增加,這是蓮潭里值得慶賀的。尤其創校校長許嘉齡不只會中台語,還精通英語及日語,同時具備推動全市雙語教育的經驗,因此不只與國際志工合作,還能精準打造蓮潭國中小成為雙語及國際化學校的目標。特別的是校園裡全年有外籍人力進駐,讓師生從走進校門就能自然開口說英語。

Read More

崑山國小35週年 秀學習成果

永康崑小卅五週年校慶結合台南400,五年級化妝進場展現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史前、荷西、明鄭、清領、日治至當代,帶領大家走讀台南。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崑山國小卅五週年校慶熱鬧登場,除大會舞表演,學生學習成果展及一、三、五年級結合「台南400」以不同主題化妝進場,並邀請超人氣減塑大使BB蒞臨現場,與師生一起唱跳BB主題曲,鼓勵學童繼續透過實踐減塑,成為保護海洋的環保小尖兵。 崑小校慶運動會家長會、志工團、親師生齊聚一堂共同參與,其中化妝進場以不同主題表演,例如五年級進場展現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史前、荷西、明鄭、清領、日治至當代,帶領著觀眾走讀台南;三年級以台南美食小吃為主軸,民以食為天;一年級則以台南農特產為主軸,包括關廟鳳梨、玉井芒果等,可謂甜蜜的好滋味,令人垂涎三尺。 校長王文玲表示,崑小辦學展現成果,在成德館二樓展示學生各項學習成果,及學生自編、自繪之《再見鯽魚潭》繪本。另學校致力於擴展學生全球視野,除英語、科學闖關,成立的國際教育社與澳洲坎培拉校際交流有成。

Read More

看見家鄉文化色彩!安佃學童「小感動龍」創作受邀高美館展出

安佃國小學童創作的「小感動龍」在高美館展出。(安佃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佃國小學童參與了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推動的「藝起來學學計畫」,以藝術家莊普創作的「感動龍」素坯原型,彩繪上代表家鄉的「安佃五色」,創作出一系列的「小感動龍」,並正於高美館大廳展出中,小朋友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都既興奮又感動。 校長蔡孜怡表示,藝術教育是培養孩子多元視野的重要途徑,安佃國小一直致力於與當地美術館合作,除了定期參觀美術館,讓孩子們了解藝術的多樣性,這次計畫更讓學生們成為了藝術的創作者。 安佃國小學童創作的「小感動龍」在高美館展出。(安佃國小提供) 在教師的引導下,安佃學童訪問了耆老及家中長輩,觀察了家鄉的生活和文化,透過票選選出代表家鄉的「安佃五色」,分別是十二佃神榕綠、曾文溪溪水藍、竹籠茨褐、白鷺鷥白以及派出所泥牆紅等。接著,他們以藝術家莊普的「感動龍」素坯原型為基礎進行了彩繪創作,製作出了一系列的「小感動龍」。 蔡孜怡說,這些孩子生肖屬龍,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通過社區踏查重新認識了家鄉,發現了文化生態之美。他們將家鄉的色彩融入到了感動龍的創作中,這不僅僅是對安佃的印象,更讓孩子們對家鄉有了更深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安佃國小學童創作的「小感動龍」在高美館展出。(安佃國小提供) 學生邱薪月表示,她希望透過這個作品,外出奔波的人們能夠回憶起家鄉的美好,並且有機會回來與家人團聚。學生葉芷靚則希望十二佃的美好能夠延續下去。此外,學生黃媛瑜提到了「派出所泥牆紅」,她表示所有同學都認同十二佃治安良好,大多是派出所警察的功勞,希望警察們也能撥空共同來欣賞自己打造維護的社區。 莊漢昇老師說,過程中他們還採訪了竹籠茨的傳統匠師李養,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文化傳承體驗,從挑選顏色到創作感動龍的過程,每一個色彩都代表著孩子對家鄉的認同,具有深遠的意義。蔡孜怡表示,此次學校也安排與外籍教學助理教師迪拉帕共同指導課程,為孩子提供了雙語學習的機會。

Read More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推廣專書

南市發表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推廣專書暨教學手冊。(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領先全國推動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由專業營養師每月以在地食材為主題設計影片及海報。四年下來彙編成營養教育推廣專書,並邀教師設計適合國中小學生參考的教學手冊,二十二日在崇明國小發表。 南市營養師四年來共同開發一百三十部影片、設計出三十五個主題海報教材及一百零五張海報。上述教學媒材集結成冊,配合部定課程及跨域學習,設計許多創意教學模式,展現南市推廣飲食營養教育成果。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營養教育推廣專書除了收錄每月主題海報,也邀請海佃國小、崇學國小、新進國小、永康國中教師,共同發揮創意,設計出適合各學習階段的教學簡案與學習單,合力編寫成教學手冊,供教學者參考使用。 整體教學設計,按照國中小學習階段循序漸進。國小低年級採取圖像記憶方式,讓孩子們認識六大類食物。中年級透過學習策略與提問技巧,引導學生選擇健康的食物。高年級則融入不同面向的議題,鼓勵學生自我覺察健康的重要性,反思飲食與環境的連結。 國中階段著重於課中教學運用、課後教材補充,融入晨讀或問題導向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將此書做為自學工具,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