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林豪鏘獲工教傑出研究獎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林豪鏘,獲工程教育傑出研究獎,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學者。 (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林豪鏘,教學資歷長達三十二年。研究範圍涵蓋情感運算、人工智慧、數位藝術及元宇宙等前瞻科技領域。不斷革新的教學方法,獲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台南大學教學績優獎肯定。日前再獲工程教育傑出研究獎,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學者。 林豪鏘曾任台南大學學務長、台北商業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院長、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入選世界頂尖資訊工程台灣百大科學家,獲資訊學會渴望資訊文化獎、國科會研究獎勵傑出人才獎等國家級獎項。 其研究範圍涵蓋情感運算、人工智慧、數位藝術及元宇宙等前瞻科技領域。推動的AI情感教學系統ATS是創新教學方法的代表作,發表著作四百七十七篇。其中含八十七次藝術創作展演、五百七十八場演講。 林豪鏘也致力於教學實踐與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多次在國際舞台展出。AI共創圖文詩集「失眠是一種漸進式」,更登上博客來排行榜榜首。五月十日林豪鏘參加第十三屆工程、技術與STEM教育研討會,獲頒工程教育傑出研究獎,表彰其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卓越貢獻。

Read More

會考招好運 楠中設應援壇+智慧門

為增加好考運,楠西國中設置應援壇、智慧門,校長鄭俊杰還送上加強考運小物,增加學生信心。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楠西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十八、十九日舉行,楠西國中為幫國三學生招來好考運,除前往信仰中心楠西北極殿上香祈福,還在校園裡設置「應援壇」,畢業生帶著應考強運小物鑰匙圈、幸運籤餅,通過智慧門增強考運,順利應試。 楠西國中校長鄭俊杰指出,這項祈福活動由輔導室規劃,主要是希望幫助應屆畢業生在教育會考時增強信心,求得好考運。三十四位畢業生在班導師帶領下,攜帶准考證步行前往楠西北極殿上香,期透過神明加持,放鬆緊張的心情,在會考時有好表現。 除了「神助」,還要有「人助」。校方結合校本閱讀課程,營造「楠中應援壇」,畢業生可自行抽籤,對應籤詩,找到適合自己的應考策略。 教育會考前夕,楠西國中畢業生前往北極殿上香祈福,求取好運。(記者盧萍珊攝) 另也搭建智慧門,通過智慧門增強智慧,鄭俊杰送上加強考運的鑰匙圈、幸運籤餅,籤餅裡有師長對學生加油小語和祝福。 李姓考生表示,隨著會考將至,心情很浮躁,很緊張,無法靜下來好好看書,在師長陪同下去廟裡拜拜,通過智慧門後,覺得心情放鬆許多,希望藉此激勵自己,穩定應考,有個好成績。

Read More

南應大邀華南高商生體驗大學生活

嘉義華南高商老師帶領學生參訪南應大,體驗一日大學生活,與校長楊正宏(右中)合影。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企業管理系邀請嘉義華南高商蒞校參訪,體驗一日大學生活,內容多元包括創業課程、AR、VR、股票市場模擬交易體驗、故事行銷遊戲競賽、南應大特色校園導覽等。 企管系主任陳佐任表示,嘉義華南高商是南應大企管系執行技高端評量尺規的上游夥伴學校,多年來企管系教授張人懿與陳姵臻博士受邀擔任華南高商校方大學端專題指導老師,雙方課程交流熱絡。此次共有商業經營、國際貿易及電子商務科五個班級一百四十一位學生、七位老師參訪體驗一日大學生活。 南應大校園的景致特色綠樹成蔭、樹木蔥蘢,參訪來賓不時可見中途休息的鳥類、與在松林間來回穿梭的松鼠,其中在南應教育大樓前方的木棧步道,更是電影《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的劇中場景之一,到訪的高中生都對此文青感十足、綠意盎然綠電影場景印象深刻。 而華南高商學生在南應大木棧步道參訪時,剛好巧遇南應校長楊正宏巡視校園,給予華商學生勉勵加油,並留下高中生與大學校長在國片電影場景合影的經典畫面。

Read More

崑大馬國生鼓勵僑生來台就學

崑大企管所 二年級馬來西亞籍學生陳盈伊(左二),創立僑生聯誼社並擔任社長,帶領學弟妹將社團經營得有聲有色。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企業管理研究所二年級馬來西亞籍學生陳盈伊,致力於多元領域發展,大學時期擔任僑生聯誼社與華語小老師社長,因熱愛韓國文化,研究所期間更至韓國慶星大學進行四個月交換生體驗,結合自身經驗幫助更多外國生順利來台就學。 馬國陳盈伊僑生,起初並沒有考慮到台灣念書,但偶然在國際升學展上看到崑山科大的招生資訊,認為該校提供優渥的獎學金,加上對藝術表演相關領域有興趣,於二0一八年選讀崑大時尚展演事業系。為更快速融入校園生活,她從一年級就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加入熱音社、韓舞社及慈青社。 豐富的社團經歷讓陳盈伊發現自己非常熱衷籌辦活動,除維持課業,更持續在社團活動耕耘,二年級創立僑生聯誼社並擔任社長,帶領學弟妹將社團經營得有聲有色,後期舉辦校外活動,學生參與皆相當踴躍。 她同時也兼任華語小老師社長,透過協助社團及校外招生活動,讓更多外籍生認識台灣文化,也為自己累積多項規劃活動的技能。她更參與校內舉辦的文學競賽「嵐雲文學獎」,四年在散文創作組曾獲第一名、第二名與佳作之殊榮,出色的語言實力備受肯定。 陳盈伊畢業論文也以《為僑生來台留學動機及其畢業後生涯發展之探討》為題,結合自身經驗幫助更多外國生順利來台就學。她說,畢業後預計繼續在台灣深耕就業,結合豐富的學經歷尋找企劃相關職缺,開啟職涯新篇章。

Read More

中山醫大暨附醫攜手國美館共創失智友善、文化平權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左)與國美館館長陳貺怡共同簽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與照護處方合作備忘錄」。(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16日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簽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與照護處方合作備忘錄」,協議約定由中山醫大培育失智照護的青年人才、中山附醫專責疾病照護,國美館提供藝術輔療的場域,共創「失智友善、文化平權」終極目標,為台灣的失智症家庭照護提供結合生活活動設計與非藥物治療的另一重要選項。 中山醫大暨附醫攜手國美館,創造友善、關愛的失智症社會環境。(記者徐義雄攝)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與國美館館長陳貺怡代表簽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與照護處方合作備忘錄」,以產學合作方式整合大學培育人才、醫院疾病照護以及美術館藝術資源療癒與紓壓的各自強項,推動以「生活處方簽」的概念,每兩個月舉辦「友智藝同」失智症家庭守護活動。失智友善的導覽員和中山醫大學生共同協助,中山附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所服務的失智症家庭,能在國美館享受藝術人文導覽和共享家庭關係增能的機會。 與會者包括中山醫大副校長張育超、主秘王祖興、教務長張元衍、醫學系副教授暨中山附醫副院長郭慈安,以及國美館副館長汪佳政、主秘亢寶琴、推廣組長尤文君等人。 黃建寧指出,失智症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努力解決的重要議題,中山醫大提供學生有系統的學習失智症相關的專業知識,透過附設醫院專業人員的指導,參與失智症個案的服務,累積實務經驗,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學生為畢業後投身失智症照護工作做最好的準備。 陳貺怡表示,透過合作備忘錄的簽署,藉由雙方合作,促進社會對失智症的認知,破除對失智症的誤解和污名化,失智症家庭都能夠享有與一般民眾同等的藝文近用權、社會參與權,以及美好的生活品質。 合作案的推手為中山醫大醫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台中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中山附醫副院長郭慈安表示,台灣每30分鐘即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以每年2萬人確診的速度不斷增長。此一巨大的社會成本與照護資源需求,持續加強與醫療和社區的緊密合作。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邀偏鄉學童科技體驗

輔英科大邀請偏鄉國中小學生參加職業探索教育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邀請高雄市偏鄉國小的學童體驗蘊含「健康照護」為特色的課程,藉由小朋友了解智慧移動科技的樂趣,加強數位學習動機,同時由聞香認識常用植物、製作個人風格的銅鑼燒寓教於樂,並搭乘捷運及輕軌瀏覽高雄美麗風光,翻轉偏鄉學童思維,並大大提升生涯體驗與視野。 輔英科大承接教育部和高雄市教育局的「一一三學年度偏遠地區學校及非山非市學校整合性計畫-提升學生多元發展、智慧產業創科技」計畫,分二梯次邀請桃源、樟山、荖濃、茂林等五十多位國小學童及老師體驗二天一夜精心設計的課程。 高雄市山區桃源國小學童吃手作銅鑼燒,感到很滿足。(記者吳門鍵攝) 林惠賢校長表示,這次活動是透過大學專業師資規劃的課程,深入淺出培養小朋友媒體識讀能力,提升新科技媒體的運用能力,並融合多元職業試探和戶外探索教育體驗,盼有助提升偏鄉學童的生涯體驗。 林惠賢指出,校方由資訊科技管理系、護理系、健康美容系、休閒與遊憩事業管理系以及學務處職涯發展中心、服務學習中心等師生及志工團隊,共同攜手接待並規劃課程,白天有實作體驗,晚上則夜宿群英會館,令學童有賓至如歸之感。 陳冠位學務長說,為實踐林惠賢校長推動快樂學習的宗旨,課程設計活潑有趣,小朋友學習興致高昂,高科技教學輔具更讓小朋友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驚叫連連,愛不釋手。 職涯發展中心吳彥鋒主任表示,體驗課程包括資管系的「串流媒體腳本創作、影片剪輯」;護理系安排參觀最新的創新科技館,操作體感智慧科技VR;休憩系安排小朋友以大寮特產紅豆手作銅鑼燒;健美系則烹調製作美容養生藥膳並認識校園植物,小朋友聽到薄荷葉等可以生食,紛紛立馬塞進嘴裡咀嚼,讓老師見識到偏鄉學童的率性與純真。 偏鄉小朋友平時見不著高雄輕軌與捷運,該校聯合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高雄捷運公司安排學童搭輕軌瀏覽駁二藝術特區和亞洲新灣區,同時乘捷運體驗快速與便捷。 荖濃國小黃暐睿校長、桃源國小涂宗成校長都親自率隊參加,對輔英科大連續三年規劃二天一夜的課程安排讚賞不絕,逾九成五的學童也認為對未來職能認知有助益,並收穫豐富。 樟山國小高以純、高梅林、王宇彤小朋友一致感謝輔英科大規劃課程,帶給他們新知識和科技體驗,戴VR眼鏡玩電腦遊戲及做銅鑼燒都很好玩,希望下次還可以再來。 桃源國小張潔玲、顏諾潔、洪翎葳學童異口同聲認為,每一課程與關卡都令人驚奇,感謝老師教導和大哥哥、大姊姊志工陪伴,校園巡禮聞植物香氣好棒棒,期待再相會。

Read More

西溪國小畢業美展 學生創意與藝術的綻放

西溪國小第64屆畢業美展「藝起溪遊」,16日在湖西鄉公所二樓藝廊盛大開幕。(記者張翔 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西溪國小第64屆畢業美展——「藝起溪遊」,於16日上午在湖西鄉公所二樓藝廊盛大開幕,引來了眾多來賓及參觀者的矚目。此次展覽凝聚了西溪國小師生的心血,展現了學生們在藝術創作上的獨特才華與努力。到場來賓者眾,包括有文化局洪棟霖局長、許國政議員、代表會李麗美及洪志銘代表、紅羅村洪子健村長、紅羅社區林忠雄理事長、白坑村許智哲村長、青螺社區李文仁理事長、湖西國中鄭雅端校長、志清國中王世桓校長、湖西國小鄭謙遜校長、西溪國小歐德孝校長、龍門國小鄭文健校長、成功國小王天敏校長與沙港國小陳玉珍校長等。 西溪國小一向秉持著「多元、創新、卓越」的教育理念,致力於推動多元化的創新課程,尤其在藝術教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畢業美展不僅是學校教育成果的展示,更是學生們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的總結。 展覽中,觀眾可以欣賞到四位優秀畢業生(鄭僑苹、洪一丞、翁芷妡和洪沛淳)的精彩作品,包括書法、素描、兒童畫、陶藝和多媒材設計等多個領域的作品。這些作品充滿了學生們的無限想像和創造力,展現了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今日更是畢業生學弟妹們一次有紀念性、充滿美感的校外教學。 開幕式暨開幕茶會上,出席的家長、老師和來賓們紛紛讚嘆學生們的才華與努力,並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祝福。湖西鄉長陳振中表示:「這次畢業美展不僅展示了學生們的藝術成就,更凝聚了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力量,共同推動了藝術教育的發展。我們對孩子們的努力和創造力感到由衷的敬佩,相信他們的未來必將繼續閃耀光芒。」

Read More

東華大學融合式體育增能研習-讓運動無礙

在田徑課程中,讓學員配戴特殊眼鏡、耳塞、坐輪椅、以及使用陪跑繩等輔具來模擬體驗適應生的處境。(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中心日前舉行大專校院適應體育行動藍圖實施計畫之「融合式體育增能研習」,邀請師大特教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姜義村教授以及臺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徐一騰理事長擔任講師。上午場精彩的講座分享「與你我息息相關的CRPD:從融合教育到運動平權」和「適應體育支持服務原則」兩主題講師們從自身經驗出發,引導參與者思考如何從事融合式的體育課程與活動賽事,讓適應生獲得尊重與陪伴。 下午場分組進行「田徑」與「舞蹈」的實作課程,姜義村教授在舞蹈課程中強調,透過肢體的舞動不僅是讓適應生學習舞蹈的各種元素,更是讓他們認識自己、感受身心。徐一騰在田徑課程中,讓學員配戴特殊眼鏡、耳塞、坐輪椅、以及使用陪跑繩等輔具來模擬體驗適應生的處境,以感同身受的沉浸式學習,引導大家思考田徑課程中的各種調整,並強調教師應營造友善的課程氛圍,來對待不同狀況的學生。 此次參與的四十多位學員,包含了幼稚園、國中小到大學的各級教師們,其中有特教老師、體育老師、輔導員和教保員。計畫主持人陳怡靜表示,自花蓮大地震以來,東華大學校園也尚在復健中,能透過這樣的研習,集聚花東各地的教師力量,一起分享適應體育的經驗,實為難得。也感謝東華特教中心的協辦,以及教育部體育署適應體育發展中心對於本計畫的支持。

Read More

國中會考週六登場 明看考場

國中教育會考台南考區在台南女中等十八所學校設置考場。(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十八、十九日登場。教育局表示,台南考區有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二名考生,在台南女中等十八所考場學校應試。其中九十七人申請特殊應考服務。十七日下午三時公布試場分配表,三至五時各考場同步開放考生查看試場。 國中教育會考台南考區考場學校為台南女中、台南一中、台南二中、家齊高中、台南高商、成大南工、台南海事、新豐高中、善化高中、曾文家商、新化高中、北門高中、北門農工、新營高中、新營高工、玉井工商、南大附中、長榮中學等十八所。共開設一般試場四百三十四間,特殊試場五十四間。 十七日下午三至五時,國中會考各考場同步開放考生查看試場。考生可持准考證至考場確認應試試場,但不得進入試場。十八、十九日兩天,考試正式開始後,若遲到逾二十分鐘即不得入場。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新冠肺炎自法定傳染病第五類降為第四類,因此憑證進入考場、進入考場量測體溫、中午用餐使用隔板等相關會考限制措施已經取消。為了讓考生安心應試,市府已協調相關單位,針對考場周邊集會、施工、交通進行管制。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育局責成考區試務會要求各考場針對試場電力、冷氣、照明進行檢測。同時強化監試委員試務工作講習,務求會考試務工作零缺失。提醒考生,務必詳閱試場規則,在考試說明時段內,切勿提前翻閱或畫記試題本。與考試無關的手機、具有通訊功能的智慧型手錶等物品,也不要帶進試場。

Read More

華醫校長 祝畢業生國考包中

華醫校長孫逸民與師長們發送包子和粽子給學生,並祈願國考包中。(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國家專技高考all pass」!十五日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結合家長會、台南市校友會,為五百零八位參加國考的應屆畢業生舉辦「包中」祈福許願活動,校長孫逸民與師長們發送包子和粽子給學生,預祝國家專技高考金榜題名。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將於七月底登場,中華醫大的「包中」祈福許願活動,共有六百多位師生向文昌帝君、魁星爺默禱祈願金榜題名,大家也接力傳遞大包子和大粽子,一起高喊今年國考全部all pass,同時也一起品嘗包子和粽子。 中華醫大家長會、校友會特別送六百顆包子和粽子為考生預祝金榜題名,與會的有護理系、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語言治療系、視光系、食品營養系等應屆畢業生五百零八人,大家齊聚學校圖書館地下一樓演藝廳,校長孫逸民到場為學生加油勉勵,家長會會長黃民杰、副會長陳呈榜以及中華醫大台南市校友會常務理事謝馨慧等理監事也出席為考生虔誠祈福,期盼締造佳績。 孫逸民表示,中華醫大應屆畢業生的考照率均優於全國平均值,期許大家全力以赴,在考場上有最優異的表現,榮耀母校。隨即校長和師長們帶領學生向文昌帝君和魁星爺塑像祈願考場應試順利、金榜題名,現場還有大包子和大粽子應景,不少學生拿到包子和粽子,開心搶著拍照,希望國考幸運「包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