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結盟高雄市數位學習國際教育協會 線上學習推動學伴計畫

文藻外語大學與高雄市數位學習國際教育協會結盟,盼提升偏鄉及經濟弱勢家庭學童的英語學習能力,並培養對歐洲的基本認識。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與高雄市數位學習國際教育協會結盟,二十八日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偏鄉及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以線上學習方式推動學伴計畫,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並培養對歐洲的基本認識,受惠學校包括甲仙國小、大樹國小、建山國小及八卦國小等。 前教育部政次、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座教授蔡清華表示,這次推動的學伴計畫最大特點,是由德語系主導,以往皆由英語系承辦,考慮台灣對歐洲的了解,不及對英語系國家來得熟稔,所以透過歐語系主其事,培育下一代對歐洲的認識,以促進未來台灣與歐洲地區的關係開展。 蔡清華說,台積電前進歐洲設廠,在國內只找文藻外大合作培訓計畫,精選文藻德文系大四學生,進行相關產業的養成教育,以期未來能為台積電德國廠所用,所以歐語系學生對現階段台灣產業而言,相當重要,也是這次數位學伴計畫,為何選擇德文系承辦的原因。 其實,這個學伴計畫已於去年十一月展開,合作團隊利用每周二及周四下午四時後的空檔時間,針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進行英語課業輔導,同時搭配「酷英網」豐富的教學資源及生活化的詞語運用,輔導學童自主學習。 這次特別融入德國與歐洲相關文化教育,拓展學童的國際視野,並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增強學童對學習外語的興趣。初期投入的文藻學生計有十人,而四所國小學童則有二十人參加。因效果顯著,從今年三月起再投入十二名大學伴,並將四所國小參加人數增加為三十一人。 文藻外大指出,大學伴經過嚴格遴選,不僅需具備英語、德語能力,同時也接受學校安排的大學伴培訓課程,包括學習如何將ChatGPT融入教學,熟悉酷英網教學資源等。大學伴每周二次透過電腦及平板與小學伴互動,並在教學過程中,對小學伴進行生活輔導,希望能培養出亦師亦友的情感。

Read More

全球17山區暖化嚴重 威脅生態

多個高風險區域與生物多樣性熱點重疊,包括南非高地。(陳一菁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陳一菁與中研院及跨國團隊研究發現,受地球持續暖化影響,近五十年來,全球有十七個山區已經歷相對高的「氣候速度」,這些高風險山區分布廣泛,涵蓋全球百分之三十二山區,從阿拉斯加─育空地區到南非、從地中海山區到東北亞,橫跨乾旱和濕潤的氣候,顯示全球山區生物多樣性面臨廣泛威脅。 科學家長期以來欲了解持續暖化的地球現象,其中山區生物要攀升多高的海拔距離,才能維持在適應的溫度,亦即「山區氣候速度」。哈佛大學Rowland Institute博士後研究員詹偉平、成大副教授陳一菁與中研院研究員沈聖峰等人所組的跨國團隊利用衛星數據與「濕絕熱溫度遞減率」,首度推估出全球山區的氣候速度,昨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成大表示,跨國團隊運用超過一萬三千筆生物資料及最新推估的山區氣候速度,分析結果帶來一絲曙光。在氣候速度低的區域,生物仍有機會追上氣候變遷,但是相對的,氣候速度快的地區,亟需對應的保育措施。 研究團隊指出,全球山區氣候速度有極大的差異,不僅取決於溫度上升幅度,水氣多寡也有影響。濕潤的氣候會降低溫度遞減率,造成氣候速度更快,包括蘇門達臘、台灣、日本、南非等都屬於這樣的條件。生物要攀升到更高的海拔,才能維持在適合的溫度,若生物反應落後,將不利其生存。 陳一菁表示,氣候變遷對山區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不容忽視,除了要確實掌握當地的氣候速度外,也要積極減緩氣候暖化,降低氣候速度有助於生物適應。另增加棲地的連結度與完整性,生物才能藉由分布改變、適應氣候變化,在這方面,台灣積極推動的國土綠網,串聯低地到山區的自然棲地,也就格外關鍵。

Read More

大橋國中創意班呼表演 宣導反霸凌

橋中學生在校慶運動會中創意班呼表演,藉由口號、標語、道具宣導菸檳防治、校園友愛霸凌不在。(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創校廿一週年校慶運動會,廿八日起兩天以「青春洋溢 揮動熱情」主題熱鬧登場,其中由二年級進行的創意班呼表演,不忘宣導「菸檳防治」、「反霸凌」等議題,藉演出推廣議題性知識至其他班級課堂中,達成宣導之教育目的。 橋中歡慶廿一歲生日,為展現健康教育課程中所習得的知能、發揮藝文課程中所習得的表現能力,也希望大家能學習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並提升班級的團體向心力,在校慶系列中規劃舉辦創意班呼表演。 創意班呼由二年級同學,利用班級輔導課程整合各項教育宣導議題,結合表演活動,將各項議題核心概念深植心中,例如二年五班的「菸檳防治」、二年八班「性教育」、二年十一班「反霸凌」等,藉由班呼口號、標語、道具宣導拒菸隨我行、校園友愛霸凌不在,並祝賀橋中生日快樂。 橋中校長謝連陽表示,多元學習適性發展,一直是橋中重要的辦學理念。校慶運動會包括卡巴迪、籃球、木球、田徑等運動校隊,也在運動員宣誓中,以中英日三國語言呈現所學。

Read More

南市教師增能研習 提升專業能力

台南市教產教工會在崑小舉辦學習共同體教學研習,參與教師進行實務分享。(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施春瑛、汪惠松∕綜合報導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及教師會二十八日在永康崑山國小辦理「學習共同體」增能研習,共有五十多名教師參與。 理事長陳葦芸表示,面對快速變化的教育政策與環境,老師需要的是支持的力量,由下而上的自我提升教學能力,教育主管機關應該給予適當的支持,而不是強制性規定與要求老師研習,建議教育局修正「入校陪伴觀課」的做法,更要相信校長教學領導的能力,讓教師有更多自主專業成長的機會和時間。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暨教師會辦理「學習共同體」增能研習。(教產工會提供) 為將「學習共同體」推廣給更多的教師,教育產業工會邀請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鄭玉疊擔任講師,與新北市教育局王雅貞聘任督學分別針對國語科、數學科來從學科檢測的試題分析談理解力教學。 南投縣育英國小長年擔任低年級導師的巫邕儀則藉由自己在深究學習共同體的精神,實際探究與實踐後,分享她在低年級學共課堂的經驗與心得,利用推廣學習共同體教學實踐基地經驗,增進教師專業自主能量及教學研究能力。

Read More

菲律賓新型專班校長論壇 崑大與10所菲國大學簽約 培育科技人才

崑大在「菲律賓新型專班校長論壇」中,除探討全球科技產業發展趨勢,並與菲律賓十所大學簽約建立聯盟關係,共同培育創新科技人才。(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擔任台灣─菲律賓國際人才循環基地總召學校崑山科大,舉辦「菲律賓新型專班校長論壇」,除探討全球科技產業發展趨勢,洞悉未來科技發展方向,及分享各國國際人才培育成功經驗,同時與菲律賓十所大學簽約建立聯盟關係,共同培育具創新實踐能力科技人才。 崑大致力整合國內各校院、菲律賓知名大學資源,並與國內科技產業攜手合作,共同培育優秀的國際人才。在菲律賓新型專班校長論壇中,由學術副校長侯順雄教授擔任引言人,邀請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長蘇炎坤教授、高雄科大電機與資訊學院副院長陳朝烈教授,分別以「科技發展與國際人才培育」、「科技產業國際化人才需求與趨勢」為題進行分享,菲律賓前大使 Antonio Basilio等產官學界均參與盛會,並與各校校長進行交流。 崑大校長李天祥表示,該校長期致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此次很榮幸成為菲律賓基地總召學校,菲律賓新型專班的設立將為菲律賓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更豐富的學術體驗,學生畢業後留台發展就業,為台灣引入優質人才。 論壇結束,崑大與黎剎科技大學、東方大學等菲律賓十一所大學簽訂策略聯盟開口合約,未來可在當地學校設立據點、開設華語專班、招募當地學生學習華語,並協助取得華語檢定A2及來台就讀。

Read More

高師大志工團榮獲第三十屆傑青獎

高師大志工團榮獲第三十屆傑青獎,並受邀前往總統府接受表揚。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志工團榮獲「第三十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傑青獎」,獎項包含「傑出社團」、「傑出社團領袖」及「傑出社團指導老師」獎;校長王政彥特別向獲得傑青獎「傑出社團」的社員、「傑出領袖」獎-地理系翁維仁、「傑出社團指導老師」獎-陳俐靜老師等道賀外,並親頒表揚狀予以肯定對社會的貢獻。 校方指出,受獎單位及個人,日前至總統府接受表揚,獲得賴清德副總統肯定與嘉許,並讚揚得獎者是公益的力量及社會向上的指標,肯定年輕學子在課業之餘,還能回饋社會幫助他人,引導學生開啟向善的窗,看到未來希望所在。 高師大志工團指導老師陳俐靜指出,志工團以「溫度、深根、傳承」為三大特色,擁有多支不同類型服務隊,服務對象含括學童、長者、社區民眾,除寒暑假服務隊外,更有四支平日服務隊,分別為:傑青服務隊、苓洲光榮服務隊、深根服務隊、華山服務隊,服務隊長期深耕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嘉惠人群。 她表示,志工團透過世代的結合,大手牽小手,讓服務觀念向下紮根,服務的真諦打入學子們的心靈,翻轉偏鄉或弱勢學童的生活,讓弱勢學童也能擁有美好願景。 校長王政彥表示,高師大正大力推展SDGs之實踐,藉此高度肯定志工團深耕社區服務及關懷弱勢學童的傑出表現;志工團長年在地耕耘,尤其照顧與服務弱勢的成效顯著,雖是小小的力量卻能發揮極大效益。

Read More

東海大學傑出校友郭小華擠身美國NAE國家院士

二0二四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NAE)名單出爐,東海大學傑出校友郭小華,獲美國工程學院肯定,獲選為今年新晉院士。(東海大學提供,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二0二四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NAE)名單出爐,東海大學傑出校友郭小華,以其多年來在麻省理工林肯實驗室擔任要職,彈道飛彈防禦和太空系統的研究傑出貢獻,獲美國工程學院肯定,獲選為今年新晉院士,成為台灣之光。 擁有工程師最高榮譽之稱的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SR)消息指出,東海大學傑出校友郭小華博士,以彈道飛彈防禦和太空系統領域的技術創新,獲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作為女性的她,在以男性為主的工程界中脫穎而出,相當罕見。 東海校長張國恩表示,NAE會員是工程師最高的最高榮譽之一,這項獎項旨在表彰當選者在工程研究、實踐、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郭校友作為華人獲獎,已然不易,作為女性的她,更是鳳毛麟角。 郭小華博士長年研究彈道飛彈防禦、太空系統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自一九七一年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到美國就讀萊斯大學,獲得太空物理與天文博士學位,一九八一年加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林肯實驗室服務,至今已四十三年,在支持和推動發展集成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海軍防空系統以及情報計劃的原型感測器開發和數據利用方面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獲東海大學第二十二屆傑出校友榮譽的郭小華博士,曾在頒獎典禮中表示,就讀東海四年的時光,奠定當年赴美發展的深厚基礎。當年東海的美麗校園歷歷在目,東海的博雅教育與師長們更有深刻印象;當年東海學生與教授之間,就如同子女一般,面臨困難的時候,教授們義不容辭幫助她解決問題。郭小華說,在東海獲得的教育、感情等讓她在美國發展時有厚實的基底。 張國恩說,郭小華校友所任職的MIT林肯實驗室,是美國大型的國安研究中心,具有濃厚的神祕色彩與保守風格,其中作為少數族群的女性科學家,難以在以男性為主要族群中出頭,郭校友自一九八0年代起在這麼競爭又保守的環境中工作,以女性身分突破瓶頸,擔任重要主管,實在難能可貴。

Read More

美哉衣賞 大橋國中秀巧思

橋中一年級學生結合色彩漸層練習,進行剪裁拼貼設計心目中的衣服,將在校慶系列中以「美哉衣賞」主題展出呈現學習成果。(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推動美學創造力,一年級結合視覺色彩學和美的形式原理課程進行衣服創作,由學生自選三色練習混色與漸層技法,藉由剪裁拼貼設計心目中的衣服。參加八個班級將於廿八日校慶系列中以「美哉衣賞」主題展出二百多件作品。 橋中校長謝連陽表示,每位學生的學習進程與成效是不相同的,尤其是在美學的感受力與創造力上,校慶美哉衣賞展,旨在藉由公開展覽來相互觀摩各自的創作,進而提升對於美的感受力,美的事物就是要讓大家分享,展示成果又可美化校園,一舉兩得。 美哉衣賞由一0七至一一四共計八個班班級共同展出。課程配合一年級上學期視覺課程的「色彩學」和「美的形式原理」進行衣服創作。其中在色彩學課程中,除了調色,也讓學生自選三色,練習混色與漸層技法。在美的形式原理課程內,將重點放在單純、對比、均衡、反覆和漸層這五個原理,以剪裁前一個漸層作品,再利用美的形式原理拼貼在自己修改的板模上,設計出心目中的衣服。

Read More

成大南工15位傑出校友 週六表揚

成大南工選拔之傑出校友、慈龍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王清珍。 (記者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日治時期創校迄今已有八十三年的成大附屬南工,畢業校友在社會各行各業人才輩出,辦理傑出校友選拔迄今共選出二0九人,其中今年第十九屆十五人,將在卅日校慶大會中接受頒獎,表揚他們在社會各階層做出貢獻。 成大南工校長陳啟聰表示,南工創校迄今畢業校友約十萬人,在學術、行政、企業、醫療、社會服務等各行各業均有卓越成就。回顧每屆推薦選拔的傑出校友中,均顯示出該校的畢業生在各行各業中嶄露頭角,在工業本行中出類拔萃,在農商經營中闖出一片天空。 今年選出傑出校友共計十五人,包括楊調誠(五十八年電工)、黃宗仁(五十七年電工)、蔡瑞泰(五十七年機械製圖)、程安順(五十八年建築工程)、陳華卿(五十九年建製)、王清珍(六十年建製)、蘇水龍(六十年化驗)。 楊俊傑(六十八年機工)、張學隆(六十九年電工)、陳雪娥(六十九化工)、陳建誠(八十二年機工)、王金竹(七十八年機工)、李茂全(七十八年電機)、陳億龍(八十二年板金)、許慶豐(八十三年機工)。 其中經營贏美塑膠製品、東莞衍青塑膠五金製品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王清珍,不定期捐助社會公益與急難事件,累積多年之經驗與感受,深覺教育是改善社會與人生的根本大事,於二00二年成立慈龍慈善基金會,擔任董事長,推動幫助貧困、品德優良、立志向上學生求學之路,迄今廿一年累計幫助學生逾兩千人次,目前固定在台南市與十所學校合作助學,包括高中二所、國中一所、小學七所,助學人數每學期六十八人。

Read More

美高中生訪灣中 煮水餃同樂

美國曼德拉高中師生參訪大灣高中交流。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美國曼德拉高中由兩老師帶領十餘位學生參訪永康區大灣高中,展開一週的跨國文化交流,除安排美高中生入班上課共同學習,並與灣中學生一同參訪在地著名的廟宇廣護宮、古都赤崁樓及品堂台南美食,認識體驗台灣文化,共同創造難忘的回憶。 灣中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日本二所、美國一所高校合作交流。此次美國曼德拉高中師生造訪灣中,在歡迎會上,兩校的學生們共同準備了精彩的表演活動,雙方學生們帶來美妙音樂演奏、歌曲及精彩舞蹈表演,場面熱鬧、感動人心,展現了青少年間跨文化交流的美好與活力。 交流期間,灣中除了安排曼德拉學生入班學習,與高二、高三班級學生一同學習台灣高中課程,美高中生與灣中同學們也在家政教室裡料理台灣特色水餃及泡麵,品嘗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美味佳餚,彼此間的笑聲彰顯了友誼的深厚。 曼德拉高中學生造訪灣中期間除學生認養寄宿家庭,並與灣中學生參訪在地廟宇廣護宮。在這個傳統的神聖場所裡,他們學習了台灣的宗教文化,並向當地神明祈福,祈求學業進步和友誼長存。 灣中校長李宜芳說,這次跨國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拉近曼德拉高中與大灣高中學生們的距離,藉由互動學習,更豐富了雙方彼此的視野,及擴展國際文化交流。雙方期待著未來更多類似的交流活動,讓青少年們在共同學習中增進友誼、促進文化交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