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創意戲劇賽 新北勇奪24座獎牌

莊敬工家在舞臺劇類以青春校園劇目《晴天》的小清新戀愛劇取得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13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日前在基隆落幕,新北市24隊404位師生以現代偶戲、傳統偶戲與舞台劇全面出擊,勇奪12座特優、12座優等獎座,24隊全數獲獎,獲獎數全國最多,展現新北市各校長期深耕表演藝術教育的成果。 瑞亭國小以《三叔公瑞亭講古》奪下現代偶戲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全國戲劇比賽的參賽作品展現了豐富的創意與美感,每部劇作都蘊含著珍貴的教育意義與文化傳承。新北市近年積極深化藝術教育,致力於打造多元藝術人才,未來亦將持續辦理多項藝文競賽、活動及課程,結合各項資源拓展孩子的藝術視野,讓每位孩子能在表演藝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瑞亭國小以《三叔公瑞亭講古》奪下現代偶戲組特優,劇本以「三金文化」黑金(煤礦)、黃金(礦金)與茶金(茶葉),串起在地產業史,搭配道地台語口白、溫暖燈光與細膩偶術,讓觀眾彷彿走進礦坑記憶。四年級小演員張愷仁分享,故事中印象最深刻感動的是劇本中有一段提到孩子替爸爸分擔想去幫忙撿煤,第一次讀劇本覺得好難,排練很辛苦,很開心最後拿到特優! 三芝國中以《小西天收黃風怪》榮獲傳統偶戲類布袋戲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三芝國中榮獲傳統偶戲類布袋戲組特優,以《小西天收黃風怪》完整演出了唐三藏一行人取經過程中的困頓場景,學生團隊合作展現精進操偶步法與後場默契。七年級吹奏嗩吶的郭天妤表示,練到喘不過氣也甘願,但因為對嗩吶的熱情,讓自己堅持到現在。游名臻及陸柏翰同學則立志把布袋戲精神傳承下去,讓「唐僧取經」在青春手指間再現風華。 高中職舞台劇戰線同樣火力全開。莊敬高職表演藝術科連兩年封王。今年以青春校園劇目《晴天》的小清新戀愛的劇中劇,以孩子翻看相簿為開啟父母的校園戀愛故事,男女主角延續了去年的角色名—路建和與林雅琪,意指每一年發展出屬於他們的多重宇宙。高二的林子翔同學表示,今年飾演男主角,一開始不太會演感情戲,後來經過老師的指導慢慢找到感覺,比賽時燈光打在身上時,徹底投入到劇本角色的內心情感,這就是舞台劇的魅力吧! 秀峰高中在舞臺劇類以原創劇《飛吧》拿下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秀峰高中戲研社則靠原創劇《飛吧》拿下特優,劇中「在人生追分站找回自己」的議題,引起在場評審與同齡觀眾強烈共鳴。戲劇中講述日復一日的生活使人們忘記了初衷,在死神的提醒下,人們開始尋找人生重要的事物,卻忘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高二的楊子筠社長分享,很榮幸演出能讓評審肯定,想對參與的所有人獻上真摯的感謝。

Read More

南市校園防疫啟動 開辦增能研習

南市東區德高國小登革熱預防投藥。(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登革熱、腸病毒疫情隨氣溫逐漸升高,南市教育局啟動校園防疫,近日在鹽行國中辦理校園登革熱防治暨腸病毒增能研習。國衛院國家蚊媒中心及衛生局專業講師傳授防治作法,四百多名學校、幼兒園老師參與。 四到九月為腸病毒主要流行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四月累計有四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近期實驗室監測也顯示,腸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 登革熱防疫部分,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去年在市民、學校等單位共同努力下,南市登革熱本土病例「+零」。今年希望維持「+零」佳績,防堵登革熱疫情。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學校是學生學習、群體生活的重要場域,師生應強化防疫意識,及早因應各項防疫工作。除了鼓勵施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孳清防蚊,也積極展開個人防護等衛教宣導,強化師生防疫知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因應今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在台南舉辦,做為賽事場館的學校,已全面於四月十日完成環境查核,賽事前後均加強環境衛生消毒作業。

Read More

崑大二度赴菲辦新型專班教育展

二0二五年國際產業人才培育專班教育展在馬尼拉舉行,由菲律賓海外基地總召崑大帶領結合專案辦公室、九所大學與二家企業共襄盛舉。(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二0二五年國際產業人才培育專班(新型專班)教育展在馬尼拉舉行,由總召崑山科大帶領結合專案辦公室、九所大學與二家企業共襄盛舉,吸引多所菲大學與政府單位參與,並同步透過菲律賓海外基地臉書粉絲專頁直播,讓有興趣學生線上參與掌握赴台學習機會。 教育展是為配合教育部推動之「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實施計畫」舉辦。開幕包含教育部代表國際產學合作教育聯盟新型專班專案辦公室計畫主持人覺文郁教授、駐菲代表處代表周民淦大使與教育組長李世屏,及菲高教委員會委員阿帕格率代表團與會。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秘書長兼執行官Atty. Evangeline Q. de Leon、菲律賓工程技術委員會國際事務主席Engr. Romulo Ramos Agatep也共襄盛舉。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則錄製影片表達對教育展的重視與支持。 周民淦表示,教育部推動的促進國際生來台及留台實施計畫,不僅吸引優秀國際學生來台,也藉由大學合作機制促進人才循環與產學交流,駐菲代表處將持續協助深化雙邊教育交流;葉丙成則強調,新型專班由學校與企業共同設計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訓練,學生畢業後將直接進入企業就業,具備即戰力,對STEM、金融、半導體等領域有興趣學生,是開啟國際職涯理想選擇。 菲海外基地總召學校崑大校長李天祥表示,這次是第二年在菲律賓舉辦新型專班教育展,隨著首批菲律賓學生赴台後展現亮眼成果,印證該計畫在人才培育上的效益。此次不僅促進台菲教育合作,更搭建學生、學校與產業交流平台,希望透過新型專班計畫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即戰力十足的人才。

Read More

永仁多元選修亮點課程 沉浸日式文化

永仁高中開設日式文化課程與長榮大學應日系合作,安排學生實地走入大學端日式文化場域,穿著日本傳統服飾與茶席禮法進行實作學習,體驗茶道、禮儀。(永仁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仁高中開設「和菓子」多元選修亮點課程,結合「文化理解、美感培養與動手實作」,帶領學生從製作和菓子出發,延伸至茶道與浴衣文化的實地體驗,透過沉浸日式文化課程體驗,學生不需出國,即可建立文化共感能力以及國際視野。 課程以「從飲食探索文化、從手作延伸美感」為主軸,學生首先學習和菓子的歷史背景與季節性意涵,親手製作雛米果、御手洗團子、練切等具有節慶象徵的傳統日式甜點。課程強調跨文化比較,引導學生思考日本傳統點心與台灣麻糬、甜粿等在地飲食的異同,培養對食物背後文化脈絡的理解力。 課程也與長榮大學應用日文系合作,安排學生實地走入大學端的日式文化場域,由專業講師協助穿著日本傳統服飾與茶席禮法的實作學習,體驗茶道、學習日式禮儀,讓學生在「做中學」進一步認識日本飲食文化的永續傳承價值。 授課老師除傳授日式傳統點心製作手法,也在課堂中導入和菓子的美學設計理念,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與手作技巧。希望學生不只是學做點心,更能透過製作過程認識文化意涵,並透過對本土文化的反思,深化自我認同。 參與學生表示,可以親手製作和菓子,再穿上浴衣、體驗茶道,是非常難得的學習經驗,提升了儀態與專注力,也更理解日本人對四季與禮儀的重視。 永仁校長余月琴期望學生在多元文化課程中,能加強國際理解,強化本土文化的認同。此次課程透過專業師資與大學資源的整合,讓學生進行跨國文化的深度學習,是學校發展國際教育的重要成果。

Read More

南應大2生晉級花藝職類全國賽

南應大生服系兩名學生獲得花藝職類第二、五名,雙雙晉級全國賽。(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生活服務產業系老師指導學生湯宣霆與王汝羽,在第五十五屆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賽中,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表現優異,分別榮獲花藝職類第二名與第五名,雙雙取得晉級全國賽資格。 台南應大生活服務產業系長期致力於技職教育推動與實務技能養成,以「專業與創意兼備」為教學核心,重視學生技能實作與職場接軌,花藝設計更是系上「生活美學」課程主軸的重點特色之一。 由生服系主任朱惠英與老師陳姿蓉指導的學生湯宣霆與王汝羽兩人,在全國技能南區分區賽花藝職類中,展現所學,分別榮獲第二、五名,雙雙晉級全國賽。湯宣霆分享得獎心得,學習花藝正是他選擇南應大的初衷,感謝系主任與老師一路細心教導與鼓勵,也期許自己在未來全國賽中持續挑戰更高層次。 王汝羽則是第二次晉級全國賽,她表示,花藝學習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一段心靈鍛鍊的旅程。曾因挫折欲放棄,但在老師與同學的陪伴下重新振作,每一次跌倒後她都對自己說,再試一次,不要停下來。,未來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心,朝花藝家的路途邁進。 南應大生活服務產業系深耕技職教育,藉由技能競賽培育學生實作能力與競爭力,並強化與產業界連結,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生活美學實務專才。

Read More

台南文學獎、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徵件

市府文化局舉辦文學獎徵件,還有走讀活動,邀請等知名作家、學者與在地文史工作者領路,探索台南的歷史與文化。(市府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市府文化局「第十五屆台南文學獎」、「第五屆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即日起徵件至七月卅一日止!兩獎項致力於推動在地文學創作,鼓勵不同世代的創作者以文字述說土地的故事,書寫屬於台灣的時代記憶。 文化局局長黃雅玲表示,台南文學獎今年以「當風吹過南城」為主題,象徵風如細線般牽引著人與土地的情感交織,期盼透過書寫喚起城市的記憶與情感脈動。 本屆徵文文類包含台語∕華語短篇小說、台語∕華語現代詩、華語散文、劇本、古典詩、青少年散文、「風起‧台南」小品文等九大文類,總獎金一八0萬元,同時也規劃多場文學講座與走讀活動。 此外,今年邁入第五屆的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亦同步展開徵件,獎項以傳承台灣文學重要作家葉石濤先生的人道精神為宗旨,鼓勵小說家持續挖掘社會百態、融入創作,首獎獎金高達新台幣卅萬元。 黃雅玲進一步說明,除了徵件活動之外,也規劃「風雨書塾」大師講座」,邀請陳栢青、鄭順聰、溫若喬、吳曉樂、陳繁齊等作家,探討文學如何成為記錄、重塑的力量;「南風行旅」走讀活動,則由鄭琬融、謝宜安、陳秀俐、楊翠、楊中平等知名作家、學者與在地文史工作者領路,探索台南的歷史與文化,以及文學家們曾在台南留下的經典作品,歡迎喜愛台南文化、歷史與文學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相關活動訊息請上台南市文化局官網、「台南文學季」facebook粉專查詢,或洽06-6324453文化局文化研究科。

Read More

會考必勝 三民國中「包高中」祈福儀式超給力

新竹市三民國中一日上午舉辦「包高中祈福活動」,學校準備「包高中」文魁祝福禮盒,並將象徵好運與榮耀的「金榜」高高貼上。(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倒數十五天,為幫九年級學生祈福金榜題名、考運亨通,新竹市三民國中一日上午特別六百八十六位會考生,隆重舉辦「包高中祈福活動」,九年級的各班副班長,代表全體考生上台接受學校特別準備的「好運包、狀元糕、必定粽」的「包高中」文魁祝福禮盒,象徵著將好運、智慧與祝福送給考生,給他們滿滿的信心與勇氣。家長會也致贈考生祝福筆袋,學弟妹們則製作「鴻運天燈」,祝福學長姐的考運鴻福齊天。 這場用心且充滿儀式感的「包高中祈福活動」,亮點在「金榜題名」的儀式,由市府教育處長、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將象徵好運與榮耀的「金榜」高高貼上,並在齊聲倒數中揭開「必勝」祈福聯,寓意著三民學子揚帆啟航,直奔夢想之地。 教育處長林立生特別到場勉勵學生,他說:「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希望三民的孩子們帶著家人與師長滿滿的祝福,自信上陣,發揮最好的實力,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繳出最亮眼的成績單。」林處長也肯定學校的用心,為孩子營造自我期許正向氛圍,讓教育不僅止於課堂,更延伸到心靈的陪伴與支持。 校長丁淑觀表示,每一個九年級的會考生,都是三民國中最驕傲的孩子,會考不只是檢驗三年來學習成果,更是我們以勇氣、毅力面對自我挑戰的過程,相信同學堅持最後一哩路,可以收穫辛勤付出的果實!  每年包高中活動,三民家長會都熱情參與,家長會長陳耀川也代表家長群發表感言,他語重心長地說:「看到你們即將邁向人生的新階段,心中既欣慰又感動。今天的每一份祝福,都是父母與師長最深的期盼與支持。無論考試結果如何,記得你們永遠不孤單,你們背後永遠有家長及學校師長們的支持。」        

Read More

鄭成功到水戶黃門 徐興慶跨時空東亞文化鏈結

即時新聞小組報導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的新書《中日越境文明史的水戶學諸相》在東吳大學舉辦發表會。此書為國科會人社中心補助計畫成果,由台大出版中心於三月底列入「日本學研究叢書」出版。發表會由東吳大學日文系、圖書館與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辦,吸引了來自國內各大學五十餘位文史哲與日本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 徐興慶教授介紹《中日越境文明史的水戶學諸相》新書內容。(主辦單位提供) 發表會由東吳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宗禾、台大日文系主任曹景惠教授、何創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東吳大學副校長王世和、東吳大學外語學院院長羅濟立等來賓致詞共同揭開序幕。致詞中,特別感謝徐興慶教授以東吳校友的身分,帶來傑出的學術成就,尤其在日本學、東亞學等領域的卓越成果,對於台灣學術界、東亞研究及文化交流的影響極其深遠。此次的新書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展示,也是思想交流與學術傳承的重要場合,更是啟發年輕後輩的典範。 隨後由東吳日文系主任劉怡伶教授主持書籍介紹,徐興慶教授則分享其跨越三十年的學術歷程,強調透過中、日、英三種語言,在台灣、中國、日本與英國等地持續發表成果,致力於建立多語、跨境的日本學研究平台。 《中日越境文明史的水戶學諸相》緣起於徐教授2021年應邀為英國《The Tokugawa World》撰寫專章,該書為全球學者共同參與、共1,228頁的權威性著作,全面展現德川時代的社會面貌,包括地理、經濟、藝術、宗教與科學等面向。徐教授撰寫的部分聚焦「德川日本在世界」,強調文化知識的交流是互動性的,面對現代化轉型,東西文化的融合與矛盾消解是一項重要課題。 新書內容涵蓋多個東亞文明交流的重要課題,包括:近世長崎華人社會的結構分析、鄭成功「日本乞師」與隱元禪師東渡的歷史背景、日本德川博物館典藏寶物的文化意涵,以及「水戶學」思想對於日本近代化與明治維新的深遠影響。書中從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切入,呈現東西世界的動盪與思想流動,呈現出一幅越境文明互動的歷史長卷。 發表會後舉行新書與談會,由中研院劉序楓研究員與台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擔任與談人,台大日文系田世民教授主持。與會學者從實學、教育與思想傳播角度,深入探討「水戶學」在近代日本思想史中的地位,並探詢其對現代東亞文化交流的啟示。討論過程中,學者們紛紛提出跨文化理解在當代研究中的重要性,也對徐教授新書的深度與廣度給予肯定。 發表會也展示了徐教授歷年來的重要著作,另舉行贈書儀式,由徐興慶教授親自將新書交給東吳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宗禾。現場學術氣氛熱烈。徐教授表示,期望藉此新書,深化國內學術界對日本近世文明的理解,並促進國際合作與年輕學者的培育,為東亞思想文化的研究開啟更多可能。

Read More

致用深化學生國際英語力 舉辦跨國視訊課程

致用高中校長鄒紹騰(右三),與國中技藝競賽獲獎老師大合照。(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致用高中再次展開與澳洲昆士蘭州穆倫巴州立高中(Murrumba State Secondary College)合作教學,舉辦跨國視訊課程,普通高中科二年甲班全班同學全程參與。本次主題圍繞澳洲食物文化,深入探討澳洲的農業與食物生產,並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2——消除飢餓(Zero Hunger)。 本系列課程由楊筑鈞組長規劃展開,由英文科張竣富老師與穆倫巴州立高中(Murrumba State Secondary College)的Mr. Barnes共同授課,介紹澳洲農業如何支撐全球糧食供應,並與台灣的農業生態進行比較。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雙方學生積極討論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的異同。四月二十九日則進行英語簡報交流,台灣學生分享當地農業技術與政策,澳洲學生則介紹大型農業耕作、科技創新及全球市場合作。透過團隊合作與深度對話,學生更理解全球糧食問題與不同國家的應對方式。 校長鄒紹騰感謝教務處規劃國際化課程並強調:「我們非常重視國際教育與英語教學,透過國際視訊課程,學生能夠真正與世界接軌,不只是學習語言,更了解全球議題,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機會與國際夥伴交流,這對於未來的職場競爭力是一大優勢!」 鄒校長表示,未來致用高中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世界連結。不只是提升語言能力,還能在跨文化學習中累積寶貴經驗,為未來的職場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想要站上國際舞台,致用高中就是最好的選擇!

Read More

五月天在輔英 春季溫馨校友活動登場

升學祈福新希望 攜手啟動超高齡元年 輔英科大邀校友回娘家參加春季活動暨升學祈福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五月天在輔英!輔英科大一日舉辦「護相力挺、輔英好照」校友春季活動暨升學祈福。林惠賢校長表示,五月接連有勞動節、國際護師節、母親節及端午節,看到護理校友在職場輪班盡心盡責,又要兼顧家庭子女,公私都能周全,令人感佩。校方宣示「超高齡元年」啟動,安排校友舒壓療癒、沉浸式AI科技照護體驗,同時致贈輔英能量包、祈願小物「粽型香包」,祝福子女都能金榜題名。 春季校友回娘家暨子女升學祈福活動由護理學院、護理系、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士後護理系、健康事業管理系、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健康美容系主辦,校友總會、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室協辦,一日上午於第三教學大樓F棟二樓舉行,林惠賢校長偕護理學院林佑樺院長、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程紋貞主任、護理系張怡娟主任、職業安全衛生系鄭立新主任等歡迎校友回娘家,並攜手校友企業海富國際漁業集團與臺灣高雄市大學校友會聯合會徐麗月董事長/理事長、劉嘉修護理之家蘇鳳珠創辦人、旭安健康事業有限公司潘照芬總經理等,在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宣誓「超高齡元年」啟動,全體高舉右手握拳,象徵力量與決心,高喊「超高齡元年、健康同行,我們一起出發!」呼籲社會各界多多關注長輩健康與照顧議題。 林惠賢致詞時感謝校友們在各領域兢兢業業、克盡職守,尤其目前護理職場環境仍待改善下,護理人員仍願堅守崗位,長期貢獻專業,輪班守護民眾健康,實令母校引以為榮。 林惠賢表示,高雄在今年二月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護理、長照人員、大健康產業從業者更顯得彌足珍貴,在勞動節、國際護師節、母親節和端午節之際,她要向校友們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也盼校友溫馨體驗學校最新AI科技照護設備,並能紓解壓力。校方也很貼心為校友家中今年有國高中職畢業的子女,製作升學祈願小物「粽型香包」,一起為校友子女祈福,盼其都能考取第一志願,成龍成鳳。 校友們首先參觀行動校史館,由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室陳惠如主任及團隊以校史沿革為題與校友互動,隨後樂齡大學學員表演烏克麗麗揭開活動序幕,並由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團隊協助導覽參觀智慧型喘息起居設備、銀髮復健互動式遊戲、雲端自我健康管理服務、體感遊戲訓練機、智慧型廚房。 樂齡大學學員與校友們進行沉浸式AI科技照護體驗,健康美容系學生協助學長姐進行肩頸舒壓,個個都對母校先進教學設備,以及學妹們的手藝技能頻頻稱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