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永仁腦麻生 大隊接力獲喝采

永仁高中校慶運動會大隊接力,腦性麻痺國三學生李品誼(左)及高二林政勳,分別代表所屬班級在第一棒與最後一棒奮力奔跑,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記者汪惠松攝) 永仁高中創校49週年校慶運動會大隊接力充滿愛與勇氣。國中部三年級腦性麻痺學生李品誼和高中部二年級學生林政勳,分別代表所屬班級在第一棒與最後一棒奮力奔跑,全校師生圍繞操場旁齊聲吶喊加油,為兩位同學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喝采。 李品誼代表301班參加大隊接力,由父親推著輪椅出發,象徵親情與堅持的力量。李品誼的父母多年來不畏風雨,每天接送她上下學,母親更陪伴上課,讓她能夠安心學習。在學校友善的環境與師長、同學的支持下,李品誼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充分展現對學校的認同與熱愛。 不僅如此,李品誼更是永仁女籃隊最忠實的支持者。去年12月和爸爸遠赴屏東為HBL預賽加油;今年四強賽時,品誼爸爸更自費製作電子加油板,親赴台北小巨蛋冠亞軍賽為永仁女籃球隊助陣加油,展現滿滿熱情。 高二學生林政勳同樣不畏挑戰,以助步器跑完最後一棒。他是校內廣播社成員,平時透過聲音傳遞熱情,這次則用行動展現堅毅。他緊握接力棒努力邁開步伐,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卻也蘊含著無比的堅持與毅力。場邊歡呼聲此起彼落,為他注入更多力量,支持他向終點邁進。當他衝過終點線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與歡呼聲,這一刻林政勳的毅力感動在場全體師生。 永仁校長余月琴表示,永仁高中一直以友善關懷校園為校務發展目標,為表彰兩位同學的堅毅和努力,學校特別頒發「努力不懈,勇敢向前」獎,鼓勵他們持續勇敢追夢。另為感謝班上同學們自發性邀請李品誼與林政勳參與接力賽,學校也頒發「愛無限」特別獎給他們的班級,肯定這份無私的愛與團結。 這場賽事沒有勝負之分,只有感動與激勵。當李品誼的輪椅與林政勳的步伐交織出堅韌的步調,全校師生的加油聲化作最美的「旋律」,傳遞著永不放棄的信念。這一刻勇氣與愛在操場上綻放,成為最珍貴回憶。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英汽車科校企合作 增強實務能力

南英商工汽車科加強校企合作,提供學生實作實習機會。(記者施春瑛攝) 南英商工汽車科自創科以來,一直致力於培養優秀的汽車技術人才,隨著科技進步,學校不斷更新課程,以確保學生掌握最新汽車科技知識與技能,近來更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 南英汽車科表示,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新興科技企業的湧入使汽車產業未來以「輕量化」、「智慧化」和「環保化」為主軸。為因應這一變化,除了加強教學外,也增設戶外實地參訪,讓學生深入了解汽車業界的發展與技術,推動「從做中學習」的理念。 學校特別安排高二學生參訪彰化PGO摩特動力車廠,讓他們直觀體驗科技的進步,並深入探討生產線和整體製程的各個環節,以便讓學生洞察高科技產業的特色。藉由工作人員深入淺出的解說,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車輛組裝的過程,從無到有的轉變將再次令他們對車輛的組成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參訪不僅增進了學生對科技的興趣,也啟發了他們對未來職業的思考。 此外,為適應迅速變化的車輛產業需求,南英汽車科也定期舉辦專業研習課程,邀請業界人士分享最新技術與知識。新興主題如電動車技術和智慧駕駛系統的涵蓋,顯示出學校對最新趨勢的敏感性。「大進綠能光陽電動車」的參與更是為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實作實習機會,透過免費提供高階電動機車,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環境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校長陳志隆表示,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務能力,還能更深入了解行業需求,進而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南英商工將持續努力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以培育出更卓越的汽車技術人才。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鞋力做公益 崑大師生彩繪貨櫃

崑大視傳系師生在產官學「舊鞋救命」公益活動中,進行貨櫃彩繪與視覺設計,送暖非洲。(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受邀參與產官學「鞋」力做公益,由凱渥經紀公司簽約藝術家暨視傳系兼任講師潘奕丞領軍,師生在「舊鞋救命」慈善活動中共同進行貨櫃彩繪與視覺設計,傳達台灣社會對國際人道援助的誠意與創意。 此次活動由舊鞋救命協會、台南市政府、慈濟慈善基金會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共同舉辦,為讓向民眾募集前往非洲的舊鞋、衣物運送貨櫃展現台灣的人情味與創意,由崑大視傳系兼任講師潘奕丞帶領大一陳語瞳、黃子芸、大二林楷恩、李欣珆、楊筑羽、劉恒宇6位學生共同參與設計與彩繪任務。 團隊從構思、草圖、提案、再到現場創作,每一階段皆傾注心力,歷經風吹、日曬、雨淋,短短幾日內完成整體視覺設計。貨櫃外牆彩繪以「TAIWAN」字母為主軸,融合台積電LOGO、人群、志工手勢等意象,傳達台灣人民的熱情、團結與無私奉獻精神。作品獲得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讚賞,肯定視傳師生的創意與用心。 崑大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自多年前攜手參與多項關懷社會公益計畫,從偏鄉教育支持到環保推廣,成為基金會推廣社會價值理念的重要夥伴。此次舊鞋救命活動視傳系再次獲邀參與展現設計實力。張淑芬表示,設計不只是美學的展現,更是愛與關懷的傳遞,藉由視傳系的設計讓社會大眾看見年輕一代對公益的熱情與責任感。 崑大副校長鐘俊顏指出,此次視傳系的參與不僅是一項創作任務,更是一次跨文化設計與社會責任教育的實踐課程,學生們在潘奕丞老師指導下,學習如何在公共場域中進行設計溝通?並將設計轉化為具體影響力。 創媒學院長暨視傳系主任邱國峻提到,這不只是跨領域合作的經驗,更是一場價值與信念的對話。此次視傳系的參與,再次印證崑大將「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實踐於真實社會脈絡中。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光武國小導護志工團代表高雄市角逐全國金安獎

光武國小導護志工團在校園堅守崗位守護孩童,今年獲選代表高雄市角逐全國金安獎。(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光武國小導護志工團今年獲選代表高雄市角逐一一四學年度全國交通安全教育績優學校訪評(全國金安獎),見證這群無名英雄無私的奉獻;團長鄭惠如說,光武國小志工團服務三十年、二十年都有,大家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每天看著學生平安上學,是志工團一天最快樂的事情。 光武國小導護志工團中不乏從民國八十一年草創初期,就一直做到現在的志工,志工大多來自孩子們讀書時加入,從當初守護自己孩子,到現在守護大家的孩子,許多學生早就畢業,甚至有的成家立業做了父母,但不少志工仍堅守崗位。 其中志工團何秋月當初因為三個孩子讀光武國小,就加入志工導護團,至今服務超過三十個年頭,三個孩子早已離開學校長大成人,但是何秋月仍在校園堅守崗位;她說再忙從不會忘了到場執勤,不少孩子們長大了經過學校路口會跟她打招呼,也有駕駛人會向他們說謝謝,都會讓他們甜在心頭很久。 更多志工伙伴服務超過二十載,他們加入之初,不少是看著自己孩子與光武國小學生長大、畢業,看著學生成家立業後,他們的孩子又回來就讀光武國小;有的志工固定站崗,因為有事沒來,反而每天經過的駕駛人會詢問學校,關心志工沒來導護,也讓志工們備受感動。 校長洪碧珠說,志工團長時間的付出與奉獻,實在是光武學童的福氣,尤其志工們的精神令人十分欽佩,向心力真的很夠,大家站崗都會聊到這個團體是非常溫馨,他們就這樣一直支持一直站,不論颳風下雨,這種溫馨感人的服務精神,實在令人感佩。 光武國小導護志工團獲獎無數,榮獲高雄市與全國志願服務獎勵金銀銅牌不計其數,也曾於一0六年獲得全國交通安全金安獎的肯定,今年也是再次代表高雄市爭取榮耀,以及榮獲一一三年高雄市學校教育芬芳錄獎勵,更榮獲全國杏壇芬芳獎的高度肯定。在個人獲獎部分,前志工團長鄭惠珍於一一二年也曾榮獲全國杏壇芬芳獎的肯定。

Read More

銘傳新聞研習營竹縣參訪 體驗新聞現場和城鄉魅力

銘傳大學新聞研習營竹縣參訪,體驗新聞現場和城鄉魅力,竹縣府歡迎新聞生力軍至竹縣實習。(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銘傳大學「新聞研習營×城鄉探訪特別企劃」日前參訪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表示,政府施政讓民眾了解,需藉由多元的媒體行銷,勉勵在座有志從事新聞工作的青年能勇於探索、關懷社會、積極發聲,希望未來有機會投入媒體工作時,要掌握起心動念,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影響力的同時,也帶來善的循環。 竹縣府表示,參加新聞研習營的卅位同學分別在學校媒體「銘傳一週」擔任記者,縣府新聞處長顏章聖曾任台視駐地記者、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長、明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也特別向來訪的校園記者分享二十年電視新聞實務經驗,以及擔任政務官時城市行銷的作法。顏處長用照片示範如何掌握影像語言、構圖與運鏡重點,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拍攝技巧,幫助學生提升新聞畫面與故事表達的能力,讓同學們收穫滿滿。 縣府新聞處歡迎更多學校來到新竹縣實地學習,希望青年學子透過土地與故事的連結,了解新竹縣的成長蛻變及特色,啟發更深層的新聞視野與人文關懷。 銘傳大學新聞研習營結合新聞教育、田野觀察及城鄉文化,行程包括經典美食巡禮、南寮海岸線單車行、將軍村文化巡禮,到夜宿內灣山城,體會人文與自然的交融。第二天則由玄奘大學USR團隊導覽新埔老街,並透過柿染DIY手作體驗與客家板條美食,深入認識地方創生的精神,豐富在地體驗 ,透過「做中學、走中看」,培養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敏感度與現場觀察力。

Read More

科技實力全國發光!新北國中小學橫掃15面獎牌

113學年度全國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生活科技組新北市代表隊。(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科技教育再創佳績!從國小到國中,學生們近期在兩項全國性賽事中大放異彩,橫跨程式設計、資訊與生活科技三大領域,勇奪15面獎項,展現新北科技教育向下扎根、多元發展的卓越成果! 後埔國小榮獲全國貓咪盃國小動畫組銀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在4月11至12日登場的「114 年度全國貓咪盃 Scratch 競賽」,全台共170隊激烈角逐,新北市派出8隊參賽抱回5面獎牌,包括土城國中與後埔國小獲得銀牌、福營國中獲銅牌、民安國小及大豐國小獲佳作,為本次賽事中獲獎數量最多的縣市,展現資訊科技教育的領航實力。為強化賽前準備,新北教師自發組成「跨校聯訓聯盟」,以線上+實體混成模式衝刺實戰力,並由民安國小陳春昇老師領軍分享「神救援程式包」,成為新北隊火力全開的幕後推手。首次出征即奪銀牌的後埔國小黃怜慈老師回饋,孩子能站上全國頒獎台,是新北市教育局精準集訓與師生努力的最佳證明! 南山中學榮獲科技任務組銅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緊接著在4月13日及19日舉行的「113 學年度全國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新北市派出20組代表隊分別參與資訊科技組、科技任務組與生活科技組競賽,面對來自全臺 207 隊的激烈挑戰,新北市代表隊勇奪10大獎項,包含福和國中以「AIoT 資源回收小幫手 SortBot 收吧 APP」摘下資訊科技組銅牌並取得佳作;南山中學、蘆洲國中雙雙拿下銅牌;中港國小、德音國小、錦和高中(國中部)則以 AI 應用特別獎脫穎而出。生活科技組成績方面,板橋國中榮獲金、銅牌雙獎、汐止國中榮獲入選獎,成果豐碩!此外,中正國中以全女性成員組成,並在競賽期間展現「女力爆發」,用創新思維翻轉「科技競賽為男性主場」的刻板印象,成為賽場上閃亮的「女力」代表。 福和國中榮獲資訊應用組銅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福和國中指導教師盧麗如指出,新北孩子不只會寫程式,更懂把科技用在永續議題!「SortBot收吧APP」讓學生實作 AI 影像辨識與 IoT 感測,並連結 SDGs 12「責任消費與生產」,讓科技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金牌得主板橋國中的三位選手洪振倫、陳紘宇及謝筱玫也分享,從市賽到國賽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靠著團隊互助支持及專注目標的毅力,成功把創意打磨成能在全國舞台發光的作品。 教育局表示,面對 AI 世代,唯有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創」才能培養真正的跨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硬實力。未來將持續擴大整合「跨校聯訓」及「AI+創客中心」等資源,打造「從程式教育到創業實作」的完整人才培育鏈,讓每位新北學子都能在科技教育舞台上盡情發光。

Read More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聯手雙北雙金女中 培育科技女力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4月初在金甌女中開辦「半導體科技與未來應用」講座課程,助力學生探索科技未來。(台灣學聯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灣學聯積極搭建産學研合作平台,為女性學子搭建通往科技前沿的階梯,4月先後在金甌女中及金陵女中,開辦「半導體科技與未來應用」及「數位科技與創新實踐」課程,激發女性學生對科技領域興趣,培養「科技女力」,為未來科技發展注入多元視角與創新動能。 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性別平等不僅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議題,更是突破科技創新瓶頸的關鍵路徑,為打破「科技男性化」的刻板印象,「台灣學聯」以培養女性科技人才爲目標,積極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以教育爲突破口,為女性學子搭建通往科技前沿的階梯,助力雙北地區金甌女中與金陵女中學生探索科技未來。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4月初在金甌女中開辦「半導體科技與未來應用」講座課程,現場氣氛熱烈。(台灣學聯提供) 「台灣學聯」4 月 2 日邀台大電機博士半導體領域權威專家張勤煜教授,在金甌女中舉辦了一場以「半導體科技與未來應用」為主題的專題課程。主講張勤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半導體的基本原理出發,逐步剖析其在芯片製造、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領域的關鍵應用。通過互動實驗與實際案例,張勤煜將複雜的理論轉化爲生動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半導體技術如何改變日常生活。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踴躍提問,展現了對科技領域的濃厚興趣。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搭建産學研合作平台,4月18日在金陵女中開辦「數位科技與創新實踐」課程,現場氣氛熱烈,助力學生探索科技未來。(台灣學聯提供) 「台灣學聯」4 月 18 日更聯合知名整合營銷公司執行長蔡建郎,在金陵女中開辦「數位科技與創新實踐」課程。蔡建郎長結合自身豐富的産業經驗,從數位科技的核心概念出發,探討大數據、AI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技術如何重塑商業與社會生態。課程中,蔡執行長通過模擬演示與案例分析,帶領學生瞭解科技如何驅動創新,並鼓勵她們以女性視角探索科技應用的可能性。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搭建産學研合作平台,4月18日在金陵女中開辦「數位科技與創新實踐」課程,助力學生探索科技未來。(台灣學聯提供) 「台灣學聯」表示,兩場活動旨在激發女性學生對科技領域的興趣,培養「科技女力」,為未來科技發展注入多元視角與創新動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發現自身在科技領域的潜力。 金甌女中學生在課程後表示,原來芯片設計可以這麽有趣,希望未來能參與更多這樣的課程!金陵女中教師說,台灣學聯的課程設計兼具專業性與啓發性,讓學生看到科技進步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台灣學聯」提到,「台灣學聯」始終致力于搭建連接學界與産業的橋梁。通過整合頂尖專家資源,「台灣學聯」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零距離接觸尖端科技的機會,更以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激發她們的探索熱情。兩場講座的成功舉辦,正是「台灣學聯職業探索」計劃的生動實踐。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女性學生認識到科技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她們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台灣學聯」代表指出,科技女力的崛起不僅關乎性別平等,更是推動社會創新的關鍵力量。 「台灣學聯」強調,將持續推動科技女力計劃,通過與企業、高校及國際實驗室的合作,為更多女性學生提供探索科技的平臺,助力她們成為未來科技領域的中堅力量。

Read More

〈中華學園〉荷蘭小鎮 

台南南寧高中一年二班   ◎鄭羽彤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愛洗澡

台南市愛迪生幼兒園太陽  ◎張立珵

Read More

〈中華學園〉送你一朵花 

台南市後港國小二年甲班   ◎林阜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