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IT科普營隊大溪僑愛國小登場 學童體驗寫程式獲得成就感

孩子即興畫了台積電IT處長林均彥的頭像,讓林均彥感到相當驚喜感動。(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大溪區僑愛國小學生組成多元,以原住民、新住民及弱勢家庭孩子居多。在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學校持續推動AI入門課程與孝道親子工作坊,從科技啟蒙到親情連結,讓孩子們一步步獲得成長與勇氣。114學年度再度攜手台積電企業資訊技術的工程師志工們,辦理「台積電科普教育營」,以「用科技點亮希望、讓教育溫暖人心」為信念,讓更多孩子受益。 教育局表示,此次營隊由台積電IT的志工們精心設計課程,在工程師們的引導下,學童一步步進入編寫程式的世界,學會拆解問題、培養邏輯思維,也在動手實作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帶領孩子從基礎程式邏輯到Micro:bit操作,進而挑戰麥坤車的追光、避障實驗。台積電IT的志工們希望透過科技運用的互動,讓小朋友理解程式背後的思考方式,進而對科學與科技產生興趣。孩子們親手搭建、反覆測試,體驗了動力與邏輯的奧秘,也學會在錯誤中調整、在挑戰中堅持。 台積電IT志工引導學童操作Microbit,孩子們專注投入學習程式邏輯。(圖/教育局提供)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長期致力於扶助弱勢學生,相信教育能翻轉人生,讓更多孩子安心就學並勇敢追夢。台積電IT處長林均彥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課程,更是一場教育革新的實踐,將科技化為孩子們追夢的起點。林均彥全程參與,甚至化身魔法師角色,和學生互動,現場氣氛熱烈。有位學生還即興畫了林均彥的頭像,讓林均彥感到相當驚喜,他也在這場活動中感受到志工展現出的熱情。僑愛國小校長張志瑋說,資訊科技與科普是讓孩子鏈接未來的重要力量。從知識啟發到親子情感連結,基金會與台積電IT志工們的支持,都是造就偏鄉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 在活動最後,孩子們的回饋最打動人心。五年級的沈同學笑著說,「我第一次編寫程式,小車子真的動了起來好神奇。」六年級的胡同學則靦腆地說,「謝謝台積電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細心教我們,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學會更多知識,長大以後也能夠回饋學校的學弟妹。」 教育局指出,這次台積電IT科普營隊,不只是一次科技課程,更是一次生命的點亮,延續了基金會在 AI 課程與孝道親子工作坊的努力,讓多元弱勢的孩子在「愛與科技同行」的陪伴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從實作裡學會知識,也從感動裡學會相信自己,迎向更寬廣的未來。 學生專注聆聽台積電IT處長林均彥的引導,積極舉手分享自己的想法。(圖/教育局提供)

Read More

橋中卡巴迪隊 全國賽雙冠王

大橋國中卡巴迪隊在一一四學年度總統盃全國卡巴迪錦標賽中表現亮眼,勇奪國男與國女雙冠王,為學校寫下歷史新頁。 (大橋國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卡巴迪隊勤煉技巧體能 ,在一一四學年度總統盃全國卡巴迪錦標賽中,表現亮眼,國男與國女兩支團隊隊在冠軍戰中,展現沉著冷靜與堅韌毅力,雙雙擊敗強敵花蓮美崙國中,勇奪男女雙冠王,為學校寫下歷史新頁。 大橋國中卡巴迪主教練邱建華老師。由於在二0二五年第一學期被借調至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擔任教練,除週休假日回校指導卡巴迪隊訓練,餘時間由校友鐘一勛助教及台南市卡巴迪巡迴教練胡瑛珍協助指導,學生勤練技巧與體能,運動兼顧課業。 卡巴迪是一項融合體能與戰術的團體運動,發源於印度,講求選手的敏捷性、專注力與團隊合作。比賽中,選手必須在有限時間內進攻對方領域並安全返回己方地區,過程中需面對對手的阻擋與反擊,是一項充滿策略與激情的競技運動。 全國卡巴迪錦標賽十八至廿一日進行,由三名教練帶領前往參賽,校長謝連陽與家長會長楊智程在更在冠軍戰當天清晨五時卅分從台南出發,專程北上新竹玄奘大學為選手們加油打氣,展現學校與家長最堅定的後盾。許多家長也到場力挺,準備削好水果為孩子補充體力,及飲料勉勵選手,讓橋中孩子們充滿力量與感動。 在與花蓮美崙國中冠軍戰中,大橋國女隊以卅五比廿六力退對手,國男隊則以卅八比卅二奮戰勝出,勇奪男女雙冠王。教練邱建華表示,能在總統盃中同時奪下國男、國女冠軍,展現選手們平日刻苦訓練成果,也是全體師生、家長共同努力的榮耀時刻。期待未來選手們在競技場上繼續發光發熱,創造更多屬於橋中的傳奇。

Read More

中小學媒體素養競賽 新化高中獲特優

新化高中獲中小學媒體素養競賽特優。(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為回應新課綱強調生活情境與跨領域學習的精神,新化高中媒體跨校共備社群教師團隊以「從粉絲到反思:解析追星文化與意識形態」為題,從青少年的生命經驗與興趣作為切入點,引導其認識自身追星行為背後的意識形態影響,榮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一一四年度中小學媒體素養競賽」特優。 課程設計打破科目的藩籬,以日常生活的追星主題切入,涵蓋科技領域、社會領域、綜合領域、語文領域等,展現出較符合現實生活及議題的思考模式,不再受限於科目,真正達成新課綱所期待的在生活情境中學習。 透過討論偶像劇的公式化設定與刻板印象,學生能進一步辨識媒體內容如何悄然影響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同時,在情境設計中,巧妙融入性別、校園霸凌、環境保育、族群、貧富、階級等議題,將多元議題適切地融入課程活動中。藉此了解學生對相關議題的認知與立場,在討論偶像的行為選擇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時,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如何在社會議題上形成自己的見解,也能理解偶像行為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聯。 新化高中校長劉瑞圓表示,此課程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在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展開學習,更促使他們在課堂中進行自我探索與社會對話。從偶像劇的情節到現實生活中的議題,讓學生逐步建立起批判性思維與價值判斷能力,進而理解媒體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期盼此學習歷程,為學生提供一個反思自我且理解社會的平台,進而思考他們在這個世界中的角色與責任。

Read More

銀養料理賽 華醫獲校園組總冠軍

中華醫大餐旅系學生連續兩年拿下國健署主辦的銀髮創新料理全國競賽冠軍,團隊向校長李碧娥(左三)獻成果。(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二0二五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日前落幕,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李帆畇、洪鈺閎合作,以創意料理「頤養銀膳創三藝」,在全國二十強決賽選手中,榮獲校園組總冠軍。這也是中華醫大餐旅系選手繼去年拿下總冠軍後,再次摘下冠軍榮耀。 指導及帶隊老師黃裕文在餐旅系系主任林苑暉的陪同下,二十二日帶領李帆畇、洪鈺閎,以及去年奪冠的方聖詠、蔡旻宏,向校長李碧娥呈獻成果,李碧娥校長對指導老師的辛苦付出,以及選手的優秀表現當面給予肯定和讚揚,特別是能在全國眾多佼佼者參與競技中脫穎而出,拿下冠軍相當不容易,顯見實力和創意具佳,是華醫之光。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的飲食攸關健康至鉅,衛福部每年舉辦銀髮料理相關競賽,開放全國各界報名,中華醫大由黃裕文和王禹璁老師指導,學生李帆畇、洪鈺閎共組「銀齡食光隊」參賽,今年總計有社會組、專業組與校園組共二六八支隊伍參賽,歷經書審、初賽,再進入二十強決賽現場料理對決,李帆畇和洪鈺閎共同製作的創新料理「頤養銀膳創三藝」,獲得校園組總冠軍。 獲獎作品「頤養銀膳創三藝」以引領新食尚、營養創新料理為理念,設計三道兼具營養、創意與質地調整的銀髮友善料理組合。三道料理運用在地農產,並透過蒸泥、去纖維與綿滑調理,改善長者吞嚥與咀嚼困難,讓飲食從能吃走向樂吃、喜吃、享受吃。 中華醫大餐旅系去年由學生方聖詠和蔡宏旻共組銀保膳存隊,獲得二0二四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冠軍。連續兩年奪冠,校長李碧娥除向指導老師和選手祝賀,也對餐旅師生的實力讚譽有加。

Read More

精進專業知能 高中小總務主管會議

教育部國教署在南應大舉行國立高中國小總務主管採購工作會議,進行採購法實務等工作研討,精進專業知能。(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廿二日起兩天,在台南應大舉辦「一一四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小學總務主管採購工作會議」,除實務工作研討精進專業知能,並表揚任職十五年等十餘位資深總務主任,感謝他們無私奉獻。 此次會議進行多場專題講座,內容著重在政府採購法實務、廠商履約管理與爭議處理、工程查核常見錯誤態樣分析等,邀請聯合大學總務處事務營繕組退休組長蔡國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退休副處長林瑞德及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工程查核組長林聰意分享案例,以增進與會者的實務工作知能。 另也也邀請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張燕宗助理教授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範,分享「學校採購、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及變更管理實務」,提升學校執行作業時能符應相關法令之要求,達到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工作者安全及健康;還有邀請大甲高工退休主任吳泉湧,分享擔任學校卅三年總務工作之經驗,促進知識傳承與創新發展。 會中並表揚十三名資深總務主任,其中以東石高中總務主任吳日儒十五年年資最長,嘉義高商徐素貞、旗山農工李季鳳、彰化女中張為仁、屏東特教葛怡婷、玉里高中陳永鑫、羅東高中邱銘鴻、內埔農工郭政郎等任職十年,長年無私奉獻。 接受表揚主任們表示,總務工作內容涵蓋學校各種行政、採購、工程、環境維護、人員管理事務及學校建設藍圖規畫及實踐,工作雖繁瑣壓力大,但各司其職依法行政,能為學校師生提供安全優質學習環境是最大的心願。

Read More

台積電志工 左小宣導節能

台積電節能志工到左鎮國小宣導節能。(左鎮國小提供)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與台積電公共設施服務部節能志工攜手合作,進行節能相關宣導活動。志工用生動活潑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帶領學生探索如何透過節能達到生態永續的目的。 校方表示,台積電公共設施服務部節能志工先向學生介紹地球的組成,並透過圖示來解釋熱的產生及溫室氣體造成地球發燒了,藉此引導學生思考能做些什麼來保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節能志工還藉由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了解到如何透過節能達到生態永續,例如:生活中的隨手關燈、尋找電器上的節能標章與能源效率分級,及優先採購並使用節能電器。 活動中,節能志工以活潑生動的「酷酷節能屋故事」引發學生對節能知識的探究心,並透過實際展演燈具魔法箱及節水器示範如何省電與節水。在最後的互動環節,學生們積極舉手回覆從活動中獲得的知識,並開心地表示:「回家要與爸爸、媽媽分享節電、省水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一起愛護並守護地球。」 左鎮國小教導主任陳容芯表示,感謝台積電公共設施服務部的節能志工們到校進行節能宣導,也希望學生們能將學到的節能知識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讓節能知識更普及。

Read More

校園反毒反霸凌影音創作賽 崑大奪銅

崑大視訊系老師趙品灃(右三)指導學生創作影音《迷離》作品,獲得教部校園反毒反霸凌影音創作銅獎。(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訊傳播設計系老師趙品灃帶領學生創作影音《迷離》作品, 參加教育部主辦第七屆「我的未來我作主」校園反毒反霸凌影音創作競賽,在激烈競爭中,榮獲反霸凌組類別銅獎,展現學生影視創作的豐沛能量,更透過作品傳達情感價值與社會關懷。 此項競賽共吸引來自全國各級學校共二七八件作品參賽,涵蓋劇情片、自創歌曲MV、短片小品、動畫片等多元創作形式,參賽作品手法新穎,充分展現青年學子對校園議題的關懷與創意能量。 崑大視訊系獲獎作品《迷離》,劇情描述主角是一名在學校成績中上的安靜女學生,班上成績中下的同學因為嫉妒主角成績好,而對主角霸凌、排擠、針對,造成主角心理壓力過大而有了自殘的行為,老師得知後個別約談了霸凌者、旁觀者,並告訴他們這是錯的行為。 擔任導演的視訊系二年級吳嘉琳表示,這學期透過老師趙品灃的教導,加上不斷和老師討論及修正腳本,最終努力完成《迷離》這部反霸凌的心血結晶,感謝評審給予實質肯定、老師協助,及辛苦團隊和演員,很開心獲獎,期待明年繼續挑戰。 趙品灃指出,很開心團隊能在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銅獎,參賽過程中學生們都很認真,將所學應用在拍攝作品上,從道具、演員、妝髮、美術、燈光、攝影、剪輯、錄音皆親力親為,除抱回二萬元獎金,也獲得評審高度肯定,象徵著年輕世代用影像發聲的力量。 視訊系主任曹源峰提到,學生們以鏡頭訴說真實經驗與關懷視角,勇敢面對毒品誘惑與霸凌陰影,傳遞拒絕暴力、挺身而出的正向價值,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舉辦成果公益活動

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舉辦「嬰幼兒按摩與瑜珈指導員暨副食品製作培訓班」成果公益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辦理「嬰幼兒按摩與瑜珈指導員暨副食品製作培訓班」成果公益活動,結訓前邀請六組原住民族家庭(媽媽與寶寶)共襄盛舉。學員以專業所學帶領親子體驗嬰幼兒按摩與瑜珈,並融入母語歌謠,讓文化傳承在親密互動中自然延續,營造出充滿愛與希望的氛圍。 培訓班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輔英科大承辦,屬於公益性質。一一四年度班別共有十六位學員全數結業,課程時數達八十一小時,內容涵蓋嬰幼兒按摩、瑜珈及副食品製作。此計畫自一一0年起已連續獲原民會補助五年,累計培育一百三十二位原民人才,並透過高雄區原住民族就業服務辦公室協助轉職與就業,為許多家庭創造新契機。 輔英推廣教育中心黃國銘主任表示,學校一向秉持「健康與人文並重」的教育使命,看到原民學員在課程中展現自信與成長,令人深受感動。他勉勵學員們把握學習機會,未來能在家庭、社區甚至產業中發揮專業所長,也期盼輔英能成為原住民族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為社會培養更多兼具專業與文化素養的人才。 推廣教育中心楊雅晴秘書兼組長指出,課程能順利推展來自團隊的積極投入與跨單位合作。從課程設計到實務操作,皆以原住民族需求為核心,讓學員不僅學到一技之長,更能透過公益活動回饋族群與社會,這正是教育最有價值的地方。 原住民族委員會高雄區原住民就業服務辦公室林慶華就業服務督導出席活動時,也對輔英的用心推動表達肯定,並鼓勵學員們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競爭力,創造自我與家庭更好的未來。 活動中不僅有專業示範與親子互動,還穿插原民族群特色歌謠。參與的媽媽們表示,這樣的安排讓孩子在運動與按摩中感到快樂安心,也更貼近自己的文化根源。一位學員分享心得說「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單純來學習技能,但在過程中發現,不僅增加了就業能力,也讓我能用族語歌謠陪伴孩子,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這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收穫。」 輔英科大未來將持續結合教育專業與在地需求,開設更多元的培訓課程,並在原民會支持下,持續推動「技能學習 × 文化傳承 × 社會回饋」,讓每一位原民學員都能在成長的旅程中獲得希望與力量。                          

Read More

高雄大學教授廖義銘團隊榮獲「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

高雄大學教授廖義(中)銘團隊榮獲「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華藝文化事業公司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國立 臺灣法學界再傳佳音!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同時兼任《當代法律》社長暨總編輯的廖義銘,不僅帶領雜誌團隊奪下「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更於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受邀發表演講,實現國內外雙重突破。 由華藝文化事業公司主辦的「臺灣學術傳播獎」頒獎典禮,日前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代法律》雜誌憑藉紙本與數位雙軌並進的表現,從眾多學術出版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大獎殊榮。 廖義銘教授指出,《當代法律》自創刊以來以「深度解析」與「跨界對話」為核心價值,致力讓法律知識跨越學術邊界,走入公共領域。他並指出,華藝資料庫數據顯示,《當代法律》近一年下載量成長超過二百%,不僅獲傳統專業群體肯定,更受到年輕學術族群青睞。 華藝文化事業公司表示,《當代法律》能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主要因三大亮點:紙本權威性——連續十年蟬聯全台法律系所訂閱率榜首;數位擴散力——涵蓋學者、司法官、法律系學生,跨世代讀者全面肯定;議題引導力——專題策劃觸動學界與實務界,帶動跨領域討論熱潮。 華藝公司指出,《當代法律》同時揭露未來規劃,將推動三大計畫:推出「紙本+數位」整合訂閱方案,提升讀者體驗;設立「青年學者研究獎助金」,培育新世代法學人才;與國際法律資料庫聯盟合作,推動台灣法學研究國際化。 廖義銘教授除了國內獲獎肯定,八月底亦受邀前往哈薩克國立歐亞大學,參加「憲政日三十週年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與來自各國學者共同探討台灣與哈薩克在憲政歷程及司法改革上的比較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廖義銘教授是唯一來自亞洲以外的外賓,並被安排於講台C位發表演說,顯示其學術地位受到高度重視。他在演講後表示而謙卑,因珍惜而敏銳」,這段學術外交之旅不僅拓展國際視野,也強化了台灣法學在全球的能見度。 《當代法律》在國內憑藉深厚的出版實力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在國際則由廖義銘教授親自登台演講展現台灣學術能量。紙本與數位的並進,加上國內與國際的雙線突破,讓《當代法律》不僅是台灣法學界的權威指標,更成為推動學術交流與外交突破的重要典範。

Read More

121公里極限賽程!中原大學首闖戈壁挑戰賽 誓師授旗展現教育新格局

誓師授旗大會吸引近200位師生校友與貴賓出席。(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宣示挑戰決心、凝聚團隊士氣,中原大學EMBA戈20挑戰隊於9月20日在校內寅葉電學講堂舉行誓師授旗大會,將正式啟程踏上10月舉行之「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賽道。這是中原大學首度參與此項國際極限賽事,也是台灣少數私立大學勇闖戈壁的代表,象徵全人教育在極端環境中的實踐力,更為校史寫下重要新頁。 誓師授旗大會吸引近200位師生校友與貴賓出席,包括董事長張光正、副校長吳宗遠、EMBA執行長顧志遠、企管系主任李明彥,以及桃園市議員黃崇真、彭俊豪與立委魯明哲等皆到場勉勵。儀式中,象徵榮耀與責任的隊旗由校方隆重授予隊員,全場掌聲雷動,氣氛溫馨感人。 張光正致詞時提醒,「不要逞強,安全第一。戈賽是一場對體能、毅力與團隊精神的極限挑戰。」他高度肯定隊員們的勇氣與投入,期盼大家攜手完成這趟非凡旅程,讓中原精神在戈壁中綻放光芒。 此屆戈賽為第20屆,賽程全長121公里,參賽者需於四天內橫越沙丘、鹽鹼地與戈壁險境,重現玄奘取經的艱辛之路。賽事強調「團隊一起出發、一起到達」,為全球華人EMBA學子與校友的重要體能與精神交流平台。過去台灣參賽者多來自國立大學,如台大、政大、中山、成大等,今年中原首度成軍,展現私校教育的新格局與國際行動力。 這是中原大學首度參與此項國際極限賽事,也是台灣少數私立大學勇闖戈壁的代表。(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戈20挑戰隊共12位成員,涵蓋企管系教師、系友及在學生,年齡橫跨30至60歲,來自企業經營、教育界及中高階管理等多元背景。成員包括發起人廖壽業、領隊鍾素霞、校院代表老師邱雅萍、隊長簡文哲,以及隊員張世勇、莊美凰、徐美惠、李季剛、邱益桂、蔡致峻、李麗秋與鍾惠君。 簡文哲表示,能在年齡門檻前參與挑戰,是夢想的實現,更是一種責任。他說,「戈壁之路充滿艱難與未知,但也因此更突顯團隊合作的可貴。我相信我們會攜手完成這段心靈與體能的鍛鍊,讓中原旗幟在戈壁高高飄揚。」 中原大學強調,這支隊伍的成軍,絕非一蹴可幾。早在十多年前,企研所教授呂鴻德即提出參與戈賽的構想,歷經多次倡議與校友接力推動,終於在今年實現。從籌組、物資整備、訓練規劃到募資行動,挑戰隊僅用半年完成所有準備。儘管多數成員無沙漠經驗,仍憑藉堅定意志與團隊支持,踏出中原挑戰國際極限舞台的關鍵一步。 挑戰過程中,隊員展現驚人毅力與成長。有人成為跑者從改善健康起步,一圈操場都困難,如今可完成數十公里長跑;也有人將此行視為走出人生舒適圈的契機,在團隊鼓舞下堅定前行。更有隊員笑說,「每個水泡與肌肉痠痛,都是戈賽送來的勳章。」 中原大學長期推動「全人教育」,強調專業知識、品格養成與生命智慧的整合培育,重視挑戰精神與團隊合作。戈賽所體現的「理想、行動、堅持、超越」正與中原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此次首度踏上戈壁,不僅體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精神,更讓中原旗幟迎風飄揚於世界最艱困的土地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