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只要三千 佛光大學全齡學院廣邀民眾大學逐夢

佛光大學全齡學院廣邀大家來宜蘭礁溪上大學。(翻攝佛大網頁)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全台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現年輕人自主學習能力強,大學上榜的科系不一定就會喜歡,也可能不想綁上四年青春都在唸書,為此佛光大學首創全國第一所全齡學院,廣邀各年齡層學生到校念書,大學一年級學費更只要三千元,目前已經有超過二十多人前來報名「上大學」。 佛光大學推出全齡學院廣邀民眾上大學。(翻攝佛大網頁) 佛光大學在新任校長趙涵捷上任後,對於招生對象不但走向國際,招收國際學生,也讓佛大學生走出去,和舊金山大學建立合作,以五年時間把學士和研究所一起唸完的國際學程。佛光大學推廣教教中心陳碩菲主任表示,全齡學院可說是為各階層民眾打造的圓夢計畫,只要你對大學任何學程有興趣都可來報名,佛光大學初步開出「產媒設計系」、「運動與健促管理」、「佛教學系」三大科系,學生入學後不只選修這三大科系學程,所有佛光大學開出的課程,包括中文系、歷史系、外文系、蔬食系、傳播系、建築環境系、整復推拿証照以及各管理學院科系等,都可以來選修,最高可修二十八個學分,只要高中畢業就可報考,學費由校方補助一學期不用五千,運動健促學系更只要二千零二十五元就可以「上大學」,二年級後還全部以公大學收費。 校方表示,全齡大學今年預計擴大招收一百三十人,去年開始推出,第一年報名人數就有四十多人,年紀最長有七十歲,也有年輕學子來先修自己喜歡課程,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二十多人報名,為了方便學生上學,校方還有五千元的住宿補助,校方還有專車在礁溪轉運站以及小車站接送,報名日期從六月十二日到七月十五日,歡迎追求個人成長,職涯轉型以及退休新生活及體驗大學日常的民眾前來報名,詳情可洽佛大推廣教育中心。

Read More

敏實科技大學舉辦《樹下共學,教學漫談》 打造綠蔭中的教師對話新體驗

敏實科大校方與教師對話,從室內走向戶外,從單向傳遞轉為多元對話,學校將持續打造具溫度與創新的學習場域。(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促進教師專業交流、激盪教學創新火花,敏實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於校內綠蔭環繞的開放空間舉辦《樹下共學,教學漫談》,由曾信超校長與王慧君副校長共同主持,採「無簡報、不打卡、重互動」的輕鬆形式,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教師齊聚對話。 曾信超表示,教師是學校最珍貴的資產。無論是課堂中的細微互動,或是突破性的教學設計,都體現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與熱情。希望透過這樣的非正式交流,讓教學智慧自然流動。學校將持續優化教學支持系統,打造多元成長平台,協助教師實現教育理想。 敏實科大表示,本次活動設計三大互動主軸,包含「樹葉故事」破冰環節,教師透過觀察葉片形狀隱喻教學風格,輕鬆打開共鳴之門;「實務導向工作坊」則涵蓋「微課挑戰」、「教學困境診療室」及「未來課堂設計」,聚焦真實教學情境,進行創意解方討論。最後的「樹下承諾」行動計畫,教師撰寫具體實踐方案,張貼於「智慧共葉牆」,共同構築可視化的專業成長地圖。 王慧君表示,這場教學分享活動突破傳統研習框架,讓教師在自然環境中讓教育熱忱持續升溫,建構專業支持網絡。教務處未來將深化此類實作交流,提供系統化資源,陪伴教師持續精進。 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中,教師們透過分組共創,將創意發想轉化為可落地的教學行動。現場互動熱烈,參與者普遍反映這種沉浸式對話模式,更能觸發深層教學反思與實踐連結。學校將持續打造具溫度與創新的學習場域,實踐教育共學、共感、共創的核心價值。

Read More

輔英科大學子拚出青春榮耀 全國社團評選大放異彩

輔英科大健康休閒社與Dream It Possible團隊於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競賽脫穎而出。(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健康休閒社與Dream It Possible團隊參加一一四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在技專校院組五十二所學校八十八個社團中脫穎而出,各自勇奪康樂性特優獎及服務性甲等獎殊榮。 林惠賢校長表示,她一直鼎力支持同學要快樂學習,鼓勵同學積極參與社團及志工服務活動,並推動社團學分化,完成課程要求者即可取得博雅通識一學分,實踐社會關懷與展現責任感,同時校方也會辦理社團博覽會及社團市集,展現社團自主學習成果並吸納更多同學參與。 學生事務處陳冠位學務長指出,輔英社團百花齊放,同學幾乎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社團,感謝課外活動指導組同仁及社團老師們的付出,讓健康休閒社在教育部舉辦的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中贏得最高榮譽特優獎、Dream It Possible團隊榮獲甲等獎,可喜可賀。 課外活動指導組鍾坤桂組長說,健康休閒社是由辜瑞賢社團老師帶領,主要成員包括黃嘉榛(社長)、林妤婕(副社長)、陳品妤、林承臻、林庭萱、吳念宸、江馨婷等。Dream It Possible團隊由洪昌銘社團老師帶領,主要成員有郭芷伶(社長)、李睿瑜、李昕錂、邵筱雯、王慈雲等。兩個團隊能夠有優異的表現,兩位課指組同仁王怡文與王泉朝,也擔任共同指導老師,功不可沒。 二技保健營養系二年級黃嘉榛(高餐大畢)是健康休閒社社長,從加入時社員彼此還很陌生,但隨著參與社團活動的經驗加成,到逐漸培養出團隊默契後,表示參加健康休閒社使自我的校園生活更加有趣,這次能榮獲特優獎,感謝學校的支持、老師們的指導和大家共同的堅持與努力,盼學弟妹能繼續延續這份精神。 曾擔任過社長的四技幼兒保育暨產業系四年級林承臻(三民家商畢)表示,四年來共參加過四次評選,從觀摩學習、代表社團擔任詢答人到今年擔任輔導角色,感到很有成就感,尤其從佳作、甲等、優等到今年特優,一路成長蛻變,心情很感動,她特別謝謝社團夥伴的付出,給了她一份很棒的畢業禮。 「我們是偏鄉孩童的陪伴者而非玩伴!」五專護理科四年級李昕錂(崇明國中畢)擔任Dream It Possible志工隊活動組組長,指出志工隊在南投偏鄉進行閱讀教育服務已逾十年,加入團隊主要是秉持初心去陪伴偏鄉孩子找到自我天賦,然後思考如何做出貢獻,「如果需要數個世代才會出現偏鄉翻轉,我們選擇在開始就要做對的事情。」

Read More

台日專家聚台南 探討電池技術

台日專家齊聚探討鋰電池與氫能關鍵技術。(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大學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成功大學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及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二0二五國際先進鋰離子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研討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十六、十七日兩天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台日專家齊聚探討鋰電池與氫能關鍵技術。 南大表示,本次會議涵蓋固態、膠態、液態、鋰硫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等多項主題,邀請來自日本及台灣的重量級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其中日本京都大學安倍武志教授分享新型鈉、鋰、氟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究方向;吉武秀哉教授則針對電動車電池的設計與演進趨勢,從材料研發到整體應用提出深入解析,並結合電動車拆解分析進行實例探討。 此外,固態電池技術、新鋰硫電池的技術進展、電池界面離子傳輸與安全性議題等也引起熱烈關注,與會者透過學術對話深入掌握電池技術的最新動態。 研討會亦邀請國內產業界代表參與,讓產業界不僅能掌握最新的國際研發趨勢,也藉此機會與學術界建立合作契機,推動技術轉譯與產學對接。同時,會中安排學生的口頭報告與海報發表,讓企業了解學生的研究成果與專業潛力,並提供人才媒合的機會。 南大鋰電池中心主任張家欽表示,產學聯盟與研討會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十年,累計吸引超過千名電池相關從業人員參與。感謝業界長期以來的參與及肯定,未來將持續辦理高品質的技術交流活動,提供更多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促進合作與產業發展。

Read More

智慧製造展 成大秀AI研發成果

成大攜手校內研發技術團隊參加「2025 SMART+智慧製造展」。(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攜手校內研發技術團隊參加「2025SMART+智慧製造展」,聚焦數位轉型與系統整合、AI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整合智慧工廠與企業戰情室等領域,展示成大於人工智慧與資安的技術量能與研發成果。 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所屬企業關係與技轉中心主任許曉芬表示,成大長期獲國科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及廠商支持,本次精選校內AI相關應用技術展出,透過重要展會活動將政府部會計畫的成果,希望帶動學研成果實地應用於產業。 現場展示由成大陳響亮教授指導的資訊與機電整合實驗室的AI應用系統,包含「基於5G之虛擬化軟體控制系統」、「工控領域資安入侵防護系統」、「遠端AI模型自動化佈署與動態修模雲端平台」、「結合5G與霧運算之擴增實境機台監控與維護系統」等相關系統整合。 另外,還同步展出智慧工廠強化材料及達到節能功效之裝置,包括由材料系教授林士剛所開發的「載具結構材料強化技術」、徐邦昱副教授開發的「發光裝置及製備方法」。 由人工智慧與多尺度模擬實驗室游濟華教授所開發之「先進封裝EDA工具」,無須事先建構巨量資料庫即可在更先進而快速的運算模式下,產出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鄭芳田講座教授深耕智慧製造領域成果卓越,本次展出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以通用型能源管理系統整合生產排程、廠務調控、微電網整合與碳排放的資訊,可協助製造業加速實現綠色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的目標。

Read More

荷蘭INDIGO設計獎 崑大奪35獎

崑大視傳老師蔡銘君指導作品「構書」(左),及曾薰誼老師指導作品「罪得其樂」等,在荷蘭INDIGO湛藍國際設計獎中,斬獲八金、廿銀、七銅共計卅五獎。 (記者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老師蔡銘君、曾薰誼指導學生專題與設計課程,參加二0二五年荷蘭INDIGO湛藍國際設計獎,斬獲八金、廿銀、七銅共計卅五獎,讓國際看見台灣。 荷蘭INDIGO共設有平面、數位、行動介面、社會變革、品牌設計等五大領域,從來自超過四十餘個國家與地區,逾千件參賽作品中進行評定。崑大視傳系此次獲獎作品涵蓋專題與設計課程成果,透過生活與產業觀察,展現設計與生活的關係。 其中由老師蔡銘君指導專題作品「構書」為香港學生親身經驗,以香港老社區拆遷議題,透過立體結構書冊保留人文與建築記憶,獲得社會設計類書籍設計金獎及綜合設計類銀獎、平面設計類海報與宣傳設計銀獎及書籍設計銅獎,共計一金、二銀、一銅。 「MOL COLOR」作品觀察生活空間所存在的黴菌,進行色彩取樣,規劃豐富的黴菌色票系統,提供各式所需要色彩之生活設計擁有更豐富的色彩搭配應用,獲得服務類之品牌、平面及社會設計類之綜合設計三金獎,及社會設計類之產品與工具設計銀獎。 而曾薰誼老師指導專題「罪得其樂」,融合插畫與結構設計創造出全新的敘事方式,將抽象的「七罪」具象化為七本可視、可感的插畫結構書。此作品獲平面設計類之綜合平面設計金獎與插畫設計銀獎。

Read More

南藝大音樂會星河傳說 週六登場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管樂團年度音樂會「星河傳說」,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管樂團年度音樂會「星河傳說」,十九日下午二時卅分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這場音樂會以銀河系群星為靈感,精選富有宇宙意象與神話色彩的精彩曲目,並邀請校內「管擊之星」協奏曲比賽獲獎學生獨奏演出,是一場音樂饗宴。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南藝大音樂學系管樂團成立於二0一七年,由音樂學系管樂專業學生組成,成立初期即獲教育部偏鄉計畫補助,前往宜蘭、花蓮巡演,推動音樂普及與文化交流。 該管樂團曾經到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交流演出、並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管樂團合作,讓學生們拓展國際視野;在國內則定期和東海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等舉辦交流音樂會與專業講座,展現卓越的音樂實力。 這次音樂會由指揮黃子宜領銜演出,黃子宜曾獲得德國國立美茵茲音樂學院低音管最高演奏家文憑,指揮風格細膩且富張力,將帶領樂團詮釋多首星際與傳說主題的曲目,包括「水星」、「木星」、「仙后座」等描繪浩瀚宇宙的作品;還有充滿神話色彩的「火焰女神」、「古埃及」,透過磅礡音樂,帶領遨遊星河。 新營文化中心說,這場音樂會演出也將安排南藝大「管擊之星」協奏曲比賽獲選學生陳宗毅、吳昀倢擔任獨奏,展現新生代音樂人的精湛技藝;更多活動詳情請至新營文化中心官網查詢。

Read More

南台辦商業競賽 高中職逾140隊競逐

高雄高商「AKA班長團隊」,獲得全國高中職經營企劃案暨專題製作競賽一般專題組特優獎,由南台商管學院長黃仁鵬(左一)頒獎表揚。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商管學院舉辦二0二五第十八屆全國高中職經營企劃案暨專題製作競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一百四十餘支隊伍參賽,其中四十五隊進入簡報決選,另有卅一隊獲邀以壁報形式展示成果,經激烈競爭,各組成績揭曉並頒獎表揚獲獎隊伍。 此次競賽透過商業企劃撰寫與模擬企業經營實作,引導學生針對新創事業構想或特定經營議題進行策略思考與問題解決,培養未來管理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 各組參賽隊伍經激烈競爭,成績如下,行銷企劃∕創意創業組:特優獎─南投高商「茗商綠行」;優勝獎─文華高中「Focus Brew」、家齊高中「被叭噗荼毒的姐姐們」、中壢高商「廟妙包庇隊」。 一般專題組:特優獎─高雄高商「AKA班長團隊」;優勝獎─鳳山商工「鞋槓青年」、台南海事「K-P-O-P」、台南高商「URA」。英文商品解說組:德光高中在此組表現亮眼,特優獎由「Ouroboros」隊伍摘下,而「Rainshield」、「Twin Towers」、「Cyclone Force」等隊伍亦獲得優勝獎。 南台副校長周德光表示,此競賽不僅提供高中職學生提前銜接大學專業的機會,更促進科技大學與高中職學校間的產學對話與教育融合,有助於打造更完善的創新人才培育模式。透過這場競賽,學生得以挑戰真實企業經營場景,提升商業決策與創業能力,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Read More

本土語寫新詩 學子真情流露

「我詩故我在」本土語新詩創作競賽,獲獎學生分享作品。(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推廣本土語文,台南市教育局特別辦理「我詩故我在」本土語新詩創作競賽,鼓勵國中小學生以台灣台語或台灣客語創作新詩,抒發生活觀察、情感記憶與社會關懷,共吸引四百五十七件作品投稿,成果豐碩。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學生將本土語言與生活經驗、家庭記憶、社會議題緊密結合,作品內容豐富多元,不論是校園日常還是環境關懷,都展現年輕世代的創造力與文化認同。 本次競賽中,建興國中的吳奕潔以〈阮兜的魔術師〉榮獲台灣台語國中組第一名,她用細膩筆觸描寫外婆的裁縫手藝與家庭溫情,寫下「一線一針縫起∕咱的故事、咱的情感」,情感濃烈動人。她表示,希望透過詩句延續家族記憶,也讓母語成為溫柔而堅韌的傳承力量。 文賢國小的吳宇梵以〈我的學校〉奪得台灣台語國小中年級組第一名。她以活潑語言描繪校園風光與同學互動,詩中寫道「笑聲攏充滿∕咱學校是歡喜e地方」,展現出對學校的熱愛與對台語的自然掌握。 開元國小的陳澄勇獲台灣客語國小高年級組第一名,以作品〈發病?地球〉聚焦全球暖化議題。她以地球擬人化為生病的朋友,寫出「地球燒燒,流鼻水,嘴乾乾」,用童言童語呈現深刻議題,讓讀者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Read More

南應生赴日學動畫 收穫多

南應大多媒體動畫、漫畫系學生赴日HC實習,漫畫老師陳定凱(左一)前往訪視關心學生實習創作。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多媒體動畫、漫畫系學生,前往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知名多媒體動畫HAUTECOUTURE(HC)實習,完成三個月跨國創意交流。學生們實際參與角色設計、影像拍攝與剪輯、漫畫創作等,充分展現台灣年輕創作者的專業實力與創意潛能。 此次實習計畫,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降低學生國外實習的經濟負擔,使更多具潛力的學生有機會走向國際舞台,實現學以致用的夢想。 在實習前,多媒體動畫系主任邱廼懿即積極協助學生準備個人作品集,並安排多場模擬面試訓練,讓學生能以最佳狀態面對國際實習挑戰,順利進入HC公司團隊並投入專案製作。 學生在HC實習期間,參與原創角色開發、動畫分鏡設計、影片拍攝與後製,亦協助製作地方觀光推廣漫畫與動畫短片,實際體驗日本創意產業從構想到完成的完整流程。 為關心學生實習狀況並強化校方與實習單位的連結,漫畫系老師陳定凱亦親赴日本松山訪視,與HC公司主管深入交流學生的實習表現,並提供現場指導,顯示學校對實習品質與學生發展的高度重視。 學生分享「參與日本專案製作,感受更多專業實務,也開闊了創作視野」。HC公司也表示,南應大學生展現出專業能力、積極態度與創新精神,為工作室帶來許多新想法,也開啟更多跨國創作的可能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