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崙高中、加國OIA啟動雙聯學位

沙崙高中與加拿大卓越國際學院正式簽署雙聯學位合作備忘錄。(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全國首創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的K-12公立學校─台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十五日與加拿大卓越國際學院(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cademy, OIA)正式簽署雙聯學位合作備忘錄,自一一四學年度起,該校學生有機會在本地完成學業的同時,同步取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學位,實現在地就學、全球接軌的學習願景。 簽約儀式由教育局長鄭新輝代表市府出席,加拿大國家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竺育如、卓越國際學院副校長Ryan McAllister、政治大學特聘教授郭昭佑等貴賓也一同出席,展現雙方對本次合作的高度重視。另外土城高中、大灣高中、南寧高中代表也與會,同步簽署雙聯學位合作意向書。 市長黃偉哲表示,沙崙國際高中與加拿大卓越國際學院簽署雙聯學位合作,是台南推動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合作,台南學生在台灣完成學業的同時,也能取得國際認可的學歷,為未來升學與發展拓展更多元進路。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沙崙國際高中與OIA合作導入OSSD雙聯學位課程,透過學分抵免與彈性課程安排,讓學生能兼顧國內外學歷規劃。課程設計強調素養導向與自主學習,結合線上教學與語言培力,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與選擇。教育局將協助學校穩健推動,逐步累積經驗,並擴展至其他有意願發展國際課程的學校,形塑具台南特色的國際教育課程發展模式。 沙崙國際高中籌備處主任黃詞凰表示,雙聯學位課程具有高度修讀彈性,學生最多可抵免二十四個OSSD學分,僅需額外修習六至七門核心課程,即可取得加拿大高中文憑。針對商管類群學生,學校規劃導入全英授課課程,強化語言與專業同步發展。

Read More

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連11次特優

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演出「白雪歷險記」,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勇奪特優。(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代表台南前往基隆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以「白雪歷險記」為演出主題,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奪特優,這是該社團成立以來第十一次獲特優,成績斐然,後壁區長李至彬肯定後壁子弟的好表現,是台南之光。 後壁國中校長高儷玲說,該校懸絲偶社團成立於民國九十八年,社團成員以國一和國二的學生為主,平時利用社團時間由老師指導練習,此次參賽成果豐碩,要感謝指導老師包綉月不辭辛勞、專業指導,加上多位師長全力陪伴,展現學校團隊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她說,這次參賽演出內容以「白雪歷險記」為主題,重新詮釋經典童話,以白雪公主與壞皇后的恩怨情愁為題,融入當代觀點與細膩情感,期望透過偶戲傳遞人世間的真、善、美,既能感動人心,也能為社會帶來溫暖。 比賽前夕,校方帶領所有參賽學生,前往學校附近的泰安宮與旌忠廟,虔誠祈求比賽順利成功;並前往土安宮,向傳說中的戲神田都元帥祈求加持,展現對傳統信仰與戲劇精神的尊重與傳承。 後壁區長李至彬並專程至學校替參賽學生加油打氣,果然一舉拿下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特優佳績。

Read More

南台數位設計學院畢展 秀豐富創造力

南台科大數位學院畢業聯展,校長黃能富(左)操作入圍青春設計節數位多媒體遊戲設計類作品。(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一一四級「設計的0.36秒」畢業展,十五日起校內展出四天,內容集資訊傳播、視覺傳達、創新產品、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及流行音樂產業五個系,藉由各系專屬主題呈現學生們四年來累積實力及豐富創造力。 南台數位設計學院畢業聯展,包括資傳等五個系均以專屬的主題呈現學生們累積的實力與創造力。 (記者汪惠松攝) 此次展覽主題「設計的0.36秒」,象徵觀展的短暫瞬間凝聚設計師們的漫長創作歷程。學生透過多元媒材與創新手法,運用「新醜風」設計概念,誇張且真實地展現設計日常,將混亂轉化為秩序,讓錯誤成為美學的一部分。視傳系以「SPACE 空白鍵」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創產系透過「無界 Boundless」詮釋突破與成長。 還有多樂系《2359》探討Z世代的數位成癮與自我認同;流音系〈晃〉則用音樂演繹青春的流轉與變動;資傳系以《21視際》結合科技與影像展現人機共存時代的敘事語言。數位學院共有卅餘個不同主題分別入圍青春設計、青春有影、新一代金點設計。 其中數位影像設計類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資傳系以卓越寫作與拍攝技巧,入圍二組作品,包括由梁丹青老師指導的《青春留痕》,以「青春只有一次,要不留遺憾地往前衝」為主軸,講述幽默的學生宇晨與身障人士子琳的青春故事,及鄭祿平、洪士傑老師指導《香料之路:貓的尋覓之歌》,都以創新角度拍攝有趣且動人故事呈見。

Read More

龍安國小走讀舊水圳 學會珍惜在地歷史

龍安國小走讀舊水圳學會珍惜在地歷史。(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龍安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近日展開一場結合歷史與人文的文化資產走讀課程,實地踏查霧裡薛圳遺址與青田七六老屋,親身體驗日治時期水圳工程與日式建築的魅力;同時,也走訪新生南路一帶被稱為「天堂路」的宗教建築聚落,深入感受多元宗教文化的建築之美與歷史價值。 台北市教育局十五日表示,此次課程為學校校訂課程「我的龍安時光~走進時光隧道」的重要學習活動之一,學生以校內紅樓出發,探索著霧裡薛圳遺跡的歷史脈絡,驚訝於水圳系統曾遍布大台北地區的昔日風貌。 在青田七六,學生漫步於日式老宅,觀察建築中融合洋式與和式的特色,並與自己熟悉的校園紅樓進行比較。「日本老房子可以被保留下來,真好,就像我們學校的紅樓,都該好好被保護著。」 除了歷史建築,學生也走訪清真寺和和平基督長老教會等宗教場所,進一步認識不同宗教建築的外觀特色與文化意涵。透過觀察與討論,孩子們對於台北市多元文化的共存樣貌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龍安國小善用並結合在地文化資源,設計貼近生活的校訂課程,強調從校內紅樓歷史建物出發、用五感走進歷史。正如學校所推動的文化資產保存教育計畫中所強調,唯有親身走進場域,才能理解歷史、珍惜文化、進而建立起深刻的在地認同與文化守護的意識。

Read More

協進附幼攜手南台科大 結合在地廟宇打造創新台語課程

協進附幼攜手南台科大及三郊海安宮推出創新台語課程。(協進附幼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推廣多元語言教育、深化學童對在地文化的認識,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與南台科技大學攜手合作,結合學校附近的三郊海安宮,共同開設一門融合語言與文化的創新台語課程,讓語言學習走出教室、走入生活。 協進國小校長陳智揚表示,此次課程以「廟宇顏色的意義」為主題,透過國語與台語雙語教學,引導幼兒認識廟宇建築中五彩繽紛的裝飾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課程安排實地參訪海安宮,由教師以國語進行導覽,再輔以台語詞彙教學,讓尚未熟悉台語的孩子能在自然、生活化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學習與理解台語。 協進附幼攜手南台科大及三郊海安宮推出創新台語課程。(協進附幼提供) 陳智揚指出,南台科大提供創新教學資源,協進附幼規劃活潑有趣的課程設計,加上海安宮深厚的文化底蘊,三方共同打造出一門深具教育意義的台語文化課程,不僅讓語言學習更貼近生活,也讓孩子們對台灣傳統信仰與藝術之美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陳智揚表示,這門與眾不同的台語課程,不僅拓展了幼兒的學習視野,也為語言教育注入更多創新與溫度。此次課程的推動,也展現教育、學術與社區資源整合,透過學校、學術單位與地方信仰中心的攜手合作,開啟幼兒語言與文化教育的新篇章。

Read More

點亮心光喜迎書軒 興國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

點亮心光喜迎書軒,興國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興國國小靜思閱讀書軒於十五日正式揭幕啟用,是全臺第三百二十六間靜思閱讀書軒,不僅對桃園市的教育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也彰顯了桃園市在推廣閱讀文化與品德教育上的堅持與努力。市長張善政表示,透過與社會資源雙向合作,改善校園空間,營造明亮、整潔、能靜心閱讀的閱讀環境,可讓學生透過閱讀與分享去改變人生,進而點亮孩子的璀璨未來。 目前桃園市設置十九間靜思閱讀書軒,而每一間書軒都是由慈濟志工和全校師生共同協力布置,除莊嚴雅致、美觀實用外,內含精心挑選的五百種勵志好書、淨斯福慧桌椅、淨斯塑木櫃及菩提鐘鼓等,每位學生可以隨時進來讀一本好書,分享一句好話,形塑優良品格風範。  十五日下午舉行的啟用儀式,由市長張善政致贈慈濟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感謝狀,並與市府教育局長劉仲成、興國國小校長林芷婕、興國國小家長會會長劉明賢及靜思書軒師兄姐等人共同揭牌後,進入靜思閱讀書軒參觀,也為「興國有愛轉動世界」漂書到國際的公益課程與學生互動、一同翻閱書籍,一同推薦好書,共同打造教育希望工程。 張善政指出,市府將持續積極推動閱讀教育及品德教育,建立桃園市品牌學校,興國國小由林芷婕校長帶領下屢獲殊榮,不僅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個人獎、團體獎以及一一三年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肯定,展現了辦學的卓越典範;十五日興國國小是桃園市第十九間靜思閱讀書軒啟用,接續會在武漢國小及武漢國中等校陸續完成啟用,提供桃園學子更舒適、更優質的閱讀環境。

Read More

「田都元帥」故事搬上舞台 龍華科大宋江陣摘全國第3

2025全國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決賽,4月5日在高雄市內門順賢宮舉行。(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全國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決賽,4月5日在高雄市內門順賢宮舉行,來自全台共7支頂尖隊伍展開激烈競技,各路好手一較高下,龍華科技大學宋江陣團隊發揮創意,融合現代新武術、戲曲及敘事等創意元素,精采表現引人入勝,震撼全場,現場觀眾紛紛鼓掌讚賞,最終勇奪第三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龍華科大宋江陣團隊由民俗藝陣社、龍韻鼓陣社及龍騰獅陣社等社團成員為主,並加入學校電子系、數位商務系及觀光系等熱愛傳統民俗藝陣的同學,師生們辛苦排練,力求精益求精,臻於完美,誓言再戰大會舞台,共創榮耀。 龍華科大宋江陣團隊發揮創意,最終勇奪第三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宋江陣團隊今年以戲劇形式呈現「田都元帥」的故事,由唐朝安史之亂歷史背景展開序幕,演出樂官雷海清至死仍效忠唐皇室的故事。宋江陣與新武術的結合展現了傳統陣頭的文化底蘊與精粹,而鼓陣的加入讓整體氣勢更加磅礡有力,最後,官將首的肢體動作與力量更將氣氛嗨到最高點。現代元素與傳統藝陣看似衝突,但經由戲劇形式與音樂的融合,激盪出絢麗的舞台效果,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聲光俱佳、精采絕倫的視覺饗宴。 學務長王延年表示,龍華宋江陣是學校別具特色的文化,為了讓更多人理解並體驗宋江陣的獨特魅力,每一次的比賽及表演都全力以赴,在傳統宋江陣武術基礎上努力帶給觀眾創意與驚喜,博得滿堂喝彩。近年更嘗試融入現代熱門音樂,並以戲曲戲劇等形式進行創新演出,讓宋江文化煥發出新生命,期待傳承與保存這項傳統民俗文化。 王延年強調,龍華科大學子今年展現驚人的熱情,表演成員不再侷限於社團成員,更多了許多原先不曾接觸過宋江陣文化的成員。儘管新成員表演經驗較為青澀,仍利用空堂時段及假日全力準備本次比賽,團隊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期許未來有更多人加入,展現龍華宋江魅力與熱情,也促進藝陣文化的世代傳承。

Read More

全國學生創意戲劇賽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白雪歷險記」奪特優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演出「白雪歷險記」,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勇奪特優。(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代表台南市,前往基隆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以「白雪歷險記」為演出主題,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勇奪特優,這是該社團成立以來第十一次獲特優,成績斐然,後壁區長李至彬肯定後壁子弟的好表現,是台南市之光。 後壁國中校長高儷玲說,該校懸絲偶社團成立於民國九十八年,社團成員以國一和國二的學生為主,平時利用社團時間由老師指導練習,此次參賽成果豐碩,要感謝指導老師包綉月不辭辛勞、專業指導,包老師是傑出校友,為學生這次比賽付出心力與時間,加上多位師長全力陪伴,展現學校團隊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拿特優,學生開心秀出獎盃和獎狀。(校方提供) 她說,這次參賽演出內容以「白雪歷險記」為主題,重新詮釋經典童話,以白雪公主與壞皇后的恩怨情愁為題,融入當代觀點與細膩情感,期望透過偶戲傳遞人世間的真、善、美,既能感動人心,也能為社會帶來溫暖。 比賽前夕,校方帶領所有參賽學生,前往學校附近的泰安宮與旌忠廟,虔誠祈求比賽順利成功;並前往土安宮,向傳說中的戲神田都元帥祈求加持,展現對傳統信仰與戲劇精神的尊重與傳承。 後壁區長李至彬(右)肯定學校用心指導,以及後壁子弟的好表現。(公所提供) 後壁區長李至彬並專程至學校替參賽學生加油打氣,果然一舉拿下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特優佳績。 高儷玲說,參與後壁國中懸絲偶社的學生們,以勤奮不懈的精神與熱情投入,不僅展現創意,更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才能在全國賽事中脫穎而出;未來,將鼓勵學生自己寫劇本,演出更多在地的故事,讓孩子們的夢想在舞台上實現,也讓後壁國中在全國舞台繼續發光發熱。

Read More

輔英科大技能競賽傳捷報 護理系分區奪金挑戰全國4連霸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護理系科同學參加第五十五屆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技能競賽,在「健康照顧」職類表現搶眼,由張書涵、鍾秉倉、陳美瑄三人勇奪第一、第三及佳作。張書涵、鍾秉倉正加強集訓準備參加七月登場的全國總決賽,尋求「健康照顧」四連霸,為校爭光。 輔英科大護理科張書涵同學獲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技能競賽「健康照顧」職類第一名。(記者吳門鍵攝) 輔英護理學院林佑樺院長表示,分區賽共派出四技護理系陳美瑄(黎明高中畢)、黃彥綺(鳳新高中畢)與五專四年級生張書涵(馬公國中畢)、鍾秉倉(獅甲國中畢)出賽,四人表現優異,有三位上英雄榜且有兩位拿到全國賽門票,除同學認真學習外,指導團隊黃嫦芳、羅靜婷、楊文琪、胡綾真、程紋貞的付出亦功不可沒。 「金牌輔導團隊培養金牌選手,教學相輝映!」護理系張怡娟主任指出,輔英專業師資團隊含金量十足,黃嫦芳助理教授長年帶領團隊培養競賽選手,成果卓越;羅靜婷助理教授專精內外科護理學、急重症護理;楊文琪助理教授長於內外科護理、腫瘤護理;胡綾真助理教授專於身體評估與檢查、護理教育、安寧療護;程紋貞副教授更是高齡及長期照護專家。 榮獲分區賽第一名的張書涵,原本對參賽很猶豫,擔心不擅長砸鍋卻又想在五專生涯證明自己,獲選「選手」後更是壓力比山大,榮耀變成了寂寞,讓她始料未及,同儕都去校外實習,偌大宿舍只剩她和另一位選手「相依為命」。 「選手辛苦,幕後默默付出的英雄更辛苦!」張書涵感謝教師團隊是她的定海神針,彷徨慌亂時老師總是適時出現,按部就班輔導並協助,甚至寒假、假日幾乎全年無休,有新資訊立馬丟上群組分享,辛苦有了甜蜜收成,她矢言會繼續努力以回報老師和學校的支持與幫助。 「每一次練習都是對自己的極限挑戰,從懷疑人生到自己變強壯!」鍾秉倉表示,在無數次的訓練過程中,遭遇很多挫折,也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老師們的鼓勵加上自己的鬥志,讓自己看到進步,每次修改劇本的過程,都成為寶貴的經驗和成長的印記。 鍾秉倉坦言比賽時既緊張又期待,心情五味雜陳,賽後看到其他選手都很優秀,感覺沒得獎機會,安慰自己一路走來沒辜負自己,也沒辜負老師的栽培,而當自己名字上英雄榜時,令他欣喜若狂,他下定決心將帶著喜悅和經驗勇闖全國總決賽,再創驚奇。

Read More

蓮潭國中小學生認識有機農業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4/15142709/766387333.824539.mp4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善化區農會紮根四健會學童們對有機農業的認識,特別帶領蓮潭國民中小學學生,健行至青農許玉靜的小黃瓜田,讓學生們體驗種植小黃瓜,同時也了解小黃瓜的生態。學生們歡喜親手種下小黃瓜種子,期待三天後發芽成功。 聽到要下田去,蓮潭國中小學生們雀躍著,邊走邊觀察沿途的稻田,看著一畦畦田地綠油油的,纏著老師東問西問,就是想問個明白,同時也了解到吃的米飯由種植到收成,再到口中,還真的一趟精彩的稻子旅行。師生一行人花了半小時終於來到許玉靜的小黃瓜田,溫室內的小黃瓜還是幼苗階段,學生們認真的在田中觀察,還看到了毛毛蟲。 蓮潭國中小學生認識小黃瓜,也親手培育幼苗。(記者張淑娟攝) 許玉靜與學生們知性的互動著,對學生的問題有問必答,更提醒著學生們小黃瓜喜歡很熱很熱的天氣,不過,更喜歡喝水,絕對要讓其生成的土地保持濕度,一旦缺水,肯定「死給你看」。再則小黃瓜也怕蝴蝶等幼蟲,所以種在溫室裡可以避免蟲害,也就不需要用農藥等,所以種出來的小黃瓜是有機認證的,大家可以安心的食用。 對於有機農業,許玉靜也告訴學生們已從事九年了,正好與他們的年紀一樣大,九年來堅持種有機的小黃瓜和高麗菜,就是要讓大家吃得更健康,相對的,不能使用農藥等化學物質,就要更用心的照顧農作物。聽著許玉靜詳細說著有機農業的難度,以及小黃瓜的重要習性愛熱又愛喝水,學生們立即記住小黃瓜種植的關鍵,希望自己也能成功培育出一株小黃瓜來。 蓮潭國中小學生認識小黃瓜,也親手培育幼苗。(記者張淑娟攝) 隨即許玉靜也送給學生們一小袋地瓜,讓大家通通有獎,也鼓勵大家用心學習有機農業,更期盼這趟田地小旅行,讓學生們體驗有機農業的珍貴,同時也為有機農業埋下未來更多有機農民的種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