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一位特別的老師

台南市三村國小六年三班 ◎趙為琁 在校園中,有位老師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同學們一定都見過他。他總是穿著同色系的服裝,頭上戴著一頂鴨舌帽。說到這,想必大家知道了吧?這位特別的老師,就是直笛隊的王維斌老師。 王老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論春夏秋冬,從頭到腳都穿著同色的套裝,這是他的一大特色。以前還有人說,從高處俯瞰穿著黃衣服的王老師,根本就是十足的香蕉嘛!之後,我又想了想,如果黃色是香蕉,那橘色不就是橘子?那紅色是番茄,咖啡不就呃……一言難盡,請自行發揮想像力。總而言之,王老師的穿著搭配可說是獨樹一幟、無人能比,也是他讓我覺得特別的主因。 一講到王老師,隨即聯想到的一定是三村的木笛團。我們的直笛隊是王老師辛苦建立的,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的歷史。久而久之,「直笛」也成了王老師的特色,同時他也是我們的音樂老師兼心靈導師。王老師會輔導失去「真」的孩子,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王老師在直笛隊練習期間,常掛著一句口頭禪:「練習是辛苦的,但王老師不會虧待你。」的確,老師一直替我們爭取機會,讓直笛隊的吹奏聲一直在舞台上響起。 王老師除了衣著、直笛以外,還會從事有關體育的活動。他會和學校男老師們一起打籃球,也會去打保齡球,有時也會打桌球,可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大家是否有留意到有些老師對王維斌老師的稱號呢?王老師是許多學生和老師的心靈導師,但其他老師對王老師的稱號不是「老師」而是「師父」!這樣聽上去是不是更加親切呢?這也證明王老師在其他同事間,也是受人景仰的存在。 王維斌老師在許多人眼中是位具有特色的老師,但迴避他的學生也不在其數。其實王老師是位很優秀的老師,也是位善良正直的人,更是在我心目中,一位無人能敵、最特別的老師!

Read More

綠點子國際發明設計賽 150作品拚鈦金獎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邁入第四屆的二0二二年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四、五日兩天在嘉南藥理大學紹宗體育館熱鬧登場,除了台灣許多優秀作品外,更吸引來自美國、中國、越南、泰國、日本、菲律賓、韓國、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國前來參加,共計有一百五十件作品同場競逐最高榮譽鈦金獎項。 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是由嘉南藥理大學與國際發明學會、虎尾科大智慧綠能光電研發及人才培育中心、亞洲大學創意設計暨發明中心、慧育國際公司、台灣整體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聯合辦理。此次競賽共吸引來自十一國、一百五十件作品同場競逐,計有設計類二十七隊、發明類社會組一百一十二隊及青少年組十一隊,大會評審團則由十三位國際知名大學教授組成,陣容浩大,盛況空前。 國際發明學會理事長閔庭輝表示,由台灣學者、專家及發明團體攜手發起的綠點子發明設計競賽,每一屆都吸引國際間超過百件商品參加,提供世界各國展現創新發明優異成果的平台,讓創意發明不只被看見,更有機會朝向市埸化發展,也將台灣推向國際,樹立全球華人研發設計的最佳典範。 嘉藥副校長張翊峰指出,綠點子發明設計競賽不只吸引許多國外人才組隊角逐,也是國內許多學生展現多元創意的舞台。疫情尚未緩解之際,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尤其能讓無法出國比賽的學生得以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發光發熱。

Read More

中山大學獨創綠氫催化技術 成本降至千分之一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陳軍互團隊獨創「酸性氧化還原輔助沉積」技術,創造出最新一代的複雜氧化物催化劑,其活性除了高出常用的鎳催化劑四點六倍,也明顯優於貴金屬釕催化劑;這類新型催化劑主要使用鐵與錳兩種元素,使成本大幅降低至千分之一,研究成果榮登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 陳軍互教授強調,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也發現,這類新型催化劑能穩定電解海水而不受到腐蝕的困擾;他說「我們最近取用西子灣的海水並成功且長效地轉換成氫氣,這讓我想像未來整片西子灣都是我們的氫氣海!擺脫能源依賴進口的束縛,也就避免了區域戰爭下的能源供應的斷鏈問題」。 研究團隊指出,目前的工業活動亟需氫氣作為原料,例如作為製作氨、雙氧水及甲醇的原料、火箭燃料、以及提煉金屬時的還原劑等。相較於其他再生能源電力,氫氣能更有效地保存綠能,因此,電解水產生氫氣可作為再生能源儲能解決方案之一。不過根據國際能源總署報告,綠氫只占全球氫產能不到零點一%,主要是生產成本太高,每公斤達三至七點五美元,導致使用綠氫作為主要工業原料與燃料來源仍有許多門檻需克服。 教授陳軍互表示,當前水電解用的貴金屬催化劑如鉑、釕、銥等,成本太過昂貴,扼殺了大規模使用氫氣的契機,為了讓氫氣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達到民生實用階段,研究團隊長期開發以地殼含量豐富的元素,如鐵、鈷、鎳等來設計催化劑,致力以低成本優勢取代貴金屬催化劑,讓氫能更普及,本次使用鐵與錳兩種元素研發出新型催化劑,成本僅為貴金屬的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此外,相較於常用的鎳催化劑,團隊研發的新型催化劑活性提高了四點六倍,電力轉換效率更好,意即產出等量的氫氣所需的耗電量更少,大幅降低了電力成本。 參與這項研究的團隊成員包括Zegeye 博士、研究生陳文泰、許峻承及安德魯。此技術長期獲科技部、中山大學及產業單位累計超過千萬元的研發支持,目前已經與台灣知名企業與學研單位進行一系列產學合作,未來將朝向更高的能源轉換效益邁進,持續降低電力成本負擔,讓人類所使用的能源更加環境友善,進而為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緩解。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一個特別的同學

台南市復興國中一年三十一班 ◎林侯佐承 揮別國小,進入國中,記得剛開學時,我的心情澎拜還有些許緊張,畢竟是另一個陌生。每當下課時間,我經常一個人,坐在位置上發呆;又或者是在走廊上隨意晃晃,是否能巧遇小學的同學,緩和心情。 但,班上有一個總是戴著帽子的人,身形瘦瘦高高的,格外醒目,吸引我的目光。只要下課了,他也是獨自坐在位子上看書,這個特別的人是我的同班同學小辰。 約莫開學二星期後,一次的體育課,我試著找他聊天,才發現我們有志同道合的話題,例如:小學科展經驗、喜歡歷史,這些因素奠定往後我們有了更多的趣味相投。 一次,他說他去過新加坡,而我也有相同的經驗,於是分享新加坡的地形、飲食、文化……等。我們從歷史、地理、開根號、高緯度的世界,我們變得無所不談,彷彿是難尋的知己。 不僅此於這些,我參加校內字音字形比賽,當我還在努力練習題目時,他主動告訴我,哪些字形是比較容易出現在考題上;當我遇到數學難題時,他也都能幫我迎刃而解,他像似是一本無所不知的活用字典。 連續三次的段考,他始終維持校排第一名,也因為這原因,讓我產生追上他,以及讓自己進步的動力。同學可以是朋友,有說不完的話題;同學也可以是競爭者,互相追求進步;同學更可以是一本書,困惑時找到答案。現在,每節下課總是一起玩樂,好不快樂啊!國中生涯能結識一個這麼特別的同學,何其有幸。

Read More

〈中華學園〉從宀

台南一中一年十七班 ◎蔡尚融 那夜,我正讀著〈從鬼〉一文,這看似不宜在夜晚看的文章卻令我吃驚,並且深刻體會出,「字」不僅僅是一個意義的表示,各種「字」的組成也不只有 表面的意思。正當我繼續思索更深的內涵時,一陣刺骨的寒風從窗外吹入,冷得使我顫抖。 由此,我才有了更新、更進一步的發現。 我現在不就在家嗎?而家和宅皆有「宀」所庇護。它的形狀就宛如我家的屋頂蓋,也像我房間的天花板,是一個替我遮風擋雨的設施,「宀」,彷彿覆蓋於我之上籠罩我、讓我感到此刻無比無比的舒適和寧靜。縱使有著些許寂寞,但也正是因為有了「家」的庇護,一切需求都被滿足,無任何不安和憂愁,才有感於夜深人靜的空虛。 「家」、「宅」、「宜」、「寧」等字都會使我感到放鬆,有著大量「宀」字的文章,敘述的內容也通常令人心安。而庇護中的「宀」和「宀」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甚至於外表就能體認。 但是,當圍繞於你的「宀」變得更加厚重,乃是「牢」,當「宀」不是保護你,而是用於限制你人身自由時,這將宛如將凶猛的牛關入、禁錮,奪去了牠的自由,因而,「宀」可以是溫暖的家,也可以是充滿肅殺之氣的「牢」。 也正是部首所附加於字而另外給予涵義,讓字變得更有深度,而不只是一個單調的意涵,從字形,字義,我們能對字有更多想像空間,使文字不再抽象空洞,使讀者感受愈真切。

Read More

〈中華學園〉長大

台中市清水高中二年十三班 ◎童瑀涵 「就是要失去了,才能體會其重要性。」消逝之物不會再回來,但深刻的感受百轉千迴,依然能在心中留下痕跡。 「童心未泯」一直是我所羨慕的,遙想兒時的我總有無窮的精力冒險犯難,今天去公所前廣場玩捉迷藏,明天踩著腳踏車勇闖田野間兜風,遇到不順心的事都能哈哈笑著帶過,睡一覺醒來就滿血復活,最重要的是,面對全新的事物可以保有好奇心與熱忱;這些當時看似稀鬆平常的存在,卻是在我失去後最為惋惜的。 或許是歲月耗盡了冒險的精力,或許是人情世故凍結了樂觀的心地,也許隨著成長必定有些情感塵封在泛黃的相簿裡;年齡的增長伴隨責任的增加,「童心」也在一點一滴的流逝;我想要正面思考,認定這是長大的證明,是要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提示燈。 每個人都曾經擁有,成長的路途也都會從指間的縫隙流逝,但對我來說,真的是很重要的點點滴滴。隨著童年逝去,填補空缺的,是越加堅定的前進動力,鼓舞著我腳步不停歇。

Read More

〈中華學園〉媽媽的眼睛

台南市文元國小三年九班 ◎林恩平 媽媽的眼睛 是一台監視器 無論在什麼時候 無論有多遠 都注視著我的 一舉一動 避免我犯下錯誤 同時也保護我的安全  

Read More

〈中華學園〉知識、見識、膽識

台南市安平國中二年九班 ◎楊閔媗 有知識者,才有見識,有見識者才有膽識。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技術高者,才有膽識,但又該如何做才能達到三者皆具呢? 在我看來,要充實知識就得多多吸收書本內涵,多接近大自然,尋找它所能帶給我們的養分,除了吸收知識還要會活用,學以致用才能將所學發揮到淋漓盡致,當能確實擁有運用知識的能力,你有了「見識」,這見識包含了在社會上所學的技能、人際關係、應退進退、待人處世,擁有了知識後,才能多方思考、多方見識,看得更高、體會得更廣。 最後,就是「膽識」,唯有充實前面兩項,才能達到三者間的最高峰,前兩項就像蓋房子的地基越穩越成功。充實知識、增長見識,方能擁有膽識。在人生中,三者缺一不可,當你專精於知識層、技術面,抬頭時,你就有了見識,努力到最後,擁有了膽識,你在人生中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或許我還小,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見識、膽識是何物,但我能了解,雖有在此時致力於知識上,認真、踏實把基本功學紮實,那麼在未來,就有了擁有膽識的本錢了。

Read More

〈中華學園〉真情家書

台中市龍港國小六年甲班 ◎陳芷萱 親愛的外婆,您好: 我喜歡小時候您帶我去的市集,每次經過都好熱鬧,特別是一路過您都會買幾顆糖給我;我也喜歡小時候放暑假無聊時,您會載我去嬸婆家串門子;我還喜歡每天早上都吃得到您親自栽種的地瓜葉;最喜歡的還是每次拜拜時都會買一大堆零食,吃都吃不完,真是太幸福了! 然而,我很討厭您那一開始叮嚀就開啟碎碎念模式的性格;也討厭那過度節儉近乎苛求的日常;最受不了的還是您叫人時的怒吼,簡直能用「震耳欲聾」來形容;我還討厭您來接我時都會晚一點,害我常常以為您不來了;還有,看到滿滿的冰箱真的很無言,每次我想找水果都不知道要從哪找起? 記得有一次,您為了載我和姊姊去補習,竟然和我們三貼還高速行駛,馬路上還有各種凹陷和突起,我看著您的後背,一路上的顛簸令人膽戰心驚,可說是經歷了一場「馬路驚魂記」;希望您以後可以慢慢騎車,安全第一,我們會早做準備來配合,不希望再上演這樣的驚險場面。 雖然我討厭您的碎碎念,也討厭您的大吼聲,但我喜歡跟您一起去市集,喜歡每天吃您料理的地瓜葉,更喜歡您買的零食;不管您是黑髮白髮,不管您的嘴裡是真牙還是假牙,您永遠都是我最愛的外婆。 祝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愛您的孫女敬上

Read More

〈中華學園〉驚恐的那夜

台南市崇學國小三年一班 ◎張祐慈 那天晚上,哥哥在書房裡看書,姊姊在看手機,爸爸在客廳看電視,我在房間寫功課,媽媽則在一旁幫我看功課,妹妹在床上睡覺,全家人的心情都很放鬆,完全不知道稍後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忽然,我感覺到有一點微微的晃動,抬頭看見電燈在晃,然後「碰!」的一聲,時鐘掉了下來,全家都心驚膽跳,這時爸爸說:「哥哥快去拿救難背包,媽媽妳去把妹妹抱起來!」全家都準備好了,爸爸說:「我們走樓梯下樓吧!」全家就這樣從十二樓走樓梯到一樓,樓梯裡,是不安的鄰居,大家不發一語的趕著下樓。 來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大家都心神不寧,里長拿著大聲公,要大家不要害怕,有些年輕人還在安慰小孩和老爺爺、老奶奶;也有人在打電話報平安,整個晚上,我們都無法闔眼,很慶幸我們家沒有人受傷,但有些人就不幸的失去生命了。這次地震真的很恐怖,以後我們要常常練習逃難,大家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