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創業 何則文:審視優勢脫穎而出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經發局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廿七日舉辦二0二一線上講座,安排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何則文主講「後疫情時代必備的三創個體思維-創意、創新、創業」專題講座,他由大歷史來觀看疫情與未來,建議新創企業或一般大眾,可重新應審視自身優勢,如何在後疫情時代脫穎而出。 何則文詢及大家,可曾想過疫情對生活的改變這麼大,由去年疫情擴散全球,各國企業都調整了經營策略和工作模式,疫情下很多行業受衝擊,為什麼創業者反而多了?無論是新創企業或大眾,都應重新審視自身優勢,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脫穎而出。 他說,要抱著創意、創新和創業的三創精神,並培養好新時代的技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成為一位高效率的自學者,才能讓自己能在後疫情時代暢行無阻。 經發局長陳凱凌表示,疫情讓許多人改變生活以及工作模式,也讓許多企業面臨轉型或倒閉的風險,正是思考轉型的契機。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打破既有的思維,新時代的必備技能也成為首要目標;如何則文的名言:「遇到苦難,應該歡呼,做自己生命的國王,別讓世界定義你」。

Read More

南海社區玩弄吟詩作對 招生中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西港區南海社區為恢復台灣傳統詩詞吟唱,增進對聯題字興趣,舉辦「玩弄吟詩作對」研習,預計招收三十人,有興趣的民眾可向南海里長黃光輝報名。 這次研習課程預計在八月上課,邀請傳統詩講師黃華堂指導,主要課程內容為吟唱詩詞、認識漢語、作對聯。其實台灣傳統詩詞吟唱派別很多,有鹿港調、閩南調、宜蘭酒令調、天籟調、福建流水調、江西調、歌仔調、黃梅調,可以多人合唱或組團演出,配上音樂和諧動聽,更方便教學。

Read More

負責臺中一考區試務工作 逢甲大學說明試場概況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教育部將110學年度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延至7月28日(三)至7月 30日(五)辦理。分別於31個考區、69個分區、2,125個試場舉行,總計有40,919人報考。 開放試場供考生查看之時間,以各該考(分)區開始考試之前一天下午2時至4時為原則。詳細地點公布於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並提供網路及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相關資訊皆以大考入學考中心公布為準。 因應各項防疫措施,本次考試,每間試場已於考前完成消毒作業,故不開放進入試場內,考生可於試場外查看座位安排,進入考(分)區時均須配合量測體溫並配戴口罩。若有任何問題,可依試場分配表所列之電話與該考區連絡,或與大考中心 02-23661416 轉 608 洽詢。 大考中心表示,考生應考時要全程戴口罩。經量測發燒者(額溫超過37.5度、耳溫超過38度以上),移往防疫試場應考。指考不開放親友陪考,只提供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及突發傷病考生可申請特定陪考人員。 考試當天,考生進入分區時須出示大考中心發送之個人專用入場識別證及應試有效證件正本(國民身分證、附有照片之健保卡、駕駛執照、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護照或居留證),配戴口罩並配合體溫量測。各分區於7:30開始量體溫,請考生盡量提早出門以避開入場時的人群聚集。

Read More

〈中華學園〉超級外送員

台中市龍津國小三年丙班 ◎紀唏蕾 我喜歡聽好朋友像小鳥一樣快樂的唱歌,所以我想送她「溫暖的擁抱」,但願她變成開心果,像一朵美麗的小花散發耀眼的光芒。 我希望○○同學像個好人一樣對待大家,我想外送給他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但願他不要又讓大家不開心,以前做錯的事只要說一聲對不起就能獲得原諒,這樣才不會讓班上籠罩烏雲。 班上有個同學聽力不好,總是影響表達和說話的能力,我想外送「治病飯糰」給他,但願他變得跟平常人一樣擁有正常的耳朵,能聽清楚我們說什麼,也能自在地跟我們溝通。

Read More

〈中華學園〉恍然大悟的愛

台南長平國小六年甲班 ◎陳唯承 愛,有時看不見也摸不著,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是,愛其實一直深藏在你我心裡,只是容易被忽略。 我爸爸是個外表嚴肅,但內心卻十分疼愛我的人,然而,這是我懂事後才發現的。在我年紀還小時,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當時的我不懂事,一直覺得都是因為爸爸做得不好,爸媽才會離婚,而且爸爸對我的管教,總是這裡不行,那裡不可以,日積月累之下,我的心裡對爸爸有些許埋怨。 有一天,爸爸因為我做錯了事而罵我,我不服氣便頂嘴了,那一次事件,讓我跟爸爸之間產生了裂縫,我甚至感覺爸爸有一點放棄我,認為我以後不成材,對我的所作所為只是搖頭。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卻一點也不在意。 如今,我的想法漸漸成熟了,開始明白爸爸並不是放棄我,而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他對我的關心。因此我反省自己,並想著該如何跟爸爸說出「對不起」。只是,父子關係已冰點許久,使我沒有勇氣說出口,因為我怕爸爸會以冷漠回應我。然而,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要勇敢說出想對爸爸說的話,不要一直埋藏在心裡,以免後悔莫及。」於是,我深吸了口氣,緩緩走向爸爸的房間,我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爸爸抬起頭來疑惑的看著我,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直接衝進爸爸的懷裡,含著淚,哽咽著說:「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常跟你頂嘴,我很自責。」此時,爸爸用從未有過的溫柔語氣說:「我不怪你,是我找不到和你相處的方式,才會讓我們時常產生摩擦。」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爸爸是愛我的。 愛,無所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並且勇敢說愛,相信一定能得到滿滿的愛。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渴望被關心

台南市忠孝國中二年一班 ◎王翊綺 「好煩喔!幹嘛一直管我!」聽著同學們的抱怨,我心中中浮現絲絲的哀傷,在父母眼中,我就是個乖乖牌,父母從不管我,什麼都讓我自由決定,雖然在他人的眼裡是羨慕、是他們希望的,不過對處於當下的我卻並非如此。 從小,弟弟就是個靜不下來的人,到處跑,到處破壞,使媽媽很頭大,而他什麼都做不好,都需要媽媽顧前又顧後。而我因有個頑皮的弟弟,相比之下顯得較為懂事,且自動自發,正因如此在家中就漸漸被忽略了。記得在小學時,媽媽常因為弟弟打架、不寫作業而煩惱,甚至忘了來接送我放學,也因弟弟考不及格,而念他一整天,甚至連教導我功課的時間都沒了,我也告訴我自己,「沒關係的!我要更獨立,才不會讓媽媽操心。」但我心中其實是簡單的「今天在學校如何?有沒有人欺負妳?」幾句話,都是我渴望聽到的。 在學校裡,常聽到「考這麼爛,回去又要被念了!」當問到我:「啊!妳考不及格都不會被罵喔!」我面無表情的說:「不會啊!我考怎樣都不會被罵。」她們一臉驚訝的說:「啥?真的假的?真好!」聽完後,我尷尬地笑了笑。 有時,我會覺得我是個奇怪的人,不被管不是很好嗎?不用被束縛,能隨心所欲,不是很好嗎?確實是如此,如果我也像弟弟被時時刻刻關注,我說不定也會不耐煩,如果我也像同學被制定成績,我可能也會傳不過去,如果我每天都被關心,我是不是就不會有現在自律的我,而這是否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不清楚了。 我所渴望的關心,可能是別人想拋棄的束縛,而我所希望的生活,可能是別人想丟都丟不掉的約束,雖然我不知道我得到了那關心後,我會是幸福,還是痛苦,不過這渴望依舊存在於我心中。

Read More

〈中華學園〉把雞告上法院

新竹縣上智國小五年忠班 ◎莊竣宇 今天,老師分享了一篇特別的文章,最近法國決定把鄉村列為國家遺產,訂定《感官遺產法》,希望可以把鄉村的聲音和氣味保留,甚至還有法國人到鄉下度假,被清晨四點的雞啼聲吵醒,而把雞告上法院。 看到當下我瞠目結舌,從沒想過原來除了名勝古蹟可以訂法去維護,連空氣跟味道人們都開始想要訂法來保留。看來都市發展的污染與吵雜下,人們開始覺得鄉村魅力無窮了,不知道在台灣的我們,哪天會不會也訂法保留一下傳統的「台音」、「台味」呢?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來,我見,我銘記

台南一中一年十五班 ◎張貴翔 一次意義非凡的異國交流活動,帶給我的不只是單純的快樂,更在我的大腦中駐留著,揮之不去。 學校與蘇格蘭愛丁堡舉辦了為期多日的學生交流活動,我相當幸運與當地的家庭展開十多日的互動,與同學和老師一同前往愛丁堡體驗當地生活。 初來乍到,對蘇格蘭的各種風情、天氣等等皆相當陌生。初次到達學伴的家中使我相當震驚,放眼望去,我正被綠油由的草原環抱著,更遠方還有幾座青翠山巒繞著,這片青青草原如同仙境般寧靜優雅。此外,仔細一看方能見到成群牛羊正低頭吃草,宛如風吹草低見牛羊般的詩意。接下來的數日我們也尋訪了愛丁堡市中心,景象卻天壤之別。整齊哥德式建築帶著濃韻的古香,壯麗的城堡散發著莊嚴的霸氣。走在愛丁堡的街道上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彷彿穿越了時空,踏在神秘的中古世紀。 除此之外,我們更到了當地的中學擔任短期的「英國學生」,身穿英式的筆挺服裝坐在異國的教室,當下的認真、專心是在台灣上課時未有的。下午三點我們便放學,因此有充裕的時間可以規劃行程。有時去聽歌劇、有時留在學校運動、有時會提早回家打電動……,日子過得充實又愜意。 聚散兩依依,再美好的緣分總有結束之時。在交流結束的前一天,他們帶著我到鎮上最有名的披薩店享用餞行宴,也在最後一天早晨給了我許多當地名產並留下一張卡片以為紀念。在機場道別時,學伴的哥哥放下手邊的急事前來送行,使我相當感動。如今再度回想起些難忘的回憶,嘴角難免微微地上揚。 當年的蘇格蘭之行,我看見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也體驗到當地的生活,而我更銘記這一切,將所見所聞深深刻印在腦中,使這份感動不為時間所沖淡。

Read More

〈中華學園〉人間菩薩

台南市安平國小六年六班 ◎陳宥綺 世間有許多人願意為他人犧牲奉獻,不管出錢還是出力,只要有愛心,人人皆是人間菩薩。 你知道嗎?幾乎每間大型醫院裡,都有人在等待器官捐贈,許多人會簽器官捐贈同意書,讓自己去世後的大體也能發揮最大價值,幫助其他人,這就是「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精神。 火災肆虐,這時候「打火弟兄」就得緊急趕到現場救火,千方百計將受困的民眾救出,如果遇到火燒山,更要趕緊將火撲滅,以免火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個職業可說是在「賣命」。雖然齊全的配備,但也難免意外的發生,輕則燒燙傷或被濃煙嗆昏,重則葬身於火海。相信消防隊員的家人定是十分反對自己的親人去做隨時都有可能喪命的工作,因此,我們得要好好感謝願意在火海之中奔波的打火英雄們! 社會上有許多無名英雄正默默為我們付出,我們應該心存感激,而不是給予他們過多的要求。謝謝您!人間菩薩!

Read More

〈中華學園〉鮭魚之亂

台南市復興國中二年二十八班 ◎李君瑜 前陣子「鮭魚之亂」在台灣掀開一股「改名」熱潮,許多年輕人都跟上腳步。在大家熱烈討論之時,也引起老一輩的輿論風波,是否改名會影響到一個人? 很多父母都會將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小孩的名字上,希望小孩能夠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可往往期待反而會成為一道束縛,又如這次的改名風潮,許多人認為自己原本名字沒有意義,改了也不會改變自己,但父母卻認為名字賦予我們意義、祝福,代表一個人的個性,名字就像一個品牌,但是,我們是否一定要按照名字、父母的期待而活?原本名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很多父母都會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能夠延續自己的願望,但在現實中孩子可能承受不住過高的期望,而這分期望可能也會成為家庭之間的隔閡,甚至會成為一輩子的痛苦,變成反效果。 從小,大家都說我有一個很好的名字,「就像一塊玉一樣純白無暇,完美無缺。」而媽媽也總是這樣說的。我就像是著了迷般不想辜負這名字的期待,什麼事都想要做到第一,做到最好。長大後,我才發現自己背著一塊沉重的大石頭,它就像無形的約束,迫使我走在他人規則之中,困在了名字的局限裡,我曾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名字真的就代表我嗎?」我捫心自問著。後來,我才知道,名字一點都不重要,自我價值是靠自己發覺。 名字,或許是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但是當自我的價值展現出來,名字就再也不是一個人的形象,就算改名為「鮭魚」,也不會改變個人的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