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機場層層關卡 嚴堵外來染疫者

設置於仁川機場鄰近地區的臨時隔離設施,每層樓都有10多間負壓隔離室,以雙層門確保室內空氣不會向外排出。(中央社) 中央社∕首爾19日專電 韓國疫情受關注。仁川機場附近的臨時隔離所,包括十多間負壓隔離室、全副武裝檢疫人員到房內採檢,層層檢疫關卡,嚴堵外來染疫者入境。 因應防疫,韓國暫時取消各國入境免簽待遇。在仁川機場,下機後的檢疫關口除了例行以紅外線感測儀測量旅客體溫,旅客還必須繳交是否出現疑似症狀的申報表;若出現體溫過高等疑似症狀,即須在機場接受採檢後隔離等待至確定結果為陰性,才能離開。 須在機場隔離的旅客,會先被帶至機場內的休息室等待時間相近的班機旅客完成檢疫。 機場休息室內以鐵架及印有仁川機場字樣的帆布作為臨時隔間。臨時隔離設施建在機場鄰近空地,必須搭乘專車前往,每層樓都有十多間負壓隔離室,以雙層門確保室內空氣不會向外排出,並由穿著隔離衣的檢疫人員到房內進行採檢。採檢到結果出爐約需8小時。

Read More

戰勝食道癌 病友籲戒菸酒

張姓食道癌病友、郭姓食道癌病友分享抗癌經驗,提醒民眾平時應避免菸、酒、檳榔,多吃蔬果抗癌。(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港報導 台中榮總「好呷俱樂部」第10屆食道癌病友會19日登場,56歲罹患食道癌張姓病友分享抗癌心得,靠平時爬山、騎單車等運動保養身體;郭姓病友分享,他戒菸、酒、檳榔,飲食清淡、多蔬果抗癌,並感謝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莊政諺及醫療團隊的醫治。 張姓病患說,他從事玻璃行業,長期跑工地,15歲開始抽菸喝酒約40多年,直到103年6月吞嚥困難,就醫確診為食道癌;莊政諺詳細病情解釋後,因食道癌介於第1~2期,接受微創手術,經由醫療團隊專業照護下出院。 張男指出,術後至目前6年多門診定期追蹤,常見術後後遺症為食物逆流問題,因此須藉由改變生活習慣如少量多餐、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及睡前服用胃酸逆流藥物即可緩解不適,抗癌過重新調整生活習慣還是可以正常生活,他戒菸酒等壞習慣,空閒時就爬山、騎腳踏車,儘量保持心情愉快。 50歲郭姓病患表示,他菸檳酒壞習慣約20年,直到去年10月吞嚥困難,就醫確診為食道癌第3期,他選擇相信醫師、醫療團隊,術後他飲食清淡、每天增加運動量,聽從醫師指示完全戒除菸檳酒等不良習慣。 莊政諺表示,食道癌多半初期無症狀不易早期發現,通常隨著腫瘤變大,病人出現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體重減輕、頸部硬塊、聲音嘶啞等症狀,逾70%患者發現時已癌症第3期(淋巴轉移)。 他提醒,民眾如有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檢查及早治療,平時應避免菸、酒、檳榔、減少過燙食物、香腸及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維持規律運動以增強自我免疫力,降低罹患食道癌風險。 莊政諺說,台中榮總每年收治食道癌病人數約150人,98年成立食道癌診療團隊,提升病患生活照護品質。100年起成立食道癌病友座談會(好呷俱樂部),透過醫病互動、交流,以及邀病友分享抗癌經驗,鼓勵更多病友勇於接受面對治療。

Read More

及早針灸 有助中風病人康復

中醫師施瑋泰表示,中醫治療與保養,有助中風病人康復。(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縣報導 劉姓業務經理常年應酬喝酒又有高血壓,罹患梗塞性腦中風,一度連吃飯和講話都受到嚴重影響;在接受每週3次的復健和針灸後,目前已經能重新投入工作。 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施瑋泰表示,針灸和復健一樣,儘早介入協助治療,對各方面恢復都會有更好的幫助。從意識恢復、手腳無力、臉部無力、肢體麻木、語言能力、吞嚥功能,到中風引起的失眠、排便困難等症狀,都能獲得相當改善。 施瑋泰指出,意識的恢復往往與腦部損傷部位、範圍與時間長短息息相關。部分病患在針灸,以及周身大穴及頭皮針刺激下,在意識方面能慢慢有一些進展;至於肢體無力的治療上,除了復健外,中醫針灸也能配合「布氏動作復原階段」的不同階段擬定治療目標,選取不同的穴位,一步一步協助患者治療與復原。 另外,除了語言治療師在語言、及吞嚥功能的專業指導之外,中醫針灸治療在局部穴位外,頭皮針的語言區及胃經、肝經、大腸經上相應的穴位,也對語言及吞嚥治療有很大的幫助。至於感覺異常及疼痛方面,持續針對相應經絡的五俞穴針灸治療仍能減緩麻木不適感。 中醫師強調,許多腦中風病人都會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因此,如果自行服用民間偏方,或冒然使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不但可能增加出血再次中風的風險,醫師也更難把握實際病情。

Read More

東北角第1家 貢寮旺福公共托老中心啟用

新北市第49家─貢寮旺福公共托老中心19日啟用,社區長輩搓湯圓與市長侯友宜分享慶祝中心開幕。(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東北角第1家、也是新北市第49家─貢寮旺福公共托老中心19日由市長侯友宜剪綵啟用,實地參訪托老中心環境並與長者互動,盼這家結合衛生所及遠距醫療服務的托老中心能達偏鄉長者在地老化的理想。 侯友宜表示,旺福公共托老中心是新北東北角第1家。他說,貢寮為偏鄉地區,年輕人口大多離開家鄉打拚,長者非常多,醫療照護只能仰賴衛生所、遠距智慧醫療照護及瑞芳醫院的支援;希望托老中心的開幕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 侯友宜指出,旺福托老中心結合貢寮衛生所及遠距醫療照護,提供加值在地服務,讓失智及失能長輩可得到良好照護。 慶祝旺福托老中心揭幕,社區居民用入新厝的心情合力搓湯圓下鍋煮食,與侯友宜一起迎接中心落地生根。侯友宜並到中心人二樓與在場長者互動,體驗能幫助長輩活化四肢、促進大腦認知的智能光盤,並大讚在地97歲的奶奶非常靈活,氣氛歡樂溫馨。 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旺福托老中心為貢寮衛生所舊址活化改造而成,不僅有寬敞舒適的活動空間、教室及開放式烹煮廚房,2樓更規劃復能區、交誼廳等,並有專業老師協助長者進行復能肌力課程訓練、手部保養與足部水療的空間。 陳潤秋說,貢寮衛生所定每2週1次到中心提供衛生醫療保健服務外,平時則結合智能衛生所的遠距及智能健康管理,偏鄉照顧服務升級1+1,讓偏鄉長者能夠實現在地老化、健康老化的理想。

Read More

東京新增736例 史上第2高

為避免疫情擴大,日本JR東日本等首都圈5家鐵路公司18日宣布,預定12月31日除夕的電車通宵營運及明年元旦的臨時增班都取消。圖為東京JR五反田站11月15日的情形。 (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19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東京都今天新增736例確診病例,創史上第2高紀錄;埼玉縣及岡山縣今天新增病例數,分別創該地單日新高;北海道雖然新增病例數趨緩,但本月至今死亡病例已占全國1/4。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今天新增736例COVID-19確診病例,僅次於17日的822例,創單日第2高的紀錄,至今累計病例數5萬890例;重症患者較昨天減少4人,總數62人。北海道今天新增132例確診病例,另新增10例死亡病例。北海道至今累計病例數1萬2062例,包括381例死亡病例。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北海道整體染疫人數雖然有減少傾向,但本月到18日止北海道已有177人死於疫情,占全日本約1/4。 全日本12月1日到18日的死亡病例總計677例,從地區別來看的話,北海道177例居冠、大阪府134例居次、東京都72例排名第3。 如果用人口比來看的話,北海道死亡病例是大阪府的2.2倍,更是東京都的6.6倍。 從致死率來看,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官網公布統計數字,北海道以2.89%明顯高於大阪府的1.50%及東京都的1.06%。 札幌醫科大學教授橫田伸一說,11月照護設施及醫院相繼發生群聚感染,高齡者染疫數快速增加,這可能是北海道死亡病例增加的背景,特別是在旭川市的醫院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 他說,札幌市目前仍有許多住院患者,未來可能出現一定數量的死亡病例;就算感染數稍微緩和,但只要醫院及高齡者設施持續發生群聚感染的話,就有可能讓死亡病例數繼續維持高檔。

Read More

中市再添購五千六百劑流感疫苗

台中市衛生局再添購5600劑流感疫苗,開放市民免費接種。(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衛生局再添購5600多劑流感疫苗,21日起開放設籍台中市或在台中市工作、就學民眾免費接種,民眾可持身分證、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全市30家衛生所接種。 衛生局表示,台中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72萬多劑,使用率達採購量的97.7%;經統計,台中市目前6個月至學齡前幼兒接種率為54.8%,仍低於目標接種率55.5%,呼籲家長儘速帶家中嬰幼兒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如為初次接種者應相隔4週以上接種第2劑,獲得完整保護力,保護嬰幼兒健康。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14日,全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443例,其中台中市有35例,60歲以上占51.4%,50~59歲17.1%;且82.9%有慢性病史,另重症個案中有91.4%未接種流感疫苗。

Read More

陰莖彎曲矯正 男子重拾性福

醫師董聖雍說,陰莖勃起向下彎曲角度過大超過30度,會造成行房困難,需作矯正手術。(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0多歲男子勃起時陰莖向下彎曲角度過大超過30度,造成行房困難,就醫作陰莖矯正手術後康復出院,重拾魚水之歡。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董聖雍指出,臨床上約有1/3男性在勃起時並非完全垂直挺立,陰莖勃起靠的是海綿體充血膨脹,而海綿體外的白膜類似氣球的功能可維持陰莖的外形;若勃起時白膜兩側伸展程度不同就會導致陰莖產生C型彎曲外觀,。 陰莖彎曲如角度不大,不影響性行為,則維持觀察即可;但如彎曲角度超過30度時通常就會造成行房困難,甚至容易導致性交時陰莖受傷讓白膜破裂,也就是常聽到的「陰莖骨折」。 董聖雍說,造成陰莖彎曲可能原因先天因素通常是因為青春期時白膜兩側發育速度不同;後天因素則是因外傷或慢性發炎所致,如「佩羅尼氏病」是因為陰莖白膜出現纖維化硬塊,使得勃起時陰莖產生疼痛和彎曲。 目前陰莖彎曲治療以手術為主,也就是白膜折疊術,將白膜過長一側進行重疊後縫合,以期達到勃起時白膜可等長效果,傷口和割包皮相同,術後3個月內須嚴格避免勃起,以免縫線撐裂。

Read More

湯圓熱量高 10小2大剛好

10顆小湯圓熱量相當1/4白飯,5顆大湯圓等同一碗白飯熱量。(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冬至將近,「吃湯圓」是華人傳統習俗,代表團圓或圓滿象徵,市售湯圓種類繁多,除了傳統紅白湯圓,也有多種口味的包餡大湯圓。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提醒,適量吃湯圓,小顆10顆或大顆2顆,同時調整當日正餐份量。 「湯圓吃幾顆才不會過量?」是關心體重的人,每年冬至必問問題。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解答,傳統紅白小湯圓10顆熱量約70大卡、相當1/4白飯,建議每次不超過20顆;包餡大湯圓如花生、芝麻或年輕人喜愛巧克力湯圓,餡料含高糖分、高油脂,只要5顆就達到一碗白飯熱量,有餡湯圓建議每次2顆為宜,湯以清湯取代甜湯,避免攝取過多精製糖。 楊忠偉強調,湯圓主要用糯米製作,腸胃耐受不良,或血糖控制不良患者都要留意。

Read More

全台腸癌地圖 雲嘉南盛行率居冠

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腸癌地圖」,其中雲嘉南地區大腸癌盛行率居全台之冠。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連12居冠。根據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腸癌地圖」顯示,全台大腸癌盛行率以雲嘉南地區居冠,每200人就有1人罹患腸癌,且該地區大腸直腸癌病患 每6人就有1人確診時病程已達晚期。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 此外,腸癌病程惡化快速,容易轉移,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為提升民眾對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視,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分析健保資料統整一份「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盛行率排名,若以每10萬人為單位計算,南區(雲嘉南)每10萬人中就有497人居冠,平均每200人即有1位大腸直腸癌病患。。 其餘地區則依次為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467人、高屏區(高屏澎)420人、中區(中彰投)369人、北區(桃竹苗)365人,與東區(花東)354人。 此外,依2014至2017年健保資料分析顯示,在確診時已為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之病患比率中,也是以南區(雲嘉南)17.38%最高,意即每6人就有1人確診時為第四期。其餘依次為高屏區(高屏澎)的17.19%、東區(花東)的16.58%、中區(中彰投)的15.89%、北區(桃竹苗)的15.33%,與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的15.22%。 王照元表示,由於現代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基因變異、藥物或長期暴露在放射線之下等,都是腸癌的高危險因子。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請勿消極面對,第四期治療方式與時俱進,現今晚期抗癌策略為「接力治療」,可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期。 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一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三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如此,病患可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得以延長疾病穩定期與整體存活期。

Read More

高醫啟用全方位放射線治療儀

高醫引進核磁共振影像導引全方位放射線治療儀,提供最高品質的癌症醫療服務,造福更多的癌症病人。(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18日舉行「核磁共振影像導引全方位放射線治療儀」啟用儀式,邀請本身也是醫師的市長陳其邁、健保署長李伯璋、衛生局長黃志中與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等人共同剪綵,開啟國內癌症放射治療新紀元。 陳建志董事長期勉高醫癌症團隊持續努力,發揮高醫人社會責任精神,造福更多的病人。 李伯璋署長表示,過去醫療資源重北輕南,現在透過高醫開啟精準尖端醫療,將可提升癌症病人治療品質;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精準醫療的出現可延緩長照,高醫領先改善病患生活品質,意味也減少長照資源,感謝高醫用心守護南部民眾的健康。 鍾飲文院長表示,去年11月初高醫引進美國最先進的核磁共振影像導引全方位放射線治療儀,安裝期間克服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要求,如今啟用格外不容易,希望能結合個人化精準癌症醫療,提供最高品質的癌症醫療服務,造福更多的癌症病人。 高醫引進的美國核磁共振影像導引全方位放射線治療儀,結合核磁共振造影定位及精準放射治療2項先進技術,可提供臨床醫師觀察、評估及設計癌症病人個人化精準放射治療計畫,具有精準磁振影像定位和快速劑量預測、根據每日解剖變化調整治療計劃及治療中即時追蹤腫瘤3項特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