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合療 肝友慢性胃炎改善

卓姓男子接受肝臟移植後,假日經常帶領團員做公益表演。(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國附醫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分享其肝臟移植後患者整合中醫治療的經驗。72歲卓姓男子因B型肝炎導致肝硬化,97年同時發現有肝癌及腎細胞癌,經切除部分肝臟及右邊腎臟後,101年肝癌復發,由於沒有適合的家屬可以捐贈肝臟做肝臟移植手術,只能採用傳統方式治療,經過3次栓塞治療後,於103年11月比對到大愛捐贈的肝臟順利完成肝臟移植,定期追蹤6年至今都無復發及擴散轉移。 中國附醫肝癌暨肝移植中醫部醫療團隊提供給肝友更便利的中西醫合併治療。(記者陳金龍攝) 鄭隆賓指出,卓姓患者因為賁門括約肌較鬆弛容易胃酸逆流,長期有服用胃藥習慣,由於移植術後需服用抗排斥藥物,加上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導致一直受到慢性胃炎所困擾。因肝臟移植後肝友多合併慢性疾病問題,鄭隆賓延請中醫部長黃升騰及主任林宏任、醫師賴香君同時段看診,提供肝友更便利的中西醫合併治療。  鄭隆賓說,經過中藥調養一段時間後,卓姓男子明顯感覺胃部不適改善良多,甚至連多年鼻子過敏的症狀也有減輕。卓男因為肝臟移植後整合中醫療養體力狀況更佳,目前還是金愛樂薩克斯風樂團的團長,假日甚至還帶領團員做公益表演,移植後的他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Read More

罕病病友10畫作 登屏東公車

屏東縣政府與罕病基金會合作,遴選10幅病友畫作登上公車車體彩繪,28日正式亮相,副縣長吳麗雪(右3)與創作病友合影。 (圖/文:記者毛莉)

Read More

車禍肋骨骨折 氣血胸險奪命

陳姓男子騎機車車禍肋骨骨折,車禍後三小時經X光檢查發現氣胸,其左側胸腔已充滿血液。 (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27歲陳先生騎機車出車禍,沒有明顯外傷但感覺左肩疼痛,送醫經初步X光及胸腔電腦斷層顯示肋骨骨折,合併輕微氣胸且有微量的胸腔積液。由於意識清楚及血壓、心跳正常,陳先生原本想直接回家,但醫師建議住院觀察一段時間;沒想到3個小時後,陳先生突然昏迷,經立即安排血管攝影式電腦斷層顯影檢查,及時發現左鎖骨下血管斷裂的部位,透過心導管定位及胸腔鏡手術迅速止血之後,救回一命。  衛福部台北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林振嵩表示,此案例比較特殊,並非是肋骨斷裂處出血,而是肺尖與鎖骨下動脈有新生血管斷裂出血,推斷是在出車禍瞬間發生氣胸,後續的肺塌陷扯斷此血管。  林振嵩指出,當胸部受到撞擊時,雖沒有外傷,但間接傷害可能造成氣胸,每十個氣胸病人可能其中一人會併發血胸,嚴重時則會造成肺部塌陷而休克致命,必須緊急進行開胸手術或用胸腔鏡進行止血。若能及時處理,大多數的血胸病人都能恢復,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他說,胸腔鏡手術好處包括傷口小、疼痛感減少、術後恢復快且併發症也相對減少,是近十五年來發展的微創開胸手術技術,運用於各項的胸腔手術、肺癌、食道癌,及其他胸腔腫瘤的手術切除,是胸腔外科手術的標準技術。  林振嵩表示,血胸是醫界公認危險且可能致命的情況,可怕之處在肋膜腔的出血無法從外觀判斷出血有多嚴重,時間是重要的關鍵,如果未能及時處理,往往會有生命危險。他提醒因交通事故而送醫的民眾,即使感覺自己沒有很不舒服並不需要住院,也務必重視醫師的建議,經醫師確認觀察沒有問題後再離開醫院。

Read More

園藝治療 精神病友情緒穩定

院長黃瑞仁為療癒「悠栽」小舖病友加油打氣。(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為精神病友打造200坪的「悠栽」小舖,昨日由院長黃瑞仁、副院長劉宏輝、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偉烈、職能治療師陳雅玲等為小舖揭牌啟用,不僅提供病友透過園藝做為職能復健園地,也提供民眾最佳休憩場所,同時為病友加油打氣。  院長黃瑞仁說,精神醫學部在黃偉烈主任帶領之下,107年導入園藝治療,添增多元化的職能治療方式,也讓病友透過參與園藝有助改善精神病人的病情,進而走出憂鬱,思想變得正面。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自立生活能力,因此團隊建置「悠栽」小屋輔導並有增加一技之長,將細心照料的香草植物製成點心及飲品,透過營運過程學習與他人互動,早日回歸社區職場。  黃偉烈說,收治的病友約10多名,部分病友透過觀感、觸感照顧「悠栽」小屋溫室的多肉植物,甚至將香草植物製成點心、飲品等訓練,發覺病友改善且情況越來越好,自己也覺得生活更具意義。陳雅玲說,園藝療法注重的是人與植物間的交流,藉由怡情景觀欣賞、透過觸、聽、嗅、味、視覺五感的刺激得到身心療癒,以及實質的拈花惹草與植物的直接接觸過程得到紓壓。  收治一年多的游姓女病友說,感謝台大雲林分院的協助,因為精神患者真的很辛苦,沒被收治前情緒沒辦法掌控會打人,經職能治療師等細心協助及服藥,並朝我一定要和一般人一樣出去外面工作,和大家一起進步,目前不僅情況穩定,也能和他人互動,真的很感謝。「悠栽」小舖每週二、五,上午9時至下午4時,內售花草餅乾與花草茶,也提供的園藝手作課程等,歡迎大眾來為病友加油打氣。

Read More

交大研發 新冠快篩5分鐘測感染階段

交大團隊研發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透過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5分鐘內就可完成新冠肺炎快篩,且可根據抗體、抗原和核酸等數據判斷處於何種感染階段。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交大團隊研發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透過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5分鐘內就可完成新冠肺炎的快篩,且可根據抗體、抗原和核酸等數據判斷處於何種感染階段。  交通大學今天舉行「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之COVID-19防疫檢測系統」記者會,交大生物科技系與農譯科技、百歐生命科技、萬能生物科技等單位組成團隊,在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帶領下,整合生物科技學、晶片研發、病毒快篩等跨領域技術,研發出組合式電晶片平台。  交通大學代理校長陳信宏表示,交大生科系和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這款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且僅需0.02毫升的全血樣品,即可檢測出人體是否存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的抗體、抗原和核酸,組合式電晶片體積小易攜帶,在很多地方都可使用。  研發團隊成員、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文亮指出,感染COVID-19包括潛伏期、感染前期、感染中期和感染後期,不同感染階段的病毒量不同,檢測方式可能也不同。  陳文亮提到,相較於一般快篩檢測只能判斷有無感染,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可透過定量檢測抗體、抗原和核酸,進而區分病人的感染階段,提高防疫效率;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準確性、穩定性、再現性等都超過9成,也符合國際臨床與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制訂的誤差標準。  百歐生技執行長李彰威表示,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具高擴充性和方便攜帶性,可提供機場、醫療單位、公共集會等需大量檢測的場所,且檢測後可將資料傳送至雲端,判斷後再回傳告知檢測者感染狀況,可避免一般使用者不易判讀的問題。  萬能生物科技執行長王裕國指出,目前團隊已順利完成研究倫理委員會(IRB)申請並預備執行,同時也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許可申請臨床測試,預計在2021年即可投入量產上市階段。

Read More

打流感疫苗神經病變 51歲男病危 血漿置換術治療

台中市一名51歲男子疑因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中)27日說明男子目前狀況,並指出目前疾管署已接獲善心人士表達願意資助男子醫藥費用,將由衛福部進行後續協助,市府也將持續關切男子醫療情形。(台中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豐原一名51歲男子施打公費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男子經診斷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簡稱GBS,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昏迷指數大約在3,院方使用血漿置換術治療中,待療程結束進入下一階段後,可能再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 曾梓展說明,血漿置換術移除患者血液中致病物質成分,同時輸入他人新鮮冷凍血漿,過程中因血漿持續置換,此時使用免疫球蛋白沒有效果,因為立刻又被置換,必須待療程進入下一階段,才會施打免疫球蛋白;其中,血漿置換術是健保給付,免疫球蛋白為自費項目,不會同時治療,而是分開使用。 曾梓展指出,GBS是一種多發性神經炎,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自體神經組織,有些人會恢復,有些人有少數後遺症,最嚴重也有死亡風險。疾管署接獲有善心人士願意資助男子醫藥費用,由衛福部進行後續協助,市府持續關切男子醫療情形,提供疫苗調查等相關資訊,與中央全力面對後續治療過程。 曾梓展表示,男子施打的賽諾菲疫苗,目前全球除新加坡外,其他國家均在施打,中央決定繼續使用,台中目前已施打52萬劑流感疫苗,最嚴重僅此疑似案例,其他雖可能出現發燒、手抖或身體不適等副作用,仍為少數。

Read More

3高未追蹤 男師秒睡腎衰竭

亞大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與護理師討論病情。(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台中市一名34歲王姓大學助理教授,3年前檢查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卻未定期追蹤,直到近日發現下肢水腫、倦怠、食慾下降等症狀,甚至開車停紅燈也能「秒睡」,赴醫檢查才發現是慢性腎衰竭合併代謝症候群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腎功能已受損,如今只能懊悔忽視身體警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表示,王先生身材矮胖,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因家住埔里,每天開車到學校通勤,卻常常在等紅燈時睡著,有時在家裡只要不講話,也會在沙發上秒睡,他起初以為是工作忙碌,加上開車太累造成,直到伴隨下肢水腫,才驚覺事不單純,立刻赴醫檢查。  經詢問病史發現,患者約3年前就發現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壓,同時體重過重,由於沒有定期回診,直到腎臟失去功能,造成嚴重水腫、食慾不振、全身倦怠等症狀,確診為慢性腎衰竭,必須立即進入透析治療,才能繼續正常生活。  但因患者合併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呼吸道阻塞症狀,若經由傳統全身麻醉置放管路恐有風險,術後無法脫離呼吸器,因此給予腹部局部麻醉,病患於清醒狀態下置放管路,並配合其生活型態,採腹膜透析治療。  透析後,患者水腫、尿毒症改善,轉診至耳鼻喉科接受手術及正壓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幅改善睡眠品質。

Read More

服中藥偏方 婦中毒險喪命

義大醫院中醫部部長蔡金川表示,草烏、川烏中含有烏頭鹼,具有毒性,誤用可能因心因性休克猝死。(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燕巢報導  一名婦人因背部、臀部疼痛,找友人問藥方,自行到中藥房買中藥水煎。不料,喝完後頭暈冒冷汗,送至義大醫院急診時已全身癱軟。經查該婦人服用的中藥偏方裡的「草烏」、「川烏」,因煎煮時間不夠,造成心臟毒性,讓該婦人險些猝死。義大醫院中醫部部長蔡金川表示,草烏、川烏中含有烏頭鹼,具有毒性,一定得煎煮2、3個小時才能揮發,否則有可能因心因性休克猝死。  義大醫院急診外科主任楊博任表示,這名60多歲的婦人,前來急診時已無法站立,婦人自述早上7點喝完第一帖,開始覺得渾身不舒服,頭暈、冒冷汗。先到診所吊點滴,不料不適症狀沒有改善,反而心跳愈跳愈快、四肢癱軟無力,才轉至該院急診。  楊博任主任為該婦人安排心電圖等檢查,發現婦人有著嚴重低血壓與心律不整,詢問病史後,發現該婦人早上有服中藥,隨即請婦人的親人回家拿藥方,一看果真含有草烏、川烏等中藥材。在確認婦人是草烏、川烏中毒後,楊博任隨即給予其抗心律不整與升血壓等藥物。婦人先住加護病房2天,度過危險期再轉入一般病房3天,確認婦人體內毒素代謝掉後,婦人終健康出院。  義大醫院中醫部部長蔡金川表示,川烏、草烏與另款中藥附子都是同一類植物。臨床上,它們都具有補陽趨寒效果,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改善寒性體質。但川烏、草烏都含有烏頭鹼成份,若使用份量不當,會造成心臟毒性,有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心因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Read More

三義慈濟中醫院 動土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動土。(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慈濟醫療體系第一家中醫醫院,27日上午在三義鄉慈濟園區開工動土,預定112年完工營運,是苗栗縣首家中醫專科醫院,將提供慢性病診療、中醫調養、長期照顧及樂活養生等服務。  慈濟三義園區位於三義鄉台13線、130縣道路口旁八股段,面積約0.75公頃,規畫興建3棟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3227.38坪,A棟三義中醫院,地上3層、地下1層;B棟靜思堂,地上3層、地下1層;C棟人文茶書院,推廣三義地區茶文化,地上二層建築。  台中慈濟醫院指出,三義慈濟中醫院除規畫中醫診療及養生調養,並將結合包括中醫膳食調理、慢性病調養、各式中醫課程等,帶動三義成為中醫健康養生鄉鎮,提供義診服務及弱勢個案追蹤關懷。  縣長徐耀昌指出,苗縣老年人口全國排名第8,苗栗鄉親亟需慢性病診療、中醫調養、期望三義慈濟中醫院將來提供三義地區及鄰近鄉鎮民眾優質的醫療服務,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打造成為三義健康養生園區。

Read More

台灣媳婦吞忍 易罹憂鬱症

周伯翰說,台灣媳婦暴怒、恐慌、舊事重提,恐是創傷壓力症候群,家屬要協助尋求治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60歲的張女士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她負責照顧家中小孩與公婆,公婆嚴厲對家事百般挑剔,讓張女士每天都覺得壓力很大、戰戰兢兢,每晚噩夢連連、生不如死。她向先生訴苦卻只得到「不要理他們就好了」的回應,多次想要離婚,但為了小孩咬牙撐過去,好不容易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了,先生也回到台灣一家團圓,但張女士卻開始憂鬱症發作。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表示,張女士的症狀為創傷壓力症候群引發的憂鬱症,係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有4大核心症狀,第1是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仍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第2是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第3是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第4為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引發強烈情緒反應。  創傷壓力症候群終生盛行率為8%,和憂鬱症相比,此患者情緒可能平時正常穩定,但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週,再經歷創傷的經驗時,自殺或暴力風險也會升高,但這些「受虐媳婦」最常遇到的是周遭親友都無法理解。  如何預防或是治療台灣媳婦創傷症候群呢?周伯翰建議,一是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先生一定要表達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其次,當太太覺得喘不過氣時,適時回娘家,讓身心休息放鬆。第三則是台灣媳婦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非全部奉獻給家庭;第四則是如已產生創傷壓力症候群,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