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痛暴瘦 男罹晚期肝癌

基隆長庚醫院肝癌治療團隊提供全面整體抗癌醫療服務,讓肝癌病患可以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記者吳翊慈攝)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過去40年以來,肝癌發生率在國人癌症發生率中一直位列前5名,而在癌症死因中更高居第2名,108年就有7881人因肝癌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被肝癌奪走寶貴的生命。基隆長庚醫院肝癌治療團隊整合院內各個次專科治療肝癌權威醫師群,提供全面整體的抗癌醫療服務,讓肝癌病患可以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  基隆長庚以病人為中心考量,在健保架構下,對於不同型態的晚期肝癌發展出為病人量身訂做的治療模式。在肝癌團隊的積極運作下,基隆長庚近年來對於晚期肝癌的治療成果已經大幅提升,其5年存活率已經達到醫學中心的水準。  一名60歲郭姓男子,去年12月因上腹脹痛,體重下降就至腸胃科診所就診。經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多顆肝腫瘤。經轉診至基隆長庚醫院,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的直徑已超過20公分,合併左側肝門靜脈腫瘤侵犯,按照巴塞隆納臨床肝癌分期,已經為晚期肝癌。  基隆長庚肝癌多專科治療團隊討論後,郭先生先接受4個月經肝動脈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電腦斷層影像追蹤發現腫瘤顯著縮小,再完全切除。術後病患肝功能維持正常,今年9月追蹤仍未復發。由案例可見,經由團隊醫療整合,可將傳統上認為不可治癒疾病,轉換為一個根治性的治療。

Read More

<生命鬥士>李斐可打造創新長照服務家鄉

李斐可(右)打造偏鄉醫療照護網絡,榮獲勞動部微型創業楷模。(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從自己與母親的生命歷程,了解到偏鄉健康醫療的重要,出生於高雄阿蓮偏鄉地區的7年級青年李斐可,透過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課程與輔導顧問協助,回到家鄉打造了一座醫療照護網絡,並獲得今年度的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楷模。  家族在阿蓮當地經營藥局50年,李斐可對藥品環境相當熟悉,大學時就讀會計系,但在畢業前夕因紅斑性狼瘡住院化療,雖幸運地與死神擦肩而過,但後來自己與母親陸續診斷罹癌,長達10多年因治療反覆出入醫院,深刻體會到病患的徬徨與家屬的無助,遂讓她決心踏上醫療這條路。  她先取得物理治療師證照,並積極到國外參訪,學習創新長照模式,為偏鄉社區居民服務及推廣醫療照護觀念,並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安訢醫療儀器」,希望能讓所有人能安心迎接在宅安老的生活。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程泰運表示,鳳凰商家李斐可以推廣偏鄉醫療照護觀念和資源獲選為微型創業鳳凰楷模,可為有志創業人士的典範。

Read More

奇蹟! 高壓氧逾百次 腦傷婦重生

黃姓婦人腦部缺氧損傷,經台中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敏旭跨團隊醫療整合照護,與接受高壓氧治療下,如今已能扶著站立。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9歲黃姓婦人去年因心律不整造成心臟功能停止,經緊急CPR搶救後,雖救回一命,卻已嚴重造成腦部缺氧損傷。眼見愛妻癱臥在病床上,她的先生朱源葆遍尋醫療協助,希望能讓太太回復原本健康。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台中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敏旭跨團隊醫療整合照護下,如今黃婦已能扶著站立、回應簡單的字句。  黃姓婦人丈夫朱源葆說,太太從一開始經歷癱瘓、昏迷臥床、插管治療、氣切、帶3管(導尿管、氣切管、鼻胃管),到接受高壓氧治療,在太太身上看到奇蹟式的進展變化,很感謝黃醫師的幫忙。  黃敏旭說,台中醫院強調跨團隊整合醫療照護,不僅強化腦傷、腦中風及腦重創的患者,更在神經內、外科穩定患者生命徵象及腦壓後,隨即啟動整合照護機制,由中醫科輔助針灸、復健科進行肢體復健及高壓氧治療來協助病人有更好的恢復成效。黃姓婦人經過百次高壓氧後,現在恢復狀況良好,也持續復健。  黃敏旭表示,高壓氧治療可幫助腦部血流的重建、血管新生和腦神經細胞修復,並經由抑制氧化壓力和發炎反應,可阻止腦損傷時缺氧和水腫惡性循環所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藉由高壓氧治療可以增加循環血液中15倍的氧氣分壓及血漿氧氣輸送量,提供腦組織充足的氧氣,「喚醒」那些因缺氧而呈靜止停頓狀態的腦細胞,恢復其原有的功能。  黃敏旭指出,高壓氧治療在醫學上的運用範圍很廣泛,包括耳鼻喉科、胸腔科、重症醫學、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骨科、放射腫瘤科,都少不了它的協助;常見症狀包括中風引起的腦水腫、腦傷後的復健輔助、一氧化碳中毒、2至3度的大面積燒燙傷、困難癒合或潰瘍傷口的照護等。應用腦神經系統的疾病包括腦中風(栓塞型及出血型)、腦外傷、急性心肺衰竭導致之腦缺氧、低血糖導致之腦缺氧、溺水、一氧化碳中毒,也同樣有相當好的成效。

Read More

國產新冠疫苗上市? 中研院估明年中

多名立委22日在立法院質詢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推估國產新冠疫苗何時可以上市?廖俊智說可能要到110年中左右,甚至更晚,詳細恐怕要由廠商才能作正確的推估。 (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多名立委22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廖俊智,推估國產新冠疫苗何時可以上市?廖俊智回應,可能要到明年中左右,甚至更晚。他說,「這是我們的猜測」,詳細恐怕要由廠商才能作正確的推估。  廖俊智報告中研院業務概況時提及「新冠肺炎防疫相關研究成果」。他指出,中研院研究團隊與產業界合作,共同開發經各式分子檢測驗證的新型生物場效應電晶體(Bio-FET)檢測技術,可於3分鐘內檢測病毒檢體,預期可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極大助力。  廖俊智並表示,中研院研究團隊並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攻毒模式,提供國內學研單位和廠商開發藥物和疫苗。  民進黨立委范雲質詢,推估國產新冠疫苗何時可以上市?最快可能什麼時候?最慢可能什麼時候?廖俊智表示,可能要到明年中左右,甚至更晚。他說,「這是我們的猜測」,詳細恐怕要由廠商才能作正確的推估。  另外,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質詢,站在中研院專業的角度,以全球來說,這波疫情大概什麼時候會被控制。  廖俊智指出,「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全世界的專家紛紛在作這樣的評估。他認為,疫情比預期的仍嚴峻一些,所以至少到明年初,疫情應該仍然還會持續。  廖俊智表示,疫情的控制,取決於大家有沒有遵循防疫準則。歐美各國疫苗上市進度遠不如預期,疫苗研發也遇到一些挫折,能否如期如質達到大家期待的目標,「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Read More

青少年電玩成癮 暴怒性情大變

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呼籲家長勿輕忽網路成癮帶來的影響,可參考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線上「網路使用習慣量表」進行自我簡易檢測。(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陳姓國中生國小成績優異,自從上國中後就廢寢忘食沉迷於電玩遊戲,尤其國一下學期常於課堂上睡覺、考試成績也屢次不及格。陳媽媽想要限制他陳沉迷的行為,便將電腦鎖起來,卻反而惹怒他爆發情緒失控,出現暴力情形,陳媽媽擔心趕緊帶至醫院就診,經過3個月治療後,陳姓國中生情緒趨於穩定,可以自我調控節制電玩時間,恢復正常學校生活及課業。  陳姓國中生就診時,經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診療發現,陳小弟在學校有被霸凌的經歷,會想過要透電玩逃避學校生活及憂鬱情緒,醫師便給予抗憂鬱藥物及行為治療,經過3個月治療後,情緒趨於穩定,可以自我調控節制電玩時間,恢復正常學校生活及課業;醫師李青樺呼籲,家長應主動掌握孩子的學校生活,才能及早發覺問題,即時介入處理。  李青樺說,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佈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電玩遊戲的內在功能讓青少年感受到控制(遊戲較可預測)、成就(勝利中提供成就感及自我認可)、安全/逃避(遊戲可補償對現實世界的焦慮)及角色迴避(迴避尷尬及有挑戰的同儕互動)。遊戲中的人際功能讓玩家享有較現實生活中,更卓越的社會階級及更充足的安全感。  李青樺指出,根據2019年心理醫學期刊研究顯示,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和男性、反社會行為、憤怒控制、情緒挫折、自信問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狀以及父母親焦慮有相關。此研究也發現若青少年長期沈迷於電玩,即使於戒斷後,2年內仍有較高機會出現情緒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及畏懼。  李青樺提醒家長,觀察青少年如因網路遊戲造成課業、人際關係或生活上的損害,可參考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線上「網路使用習慣量表」進行自我簡易檢測;或建議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解孩子無法控制行為的原因、合併的情緒問題及專注力異常等身心科問題,透過行為治療及共病症治療,可有效地幫助孩子自律,培養正確的網路使用習慣,改善網路成癮。

Read More

澎湖惠民醫院急需重建 請求社會捐款幫忙

澎湖惠民醫院急需重建,請大家多多善心挹注「天主教靈醫會澎湖惠民重建基金」,讓長輩可以在熟悉的家鄉安享晚年。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澎湖報導  重陽節將至,澎湖老人的慢性照護現況急需大眾關心與了解;澎湖獨居老人比例高居全台第一且人口外移情況嚴重,高齡化問題迫在眉睫;為改善澎湖長者照護與健康促進需求,前副總統陳建仁、呂若瑟神父共同請求社會幫忙捐款。  澎湖老化指數為離島地區中最高的縣市,扶老比逐年增加,澎湖獨居老人比例更居全台之冠,80歲以上獨居長者甚至超過半數以上,面對澎湖嚴重的獨居老人問題,惠民醫院院長陳仁勇擔心隨之而來的是失智問題。  失智症盛行率隨老人年紀增加呈倍數成長,加上獨居老人鮮少有機會與人群互動,低頻率的社交關係正是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之一,未來澎湖的高齡獨居老人恐成罹患失智症的高度風險群。  陳仁勇指出,目前澎湖老年人口失智盛行率高達9%,除了高出全台平均之外,澎湖現在1千多名的失智者,多數並未有足夠資源得到妥善照護。再加上澎湖5年來需長照照顧的人數也激增3倍的狀況,都在暗示澎湖未來的長照環境可能會雪上加霜。  陳仁勇十分擔憂的表示,天主教靈醫會約於70年前所建立的惠民醫院,提供了澎湖高達1/3的照護量,是當地最大量能的長照機構,醫院面臨需要重建的困境,所需要的資金也高達5.5億。  陳仁勇說,讓長輩可以在熟悉的家鄉安享晚年,是大家回饋長輩共同的責任,他籲請各屆大眾幫幫忙,讓澎湖擁有舒適、健康的生活、照護和醫療的環境,請大家多多善心挹注「天主教靈醫會澎湖惠民重建基金」。

Read More

成醫安醫重陽辦銀髮族照護活動同樂

成大醫院提醒銀髮族選擇適合的飲食,並注重老人營養。(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重陽節快到了!成大醫院和安南醫院22日分別舉辦活動慶祝,成醫舉辦肌少症篩檢、高齡運動指導,宣導銀髮族照護;安醫則邀慈航幼兒園小朋友到附設護理之家表演舞蹈,與阿公、阿嬤同樂。  成大醫院昨天在門診一樓大廳舉辦「九九重陽敬老─愛你久久~高齡友善體驗活動」,由成大運動科學與高齡健康產業中心主任林麗娟指導的成大高齡志工團「運動太鼓」開場表演,高齡醫學部醫師羅玉岱主講「認識肌少症與運動營養介入」,並安排高齡友善體驗闖關活動,推廣高齡友善觀念,提供長輩友善的生活環境。 慈航幼兒園小朋友到安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表演舞蹈,與阿公阿嬤同樂。(記者葉進耀翻攝) 現場也有肌少症篩檢、高齡運動指導、長期照顧服務2.0介紹、預立醫療及安寧緩和介紹及高齡營養等,提前度過有健康概念的重陽節。  內科部老年科主任張家銘說,老年人口的肌肉隨著年齡增長流失的速度越來越快,選擇適合的飲食、運動和適當的醫療,攸關老年人是否能過著健康的晚年。  安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也邀慈航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精采舞蹈與住民同樂,現場長者也跟隨小朋友一同手舞足蹈,舞動手腳一番。在小朋友精彩舞蹈表演結束後,幼兒園小朋友還送上小禮物給住民長者,祝福他們「身體健康,平安吉祥」,藉此活動增進長者與幼兒和樂情感,讓「孝思」在重陽節裡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Read More

亞大醫院登國際期刊 顱顏皮膚癌切除免植皮 人工真皮修修臉

亞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將手術成果發表於顱顏外科權威期刊。(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亞大醫院近來陸續治療多位顱顏部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高齡長輩,考量患者有多重慢性疾病,一旦術後採用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困難度較高,醫療團隊改以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輔以仔細照料促進傷口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未復發,上述成果獲發表於顱顏外科權威期刊「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與全球醫界菁英共同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3名年紀超過80歲的高齡患者,分別因右眼眼尾出現形狀不對稱且邊緣不規則的結痂、右眼眼頭形狀不規則黑痣以及頭頂長達約6公分寬腫塊等症狀前來就醫,均確診為皮膚癌。由於這3位患者自年輕皆務農,長時間接受陽光曝曬,研判因此罹患皮膚癌。 由於顱顏部位若有大面積皮膚癌,切除的面積必須大且深,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依癌別不同,會建議高風險區域需達4至6釐米切除範圍,以避免癌症的復發,同時傷口須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重建手術,過去常見重建方式為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只是患者一旦年紀大、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不僅重建手術會相當困難,且常需從其他部位取得組織,再補到切除後的傷口。  為了解決後續照護問題,鄭旭棠及其醫療團隊在確診為皮膚癌後,會使用局部麻醉方式進行完整的皮膚癌切除,經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組織邊緣沒有發現乳癌細胞,緊接著立即使用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經過一段時間傷口照護,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沒有復發情形,上述成果日前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鄭旭棠表示,皮膚癌多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死亡率遠低於其他癌症,呼籲若察覺皮膚癌早期症狀,如有形狀不對稱、不規則或顏色特異等腫塊,都要提高警覺不可輕忽。

Read More

半年減50公斤 老農享瘦下半輩子

經由張博智醫師施行減重手術,彭先生(右)體重從120降到70公斤,擺脫沉重人生及藥罐子。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在台灣,平約每4人就有1人肥胖。肥胖病人若合併第二型糖尿病,可稱為「糖胖症」;這類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容易併發心血管、腎臟病等疾病。高雄一名半百老農接受減重手術,半年內體重蒸發了50公斤,並擺脫惱人的三高問題,快樂享「瘦」下半輩子!  53歲的彭先生有糖尿病家族病史,媽媽和姊姊都是資深糖友,他在10年前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9.2%,三酸甘油脂數值更超過正常值的4倍,體重最重達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超過40kg/m2。  彭先生每月固定在住家附近診所追蹤治療,但因肥胖導致血糖控制不良,還有三高、痛風問題,加上愛喝含糖飲料,家人很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而到高醫體重管理中心門診諮詢;他也在去年11月接受外科醫師張博智施行微創胃繞道手術,並調整飲食習慣,半年內成功甩油,目前體重已降到70公斤。  另外,糖化血色素降到正常5.1%,血脂與血糖等藥物也已完全停藥,健康獲得大幅改善,在高雄仁武區當個快樂農夫,每月還和家人及朋友出遊,快樂花東、跳島行。「瘦下來真好」彭先生開心地說,下半輩子他要好好「享瘦人生!」  高醫副院長黃明國表示,高醫體重管理中心自2006年成立至今,成功協助3000多名患者遠離肥胖人生,其中150名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成功擺脫沉重身軀及藥罐子;期望借重成功案例,幫助更多民眾改善慢性病,鼓勵更多曾經減重失敗的個案,只要下定決心並且用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健康減重、享「瘦」生活!  家醫科主任李純瑩醫師表示,對於糖胖症患者來說,體重過重是導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因此先積極控制體重,特別是改善體脂肪相對重要,然而糖胖症可能同時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疾病,更應於治療時一併考慮。

Read More

肺阻塞早期難發現 吸菸風險高

大同醫院舉辦肺部衛教宣導活動,胸腔內科張旭良醫師替民眾講解肺功能檢測後的報告結果,並提供肺部的健康衛教。(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響應每年11月第3週的星期三為世界肺阻塞日,增加民眾對肺阻塞的認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於提前於22日舉辦「健康『肺』你莫屬─肺阻塞衛教宣導」活動,由胸腔內科醫師群為民眾解說肺阻塞及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大同醫院副院長洪仁宇表示,在台灣65歲以上約每6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早期表徵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患者多半在40歲後才逐漸出現症狀,往往被歸因於老化所致,甚至多數人走沒兩步路,爬沒三階樓梯就喘不停,仍未察覺不對勁,提醒民眾若症狀持續3週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且肺功能受損後即難以復原,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是非常重要。  肺阻塞主要是肺臟及呼吸道長期受到有害物質的刺激,造成慢性發炎的呼吸道疾病,致病因子包括長期吸菸、空氣汙染、職場危害暴露、感染、遺傳及老化等。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旭良指出,抽菸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戒菸可預防許多疾病發生,因此鼓勵民眾戒菸,且建議40歲以上的抽菸者、職業暴露者(暴露在粉塵、油煙、化學物質的環境)、65歲以上長者或是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呼吸喘的民眾,都應定期做胸部X光與肺功能的檢查。  院長黃志富提到,罹患肺阻塞的病人,導致肺功能逐漸下降,危及生活品質,可能連日常看來輕而易舉的吃飯穿衣都無法獨自完成,冀望透過「肺」你莫屬_肺阻塞宣導活動,讓社區民眾對肺阻塞更深刻了解,也讓肺阻塞病友,更有積極治療的動力,找對科別及對症下藥,遠離肺阻塞致命威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