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活運動 6招對抗疫情

嘉市心生活運動,6大招挺過後疫情時代。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疫情未歇,影響市民生活的不同層面。在心理健康層面,真假資訊氾濫、擔心染病、社交疏離,這些都可能引發民眾強烈的情緒反應,大幅提升自殺及精神疾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認為,防疫措施對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壓力、焦慮、憂鬱、失眠。因此,心理健康正是疫情之下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  為呼籲市民重視疫情期間的自我照顧,嘉義市衛生局提出「桃城心生活運動」心理健康月活動,結合生命線協會、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一起號召大家於生活中實踐「心生活6大招」,正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6大招囊括生活的各種面向,從「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來保持身體機能健康;練習「正念冥想」覺察當下、培養「正向人際」及透過「心理諮商」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在資源。從不同面向提升身心靈的健康,我們才能挺身對抗挑戰。  衛生局長張耀懋表示,國外疫情不斷延燒,歐洲研究結果發現感染流感後,武漢肺炎的傳染率有提高的可能性,因此隨著流感季的到來,加上疫情的衝擊,未來仍然有許多挑戰。呼籲市民一起透過「心生活6大招」照顧自己的心,成為彼此堅強的後盾,挺過後疫情時代,邁向健康的未來。

Read More

莊人祥:陸加入COVAX 不影響我購買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宣布,國內新增3例武漢肺炎,2例來自菲律賓,另1例來自烏克蘭,國內累計病例數達527例。(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國9日宣布加入武漢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對於是否會影響我國疫苗取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都按預定程序進行,未因中國加入遇到阻礙,台灣也已支付購買疫苗的訂金。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與武漢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依規定於10月9日前支付預付款。  然而,中國外交部9日宣布與全球疫苗與預防注射聯盟簽署協議,正式加入COVAX,承諾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用後,將優先提供給發展中國家;而台灣取得疫苗是否會有變數也成關注。  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9日於疫情說明會中表示,目前訂金已經支付,但下訂的疫苗數量、金額仍無法透露,與COVAX合作的相關流程都按程序進行,並未因中國加入而遇到任何阻礙。

Read More

親子溝通 掌握4原則

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雅惠提醒,家長平時需多留意孩子的狀況,早期發現早期就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7歲潘同學的父母經常為離婚爭執,她擔心被拋棄無心課業,父母卻未加以溝通直接責罵,她開始染髮、喝酒、沉迷網咖,親子衝突越演越烈,最後潘同學因自殺未遂被送至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施以藥物治療,臨床心理師許雅惠以認知行為合併經驗式治療疏通情緒,醫療團隊輔以家庭治療,修復親子關係,半年後,潘同學順利找回健康的心態。  衛福部統計,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連年攀升,去年更高居青少年死因第2位。許雅惠說明,青春期是兒童發展到成人的重要過渡期,良好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若疏於溝通或相處方式不當,恐致孩子激進反抗,加劇關係惡化,無法發展出良好的自我認同,恐造成角色混淆、心智年齡停留、未來無法脫離家庭步入社會。  此外,網路普及、社交方式改變,皆易導致青少年在虛擬和現實世界的角色交替中,產生混淆、迷失自我,如未能良好溝通,孩子極可能為了尋求關注與認同,做出極端行為。  許雅惠建議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透過下列方式陪伴孩子健全發展:  1.鼓勵表達:父母碎念,孩子在一旁漫不經心、怒目相視的場景時有所見。網路普及、缺乏面對面溝通,造成孩子無法良好表達想法;父母應以引導取代單向要求或命令,傾聽孩子心聲,除了能讓孩子感覺被尊重,也能訓練表達能力。  2.尊重孩子隱私:青春期孩子的自主性及個人意識增強,會希望擁有私人領域,如房間、日記、信件等,然而家長常以「關心」為名,侵犯隱私。尊重,給予私人空間與信任,他才會學著尊重別人。  3.容許健康冒險:青春期的孩子腦部蓬勃發展,出現自我意識,想展現獨特自我,嘗試如染燙髮、打耳洞等冒險活動,但往往與父母固有觀念衝突。家長可引導其思考此事的意義及後果,並事先說好規則,給予選項,不對事件做好、壞論定,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以降低摩擦。  4.切勿直接批判:父母直接的否定、批判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及自尊,了解事件動機、細節再給予建議及選項,並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以免引發極度反彈,甚至從事更危險的事。  許雅惠提醒,注意力下降、沉迷電腦、日夜顛倒等可能都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的警訊,家長平時需多留意孩子的狀況,早期發現早期就醫,以免憾事發生。

Read More

高榮南院國慶音樂會 溫馨

 高榮南院國慶日前夕舉辦「光輝雙十~國慶音樂會」,結合鋼琴、二胡演奏中西名曲,展現獨特音樂風采,吸引許多民眾及病人家屬駐足聆賞。(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國慶日前夕,在一樓大廳舉辦「光輝雙十~國慶音樂會」,由該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郝立智鋼琴演奏,結合純淨高端診所院長洪志鵬二胡演奏中西名曲,展現獨特音樂風采,美妙的樂章吸引許多民眾及病人家屬駐足聆賞。  高榮南院國慶音樂會演奏的曲目風格多樣,首先由大氣磅礡的〈龍的傳人〉將觀眾帶入到舒展豪邁的氣氛中,並陸續演奏〈小城故事〉、〈城裡的月光〉、〈但願人長久〉等簡約雅緻、優美如詩樂曲,郝立智並介紹演奏的曲目內容,均為我國經典歌曲,在特殊的節日裡,也想透過自己的演奏向病患及家屬祝福早日康復,平安健康。  音樂會進行兩個小時,最後以〈奇異恩典〉樂曲劃下句點。藉由溫馨喜樂、音符飛揚的音樂傳遞,舒緩與撫慰人心,讓病人、家屬及民眾共度充滿音樂氣息的歡樂時光。  高榮南院長王瑞祥表示,在國慶前夕透過音樂會帶來溫暖與祝賀,相信音樂會的曲目能帶給大家發自內心的共鳴。同時並致贈感謝狀予洪志鵬及郝立智,成就這次公益音樂會,為醫院增添悠閒時光。

Read More

專家建議:依家戶總所得計算健保費

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健康經濟學會、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9日舉辦「疫情下的健保改革,世代對話研討會」,邀請衛福部、醫界、學界等專家與會共商健保改革方向。 (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健保財務連年虧損,改革迫在眉睫,專家指出,目前受薪階級為繳交健保費的主要族群,建議應推動家戶總所得,讓保費收取更平等。而不論是否要採取調漲健保費率,或是如何增加民眾部分負擔等措施,政府皆須審慎思考。  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健康經濟學會、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9日舉辦「疫情下的健保改革,世代對話研討會」,邀各界專家與會共商健保改革方向。  根據衛福部統計,明年底健保虧損恐突破新台幣771億元,安全準備金也將低於1個月,達到調漲保費標準。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國內一項研究顯示,從2000年至2017年就醫人數減少0.3%,每人平均就醫次數從12次增至14次、增約14%,但醫療費用卻從人均8422元飆升至1萬6496元,暴增9成5。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目前繳交健保費的主要族群為受薪階級,而健保改革應要開源與節流,改善健保也須抑制浪費。  不過,從這幾年健保改革面向來看,多是開源而非節流,開源是讓交保費的受薪階級越繳越多,但受薪階級有的人每年看病次數僅約1至3次,而看少繳多,這是不公平的現象,因年紀大、重大傷病等患者,健保也均會給予優惠。  蘇一峰認為,讓受薪階級負擔絕大多數的健保費用是不合理的,薪資以外的所得也應評估作為健保費收入的計算基礎,因此應採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增加公平性。  對於健保改革,洪子仁認為應多用多付、少用少付、大病免付,非急重難症患者使用高價影像檢查應收取定額或定率的部分負擔,藥品部分負擔上限應從200元調漲至500元,且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應收取藥品部分負擔,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

Read More

流感疫苗4天用162萬劑 部分醫院斷貨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公費流感疫苗5日開打,短短4天全台已打超過162萬劑,是去年的1.5倍,導致部分醫院疫苗缺貨。疾管署9日指出,為補足各大醫院需求,12日將再補60萬劑。  根據疾管署9日公布接種疫苗數據顯示,目前累計接種162.2萬劑,開打第一天(5日)為42萬、第二天(6日)45.2萬、第三天(7日)39.1萬、第四天(8日)35.9萬劑,是去年同期107萬劑的1.5倍之多。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接種公費流感疫苗風氣興盛,為因應民眾踴躍接種疫苗,12日會再調度一批、約60萬劑補足醫院需求。  疾管署提醒,9大類公費流感疫苗對象包含6個月以上嬰幼兒、國小至高中職(五專)學生、慢性病者、50歲以上成人、65歲以上老人、育有6個月內嬰兒的家長、醫護人員等,共有1621萬人。 民眾趁連假到醫院打流感疫苗。 (記者吳東興翻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5日開打,今年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各地醫療院所湧入熱烈接種人潮,9日起3天雙十連假,如果民眾想利用連假期間施打疫苗,員林宏仁醫院3天連假期間門診照常,也有500劑公費流感疫苗待命,符合第一波公費流感疫苗施打資格民眾,可赴醫院掛號洽詢施打疫苗。  宏仁醫院行政副院長林郁說,今年主動詢問疫苗施打民眾比往年多2至3成,民眾多表示因武漢肺炎(COVID-19)影響,對於流感更有防備心,也希望家中長者、小孩都能加強抗體,該院自5日開打後,4天來已施打約500劑疫苗,因應雙十連假,也已準備500劑公費流感疫苗待命。  林郁說,該院3天連假期間每天都維持上午、下午、晚上3個正常門診時段,由於施打疫苗需透過健保卡確認身分別,並經醫師諮詢,因為該院連假天天有門診,所以連假3天都可以維持全天候疫苗施打,建議民眾若符合資格且有施打需求,可就近施打。  宏仁院長郭顯懋指出,流感和武漢肺炎(COVID-19)雖是不同病毒,對於年長者及嬰幼兒都有較高的重症和死亡率,且疾病可能因混合感染,嚴重程度恐加倍,建議民眾若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施打資格,可諮詢醫師施打。

Read More

有輕微失禁情形 乳癌婦下肢麻痛 腫瘤轉移脊椎

許峻誠醫師(右二)獻花予病患江婦,鼓勵她勇敢抗癌,丈夫也現身支持髮妻。(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56歲的江姓婦人前因罹患乳癌而切除左側乳房,經數次化療情況穩定並持續進行門診追蹤,然而近一週內卻無預兆突發雙側下肢麻痛無力,甚至有輕微失禁情形。台南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峻誠診治發現為腫瘤脊椎轉移導致神經壓迫,幸經手術固定胸椎及脊髓減壓,江婦終順利恢復行動能力。  江婦於近日一週內突然感到雙側下肢麻痛,需要靠輪椅才能行動,立即在先生陪同下就醫,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峻誠經檢查後發現江婦雙側下肢無力及輕微大便失禁,懷疑為腫瘤轉移至脊椎導致神經壓迫,立即安排江婦住院檢查釐清病因。  經全身骨頭掃描及核磁共振檢查後,許峻誠發現江婦胸椎第十節轉移癌,導致神經受到壓迫,經手術固定胸椎並進行脊髓減壓。  江婦術後進行復健與放射線治療,逐漸恢復原有正常活動功能,出院前雙下肢肌力也明顯恢復,並可在助行器輔助下順利行走,經醫師許峻誠持續追蹤治療,現雙下肢力氣幾乎已恢復正常。

Read More

需更多光線才看清楚 青光眼警訊

曾姓男子眼睛紅、畏光,視力只看得到眼前15公分,就醫檢驗發現是巨細胞病毒引發葡萄膜炎,經注射抗病毒藥物,搭配抗病毒眼藥水,視力恢復到0.6。(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青光眼症狀易被忽略,眼科醫師提醒,當生活上出現閱讀時會漏字、在超市購物時,常找不到兩側架上的物品等情形時,都可能是相關警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專任主治醫師蕭雅娟表示,青光眼是一種會讓病人缺少自覺症狀的慢性病,需要民眾更多自覺以及社會更多關注。  近年研究重視青光眼病人生活品質,著重在青光眼病人日常困擾,發現病人最常見的困擾是遭遇閱讀問題。  蕭雅娟指出,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有4成以上病人曾發現閱讀時會漏字、擔心跌倒受傷、夜間開車的不便、到陌生環境的行動困難,與到超市購物時,找不到兩側架上的物品等,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警訊。  以往對於青光眼的描述多會以視野縮小做宣導,但此說法過度簡化了病人的自覺症狀。根據近年針對青光眼病人實際感受的研究顯示,早期或中度青光眼的患者,最常見症狀是「需要更多的光線才看的清楚」和視力有點模糊。  至於晚期青光眼患者,則反應好像通過不乾淨的眼鏡看東西,或是看不到某一側的物體、以及分辨不出顏色等。

Read More

巨細胞病毒致葡萄膜炎 男險失明

台中榮總眼科部醫師程羽嬿表示,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葡萄膜炎,可說是葡萄膜炎當中相當頑固的一種。(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3歲曾姓男子6年來反覆眼壓升高,眼睛紅、畏光,視力只看得到眼前15公分,輾轉到台中榮總就醫,醫師先以青光眼眼藥水控制眼壓,並抽取病患眼球內房水檢驗,證實是巨細胞病毒引發葡萄膜炎,立即在眼球內部注射抗病毒藥物,搭配抗病毒眼藥水,2週後,眼壓恢復正常,4個月下來,視力從近乎失明,恢復到0.6。  台中榮總眼科部醫師程羽嬿表示,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葡萄膜炎,可說是葡萄膜炎當中相當頑固的一種。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當免疫狀況差時,就會反覆發作,難以根治,每次發作對視力都是1次損傷。因此,對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葡萄膜炎,最重要的就是及早診斷與正確治療。  曾姓男子6年來反覆眼壓升高,都是在診所拿藥,但眼睛紅、畏光,視力逐漸惡化,最後只看得到眼前15公分,輾轉到中榮就醫,醫師先以青光眼眼藥水控制眼壓,並抽取病患眼球內房水檢驗,驗出巨細胞病毒去氧核糖核酸,證實是巨細胞病毒引發葡萄膜炎,如果只以降眼壓藥物治療,無法控制住眼壓,立即在眼球內部,注射抗病毒藥物,加上抗病毒眼藥水治療。2週後,眼壓恢復正常,4個月下來沒再發作,視力也由近乎失明恢復到0.6。  程羽嬿指出,包覆眼球玻璃體的3層構造,由外而內分別是鞏膜、葡萄膜、及視網膜。葡萄膜含有大量血管,一旦受到感染或不明原因導致發炎,病人會有畏光、眼睛紅、眼睛痛、視力模糊、飛蚊等症狀,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後續也可能發生例如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炎、黃斑部水腫等併發症,這些就不是藥物能控制,還要加上手術治療。  程羽嬿說,葡萄膜炎常合併全身系統疾病,因此建議病人同時到內科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全身系統疾病,對於巨細胞病毒引起葡萄膜炎,最重要的就是及早診斷與正確治療,大部分到門診就診的葡萄膜炎病患屬於急性發作,在使用眼藥水、結膜下針劑注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後,可獲得緩解,但因為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葡萄膜炎常會反覆發作,口服藥物的全身治療是必須的,有時需加上抗病毒口服藥物、類固醇藥物或免疫治療的藥物。 程羽嬿提醒及早診斷治療,能降低葡萄膜炎後遺症,如果葡萄膜炎已產生併發症如青光眼,更應找出病因,對症下藥,積極治療,千萬別因為療程長或已幾乎失明而放棄治療。

Read More

高市調控疫苗配額 嘉縣採分流

台東馬偕醫院民眾施打公費流感疫苗非常踴躍,每天都有近250人施打。 (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王正平、張誼、彭新茹、鄭錦晴/連線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心裡因素影響,民眾擔心雙重感染造成擠打。高雄市首日接種量即接近往年的2倍,且在短短3天就接種超過16萬劑衛生局表示,已啟動各級醫療院所疫苗配額調控措施;嘉義縣連續2天的接種量有3萬520劑,接種量創歷年新高,因中央疫苗撥補速度不及,決定採分流方式,公告暫停9、10、11日3天連假社區接種服務。  高市衛生局表示,65歲以上長者目前接種完成率約16.45%,為確保高風險族群得以接種疫苗,已啟動各級醫療院所疫苗配額調控措施,為營造群體免疫效應,避免長者感染流感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該提醒65歲以上長者儘速接種,並請市民朋友禮讓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  同時並提醒75歲以上長者,如尚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左流右肺,保護加倍」。  嘉義縣衛生局指出,各鄉鎮市衛生所表示這兩天接種人數確實較以前多出近一倍,導致中央疫苗貨源供應不及,衛生局緊急公告社區設站及合約院所採限量預約接種,並暫停9、10、11日3天連假社區接種服務,請民眾先電洽預約接種,聯絡資訊已掛衛生局網站供民眾查詢。  新竹縣3天統計的接種人數已約達3.1萬劑,超越往年一倍,呼籲民眾如要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可先向78家合約院所預約,並先電話詢問剩餘情形後再前往,以免久候或白跑一趟。  另,為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民眾前往院所接種時,仍應遵守佩戴口罩、執行手部衛生及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台東馬偕醫院指出,今年民眾施打流感疫苗非常踴躍,從5日起開打每天都有近250人施打。台東縣衛生局則表示目前台東並沒有供應不足情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