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琮諭分享生命故事 永不妥協

曾琮諭和他的妥瑞症工作犬AMBER,當牠發現曾琮諭不安、焦慮時,AMBER會適時給予安撫。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妥瑞症患者、前美國UCLA護理系與醫學院妥瑞症研究訪問學者曾琮諭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出席精神健康基金會新竹學苑優築生命講座,分享「永不妥協~妥瑞症教會我的人生大小事」。 曾琮諭提到,他國小、國中被霸凌,甚至一度輕生,後來因父母親全力支持照顧,決定和妥瑞症和平共處,去體悟生命的美好,努力考上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以及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碩士。拿到兩個碩士後,現在又以第一名考上國立中正大學教育所博士班,未來會往取得中正大學與美國UCLA教育學相關系所雙博士學位。目前以當老師為志業,期許自己做別人的燈塔,幫助更多人。 曾琮諭表示,妥瑞症讓他學會3件事,第1件事是既然改變不了妥瑞症,就和他和平共處;其次做利己利他的志業,期許做一座燈塔,照亮別人;第3件事就是感謝他的父母親,從小一直陪伴他,給他勇氣。 身心科主任醫師王明鈺表示,妥瑞症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常發生於5~15歲兒童,而妥瑞症可能和遺傳及環境因素相互影響有關。曾琮諭很幸運,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因此建議父母陪伴支持,成為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動力。 王明鈺說,曾琮諭因為幸運遇到一位好老師協助他成長,現在,曾琮諭也成為幫助別人成長的貴人。由此可知,即便罹患妥瑞症,智力、學習力並不會受到影響,好好念書,貢獻所長,一樣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和貴人。 曾琮諭不畏辛勞四處演說,希望透過教育改變不了解所產生的誤會與霸凌議題,更希望能拋磚引玉,有更多的演講機會鼓舞更多人。曾琮諭在講座時,妥瑞症工作犬AMBER乖乖陪同在一旁,曾琮諭說,AMBER會察覺他的焦慮,適時安撫他。 這場講座也吸引家有妥瑞症小孩的父母親到場聆聽,陪伴孩子度過疾病帶來的衝擊。

Read More

高榮與荷醫學中心建教合作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簽訂建教合作計畫,聯手打造重症治療新境界。(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10日簽訂建教合作計畫,高榮林曜祥院長表示,高榮在國內推動醫療重症照護、治療及研究不遺餘力,而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則是以重症照護及臨床研究聞名全球;荷蘭頂尖醫學中心及台灣頂尖醫院簽訂建教合作,為提升雙方臨床照護與學術研究地位寫下歷史性的重要一刻。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Can Ince 教授表示,該中心位於荷蘭南部鄰近港口的鹿特丹市,成立於1913年,隸屬於伊拉斯姆斯大學,該醫院是歐洲最大,最權威的大學科學醫學中心之一,也是荷蘭8個大學醫療中心中最大的醫院。根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在歐洲臨床醫學機構排名中名列第1,在世界排名第2。 高榮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代表Can Ince教授為急重症臨床研究知名教授,擔任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重症醫學部轉譯醫學科暨轉譯醫學研究室主任,先前曾擔任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術醫學中心轉化生理學系主任,主要專長為活細胞和微循環分析相關,他曾在萊頓大學醫院感染科從事免疫學研究約10年,為活細胞成像技術和微循環治療分析的先驅,發表超過900篇國際論文。 黃偉春醫師表示,高榮與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簽訂建教合作計畫簽約儀式,由高雄榮民總醫院林曜祥院長與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代表Can Ince教授簽署,未來讓高榮醫師及研究人員與Can Ince教授能面對面互動討論,互相交流醫療學術之新知,並合作開發微循環重症診斷治療新境界。

Read More

長新冠癢咳胸悶 中藥緩解不適

中醫師建議,若患長新冠的民眾可適時使用中藥減緩症狀。(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新冠疫情重複感染的比例約占確診人數的15%以上,病毒感染後常常會出現持續性症狀,最令人困擾的不外乎就是呼吸道症狀,包括喉嚨乾癢、咳嗽、胸悶氣短,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建議若患長新冠的民眾可適時使用中藥減緩症狀。 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表示,一名42歲的陳小姐,在感染新冠病毒7天後,到中醫科就診,大部分的症狀雖已改善,但仍會感到喉嚨乾癢難耐、忍不住咳嗽,但痰不多、只要講話多一些聲音便會沙啞,嚴重影響日常的社交溝通,也覺得胸悶氣短需要大力喘氣。 若患長新冠可適時使用中藥減緩症狀,平日保養也可喝養氣飲。(記者許正雄翻攝) 戴滋慧指出,從中醫觀點來看,陳小姐的症狀,是屬於病毒邪氣侵肺化熱後所造成的肺燥陰虛,可用滋陰潤肺的中藥來加以治療及緩解,如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百合、桑葉等,在新冠病毒感染後,身體可能處於虛弱狀態,需要額外補充營養與增強免疫力。 平日保養也建議可搭配茶飲來幫助改善症狀,對於新冠病毒已進入普遍傳染的階段,儼然取代了一般的感冒病毒,提醒民眾更應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減少感染機率為目標,進行自我防護,若民眾有咳嗽、上呼吸道症狀時,就應避免攝取可能會加重病況的刺激性食物,建議攝取充足的溫開水有助於保持喉嚨溼潤。

Read More

婦產後憂鬱 重複經顱磁刺激展笑顏

醫師劉育嘉說,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憂鬱症治療的另一種選擇。(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0歲林姓婦人今年初成為新手媽媽,正沉浸於喜悅時,不料產後憂鬱症竟找上她。新手媽媽開始懷疑自己能否成為合格母親,深感無助、沮喪和孤單,也無法與寶寶建立起情感聯結,由丈夫陪伴就醫。經以抗憂鬱藥物治療卻苦於反胃、頭痛、嗜睡等副作用的不適,改採「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月餘,已恢復情緒並能穩定對應壓力和育兒挑戰。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劉育嘉說,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是以抗憂鬱藥物為主,以調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包括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大多數病人經過幾週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後,症狀能獲得緩解,但仍有部分的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不佳,也就是所謂的「難治型憂鬱症」病人。約有6成的病人在使用一種抗憂鬱藥物後仍治療無效,而有約4成的病人在換過2種抗憂鬱藥物後,仍無明顯反應。 劉育嘉指出,難治型憂鬱症的致病原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異常低下」有密切的關聯,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即針對前額葉的腦區進行治療,利用電磁感應的作用,調節大腦皮質的活動,促進前額葉的功能,影響與情緒調節相關腦區的神經迴路,以改善憂鬱症狀。每次治療時間約20分鐘,不需要麻醉,療程通常需要20至30次治療,建議每週5次,持續4~6週。其副作用相對輕微且短暫,如刺激處之頭皮疼痛、頭痛、悶脹感或耳鳴,但多半輕微且在刺激後數小時內緩解。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適用對象,包括難治型憂鬱症、有強烈自殺意念且擔心藥物改善速度過慢、難以忍受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希望減輕或停止抗憂鬱藥物的使用、哺乳期間、使用多重藥物,擔心複雜的藥物交互作用,就可考慮採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 他說,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僅為難治型憂鬱症病人重拾生活的希望,也提供憂鬱症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Read More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荷蘭醫學中心簽署建教合作計畫

高雄榮總與荷蘭醫學中心簽建教合作。(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十日簽訂建教合作計畫,聯手打造重症治療新境界,未來讓高榮醫師及研究人員雙方能面對面互動討論,互相交流醫療學術之新知,並合作開發微循環重症診斷治療新境界。 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林曜祥表示,高雄榮民總醫院在國內推動醫療重症照護、治療及研究不遺餘力,而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則是以重症照護及臨床研究聞名全球,荷蘭頂尖醫學中心及台灣頂尖醫院簽訂建教合作,為提升雙方臨床照護與學術研究地位寫下歷史性的重要一刻。 高雄榮總與荷蘭醫學中心簽建教合作。(記者許正雄翻攝)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Can Ince 教授表示,中心成立於1913年,隸屬於伊拉斯姆斯大學,該醫院是歐洲最大,最權威的大學科學醫學中心之一,也是荷蘭八個大學醫療中心中最大的醫院,根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在歐洲臨床醫學機構排名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二。 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Can Ince教授為急重症臨床研究知名教授,擔任該醫學中心重症醫學部轉譯醫學科暨轉譯醫學研究室主任,專長為活細胞和微循環分析相關,他曾在萊頓大學醫院感染科,從事免疫學研究約十年,為活細胞成像技術和微循環治療分析的先驅,發表超過900篇國際論文。

Read More

吃腦不一定補腦!營養師設計「考前衝刺菜單」這樣吃

為了避免腦袋昏沉,考前應少吃大魚大肉和含糖飲料,推薦夏日來杯綠拿鐵,搭配正常作息,更有助於迎戰大考。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今年大學分科測驗將於7月12日及13日舉行,總計4萬2252人報考,考生緊鑼密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家長也紛紛端出最補、最營養的食品為孩子助陣。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營養師黃翠華表示,吃腦不一定補考,考前為了避免腦袋昏沉,應少吃高油脂的大魚大肉和含糖飲料,推薦攝取清淡烹調的魚、雞、豆腐,含有優質蛋白質,尤其夏日來杯綠拿鐵,清爽又可攝取豐富營養。 分科測驗倒數!考生飲食禁忌看過來 含糖飲料 引發身體發炎昏沉想睡 考前念書想避免腦袋昏沉,黃翠華提醒避開含糖飲料,因為含糖飲料很容易引發身體發炎反應。建議喝綠拿鐵,例如亞麻仁子或是核桃具有抗發炎效果,南瓜子是鋅含量最高的堅果,這些都是對考生很好的成分。 大魚大肉 不易消化甚至酮酸中毒 考前衝刺階段若吃進大魚大肉,蛋白質與油分過量,可能會有2點阻礙,第1,代謝產物在血液裡變得較高,可能會有一點酮酸中毒狀況。例如在台灣治療癲癇發作的孩子,為了讓患者鎮靜下來,會給予高比例脂肪+低比例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但這樣的飲食對於考生念書反而起反效果。第2,脂肪太多也不易消化吸收。 考生菜單:植物性蛋白質+綠拿鐵   植物性蛋白質促進腸道內好菌生長 考前最適合補充的是清淡飲食,黃翠華推薦魚、雞與豆腐,尤其板豆腐鈣含量高,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尤其考試壓力大導致腸道內好菌減少,植物性蛋白質不僅成分營養,還可以促進腸道的好菌生長,益處不少。 充足蔬果可提振精神、增強抵抗力 炎炎夏日不能喝冰飲對考生來說好煎熬!推薦改喝清爽綠拿鐵,不僅可攝取豐富的纖維、維他命C等多種營養,還有助於緩和情緒。黃翠華分享,考生每日攝取的水果分量最好能吃到3個拳頭,例如1個拳頭的分量用於打成綠拿鐵,另外2個拳頭份量的水果可選擇當季的鳳梨,多汁香甜且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芭樂則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都有助於提振精神、增加抵抗力與免疫力。 除了飲食,維持良好作息也是應考關鍵。黃翠華提醒考前減少熬夜奮戰,睡前1小時離開3C用品,改看實體書本複習,避免藍光刺激腦部活動而降低睡眠品質。健康飲食搭配良好睡眠品質,更有助於迎戰大考、金榜題名。

Read More

「芒果有毒,孕婦要少吃?」營養師解真相

食用適量芒果好處多多,ß-胡蘿蔔素於體內會轉換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可以維持眼睛健康及昏暗光線中的視力,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台灣芒果品種眾多,味道香甜濃郁,是我國引以為傲的農產品之一。現在正是芒果的產季,今年芒果盛產,餐後來盤芒果真是滿足。不過經常會聽到長輩囑咐孕婦「芒果有毒要少吃點,當心寶寶出生後皮膚不好」等相關告誡的話。這是真的嗎? 食藥署食品公告 芒果營養成分多 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內容指出,每100g的愛文芒果平均熱量約50kcal,並含有維生素A 1920 I.U.、ß-胡蘿蔔素1152 ug、維生素C 23.5 mg、葉酸27.1 ug、膳食纖維0.9 g、鉀106 mg等,營養成分相當多。 營養師:食用適量芒果 協助免疫系統運作、有助腸胃蠕動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其實芒果營養價值豐富,含有維他命A、胡蘿蔔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食用適量芒果好處多多,ß-胡蘿蔔素於體內會轉換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可以維持眼睛健康及昏暗光線中的視力,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順暢排便;鉀則可以穩定血壓。 芒果果皮及樹枝液 少數者恐過敏 至於芒果有毒會導致過敏的部分,依據農委會資料說明,屬於漆樹科的芒果樹,因為含有較多的生物過敏原,例如芒果樹枝液含有「漆酚」、芒果果皮含有「間苯二酚」等,會讓少數人過敏,過敏者可能會出現氣喘、蕁麻疹或皮膚炎等症狀。 糖尿病、腎臟病患者 應酌量食用勿過量 黃淑敏營養師也提醒,芒果由於ß-胡蘿蔔素豐富,吃過量可能會導致其滯留體內,而短暫出現身體變黃等症狀,此外,芒果含糖量每100公克約10-15g。糖尿病、腎臟病患者應酌量食用不要過量,避免造成身體的負擔。

Read More

前台大院長戴東原追思會 獲頒褒揚令

前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辭世,享壽84歲。台大醫院9日上午舉辦戴東原追思會,感謝他對台灣醫療的奉獻。(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前台大醫院院長、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追思會9日舉行,行政院長陳建仁代表總統頒贈褒揚令,陳建仁表示,他自美返國後,與戴東原一起進行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共發表25篇論文,並在戴東原指導下進行烏腳病地區研究,完成全球第1篇慢性砷中毒引起糖尿病、高血壓報告,世界衛生組織後來也制定飲水中含砷量的相關標準。 戴東原追思會於台大醫學院舉辦,百餘名醫藥界與學術界重要人士出席,場面哀戚隆重。戴東原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後擔任台大醫院內科大夫,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附醫第一任院長及台大醫院院長,是我國家庭、老人醫學重要推手,一生致力糖尿病及新陳代謝科領域,並推動成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擔任董事長24年來盡心宣導病人衛教及醫療新知,其努力受到各方的推崇。 前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辭世,行政院長陳建仁(右)9日上午在台大醫學院出席追思會,並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家屬代表受贈。(中央社) 陳建仁頒贈總統褒揚令指出,他自美國返國後,與戴東原一起進行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共發表25篇論文,與戴東原合作相當愉快,「戴教授溫暖堅韌,把事情做到底,但與同仁相處愉快,這樣的為人典範很難望其項背。」1990年代他在戴東原指導下進行烏腳病研究,完成全球第一篇慢性砷中毒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研究,獲得世界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制定飲水中含砷量的相關標準。 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指出,戴東原處事謙和卻堅持原則,是「軟著說、硬著做」,在他的領導下,台大醫院發展的核心價值,由服務、教學、研究等3項之外,再加上了行政管理,他致力於留才、攬才,是奠立今日台大醫院的重要基礎。 戴東原於今年5月16日辭世,享壽84歲。

Read More

慢性阻塞肺病 肺復原運動有助改善

吳宜謀醫師示範橋式運動。(記者徐義雄攝) 吳宜謀醫師示範水平、腹式呼吸法。(記者徐義雄攝) 醫師吳宜謀示範上肢運動。(記者徐義雄攝) 吳宜謀醫師示範下肢運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慢性阻塞肺病的病人因為氣管阻塞和肺部實質受到破壞會有咳嗽,痰及喘的問題,除戒菸、藥物使用、營養支持及治療共病外,還可加上肺復原計畫改善生活品質和運動能力。 墨先生68歲,每天抽菸1包大於40年,近年來逐漸有咳痰,活動性喘的問題,診斷為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最近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而住院,經過戒菸,藥物使用及肺復原後,症狀改善減少住院及急診的次數。 豐原醫院胸腔內科吳宜謀醫師表示,肺復原計畫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個案之運動能力和生活品質。(記者徐義雄攝) 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吳宜謀表示,肺復原計畫是經過詳細的病人評估,依據病人個別狀況擬定全面性的介入療法,包括運動訓練,衛教和健康行為促進,改善肺阻塞病人的生理與心理狀況。 肺復原計畫運用一系列非藥物治療以改善慢性肺病的相關問題,包括運動失調,社會隔離,不良的情緒,肌肉萎縮和體重減輕。 大部分肺阻塞的病人都應接受肺復原計畫,醫師應對有症狀且第1秒用力呼氣小於50%預測值的病人開立肺復原計畫的處方,第1秒用力呼氣大於50%預測值的病人可以考慮開立肺復原的處方。 肺復原計畫可施行的呼吸及運動可包括下列各項: 1.全方位的呼吸、水平呼吸與腹式呼吸 ◎使用橫膈膜,用鼻子吸氣(1.2),嘴巴呼氣(1.2.3.4),如果覺得吐氣困難可加上噘嘴吐氣。 ◎下肋骨擴張,將雙手放在胸部側面,感受吸氣時胸部擴張。 ◎腹式呼吸:當吸氣時腹部凸起,反之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是著重在橫膈膜的運動上,因吸氣時會讓橫膈膜下壓,使胸腔的範圍變大,所以空氣就能進到肺部更深處的地方,給肺部足量的氧氣。 ◎哈氣吐痰,深吸氣後像是把霧氣吐在玻璃的樣子,執行數次有痰上來後用力咳出。 2.上肢運動 站立面向牆壁,雙腳離牆面約兩步距離,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扶牆與肩同寬,身體挺直,手放鬆身體靠近牆面再用力撐起,1下2上,重複10次為一組,組間休息30秒,做3組。如果覺得太輕鬆可增加腳離牆面的距離,提高難度。 3.下肢運動 ◎踮腳尖:手扶著穩固的物體,踮起腳尖,收緊小腿肌肉,身體往上撐,1上2下,重複10次為一組,組間休息30秒,做3組。如果覺得太輕鬆改為單腳支撐提高難度。 ◎坐姿抬腿:坐在椅子上,收緊大腿將小腿抬起,抬起3秒後於下,重複10次為一組,換腳,組間休息30秒,做3組。如果覺得太輕鬆可在腳踝加上重量,提高難度。 ◎橋式運動: 身體平躺,雙腳向心平移,膝蓋彎曲約到原來膝蓋的位置,臀部用力把屁股抬離地面支撐3秒,重複10次為一組,組間休息30秒,做3組。

Read More

唇疱疹生生不息 她戴口罩上班一月

免疫力下降,上班族女子唇疱疹作怪,病毒再次引發周圍感染。(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小玲一覺醒來準備梳洗上班時,發現唇上長了小水泡,慶幸著因疫情關係可以載口罩遮掩,小玲和一往一樣擦曼秀雷敦來降低不適感,未料此次較為嚴重,水泡周圍腫起,又因水泡破了,導致周圍也長了水泡,2週後嘴唇另一處又長了水泡,讓小玲一整個月都載著口罩上班,直到健檢,透過醫生說明,才知原來是唇疱疹在作怪。 唇疱疹是由單純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單純疱疹病毒能在皮膚及黏膜各處產生病灶,病毒由接觸患部、分泌物或是接觸含有病毒的皮膚及黏膜來傳播,小玲的狀況則是病毒已潛在人體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再次引發感染。 唇疱疹形成前會有搔癢、刺痛的感覺,病程從形成丘疹,可能轉淺層潰瘍或是膿包,最後結痂,通常在10天內自行痊癒,如病程拖延想儘快痊癒,減緩不適感,最好就醫並完成療程。當唇疱疹發作時,病灶處可能傳播病素,避免用手碰觸患處,如接觸患處請立即洗手,另外,選擇清淡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為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