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砸11.2億幫身障機構人員加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20日宣布,往後每年將斥資11.2億元,替全台6000名身障機構人員加薪,9月起每人平均加薪2000元;另,在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接受服務的民眾,只要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條件者,即可獲得相關補助,每月可領取3628~8499元補助,預計將有3000人受惠。  衛福部昨日召開記者會,推出「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其中,在身障機構補助方面,全日型身障住宿機構每收治一名身障者,每月可領取6000元補助;夜間型住宿機構及日間服務機構每人每月獎助3600元,透過調高對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的補助,留才留人,維護服務品質。  衛福部補充,申請獎助費用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聘用的各類人員薪資必須配合調高平均每月2000元,例如社工、教保、護理等甲類專業人員,9月起每月薪資應調高至3萬4000元。估計有248家身障機構、5996名服務人員直接受惠,每年將增加約11.2億元經費。。  衛福部也同步放寬身障者生活補助費申請條件,鼓勵身障者使用日照服務,自109年1月1日起,在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接受服務的民眾,審查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條件者,即可獲得該項補助。每月可領取3628~8499元不等的補助,預計將有3000人受惠。

Read More

苗一童疑染腸病毒亡 排除71型

 中央社/苗栗縣20日電  苗栗市1名國小二年級學童疑因感染腸病毒重症死亡,引發家長恐慌,縣府衛生局今天表示,經疾管署就個案血清檢驗及審查相關病歷後,已排除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死亡。  衛生局長張蕊仙指出,該病例為腸病毒疑似重症通報個案,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就個案血清檢驗及相關病歷審查後,已排除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死亡;不過,腸病毒有多種型別,她也坦言,無法斷言學童死亡與腸病毒無關,只能就檢驗血清結果及病歷審查結果「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這名通報疑似腸病毒重症個案於9月13日出現發燒症狀前往基層診所就醫,14日又出現全身紅疹、喉嚨痛及口腔水泡等症狀,前往另一間診所就醫;9月16日下午因症狀未改善,且出現發燒、呼吸喘,家長帶往地區醫院急診室,X光檢驗發現疑有肺炎症狀,隨即住院治療。  男童住院當晚突然出現高燒、冒冷汗、嘔吐及抽搐現象,院方協助安排轉往台中地區醫院治療,途中病情急轉直下,緊急轉往台中榮總,到院後病況持續惡化,至17日凌晨急救無效死亡。  根據衛福部資料,腸病毒有多種型別,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5歲以下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也可能引起嚴重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  張蕊仙表示,目前仍處於腸病毒疫情流行期間,且腸病毒傳染力強,落實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咳嗽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防疫措施,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根本,居家及教托育機構環境,也應加強環境通風與整潔。

Read More

善胃得含致癌物風暴擴大 38款胃藥預防下架 吉胃福適上榜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葛蘭素史克(GSK)生產胃藥「善胃得」日前被驗出含有微量的2A致癌物「N-亞硝基二甲胺」,GSK昨日宣布全球停止出貨。食藥署昨晚宣布善胃得立刻下架,包括「吉胃福適治潰定」等在內的38款含有與善胃得相同主成分「雷尼替丁(ranitidine)」的胃藥,也須預防性下架。  食藥署日前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歐洲藥品管理局發布警訊,指GSK生產的胃藥善胃得成分中的ranitidine原料藥,檢出微量含有動物致癌性物質NDMA,由於驗出含量相當低,國際間並未要求該藥品下架。  接獲通報後,食藥署立即針對含同成分雷尼替丁藥品啟動清查作業,也要求業者針對市售效期內所有同成分原料藥及製劑進行檢驗;根據食藥署調查,我國核可該成分的藥品許可證共38張。 GSK昨日一早宣布全球全面停止出貨,食藥署昨晚宣布38款含雷尼替丁成分的胃藥,即日起全面預防性下架。業者須在23日前完成下架,等到檢驗確認合格後,才可重新上架。  食藥署預防性下架列表包括「吉胃福適治潰定日一膜衣錠300毫克」、「吉適治潰定加強膜衣錠150毫克」、「吉適治潰定膜衣錠75毫克」、英商葛蘭素史克「善胃得膜衣75公絲」、荷商葛蘭素史克「葛蘭素善胃得注射液25毫克」等。食藥署表示,未依規定下架者將依消保法開罰6萬~30萬元,目前暫時無法推估下架總數,詳細數字還待清查。  食藥署,今年被驗出NDMA的胃藥製品,都是使用到雷尼替丁原料藥,國際間仍在調查發生原因,不過,此次胃藥驗出的NDMA殘留非常微量,甚至低於一般食品中容許量。為了安全起見,食藥署仍要求國內使用到該成分的藥廠自主檢驗。  正在使用此成分藥品的民眾,食藥署不建議任意停藥,若對藥品有疑慮,可至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換藥。

Read More

清大材料系宿營 38人罹A流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材料系日前舉辦迎新宿營活動,十七日上午多名學生出現高燒症狀,校方十九日表示,經統計有57人身體不適,其中38人確診為A型流感,已通知學生自主隔離。 清大指出,材料系一、二年級學生從十八日上午九時起開始停課五天,相關學生自主隔離,並每日按時回報自主監控。校方也針對宿舍、材料系館等進行全面消毒,並採購口罩、消毒水供學生取用。  清大發新聞稿表示,材料系學生於13至15日在台中地區舉辦迎新宿營活動,共150人參與,活動3天中沒有人表達身體不舒服。  清大指出,參加迎新宿營的材料系新生17日因身體不舒服到衛生保健組量體溫,發現高燒,經衛保組協助就醫、快篩後,確診為A型流感;同日下午又接獲通報,指材料系有多人罹患A型流感,校方隨即啟動應對措施。  清大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共57人身體不適,其中38人確診為A型流感。校方也針對宿舍、材料系館等進行全面消毒,並採購口罩、消毒水供學生取用。  新竹市衛生局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若出現高燒、全身肌肉痠痛等感冒症狀,應盡速求醫。

Read More

懂得道理,整形美容就可水到渠成(卅一) ─眼袋回推手術與傳統眼袋手術的不同

 ■姚碧春  人眼球後退,上眼皮相對往前,從側面來看,睫毛向下的傾斜度增加了(眼球如果沒有後退,睫毛是水平或者是有一點向上翹的),眼皮張開就會顯得遲緩沉重無力。而眨眼閉眼的速度反而會加快,導致眼淚難以形成淚膜,眼睛容易乾澀或者是流淚;而當眨眼時,上眼皮的睫毛快速打到下眼皮的睫毛,這突然的停止,掉下來的眼皮在瞬間會把睫毛往下往內壓進下眼皮與眼球之間的溝槽─下穹窿(Fornix),造成溝槽內結膜的不適(每人表現可能不同,眼睛乾、癢、或刺刺的感覺),發炎、結石、眼睛突然紅起來。有時睫毛斷在穹窿裡面造成疼痛,眨眼的速度明顯變快甚至溢淚的情形…不一而足,這應該是標準的睫毛倒插(有些人會把睫毛亂生trichiasis,誤稱或診斷為睫毛倒插),也可能被以為其他的問題,而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只要把眉毛用手往額頭拉上去,或利用膠布把眉毛貼拉往上,以上的問題如果獲得改善,診斷就很確定了)。  眼球後退到一個程度,也會造成閱讀困難,看東西速度變慢,並且眼睛容易酸澀。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眼睛看東西是用掃描的方式,才有距離、大小、立體感,也唯有如此我們的祖先才能在自然界存活下來。而眼球掃描是有賴於眼球後面、上下六條肌肉完成。肌肉是從骨頭往前到眼球背後,年輕時眼球在最前面,相對這些肌肉拉得較緊,要拉動眼球時間比較短,比較輕鬆;當眼球越來越後退,肌肉被擠壓,需要花點時間拉緊肌肉才能拉到眼球,所以眼睛看東西掃描的速度比較慢,也容易累,看電腦、看書眼睛容易酸澀容易累。  所以眼球後退會造成七、八個問題,而這七、八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眼球後退。反過來說,只有讓眼球往前,才能夠改善或解決這七、八個問題;如果沒有讓眼球能夠往前,不但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隨著年齡越大,眼球越後退,這七、八個問題不但會變得更嚴重,而且有些老化的問題會不斷的堆疊上去(譬如四十歲蘋果肌下滑,增加了淚溝的產生;四十五歲因為賀爾蒙變得更低,固定韌帶變薄,眉毛變得更下垂,而外眼角會壓得更厲害;五十歲眼皮彈性更差,開始有鬆弛的問題;五十五歲提眼瞼肌會從上眼皮的蹠狀軟骨板鬆脫,上眼皮老化性下垂眼皮張不開,睫毛倒插會變得更嚴重,因而眉毛也慢慢提高…),臉部的問題更複雜,一般的醫師也更難釐清問題的本末及相互的關係了。  (待續)  (本文作者為台南時代整形外科院長)

Read More

台灣人逾半數酒精代謝不良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引述知名醫學期刊等資料表示,過去認為少量飲酒對心臟有益的觀念已不再適用,同時,因先天遺傳因素,台灣過半人口缺乏一種酒精代謝酵素,易引發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罹癌率會大幅提高,重度飲酒者得到食道癌的風險甚至可高達50倍。  國健署表示,喝酒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肝癌等,即便是少量飲酒,得到癌症的機會為不喝酒的1.26倍,過量飲酒甚至會高達5.13倍。  根據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發表的大型研究發現,喝酒對人體的致癌影響,並不存在無害飲酒的限量,只有把飲酒量降到0,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各種危害。近年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具保護作用的證據力越來越薄弱,過去認為少量飲酒對心臟有益的觀念已不再適用了。  此外,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特別需要節制。  國健署說,由於先天遺傳因素,台灣過半人口缺乏一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重度飲酒者得到食道癌的風險甚至可高達50倍。  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飲酒危害多,傷身又傷人,近半國人有酒精不耐症,會提高罹癌風險,建議民眾盡量避免飲酒,如果有需要喝酒的場合,以茶水代酒,謝絕勸酒。

Read More

善胃得檢出微量致癌成分 食藥署啟動全面清查 要求廠商主動檢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昨(19)日指出,日前在監視國際藥物安全訊息時,發現胃藥「善胃得膜衣錠」(Zantac)成分中的ranitidine原料藥檢出微量含有動物致癌性物質N-亞硝基二甲胺(NDMA),因此立即啟動全面清查作業,最晚10月18日檢驗完畢。  食藥署表示,日前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發布警訊指出,在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胃藥「善胃得」(Zantac)中驗出有致癌疑慮的不純物NDMA成分。便立即啟動全面清查作業,針對國內ranitidine藥品中健保用量較大的製劑及原料藥優先抽樣,以儘速釐清可能受影響之情況。  食藥署指出,18日已要求業者針對市售效期內所有ranitidine成分原料藥及製劑進行檢驗。目前ranitidine產生NDMA之原因各國仍於調查階段中,我國核可該成分之藥品許可證共38張。  為保障民眾健康,食藥署已發函要求持有該類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立即主動調查及檢驗NDMA不純物,針對所有ranitidine成分原料藥進行檢驗,未檢出NDMA始得供製造使用,若製劑檢驗不符合規定者,應立即停止販售,並於108年10月18日前回報檢驗結果  另外,食藥署提醒,該藥品主要用於胃灼熱、消化不良(酸引起)、胃酸過多、十二指腸潰瘍等,若民眾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可洽鄰近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食藥署將持續與國際合作,以快速取得最新資訊,對於受影響藥品,將即時公布受影響藥品資訊,並透過多重管道提醒醫療人員及民眾注意,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Read More

健保C肝新藥 今起有條件釋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健保署昨(19)日宣布,全民健康保險會同意今年新增19億元C肝用藥經費為目標,初步盤點釋出2.65億元,自108年9月20日起,優先提供肝纖維化程度F3以上之C型肝炎患者使用全口服新藥,約有1600名患者受惠。  健保署表示,由於各界對於C型肝炎治療的推廣,今年C肝患者踴躍接受全口服新藥治療,至7月底即達到健保總額編列C肝用藥健保預算可分配之4萬多人名額。  為爭取讓C肝患者及早得到治療,健保署日前向全民健康保險會提案108年新增C肝用藥經費,全民健康保險會最終同意優先由108年健保總額「其他預算」之結餘支應,並以19億元為上限。  健保署表示,由於健保總額編列預算均有原定用途及特性,預算結餘需要逐步盤點,故9月20日起優先開放肝纖維化程度較嚴重的病患使用,根據健保會決議,截至今年底前追加的預算以19億元為目標,20日將首波釋出2.65億元、約1600個名額,讓肝纖維化F3級以上患者優先治療。  健保署說,明年度健保總額預算編列將在本月於全民健康保險會進行協商,將爭取編列充足C肝用藥預算,也會積極與藥商協議,希望跨國企業廠商支持台灣2025年消除C肝政策,讓更多的C型肝炎患者得到治療。

Read More

腸病毒升溫 花蓮門諾急衛教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九月開學以來,花蓮地區因腸病毒急診就醫及住院治療的患者明顯增加,為了讓家長對腸病毒有更深入的瞭解,門諾醫院兒科病房昨天舉辦衛教宣導活動,護理長郭品妤表示,預防腸病毒最重要的不僅是勤洗手,還要「濕」洗手才能有效杜絕病毒傳染。  郭品妤表示,近來腸病毒個案明顯增加,除了皰疹性咽峽炎造成咽喉潰瘍外,原本僅好發於手足的水泡疹子,也出現在手、腳關節處、屁股甚至身體背部,有些家長誤以為是水泡或是過敏,就醫確診後才知是罹患腸病毒。為避免抓破感染,除了擦止癢藥膏外,也建議家長以拍打方式替代搔抓。  腸病毒傳染途徑不外乎是飛沫及糞口傳染,落實勤洗手的習慣,才是預防腸病毒的不二法門。郭品妤說,有些家長會選擇購買含酒精成分的乾洗手液使用,其實,這類的乾洗手液是無法完全殺菌及預防病毒傳染的,唯有「濕」洗手,並落實「吃東西前、上廁所後、看病前後、擤鼻涕後、接觸嬰幼兒前」的洗手五時機及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腸病毒機會。  此外,家中若有二個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位一旦罹患腸病毒,一定要落實隔離照護,以免發生交互傳染,甚至引發上呼吸道疾病。

Read More

本土屈公病增3例 北市現首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本土屈公病疫情延燒到台北市,疾管署1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個案分為新北市永和區保平里60多歲男性、中和區中興里40多歲女性及台北市萬華區華中里80多歲男性,3人均屬國強嶺群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增3名個案分別自8月30日、9月4日及14日因陸續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痛、結膜炎及紅疹等就醫,其中新北市兩名個案是於9月16日第二次採檢後,因檢出屈公病抗體陽性,昨日確診;台北市個案則是於16日就醫後通報,昨日檢驗確診。  羅一鈞表示,新北市永和區保平里及台北市萬華區華中里個案平時活動地除住家外,也常至中和區錦昌里運動,因該地鄰近國強嶺周邊區域,疾管署初步研判2人於運動地點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至於中和區中興里40多歲女性,因住家位於國強嶺封鎖管制步道口旁,且發病前曾至國強嶺周邊區域爬山,研判於國強嶺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台北市出現首例本土屈公病例,衛生局疾管科長余燦華表示,個案目前健康情形良好,已出院返家自主健康管理中,因尚處於病毒血症期,已加強防蚊因應措施。  由於個案潛伏期間曾於新北市中和區錦昌里附近活動,感染源尚待調查,北市衛生局目前掌握同住接觸者健康狀況無疑似相關症狀,持續監測中。 今年至目前我國共81例屈公病病例,其中14例為本土病例,分別為新北市13例(中和區9例,永和區、新莊區、新店區及土城區各1例)及台北市1例(萬華區);另境外移入病例67例,感染國家以緬甸47例為多、其次為泰國10例,近1個月新增病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