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治療僅給付化療 病友協會籲三陰性乳癌新藥納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面對龐大的乳癌病友,早篩早治、降低復發率及死亡率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其中,被稱為「大魔王」的三陰性乳癌,治療上更具挑戰,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呼籲政府盡速跟上國際治療指引,加快新藥納保的速度,全力守護女性健康。 乳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位居好發率第1位、死亡率的第2位。其中,三陰性乳癌約占所有乳癌病例的15%至20%,其乳癌細胞生長速度快,屬於高抗藥性、高復發與高轉移的惡性乳癌。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患者在5年內復發率約為30%,換句話說每3人中,就可能有1人面臨復發風險;整體復發率更達到50%,明顯高於其他亞型。此外,三陰性乳癌復發後5年存活率將大幅下降,如何透過早期治療降低復發率也是重要的議題。 三陰性乳癌因其受體特性,治療方式相對受限。目前早期三陰性乳癌健保治療方案僅有給付化療藥物,如需使用其他藥物需全額自費,病友面對「無藥可用」以及「無經濟能力用藥」的雙重困境。 相較於晚期三陰性乳癌治療,健保已涵蓋化療以外的藥物給付,早期病友面對更嚴峻的治療壓力。以現階段療效最好的免疫藥物吉舒達為例,自費治療約需200萬元。依據去年乳癌病友協會所作的「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有67.4%的一般女性及70.2%的病友能接受的自費治療預算在50萬以內,且有近半數的一般女性(46.2%)及病友(52.0%)傾向只採取健保方案治療。顯示如果沒有足夠的商業保險理賠,多數民眾治療方案受限也難以負擔藥費支出。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是對抗乳癌最有效的做法,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呼籲政府及早跟上國際治療指引,補足早期乳癌用藥缺口,進一步提升存活率。

Read More

連續血糖監測 糖友順利控糖減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57歲男性服用糖尿病藥物多年,但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就醫評估後,鑑於門診飲食衛教成效不彰,裝上連續血糖機來監控血糖,暫不調整血糖用藥。3個月後回診,糖化血紅素從8.8降至7.5,體重也降了5公斤;再過3個月,糖化血紅素降至6.9,達到治療目標。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慢性傷害,可能誘發多種併發症,如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免疫力降低、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病變等。 傳統居家血糖監測是單點測量,無法顯示整天變化。近年科技進步,連續血糖機變得更加簡便,可提供血糖變化曲線;配合個人飲食、運動與生活型態解讀,更清楚每個人胰島素分泌生理。 此外,患者也可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各種食物的特性及血糖影響,除讓血糖波動減少,狀態變得更加穩定,有助於醫師用藥的調整。 康宏銘提到,有專家認為連續血糖監測也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於病患本身對疾病的知識增加,進而改變自我照顧行為,調整生活行為及飲食型態,體重管理也變得較容易。

Read More

醫事人員客製透明牙套不需登錄

記者傅希堯、王正平∕綜合報導 食藥署指出,醫事專業人員為病人客製化透明牙套,屬於醫療業務的一環,無須再向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或登錄;高雄市衛生局則表示,許多媽媽在妊娠期間減輕負擔「托腹帶」屬於「醫療用束帶」,一般民眾不得隨意上網拍賣,違者會面臨3萬~100萬元罰鍰。 日前一款由新加坡輸入的透明隱形牙套,不少人使用後發現牙齒矯正結果不符預期,甚至出現牙齦萎縮、刮破舌頭等狀況。由受害者組成的自救會指出,該產品的醫療許可證只限於進口牙套原料與軟體,並非核准牙套成品;該公司卻在大陸製造牙套成品,並非國內牙醫師或牙技師操作,過程涉嫌非法。 食藥署表示,已核准之透明矯正牙套系統相關許可證,部分範圍含牙套材料、矯正規劃軟體及牙套成品;部分則含牙套材料與矯正規劃軟體,雖未涵蓋牙套成品,但在醫事專業人員訂製病人使用客製化牙套時,因其屬於客製化器材,為醫療業務的一環,無須再向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或登錄。 食藥署強調,醫事專業人員在訂製病人專用如牙套、骨材等客製化器材時,需經我國同類產品醫療器材許可證所載製造業者生產,以確保產品的合法性與安全性。部分民眾指稱特定牙套產品來源、廣告及成品等疑似違規情事,已責成地方衛生局介入調查、釐清。 另外,許多媽媽將二手的托腹帶上網拍賣,卻不知已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托腹帶屬於「醫療用束帶」,跟生活中常見的OK繃、醫用口罩、耳溫槍等物品都是醫療器材,只有具有醫療器材商或藥局資格者才能進行販售,一般民眾不得隨意上網拍賣。

Read More

高榮前進原鄉 全人整合照護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原鄉那瑪夏區一名61歲孫姓男子,勞動時突感劇烈胸痛、大量冷汗,送抵衛生所後僅3分鐘突發抽搐並陷入心因性休克,當場失去意識。值班的高雄榮總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文毅指揮醫護團隊搶救,緊急插管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高效CPR穩定患者心跳與血壓;並啟動緊急後送機制,轉診至署立旗山醫院,搶回一命。 高榮山地醫療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鄉,在山地醫療合作下緊急救援行動,確保患者在黃金時間內獲得最佳治療,大大提升存活率。 陳文毅表示,包括長期高血壓病史、心電圖顯示左束支傳導阻滯及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嚴重低動力,都是引發這次急性事件的重要危險因子,幸好及時救治,成功挽回一命;也再次證明偏鄉醫療價值,以及山地醫療合作的重要性。 高雄榮總表示,患者日前已康復出院返回原鄉,並回到那瑪夏衛生所複診。未來會將偏鄉醫療、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及遠距醫療持續深化,強化山地緊急醫療救援體系,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鄉。

Read More

估下旬脫離流行期 流感重症新增45例 死亡+15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上週新增4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均以感染H1N1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18日表示,近期門診住院人次也都有下降,但是急診就診百分比仍在疫情流行警戒的臨界值,預期疫情下旬才會脫離流行。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0萬8千餘人次,近期呈下降趨勢,惟仍處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1N1為多。 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仍多,上週新增4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 疾管署原預期本週可以脫離流行,但曾淑慧表示,目前疫情處於臨界值,門診住院人次都持續下降中,急診百分比和流行閾值相近,預期3月下旬脫離流行,但還要繼續觀察。 至於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適用期限延長至3月31日,凡經醫師判斷符合使用條件者即可開立,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是否還會延長?曾淑慧表示,還會持續評估疫情狀況。 疾管署呼籲,目前仍處流感流行期,且本週氣溫驟降,社區流感病毒傳播風險持續,提醒民眾仍須留意有無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等流感常見症狀,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危險徵兆,請盡速就醫治療。

Read More

菸防法修正無罰則 民團憂空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政府預告《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電子煙以及未經通過審核的加熱菸新增沒入銷毀規定,並強化網際網路違法廣告行銷管制。民團18日表示,預告修正條文未訂罰則、未要求定期提交自控報告,強化管理恐淪為空談。 根據衛福部資料,112年3月22日施行菸害防制新法至今年1月底,實體及網路稽查違法電子煙、加熱菸合計61萬餘家件次,共開立4473件處分書;其中,150件處分書是針對網路平台廣告,但絕大部分的處分書均為第2年開立,顯示在主管機關國健署持續的溝通與要求下,與網路平台業者已有處理共識與方法,也確實展現成效。 尤其於執法的第2年,政府確實依法對違規廣告平台開罰後,平台業者無法再推卸責任,均直接建立內部監控與下架機制。網路社群平台上類菸品及未經核定通過審查之指定菸品的廣告明顯減少、持續進步中。 董氏基金會表示,菸害防制新法實施近2年來,已檢舉電子煙及加熱菸的違法案件3759件;其中,號稱「IQ*S台灣官網」的加熱菸網站2月發現網頁已下架,竟在3月改網址重新上架,主打加熱菸IQ*S最新系列,標榜功能、口味都更升級。 董氏基金會籲請政府,把握與重視現有業者已執行的自控機制,同時必須增列罰則,以落實網路業者確實主動監測電子煙及加熱菸廣告;另要求業者定期提交自控報告,並對網路業者自我監測機制必須訂有罰則。

Read More

3成5兒少 遭精神不當對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家扶基金會18日指出,家長管教小孩若涉及不當對待,恐影響兒少身心。據調查,有3成5兒少有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更有約3成6曾想不開,呼籲家長正向傳達愛。 家扶舉辦「用愛包圍」記者會表示,衛福部統計,近年兒少受「精神不當對待」占比約5%,行為包含忽視、恐嚇、隔離、貶損、誘導偏差、目睹暴力等樣態;當伴隨其他類型暴力出現,或因無外顯傷勢,就難立即發現。 根據家扶兒少時期受教養情形調查顯示,有近9成家長曾以負向行為對待孩子,占比依序為57.7%「在孩子面前與他人爭吵」、55.6%「忙碌自己的事情,不會注意或回應孩子」、55.3%「表現出討厭孩子的行為或表情」、42.0%「期望孩子難以達成的目標」。上述行為也與兒少表達經常受家長負向對待行為較高占比者相似,且反覆的發生頻率都有傷害兒少心理的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有35.5%兒少有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進一步了解這些兒少,有47.8%在近一週內自覺有「憂鬱」的情形、57.6%會「睡不好」,甚至有35.9%曾感到「想不開,甚至想死」。 家扶也提到,調查顯示,兒少時期有受精神不當對待疑慮的家長,在教養子女上有精神不當對待行為的疑慮也較高。原生家庭對待與互動經驗影響日後為人父母對待子女方式甚深,能覺察並轉化過往經驗的影響,是父母教養子女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珍惜生命,請撥打1995。)

Read More

喝酒進補 增加女性罹乳癌風險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不少國人會以飲酒或食用含酒料理補身,對女性卻潛藏健康危害,除了會造成罹患食道癌及肝癌等風險上升外,罹患乳癌的風險也增加5~15%。大量飲酒的少女比少年更容易出現腦部損傷,負責記憶及決策區域的腦部區域其體積萎縮更明顯,也更容易出現宿醉和斷片等症狀。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主治醫師陳奕廷表示,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酒精標準量,女性於1天應飲用少於1單位、即10克酒精,相當於65cc米酒;少於1單位的酒精,可以減少、但無法完全避免酒精相關風險。 陳奕廷指出,酒精是致癌物,除了會讓飲用者罹患食道癌及肝癌等癌症風險上升外;相較於沒有喝酒的女性,每天喝1單位的酒就會使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5~15%。懷孕及備孕的準媽媽更應完全避免飲酒,酒精接觸會導致胎兒發展異常,也會增加早產的風險。 另外,酒精會破壞青少年的大腦發育,大量飲酒的少女比起少年更容易出現腦部損傷,負責記憶及決策區域的腦部區域其體積萎縮更明顯,也更容易出現宿醉和斷片等症狀。 陳奕廷強調,為了避免因進補誤觸酒駕問題,民眾若於飲酒或享用含酒補品後若有交通需求,應找代駕或改搭大眾交通工具;同時也可選擇不含酒精的補品,如人參雞湯、四物湯等,既能達到滋補效果,又能避免潛在的健康及酒駕風險。

Read More

連3週降 腹瀉就診仍5年最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8日表示,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3週呈下降趨勢,但仍為近5年最高;且近4週共接獲242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第11週(3月9日~15日)腹瀉門急診就診21萬1256人次,較前一週25萬8896人次下降18.4%,仍為近5年(2021~2025年)同期最高 另全國近4週(第8~11週)共接獲242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52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50件,98.7%)為多。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諾羅病毒可透過受汙染的食物、飲水或器物,以及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傳播,其傳染力強且低病毒量即可致病,潛伏期約10~50小時,臨床常見症狀為水瀉及嘔吐,也可能有惡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病程長短(約1~10天不等)取決於所感染病原種類及個人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曾淑慧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烹製菜肴及食物貯存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分開處理,且應避免生食生飲,食物徹底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此外,落實環境消毒清理亦有助於減少諾羅病毒傳播。 疾管署呼籲民眾如有水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加強員工健康管理。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可上班。

Read More

北市聯醫住院醫 加班時薪僅136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17日指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對住院醫師高薪低報,短少金額高達薪資6成,加班費時薪僅新台幣136元。對此,北市聯醫表示,住院醫師不適用聘用人員聘用條例,加班費時薪係依當月時數計算並依勞基法加成。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接獲北市聯醫住院醫師投訴高薪低報,住院醫師的薪資表面上說月薪可達11萬元以上,實際上卻有超過半數是屬於獎勵、津貼性質,計算加班費、勞健保時都出現重大落差。進而發現每月真正的薪資竟不到5萬元,與月薪可達11萬元以上的說法有落差,短少金額高達薪資6成,加班費時薪僅新台幣136元。 對此,北市聯醫回應表示,住院醫師為契約進用人力,月薪由本薪、職級加給及生活津貼構成,並依此計算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等相關保險費用,依法投保。 且住院醫師加班費不適用「聘用人員聘用條例」相關規定,加班費計算方式並非依據「各機關加班費支給要點」,而是按照勞動部民國108年8月28日函釋適用標準。 具體而言,住院醫師的加班費依當月正常班或輪班時數計算,每小時工資額按月薪分別除以320、349或373小時推算,並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給予加班費加成,前2小時加給1/3;第3小時起加給2/3。 聯醫進一步說明,為獎勵醫護人員的努力與貢獻,視醫療作業基金盈餘發放獎勵金。部分獎勵金採按月發放,屬年度事業收支總淨餘數內分配,不屬於工資範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