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大流行 開學後恐擴大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全境入冬以來流感大流行,患者人數已創1999年後新高紀錄。專家研判主因跟這幾年流感未流行導致免疫力下降有關;面對各級學校即將開學,流感疫情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日本全境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一週內,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收治患者數高達64.39人,創採用現行統計方式的1999年以來新高紀錄。 日本專家談到本季流感疫情擴大的主因,認為可能跟民眾這幾年因應COVID-19疫情採取防疫措施造成流感未流行,導致流感免疫力下降有關。專家示警,由於各級學校新學期將開學,疫情有進一步擴大的危險。 日本流感患者人數創新高,連訪日外國觀光客都難倖免。一間位於東京的診所,不斷有外國觀光客前來看診;一名求診的澳洲男性出現鼻塞等輕微症狀,但他的妻子則感染流感。 醫師說,如果有人在機場候機室或是電車車廂內一直咳嗽的話,感染風險將升高,「最低限度的防疫措施,就是預先戴上口罩」。

Read More

〈醫師專欄〉老年照護新觀點 認識及預防脊椎壓迫性骨折

■黃建榮 72歲王姓婦人1個月前在彎腰提重物時,突然感到下背部傳來明顯疼痛。原以為只是一般扭傷,擦些止痛藥膏就能改善;但疼痛持續1週都沒有好轉,疼痛反而來越劇烈,日常生活也受到明顯的影響。X光檢查確診其第12胸椎有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骨質密度發現她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問題。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骨折好發部位之一,當脊椎的骨質密度下降,骨骼變得脆弱時,即使是輕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動,都可能造成脊椎骨折。好發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婦女、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以及有吸菸、過量飲酒習慣或缺乏運動的人。 及早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識症狀。除了突發性的背痛外,身高減少、駝背變形、活動受限都是重要的警訊;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王婦的例子正好說明了這些症狀如何漸進式地出現,卻常被忽視。 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和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預防工作應該及早開始,包括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確保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都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彎腰提重物,並且維持正確的生活姿勢。 在治療方面,醫師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輕微情況可能只需要止痛與休息,配合背架支撐;若較嚴重,可能需要使用骨質疏鬆藥物治療,甚至考慮進行微創椎體成形術。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適當的復健運動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案例王婦在接受治療後,醫師特別叮囑她要透過飲食及運動建立良好的骨本。飲食方面,建議每天攝取1000~1200mg的鈣質,同時補充維生素D,攝取適量蛋白質,並避免過量咖啡、濃茶;運動方面,則建議進行漸進式的負重運動,配合平衡訓練和核心肌群強化,但要特別注意避免過度彎腰扭轉的動作。 年長者的骨質健康不容忽視,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及時的診斷和治療,能有效降低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若出現任何警訊應該及時就醫檢查,切勿貽誤治療時機;擁有健康的骨骼,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活動自由。透過正確的認識和預防,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骨骼健康把關,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

Read More

人工生殖修法 代孕擬另立專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2024年7月完成預告。國健署長吳昭軍11日指出,草案已送進行政院;至於脫鉤處理的代理孕母部分,目前沒有立場及方向、也沒有時程,將重開公聽會、專家會議等程序,廣泛搜集各界意見。 去年7月13日完成《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預告,其中增訂代理孕母制度引發議論。國健署同年12月間宣布,先處理單身女性、女同志適用等有共識部分,爭議較大的代理孕母脫鉤處理。 吳昭軍表示,人工生殖修法草案已送進行政院,接下來就看行政院審議結果,先處理可以處理的部分,行政院審議通過就會送立法院。後續也要尊重立法委員審議,但這會期剩沒幾天,短期內上路不太可能。 然而,由於脫鉤處理的代理孕母因爭議過大,吳昭軍坦言,到底是要立專法或其他處理方式?目前還沒有方向,包括公聽會、專家會議等相關程序都要重新走一遍,看後續各界意見再討論做法。且若無法凝聚共識,就算有時程表也沒辦法做。 依衛福部資料,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期間所蒐集600餘則意見,約有8成反對代孕。因代孕涉及代孕子女、代理孕母及委託代孕者3方權利衝突,且民團及民眾持續表達反對代孕,最後脫鉤處理。

Read More

無力走不穩 服藥復健緩解巴金森氏症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70歲林姓婦人手部細微震顫、全身沒力,走路跟不上先生,原以為是年齡增長所致;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拿筷子、穿衣服時手部無法靈活運作,走路不穩時常跌倒,確定罹患巴金森氏症。經接受藥物治療,並進行定期復健運動,有效緩解肢體僵硬和運動遲緩症狀。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全球第2大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為一種主要影響運動功能的運動障礙疾病。隨著年齡增長,巴金森氏症的發病率逐步升高,尤其在60歲以上人群中更為明顯,盛行率從千分之2~3增至90歲時的千分之12~13,男性的罹病機率更是女性的1.5倍。 陽明交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允中指出,許多患者早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前,便已出現非運動症狀,包括頭暈、憂鬱、嗅覺異常、便秘等。然而,這些早期提示往往被忽略,延誤了疾病的及早發現。目前雖然醫學尚未找到治癒巴金森氏症的方法;但通過藥物與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狀,顯著提升生活品質,幫助患者更好地面對疾病挑戰。 陳允中表示,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主要影響記憶力的特徵不同,巴金森氏症的核心問題在於多巴胺的缺乏,導致患者出現運動障礙。地中海式飲食是減少神經退化及血管疾病的理想選擇,富含橄欖油、深海魚、新鮮蔬果、全穀類和堅果等天然食材,不僅提供酪胺酸和Omega-3脂肪酸,還含有抗氧化劑,保護神經健康。

Read More

中部醫院麻疹群聚+3 均匡列對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麻疹確定病例,皆與中部醫院群聚事件相關,分為2名醫院護理人員及1名陪病家屬,因均為匡列接觸者,疫情並未擴大。對於民眾搶打自費麻疹疫苗,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證實,已經先挪少量公費疫苗先提供自費市場應急,目前幼兒公費MMR疫苗充足,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中部醫院群聚事件新增3例麻疹確定病例,分為2名醫院護理人員及1名陪病家屬,均為匡列接觸者。群聚迄今共計確診19例,包含2024年12月10日公布之指標個案、同班機確診者1例,以及後續醫院相關確診者17例,目前新增病例仍限該醫院接觸者,確診個案多已接種疫苗,病毒量低且傳播力低,並無疫情擴大之情形,全案將持續監測至1月29日。 有關這起醫院群聚,莊人祥說,主要是指標個案於去年12月1日發燒,隔日就住院,但直到5日才開始出疹,6日才被懷疑可能是麻疹而轉入隔離病房,都有接觸到醫護跟病人、陪病者,導致急診跟病房都出現感染。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指出,麻疹雖為高傳染性疾病,但我國幼兒常規疫苗接種已提供出生滿12個月、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MMR)疫苗,接種2劑疫苗預防效果可達95%以上,近年2劑接種完成率持續高達97%以上,群體免疫高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因此,此次麻疹疫情國內發生大規模疫情及社區傳播之風險低,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針對民眾搶打自費麻疹疫苗,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已經先挪少量公費疫苗先提供自費市場應急,廠商後續進口量能抵台後再補回來,不致影響幼兒公費接種時程。 不過,莊人祥提醒只有2類人需要自費接種疫苗,其他人沒有必要搶著打,分別是「1981年(含)以後出生,經檢驗麻疹抗體陰性,且15年內未曾接種MMR疫苗之醫護人員」及「1981年(含)以後出生之成人,需前往麻疹流行區(如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國人常旅遊之日本、韓國非屬麻疹流行區),且經醫師評估後(如抗體檢驗陰性)需接種之民眾」。

Read More

生產、運送排程出問題 中小型醫院輸液 供應緊張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輸液大廠永豐化工恢復生產,但部分醫療院所仍傳出短缺。食藥署10日重申,總量足夠至農曆年後,目前缺藥平台通報多數為中小型醫院,主要是供應緊張,並非缺貨,都在掌握中。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市占率最高輸液大廠,去年5月起因嚴重違反PIC/S GMP規範,加上許可證到期,獲展延之前不得製造。衛生福利部透過專案輸入,及請國內廠商增加生產,協助補上停產出現的缺口。 由於永豐陸續改善缺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9日晚間在臉書說明,截至去年12月13日,永豐已完全恢復1000毫升以上大包裝的產量,其他原來生產的藥廠也依舊在生產;專案輸入部分,500毫升還有85萬袋、1000毫升25萬袋,因應農曆年過年貨運休息,食藥署有預估醫院需求量,並確保供應無虞。 然而,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10日指出,以他所在醫院為例,實際上1000毫升等品項缺貨,廠商已告知要等到農曆年後供應才會比較平穩,每家醫院的供貨狀況還是不太一定。 對此,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回應,經食藥署精算,總量足夠用至農曆春節後,未來將回歸市場正常機制。近期請大型醫院配合,精算需求量、不要囤貨。目前缺藥平台通報多數為中小型醫院,主要是供應緊張,並非缺貨,原因是生產、運送排程問題,目前都在食藥署掌握中。

Read More

更年期飲食5心法 維持代謝穩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5歲以上更年期女性經常出現腹部肥胖、血脂升高、血糖波動等狀況,且比例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醫師建議要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增加高品質蛋白質、攝取健康油脂、補充膳食纖維、避免高糖分飲食5大飲食心法,掌控代謝主導權。 美兆健檢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林素菁指出,更年期女性的新陳代謝改變,主要是由於雌激素減少影響脂肪分解及胰島素敏感性,不僅使得脂肪更容易堆積於腹部,也增加罹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林素菁指出,代謝變慢並非瞬間發生,而是以不同的健康警訊逐步呈現。更年期女性應密切觀察體重明顯增加、體力下降、血壓升高、血糖波動、血脂異常等5大代謝警訊,忽略這些代謝變化,不僅有危害內在健康的風險,還可能讓肌膚彈性流失,提前出現細紋與乾燥。 面對代謝減緩的現象,飲食調整是更年期女性最直接且有效的應對策略。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對此也整理了更年期飲食的5大心法,建議要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增加高品質蛋白質、攝取健康油脂、補充膳食纖維、避免高糖分飲食5大飲食心法,幫助女性改善代謝狀況 林素菁強調,代謝健康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持續投入的過程。維持代謝穩定能延續體能,改善生活品質,甚至能讓肌膚更具光澤與彈性。透過專業健康管理與科學飲食調整,實現身體內外的全面健康,讓每位女性都能以自信與活力迎接更年期的挑戰。

Read More

打麻疹疫苗須配打帶狀疱疹? 高市調查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疫苗亂象再現?高雄市民眾反映前往診所欲施打麻疹疫苗,卻被診所要求必須搭配打帶狀疱疹疫苗,讓人直呼誇張;對此,衛生局表示,疑涉違反醫師法,已派員進行調查,如查證屬實將依法裁處。 有民眾在社群網站指出,她前往高雄市七賢路某診所欲施打麻疹疫苗,被告知要先打帶狀疱疹疫苗才能打麻疹疫苗是這樣要求診所配貨的;她直說「這年頭買包配貨不稀奇,打疫苗也要配貨真是開眼界了,今天打去診所詢問還有沒有麻疹疫苗,診所回覆要跟帶狀疱疹疫苗一起買才有!真是好棒棒,好懂行銷,好會賺錢」。 她並標註「麻疹疫苗#要配貨才能打高雄七賢路診所」等字樣,引發網友回應「真的好誇張」、「是這樣要求診所配貨的,像之前食鹽水缺貨」、「有整形診所醫師就說廠商要求購買其他高價藥物才會一起賣」、「闆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真是有才」。針對上情,衛生局指出,本案已派員進行調查。

Read More

健保總額預算9286億 成長率5.5%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9日公布,114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預算核定新台幣9286.248億元,成長率5.5%,採取高推估,較8802.17億元基期增加484.078億元,是歷年成長金額最高的一年。 全民健康保險法明訂實施總額支付制度,每年協定下年度醫療給付費用總額,衛福部提出114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5.5%、低推估3.521%,健保會去年12月已說明,即使採取高推估成長率,也就是花最多預算規劃,安全準備金未低於水位,不漲保費。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9日說明,因應人口老化、新醫療科技進步、確保醫療服務量能充足,以及強化全人醫療照顧,114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預算參採醫界、付費者建議方案,以及整體政策考量後,核定成長率為5.5%,金額為9286.248億元。 各部門總額預算中,牙醫總額成長率為4.679%,共547.931億元;中醫總額成長率為5.274%,共341.92億元;透析預算總成長率為3%,共473.752億元,其中,醫院總額分配246.872億元,西醫基層分配226.879億元。 醫院總額成長率為5.5%,共6437.119億元;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為5.5%,共1750.441億元;其他預算208.837億元,新增15.639億元。 社會保險司表示,這次醫院總額及西醫基層部門核定有5項重點。第1項是維護民眾用藥權益及加速新藥導入健保,持續編列新醫療科技、藥品及特材給付規定改變及暫時性支付,共計81.02億元。 第2項重點為保障罕見疾病、血友病患者就醫權益,將持續編列罕見疾病、血友病藥費及罕見疾病特材共計180.26億元。 第3項則是守護偏鄉醫療,持續編列醫院支持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療服務提升計畫及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共計39.16億元。 第4項則是強化精神醫療照護,持續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共計31.06億元。 第5項是精進居家醫療,擴大在宅急症照護,持續編列居家醫療照護、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助產所、精神疾病社區復健及轉銜長照服務,共計93.78億元。 社保司預估,114年底安全準備可達法定1個月以上保險給付支出,財務穩定。114年衛福部爭取公務預算,編列健保財務協助方案,共計335.6億元,將屬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共111億元自健保總額移出改由公務預算支應,釋出健保總額預算回歸醫療需求。

Read More

麻疹大流行機率低 疾管署:無需搶打MMR

記者戴淑芳、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內麻疹疫情引發部分民眾恐慌,進而出現MMR疫苗搶打潮。疾管署9日強調,國內疫苗覆蓋率與自然感染比例高,麻疹大流行的機率低,呼籲民眾不用搶打疫苗。另外,網傳北榮院內麻疹大流行,院方澄清指出,目前無任何病例。 國內出現麻疹醫院群聚事件,累計16例確診,匡列逾3千名接觸者,創5年來新高,由於接觸者活動史遍及北中南,引發部分民眾恐慌。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我國MMR疫苗接種率高,第1劑接種率有98.7%,第2劑接種率是97.4%,加上根據國內麻疹血清學調查,發現1981年以前出生者大多因自然感染而具有麻疹抗體,因此麻疹大流行的機率不高。近期網路上流傳「北榮麻疹大流行!門診的N95都戴上了」等不實訊息,北榮主動澄清指出,院內目前沒有任何麻疹病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