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藍色斷想

■黃克全 96.富貴人人所愛,但托爾斯泰卻說享有富貴是不幸之事。托爾斯泰的話自有其可信之處,亦有其可疑之處。 97.所有的肯定是一種否定,正如所有的否定是一種肯定。 98.所有的生都步向死,所有的火燃燒,便奔赴熄滅,所有的花朵綻放,便朝向枯萎。明白這些,悲觀者更悲觀,樂觀者更樂觀。 99.車站給人一份拉扯、撕裂之感:一邊朝向相聚,一邊朝向分離。 100.仰看滿天繁星,或俯瞰山下燈火,很容易使人成為哲學家,你知道那裡有一顆星或一盞燈就是你。但你又站在之外,看著自己。這是一種既超越又融入的奇妙的視角。你既是又不是自己;別小看這個,那是成聖成神的開端。

Read More

〈中華副刊〉謝謝您,確實好用

■林熹 在繁複且多元的城市結構內移動,比起搭乘捷運,我更愛坐公車。 捷運是相當便利的交通工具,但搭乘會在城市大街小巷左彎右拐的公車時,車內、車外皆是風景。 我很喜歡搭乘從台北往淡水方向移動的957公車,特別是黃昏時分,總能看見十分美麗的觀音夕照。觀音山即在眼前,公車在洲美快速道路上一路奔馳,鹹鴨蛋蛋黃色的太陽正緩緩靠近觀音山…… 或者最近七月初搭乘小15上陽明山時,暫時擺脫手機的禁錮,抬頭看向車窗外,會看見一片一片漂亮綠色當中點綴柔嫩的紫色,那是紫色喇叭花。深綠淺綠中的點點小紫,彷彿是陽明山白日隨處佈滿的可愛小星星。 記得有一回從陽明山上搭乘公車下山,甫上車,車內座位已坐滿,我握緊金屬桿子站著,前方座位是車體的前半部,設計如同平快火車那般,乘客是兩排面對面的座椅,中間隔著走道。 因為在走道上站著,坐著的乘客抬頭便能與我四目相交。起初並沒有特別注意到,實在是座位上老奶奶的雙手技法太過純熟,慢慢吸引我全部注意力,令人當場有種不在公車,反倒像在看街頭賣藝那般嘖嘖稱奇。 老奶奶腳邊有一個籐編的提袋,提袋內裝著不少東西,其中有一疊厚厚的紙,全是房地產廣告裁切下來的紙張,有大有小,有正方形也有長方形。老奶奶雙手十根手指如翩翩飛舞的蝴蝶,轉眼間迅速摺出一個打開後內部體積頗大的垃圾紙盒、一隻小鳥、一隻小青蛙,動作之靈活絕不輸給年輕人敲擊鍵盤時的快、狠、準。 每摺好一樣,老奶奶會「親自檢驗品質」──打開垃圾紙盒看看是否牢固、拉拉小鳥尾巴看頭會不會動、按壓青蛙看是否能彈跳。巧手於眼前翻飛如藝術,老奶奶雙手毫不猶豫的動作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只能張大眼睛看著,努力想研究這些東西到底如何被摺出來,但眼腦並用的我,根本跟不上奶奶如振翅飛翔的摺紙手速。 大約察覺我的目光,老奶奶忽抬頭看我一眼,將摺好的小動物們收妥,彎腰,從袋裡挑出一張廣告紙,正反翻看數次,最後決定讓擁有藍色天空的那一面朝上,開始動手摺。 不到半分鐘時間,一隻青鳥完成。老奶奶迅速「驗貨」,動動鳥尾巴,鳥身與鳥頭跟著往下動幾下,像在吃食喝水。驗完貨,老奶奶抬眼看我,我朝她比個讚,小小聲告訴她:「可愛。」 老奶奶沒說話,亦不動聲色,將青鳥小心收妥,彎腰,又拿出一張紙,同樣正反翻看數次後才決定哪面朝上開始摺。不到二十秒功夫,一個內部空間更大的垃圾紙盒完成。老奶奶撐開紙盒,滿意悄悄爬上嘴角,抬眼看我。 「這個可以裝很多垃圾又牢固。」 「厲害。」在下實在佩服。 「這簡單。」老奶奶又亮出一張廣告紙。這次像是刻意放慢動作給我看,足足花了之前兩倍時間才摺好。 我仔細盯著看,差點錯過下車站牌。 大約見我匆匆按下車鈴,老奶奶動作矯捷抽出之前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小青鳥,遞到我手邊,輕聲說了句。「送給妳,很好用。」 此時公車已停下,我連忙道謝,收下意外的小禮物後跳下公車。手裡握著不認識老奶奶相贈的可愛禮物,眼睜睜看著那輛公車逐漸開遠。也許可以坐遠一點再下車?反正到時候跳過馬路走到對面站牌,同樣能回到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有些人一旦匆匆相遇而過,便是一期一會,恐難再次碰面。 我站在路邊站牌底下,學剛才老奶奶的動作,動手拉拉鳥尾巴,感覺整隻小青鳥宛如在掌心中動起來,又打開垃圾紙盒,把整個左手放進去,驚覺內部空間竟比我的手大……感覺可以裝很多很多東西。 這時候我才慢慢理解過來,下車前老奶奶那句「送給妳,很好用」其實應該拆成兩句話,只因下車太匆匆,才精簡為六個字。 也許老奶奶真正想說的是:「青鳥送給妳,紙盒很好用。」

Read More

〈中華副刊〉故事接龍手札

■周淑貞 之前,曾參加故事接龍徵文活動,雖然沒有入選,總覺得透過閱讀與思考,利用三百字以內的文字把故事繼續延續去,並且在適當的時機讓給故事一個驚喜的結束,甚至為故事取一個貼切的篇名。由主辦單位出題,點出了故事前半段後,由參賽者接著寫出後半段,這種共同完成的文字耕耘之挑戰,也讓更多人可以腦力激盪,至今仍深愛它。   一、男孩   後來,他還注意到,除了他和姐姐懷裡的小嬰兒,裡頭的每個人,都是有伴侶的。不管他們是不是昨晚才吵過架,拍照時有沒有摟著對方的腰,但確實是一說到要拍照,便很自然地跟對方站在一塊兒了──就算是守寡多年祖母,手上也還抱著一隻三花貓啊! 「什麼時候要帶對象返來給阿嬤看?」方才,祖母也趁著幫他包紮傷口時,低聲這樣問他。 「阿嬤希望我帶什麼樣的人回來?要什麼條件嗎?」他笑著問。這幾年,他已經學會,不想回答時就反問回去。 「要互相意愛。」祖母抬眼看他,眼裡有無限的寬和溫暖,「互相意愛,尚重要。」 後來,他跟那個人說,那時他真的差一點什麼都跟祖母說了。   「為什麼沒說呢?」那個人瞇著眼問。他沉思片刻沒有回話。 他已經認識那個人一年了。從屏東北漂至台北工作,那段時間兩人因為同事關係而膩在一起,朝夕相處也蘊育出一段感情,只是,在阿嬤眼中永遠是聽話、乖巧孫子的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跟阿嬤說,他「互相意愛」的人,是剛當完兵回來的男孩……   二、修補   他忽然捨不得修改掉那一些不優雅的痕跡,所有人臉上都有著屬於他們自己隨著時間累積下來的某一些東西,那不單只是肌膚老化的皺紋,也許是氣質或者神態細微的變化。 「就說直接傳來就好了嘛。」 弟湊到他身邊,腦袋擠進了他的視線,眼睛看著螢幕上的照片,不禁說了一句:「這幾年大家看起來真的變了很多。」手指滑動,照片上父親的臉放大到了極限。 「你看,爸和媽都老了好多。」   螢幕不斷切換著照片,弟的視線一直沒有從螢幕上離開。 沉默在空氣中蔓延了開來。 「他們會這樣,還不都是你害的。」 許久之後,弟輕輕地吐出了這句話,在他們之間產生了爆炸。   聽到弟突然冒出來一句,他驚訝轉頭望著弟,似乎有許多話想說卻開不了口,在手機上滑動的手突然停了下來,但往事卻在指間轉著圈圈…… 退伍的那些年,工作一直不順遂,只能在打零工的職場混口飯吃,在很多人眼中宛如遊手好閒的浪子;如認真打零工也罷,偏偏鬼迷心竅陷入賭的泥淖中,輸了很多錢,債主找人在住宅噴漆,他只能四處躲藏。 「哥,在想什麼,趕快修一修傳過來。」 「我知道,這些年來我一直找機會修……」 他低著頭輕聲回話,眼角溢出了淚水。   三、姊妹   「直接傳來就好了啦!」不知道是誰又說了一次。 這次他應了聲,最後套了一個讓畫面更明亮的濾鏡,將照片傳到家庭群組。 上一輩最近似乎正流行在社群網站發照片。 不一會兒,他的手機便收到被標註在社群網站相片內的通知。 「阿勝,來幫我看看,這自動標人名......怎麼好像標錯了?要怎麼改?」 他接過大阿姨的手機,愣了一下。   「這裡,你看,怎麼會是你媽媽的名字?」 大姨媽靠了過來。他抬頭看了她一眼的瞬間,恍惚看見了多年前因病過世的媽媽,如果她還活著,應該也是長這個模樣吧!媽媽在三姊妹中排行老二,常聽阿嬤說,媽媽跟大姨媽只差一歲,長得很像,小時候帶出門時,很多人還以為是雙胞胎呢! 「可以改嗎?」大阿姨問。 「我不知道怎麼改,想到了再改。」 側頭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大姨媽,他靠了過去想抱住她,卻遲遲沒有伸手……

Read More

〈中華副刊〉疫情下的日子

■黃駿基 當生活瘦成了單行道 再沒有路肩飆速未來 菜攤老闆堆疊蒼蠅的高度數日子 市場走道不需編列預算卻越變越寬   落山風曾經帶來許多人的盤算 疫情到來所有計劃卻結了霜 口罩都戴了那樣久了 夢想的翅膀已漸漸鈣化   有種被模糊的意識削弱了地心引力 生命於是踐踏在無重力的磁場 從此屋簷下許多人的嘆息儼然 比睡意更加的輕狂   日子真像一根肥碩的茭白筍 一雙手剝來剝去 僅剩一截裸露的「現實」在 夜裡躊躇不安

Read More

〈滄海集〉開卷有益

■阿爽   常聽說「開卷有益」。可知這成語出自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談錄》卷六:  「(太宗)曰:  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宋代另一學者趙恒也在「勵学篇」載: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楼,書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就被後人一直被沿用傳頌至今。 生來嗜書,愛讀好書外,也愛寫作。總覺得作者就像是廚子,得先得逛菜市場買來好材料;才能做出好菜。而寫作也就得先博覽群書,豐富思想內涵,反復消化書中內容後,再下筆。遇見佳句美文或可引用,但必註明出處;不可奪原作者之美而據為己有,因那叫抄襲而非原創! 古今愛書之士均有親身经验谈,唐朝杜甫有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道破讀書的美妙神奇之處,也就是開卷所得之益。 而蘇東坡也有诗句:「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只擺放書架而不讀之書﹐與廢纸無異,因此要做到開卷有益,書本或文章必須一讀再讀,而非一覽而過,且最少要讀兩遍。一讀知道文章大概內容,二讀才能吸收其中精華,要是再三閱讀,更能讀出其中精粹而滋養思維,變化個人氣質而慢慢受益!否則囫圇吞棗,文章或書本數量讀得再多,收益也定有限。 自小讀書習慣是,先把文章一讀,知個大概。若覺得行文流暢、言之有物,有意義也有見解;或故事情節動人的,就會反復精讀。重新再讀,甚至三讀之後,再以學習、欣賞心態熟讀其中精句,如此加深印象後,有如上市場買入好材料般心滿意足,做菜(寫作)時也就更得心應手了! 近十多年來,出席國際文學研討會不下二十次。期間﹐文朋詩友贈書少說也超過百本,平時因忙上班,空閒時間不多﹔無法全部細心拜讀。最近幾年半退休,時間明顯充裕,於是午後有空,檢查一下IPad 、手機,了解一下遠近親朋﹐文友近況後,便關機息屏閱讀去。 如今雖然流行網上閱讀,可我總覺得眼睛久瞪螢光幕十分疲累,因此拒做科技奴隸。 還是一卷在手,聞著書香﹐悠然自得﹐書中尋樂來得更為愜意!

Read More

〈滄海集〉五七五臺灣俳句菁英會 7

〈 白髮〉/ 顏曉曉 歲月不經守 塗滿生活的愁煩 流瀉在髮梢 〈溺愛〉/ 劉金雄 春色比霧濃 滿園只栽花獨枝 荒蕪自由它 〈孕婦〉/朱嵩山 撐百日心慌 懷十月抱著希望 等一聲爹娘 〈 再聚首 〉/Linlin 歲月磨稜角 相聚憶往輕狂時 火花在飛揚 〈遊民〉/邱筣臻 暗夜風霜寒 臥街飢餓褸襤衫 生命剩守殘 〈美眉〉/白楊 天涼好時光 茉莉花牆留倩影 淡妝俏模樣 〈 月魂 〉 / 陳櫻兒 人間夢一場 塵海難尋知音遇 遙月慰心魂 〈 愜心 〉/林錦綉 放飛的心靈 小酌時光品歲月 獨享於一隅 〈 楓泣 〉/鄭波波 寒風換我衣 生命輪迴的傷感 最悲落葉飄 〈野〉/黃淑媛 晴空綠水映 山澗足跡鳥鳴輕 凡塵入清心

Read More

〈中華副刊〉為什麼要寫作

■魏世昌 出社會當上班族有將近十五年的時間,工作非常忙碌也相當充實。只是,心底始終有個蠢動的欲望,就是寫作。 為什麼要寫作?人各有其性,我其實很接近「工作狂」──不是為了賺錢而已,我喜歡有事做,或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就算在家沒事,也免不了多讀多寫。 寫作與工作其實是同樣辛苦的事,然而工作有固定的薪水、穩定的收入,但是寫作並沒有。話雖如此,寫作帶給我的回饋卻是另一種看不見的得意與成就感。絞盡腦汁、辛苦構思的作品獲得主編青睞,文章見諸報端,讓我非常興奮。作品能雍容大方地出現於稠人廣眾之中,受到注目與欣賞,那一份直接的榮譽感,一再鼓勵著我也敦促著我,即使因為構思文章帶來的失眠、長期盯著電腦帶來的近視、伏案久坐帶來的骨刺與椎間盤突出,我也依舊努力地堅持不懈,持續寫下去。 這十多年來,就只是認認真真、孜孜矻矻地寫。無論是雜文、小品文、時事評論,以及讀書心得感想等,我都全心投入,不眠不休。我想,就是因為有興趣、有熱情,對自己熱愛的事物,讓人生有了另一層意義,心中有嚮往,才有那一股子傻勁,而無怨無悔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說話

■高澄天 「意外」總在人全無戒備、自覺順遂時,轟然降臨。它霸道至極朝你人生砍上一刀,傷害你,且要你無還手之力。 記憶裡,上次車禍年代久遠到我幾乎錯覺以為自己有上帝或某種宇宙神秘之力加持守護,因此,騎車時經常不太在乎時速和車流量,偶爾對紅綠燈也視若無物。騎車十數年來最嚴重一場車禍,就在一八年底某次訪友返家的路上發生了。 事後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輪煞車故障卻未修復,巷口機車行老闆很為我荷包著想地溫言叮囑:「別騎太快就好」;再者,當時我心不在焉,沒意識自己已騎得有些快了,猛然在過彎時看到前方三台機車同時急煞,心中一慌,左右手本能地全力按下煞車,就這麼打滑摔了出去。 沒有碰撞到其他人車,因此釐清肇責時警察也只能判定是「自摔」。 這一摔,斷去牙齒兩顆半。身體其他部位的擦挫傷都不算大事,但後續的牙齒治療費用,真正重傷本來就已拮据的阮囊(過路財神般,右手好不容易簽下合約入帳一筆為數可觀的稿費,左手就乖乖拿出來繳給牙醫),但牙齒關乎門面,再怎樣心中淌血,也得治。 從小拿遍大小演講朗讀比賽冠軍,我比常人更在意說話時的抑揚頓挫、字正腔圓,現在自己居然開始「漏風」?簡直太滑稽。車禍後兩天與一眾文友線上開會,到我發表意見,我只感覺齒縫不斷送風出去…… 說話,霎時成為一件並不簡單的事。 臉書上戲謔地給自己起了個「缺牙志玲」新封號,博君一燦;現實生活裡,我當然沒有恥力全開地大拍缺牙寫真,只要必得見人,一定「特超前部署」乖乖戴上口罩,生怕被誰發現自己是個無齒之徒。 那陣子突然特別會去注意那些齒如編貝的人,在談話時,不由自主去細細觀察別人的門牙。這正是人的一種限制,再自認多能同理、具備多優秀的換位思考能力,當殘缺的、瘋癲的、貧困的、醜陋的,當「不正常」的人並不是你,你永遠沒有宣稱自己「懂得那種感受」說得那麼理直氣壯。 過了一個月,漸漸找到相對穩定的咬字方式,說話時「漏風感」略微改善。深刻體會到,能說話是幸福的,說話有人願意聽,更是。 競選口號是「話語權」的極致體現,不論支票有否兌現的可能,只要喊得震天價響,群眾激動狂吼:凍蒜!就真的凍蒜了。就算有人細究候選人開出多少張空頭支票,但總有照單全收的粉絲;這使花力氣長篇大論分析、引述資料、正反面檢證的人,根本像白癡。 「說話」與「信任」的關係千絲萬縷。但我想,這世界多半是信任先行的,當你談話的對象選擇無條件相信你,你愛說什麼,就都隨你高興了。 我們口若懸河、言詞振振地說,求的不過是,被相信。

Read More

〈中華副刊〉魚池鄉東光村的喜事

■渡也 十幾天前 我去魚池鄉見東光村 回來後東光村一直對我念念不忘 那天東光村的櫻花樹李樹 就偷偷暗示我 幾天後請再來欣賞它們生命中 最動人的表演 昨天深夜 我夢見東光村的微笑了 李花鮮美,落櫻繽紛 東光村也夢見我了 二月九日上午,東光村陳醫師園子裡 乖乖 櫻花李花早已整裝列隊 老遠望見我帶妻子來了 他們一致大聲歡呼 可見陳醫師教導有方 我聽到 黃肉李河津櫻告訴蜜蜂蝴蝶: 「渡也來了」 魚池鄉的魚也聽到了 然後,所有的花都在樹上忙 敲鑼打鼓,施放煙火 合辦一場盛宴請我們

Read More

〈中華副刊〉暗戀

■余能城 1. 在你毫無間斷的行程裡 我將自己埋伏 像圖釘 而我把尖銳的小小的惡意隱藏 在你經過我的時候 僅會感到 微微的 異樣 是我們 反覆推遲 不會實現的約會 2. 看著你總是從我面前 來回走過 我一直將來不及對你說的話 全都悄悄地收進口袋 想著哪天在尾隨你的路上 能沿途把他們 不經意地 落下 句 句 字 字 3. 終於 我為你挖空了心思 我為你挖空了心 我為你挖空了 我為你挖空 我為你挖 我為你 我為 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