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遇見(十一章)下

■許文舟 石雕 要把石頭雕成獅子,難就難在要讓每一根線條,都會憤怒。在劍川,誰的手法,竟然讓一些石頭真的興奮起來。一些石頭,變成獅子,被分派到山上鎮守。有些石頭,成了避邪的門衛,老人被病魔盯梢,孩子尚在繈褓。有些石頭,修道成佛,然後又以馬羊老虎的身份,在民間管護。 一斧,讓石獅醉臥不起,枉廢了等閒春風,乾淨的明月;一鑿,竟又讓獅子衝動,劍川的每一座山,都有他們莽撞的進進出出。 我在民間的房屋牆基,遇見過最美的鳥,手藝之上,石頭輕易長成翅膀。還會有魚,而石頭則軟成靜止的小溪。 頭頂龍門,腳踩摩崖,就是一錘一鏨,給足獅子膽量。有時雕出陵墓棺槨,有時雕成宅第和宮殿。能把石頭當作軟軟的紙張,描繪人世,立體或平面,對於劍川的阿鵬而言,不過是打開窗子那樣簡單。 那些鑿、錘、釺都是世間最硬的工具。可雕高樓、廟宇,讓神上塔尖,心接地氣,卻很難令愛恨屈膝。 一錘下去,常常又會是隔山隔水,聚少離多。 木雕師 他粗糙的指尖,雕出鳳冠,鑿子淬火,粘上了神龍。 他雕楊柳,高舉輕放的斧頭下,春風潰散。他給大戶的門楣,雕上金鎖,防範月黑風高;再把民間的窗子,雕成和風進出的廊道。 一棵樹,可以吃透他所有的想法,他也在想,如何吃透一棵樹錦年與歲華。年輕時,夢被他做成浮雕,晚年,懷念被他鏤為鄉愁。 他把命運雕得五癆七傷,把一生雕得七零八落。指繞廟宇祠堂,恨鐵就能成鋼;不銹鋼工具,其實比狼毫還軟。 有些作品,嵌進山的筋骨,鏤空還是實線,都繞不開善良。有些作品,他嫁接喜鵲與梅花,再實的運筆,少不了中國山水的空靈與含蓄。 把吉祥雕進斗拱和門楣,再把如意鏤上龍頭與茶几。他讓豪宅八仙過海,也讓寒門風過留香。拿捏著鋼的七寸,讓木頭定型出世間最美的樣式。每一件作品,都有他的失眠與夢想。 每年他都要遠出,不管離家多遠,就是鄉愁最粗的一根血管。 滄源岩畫 突然感覺被拋到了空山,腳下是遺落的果核,人們把大山一座座喊醒。被雷劈過的大樹變得血肉模糊,吞金的落日頭重腳輕。 狩獵男子投出的鏢,仍在時光裡穿梭。涉水而來,先民的背影比黑夜孤獨。時代濃宿到了一塊石頭上。千年光陰,鍛打得比紙還軟。 牛哞,鳥語,狗吠,早已完成在岩石上的種植。究竟是誰,根植一個部落最早的炊煙?隱忍的筆墨,省了兒女情長。手持長矛的先祖,無需登記,便可以任何一尊神的面前住下來,然後,用獸皮,把自己與野獸區分開來。 石頭是那個時代最硬的工具,打制、磨礪,所產生的些微火星,足以讓一個部落卸下壓頂的大雪。赭紅色的線條,繪出祖先遮羞的衣袂。舞蹈的女人,向一塊石頭保證,賢良與堅貞。 沒有祠堂,一大片藍色的天空,就是先民們祈禱的神壇。 在石嘴山某條街上 燈火通明,我才發現,一條大街奪目的內容,是回我以微笑的那些陌生。有人針灸,有人歡會,其實幸福的生活,總有這樣的羅列和重複。 我在這裡做了三天的市民,買菜汲水,消費麵粉與羊肉,讀新鮮出爐的晚報。記憶裡的煤的味道,早被蘋果的香擠兌。 我去了離住處很近的圖書館,一座城市有許多明亮的窗子,照亮文字。乾淨的月色,像早被煉丹的爐子煮沸。突然看見,有人牽一匹瘦馬,卻馱著天空。像我父親一樣的男人,藏在一條小巷,吃嗆人的烈酒。我坐在臨街的位置,也要了一杯,這是我與石嘴山的交流。 先喝兩杯吧,他鄉遇上故知,這是唐詩裡慣用的手法,但我還是自己與自己客氣了一下。 歷史的影子早已模糊了,曠遠的方向,原初的一切早已落幕。 尕海湖邊的老人 你手裡的轉經筒,被風擦得有銀的光亮。我注意到風,總是把尕海湖的平靜弄破。湖碎了,天空依然完整。 那雙手,撫過琴,接受過祖母綠鑽戒,收留過孩子的委曲,扶起過倒伏的青稞。現在,這雙手只能扶著桑煙,忘記自己是尕海湖邊最美的公主。這麼大年紀,符合我對娘的想念。你變形的腰身,你比白髮還亂的皺紋。 轉動,你的世界,才靜得下來。你的孩子都離你而去,去哪裡,你並不特別清楚。有人才是故鄉,有神才叫遠方。 衣服已經很舊了,我真想舀起湖水,讓衣服上那些鹽粒,回到湖水裡。那頂氈帽,顯然堆積了過多的風雨,已辨不出顏色的方位。 你一生跟在羊後,跟在雪後,跟在貧窮後,最後是衰老與病痛,把你推到前面。 捧起湖水,你該看到自己年輕時的那抹高原紅了,你該看到,同樣把你捧在掌心的男人。 娘,去看管你大雪裡分娩的母羊吧,邪惡有神幫你盯緊。在你身後,適合想我母親,她不轉經筒,總是嘮叨,那些從她眼前越走越遠的兒女。

Read More

〈中華副刊〉向前賢致敬——名家作品朗誦會

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舉辦「向前賢致敬——名家作品朗誦會」,於12月01日(日)午後兩點到四點,邀請本會中生代會員朗誦仙逝前輩的作品(以括弧註記朗誦的紀念作家):林黛嫚(華嚴)、陳素芳(謝鵬雄)、宇文正(林文月)、周玉山(余玉照)、廖咸浩(司馬中原)、胡宗文(胡耀恆)、封德屏(齊邦媛)、陳義芝(瘂弦),敬表追思。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12/01免費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da706704daea90293 或搜尋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筆會」,詳細資料請見中華民國筆會網站 http://www.taipen.org 。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伯的桌球賽

■洪金鳳 早在兩個月前,住北部的夫家大嫂就告知,大伯將於9月下旬到屏東參加醫師公會舉辦的桌球錦標賽,住高雄的我和先生決定大伯來屏東時,我們要去幫他加油打氣,我相信對於一位年近70的參賽者來說,親人的參與應是他勇於表現的欣喜來源。 當比賽時間到來,我們也依約從高雄驅車去屏東接他們幾位「年歲資深」醫師(有70歲及80歲的)到比賽會場,由於當天距離比賽時間還早,我們就順帶他們到體育場臨近的知名景點「勝利星村」走走看看,讓他們體會南台灣的「熱」情及老舊眷村活化之後的文藝模樣。 他們的活力都展現在「老當益壯」的步行中,也對眷村保留的藝文予以高度的肯定,每個人都開心地站在特色眷舍前,讓我為他們留影,雖然還想在園區裡逛逛,但由於比賽時間接近,我們就快速送他們至會場,為球賽的開打做暖身。 這是一項大型的桌球比賽,有單打、雙打、夫妻檔對打,還有團體賽,整個活動賽程都在熱力蹦發的氛圍中進行,我們一起在場外欣賞每一隊精彩的對打,輪到大伯和他的夥伴上場時,由於他們是抱定只來參與不求得名的心情,所以賽程中,看他們的臉上展現的都是欣喜的微笑,也努力地運用彼此的默契,打球接球,我們也同感歡樂。 比賽結束,大伯一直對主辦單位辦理這樣有意義且健康的活動讚不絕口,他說明年在其他縣市再舉辦時,他還要和伙伴一起參加,打一個屬於自己健康快樂的桌球賽。

Read More

〈中華副刊〉迴響音色‧口琴短歌

縱使我們曾鍾愛著的臉最終 都會被時間的爪子扯脫成為骷髏,我仍願意 用吻的沉醉去吹奏 你頭顱的口琴,而自那裡面 吹出來的風 都像極了水流像極了 刮痕,一如被牽動起來的髮 在記憶裡面沖刮成為樂譜。欠缺的 音符,都將如同露滴如同 小石子,都能讓我在閉眼之時看見。耳廓 收集了迴響,而讓我 得以確認了存在,像是 以前,我們的對話——且將口琴 當作是棺木,隨身 攜帶而只單靠緊閉著眼睛。只單靠風的 循環,這河一般的回春就能夠重構 你的音容我相信並且 仍如訴說著一些甚麼

Read More

〈中華副刊〉停更

陳怡芬 你的鬧鐘醒不過來 暫時忘了如何跨越意志的門檻 窗外的雲張望著 撕裂的形狀適合躲雨 而雨是一場未曾開始的對話 淹沒了 每一個試圖前進的決定   咖啡杯裡的早晨 一葉幸運草落下來,你看著它 刷白唇線 週末的電梯上上下下,來去比愛情頻繁 你站在十八層樓高的疲憊裡 看著陽台上的多肉植物 萎靡了一整個夏季   你說記憶不宜冷凍,冰箱裡 夢和啤酒早過了賞味期,激情的泡沫 半衰為無色無味的日子 有些人像複印機 以為重複可以轉印安全和幸福 另一些人則留在手機裡,膜拜 我們文明的神祇 寫下關於生活的總總信仰和背反 在更深的夜裡,更新自己 成為一則限時動態 然後默默按下刪除鍵   沒有什麼應該改變 沒有什麼值得被看見 你是一個質數,在序列和時間 組成的絕對空間裡,只能被自己 被孤獨整除

Read More

〈中華副刊〉歲月溫柔,堅韌如初

鄺文靜 一個寧靜的傍晚,我與家人悠閒走在灑滿夕陽餘輝的路上。不經意間,目光被一戶人家牆頂上的小綠植吸引。在這株綠植細弱枝幹上,長著兩片青翠欲滴的嫩葉,彷彿一位堅定不屈的戰士,一直駐守著自己的陣地。無形中透出勃勃的生機,與周遭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它雖微不足道,但這一刻,在夕陽映襯下卻異常耀眼,讓人忍不住為它的堅韌與美麗駐足。 正如綠葉穿透黑暗,海倫·凱勒亦在黑夜中綻放光芒。她幼時因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沒向命運低頭。為了學習說話,她把手輕輕放在沙利文小姐的喉嚨上,指尖敏感地感受著每一次氣流通過聲帶的震動。她嘴唇微微張開,舌尖在口腔中尋找正確位置,艱難地發出一個個音節。每一次嘗試,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一束光,分外奪目耀眼。海倫的無畏之心,在我看來,正是對不屈之美的最好詮釋。 「固執」的植物在文人的筆下別有一番意境。曾在汪曾祺的《人間草木》中,看到這樣一幕,陽臺上隨意堆放一堆黑漆漆的煤塊之中,竟傲然挺立著一棵芋頭。即使它沒泥土的滋養,肥料的呵護,僅憑一點點滴落的雨水,便伸展出了幾片碧綠肥厚的大葉子。葉子如同翡翠一般,嵌在周遭黯淡的墨畫中。在汪老的筆下,綠葉是生命的延續,是靜謐中活力的展現。它散發出生機勃勃的光彩,成為生活中不容忽視的一抹亮色。 這也我想到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的蘇軾,將內心的淒苦凝聚在「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的詞裡。處於困境中的他為了生計,在一片荊棘密佈、瓦礫遍佈的小山坡上開墾荒地。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下時,他揮動著鋤頭,田裡耕種,他的身影在微風中格外堅定。傍晚時分,他依然在田間照料每一株作物,臉上掛著疲憊卻是滿足的笑容。正因如此,在黃州他留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即使身處逆境,依然把苦難轉化成力量源泉,讓我看到一代文豪在歲月洗禮中的百折不撓的心境。 歲月溫柔,堅韌如初。那抹綠意、那片翠葉、那縷詩意,皆在訴說著生命的頑強與美好。即使面對風雨,也能懷揣這份信念,初心依舊。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遇見(十一章)(上)

許文舟 玉蘭辭 一 看不見爐火,誰把月色鍛打成花瓣?被反覆錘擊的月白,分層溶於人寰,去腥除膻。口含清冽的風,爍出人間暖色,偏旁部首的散佛,一律清水妝扮。像民國女子,懷抱一本線裝的詩歌,走出碼頭。 剪刀裁出的麗衣,有低溫燃燒的紋理,暈染的蕊,像少女的驚悸。綻放,不必懷疑周身妖媚的微風;落下,也不用憂戚,是誰剝奪了玉蘭花遠古的尊容。形似白雲,心甘情願做藍天的臣妾;沒有羽翅,它可以從杜甫的柴屋飛到宋朝的華庭。 穿過秋的薄涼,懵懂的小神仙,有它投胎人間的步履。當它從千年的老樹,伸展腰肢,人間有歡呼雀躍的好辭。微啟芳唇,始終不語。必然是三番五次的緘口,才能守住一世的秘密。   二 身單形瘦,卻可以祛風散寒;人間總有心堵的事情,求它賜你通氣理肺的秘方。它攢足了勁在開,就像詩人噴礡而出的才情。它們落在枝頭的樣子,模仿了鴿子落下時的驚悸。每一朵玉蘭的綻開,是另一種質地的大雪。綻開或凋萎,它婉拒任何理由的挽留。約一只蜜蜂進駐,多厚的寒,都只會把居所變成月宮。風安撫了塵灰,再把花香呈給諸神。這時候天空與唐朝的表情一致,彩雲等著雨水輕輕抽絲。 我在玉蘭花樹下盤腿而坐,並不想戒掉嗔癡,而是想與之作隔世的交談。玉蘭花開,所有的日子都適合喬遷、嫁娶和動土。主人賜我玉蘭花茶,一棵千年的大樹立的杯中,每一縷香息佈陣風吹雷動。 暗生的香,浮起公主含羞的淺暈。前世的秘密,突然被枯枝挑破,又像是天遣的仙女,正在試衣。當我把一朵玉蘭捧在手裡,這時候它高度擬人,像鄰家女孩,臨風皎皎,肌膚凝雪。   三 此刻,一萬朵玉蘭落在枝頭,像一群找到了家園的鴿子,儘管這是冬天,風冷如劍,地凍天寒。玉蘭不言,我知道,它的綻開,透露了內心的竊喜。 我管不了玉蘭花開多久,才叫熱烈,落多少才叫歸去?站在玉蘭花樹下,我知道該有一個下午,用我忙碌的心,完成停泊,像一朵玉蘭調伏己心。 第一朵玉蘭花落下來,無限接近神的殿堂。   桑昭哩   雨水清楚,這一夜,連山茶花也會多夢。有人理著戀人的掌紋,有人看彗星走過馬路。所有的草山,都被春風梳洗得直接可以當床。一條生過氣的河流,把落花牽出了山岡。 葫蘆,系在手持火把的男人腰間。舊時的新郎,比葫蘆裡的酒還要不安。有人走到了一起,有人隔著陰錯陽差的嗩吶。才有五百年的桑昭哩,娘子半新,新郎已老。 相信,是那棵樹替你,站成迎候。傷感濃了些,但不用兌水。這時候,月亮泡在菖蒲塘裡拒絕出來,出浴的只有穿堂的花香。水是往事的砍刀。阿朵一進密林,就是春天裡,開得比火熱烈的杜鵑。 準有一個羞答答的早晨,有人穿錯羊皮,有人找對家門。   古調   愁太濃了些,俐侎人通常的做法是,讓酒解圍。 也不知這個黃昏,是不是俐侎人被人追殺的黃昏?當然也不用相信,此刻烏木龍山上殘陽,是種悲痛。張金保與一瓶燒酒坐姿相同,他要調試大葫蘆絲的音高,順便理一理口口相傳的調譜。音符在弦篾間跳上跳下,一個俐侎寨的人與歷史忽近忽遠……古調老了,噸位很足的時間,卻不能將其掩埋。它跟隨俐侎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陰陽角逐的祭壇,雞毛撣血,禱辭獻媚。酒還原為五穀,婚姻還原為密約,日子還原為混沌。古調再起,愛情心花怒放,日子五味俱全。 哦,現在,該勞作了,古調暫時交給山神。現在,把包穀播到地上,得給拉犁的老牛唱一些高興的小曲。 有些古調是指路,有些古調是傾訴。沒有離世的譜,只有醒著的夢。   女織   一根線,可以結出花朵。衣袂的銀泡,有祖母笑起來的樣子。 紡車已老,線還年輕,還只能用抒情的動作,抽出棉裡稠密的記憶。那些溫暖的花朵,在山坡,與蟲害與冰雹,打了六個月的遊擊。 織進張金保母親的哈欠,蚊聲,屋角的灰塵。織進張金保妻子的苦悶,淒涼,夜色淹沒的枯燈。穿過,僅僅是一塊棉布嗎? 要趕在雪落之前,鋪展開來的棉布,供繡花的針腳,出門遠行。浸漬,印染,全靠山間的板藍根葉,山重水複的藍。 那些花朵,有柔指的體溫。蔭幹的粗布,除了衣袂,還有一些用來包上沉香,朝心上的男人狠狠地砸去。   阿朵   山背後的草棚,有顫動的光焰。升堂,請公公清念你給小鳥上書的奏摺,接受山花,為你請安。 你設計後宮,一定帶上奶奶留下的紡車,羅敷采桑,你好找緣由,出宮剝蔴。你要去無人知曉的河邊,傾盡愛情為你釀造的苦水,按時回宮,無人知曉敷衍在臉上的春風。 你老舊的村莊,依然等著懷抱葫蘆絲的阿幽。他有小學畢業文憑,還有三畝七分的水田。流水走得比時間還慢,梨花開得讓人想啖。 你退賠了阿幽的針線錢。烏木龍一山比一山更接近雲彩,卻沒有天梯,讓你看見外面的世界。 你在天生橋讀完小學,初中通知寄到家,你已確認自己人在上海。你不用採茶栽秧,把所剩不多的精力,喂進機杼與梭子。 當然,天亮的時候,也沒有花香與白雲圍著你轉。   千獅山   山上有獅子出沒。點石成獅的人,放置了供獅子洗浴的幽藍深潭,就下落不明。一山不養二虎,在劍川的山中,一千頭獅子卻可以和睦相處。 把一座山裝在心上,就必須去聽獅吼。石頭的呼吸,可以弱小細碎,但絕對不會口是心非。我看見獅子的牙齒,還拈著凜冽的風,精神百倍的鬃,早已失水。 我用手撫摸了獅子高傲的眼神,怕它真的吼起來,我變得規矩和小心。我還是願意把它們還原為石頭,再卸下它的凶相。 這樣,2600多頭獅子,即便在聚議,我也敢去旁聽。與石獅相處久了,我清楚,有些獅子需要怒目,有些獅子需要糊塗。有些獅子餓得目光低垂,有些獅子瘦得想飛。 到底是誰,讓一塊石頭喜怒無常? 獅王其實也管不了,個性各異的獅子們,有的與女遊客摟肩搭脖,有的與春風亂作一團。與我一樣的遊人,肯定有這種想法,領一頭石獅下山。只是擔心,人世比山間還要荒涼。

Read More

〈中華副刊〉體檢

■丁口 壓舌板觀察咽喉的厚度 歲月的夢洩洪於每根白髮絲 足印踏入清晨的識別證 每條細節聽見不同的口音 你的住處是我們的落款 醫生輸入醫學專有名詞 不曾遇見的風中棉絮 從臉頰往下檢查甲狀腺 輕輕安撫患者心情的緊繃 心跳的頻率是血管相連寬度 你詢問過往的青春是場夢境 眼睛眨眨通過視力密碼 衣飾放置於椅子測量體重 身高是昔日的高傲氣昂 腰圍展現肌肉的強度 確認再確認,四十歲後 運動顯示你的體能與精神 握力數值是少年得志的履歷表 從眼眸到嘴形展現活力 健康秘訣藏在我們對話音量 挽起袖子於檢驗櫃檯抽血 針頭進入肌膚抽取各種項目 紅血球與白血球對摺年紀 血液流入三月春暖花開 棉花輕輕壓過你的淚與汗 心電圖是你無法理解曲線 白袍症引發心跳過速 慢活為先生女士的優雅姿態 訴說職場打拚的氣魄 詮釋生命下半場的幸福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天道是最樸實的人道

■范方啟 老子的《道德經》對天道是這樣詮釋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意思是說,減少有餘而補充不足。「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一遠一近,看似矛盾,實則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遠並非遙遙不可及,你可以理解為一種信念一種追求,只要不懈努力,就會達到天道的境界。在東方的哲學領域,天道和人道始終是一致的,天道是本,是最樸實的人道。 「天道酬勤」,其義不言自明,天會偏愛勤奮的人們,多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更多的回報,機遇和靈感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清末梨園中的「三怪」,對勤學苦練做了很好的注腳。 瞎子雙闊亭,自幼學戲,更酷愛戲劇藝術,不成想一場大病使他雙目失明,一個瞎子還怎麼唱戲呀,可是雙闊亭不甘就此放棄,他所能做的是更加的勤奮學習,苦練基本功。這個在台下走路都需要人攙扶瞎子,上了舞臺表演卻寸步不亂,演技之超群,讓人深深嘆服。 跛子孟鴻壽,幼年身患萎縮症,身長腿短,頭大腳小,走起路來很不穩便,像常人一樣表演顯然不可能,可他揚長避短,成為聞名梨園的丑角大師。 啞巴王益芬,天生不會說話,打小看父母演戲,著迷於戲劇藝術,無人教授,他便每天起早貪黑練功,常年不懈。藝成後,一鳴驚人,成為戲院裡有名的武花臉,被戲班子奉為導師。 天道在回報勤奮的人的同時,對於那些只求安逸的懶惰者也在暗暗地懲罰著。王安石寫過一個叫做方仲永的人,4歲的年紀就揮豪賦詩,上蒼給了他難得的天賦,可惜的是他沒有好好地利用,終日遊手好閒。這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神童,終因缺乏務實的精神而一事無成,不能不令人扼腕長歎,給後人留下的只有深刻的教訓:要獲得成功,缺乏一個勤字,是斷斷不可能的。 「天作之合」,是上蒼的又一份厚意。 相傳商王文丁殺了周族首領季厲,商周關係惡化。季曆之子姬昌繼位後,蓄聚兵力,伺機為父報仇。與此同時,位於商王朝東南的夷方也先後同孟方、林方等部落舉旗叛亂,反對商朝。眼看腹背受敵,帝乙決定將胞妹嫁與姬昌,採用和親的辦法來緩和商周矛盾,穩定全局,希望唇齒相依的商周兩部落之間彼此不計前嫌,親善相處。姬昌認為滅商時機還未成熟,為了穩住商王,同時爭取充足時間,同意與商聯姻。這場婚姻被後人看做是上天的安排,因為有商作孽在前,一場缺乏誠意的政治婚姻最終沒有挽回作孽者滅亡的命運。天道,更需要誠意做擔保。 幹了一輩子的壞事的宋朝有名的奸佞蔡京,一生瘋狂斂財,可再多的金銀財寶,也不能避免他餓死荒野的命運,天怒人怨,必然會招致天理難容。 上天賦予我們明澈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清麗的河水、豐富的寶藏,我們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愛護大自然的給予,不應該只會索取,不停歇的索取,到頭來只能招來上蒼的懲罰。全球的氣溫變暖,各種自然災害頻頻光顧,抬眼望蒼穹,你難道沒有看到一張發怒的面孔嗎?

Read More

〈中華副刊〉行走的美

■馬鐵鋼 行走的美,猶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將世間的風景、情感與思索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每一步的跨出,都彷彿在時間的沙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記,訴說著生命的旅程與感悟。 行走在大街小巷,身邊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如同一個繁忙的交響樂團,奏響著都市的繁華與喧囂。然而,在這喧囂之中,我發現了行走的美。那是一種從容不迫的步態,一種與世界和諧共舞的姿態。行走的人們,或快或慢,或喜或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活的韻律與節奏。他們在行走中感悟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著人生的百態。 行走在山水之間,我彷彿置身於一幅天然的水墨畫中。青山綠水、雲霧繚繞,每一處風景都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畫卷,讓人陶醉其中。行走於此,我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我在行走中領略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歎著生命的頑強與堅韌。 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些曾經輝煌的時代。我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聆聽著歷史的低語;我踏過千年的石板路,感受著歲月的滄桑。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品味著過去的輝煌與榮耀,思考著未來的希望與挑戰。 在行走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路邊的花朵、聽到鳥兒的歌唱、感受到微風的拂面,這些美好的瞬間都將成為我們生命中寶貴的財富。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與挑戰讓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與決心。行走中我們學會了在困境中堅持、在挫折中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智慧。我們在行走中學會了珍惜、感恩與奉獻,成為了更加成熟、有擔當的人。 行走的美,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它讓我們在行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韻律與節奏,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與價值。讓我們在行走中欣賞美景、品味人生、感悟生命,讓每一步都充滿意義與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