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門社福綜合大樓動土

花費八千餘萬元興建的大北門區社會福利綜合大樓,二十七日動土。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大北門區社會福利綜合大樓新建工程,二十七日舉行動土,總工程費八千餘萬元,提供托嬰、托育、親子悠遊館及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等多項服務,預計一百一十五年完工啟用。 動土儀式在學甲幼兒園旁土地舉行,包括市長黃偉哲、立委林俊憲、陳亭妃、市議員蔡秋蘭、蔡蘇秋金、陳昆和、方一峰、學甲區長張明寶、北門區長林建男及社會局長郭乃文等共同執鏟。 黃偉哲指出,大北門區社會福利綜合大樓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補助三千零六十八萬七千元,市府自籌四千九百五十三萬一千元,總工程費為八千零二百一十萬八千元,規劃興建三層樓建築,工程將於一百一十五年完工。 社會局表示,大北門社會福利綜和大樓一樓設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及婦女中心,提供受托兒童獲得充分發展學習活動及遊戲,未來收托三十六名未滿二歲嬰幼兒日間托育服務;二樓設置親子悠遊館,供零到四歲幼兒及家長共學、共遊的活動空間;三樓設置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服務大北門區脆弱家庭,以縮短社會福利輸送。 大北門區社會福利綜合大樓預計在一百一十五年完工,提供多項福利服務。(記者盧萍珊攝) 目前全市已有十七處公共托育機構營運中,包含七股區等十三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及四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預計今年底將再增白河區、善化區及永康區等三處新公托。

Read More

馬公廟茄苳入石柳虎爺開斧

中西區馬公廟為迎接府城建城三百年,將雕刻一尊茄苳入石柳的虎爺,廿七日舉行開斧儀式,並宣布將於六月廿八日,邀六合境內多家廟宇虎爺舉行「福虎聚六合.府城境民安」遶境活動。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中西區馬公廟為迎接府城建城三百年,將雕刻一尊茄苳入石柳的虎爺,廿七日舉行開斧儀式,並宣布將於六月廿八日,邀六合境內多家廟宇虎爺舉行「福虎聚六合.府城境民安」遶境活動,這也是虎爺首次遶境活動。 包括市府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獲台南美展首獎工藝師劉進文、馬公廟主委陳瑞淇、中西區公所區長蔡佳甫等多人參加開斧儀式。陳瑞淇說,今年為府城建城三百年,且「府城」諧音「福城、虎城」等,因此將邀六合境內包括大埔福德祠、仁厚境福德祠、油行尾福德爺廟、開山王廟、開基永華宮、清水寺及開基臨水夫人媽廟等共八間廟宇虎爺進行遶境。 馬公廟表示,六月廿八日當天除了有遶境活動外,還有博福虎活動,廟方將提供一大、四小虎爺,供信眾擲筊迎虎爺,限量三百人,以最多聖筊者獲勝。 劉進文說,因應此次活動,更會將八間廟宇的虎爺做成一幅「茄苳入石柳」版畫作品,屆時會搭配拓印活動和民眾分享,且當天還會請出近年來新創作品,開山王廟虎爺公「喬治」與臨水夫人媽廟江虎婆「瑪莉」,一起遶境。

Read More

YMCA愛與希望園遊會 籌募120萬

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廿七日在市府社會福利大樓前南島路,舉辦「愛與希望園遊會」, 市長黃偉哲也逐一參觀各攤位,與參與活動的民眾互動。(市府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至今年已滿七十年,廿七日在市府社會福利大樓前南島路舉辦「愛與希望園遊會」,上千名親子齊聚社福大樓前廣場,現場到處洋溢笑聲與活力。 園遊會現場設有超過卅個趣味攤位,內容包含手作DIY、美食體驗、公益市集等。此外,社福大樓西側廣場,也同步舉辦五年一度的親子運動會,包含親子接力賽、母子拔河等競賽,讓大人小孩一同動起來、拉近彼此情感。 此次園遊會募款聚焦於三大主軸,分別為「希望之手」、「生命工程」及「助學之愛」。 其中「希望之手」計畫提供失智與失能長者日間照顧、營養送餐及居家服務,全年募款目標為一百廿萬元;「生命工程」則關注於中輟生與高關懷青少年的輔導與支持,協助他們提升自我能力,重新找回人生方向;「助學之愛」則致力於為弱勢兒童與家庭提供課後輔導與生活支持,幫助孩子們安心就學,健康成長。 市長黃偉哲受邀出席與民眾同樂並致詞祝賀,感謝YMCA長年對社會的貢獻與付出;他表示,市府將持續與台南YMCA攜手合作,讓需要幫助的人真切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Read More

母德咸崇 永康表揚42位模範母親

  永康區公所表揚四十二名模範媽媽。(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永康辦理模範母親感恩表揚,由區長李皇興頒予「母德咸崇」賀匾給四十二名模範母親,其中,二王里蔡梨花和成功里盧麗卿等兩名媽媽將代表永康接受市府模範母親表揚。 永康接受表揚的模範母親有北灣里李素英、大灣里謝李麗香、西灣里李黃雪美、南灣里陳玉梅、東灣里陳阿金、崑山里陳劉金枝、北興里楊金枝、勝利里吳陳麗美、中華里曾吳月鳳、中興里方淑純、成功里盧麗卿、神洲里郭錦貴、復興里吳秀玉、光復里吳素惠、復國里施陳金貴、建國里陳淑慧、永康里程陳麗貞、網寮里鄭月娥、二王里徐劉松妹、三合里蔡梨花、五王里林春美、六合里張綢、東橋里蔡美慧、大橋里楊惠蘭、西橋里王秀桃、正強里蔡美雲、埔園里彭美瑩、烏竹里吳綉鳳、王行里葉謝水盆、新樹里李華蘭、西勢里陳花枝、龍埔里王林香梅、永明里蘇芳芸、甲頂里蘇惠貞、尚頂里盧秀鳳、鹽洲里蘇桂英、鹽行里郭張碧賢、蔦松里李玉珍女士、三民里蔡月嬌、鹽興里方素梅、台南市聽障體育運動協會郭惠珠、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楊碧玉。

Read More

慢飛天使組冠軍 唱出激勵一生

東賨愛心會歌唱賽慢飛天使組吳振有以一曲「我的一生」奪冠,也是今年比賽最大亮點。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東賓愛心會每年四月都舉辦「關心長者、關懷弱勢」東賓愛心盃歌唱賽,今年已邁入第四屆,昨天上午在南都里活動中心舉行,參加「慢飛天使組」的全國身障標槍賽冠軍吳振有,以一曲激勵自己再站起來的「我的一生」勇奪冠軍,成為最大亮點。 東賓愛心會理事長張裕銘表示,參賽者不論銀髮長輩或身障朋友都用歌聲唱出自已的故事,令人動容。東賓愛心會提供舞台,並邀請各界領袖菁英擔任評審,每位評審都非常熱心公益,並肯定及讚揚這項連辦四年的公益歌唱賽。 七十歲以上的「銀髮組」,張吳金英女士以一首「緣份斷、情未盡」榮獲冠軍。慢飛天使組參賽者吳振有,以一曲激勵自己再站起來的「我的一生」勇奪冠軍。 吳振有因為當年身體不適沒有留公司加班,結果發生車禍導致終身坐輪椅,但是他卻不被命運打敗,不僅積極復健參加職訓,也挑戰自己,體驗潛水和坐飛行傘,他以「只要別人可以,我也可以」的心翻轉自己的人生。並曾於一0七年全國身障運動會標槍比賽破全國及大會紀錄。 張裕銘指出,聽吳振有「我的一生」歌詞:無奈曾提醒我,至少我還活著,催我繼續努力奔波著。他用歌聲唱出自已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所有人和裁判,勇奪冠軍,實至名歸。 東賓愛心會在前理事長高麗雲和現任理事長張裕銘努力下,每年數十起義葬和街友、弱勢族群團員宴,已變成很有指標性的常態性活動。

Read More

心花朵朵開 鹽水慈暉媽媽走紅毯

鹽水公所設計橋段,讓慈暉媽媽走紅地毯接受獻花。(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鹽水區公所廿七日上午在武廟才藝教室舉辦模範母親表揚大會,今年區公所設計一個橋段,藉由讓慈暉媽媽走紅地毯,由市長夫人劉育菁、區長陳文琪及各里長親自贈送「閃亮甜筒爆米花」,以及致贈專業花藝師設計的「祝鶴」花束,祝媽媽天天「心『花』怒放」。 鹽水模範母親表揚大會以「花間序曲,母愛春暉」為主題,安排雅俗共賞的新營沈秀蓁老師所帶領的箏樂坊演奏,讓整個會場充滿溫馨氣氛,公所也提供精緻的母親節禮品「漫步花間」天絲涼被,讓媽媽們蓋起來「透心涼,心飛揚」。 鹽水區長陳文琪說,公所這次設計了「幸福鹽水~心花朵朵開」母親節祝福卡,由市長夫人劉育菁、各里長、公所課室主管及同仁親手寫下祝福語,讓家屬能藉由這張卡片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Read More

東山模範母親表揚 結合公益行善

東山區長張政郎與各里模範母親合影。(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東山報導 東山區公所廿七日上午在東山國小文教活動中心舉辦模範母親表揚大會,活動還結合公益行善,沈黃雪娥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典禮中捐贈公益善款,以支援轄內弱勢長者所需。 東山公所指出,東山區計有十六人獲選慈暉媽媽,其中東原里現年九十歲的尤胡玉棗為最高齡者,將代表東山區接受市政府模範母親表揚。 活動現場除表揚儀式外,區長張政郎亦向在場民眾分送象徵「母親之花」的康乃馨及「萬事乎好」的火鶴花,傳遞感恩母愛的情感,讓與會來賓與受獎者家屬都深受感動。 此外,東山區長張政郎也致贈感謝狀予基金會沈黃雪娥,以感謝基金會長年捐助東山區弱勢族群,支持社會福利發展。他說沈黃雪娥長年默默行善,其愛心義舉為地方注入無限暖流,令人感佩。

Read More

新市區公所舉辦複合式防災演練

新市結合各單位防災量能,舉辦演練。(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區公所廿七日邀集警消、志工和安南區公親里等相關單位人員,舉辦水災、震災複合式災害演練暨管筏維護操作訓練,提升防災量能。區長張榮哲表示,汛期將至,確有必要超前布署。 廿七日新市消防分隊、善化分局、新市分駐所、潭頂派出所、防災志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市第一分會、安南區公親里等單位人員,聚集在南科新港堂旁堤塘港,進行水災、震災複合式災害演練暨管筏操作訓練。參與志工們表示,近月來地震頻繁發生,實在令人不安,透過訓練可以安心也可面對。 演練邀請安南區公親里里長王金樹,分享全國首創的沙灘車救災裝備,及自行開發農用曳引機連結管筏,變身成為社區救生筏等大大升級救災能量,藉此確保社區里民生命財產安全。  至於現場演練的還有災害來臨之後,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地震避難三步驟、機具整備操作、保全戶預防性疏散撤離、橋梁一級淹水感測警戒管制、民生物資發放運輸、避難收容處所收容安置等七大項目。 此外,還邀請新市消防分隊人員教授管筏救生設備使用要點、管筏安全注意事項、船外機及船槳操作要領、船外機保養維護實務等,透過管筏訓練各里管筏操作人員,熟悉管筏與船外機的使用方式,同時讓大家實際體驗,強化各里應變能力及災害應變資源如何使用,以利在救災關鍵時刻發揮救災效能。 避震演練,參與者熟練躲震三部曲。(記者張淑娟攝) 張榮哲表示,此次還舉行實兵防汛演練,橋樑一級淹水感測警戒管制,派員封橋及對試圖闖越低窪處封鎖線的民眾實施交通勸導。另針對地區淹水,如何指揮開口契約廠商緊急調配移動式抽水機及擋水匣板來補強防汛道、堤防較低處、路口缺口,及避難收容處所針對不同特殊需求設置特別照護區,醫療服務區等,參與的佛光山志工也及時提供受災民眾慰問與關懷。

Read More

南市診所協會理監事改選 林士敦當選理事長

南市診協新、卸任理事長交接儀式,由賴俊良(左)將印信移交給林士敦(右)。(南市診協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診所協會舉行第8屆理監事改選,由林士敦當選新任理事長,林畢業於高雄醫學院在永康開設耳鼻喉科診所,他也是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及福祉委員會召委。在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鳳、新任常務監事吳國榮監交下,順利完成新、卸任理事長印信交接。 台南市診所協會改選理監事,由林士敦醫師當選理事長。(南市診協提供) 診協理監事當選名單如下:理事長林士敦;常務理事劉維穆、陳俊文、劉晉瑋、吳東泰、劉伊薰、杜佳軒;理事葉士豪、蔡瑞頒、李俊杰、曾建昌、黃元賓、蔡俊斌、李昭榮、陳文峯、廖健良、李逸文、許翠君、蘇文彬、劉宗瑋、陳建宏。常務監事吳國榮;監事侯世婷、陳銘倫、侯盈仲、林黑潮、蘇晉慶、鍾宏銘。 第八屆診所協會於26日下午在東東宴會式場永大幸福館舉辦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先由第7屆理事長賴俊良主持召開。完成常規的理事、監事會各項工作報告後,大會通過「全力支持南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陳相國競選下屆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的臨時提案,表達診協所有醫師會員對陳相國的絕對支持與感謝。陳相國提到在2023年4月15幫總統賴清德率先在台南出發,成立醫療大聯盟,這次也是從台南出發,邁向全國,希望可以順利勝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並提出競選主軸「打造醫師幸福新世代,讓醫師生活更幸福、更有尊嚴」,感謝全國醫師的支持!會後隨即召開交接典禮與慶祝晚會。 賴俊良說,診所協會成立於民國93年,創會會長為王正坤醫師,迄今已邁入第22個年頭,當時會員數只有537人,101年縣市合併會員增加為1300人,目前已高達1686人,有會員與代表的支持,診所協會才能日益壯大。賴恭喜所有當選的理監事及林士敦醫師當選理事長,讓他可以放心交棒,相信診協未來在新理事長領導下將繼續發光發熱,配合醫師公會服務會員,幫所有會員謀福利。 林士敦指出,南市診協全國會員數最多,是賴俊良、鄭熙騰、黃仁享、張金石、王正坤等歷任理事長的付出與努力成就,也有醫師公會的支持,才讓診協經費不虞匱乏。尤其賴俊良過去幾年身兼醫師公會與診所協會雙理事長,付出雙倍心力,辦理無數次演講會鼓勵基層積極參與。 南市診協第8屆全體理監事合影。(南市診協提供) 交接典禮與晚會嘉賓雲集,包括衛生局長李翠鳳、南市各大醫院院長、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副理事長陳相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暨全台10位診所協會理事長們,及多位在地立委與議員等民代到場慶祝。現場合唱「感恩的心」及「向前行」兩首歌曲,表達感恩並象徵診協一棒接一棒,繼續向前行,讓氣氛熱到最高點,晚會也劃下圓滿句點。

Read More

府城城垣節 重現府城隍巡城祭

  府城城垣節盛大啟動,文化局攜手民間, 共創城牆三百年新篇章。(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由公私協力、社群共創,攜手推出府城城垣節,結合歷史、宗教與當代藝術文化,重現三百年前府城的精神與樣貌,二十六日於大南門城前舉辦起跑活動,活動涵蓋多元,彰顯化資產保存的時代意義與行動力量。 文資處表示,一七二五年,台灣府城城牆於台南正式興築,今年逢府城城垣啟建三百週年,民間主動發起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府城隍遶境、「iF300籌備委員會」發起的倡議與行動。文化局結合國定古蹟「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共推多項文化紀念活動。 文化局表示,清代興建台灣府城城牆,除了作為城市防禦與規劃,更是社會發展與城市治理的重要里程碑,此次以城門與城牆構築而成的歷史地景為軸線,自五月三日至十一日,展開一連串結合宗教、藝術與在地參與的系列活動。 活動由府城守護神城隍爺巡城祈福儀式揭開序幕,重現「府城隍巡城祭」,將巡行台南四大城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月九至十一日舉辦「城是生活」嘉年華,透過各式藝文展演、互動展覽與創作,帶領民眾體驗府城生活美學與文化能量。 明華園戲劇天字團也演出具歷史深度劇目《城隍巡察錄》,以府城牆興建與城隍信仰為主題,結合大南門實景演出,傳遞賞善罰惡的道德精神;府城各大城門區域也將設置多件當代藝術創作,藉由現代語彙重新詮釋城牆與城門,並透過互動體驗,呈現府城內外歷史連結與交流脈絡。 文化局表示,透過五感體驗與多元視角,引領民眾重新探索、想像府城的無限可能,讓更多人走進城門與城垣、走進歷史與生活,參與當代守護行動,打造屬於台南文化新境與城門交陪的未來願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