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用藥理賠標準 各家判定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現行輕症居家照護若有進行醫療行為,防疫險比照入住普通病房進行日額理賠,壽險公會十八日表示,經邀集壽險業討論是否依用藥類別區分理賠標準,但因各公司保單條款不同,決定交由各公司自行判定。 十一家與會壽險公司包含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保誠人壽、遠雄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康健人壽。 考量醫院量能負荷,輕症居家照護已在四月啟動,當時金管會協調產、壽險公會,在輕症居家照護期間,保戶若有醫療行為,防疫保單將比照一般住院予以理賠,不過近期確診數持續上升,保險業考慮針對「用藥」訂定更細節指引。 壽險公會表示,公會十七日召集部分業者針對防疫保單討論居家照護者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理賠事宜,會中各公司交流輕症確診保戶用藥實務情形,然而,並未做成任何一致性理賠作法決議,更未對於使用何種藥物才能理賠做出決議。 壽險公會指出,因各壽險公司防疫保單條款約定內容不盡相同,宜由各公司依商品內容及保單條款約定、並以保戶實際醫療就診狀況進行判定。

Read More

經部祭行銷補助 立委:給現金才有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本土新冠疫情嚴峻影響民眾至餐廳消費。多位立委十八指出,經濟部雖推出餐飲業者行銷補助,但時間倉促加上方案複雜,人手不足的小店家不易申請,呼籲經濟部改採直接補助民眾才有感。 疫情升溫影響餐飲業營運,經濟部日前宣布開辦餐飲業行銷補助,從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只要業者提出優惠消費的行銷方案,將提供每家最高十萬元的行銷補助,免開統一發票的業者可獲得二萬元補助。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依據他去年協助小店家申請紓困的經驗,直接補助民眾非常有感;根據經濟部紓困成效報告,去年從六月上旬至八月底,經濟部共核准二十二點四萬件商業服務業紓困補貼,其中自營業者約為十二點一萬家。 鍾佳濱指出,此次經濟部宣布的餐飲行銷補助初步規劃至六月十五日,但短短一個月就要執行完畢,加上過於複雜的補助方案,人手不足的小店家不容易申請,恐導致執行成效不彰,呼籲經濟部對免開統一發票的小店家可考慮直接補助,才能讓民眾迅速又有感。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也表示,疫情導致民眾不敢出門外食,且物價上漲導致民眾消費意願減弱,再加上央行採取貨幣緊縮政策,都不利於民間小吃業者發展;政府應直接以用現金補貼商家協助餐飲及受疫情影響產業。 經濟部商業司科長曾芷筠則回應,經濟部去年紓困方案是救急政策,今年則是轉換政策思維;在與疫情共存前提下,協助餐飲店家面臨疫情衝擊時轉型,也幫助店家維持客流量、營收。

Read More

「0加7」新制師生原則不到校 特殊情況可例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居隔規定,完整接種三劑疫苗者,改採「0加7」新制。教育部指出,考量校園是高度密集場所,教職員生自主防疫期間仍以不到校為原則,特殊情況可例外。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十七日起放寬居家隔離規範,已完整接種三劑新冠肺炎疫苗,免居隔並採七天自主防疫,但自主防疫期間若需外出,須有二天內快篩陰性證明。不過部分媒體報導,有大學教授認為指揮中心都已放寬,只要快篩陰性就能出門,不能到校很奇怪。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十八日表示,適用「0加7」的教職員工生仍以不到校為原則,但若有特殊狀況,例如教授要顧實驗室、教職員須辦理招生等重大業務,在無症狀的前提下,仍可到校;另外公函也提到,教師在居家隔離期間,如果仍可居家辦公或線上教學,就不用請假,如果身體不適,則可請防疫隔離假(居隔期間)、自主防疫假(自主防疫期間)等,遺留課務由學校協助安排代課。 全家盟理事長彭淑燕,家長第一個想到的是,防疫假怎麼小孩(跟老師)也適用,如果說家庭情況,照顧的人力夠的話,大概能請的都請了。 全中教育秘書長許麗吉表示,主任代課,都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班上教室的學生,其實只剩個位數,沒有幾個學生又在居家遠距,所以變成老師要一邊服務,遠距的學生,又要服務實體的學生,整個教學品質非常差。

Read More

聽到羅智強未被提名 柯P:不是因為拜訪我吧?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常會十八日提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出戰桃園市長,跌破外界眼鏡,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他不曉得此事,但「不會因為來拜訪我以後,國民黨不提名他吧?是這樣嗎?是這樣我壓力就大了」。 北市府十八日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在會中被問到羅智強現在要選桃園市長無望,傳出他日前曾拜訪柯文哲,柯文哲對於藍白合的看法為何?柯文哲說,羅智強是辭職北市議員的下午去拜訪他,因為三年半來兩人在市議會的會議上都很理性,沒有謾罵,大家都蠻客氣,講的都有道理,所以羅智強要辭市議員並來拜訪市長很正常,「我跟他也沒有什麼過節,平常也還好」,就是聽他講講話。 柯文哲也對羅智強選桃園市長無望一事並不清楚,他表示,朋友歸朋友,羅智強當市議員來辭行很正常,兩人談了接近一個小時,就聊聊天;柯文哲說,「不會因為來拜訪我以後,國民黨不提名他吧,是這樣嗎?是這樣我壓力就大了」。

Read More

國民黨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常會今(18)日通過111年直轄市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第六梯次建議輔選方式及名單,會中通過徵召花蓮縣長徐榛蔚、台東縣長饒慶鈴等參選連任,另徵召國家政策基金會副董事長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 徐榛蔚與饒慶鈴二人透過視訊方式向中常會表達謝意,強調一定會全力以赴,爭取順利連任。張善政則親自到中常會致意,主席朱立倫並偕同黨務主管、中常委共同為張善政加油打氣,宣示將團結力挺張善政,讓桃園重返國民黨執政。 張善政的徵召案通過後,主席朱立倫表示,「桃園是我的家,我生在桃園、長在桃園,有幸擔任8年桃園縣長,我比誰都希望桃園贏,比誰都希望桃園能更好」,並特別感謝呂玉玲、羅智強的辛苦、努力與付出,希望大家團結讓桃園贏、讓桃園更好。 朱立倫指出,張善政已加入國民黨,也領有黨證,很年輕就擔任台大教授,民國89年在桃園龍潭渴望園區的宏基電腦擔任副總10年,後來到同園區的google公司擔任總監,在桃園工作12年,對桃園有深厚的情感。之後擔任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第一任科技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及院長。 朱立倫說,桃園是國門之都,需要一名有國際觀的市長,桃園是亞洲矽谷、科技新都,希望由科技人擔任桃園市長,張善政的行政資歷、產業經驗都是桃園所需要的,自己向所有桃園市民推薦未來最優秀的好市長。 此外,朱立倫也稱讚饒慶鈴與徐榛蔚的表現,皆超越曾是五星級縣長的前台東縣長黃健庭與前花蓮縣長傅崐萁。他說,饒慶鈴四年來的表現有目共睹,踏遍台東每個角落,充滿愛心地照顧所有的長輩,是最好的父母官、最好的縣長,未來4年一定能帶動台東更發光、更發亮,「台東有你,真好!」 朱立倫也盛讚徐榛蔚是五星級的縣長,對花蓮的認真、努力、愛心、用心、細心,令人非常感動,未來4年鄉親們將花蓮縣政交到徐榛蔚手上,一定能讓花蓮更棒、更好。

Read More

國民黨籲將快篩陽視同確診 儘早投藥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亦趨嚴重,國民黨醫療委員會呼籲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台灣現階段的抗疫需求應是「將快篩陽視同確診」,並在基層醫師確認後給藥,才能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也才能有效降低轉中重症及死亡人數。 醫療委員會表示,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必須在快篩陽性後及早服用才有療效,必須要跳過冗長的檢驗程序,即參照克流感領用方式,讓民眾可到基層診所或持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用抗病毒藥物,以加速治療時程,避免轉為重症甚至死亡。 醫委會建議,以目前疫情盛行的狀況,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必須開放讓所有人均可以「快篩陽性」做為確診的依據,理由包括,快篩必須在病毒量較多時才會呈現陽性,病毒量不多會呈現陰性,致偽陰性機會較高,偽陽性機率低。 特別是目前新冠病毒的傳播率極高,每日數萬人確診,多數醫院快篩陽後的PCR確診率,都高達97%以上,快篩陽性即等同確診,再多做PCR只是徒耗醫療資源,讓病人處於延誤治療的風險中。 其次,讓快篩陽性的民眾排隊檢驗PCR,不過只是排除微乎其微的偽陽性,但這一期間的拖延,很可能就會讓一些輕症病人轉重症甚至死亡,利益權衡間,生命難道就如此廉價嗎? 再來,誠如林應然醫師等醫界先進所言,為何居家隔離3+4方案,可以在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以出外工作活動?為何不做PCR陰性再出門?同樣怕偽陽性會影響民眾權益,又為何快篩陽性就不能上課上班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否也要等PCR確診再限制? 抗病毒藥物必須在發病5天內投藥才有用,並且是越早用越有效,不是5天內使用的效果都一樣,為了救命時效,只要有高度懷疑就投藥本就是醫界常態,誰能百分百確認才用藥? 第四,醫生不也常在高度懷疑病人敗血症時就給抗生素治療,直到證明為不是才停用,因為權衡輕重,救命的利益遠大於因誤用抗生素產生副作用的壞處。更何況快篩陽性已經與PCR陽性如此一致,且PCR難道就沒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嗎?反而是快篩陰性、又懷疑是新冠肺炎患者,才更應該以PCR確定是否確診。 第五,誠如地方首長、媒體與公衛專家所言,篩檢量牽扯到醫事人力的運用,指揮中心遲不肯「全面」以快篩取代PCR給藥,導致醫護人力緊繃,如今還要再把醫護人力全部投入篩檢,當前癥結是篩檢量有極限,再多篩檢站,都無法完全解決「來不及給藥」的問題。 醫委會強調,快篩陽性後,經醫師評估症狀後立即給藥,已是先進國家的趨勢,更是美國採取共存的先決條件,台灣已經慢了,但亡羊補牢,才是對國人負責的態度。

Read More

陳時中:現在判頂峰太樂觀

本土連6天破6萬!採檢量還未達飽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十七日新增六萬五千七百九十四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增卅八例、中重症六十一例。針對新增個案數連續六天都破六萬例,是否意味國內疫情已達頂峰,可討論調降傳染病等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樣看太樂觀,時機還沒到。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分析指出,新增卅八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三十多歲至九十多歲,其中卅七例有癌症或慢性病史,十八人從未接種疫苗,其中二名卅多歲個案均未接種疫苗、都有癌症病史;另一名四十多歲男性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從未接種疫苗,染疫後合併心肺衰竭過世。 六十一例中重症個案,年齡介於二十多歲至九十多歲,接種疫苗情況,其中有二十六例從未接種疫苗、六人施打一劑、八人接種二劑、完整施打三劑廿一人。 各界疫情走向預測不一,大多推測五月中旬起疫情將達高峰,甚至在月底每日新增個案數可能超過十萬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持續變化,預估值很難完全準確,但根據各國經驗,當地出現大規模感染時,都可能受限於檢驗量能,但台灣採檢最大量能是每天二十二萬人,量能使用率達七成時,才可能遇到檢驗瓶頸出現大量黑數,但國內目前每天採檢約八至十萬人,還不到飽和狀況。 他也進一步提到,連續六天新增個案維持六萬例表示疫情達到頂峰的想法太樂觀,必須再多觀察幾天才知道,因而將COVID-19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調降至第四類或台灣開放其他國家小型觀光團,時機還沒到,要研析的步驟很多。 陳時中說,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管制手段強制,是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傳染流行可能對國民健康造成影響,依法建立防治對策或準備計畫必要的新興傳染病或症候群,如伊波拉病毒感染等;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則是一般管制,經中央主管機關認有監視疫情發生或施行防治必要已知傳染病或症候群,如流感等。  

Read More

物價漲不停 中低所得最有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物價驚驚漲,小老百姓叫苦連天,進一步觀察主計總處數據,會發現原來家庭所得高低也會影響對物價感受,中低所得家庭因為花費在食物類的占比較高,食物類又是這波漲價潮的重災區,因此對物價上漲會最有感。 根據主計總處按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去年就已屢次突破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今年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更加劇通膨壓力,三、四月CPI連二月衝破百分之三,四月續攀至百分之三點三八,續創逾九年半最大漲幅。 若觀察物價上漲對哪個族群壓力最大,主計總處指出,相較於中、高所得家庭,低所得家庭CPI漲幅明顯更高,主因是漲幅較大的食物類支出占比較高所致。 以四月CPI年漲百分之三點三八來看,觀察按所得層級別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三點一八,低於總平均值,中低所得家庭分別為百分之三點四五、百分之三點六四,均高於平均,顯示中低所得家庭對物價上漲更有感,又以低所得家庭為通膨下的受災戶、感受最顯著。 主計總處說明,食物類上漲幅度大、購買頻率高,又是低所得家庭中權數較重者,自然使低所得家庭對這波物價上漲感受相對深刻。 而這波物價上漲,油料費也是一大推力,雖然從權重來看,交通及通訊類在高所得家庭的權數達百分之十五點九,高於中、低所得的百分之十二點七、百分之十點五。

Read More

法人房地合一稅 年增138.2%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二點零上路近一年,財政部統計,去年政府房地合一稅共進帳三百二十二點四億元,年增百分之一百一十三點一;其中以法人稅金漲幅最大,年增百分之一百三十八點二。專家指出,政策與疫情是推升法人稅金成長的主因。 財政部統計,去年法人繳納的房地合一稅金額為七十六點七億元,年增百分之一百三十八點二;自然人為二百四十五點七億元,年增百分之一百零六點三。 觀察六都法人繳納房地合一稅金情況,台北市來自的法人稅收最多,為二十九點九億元,年增百分之一百七十五點九;法人稅收成長幅度最大的是台中市,年增百分之一百八十四點三,稅收金額為十二點九億元。專家指出,房地合一稅新制讓國內法人短期交易稅率從百分之二十提至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五,促使法人趕在政策上路前獲利了結,「量多稅增」。 而疫情也是催化法人房地合一稅收的關鍵因素,台灣去年防疫表現亮眼,吸引不少海外投資湧進,且科技業、物流業擴大投資設廠,帶動商用不動產交易,挹注相關稅收;另外,疫情期間高總價旅宿交易增加,也挹注稅收。

Read More

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 譴責拒保業者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防疫險之亂延燒,針對產險業默契拒絕防疫險重複投保,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十七日出面譴責業者拒絕核保及卸責奧步,並力挺保戶權益、不容業者惡意背棄保戶;立委則質疑金管會是「防疫保單之亂」亂源,要求金管會不應再添亂。 針對近期防疫保單種種紛擾,由保險業務員組成的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發布三點聲明,第一,譴責業者拒絕核保,破壞保險業誠信;第二,反對卸責奧步,要業務員承擔風險;第三,力挺保戶權益,不容業者惡意背棄保戶。 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表示,業者以有無重複投保相同類型保單作為核保與否要件,應在保戶投保或續保前就明確內部規定並清楚向保戶說明;在保戶簽字繳費後才更改投保規則、拒絕受理重複投保並退費,到頭來可能導致保戶沒有任何一張有效保單,此舉不僅以溯及既往方式侵害保戶權益,也嚴重傷害保險業在國內數十年來累積的誠信。 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擔憂未來保險公司在相關保單爭議上「硬著陸」,恐將保戶追討的損害轉嫁到從業人員招攬行為上;總工會強調,未來各保險公司在防疫險爭議上,若試圖將相關財務損失卸責於從業人員的招攬行為,總工會將以最強硬態度抗爭。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昨召開記者會指出,許多學童確診、同學也需隔離,許多家長照顧隔離的孩童申請隔離書並申請防疫保單理賠,但金管會卻以家長為「自願隔離」為由拒賠,質疑金管會是「防疫保單之亂」亂源,不應再添亂。 記者會上,郭國文播放陳情民眾的錄音檔。陳情民眾訴說,因為小孩被隔離,家長是主要照顧者,也跟著隔離,請假無法上班,當初投保只是為了以防萬一被隔離,至少還有一筆錢可以生活,現在只是片面解釋,保險公司拒賠,讓民眾沒有信任感,希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衛生局、保險公司能夠好好溝通協調。 郭國文表示,多家防疫保單契約都明定,只要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的規範,且因第四十八條進行隔離,就符合賠償條件;排外條款也未排除「陪同隔離」,他質疑,金管會推卸責任,認為家長是「自願隔離」,難怪引起投保家長的反彈。 對於郭國文所提爭點,與會金管會保險局產險監理組長陳清源說,保單是商業保險,還是要回歸契約行為的規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