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地中海航運合作ZCP美東航線開通營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州港消息,以星航運(ZIM)旗下"ZIM MOUNT RAINIER"輪近日靠泊南沙三期碼頭,象徵著以星航運與地中海航運合作的ZCP美東航線在南沙港區正式開通營運。 消息指出,該航線投入多艘1.5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船,構建起連接中國大陸與美國東岸的高效物流通道,ZCP航線以南沙港區為起點,串聯鹽田、廈門、寧波、上海等大陸主要港口,經停韓國釜山和牙買加金斯頓,最終抵達美國查爾斯頓、薩凡納和諾福克港口。航線的開通不僅完善其環太平洋地區的國際貿易網路,更為兩地間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紡織品與農產品、能源產品、高科技設備等商品貿易提供物流支撐。 ZCP美東新航線將為廣州港南沙港區及其腹地貨物出口美國東岸提供更高效順暢穩定的物流通道,助力企業因應全球貿易挑戰穩固出口市場,降低貿易風險保障供應鏈暢通。該航線也將加強沿線港口城市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帶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隨著各行業節後加速復工復產,廣州港南沙港區已為新一年的高品質發展做好準備,2025年南沙港區將繼續錨定各項任務目標,持續優化港口資源配置,依託內陸通道建設與航線佈局優化,打造港口型綜合物流服務商。

Read More

乾旱後巴拿馬運河船隻過境量增2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巴拿馬運河在乾旱後過境量增加25%,巴拿馬運河在其2025財務年度(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前四個月與去年度同期相比,運河船隻過境量增加了25.04%。 運河管理局官方數字指出,2024年10月至2025年一月期間,巴拿馬型和新巴拿馬型兩種船型的航道共過境4042次,較去年度同期增加了809次。在巴拿馬型船閘中,過境船隻2928艘佔72.44%,擴建運河的新巴拿馬型船閘同期過境1114艘佔總過境船隻的27.56%。 巴拿馬運河當局表示,由於2023年七月至2024年五月中旬實施各種限水管理措施,每天的過境次數高達36次,至2023年底運河每天的通行次數從正常的36次降至22次。2024年10月至2025年一月,貨櫃船過境總數為979次,比2024年同期記錄的915次過境增加6.99%,化學品船748艘增20.65%,散貨船726艘增86.15%。 天然氣運輸船共過境647次比去年的456次增加41.88%,汽車運輸船289艘增17.47%;冷藏船171艘增27.6%。油輪部分過境次數為134次減少2.18%,客運部分過境次數減少5.73%。LNG領域,2025年度的前四個月僅13次過境,而去年同期則為72次。

Read More

去年大陸外貿首次突破43兆元人民幣連續八年第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總署在大陸全國海關工作會議發布訊息稱,去(2024)年中國大陸外貿首次突破43兆元人民幣大關,年增長5%,連續第八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報告指出,2024年面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海關優服務促便利推動外貿實現質升量穩,全年推出並實施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16條措施,落實關稅減讓和各類稅收優惠措施,共減免退稅款2829億元,助力經營主體降本增效。推出支持郵輪產業發展和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取消海外倉備案等便利措施,推進保稅維修再製造發展提速,助力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2024年全國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新增55項服務功能。海關總署牽頭,相關部門參加,組織部署在全國20個城市集中開展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著力培樹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示範高地,專項行動29項改革創新措施目前已在全國複製推廣。 中共海關總署表示,2024年經中共國務院批准新開放口岸四個、擴大開放口岸十個、退出口岸四個,全國口岸佈局功能進一步優化。海關總署提出智慧口岸建設指導意見,全國22個地區57個口岸開展智慧口岸建設試點。國際貿易“單一視窗”累計提供25大類、923項服務事項,有效滿足企業“一站式”“全鏈路”業務辦理需求。

Read More

美擬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將加劇與交易夥伴緊張關係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綜合外電消息稱,美國擬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此舉將加劇與交易夥伴緊張關係。 消息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表明可能在今年四月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此舉將進一步加劇美國與北美、歐洲和主要交易夥伴的緊張關係。 據統計,去(2024)年美國進口價值4710億美元的汽車產品,其中包括價值2140億美元的汽車,價值1920億美元的零部件以及價值650億美元的卡車、巴士等特殊用途車輛。按照進口額計算,美國進口最多的是來自墨西哥的汽車產品,2024年達到490億美元,其後是日本400億美元、韓國370億美元、加拿大280億美元和德國250億美元。目前墨西哥、加拿大生產的大部分汽車可以免稅進入美國,無論此次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的細則如何,美國在此之前已提出對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 市場分析,美國政府不僅將關稅視作潛在收入來源,還將關稅政策作為刺激跨國公司在美國增加產能的方式。跨國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公佈在美新建或擴建工廠的計畫,但由於美國政策的多變,製造商面臨著制定未來生產計畫的困境。

Read More

228連假高雄關持續辦理進出口貨物及郵包通關業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為配合廠商及民眾通關需要,114年228和平紀念日連續假期(2月28日至3月2日)仍秉持「服務不打烊」精神,繼續辦理進出口貨物及郵包之通關業務。 相關措施如下:連續假期前1日(2月27日)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均於當日處理完畢。228和平紀念日連續假期(2月28日至3月2日):(一)進出口貨物通關作業: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止,如需辦理通關業務者,無需事先提出申請,可逕洽該關執勤人員(海運進口貨物通關集中於小港分關辦理);上開時間辦理進出口貨物查驗,視同正常辦公時間,免徵收特別驗貨費。 (二)儀檢作業: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止,集中於第74號碼頭第5貨櫃中心儀檢站辦理;惟若第5貨櫃中心儀檢站機器故障,將另行公告之。(第一備援儀檢作業地點為第4貨櫃中心儀檢站;第二備援儀檢作業地點為第6貨櫃中心儀檢站。) (三)郵包通關作業:配合郵局營業時間,於2月28日(星期五)辦理國際郵包通關,業務一組高雄郵務股作業時間上午7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止;嘉南分關臺南郵務股於上午8時至12時止,均派員值勤。(四)海空運旅客通關作業:按船、機抵達及離境時間正常辦理通關。 為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高雄關另於前述連續假期期間設置緊急服務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海關事後稽核輔導廠商守法自評主動陳報 共創雙贏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18日表示,海關自109年9月起推動事後稽核廠商守法自評主動陳報制度,施行以來廣受廠商支持與認同,成效顯著。113年度廠商主動陳報且完成補稅者146案,補繳稅費新臺幣8,222萬餘元,占同期事後稽核總結案件數及總補稅金額近四成,該制度之實施同時降低廠商因違章受罰之風險,達成徵納雙贏。 關務署說明,該制度係在海關通知廠商實施事後稽核啟動調查程序前,先行輔導廠商主動檢視交易單證,若發現錯誤,即時檢具事證向海關陳報,倘主動陳報且經海關查證屬實,並補繳所漏稅款,得依海關緝私條例第45條之3規定,免去可能產生之高額罰鍰。 據統計,廠商主動陳報案件之錯誤態樣,主要為價格及稅則號別申報錯誤或漏報運費及權利金等情形,該署籲請廠商多加留意,市場公平交易秩序須由廠商與海關共同協力來維護,以促進徵納雙方合作與和諧。如有相關問題,歡迎向各地海關詢問(基隆關02-24202951分機5520、臺北關03-3834265分機4870、臺中關04-26582500分機217、高雄關07-5613251分機8413)。

Read More

印度籌設百艘規模新貨櫃船公司BCL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悉,印度政府著手籌設新的貨櫃船公司訂名為-Bharat Container Line,旨在減少對外國船運公司的依賴,印度港口、航運和水道部部長Sarbananda Sonowal透露,這家新成立的班輪營商將採購或租賃總計一百艘貨櫃船。 消息指出,該專案的股權資金將由公共和私人組織共同提供,與印度政府預算中設立的卅億美元海事發展基金相結合。此一發展計畫受到印度貨主的支持,因貨方近年來一直飽受貨櫃運費高漲和運能不足的困擾。總部位於金奈的貨運代理公司Glottis Limited表示,Bharat Container Line的成立象徵著印度海事策略的重大轉變,通過投資建設更為強大、自給自足的航運基礎設施,以降低對國外船運公司的依賴。在政府支持和私營部門參與的共同推動下,有望顯著提升印度在全球航運業中的貿易效率和競爭力。 除此之外,新公司的成立預計將減少印度對外國船旗海運公司的依賴,並使印度在班輪航線方面擁有更大的控制權。目前印度最大的國際企業-印度船運公司(SCI)僅營運四艘貨櫃船,且只有兩艘為自有船,該公司歷來是在地中海航運(MSC)營運的航線上購買艙位。 另一方面,印度正日益受到國際貨櫃營商的關注,有意投資印度的貨櫃基礎設施,如韓國班輪營商HMM即宣佈計畫,擬在印度西岸開發和經營貨櫃港口專案。印度政府期至2040年,Vadhvan港能成為全球十大貨櫃港之一,該新港口年處理能力將達到2300萬TEU,且水深足以停靠HMM的24000TEU大型船。

Read More

熊貓快線三號線服務範圍擴展至大陸南方港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熊貓快線(Panda Express Line)將服務範圍擴展到中國大陸南方港口,消息指出,熊貓快線三號線將部署兩艘兩千TEU以下船型,連接符拉迪沃斯托克與大陸南部港口南沙、深圳和廈門。 熊貓快線(Panda Express Line)係於2022年底開始營運,是俄羅斯新建的一批班輪之一,這些班輪是為了填補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大多數全球班輪離開後留下的空白而創建的。 Panda Express Line目前在俄羅斯遠東、中國和韓國之間經營十艘九百至一千九百TEU型貨櫃船隊。

Read More

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零組件 應正確申報稅則以維自身權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舉凡進口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零組件,在組裝後具備完整或完成貨品主要特性者,應按照成品或整車稅則號別申報,並適用輸入規定「MW0」(大陸物品不准輸入)。對於中國大陸製造者,須取得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專案輸入許可文件,方可進口。 基隆關說明,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零組件與成品,適用關稅稅率不同,且所受輸入限制規定亦有差異。為使海關對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零組件,來貨究以零組件或成品課稅或施以邊境管制,有一致及客觀的認定標準,關務署訂有「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主要特性認定原則」(下稱認定原則)。依據該原則,若同批貨物中除車架外,尚含有主要零件如馬達、控制器或輪圈,海關將依照成車的稅則號別徵收關稅,並根據輸入規定進行通關審核。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近來有業者進口中國大陸產製「BIKE FRAME WITH CONTROLLER」,申報稅則號別第8714.91.20號「其他車架及叉及其零件」,稅率5%,無輸入規定,經審核結果,來貨車架具有控制器,依認定原則已具電動輔助自行車成品主要特性,爰改列稅則號別第8711.60.20號「腳踏車,裝有電動機動力者」,稅率20%,輸入規定為「MW0」(大陸物品不准輸入)。因來貨為中國大陸製造,須主管機關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專案輸入許可方可進口,進口人爰辦理退運。 基隆關最後提醒,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零組件前,應仔細檢查貨物內容是否符合上述認定原則,依正確稅則申報並取得輸入許可文件,以加速通關流程並保障自身權益。

Read More

航運趨勢及前景 謝志堅:可望有拉貨潮 貨跑到東南亞增加中小型船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名譽博士暨兼任教授,也是陽明海運、長榮海運公司前董事長謝志堅,17日在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所舉行「川普2.0美中台產業剖析與2025年航運發展趨勢及展望」研討會中,分析2025年全球貨櫃航運趨勢及前景。 趨勢中國出口歐美貨量將減少,分散到東南亞,目前川普對東南亞還沒確定多少關稅。他談到中小型船會增加,因貨跑到東南亞,適合一萬或八千TEU中小型船,東南亞港口貨量會成長,因此不要大量增加大船,但是可新船取代老船。 謝志堅談到紅海之亂何時結束,關係到運能百分之十回來,一旦紅海之亂結束,推估結束後二到三個月航運市場會大亂, 除非船慢慢開或擱置。因此建議海攬業與航商談判運費,不要一劍定江山,最好聲明未來如紅海之亂結束,可重新坐下來談。他也指出,美國未來關稅政策,及是否取消或降低對價值低於800美元包裹長期實行的關稅豁免,都可望帶來提早出貨潮,如果提高關稅,美國進口商會去找出路,市場會分散, 他也提到運費與經濟無關,在2022年全世界航商賺最多,高達三千億美元, 那時經濟並不好,取決於供需。川普是很厲害政治家,不可預測性,對海攬業者是機會。目前市場已分散,中國製移到非中國,第一受益是越南,其次是印度及印尼。

Read More